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8W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

摘要:高校不斷擴軍、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爲了現狀,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應屆大學生現在面臨着進退兩難的局面:是回到學校繼續深造,還是在社會中繼續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爲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爲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信息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一行13人組建了溫州大學“與我同行共訪校友足跡”暑期社會實踐考察隊,走進溫州樂清,以溫州民營企業爲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爲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從點—線—面角度尋求相關信息。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精選18篇)

關鍵詞:歷屆大學生就業狀況溫州大學溫州樂清民營企業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短暫而又艱苦的15天暑期社會實踐隨着晚會幕布的緩緩落下而告了一個段落。在這段日子裏,我們13人有過沮喪、有過流淚;但是我們相信,正如歌詞中唱的一樣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渡過那段黑暗的日子後,陽光會以最燦爛的姿態來迎接我們……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而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牽動着黨和國家的心。“20xx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面對20xx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爲了現狀。據相關官方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但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僅佔總人數的49.81%。

爲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爲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信息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實踐隊決定走進溫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源地——溫州樂清,走進當地的大小民營企業,採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老總,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15天的實踐時間裏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以溫州民營企業爲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爲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並且我們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製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也有以勞動密集型爲主的小型企業),共收回了大約3000份有效問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得到的調研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於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現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爲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爲專業選工作。至目前我們統計所得出的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麼聯繫,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繫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後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據我們從3000份調研統計得出: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佔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研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我們預先設計選項較高的薪水一項則出乎我們的意料。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對薪金的要求大學畢業生也趨於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爲理智的判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在我們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有一位學姐曾經這樣說:最開始的時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滿足了,500寄家裏,500自己用,500存起來。經過這幾年在社會的摸索,對工資已經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

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爲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佔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研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於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爲了暫時的利益。

從中我們深深體會道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侷限於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後能早日適應社會。

但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裏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爲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四.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研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信息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爲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裏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信息。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絡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佔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我們在溫州做調研的侷限性:在溫州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五.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幹部,而表達能力(凸顯於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於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於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鍊成爲日後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幹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鍊,累積到日後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爲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爲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爲是學校現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爲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爲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爲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纔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命運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纔開始考慮。

在高校職業規劃選項中,只有約11%的人知道職業規劃並知道怎樣規劃,而59%的人則不瞭解職業規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幾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裏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爲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經過了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考察我從中體會到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是實踐,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實踐機會卻是少之又少,而這恰恰說明了我國內地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現實高校教育體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現狀下,我們在校大學生應該多多利用大學生活的空閒時間走進社會多多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我們應該紮實自己的專業基礎與其他相關知識,爲在踏入社會與自己的職業生涯前多做準暑期社會實踐20xx年的暑期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回顧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實踐生活,大學生總會有很多感觸。通過不同方式的暑期鍛鍊,大學生不僅認識了社會、鍛鍊了能力,而且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實踐經歷。

近年來,企業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重視,是否參加過社會實踐成爲企業選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對激烈競爭的就業壓力,大學生也主動走出象牙塔,參與到暑期實踐中去。除了傳統的實踐途徑外,今年的大學生暑期實踐的途徑還有很多,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以往總覺得暑期實習只是參加學校或者院裏組織的一些服務團,今年突然發現身邊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多了,有的通過聯繫企業兼職去了,有的還到四川當志願者了。”王雪是重慶工商大學大三的學生,她所在的學院組織了18支暑期實踐分隊,帶領着幾百名學生分赴全國各地進行暑期調研並提供必要的服務。有的到貧困山區支教去了,有的深入農村瞭解民情,等等。

傳播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羅輯這個暑假也忙得不亦樂乎。“真沒想到我也能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行使自己的否決權。”掛職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廣電局局長助理的羅輯剛一上任,就連續參加了幾次局裏的高端會議,會上她還有否決的權利。今年暑假,重慶工商大學向鄰水派遣16名研究生掛職鄰水教育局、國土資源局等13個局局長助理以及鄰水鼎屏鎮等3個鎮鎮長助理。以掛職的形式進行社會實踐,這在重慶高校中還是第一次。

