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3W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

前言:

音樂與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實在太密切了,人文素養又與我們“人的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音樂傳播的渠道有很多,學生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接觸到音樂,這些音樂將會給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在這樣大的背景下,教師有效的運用音樂課堂中的教材針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推動學校的發展,將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爲一線的音樂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實驗,根據課改理念,深刻的感受到新課程給我們的音樂課堂、音樂生活、音樂工作帶來的變化、生機和活力。

結合目前的情況來看,社會、家長、學校更多的關注了孩子的音樂技能,對於音樂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卻是忽略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目前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普遍重視的是知識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精神世界的關注。人文素養的培養一直是兒童藝術教育中相對薄弱,甚至被冷落的一個領域,人文素養的開發和培養將直接影響孩子的道德觀和人生價值觀。

調查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爲本市各鎮部分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

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面向全市各鎮,寄、發調查問卷共300份,收回問卷200多份,從中隨機抽取了100來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1、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對這個課題的四種態度

調查表明,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對在國小音樂中培養人文素養表示贊同佔68%;比較贊同佔30%;可有可無佔2%;不贊同0%。

2、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對在音樂教育中培養人文素養效果的評價

調查表明,國小音樂、藝術教師認爲效果非常滿意的佔10%,認爲較滿意的佔36%,認爲一般的佔38%,認爲不滿意的佔16%。這表明,國小音樂、藝術教師的工作還是任重道遠,教師將要進一步探討音樂教育的有效性。

3、學校對音樂教師工作的支持態度

調查表明,學校對音樂、藝術教師工作非常重視的佔18%;比較重視的佔68%;不重視的佔14%。可見,絕大多數學校對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工作的態度是積極、端正的。

4、學校音樂、藝術學科制度建設

調查表明,認爲學校音樂、藝術制度是健全的佔12%;基本健全的佔54%;不健全的佔28%,完全沒有制度的佔6%。這表明,學校對音樂、藝術學科的制度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5、學校對音樂、藝術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

調查表明,學校對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培訓經費投入較多的佔13%,投入一般的佔44%,投入很少的佔38%,完全沒有投入的佔5%。着表明,對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不同學校差異較大。從總體看,仍然缺乏足夠的經濟保障和支撐。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2

近幾年來,我國農村國小音樂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我想是因爲這幾年來國家教育部特別重視教育吧。我記得我們縣就專門請了市裏的程老師對我們音樂老師培訓了兩三次,讓我們音樂老師對新課程改革有着更深刻的瞭解。但是農村國小音樂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還是存在的。要知道在國小教育中音樂、美術教育是整個音樂、美術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國小必修課程之一。然而,在農村國小,音樂、美術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美術、音樂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視。下面就是我對我們縣農村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 學校的音樂教學硬件較差。

我縣農村國小中,大多數村裏的國小沒有琴,一般都是音樂老師採用原始的教學方法即教師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還有的學校在上音樂課時錄音機和磁帶也沒有,這樣的話,老師在教學生做律動動作就難上加難了,學生了也不能用聽覺很好的感受音樂之美導致學生的樂感很難培養出來 。還有就是學校一般都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這樣上課時會受到一定的約束,限制了音樂的教學活動。因此我覺得學校的教學條件完善是很有必要的。

二我縣音樂教師隊伍力量較薄

我縣農村國小音樂教師還是缺少較多。具體表現在:好多學校的音樂課讓語文,數學老師等其他老師兼去了。他們了教學任務也重,所以在上音樂課時,由於精力有限,故上音樂課時還不能全身心的融入進去。導致音樂新課程改革成了一種口頭上的形式,影響了音樂教育的發展速度。因此我覺得對音樂教師素質的培養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點是農村國小教學觀念落後

因爲好多學校把各種統考分數作爲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標準,因此,忽視音樂教學、佔用音樂課的現象就時常可見了。顯然這是造成鄉村國小音樂教學現狀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加上有些人認爲音樂是人人都可教的課,所以感覺音樂教師只要會唱一兩首歌就可以了導致音樂教師缺乏自信心了。因此,我覺得加強和提高鄉村國小音樂教學質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徹底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教學觀念,真正使鄉村國小重視音樂教學。

第四點音樂教師科研意識淡薄

上面我說了我縣農村學校的老師好多是兼課老師,愛好音樂的老師,所以很難有較高的專業素質。一部分專業教師,由於受教學環境,所受待遇等問題,根本就無法專心從事一線的教學工作。也只好“過一天算一天”了。得過且過罷了。

等等還有一些問題我就不一一說出來了,我希望我們音樂老師在艱苦的環境中仍保持着一顆上進的心,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我相信我縣的音樂教育會上一個新的臺階的。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3

音樂教育實踐表明,學習音樂對培養學生良好記憶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幫助發展情感和提高語言技巧,有着獨特的教育功效。音樂教育是開發人類智力、陶冶人的情操和激勵人們奮進的一種工具。中國小音樂教育是我國普及教育的一個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啓蒙教育。

學生通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音樂教育的調查得出以下情況;

田陽縣位於桂西南地區,東鄰田東縣,西連右江區,南接德保縣,北與巴馬縣接壤。全縣轄9個行政鄉鎮,總人口33萬,有國小50所,國中10所,普通高中2所,其中有國小生20xx0名、國中生3200名、高中生6000名,教師總人數有2700人,專職音樂教師有20人,佔教師總人數的千分之7.4 。

以上的數據及教育模式表明了該縣的音樂師資仍不能滿足音樂教育向前發展的需求,音樂教育的普及仍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阻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受經濟制約,音樂教學設備極其貧乏。

受經濟、政策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辦學資金不足、辦學條件艱苦、教學設施簡陋等成了音樂教育事業發展的絆腳石。同時,使得具有音樂天賦和音樂愛好的學生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和鍛鍊。

2. 農村音樂師資嚴重缺乏。

同樣受經濟水平的影響,農村和農村中國小生活條件艱苦、設施簡陋等因素,許多高校畢業生不願到農村參

加工作。同時,多數學校辦學資金緊缺,音樂教師的招聘遇到困難。因此,目前該地區農村中國小的音樂師資嚴重缺乏。

3.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比較嚴重。

各級教育部門對中國小的音樂教育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學目的不明確。.政府、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不夠,片面追求升學率、音樂教師待遇差等阻礙了中國小音樂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音樂課,但很多時候只是爲了應付上級,一個學期下來沒有上過幾堂音樂課。因此,也沒有能夠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4.城鎮音樂教育相對樂觀。

由於農村經濟與城鎮經濟存在較大差距,教育程度也隨之受到影響。城鎮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多數中國小的音樂師資比較充足,音樂教材比較齊全。許多熱愛音樂和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受到較好的教育。特別是高中的音樂教育,師資力量比較雄厚,音樂教材也比較齊全,學校經常舉行文藝演出,學生還可以利用假期或考前外出交流學習,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鍛鍊。

針對以上調查的情況,我認爲教育部門、學校、社會等都應就“中國小音樂教育”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1.高度重視、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各級政府和學校要加大對音樂教材和音樂器材的投入,保證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2.針對農村音樂教師緊缺的問題,要加大對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保證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鍛鍊。

3.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農村,而高校音樂畢業生自身也應該主動到農村工作,爲國家的教育事業作貢獻,同時也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藝術精髓和民族音樂,爲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培養更多更好的藝術人才。

田陽縣的“敢壯山”是壯族布洛陀文化的發源地,是百色市周圍幾個縣中最有名的壯族文化中心。這裏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與民族音樂遺產,有多個文化館和藝術團體,並隨着經濟和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將對該地區的民族音樂的傳承和音樂教育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該地區音樂教育的前景是樂觀的。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4

一、調查概況

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xx國小度過了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爲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

首先,從國小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瞭解的信息,在這所國小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佔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國小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採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

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他們認爲國小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爲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捨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了。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

另外老舊的方法具有其獨到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可是隨時更改課堂內容的設置,這是先進設備所不具備的。從教學態度上來講,國小的孩子都還未定型,心性不穩,不僅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單個人的不同時段語文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國小語文老師們並不認爲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他們一視同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他們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們極力想讓孩子聽懂,所以變換着方式讓孩子感興趣,並且看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老師也沒有采取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然,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於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對預習指導和字詞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爲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轉上來,對沒有標讀音的課本一時還不大能適應,所以要確保他們認識字後才能開始課文教學。在作業要求方面,三年級的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這是爲了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能更好的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

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裏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着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後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

據瞭解,在現今中學,有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爲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己又不想成爲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還好,這種現象在國小裏是不常見的,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爲國小生年齡還小,和語文的接觸還不深,語文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對語文知識還有着濃厚的興趣。當然這種現象和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國小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了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於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儘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爲這樣,這所國小的語文老師都不願意帶着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國小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爲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誇獎他們,儘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當然也不能全靠表揚,在行爲習慣的調整方面,批評和懲罰也是很重要的,否則引不起他們的重視,甚至會讓他們產生老師不足懼的想法。國小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爲他們年齡小,就認爲他們不懂,其實他們都擁有雪亮的眼睛。調查中,國小生最喜歡的是貼近他們思想的老師,他們會去尋找老師跟他們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們會比較親近這個老師,反之,則比較生疏。他們最不喜歡的老師就是那種對待學生不公平的,無論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無論是乖學生還是調皮的學生,他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不約而同的。每個孩子都是想通過自己的途徑引起老師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會讓老師喜歡,也有可能會讓老師產生討厭的情緒,後果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可以說每個孩子的行動出發點都是好的,端看老師是如何看待它。實習中,我就見到這樣的事情。我實習的班級有一個小男生叫李嘉龍,很是調皮,老師不看到他還算比較收斂,老師的目光一轉到他身上,他便更調皮了,老師對他就比較頭疼,因爲他上課老是插嘴。綜合我的所見所聞,我認爲李嘉龍只是爲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我比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談話中爭取引導他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我認爲,當一個稱職的好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尋找適合他們的引導之道。這樣纔不會讓學生牴觸老師,甚至牴觸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

國小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於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實習期間,我教的第一篇課文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片葉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這裏需要給他們拓展一下關於光合作用的含義,但是又不能講的太過深入,不然的話不僅語文課不像語文課了,而且學生也理解不了。於是,我用我自己的語言比較淺層次的講述了一下基本過程,只要求他們明白葉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是在國小實習的,調查的對象都是國小生,教育局明文規定他們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回家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因爲回家作業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劃給語文的時間就更少了,所以我認爲他們的負擔還是很輕的。不過我不是他們,不能爲他們立言,爲此我專門進行了瞭解。據我深入學生之中瞭解到的,大多數學生對回家作業的量還是很滿意的,也能夠及時完成,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爲種種原因,遲交或不寫作業。可是他們普遍都認爲在校的課堂作業太多了,導致他們沒時間玩耍。我瞭解到硬筆習字冊是他們課後必須要完成的,大多數時候還要完成大練習冊和補充習題的訂正,有時候還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謄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問了幾位老師,老師們告訴我其實他們並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由於教育局給的回家作業時間太少,導致很多既定任務無法完成;二是學生本身回家作業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利用課後時間讓他們訂正返工;三是學生的升學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成績,放鬆作業這塊,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學生家長也不能理解,這在前幾屆有過這樣的前車之鑑。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國小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小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爲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爲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爲主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小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了書面言語,學會了寫字、閱讀和寫作。國小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爲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國小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佔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

國小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他們的社會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持,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國小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

國小生的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爲的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

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也要注重學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現,並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兩個能力。當然,要完成這個目標,須具備一定基礎:即字、詞、句知識基礎知識;表達技巧;文學常識等。這就構成了語文教學的三大現實目標:基礎知識、閱讀、表達。國小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閱讀和表達的基礎能力。根據以上了解到的國小語文教學現狀,我認爲,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國小生減負不能光看回家作業量,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教育局的既定作業量。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後就是,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5

摘要:本文根據高中新課改要求,針對當前高中美術教育諸多不適應新課標的環節進行分析,調整思路,理順美術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對策,爲更好的開展美術教育指明方向。

關鍵詞:美術教育 課時分配 自主能動性 弊端 創新

在社會經濟發展與文化價值大潮的推動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了諸多新的變化。一專多能的人才已經成爲現代社會對於人才需求的基本標準。美術教育作爲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絕大多數學校和越來越多仁人志士所重視,高中美術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喜人變化。隨着《中央關於文化體制改革決定》的頒佈與實施,美術教育也必將會迎來她光輝燦爛的春天。

然而,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諸如地域之別、城鄉之別、校與校之別,重視程度等種種主、客觀因素,致使高中美術教育改革舉步維艱。甚或有些學校領導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比較膚淺,致使美育教育在整個高中教育中淡出了學校、學生、家長及社會的視野,美術教育作爲基本的藝術修養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高中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面對當前高中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及國家教育規劃的精神,美術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當前高中美術教育所面臨的諸多不適應的環節及現狀作如下分析:

1、學校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美術教育的目標難以實施。

絕大部分中學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沒有足夠認識到審美教育的重要性,片面認爲開設美術課會耽誤學生學習時間。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把美術課當成可有可無的課程來開設,教學中只重視大學聯考必考課程,無形之中淡化了素質教育的滲透,美術教育的目標落實更無從談起。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成爲高分低能,整體素質不高,與社會完全脫鉤的書呆子。試問,目前社會上一些“應考”能力很強,而實際工作能力極差的人還少嗎?當前我國青少年諸如理想、信念、情趣的缺失,難道與不重視美育教育就不無關係嗎?所以,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今天,開展審美教育啓迪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達到規範言行,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目的就顯得何等的重要!素質教育的落實應體現在對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同樣也包括學校開設的全部學科,而不是隻停留在大學聯考必考課程的教學中,即各門學科都要相互滲透,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整體素質。

2、高中美術課程開設的課時相對不足,教學內容無法深入細緻。

在高中新課程改革中,新課標要求新高一要開設美術鑑賞課,並有諸多美術模塊供學生進行自主選擇。然而,在某些中學裏能夠開美術鑑賞課就已經很慶幸了。甚至有的高中鑑賞課只能到高二分科後,只有文科同學纔有幸上美術鑑賞課,況且一個班一週只有一節課,一學期最多上16節課,實際上只是一種走馬觀花式的學習,學生大部分時間被主要學科佔據,學生對美術教學內容浮光掠影、蜻蜓點水,根本無法深入的領悟美術課的精髓。長此以往,必將會對學生造成一種審美上的缺失!嚴重偏離了《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原則。

3、高中美術教學主要以學生對古今名師名畫的鑑賞爲主,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高中美術鑑賞課是通過對古今中外美術史中的建築、繪畫、雕塑、工藝設計等領域進行鑑賞與學習爲主,在啓發學生立體空間性思維,聯想性思維、逆向思維、開啓智力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衆所周知,美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只有建立在一種長期的動手動腦及藝術實踐與藝術體驗的基礎上,懷着一種對藝術深深的情愫,方可領悟其所蘊含的美的真諦與奧妙。

可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受繁重文化課及大量課外作業影響,學生全部時間都被佔據,致使學生根本沒有充沛的精力來真正的瞭解美術,更不用說實踐了。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或者說停留在美術的表面,誇誇其談,那顯然是紙上談兵,學生的審美能力根本無法提高。我們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幹任何事情都需要親自實踐,全身心地投入,方可獲得美的啓發和感悟,否則一切講解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4、學生對於美術課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大部分學生總認爲美術與大學聯考無關,他們將來又不走藝術類專業,美術課成了他們的消遣課。課堂上有的學生將課本閒置在一邊,想聽就聽,不聽就繼續沉浸在題海里;有的家長認爲搞藝術的就是文化課學不好的,素質比較低下的,對美術缺乏足夠的、理性的認識。甚至整個社會輿論的導向,只是極力的炒作文理科狀元,對美術成績優秀的學生隻字不提。

5、學校對高中的美術教師的培訓程度不夠,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彰顯不足。

美術教師在學校教育的舞臺所扮演的始終是配角,未能得到應有的理解與重視,沒能給專業教師一個充分發揮作用的平臺。有的學校認爲美術教師可有可無,幾乎忽視了他們的存在,嚴重挫傷了部分專業教師的積極性,以致他們在工作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甚至一心向錢,教學成了第二職業。即使開設美術課,也是單純的技能教育,只是作爲落實課程標準的形式而已。這些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審美教育就只會停留在表面上,也將會直接影響到素質教育的落實。

以上這些現象是對美育教育的嚴重忽視,學生、家庭、社會對美育如此態度,中學美育教育的開展就顯得步履維艱,審美教育在中學的順利開展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了。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沒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未來的國民素質如何提高!

二、高中美術教育相應對策分析。

鑑於以上狀況,要着力從根本上扭轉和改變此類現狀,筆者以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並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齊課程,教師要勇於創新。

作爲高中美術教育,每所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保證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滿足學生在該學科的知識及審美需求,爲學生終身着想。同時,作爲新時期的美術教師更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課堂教學要勇於探索與創新,以便爲更好地進行美術教育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術教育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素質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筆者以爲素質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它包括一個人的心、身、意、德、志、言、行、知、能等諸方面。所謂素質教育應是在以上諸方面對受教育者以系統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爲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識、具有一定審美能力的有用之才。學校開設的一切課程和活動都應將美育教育滲透於其中,才能真正達到落實素質教育的目的。那種把學校只開設了美術課就算是落實了素質教育的認識是片面的、甚或是錯誤的。素質教育應該是一個綜合教育的具體體現,美術教育在落實素質教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於每個受教育者來說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見,只有面向全體學生,着力體現美術學科的特點,把握審美教育主線,美術課方能發揮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才能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審美教育會使學生在審美過程中受到美的啓迪和陶冶,從而塑造美的心靈,提高其審美能力,開闊其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從課堂教學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美術課的積極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樂在其中,學生對美術課纔會有興趣,才能真正地讓學生的思維進入美的藝術境界,才能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也只有如此,新課程標準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中學美術課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以爲首先應重視課堂的導入,它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爲美術老師還應注重課堂導入技巧的訓練,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還應注重美術教育與生活的聯繫,“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所謂美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實際上是對社會生活、對世界的一種重新認識。在美術教學中應把美術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起來,鼓勵學生走進生活,激發靈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還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最後,在美術課堂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應注重美術課的多樣性與綜合性,立足學生生活經驗,將其轉移到生活與美術的聯繫點上,只有把握主線,使課堂真正的活躍起來,才能使美術課堂充滿無窮的魅力、活力、使學生擁有更多更新穎的興趣點,充分調動他們情緒,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愛學樂學,進入學習美術的境界,真正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

3、切實加強美術教師的專業培訓, 努力提高其專業水平。

首先,隨着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國家對素質教育的更加重視,學校也應遵循以教學爲本,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思路抓好教學工作。真正落實審美教育,關心專業教師的成長,提高專業教師的地位(包括晉級、評優、提幹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加大改進、提高的措施力度,加強正確引導、支持和鼓勵。通過函授、進修及外聽名師講學等手段,促進教師間的一種相互交流,共同探討與研究教學教法,豐富課堂教學藝術。

其次,美術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作爲美術教師,應該具備一專多能的美術才能。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只要我們在這其中一個方面取得成就性的突破,那另一個方面也必然會豁然開朗,向前邁出一大步。

有人進入中學美術教育的領域,就徹底的放棄了自己的專業,試想一個經過多年打拼而最終毫無結果,連自己都不熱愛繪畫的老師,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嗎?作爲美術教師,我們一年能創作出多少幅優秀作品?能參加幾次美術展覽?都獲得了那些榮譽獎項?自己對於美術專業究竟專不專?廣度、寬度、深度究竟如何?不要總是將客觀原因歸在學校或他人身上,一個沒有緊迫感、危機感、時代感及使命感的老師,一定不是一個好老師。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學生會喜歡平平庸庸,在學術上沒有任何建樹與成就的老師嗎?打鐵先要自身硬,作爲一名專業性的老師,我們務必要拿出證明自己實力的真正好作品;如果整天不思進取、遊手好閒,即使把你放在美術高校也未必會受人重視。徐悲鴻爲什麼能夠成爲真正的美術教育家與優秀的畫家,他當年不也是從中學教師做起的嗎?白雪石、魏紫熙爲什麼能夠在山水畫領域大展宏圖呢?而他們當年都是從中學教育中走出來的繪畫大家。一直以來,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孜孜不倦爲中學美術教育事業而獻身的前輩都爲我們做出了表率,作爲新時期的我們,在平凡的美術教學工作中,要耐得住寂寞,潛心研究畫理畫論,錘鍊筆墨語言,探索繪畫規律,發現美術教育的真諦!