據瞭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網站上,一些跨國公司以及國內的知名企業都會發布實習兼職的信息,通過對應聘的大學生層層篩選,企業選擇專業對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第一線。這也爲大學生參加暑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以往,大學生參與暑期實踐存在不在乎具體的實踐過程的現象,參加服務團只爲了宣傳、評獎,到企業也只是走個過場。今年,筆者發現,大學生開始轉變觀念,開始注重實習的質量,重視實際過程,切身參與其中,認知社會、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實踐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國人,也激發了大學生服務四川,爲災區盡一份力的決心。許多大學生放棄休假外出旅遊、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積極加入到支援災區的志願者的行列中去。黃武強是一名“支援四川災區”的大學生志願者,沒到暑假,他就開始準備組建一個志願者服務團。平時他通過網絡和電視瞭解災區的具體情況,並與有同樣想法的同學一起討論,詳細制定服務團的目標、服務對象以及實施步驟。在他的周密準備下,他的服務團最後得到審批通過。

到達災區後,情況比想象中要複雜得多,災區地形複雜閉塞、餘震和暴雨接連不斷,志願者們的處境惡劣,生活艱難。但是他們還是與政府工作人員進入偏僻的山區瞭解情況,爲災民分發救災物資。“看着災區人民艱難的生活,我每每獨自落淚,他們的生活比新聞裏報道的要困難得多,我和隊員們盡力給每一個傷員、孩子帶去一些幫助。回到學校我們發動同學和社會有心人繼續爲災區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黃武強回憶起災區的一幕幕心裏總有一種揮不去的責任感。

像黃武強這樣的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他們完全出於一份赤子之心參與到暑期社會實踐中去。“每年,社會都會對大學生的實踐提出批評。其實,大學生已經開始變得成熟,更願意承擔社會責任。今年,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服務農村、服務基層,爲災區獻一份力、爲奧運喝彩的活動中去,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爲社會做一點事,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擔當。”楊愛東老師是高校衆多社會實踐指導老師中的一員,他已經欣喜地看到大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變化,現在的大學生變得更加務實,更有奉獻精神,在服務期間他們努力地工作,不求回報。對於他們,是不是應該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呢?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2

大學生“村官”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所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爲了了理解祁陽縣大學生“村官“如何走進農村,服務農村,成才創業,祁陽團縣委做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闡述如下:大學生村官年輕而富有朝氣,不僅擁有良好的科學與理論知識而且具有大膽的開拓進取精神,這些正是我們廣大農村所缺乏的,更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市委組織部的安排,祁陽縣將23名大學生“村官”分別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裏橋等鎮條件相對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門如何培養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們到村之後,在各級組織和領導的幫助下,如何迅速轉換身份、進入工作角色,在基層建設工作中,勇於開拓,敢於創新,這些都是組織人事管理部門關心的事情。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爲加強大學生“村官”培養,管理部門在崗位設置上,除安排擔任村支書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併兼任遠程教育操作員、信息員、祕書等職;結合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和綜合表現,擇優安排到各鎮辦公室掛職鍛鍊,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在組織領導上,聯繫的縣級領導、幫教的鎮領導和幫帶的村幹部,定期約談、調研瞭解,幫助解決生活和工作困難。在教育培訓上,邀請了鎮村幹部授課、召開座談會、參觀學習、開闢論壇,建立qq羣等載體,搭建學習平臺;建立了大學生“村官”師徒幫帶制度,讓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鎮村幹部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導師,通過“一幫一、一帶一”的形式,發揮傳、幫、帶作用;落實了實踐基地,讓大學生“村官”實地學習農業技術,學成後回村實踐。在實踐鍛鍊上,通過組織參與計劃生育、綜治維穩、治理耕地拋荒、規範油茶採摘等村級事務,提高開展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覈管理上,實施了“每月例會制、駐村坐班制、爲民服務制、請假程序制、信息上報制”五項制度,推進落實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採取平時考查與年終考覈、目標考覈與羣衆評議等形式,進行績效管理和考覈。

通過培養,大學生“村官”爲羣衆辦實事和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據統計,大學生“村官”任職以來,共巡迴宣講2019多人次,上門送學121人次,走訪調研620戶,報送鎮村活動動態、信息154篇,發佈本站、農業實用技術98條,收集羣衆意見建議81條,解答羣衆疑難問題50個,爲羣衆辦好事實事200餘件,排解矛盾糾紛40多起,發放中央1號文件及支農惠農政策資料1、2萬份,較好地促進了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二、相關部門如何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