相信不久的將來,在美術同仁的攜手努力下,必定會造就出一批能勝任新形勢下高中美術教育的優秀師資隊伍。那麼,以審美教育爲主的高中美術教育一定會落到實處,並將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作用,同時也將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

只有這樣,教學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活躍起來。學生愛學,教師愛教,教學相長,才能提高教師的審美水平和技能功力,培養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爲專業教師更不能自暴自棄,應振作精神,因陋就簡,創設條件,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深入研究審美教育及其規律。樹雄心着眼長遠,爭朝夕狠抓當前,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奉獻給美術教育事業,爲自己所鍾愛的職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6

一、調查概況

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xx國小度過了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爲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

首先,從國小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瞭解的信息,在這所國小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佔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國小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採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

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他們認爲國小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爲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捨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了。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

另外老舊的方法具有其獨到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可是隨時更改課堂內容的設置,這是先進設備所不具備的。從教學態度上來講,國小的孩子都還未定型,心性不穩,不僅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單個人的不同時段語文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國小語文老師們並不認爲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他們一視同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他們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們極力想讓孩子聽懂,所以變換着方式讓孩子感興趣,並且看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老師也沒有采取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然,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於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對預習指導和字詞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爲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轉上來,對沒有標讀音的課本一時還不大能適應,所以要確保他們認識字後才能開始課文教學。在作業要求方面,三年級的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這是爲了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能更好的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

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裏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着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後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

據瞭解,在現今中學,有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爲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己又不想成爲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還好,這種現象在國小裏是不常見的,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爲國小生年齡還小,和語文的接觸還不深,語文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對語文知識還有着濃厚的興趣。當然這種現象和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國小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了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於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儘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爲這樣,這所國小的語文老師都不願意帶着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國小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爲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誇獎他們,儘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當然也不能全靠表揚,在行爲習慣的調整方面,批評和懲罰也是很重要的,否則引不起他們的重視,甚至會讓他們產生老師不足懼的想法。國小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爲他們年齡小,就認爲他們不懂,其實他們都擁有雪亮的眼睛。調查中,國小生最喜歡的是貼近他們思想的老師,他們會去尋找老師跟他們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們會比較親近這個老師,反之,則比較生疏。他們最不喜歡的老師就是那種對待學生不公平的,無論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無論是乖學生還是調皮的學生,他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不約而同的。每個孩子都是想通過自己的途徑引起老師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會讓老師喜歡,也有可能會讓老師產生討厭的情緒,後果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可以說每個孩子的行動出發點都是好的,端看老師是如何看待它。實習中,我就見到這樣的事情。我實習的班級有一個小男生叫李嘉龍,很是調皮,老師不看到他還算比較收斂,老師的目光一轉到他身上,他便更調皮了,老師對他就比較頭疼,因爲他上課老是插嘴。綜合我的所見所聞,我認爲李嘉龍只是爲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我比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談話中爭取引導他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我認爲,當一個稱職的好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尋找適合他們的引導之道。這樣纔不會讓學生牴觸老師,甚至牴觸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

國小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於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實習期間,我教的第一篇課文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片葉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這裏需要給他們拓展一下關於光合作用的含義,但是又不能講的太過深入,不然的話不僅語文課不像語文課了,而且學生也理解不了。於是,我用我自己的語言比較淺層次的講述了一下基本過程,只要求他們明白葉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是在國小實習的,調查的對象都是國小生,教育局明文規定他們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回家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因爲回家作業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劃給語文的時間就更少了,所以我認爲他們的負擔還是很輕的。不過我不是他們,不能爲他們立言,爲此我專門進行了瞭解。據我深入學生之中瞭解到的,大多數學生對回家作業的量還是很滿意的,也能夠及時完成,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爲種種原因,遲交或不寫作業。可是他們普遍都認爲在校的課堂作業太多了,導致他們沒時間玩耍。我瞭解到硬筆習字冊是他們課後必須要完成的,大多數時候還要完成大練習冊和補充習題的訂正,有時候還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謄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問了幾位老師,老師們告訴我其實他們並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由於教育局給的回家作業時間太少,導致很多既定任務無法完成;二是學生本身回家作業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利用課後時間讓他們訂正返工;三是學生的升學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成績,放鬆作業這塊,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學生家長也不能理解,這在前幾屆有過這樣的前車之鑑。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國小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小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爲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爲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爲主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小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了書面言語,學會了寫字、閱讀和寫作。國小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爲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國小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佔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

國小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他們的社會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持,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國小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

國小生的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爲的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

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也要注重學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現,並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兩個能力。當然,要完成這個目標,須具備一定基礎:即字、詞、句知識基礎知識;表達技巧;文學常識等。這就構成了語文教學的三大現實目標:基礎知識、閱讀、表達。國小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閱讀和表達的基礎能力。根據以上了解到的國小語文教學現狀,我認爲,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國小生減負不能光看回家作業量,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教育局的既定作業量。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後就是,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7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了調查。調查,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的,爲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的性,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方法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問卷調查在六中學,共發問卷80份,回收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中學生較爲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學習的作用是自身素質,10%的學生學習的作用是考大學,16%的中學生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的經濟社會特徵。,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學生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份額。而且,在調查中還,90%的學生都有“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有45%的學生“英語以後的生活幾乎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大學生對“特長”有的認識,,92%的學生有感興趣的,且有52%的學生希望教師的。,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以後的生活工作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務實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認識到了教育的價值在於幫助的綜合素質,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基礎上,家庭經濟條件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中的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對考大學失去信心;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

在調查中,中學生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的差異,使的學習需求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就業的學生,只要求基礎知識;考高職或藝術類院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學習需求的橫向多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培養的特長,還要求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但主觀性和不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的學習目的。,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學生的學習目的嚴重的主觀性和不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在:認識到了未來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如此大的羣體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以後在事業上能。學生學習目的的不性主要爲思想與行動的不。調查結果表明, 37%考大學的學生中有多的人在學習上並顯現出的性,而是呈現出消極等待的學習。

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我被分到x市紅星中學進行教育實習,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課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是很讓我滿意的。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的兩個班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教的情況。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語文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語文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尤其是語文這門課,認爲努力與否考試時都不會得太高的分,也不會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因爲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文言文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爲考試時有一道大題是文言文,而且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也不是能夠很準確地把握。調查中,大部分的教師採用的文言文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讀課本,反覆地讀,以致於達到背誦,然後疏通字詞,講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課中,很少有老師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法,多是以講解爲主,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記憶。而小說的講解卻與此相反,多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電視、電影的片段,讓學生從中去領會故事的情節,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這也說明了老師們能因材施教。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總是很活躍。他們備課時不限於教參、優秀教案等書,能夠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發揮,這在我實習期間聽不同的老師講課時感受最深。有一個老師講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時,給學生補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好奇,激發了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好地記住了難懂的字詞。他的語言也十分的幽默,還不時地做一些動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情況有直接的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課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教育實習的調查中得到了驗證。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語文學的情況。

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爲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己又不想成爲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語文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要進行人際交往,好的表達能力是很受人歡迎的。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8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10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七成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接近兩成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一成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接近六成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掙錢多,接近兩成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一成以上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六成以上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兩成以上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一成以上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不到九成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九成x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五成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七成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九成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八成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四成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三成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9

據化材學院的安排,臨汾七中實習領導小組自xx年對我校xx級教育實習工作做了調查瞭解。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實習領導組到實習學校----臨汾七中的xx級教育實習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聽實習生講課與實習學校領導、指導教師進行座談及徵求實習生意見等形式,瞭解了有關教育實習的基本情況。

1.在七中實習的xx級學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間聽了化材學院在高一實習幾位同學的講課,寫出教學實習調查表16份。實習成績大都是優,良。基本上如實反映了實習生的實際教學水平。

3.臨汾七中的校領導對這次實習工作非常重視,由專人負責接待安排,保證了這次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意見和建議

1.七中指導教師普遍認爲xx級實習生實習素質多數好於往屆。主要表現在:虛心學習,工作認真,遵守紀律,對自己要求嚴格,能按照指導教師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2.多數學生熱情積極參予教學工作,認真寫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上課時態度也很認真,知識面較廣,個別實習生教學質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學生的歡迎。實習生還積極參加所屬教研室的教學活動,從中吸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體會。

3.師大實習生普遍生活樸素,謙虛謹慎,講課儀表端莊,能深入班級與中學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實習生社會工作能力,又減輕了任課教師的負擔。至於輔導自習、批改作業、監考等教學輔助工作,更是個個爭先去做。學校領導普遍感到滿意。

4.有的指導教師反映:實習時間太短,應增加實習時間,時間太短許多知識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們建議實習最好分兩段:第一階段見習,讓實習生多聽多看;第二階段實習,讓學生多參與教學。這樣效果自然會更好指導教師認爲,應多培養“一專多能”型的教師,才能適應中學生之需要。.

5.少數實習生普通話不過關,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書不規範,字跡太了草,說明“三字一話”的訓練還要認真抓緊抓好。

三、實習生自己的情況

實習生談了前段時間的收穫、體會,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教育實習工作的意見、建議。

1.所在學校對實習生都很關心,指派專任教師指導他們的教學實習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而且要求很嚴格。試講、教案等指導教師都嚴格把關,不達標不通過,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同學們深受感動,從中也學到了老教師們的治學之道。

2.經過指導教師的辛勤培養,精心指導,多數同學克服了最初的膽怯心理,積極承擔輔導或講課任務,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穫,初步嚐到了甜頭,爲今後走上工作崗位,適應未來的教學環境打下了初步基礎。

3.實習生反映:在大學所學知識,包括教學方式方法等與中學實際脫節現象較普遍,教學內容不能銜接,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因此一開始感到很吃力,對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心理狀態、學習方法等均不瞭解,增加了實習工作的難度。建議我校今後應加強對中學實際情況的研究(包括教材內容的取捨,教學方法的選用,中學生思想狀態,心理狀況的調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這樣纔會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學生反映,教學實踐活動太少,因爲學校對他們不放心,不敢將講主課的任務交給他們,只在最後一週講兩三次課,沒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

5.少數實習生反映:大學所學計算機、化學等實踐性知識太少,動手能力差,適應不了中學“多而雜”,“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這方面能多學些知識,以適應客觀需求。

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了調查。調查,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的,爲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的性,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方法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問卷調查在六中學,共發問卷80份,回收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中學生較爲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學習的作用是自身素質,10%的學生學習的作用是考大學,16%的中學生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的經濟社會特徵。,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學生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份額。而且,在調查中還,90%的學生都有“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有45%的學生“英語以後的生活幾乎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大學生對“特長”有的認識,,92%的學生有感興趣的,且有52%的學生希望教師的。,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以後的生活工作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務實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認識到了教育的價值在於幫助的綜合素質,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基礎上,家庭經濟條件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中的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對考大學失去信心;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

在調查中,中學生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的差異,使的學習需求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就業的學生,只要求基礎知識;考高職或藝術類院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學習需求的橫向多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培養的特長,還要求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但主觀性和不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的學習目的。,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學生的學習目的嚴重的主觀性和不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在:認識到了未來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如此大的羣體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以後在事業上能。學生學習目的的不性主要爲思想與行動的不。調查結果表明, 37%考大學的學生中有多的人在學習上並顯現出的性,而是呈現出消極等待的學習。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0

一、調查概況

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xx國小度過了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爲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

首先,從國小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瞭解的信息,在這所國小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佔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國小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採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

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他們認爲國小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爲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捨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了。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

另外老舊的方法具有其獨到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可是隨時更改課堂內容的設置,這是先進設備所不具備的。從教學態度上來講,國小的孩子都還未定型,心性不穩,不僅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單個人的不同時段語文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國小語文老師們並不認爲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他們一視同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他們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們極力想讓孩子聽懂,所以變換着方式讓孩子感興趣,並且看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老師也沒有采取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然,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於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對預習指導和字詞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爲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轉上來,對沒有標讀音的課本一時還不大能適應,所以要確保他們認識字後才能開始課文教學。在作業要求方面,三年級的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這是爲了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能更好的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

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裏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着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後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

據瞭解,在現今中學,有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爲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己又不想成爲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還好,這種現象在國小裏是不常見的,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爲國小生年齡還小,和語文的接觸還不深,語文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對語文知識還有着濃厚的興趣。當然這種現象和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國小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了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於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儘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爲這樣,這所國小的語文老師都不願意帶着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國小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爲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誇獎他們,儘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當然也不能全靠表揚,在行爲習慣的調整方面,批評和懲罰也是很重要的,否則引不起他們的重視,甚至會讓他們產生老師不足懼的想法。國小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爲他們年齡小,就認爲他們不懂,其實他們都擁有雪亮的眼睛。調查中,國小生最喜歡的是貼近他們思想的老師,他們會去尋找老師跟他們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們會比較親近這個老師,反之,則比較生疏。他們最不喜歡的老師就是那種對待學生不公平的,無論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無論是乖學生還是調皮的學生,他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不約而同的。每個孩子都是想通過自己的途徑引起老師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會讓老師喜歡,也有可能會讓老師產生討厭的情緒,後果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可以說每個孩子的行動出發點都是好的,端看老師是如何看待它。實習中,我就見到這樣的事情。我實習的班級有一個小男生叫李嘉龍,很是調皮,老師不看到他還算比較收斂,老師的目光一轉到他身上,他便更調皮了,老師對他就比較頭疼,因爲他上課老是插嘴。綜合我的所見所聞,我認爲李嘉龍只是爲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我比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談話中爭取引導他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我認爲,當一個稱職的好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尋找適合他們的引導之道。這樣纔不會讓學生牴觸老師,甚至牴觸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

國小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於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實習期間,我教的第一篇課文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片葉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這裏需要給他們拓展一下關於光合作用的含義,但是又不能講的太過深入,不然的話不僅語文課不像語文課了,而且學生也理解不了。於是,我用我自己的語言比較淺層次的講述了一下基本過程,只要求他們明白葉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是在國小實習的,調查的對象都是國小生,教育局明文規定他們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回家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因爲回家作業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劃給語文的時間就更少了,所以我認爲他們的負擔還是很輕的。不過我不是他們,不能爲他們立言,爲此我專門進行了瞭解。據我深入學生之中瞭解到的,大多數學生對回家作業的量還是很滿意的,也能夠及時完成,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爲種種原因,遲交或不寫作業。可是他們普遍都認爲在校的課堂作業太多了,導致他們沒時間玩耍。我瞭解到硬筆習字冊是他們課後必須要完成的,大多數時候還要完成大練習冊和補充習題的訂正,有時候還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謄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問了幾位老師,老師們告訴我其實他們並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由於教育局給的回家作業時間太少,導致很多既定任務無法完成;二是學生本身回家作業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利用課後時間讓他們訂正返工;三是學生的升學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成績,放鬆作業這塊,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學生家長也不能理解,這在前幾屆有過這樣的前車之鑑。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國小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小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爲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爲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爲主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小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了書面言語,學會了寫字、閱讀和寫作。國小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爲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國小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佔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

國小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他們的社會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持,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國小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

國小生的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爲的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

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也要注重學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現,並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兩個能力。當然,要完成這個目標,須具備一定基礎:即字、詞、句知識基礎知識;表達技巧;文學常識等。這就構成了語文教學的三大現實目標:基礎知識、閱讀、表達。國小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閱讀和表達的基礎能力。根據以上了解到的國小語文教學現狀,我認爲,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國小生減負不能光看回家作業量,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教育局的既定作業量。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後就是,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1

人生總有許多的第一次,而初爲人師,對於師範生的我而言卻是件極具挑戰、頗具誘惑的事情。2019年10月11日,我懷着興奮的心情和隊友來到榆中二中,開始了一個多月的教育實習,實習期間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讓我體驗到太陽底下最光榮事業的崇高和艱辛。在實習學校有關領導和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時刻牢記“爲人師表,嚴謹治學”的校訓,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在大學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學,在學中實踐,認真開展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穫了很多。在整個實習階段,我從一個只會“紙上談教”的大學生到一個能在課堂上“講課自如”的準老師;從一個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到一個對平行班有一定處理能力的班主任,這一切無不見證着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穫。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對我的實習進行總結。

一、進駐學校,統籌規劃,全面做好前期工作

我們於10月11日上午到達實習學校――二中,之前興奮的心情被眼前面臨的情況沖刷得一乾二淨:我們15個男生兩個房間一個房間10個男生另外一個房間5個,設備簡陋,房間內蒼蠅相當多。女生18個人住一個房間,男生相對還好一點。就是擺在我們這些養尊處優的大學生面前的第一個考驗,我們及時清醒的認識到面前的困難,排除沮喪的心情,齊心協力的安置行李,佈置房間,找來生活用品,很快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安頓下來。剛安頓好,負責實習事宜的老師和學校領導就召集我們開會,在會上校長對我們的實習做了安排,介紹了學校的一些基本的情況,還向我們提出了學校對我們的要求和希望,希望我們這次實習能順利完成,每個實習老師都能學到本領,要求我們嚴格要求自己,爲人師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爲範。這爲我們的實習有條不紊的進行提供了保障。晚上我們實習隊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會議,落實了隊規隊紀,各項實習工作的安排和實習期間該注意的事項。有了這一切的統籌安排,我的實習才能進行的這麼順利。

二、名師指導,虛心學習,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實習的開展,我們分爲兩個階段:實習的第一週爲見習階段,在這個星期裏,我全面熟悉七年級數學教材,認真聽指導老師的每一堂課,做好聽課紀錄,課後與老師探討,虛心求教,深入瞭解課堂教學的要求和過程。學習如何備課、備學生,如何更好地將素質教育的理論與落實考綱考點的要求相結合。第二階段是上課,我的指導老師是具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並且帶的是四個理科班,所以她給我上的課不是很多,而且給我安排的課時間間隔比較長,這就使得我有充分的時間細心琢磨教材、詳細寫教案、做課件,每一樣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認爲能教好的符合班級情況爲止,這樣才交給指導老師審批,在指導老師的批改和建議下再做修改,並且在上課前進行試講。

我的每一節課指導老師和另外一個數學都堅持聽課,在課後細心幫我評課,針對我課堂上出現的缺點提出寶貴意見,並且肯定了我的一些可取之處,讓我倍受鼓舞,在課後努力改正,提高教學水平,以確保在下一次的教學中不出現同樣的錯誤,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在教態、語言、板書、提問技巧、與學生互動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老師的讚賞和學生成績的提高是對我的教學水平充分的肯定。認真負責,勤懇踏實,爲人師表,積極開展班主任工作。

做班主任是辛苦的,而當普通班的班主任則是更辛苦的,當我第一次到班上帶早讀的時候就更深刻的體驗到這一點。 學生素質普遍較低,個給管理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所以一開始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要投入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將我的工作做好,輔助班主任將班級帶好。每天有三個主要任務:一是看早讀,每天早上7:00到教室督促他們打掃衛生,檢查儀容儀表,督促他們認真早讀。二是在上課時間進行巡堂,檢查上課情況,如有上課不認真聽講者,下課及時找他談話,提出警告。三是午自習,我要到班上看班,輔導個別學生,給個別學生作思想工作。

我在一開始我就抓緊了解班級情況,管理整理他們的檔案和成長經歷,很快的熟悉了學生的狀況和家庭情況,這給我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這過程中,我做到愛崗敬業,任勞任怨,不喊苦不喊累,盡責的做好每一項工作,帶領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經過不懈的努力,班級整體情況有了改善,我與學生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得到他們的信任,成爲他們訴說心事的對象,我也誠懇地傾聽他們的傾訴並開導他們。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學會了制定班級的班規紀律,學會了如何調動班幹部,學會了維持班級紀律,學會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學會寫班主任工作計劃,學會怎樣開好主題班會,學會……..,這一切都是我班主任工作實習進步的真實寫照。互相關心,相互學習,團結協作,做好實習隊的工作。

在實習期間,除了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我在實習隊裏也盡力盡責,與隊友團結合作完成該完成的任務;與隊友相互幫忙,相互聽課,互相借鑑經驗,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批評。這一方面鞏固了我們之間的友誼,另一方面給我的實習工作起了很大的幫助,我從不同的隊友身上學到了很多,如不同的教學風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雖說我們的實習已近尾聲,但我對教學的追求和努力將一如既往,我對學生的關愛也將永不消減,作爲準老師的我將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努力、不斷成長,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2

今天的造型藝術,以其多元的視覺形態衝擊着我們的眼睛,令我們的視覺神經得不到片刻的休息。繪畫、攝影、多媒體、電影、建築、雕塑、裝置、服裝、表演、行爲藝術等使造型藝術世界不斷擴大蔓延,甚至無法定義。

西方在文藝復興以後至19世紀中期,其藝術形式就不斷地翻新。尤其是出現印象派之後,立體主義、野獸主義、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直至今天的後現代藝術。其多元的形式令我們目不暇接驚愕不解。對於我們來說,由於生活的環境及歷史的原因,有可能不理解或不喜歡那樣的一種存在,但是沒有理由不去了解這種存在的原因。

藝術永遠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不可否認西方藝術的發展離不開那裏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與歷史,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所以,觀念的轉變是最重要的!