在各地大力倡導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同時,無形中也給大學生“村官”們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對於大多數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經驗,更缺資金,在沒有切實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況下,即使能夠貸到小額貸款,“散兵遊勇”般各自創業,潛在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爲激發廣大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祁陽縣各相關部門全方位支持、引導大學生村官創業,積極培養大學生村官創業能力。

一是加強智力幫扶。在上崗前,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進

行了不少於3天的崗前培訓。通過專家講課、現場說法、參觀典型等方式,讓大學生村官熟悉農村,鼓勵大家增強創業意識。同時,還組織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家,組成專家服務組,採取遠程教學、辦班培訓、巡迴講課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爲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項目論證、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等系列服務,提高創業項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創業風險。

二是加強創業政策幫扶。縣協調工商、稅務、技監、環保等部門出臺了20多條關於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優惠政策。政策規定,大學生村官在企業註冊、項目審批、場地安排、環保評估等方面,不論項目大小,全部可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一切手續。團縣委還引導大學生村官積極立項申請團省委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全縣大學生村官共申報創業項目3個。

三是開展結對幫扶。機關單位與大學生村官創業開展一對一幫扶,部分機關幹部聯繫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主動爲他們創業排憂解難。今年來機關共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創業中資金、場地方面的難題12個。

截至目前,全縣大學生村官共帶領羣衆建立創業項目15個;爲村裏爭取和完成項目13個,爭取資金80餘萬元;自己創辦養殖、服務類致富項目5個,在辦7個,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130多人,爲100多戶農民找到了致富門路。

三、大學生村官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大多大學生村官選擇這項職業的初衷“農村的舞臺真的很大,無限廣闊”,要到農村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實現自身的價值,得到鍛鍊,獲得社會經驗”。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陽大學生村官建設成一個待得住、幹得好、流得動的隊伍,更好地發揮自身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力軍的優勢,爭當“四個先鋒”。

爭當學習先鋒。採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的方式,認真學習<毛澤東、鄧小平、江論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等書目,共記學習筆記25萬多字。同時,藉助網絡、電視、遠程教育等平臺,拓寬和加深理論學習,共撰寫心得體會36篇。浯溪鎮李亮等4名大學生“村官”,積極參與鎮黨委舉辦的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知識競賽,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大學生“村官”輪流主編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記,如實反映他們農村工作生活點滴。

爭當宣傳先鋒。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站點、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公示欄、黑板報、宣傳標語、宣傳資料等,組織黨員羣衆收看宣傳片、電教片,宣傳學習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方法步驟、具體要求。黎家坪鎮大學生“村官”鄭正,通過做課件的形式,直觀、動畫地引導黨員羣衆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知識;茅竹鎮廖琴等3名大學生“村官”,通過“小字報”的形式,通報學習進程和方法。

爭當調研先鋒。在通過組織到浯溪鎮小江村、黎家坪鎮新塘村、茅竹鎮向家村等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參觀學習的基礎上,深入農家村落、田間地頭,走訪離任村幹部、致富能手、困難戶、留守家庭,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鎮村實情,確定“影響制約本村發展瓶頸”、“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羣衆需要什麼樣的大學生村官”等調研課題,再自主確立1—2個調研課題,最後形成。

爭當實踐先鋒。運用所學專業和自身特長,努力爭當農業技術員、民事調解員、文化宣傳員、站點管理員,廣泛開展法律援助、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教育、支教小組等服務活動,助推本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黎家坪鎮女大學生“村官”周伶泓,經常輔導外出務工人員子女的英語學習;黎家坪鎮大學生“村官”鄭正,主動承擔農家書屋管理員的職責。

四、如何解決大學生村官隊伍交流問題

在大學生成長創業的過程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人覺得與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單調,有孤獨感。他們的精神生活值得我們關注,因此在他們這個羣體內,大學生村官內部進行交流就顯得尤其重要,因爲他們年齡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識結構,會有許多值得交流的地方,採用哪種交流方式就顯得尤爲重要比較好。座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在座談會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經驗;建立大學生村官團組織,在青年組織關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學習,開拓業餘生活;同時許多大學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門組織相關活動,如運動會等加強其羣體之間交流。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3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裏?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爲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爲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件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爲,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着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着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爲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爲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爲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爲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爲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爲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裏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爲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裏,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纔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着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衆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衆化教育意味着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可以歸納爲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信息,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信息。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信息,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爲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麪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發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着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的心態、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4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隨着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料向人們撲面而來。上世紀末至今,隨着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衆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爲市場的主流,閱讀對象也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等等一切傳統閱讀並未包含的東西,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淺閱讀的時代。