中國已進入了現代社會,雖然發展緩慢,人們的封建意識依然存有,但終究是回不到1840年以前了。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而藝術教育是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爲藝術具有其前瞻性,我們的藝術教育怎能脫離這樣一個時代?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爲藝術教育的基礎,怎樣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這是我們的教育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 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時代精神的體現

素描的多樣性是在現代社會趨於多元化的觀念下形成的。過去的古典藝術,一個時期或一個地域的風格樣式基本接近,越成熟的藝術越具有程式化的特點。如: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的傳統藝術都有一套完整的技術程序和固定的風格樣式。其風格樣式的興衰變化大多是由政權的更迭、朝代的興衰決定的。

我們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古典藝術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藝術家是爲皇帝或上帝服務的,那時的藝術家一定有宗教情感,幾代人爲表達一種情感錘鍊一種樣式,虔誠得並不認爲自己所做就是藝術。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精神得到廣泛傳播。人對客觀世界及對人自身的不斷認識,人,作爲生命的主體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藝術家發現了潛藏在生命裏自由的慾望以及發現與創造的歡樂,造型藝術再也不僅僅是宗教的圖解和宮廷的裝飾了,要求藝術和科學並列,造型藝術和音樂、文學是同樣崇高的藝術形式。進入現代社會,藝術家要通過藝術表現自我,藝術的精神在於創造,而當“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口號進入我們的生活時,當代西方藝術形式的豐富讓長期飽受封建意識壓抑的人們就不能完全理解了。

素描的多樣性是在人的認識不斷髮現不斷創造的過程中形成的,可以說,是在尊重個體人的創造才使素描的多樣性成爲可能。

我們的教學,是以培養健康的人爲前提的。尊重每一個人,發現每一個人的創造潛能,是教育者的責任。其實“人人都是藝術家”就是尊重每個人的存在,我認爲仍然是人本主義精神的體現。

由此看來,素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素描教學的內容應更寬泛些,素描不僅是技巧與方法的訓練,也應是思想與觀念培養。

二. 作爲基礎教學素描既是思想也是方法

素描是思想方法,是一種思維方式。克利說:用一根線條去散步。就說明了這樣一個涵義。我們看到歷史上中外藝術家的素描傑作,無一不反映了大師的思想及獨特的看法。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丟勒、魯本斯、倫勃朗直至印象派之前的古典藝術家,在創作之前大都要先畫素描草圖進行構思,即使現代藝術家塞尚、凡高、馬蒂斯、畢加索也同樣是利用素描的方式在思考。因爲素描是如此的簡便而直接。

從這一點上來說“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有一定的道理。只是這個“素描”是什麼“樣式”的素描有待商榷。

造型藝術的基礎是由藝術形式決定的,單一的素描方法不可能解決“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問題。而且,不同的思想觀念產生不同的素描形式,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塞尚、凡高、馬蒂斯、畢加索、齊白石、徐悲鴻各有不同。

素描是要解決造型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解決觀念認識問題。如在一些新的媒體造型藝術中素描僅是一些輔助手段而已,並不一定需要有很強的素描“造型”能力。

各類造型藝術對素描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建築設計藝術與純繪畫藝術對素描訓練的要求就不同。建築設計需要理性的介入,尊重科學技術手段,側重人的心理與生理的社會性視覺需求及實用功能的合理性。在素描訓練上更注重理解與分析,對形體的比例、透視、空間尤其是對比例、對數的概念的理解似乎更重要。比如包浩斯的基礎課程設置:.約翰.伊頓與莫霍利的基礎教學就是一個重內在精神冥想,另一個則重實用技術的規範與秩序的代表。而純繪畫藝術比較注重個性化的直覺與感性的訓練,西方油畫與傳統的中國畫其對素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西方油畫的素描注重對客觀形象的分析與表現,尤其是古典油畫除有理想審美標準之外,還要有透視、解剖知識的運用,視覺真實可信是首要的;對於傳統的中國畫,沒有素描這一名詞,按素描的廣泛意義來理解,齊白石的蟲、草、翎、毛畫稿就是素描,《芥子園畫傳》就是素描手冊。

由於藝術觀念的不同也決定了素描形式的不一樣。中國古代論畫有“得意忘形”“以形寫神”之說,東坡雲:“論畫與形似,見於兒童鄰”;而西方古典藝術家們爲了“形似”卻發現瞭解剖與透視原理。具象寫實的畫家與抽象表現的畫家其素描的表現如此不同,都是因爲觀念影響了他的表達方式。

素描是一種思維方式,音樂是一種思維方式,區別文學與哲學是因爲她們不是用文字語言去思考,而是用獨特的語言方式——視覺的或聽覺的圖象和聲音去思考。

素描是視覺的,是看法,也是技術方法。有什麼看法就有什麼樣的技術方法,傳統的中國山水畫沒有焦點透視,中國畫家在畫一幅畫時不必站在固定的一點對景寫生,所謂“搜盡奇峯打腹稿”,採用的是散點透視“三遠法”;而西方的風景畫一定是固定的視點、固定的光線,即使不是對景寫生也要運用嚴格的焦點透視法則和具體的光線效果。最初西方藝術的透視法、光影法傳入我國是不被接受的,因爲人們的習慣看法被改變了。

素描不僅是思想,還是一種技術。因爲藝術的“術”字就不能迴避技術問題。中國畫講筆墨技巧,近千年的錘鍊已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表現技術:勾、勒、皴、擦、染、點……,在國門被打開之前,人們覺得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而後的觀念變化是看到了世界的模樣,是“科學”影響了我們的看法。這時的我們想畫一張看上去“正確”的素描,還需要學習相應的解剖與透視知識以及光影變化的規律等技術手段。

素描教學技術訓練是基礎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這個技術訓練要有相應的思想觀念作指導。

藝術院校設置造型藝術基礎課由三部分組成。即:素描、色彩及工具材料的應用。這三部分既有分工也有聯繫,是一個整體的三個方面不可或缺。素描訓練離不開工具材料及對色彩的感覺;同樣色彩訓練也離不開工具材料及對素描的認識;而工具材料就是一切藝術創造的物質基礎,這一點是應該明確的。選擇工具材料是觀念的問題,而熟悉工具材料就是個技術性問題。素描訓練在對“造形”的把握過程中,技術問題就擺到了前面。

任何一種形式觀念的素描都離不開可視的媒介載體——材料與圖形。材料是平面的或立體的,有色或無色的紙或其它質地的基底,圖形是鉛筆、粉筆或墨水的痕跡等等,這些材料組合本身就有技術含量。想畫得有立體感和空間感,相應的技術和知識是必備的。構圖、形體與空間、畫面整體感的控制,點、線、面、影調與黑、白、灰的處理,解剖知識、透視規律的運用等等。由於專業的不同所需技術手段亦有所側重,但在傳達對形體的感覺過程中具體的技術手段是豐富的,需要我們去感受去發現。不能否認,有時對技術的探求也會帶來觀念的變化。

即便如此,素描教學作爲造型藝術的基礎部分,其訓練的一開始就應介入到藝術的本質,不應僅僅停留在技術訓練的層面上。將素描訓練看作是人的知覺訓練、情感訓練、社會人的精神表達式。我們知道沒有感覺就沒有藝術,豐富而敏銳的感覺纔是藝術的生命所在。因此,作爲造型藝術基礎的素描教學應以開啓發掘學生天性爲己任,發現學生不同的視知覺感受能力及獨特的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同時輔以相應的造型技術語言以建立起公共勾通能力,這纔是素描教學應起的作用。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體現出素描教學在基礎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三. 在實踐中把握素描教學

1. 素描教學應解決的問題

首先說是該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是表現問題。但素描教學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呢?簡單的說是造型問題。複雜了說:素描教學應解決在色彩之外文字語言等其他媒介無法表達或表達無力時所需的視覺圖形語言。運用視覺圖形語言去思考、去表現視覺感受以及引導視覺感受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問題。

(1).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礎教學的出發點。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力是首位的;

(2).研究人的普遍視覺需求。人的視覺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兩個方面,研究具體社會階層人羣對圖形的感知能力是素描教學的重要課題;

(3).在具體的素描作業中畫面的組織結構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說的造型離不開特定的畫面空間。畫面的組織結構與構圖經營位置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組織結構”更強調畫面圖式內在的有機聯繫,強調視覺形式具有生命的整體構成;

(4).形象感覺的表現與傳達。包括形象特徵、形體結構、質感與量感給每個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這裏既有視、知覺的訓練也有表現技巧的訓練;

(5).工具材料的運用與發現,對材料工具的敏感是當代藝術家的重要特徵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樸素的、相對簡單的,正因爲簡單才留有發揮我們想象的空間;

(6).瞭解歷史與傳統。對中外歷史與傳統的瞭解與掌握是學習素描的重要途徑之一古今中外的素描大師是我們學習的參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2. 素描教學應有針對性

素描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由教學的階段性不同、專業的性質不同、思想觀念的不同決定的。

(1). 針對學生年齡階段的教學,首先是瞭解學生的生理年齡及專業年齡特點,以避免重複教學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浪費有效時間;

(2).針對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爲將來的藝術實踐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不是先入爲主的風格樣式的訓練,而是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同時能加以科學的引導;

(3). 針對特定課題的訓練。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要求,將素描藝術的形式因素分解剝離開來,有針對性的分別訓練,以強化對視覺形式要素的感受力;

(4). 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感、知覺技能訓練。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要求,瞭解專業特點首先是教師的必備素質。要讓學生多瞭解不同的造型藝術特點,瞭解各種造型藝術語言的經典與素描的關係,以避免學習素描的盲目性。 3. 素描教學的技術訓練

前面談了作爲基礎的素描教學一開始就應介入到藝術的本質——精神的表達。將素描作爲人的精神表達方式,就需要涉及到技術性問題,所以“技術性”是素描教學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常說的藝術教學是教技術還是教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1)看的方法。視覺藝術離不開“看”,“看”本身並不需要技術,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人的知覺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知識的緣故,“看”就發生了變化。能夠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看是人的知覺重要組成部分,人接受信息的80來自視覺,基礎教學就是要喚醒人的知覺。

有些人對“色”敏感,有些人對“形”敏感,有些人喜歡粗線條的大關係,不拘小節;而有些人則喜歡細節的羅列,不厭其繁。“整體的看”與“比較的看”,在教學中如何引導既是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技術性問題。

(2)工具材料的運用。一方面要多嘗試運用各類幹、溼性材料,以便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方便的、耐用的、持久的工具和材料,爲能充分表達自己做好物質的準備。教員就似個大師傅將各種菜譜擺出來,學生可以自由挑選,當然大師傅還應該是個營養師。

(3)理論知識的運用。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描教學就是最初的結合點。透視學、解剖學、人體工程學、視覺心理學等都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在素描教學上的運用體現了極複雜的技術性,應分階段、分層次、分專業開設實踐應用課程,有重點的進行實際操作與演練。

4. 素描教學的實驗性

現代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其實驗性。在教學中探討素描表現的可能性是貫徹教學

實驗精神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一方面是材料應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視覺心理接受的可能性,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視覺空間。素描作爲基礎教學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但是,作爲藝術教學,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主要目的。沒有實驗精神就不會有所突破,墨守成規的技術訓練談何創造?