而作爲今後國家建設中堅力量的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的閱讀狀況如何呢?爲了瞭解大學生的閱讀情況,我們就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研,發現了一些問題,並探討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決方法。現將具體調研情況做如下報告。

本次調研對象爲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80名大學生,共發出80份問卷,收回76份有效問卷。調研主要針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閱讀目的和動機、閱讀態度、閱讀媒介、閱讀愛好等。

現在,隨着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衆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爲市場的主流,搜索式閱讀、標題式閱讀、跳躍式閱讀、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成爲閱讀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簡本、口袋本的盛行,財經、勵志類圖書以股市語言行文代替學術說理,以及各地書店中通俗讀物高居暢銷排行版前列的現象,多媒體、博客、電子小說代替紙質圖書潛進大學生的生活,種種現象表明,這是一個“淺閱讀”的時代。什麼是淺閱讀?爲什麼會產生淺閱讀?要如何看待淺閱讀?

一、什麼是淺閱讀?

淺閱讀它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鬆娛樂性爲追求的閱讀形式。內容上,以無厘頭式的消遣、娛樂或感官的刺激爲上,充滿了遊戲精神及荒誕不經的色彩;方式上則以動漫、圖像、影像等爲主,文字爲輔。相對於品茗式的傳統閱讀而言,這種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橫向的廣度,即所謂的“碎片式的語言,拼盤式的內容”。

以“知道”代替“知識”,這樣的快餐式、跳躍式、碎片式的淺閱讀正成爲大學生時下的閱讀新趨勢。爲此,我們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一次書面的問卷調研,以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閱讀需求,從而分析大學生素質的現狀,併爲進一步探索提高大學生素質參考依據。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1、閱讀認知度普遍較高。從調研結果看,47.6%的學生認爲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學生認比較喜歡閱讀。而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僅佔17.65%和1.96%。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

2、閱讀時間較少。每天閱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爲5.88%,1-3小時的爲54.90%,1小時以上的爲29.41%,有9.80%的學生處於基本不閱讀的狀態。

3、每月的平均閱讀量較少。每月平均閱讀5本書以上的學生僅佔1.96%,3-5本的學生佔5.88%,大部分學生每月平均閱讀量爲1-3本,這說明大學生的閱讀量是少之又少的。

4、從閱讀取向和閱讀興趣來看,我院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他們往往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課外書籍進行閱讀。時尚雜誌、人物傳記和通俗小說是我院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ZUI主要的讀物,這與這些種類書籍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

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類讀物,而以上種類書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修養。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對於閱讀名著、經典書籍的熱情不太高(僅爲28.4%)。此外,經濟管理、英語、計算機課程等專業性較強的書籍成爲我院學生重要的選擇。

5、我院大學生的閱讀媒介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侷限於傳統的紙媒體,互聯網作爲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已經走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平時閱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約有30%的同學主要通過網絡閱讀。而大多數同學在利用網絡時能夠比較恰當的控制時間和內容,合理的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爲自己服務,超過7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學生將到圖書館借閱作爲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找親戚朋友借閱、網上瀏覽、在書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閱讀途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買書熱情不高,僅有13%左右的學生將買書作爲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學生的閱讀方式已經進入到淺閱讀時代。

三、出現淺閱讀的原因

1、進行“淺閱讀”是緩解無聊的方式。很多人認爲,讀“深”的讀物乏味、吃力,讀“淺”的輕鬆、有趣,還能作爲閒聊的笑料。職業技術學院女生小羅說道:“現在女大學生們都喜歡看《瑞麗》《昕薇》這樣的時尚雜誌,平時上網多是瀏覽娛樂新聞和網站論壇,的確不嚴肅,但讀來十分有趣,大家都愛看。”