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藝術,開放的藝術需要開放的思想。實驗性是向未知挑戰,是面向未來。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體會的是思想、是創造精神。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3

一、調查概況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鎮江市南門國小(又名:江蘇科技大學附屬國小)度過了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爲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以我實習的三年級語文教師爲主要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爲我的指導老師王燕老師、年級主任張俊妹老師、三年級二班班主任黃麗萍老師以及兩位新老師:仲菲老師和孫琴老師。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首先,從國小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瞭解的信息,在這所國小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佔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國小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採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爲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他們認爲國小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爲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捨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了。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另外老舊的方法具有其獨到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課堂的實際可是隨時更改課堂內容的設置,這是先進設備所不具備的。從教學態度上來講,國小的孩子都還未定型,心性不穩,不僅一個班裏的學生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單個人的不同時段語文成績也有很大差別,國小語文老師們並不認爲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他們一視同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語文學好,他們對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們極力想讓孩子聽懂,所以變換着方式讓孩子感興趣,並且看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老師也沒有采取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爲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然,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於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們對預習指導和字詞教學工作很重視,因爲三年級的學生剛從低年級轉上來,對沒有標讀音的課本一時還不大能適應,所以要確保他們認識字後才能開始課文教學。在作業要求方面,三年級的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這是爲了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能更好的適應更高年級的要求。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裏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着課堂的秩序。我在實習期間上課時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後來我也學習使用這種方法,課堂收效還不錯。據瞭解,在現今中學,有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語文,他們認爲語文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學,每天說的也都是母語,特別是理科生,他們的這種想法更爲嚴重,他們認爲自己又不想成爲作家,語文學的再好也沒有多大用,況且自己考試時得分也不會太低。還好,這種現象在國小裏是不常見的,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爲國小生年齡還小,和語文的接觸還不深,語文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對語文知識還有着濃厚的興趣。當然這種現象和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國小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了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於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儘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爲這樣,這所國小的語文老師都不願意帶着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國小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爲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誇獎他們,儘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當然也不能全靠表揚,在行爲習慣的調整方面,批評和懲罰也是很重要的,否則引不起他們的重視,甚至會讓他們產生老師不足懼的想法。國小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爲他們年齡小,就認爲他們不懂,其實他們都擁有雪亮的眼睛。調查中,國小生最喜歡的是貼近他們思想的老師,他們會去尋找老師跟他們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們會比較親近這個老師,反之,則比較生疏。他們最不喜歡的老師就是那種對待學生不公平的,無論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無論是乖學生還是調皮的學生,他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不約而同的。每個孩子都是想通過自己的途徑引起老師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會讓老師喜歡,也有可能會讓老師產生討厭的情緒,後果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可以說每個孩子的行動出發點都是好的,端看老師是如何看待它。實習中,我就見到這樣的事情。我實習的班級有一個小男生叫李嘉龍,很是調皮,老師不看到他還算比較收斂,老師的目光一轉到他身上,他便更調皮了,老師對他就比較頭疼,因爲他上課老是插嘴。綜合我的所見所聞,我認爲李嘉龍只是爲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我比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談話中爭取引導他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我認爲,當一個稱職的好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尋找適合他們的引導之道。這樣纔不會讓學生牴觸老師,甚至牴觸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

國小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於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實習期間,我教的第一篇課文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片葉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這裏需要給他們拓展一下關於光合作用的含義,但是又不能講的太過深入,不然的話不僅語文課不像語文課了,而且學生也理解不了。於是,我用我自己的語言比較淺層次的講述了一下基本過程,只要求他們明白葉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是在國小實習的,調查的對象都是國小生,教育局明文規定他們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回家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因爲回家作業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劃給語文的時間就更少了,所以我認爲他們的負擔還是很輕的。不過我不是他們,不能爲他們立言,爲此我專門進行了瞭解。據我深入學生之中瞭解到的,大多數學生對回家作業的量還是很滿意的,也能夠及時完成,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爲種種原因,遲交或不寫作業。可是他們普遍都認爲在校的課堂作業太多了,導致他們沒時間玩耍。我瞭解到硬筆習字冊是他們課後必須要完成的,大多數時候還要完成大練習冊和補充習題的訂正,有時候還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謄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問了幾位老師,老師們告訴我其實他們並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由於教育局給的回家作業時間太少,導致很多既定任務無法完成;二是學生本身回家作業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利用課後時間讓他們訂正返工;三是學生的升學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成績,放鬆作業這塊,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學生家長也不能理解,這在前幾屆有過這樣的前車之鑑。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國小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小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爲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爲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爲主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小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了書面言語,學會了寫字、閱讀和寫作。國小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爲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國小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佔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

國小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他們的社會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持,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國小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

國小生的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爲的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

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也要注重學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現,並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兩個能力。當然,要完成這個目標,須具備一定基礎:即字、詞、句知識基礎知識;表達技巧;文學常識等。這就構成了語文教學的三大現實目標:基礎知識、閱讀、表達。國小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閱讀和表達的基礎能力。根據以上了解到的國小語文教學現狀,我認爲,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國小生減負不能光看回家作業量,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教育局的既定作業量。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後就是,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悅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4

教育實習調查報告--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

爲了研究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廈門市教育局專門成立了“網絡德育專題調研組”。調研組採用分層隨機取樣的方法,以無記名方式對399名中學生(國中佔34.1%,高中佔65.9%)、222名中學生家長(文化程度爲識字不多、國小國中、高中以上的分別佔4.1%、40.3%、55.2%)、257名中學教師進行了抽樣調查。同時,還通過社區走訪、個案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分別召開了中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4次座談會。

(一)中學生及其家長對網絡的態度和相關行爲的情況

1.中學生上網率極高,上網時間長,多數家長卻從未上過網,大部分教師上網經驗不夠豐富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並有11.4%的中學生認爲“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我市中學生的上網率高達92.1%,其中有24.5%的中學生是互聯網上的常客。75.8%的中學生每月上網的總時間在10小時之內,而6.8%的“網蟲”則超過了30小時。週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峯時段;9%的中學生表示平時每天的課餘時間都能夠上網,21.3%的中學生上網時間並不固定;35.5%的中學生能自我約束在每次1小時內,24%的中學生每次要在網上滯留3小時以上,24.5%的中學生則不固定。

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爲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瞭解網絡爲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26.7%的教師具有3年以上的上網經歷,64.4%的教師則是近一兩年內才融入網絡的大潮;在上網的教師中,30%表示經常上網,9.1%每天上網;51.9%每次上網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同時,還有55.7%的教師坦陳自己很少上網,有近10%的教師稱從不“觸網”。

2.家裏是中學生上網最主要的場所,網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學生

過去,我們對於中學生在上網方面的行爲規範教育主要針對學校、網吧等公共場所。調查表明,家裏纔是中學生們上網的最主要場所,應當是網絡行爲規範教育的重點。“按照上網的時間和次數的多少,對學校、網吧、家裏進行排序”一項上,68.2%的中學生首先選擇“在家裏上網”,遠高於首先選擇“在學校上網”(28.2%)和首先選擇“在網吧上網”(5.8%)。

同時,中學生也是網吧的常客。調查顯示,34.4%的中學生到網吧上過網。一些網吧經營者承認,附近學校的中學生是他們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學生反映,網吧管理員從不查驗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進去;有的中學生反映,穿校服的會被安排到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來,關於“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吧”的新規定實施後,情況已大爲改善。

3.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籲改善條件

近年來,廈門市教育局在全國率先推出全市統一的教育寬帶網,各校也紛紛加快了校園網的建設。然而,對於課餘時間裏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其中十分不滿意的佔40.6%)。24.9%的中學生在學校裏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爲學校並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17.9%的家長強烈呼籲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網的條件,43.1%的家長提出學校要在加強中學生網絡知識和能力上發揮作用。同時,不少教師對於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於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於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4.網上交友已成爲中學生樂於交往的形式,網友主要是同齡人

網絡的發展正改變着中學生交往的方式。調查發現,42.4%的中學生擁有網友,其中,26.7%同時有5個以上,0.8%甚至有15個網友。55.6%的中學生只喜歡與同齡的網友交談,找年齡較大、較小的網友交談的分別只有8.2%與0.8%。同時,中學生們還承認,他們更喜歡結交異性網友。68.4%的中學生在網上聊過天,其中26.2%經常在網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網絡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大部分中學生保持了清醒的認識。調查顯示,在“你覺得網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賴的”一項中,完全不同意的佔42.8%,比較不同意的佔37.5%,二項合計佔80.3%。但必須注意的是,7.3%的中學生仍相信“網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賴的”,持完全相信的態度。絕大多數(83.4%)的中學生知道網友是虛擬現實的產物,選擇“不見面”;同時,也有小部分(14.3%)在網下會過面。

5.多數中學生承認網上內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網絡是個聚寶盆,也是個大染缸,各種色情、暴力、反動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力。調查顯示,76.6%的中學生認同“網上內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學生則不贊同這種看法。座談會中,對於接觸不良信息的問題,中學生們要求客觀看待,不要把他們“一棍子*”。他們說:“請相信我們還是有判斷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長們的疑慮看來難以消除,特別是那些不懂得電腦、無法進行有效監管的家長,其焦慮更甚。

6.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於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爲,網絡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並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爲“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遊戲等等。

同樣的矛盾也存在於大多數教師身上。調查顯示,72.1%的老師認爲網絡對於學生學習上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能夠獲取有用信息,開拓視野,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習。45.6%的教師同時又認爲,學生上網不僅浪費時間,影響學業,而且會耽於玩樂,無心向學。支持學生上網的教師只有31.9%,42.7%的教師則認爲平時應禁止學生上網,只有假期才能允許,21.8%的教師覺得還是任其自然爲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於學生上網的觀點和態度,往往會通過家訪、家長會等途徑作用到家長和學生身上。

(二)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

1.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於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於中學生們今後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爲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於擴大交往的範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諮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於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2.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衝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爲(實際比例會更多)。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二、討論與思考

1.網絡時代學校德育面臨的機遇

(1)網上德育更具有時效性和普及性

互聯網作爲“信息高速公路”,網上德育信息的傳播、瀏覽與被吸收的速度之快,遠高於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也強於班會課、主題活動、家訪、外出參觀等傳統德育手段,其教育覆蓋面更比“一對一”式的個別交談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針對中學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問題,或及時發佈新的教育信息,或組織瀏覽有關的教育主頁,或在聊天室、論壇、bbs裏進行在線引導和教育。

(2)網上德育更具有生動性和吸引性

在網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影視於一體,並能應用虛擬現實手段,使中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覺瀏覽的同時受到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薰陶。而傳統的德育往往流於說教,形式較單一,內容較乏味,忽視了中學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網上德育更具有互動性和有效性

在網上,可通過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論壇、網上心理諮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學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進行思想、情感的雙向交流。彼此無拘無束,袒露真情,避免了傳統的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隔閡與難堪,有利於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機,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網絡時代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

(1)在觀念上

目前,社會、家長和教師普遍存在着一種“網絡有害論”,片面誇大中學生們在上網過程中潛在的負面影響,過度渲染網上有害信息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對報紙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過度焦慮。許多家長不敢給孩子買電腦,更不敢讓他們上網“衝浪”;許多教師不是積極地引導中學生們利用好網絡上的學習資源,而是消極地對上網行爲加以勸阻和禁止。同時,在面對中學生上網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時,許多家長和教師不是以一種寬容、理解的心態,採取積極、有效的引導和防範措施,而是緊張過度,一味進行苛責和懲罰,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網資格。這種因噎廢食的態度,其實並不能消除網絡的負面影響。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堵截”、“打擊”,而在於引導和教育。

(2)在隊伍上

現有德育隊伍的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還相對缺乏,網上德育運作的機制明顯滯後,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學校的領導或認識不足,或重視不夠,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網絡德育常識;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網絡經驗相當貧乏。座談會上教師們驚呼,許多中學生的網絡水平已遠遠走在自己的前面,如個別中學生甚至在課餘時間裏擔任電腦公司的顧問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觸網”,就無法瞭解中學生們在網上的所作所爲,不能承擔起網上“引路人”和督導者的角色。同樣家長自己不知道什麼是網絡,又如何能夠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引導呢?有些家長還以爲孩子一上網,不是去搞網戀,就是去瀏覽不健康的信息,難免憂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對家長加強宣傳和引導。

(3)在網絡硬件設施和網絡資源上

近年來,廈門市按“寬帶網絡+數據中心+應用系統”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設全市教育信息網。目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共配計算機3萬多臺,平均12名學生1臺計算機,其中,城區平均5名學生1臺計算機。全市共建有計算機網絡機房近400多間,大部分學校教室配備了多媒體計算機,大多數學校都建有教師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網站各自爲政,重複投資,網頁內容單薄,更新速度慢,學習資源庫對外封鎖,德育素材嚴重缺乏等,不能滿足中學生和家長日益增長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點擊率和低滿意率的窘境。

三、對策與建議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於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爲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佔據主動地位。”這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1.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症”,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爲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着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爲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2.培養網絡德育隊伍,增強網絡德育力量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覈,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並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廈門市中國小教師計算機考覈”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覈內容。

其二,選拔並培訓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絡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網絡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思想、學習等問題;同時,注意在網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反饋,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和網絡行爲規範教育,自覺築起心靈的“長城”

一是加強以理想信念爲主題的思想品質教育,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築起心靈的“長城”,抵制網上各種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蝕。

二是加強中學生網絡行爲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廈門市中學生網絡行爲規範”,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組織中學生統一瀏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主頁,向他們推薦國內外諸多優秀網站,把中學生們的上網熱情轉化爲自覺學習先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動力。

4.提高現有網絡德育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資金、技術投入,促進德育網絡的形成

(1)要進一步加強各校校園網建設,增加資金、技術的投入,並以結對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學校。爭取使各校園網內容充實而生動,形式新穎而優美,更新速度快,宣傳做得好,吸引上網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點擊率。

(2)從中學生的需求出發,各校園網要建設好學習頻道、心理頻道、交際頻道、遊戲頻道、生活頻道等,建設並管理好聊天室、論壇、在線心理輔導等,在與上網中學生進行交流同時,努力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來引導他們。

(3)各校還應想方設法改善中學生在校上網的條件。可設置學生電子閱覽室、電子課堂、網絡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學生上網時間,另一方面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同時,結合課程改革,開設網絡教育課程,向中學生們系統地傳授網絡知識和技巧。

(4)以廈門市教育數據中心爲全市教育網絡的集成型平臺,建設一個全面服務於中學生的大型德育網站。廈門市教育局花費巨資,從美國引進了一套網絡教育平臺,於XX年5月前投入使用。應充分利用這個平臺,集成各校主頁,建立學生成長數據檔案,以實名制登陸,以實現瀏覽信息的自動過濾和網絡行爲的有效監控。

5.切實加強對網吧、網站的監督管理,淨化網絡環境

理順對網吧的管理體制,加大依法治理網吧的力度。成立專門的網吧監管機構;設立全市統一的投訴熱線電話;建議電信部門發行青少年專用的上網卡,此卡具有上網費用低廉,自動屏蔽不健康網站等特點。

6.加強對家長進行網絡德育的指導

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家長網絡德育的意識,引導他們以身作則,爲子女健康上網樹立榜樣,自覺擔負起對子女進行網絡德育和對子女上網的監護責任。同時,由市教育局組織有關人員編寫“廈門市家庭網絡教育指導手冊”,發放給家長,提高他們對子女進行網絡德育的水平。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關工委、共青團、婦聯、心理學會、家教研究會、新聞媒體等社會機構、組織在這方面的優勢,通過舉辦講座、諮詢、宣傳等活動,幫助他們解決網絡德育方面的問題。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5

據化材學院的安排,臨汾七中實習領導小組自xx年對我校xx級教育實習工作做了調查瞭解。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實習領導組到實習學校----臨汾七中的xx級教育實習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聽實習生講課與實習學校領導、指導教師進行座談及徵求實習生意見等形式,瞭解了有關教育實習的基本情況。

1.在七中實習的xx級學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間聽了化材學院在高一實習幾位同學的講課,寫出教學實習調查表16份。實習成績大都是優,良。基本上如實反映了實習生的實際教學水平。

3.臨汾七中的校領導對這次實習工作非常重視,由專人負責接待安排,保證了這次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意見和建議

1.七中指導教師普遍認爲xx級實習生實習素質多數好於往屆。主要表現在:虛心學習,工作認真,遵守紀律,對自己要求嚴格,能按照指導教師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2.多數學生熱情積極參予教學工作,認真寫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上課時態度也很認真,知識面較廣,個別實習生教學質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學生的歡迎。實習生還積極參加所屬教研室的教學活動,從中吸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體會。

3.師大實習生普遍生活樸素,謙虛謹慎,講課儀表端莊,能深入班級與中學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實習生社會工作能力,又減輕了任課教師的負擔。至於輔導自習、批改作業、監考等教學輔助工作,更是個個爭先去做。學校領導普遍感到滿意。

4.有的指導教師反映:實習時間太短,應增加實習時間,時間太短許多知識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們建議實習最好分兩段:第一階段見習,讓實習生多聽多看;第二階段實習,讓學生多參與教學。這樣效果自然會更好指導教師認爲,應多培養“一專多能”型的教師,才能適應中學生之需要。.

5.少數實習生普通話不過關,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書不規範,字跡太了草,說明“三字一話”的訓練還要認真抓緊抓好。

三、實習生自己的情況

實習生談了前段時間的收穫、體會,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教育實習工作的意見、建議。

1.所在學校對實習生都很關心,指派專任教師指導他們的教學實習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而且要求很嚴格。試講、教案等指導教師都嚴格把關,不達標不通過,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同學們深受感動,從中也學到了老教師們的治學之道。

2.經過指導教師的辛勤培養,精心指導,多數同學克服了最初的膽怯心理,積極承擔輔導或講課任務,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穫,初步嚐到了甜頭,爲今後走上工作崗位,適應未來的教學環境打下了初步基礎。

3.實習生反映:在大學所學知識,包括教學方式方法等與中學實際脫節現象較普遍,教學內容不能銜接,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因此一開始感到很吃力,對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心理狀態、學習方法等均不瞭解,增加了實習工作的難度。建議我校今後應加強對中學實際情況的研究(包括教材內容的取捨,教學方法的選用,中學生思想狀態,心理狀況的調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這樣纔會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學生反映,教學實踐活動太少,因爲學校對他們不放心,不敢將講主課的任務交給他們,只在最後一週講兩三次課,沒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

5.少數實習生反映:大學所學計算機、化學等實踐性知識太少,動手能力差,適應不了中學“多而雜”,“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這方面能多學些知識,以適應客觀需求。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6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了調查。調查,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的,爲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的性,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方法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問卷調查在六中學,共發問卷80份,回收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中學生較爲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學習的作用是自身素質,10%的學生學習的作用是考大學,16%的中學生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的經濟社會特徵。,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學生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份額。而且,在調查中還,90%的學生都有“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有45%的學生“英語以後的生活幾乎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大學生對“特長”有的認識,,92%的學生有感興趣的,且有52%的學生希望教師的。,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以後的生活工作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務實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認識到了教育的價值在於幫助的綜合素質,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基礎上,家庭經濟條件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中的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對考大學失去信心;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

在調查中,中學生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的差異,使的學習需求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就業的學生,只要求基礎知識;考高職或藝術類院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學習需求的橫向多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培養的特長,還要求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但主觀性和不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的學習目的。,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學生的學習目的嚴重的主觀性和不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在:認識到了未來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如此大的羣體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以後在事業上能。學生學習目的的不性主要爲思想與行動的不。調查結果表明, 37%考大學的學生中有多的人在學習上並顯現出的性,而是呈現出消極等待的學習。

國小音樂教育實習期調查報告2022 篇17

爲了研究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廈門市教育局專門成立了“網絡德育專題調研組”。調研組採用分層隨機取樣的方法,以無記名方式對399名中學生(國中佔34.1%,高中佔65.9%)、222名中學生家長(文化程度爲識字不多、國小國中、高中以上的分別佔4.1%、40.3%、55.2%)、257名中學教師進行了抽樣調查。同時,還通過社區走訪、個案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分別召開了中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4次座談會。

(一)中學生及其家長對網絡的態度和相關行爲的情況

1.中學生上網率極高,上網時間長,多數家長卻從未上過網,大部分教師上網經驗不夠豐富

互聯網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絡感興趣,並有11.4%的中學生認爲“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我市中學生的上網率高達92.1%,其中有24.5%的中學生是互聯網上的常客。75.8%的中學生每月上網的總時間在10小時之內,而6.8%的“網蟲”則超過了30小時。週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峯時段;9%的中學生表示平時每天的課餘時間都能夠上網,21.3%的中學生上網時間並不固定;35.5%的中學生能自我約束在每次1小時內,24%的中學生每次要在網上滯留3小時以上,24.5%的中學生則不固定。

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爲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瞭解網絡爲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26.7%的教師具有3年以上的上網經歷,64.4%的教師則是近一兩年內才融入網絡的大潮;在上網的教師中,30%表示經常上網,9.1%每天上網;51.9%每次上網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同時,還有55.7%的教師坦陳自己很少上網,有近10%的教師稱從不“觸網”。

2.家裏是中學生上網最主要的場所,網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學生

過去,我們對於中學生在上網方面的行爲規範教育主要針對學校、網吧等公共場所。調查表明,家裏纔是中學生們上網的最主要場所,應當是網絡行爲規範教育的重點。“按照上網的時間和次數的多少,對學校、網吧、家裏進行排序”一項上,68.2%的中學生首先選擇“在家裏上網”,遠高於首先選擇“在學校上網”(28.2%)和首先選擇“在網吧上網”(5.8%)。