2、沒有時間進行“深”閱讀,只好“淺”閱讀。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就業問題也是壓在大學生頭上的一塊大石頭。很多大學生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就給自己制定了計劃,要考幾個證書,英語過幾級,要做多少兼職,似乎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好好地讀幾本好書。越來越少有時間和心情讀名著了,這是大學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業、升學、出國等各種紛擾着,沒有心思埋頭讀“用不着”的名著,只願讀“有用”的英語、計算機及專業書。他們更覺得,大學已經失掉讀名著的氛圍了。

3、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讓人費解,不得已放棄。目前大學生扎堆看小說的勢頭很強。我們在走訪大學圖書館時發現,許多流行小說已被翻閱得十分陳舊,而不少學術性著作卻有八成新。爲何少人讀?大學生感嘆,上課所用的課本就已經夠枯燥了,怎麼還敢碰更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

4、學校沒有讀名著的氛圍。如今信息蜂涌,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針對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無法靜下心喝着午後茶翻看傳統的名著。當前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是專業知識型的,再加上國際經濟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語上花大力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忙於準備各種證件考試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在一系列現實因素作用下,哪還有工夫安心讀“經典”呢?

四、淺閱讀帶來的危害

淺閱讀是對經典作品的輕視與褻瀆,淺閱讀的讀書方式會導致讀者思維的鈍化;淺閱讀對青少年的個性培養不利;淺閱讀導致讀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淺閱讀的困境?

1、從社會方面來說。

⑴出版人應該把握正確的文化方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經濟效益不是出版人的追求,對此,出版人要有正確的認識。

⑵出版社的編輯在搞選題策劃時,要時刻牢記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杜絕盲目跟風、粗製濫造的出版行爲。要有明確的出書思路,不要爲一時的經濟利益所左右,搞些沒有文化內涵的東西。要努力在創造性上下功夫,通過了解市場,瞭解讀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質的精品。

⑶大力宣揚先進文化,拒絕淺出版。當讀者的某些需求還處於隱性狀態時,出版社應堅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斷。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讀者而把自己的圖書降格爲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從學校方面來說。

(1)幫助大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激發大學生閱讀好書的興趣,可以通過讀書評書活動,聯合教務處、學生處、學生會等部門共同主辦,來提高學生閱讀健康書籍的興趣。

(2)鼓勵大學生有計劃的閱讀鼓勵學生參與辦好圖書館閱讀宣傳欄,簡明扼要、豐富多彩,及時地通告到館新書、名家書評等。⑶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開設系統的閱讀課,閱讀內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定。老師酌情推薦閱讀書目,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書籍來閱讀。改善閱讀環境,方便大衆閱讀。

(3)進一步解決圖書館各種類書籍資源,讓圖書館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成爲大學生的天堂。

3、就大學生本人來說。

⑴認識到深度閱讀的重要性,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使我們增添人文素養,增長知識和內涵,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⑵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嘗試着閱讀一些名著,用一種認真專注的態度去閱讀它,體驗書中的深刻內涵,品味別樣的閱讀樂趣。⑶多做一些讀書筆記,比如抄下一些美麗的詞句,爲寫作增添素材,積少成多,你自然會體會到深閱讀的好處。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制定一定的閱讀計劃。在現階段考證、做兼職固然重要,可是閱讀是不能被忽視的。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投資,目前可能沒有明顯的收益,可是其長遠利益是非比尋常的。多關注一些好書推薦欄目,選擇有內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閱讀品味,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好書是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體現。大學生是沿着書籍築起的階梯,攀登知識高峯的社會新人。除專業學習外,課外閱讀是大學生業餘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同時,他們的觀念、性格、情感等又正在發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穩定性特點,這就要求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的讀物來適應他們的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個既有物質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理應用課外閱讀隨時引導學生們健康成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變得更厚,閱讀是深還是淺,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淺閱讀時代,你是要隨波逐流還是重拾經典,勇攀書峯,這全在於你的智慧!只是別在暮年孫兒膝繞在你身旁充滿期待的看着你的時候,你卻沒有什麼可以講。這時,請不要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5

隨着我國進一步的教材改革,各個學科都突出強調要求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因此,有些內容刪去了,或是輕描淡寫一筆,而具體的內容,則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索,這樣一來,給那些基礎較好,學習主動的學生留下了很大的學習空間,而對那些基礎較差而且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來說,卻是很不利的。例如:《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一節《網上自我防護與網絡黑客》,如果按照課本上的內容來講,大概只需15分鐘就可以講完,但相信大部分學生仍然對黑客不是很瞭解,甚至連作爲老師的我,也只不過略知一二:黑客有哪些危害?它都是用些什麼技術黑人的呢?