同時,中學生也是網吧的常客。調查顯示,34.4%的中學生到網吧上過網。一些網吧經營者承認,附近學校的中學生是他們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學生反映,網吧管理員從不查驗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進去;有的中學生反映,穿校服的會被安排到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來,關於“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吧”的新規定實施後,情況已大爲改善。

3.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籲改善條件

近年來,廈門市教育局在全國率先推出全市統一的教育寬帶網,各校也紛紛加快了校園網的建設。然而,對於課餘時間裏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其中十分不滿意的佔40.6%)。24.9%的中學生在學校裏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爲學校並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17.9%的家長強烈呼籲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網的條件,43.1%的家長提出學校要在加強中學生網絡知識和能力上發揮作用。同時,不少教師對於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於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於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4.網上交友已成爲中學生樂於交往的形式,網友主要是同齡人

網絡的發展正改變着中學生交往的方式。調查發現,42.4%的中學生擁有網友,其中,26.7%同時有5個以上,0.8%甚至有15個網友。55.6%的中學生只喜歡與同齡的網友交談,找年齡較大、較小的網友交談的分別只有8.2%與0.8%。同時,中學生們還承認,他們更喜歡結交異性網友。68.4%的中學生在網上聊過天,其中26.2%經常在網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網絡聊天的主要方式。

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大部分中學生保持了清醒的認識。調查顯示,在“你覺得網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賴的”一項中,完全不同意的佔42.8%,比較不同意的佔37.5%,二項合計佔80.3%。但必須注意的是,7.3%的中學生仍相信“網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賴的”,持完全相信的態度。絕大多數(83.4%)的中學生知道網友是虛擬現實的產物,選擇“不見面”;同時,也有小部分(14.3%)在網下會過面。

5.多數中學生承認網上內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網絡是個聚寶盆,也是個大染缸,各種色情、暴力、反動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力。調查顯示,76.6%的中學生認同“網上內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學生則不贊同這種看法。座談會中,對於接觸不良信息的問題,中學生們要求客觀看待,不要把他們“一棍子*”。他們說:“請相信我們還是有判斷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長們的疑慮看來難以消除,特別是那些不懂得電腦、無法進行有效監管的家長,其焦慮更甚。

6.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於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但近半數的家長表示希望子女將來能從事網絡工作。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爲,網絡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並掌握好電腦技巧”;同時,29.5%的家長還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爲“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遊戲等等。

同樣的矛盾也存在於大多數教師身上。調查顯示,72.1%的老師認爲網絡對於學生學習上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能夠獲取有用信息,開拓視野,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習。45.6%的教師同時又認爲,學生上網不僅浪費時間,影響學業,而且會耽於玩樂,無心向學。支持學生上網的教師只有31.9%,42.7%的教師則認爲平時應禁止學生上網,只有假期才能允許,21.8%的教師覺得還是任其自然爲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於學生上網的觀點和態度,往往會通過家訪、家長會等途徑作用到家長和學生身上。

(二)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

1.網絡環境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中學生使用互聯網有助於形成全球意識,強化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透過網絡的窗口,他們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使視野空前開闊起來。全球意識的增強,適應了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對於中學生們今後走入日趨一體化的世界,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2)互聯網爲中學生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網絡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學生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3)中學生使用網絡有助於擴大交往的範圍,促進青春期心理的健康發展。網絡上,電子郵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拉到“零距離”,在相互諮詢、交談、討論、傾訴、請教的過程中,極大地滿足了中學生們旺盛的表達欲、表現欲和社交欲。這對於舒解壓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中學生常上網,激發了對英語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熱情。

2.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1)網上信息垃圾使中學生深受其害。

(2)中學生迷戀網絡對學業產生衝擊。

(3)網上聊天引發網戀,調查顯示,6.7%的中學生坦言自己有過“網戀”行爲(實際比例會更多)。網戀中存在許多情感陷阱,中學生往往是受害者。

(4)網絡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5)網吧管理問題依然嚴重,給中學生造成諸多問題。

二、討論與思考

1.網絡時代學校德育面臨的機遇

(1)網上德育更具有時效性和普及性

互聯網作爲“信息高速公路”,網上德育信息的傳播、瀏覽與被吸收的速度之快,遠高於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也強於班會課、主題活動、家訪、外出參觀等傳統德育手段,其教育覆蓋面更比“一對一”式的個別交談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針對中學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問題,或及時發佈新的教育信息,或組織瀏覽有關的教育主頁,或在聊天室、論壇、bbs裏進行在線引導和教育。

(2)網上德育更具有生動性和吸引性

在網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影視於一體,並能應用虛擬現實手段,使中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覺瀏覽的同時受到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薰陶。而傳統的德育往往流於說教,形式較單一,內容較乏味,忽視了中學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

(3)網上德育更具有互動性和有效性

在網上,可通過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論壇、網上心理諮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學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進行思想、情感的雙向交流。彼此無拘無束,袒露真情,避免了傳統的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隔閡與難堪,有利於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機,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網絡時代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

(1)在觀念上

目前,社會、家長和教師普遍存在着一種“網絡有害論”,片面誇大中學生們在上網過程中潛在的負面影響,過度渲染網上有害信息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對報紙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過度焦慮。許多家長不敢給孩子買電腦,更不敢讓他們上網“衝浪”;許多教師不是積極地引導中學生們利用好網絡上的學習資源,而是消極地對上網行爲加以勸阻和禁止。同時,在面對中學生上網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時,許多家長和教師不是以一種寬容、理解的心態,採取積極、有效的引導和防範措施,而是緊張過度,一味進行苛責和懲罰,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網資格。這種因噎廢食的態度,其實並不能消除網絡的負面影響。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堵截”、“打擊”,而在於引導和教育。

(2)在隊伍上

現有德育隊伍的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還相對缺乏,網上德育運作的機制明顯滯後,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學校的領導或認識不足,或重視不夠,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網絡德育常識;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網絡經驗相當貧乏。座談會上教師們驚呼,許多中學生的網絡水平已遠遠走在自己的前面,如個別中學生甚至在課餘時間裏擔任電腦公司的顧問角色。

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觸網”,就無法瞭解中學生們在網上的所作所爲,不能承擔起網上“引路人”和督導者的角色。同樣家長自己不知道什麼是網絡,又如何能夠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引導呢?有些家長還以爲孩子一上網,不是去搞網戀,就是去瀏覽不健康的信息,難免憂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對家長加強宣傳和引導。

(3)在網絡硬件設施和網絡資源上

近年來,廈門市按“寬帶網絡+數據中心+應用系統”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設全市教育信息網。目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共配計算機3萬多臺,平均12名學生1臺計算機,其中,城區平均5名學生1臺計算機。全市共建有計算機網絡機房近400多間,大部分學校教室配備了多媒體計算機,大多數學校都建有教師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

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網站各自爲政,重複投資,網頁內容單薄,更新速度慢,學習資源庫對外封鎖,德育素材嚴重缺乏等,不能滿足中學生和家長日益增長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點擊率和低滿意率的窘境。

三、對策與建議

網絡環境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機遇。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對於信息網絡化問題,我們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爲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中,佔據主動地位。”這是我們進行網絡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建議:

1.更新教育觀念,推進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

第一,通過宣傳和學習,使全體德育工作者轉換觀念,統一思想認識,拋棄“網絡有害論”,消除“網絡恐慌症”,充分認識到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網絡在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學校德育的目標,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熟度作爲網絡德育的首要目標,着力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判斷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設計學校德育的內容,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教育,增強識別評價和選擇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訓練,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與行爲實踐統一起來;開設網絡德育課程,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感。

第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的時間和空間。

2.培養網絡德育隊伍,增強網絡德育力量

其一,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和考覈,使各級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體教師掌握網絡基本知識、技能,並熟悉網絡德育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學會常見的德育課件開發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講求實效的前提下,改進和充實目前實施的“廈門市中國小教師計算機考覈”的方式與內容,如增加教師利用網絡開展道德工作的考覈內容。

其二,選拔並培訓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網上溝通技巧好,具有豐富的網絡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網絡德育工作者,由他們提供在線指導,幫助上網中學生解決各種心理、思想、學習等問題;同時,注意在網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問題,向有關職能部門反饋,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加強對中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和網絡行爲規範教育,自覺築起心靈的“長城”

一是加強以理想信念爲主題的思想品質教育,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築起心靈的“長城”,抵制網上各種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蝕。

二是加強中學生網絡行爲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廈門市中學生網絡行爲規範”,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組織中學生統一瀏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主頁,向他們推薦國內外諸多優秀網站,把中學生們的上網熱情轉化爲自覺學習先進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動力。

4.提高現有網絡德育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資金、技術投入,促進德育網絡的形成

(1)要進一步加強各校校園網建設,增加資金、技術的投入,並以結對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學校。爭取使各校園網內容充實而生動,形式新穎而優美,更新速度快,宣傳做得好,吸引上網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點擊率。

(2)從中學生的需求出發,各校園網要建設好學習頻道、心理頻道、交際頻道、遊戲頻道、生活頻道等,建設並管理好聊天室、論壇、在線心理輔導等,在與上網中學生進行交流同時,努力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來引導他們。

(3)各校還應想方設法改善中學生在校上網的條件。可設置學生電子閱覽室、電子課堂、網絡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學生上網時間,另一方面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同時,結合課程改革,開設網絡教育課程,向中學生們系統地傳授網絡知識和技巧。

(4)以廈門市教育數據中心爲全市教育網絡的集成型平臺,建設一個全面服務於中學生的大型德育網站。廈門市教育局花費巨資,從美國引進了一套網絡教育平臺,於XX年5月前投入使用。應充分利用這個平臺,集成各校主頁,建立學生成長數據檔案,以實名制登陸,以實現瀏覽信息的自動過濾和網絡行爲的有效監控。

5.切實加強對網吧、網站的監督管理,淨化網絡環境

理順對網吧的管理體制,加大依法治理網吧的力度。成立專門的網吧監管機構;設立全市統一的投訴熱線電話;建議電信部門發行青少年專用的上網卡,此卡具有上網費用低廉,自動屏蔽不健康網站等特點。

6.加強對家長進行網絡德育的指導

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家長網絡德育的意識,引導他們以身作則,爲子女健康上網樹立榜樣,自覺擔負起對子女進行網絡德育和對子女上網的監護責任。同時,由市教育局組織有關人員編寫“廈門市家庭網絡教育指導手冊”,發放給家長,提高他們對子女進行網絡德育的水平。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關工委、共青團、婦聯、心理學會、家教研究會、新聞媒體等社會機構、組織在這方面的優勢,通過舉辦講座、諮詢、宣傳等活動,幫助他們解決網絡德育方面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