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不同與其它學科的是,這門課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實踐、練習,基本上每節課講授20xx分鐘,其餘的就是師生互動和學生練習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做練習,然後老師根據學生在聯繫中出現的問題統一分析、講解。而在這20xx分鐘的練習時間裏,不給學生定一個主題或一個目標,他們的練習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用20分鐘的時間確定題目,再用10分鐘的時間查找素材,然而,這種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與其讓他們每節課那樣漫無目的地去練習,倒不如把一些學生們很感興趣但書上輕描淡寫的主題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去講,即這樣一個過程:確定主題從internet上搜索資料做成自己的講課課件同學們自己講(大家一起講)。

按照這一方式,我把黑客這一課留給了學生,讓他們用5次課的時間做出自己的課件,然後在第六節課上大家一起講,一起學習,共同探討,成功地解決了powerpoint的練習和黑客的學習這一問題。

經過這次成功的嘗試之後,我發現這種方式的講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充實了學生的課堂練習,使學生有目的地去實踐,更加直接地去接觸核心問題(每節課的重點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範圍,使學生不再侷限於書本上的膚淺的知識,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儘可能從internet這個大海一般無窮的寶庫裏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適合於學生的縱向發展。

第三,通過學生自己講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電腦室裏,用多媒體設備加傳統講課方法,充分地體現出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優越性,又不失傳統教育的精髓,而通過學生自己講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對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個鍛鍊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此次成功的嘗試,筆者認爲這種講課方式是可行的:

首先,有充分的時間保證,根據我們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教師講課時間和學生實際操作時間之比大約在1:1或者5:4,即:學生要有大部分的時間去自己實際操作,因爲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注重操作的學科,所以說,每節課學生都有20xx分鐘的時間去獨立操作,老師的每個課題都可以給學生45節課的時間去準備。

其次,有豐富的資料來源。電腦室裏的每臺計算機(學生用機)都是和internet相連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上課時)通過internet來查找資料,包括文本、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等,而不再需要翻閱大量的書籍、報刊、光盤等那樣煩瑣了。

最後,有絕對的知識技術保證。根據我們新教材的安排,學生在入學初期就學習了word文本編輯技術,internet操作,熟練掌握了網上搜索技術,隨後緊接着學習powerpoint。因此,學生做起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要做的只是把資料從網上搜索並下載下來,利用自己的創造思維,把資料合理的搭配起來,最後再講述出來,即便個別學生有什麼問題,我們老師都可以隨時指導解決。

除了以黑客爲主題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其它的如關於日軍侵華的歷史事件、關於地球上的生物演變過程、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等等,都可以拿來讓學生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做成課件來講授,既達到了練習的目的,又實現了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上,利用internet的龐大資源庫,發展第二產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練習效率,又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範圍,是一種很好的課堂練習方式。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6

自從網絡遊戲進入中國,它便始終受到衆多視點的關注。對於中國遊戲廠商而言,網絡遊戲提供了一個持續性的利潤來源以及免於盜版困擾的捷徑;對於用戶而言,則爲他們增加了一項全新的休閒娛樂方式。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網絡遊戲在中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截至 年,中國的網絡遊戲玩家已經達到了3112 萬人,年自主發行網絡遊戲218 款,市場規模65.4 億元人民幣,而相關行業的直接收入達到了333.2 億元。 然而,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網絡遊戲行業也同樣缺少管理,帶來諸多的社會問題。例如,自網絡遊戲出現在中國開始,有關網絡遊戲沉迷的問題始終處在社會關注的中心。早在 年,便有報刊、學者提出 電子海洛因 一說。直至今日,網絡遊戲 實名制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與綠色網遊等政策的推出,表現出網絡遊戲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遠離家庭,所受約束較少,同時也因爲年齡、心理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流行趨勢的影響,不可否認網絡遊戲已逐漸在大學生間逐漸流行、發展起來。

然而,現階段通過數據對於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解釋的文章卻不多見。爲了客觀、公正的瞭解和評價當代大學生對網絡遊戲的態度和認識狀況,筆者特地在本校開展了這一調查。這一調查的主要目的即是希望瞭解當前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程度以及分析其原因及特點,以便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羣體中網絡遊戲認知狀況,並在此基礎上對引導大學生合理接觸網絡遊戲提出對策建議。

一調查方法及樣本概況

本次《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認知狀況的調查問卷》由信息管理系05級學生調查小組在王益明教授的指導下製作、發放和回收。調查以北京大學本科生及碩士生的所有在讀學生爲總體,考慮到學科、興趣愛好、性別等因素,在抽樣過程中採用多段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24份,回收問卷324 份。通過篩選及邏輯校驗,排除種種情況造成的廢卷,最終得到的有效問卷302份,有效率爲93.20%,符合問卷調查的一般規律和標準。

樣本整體中,男生佔53.31%,女生佔46.69%,基本符合北京大學學生的總體性別比例;其中,人文科學學部佔19.54%,社會科學學部佔37.09%,理學學部佔29.47%,信息與工程學學部佔13.90%。

二樣本分析

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基本情況及主要途徑

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基本情況。在調查對象中,總計有57.94%的同學表示自己曾玩過網絡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中玩過網絡遊戲與未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大致相等,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略多於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可以說,網絡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中間有着較高的流行程度與傳播廣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觸過各類網絡遊戲。

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的主要途徑。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本身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對於外界信息與事務的接受較快,同時,對於外界瞭解的途徑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在網絡遊戲方面, 朋友介紹 是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的最重要途徑,有50.66%的被調查者是通過這一途徑瞭解網絡遊戲的,在各項途徑中居於首位。其後的是 網上宣傳 ,佔了被調查者總人數的37.41%。而通過 報刊雜誌 瞭解網絡遊戲的則僅有15.89%。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過程中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1)人際傳播對於網絡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羣體中的傳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網絡遊戲作爲基於網絡的遊戲形式其宣傳方式有其自身的特點,並與大學生上網狀況相適應。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的基本態度及特徵

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調查發現,被調查者中,認爲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的佔總人數的19.20%,而認爲有一些影響的佔總人數的 47.68%。這兩項合起來佔了總人數的66.88%,即超過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都認爲,網絡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相對的,僅有21.19%的被調查者認爲網絡遊戲對於學習生活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在關於 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爲網絡遊戲而沉淪的同學 這一問題上,只有9.60%的被調查者認爲 有,很多 ,高達91.72%的被調查者認爲 只是個別 ,而還有15.23%的被調查者表示 沒有 。這表明北京大學的學生,一方面認同網絡遊戲對於大學生的學園生活有負面的影響,同時在另一方面也認爲這樣的影響尚不嚴重。 2、對待網絡遊戲的態度。對於玩網絡遊戲的目的,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爲只是 純粹娛樂 。同時,有60.57%的被調查者從不通宵玩遊戲,有 39.42%的被調查者只是偶爾通宵玩遊戲,僅僅1.71%的被調查者表示經常通宵玩遊戲。而對於沒有了網絡遊戲後的感受,選擇 照樣過下去 和 生活更精彩 的佔了曾接觸過網絡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對於絕大部分被調查者而言,網絡遊戲的存在意義僅僅是純粹的娛樂工具。

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的認知情況

對綠色網遊的瞭解程度。自 綠色網遊 的概念在xx年被提出後,至今已有兩年的時間。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表示對綠色網遊 很瞭解 的同學僅佔被調查者總數的3.64%。而只表示 聽說過 的則佔了被調查者總數的38.74%。而表示 完全沒了解 的則有多達、被調查者總數的57.61%。由此可見,儘管綠色網遊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北京大學的學生對於綠色網遊仍然缺乏足夠的瞭解和認識。

對綠色網遊宣傳情況的看法。在調查中,認爲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 很好 的只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4%。即使算上認爲 一般 的同學,也僅佔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15%。相對的,認爲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 很差 的則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60.59%。這充分說明了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狀況是不滿意的,這也導致了前文所提的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缺乏瞭解的問題 不論是在玩網絡遊戲的人羣還是不玩網絡遊戲的人羣,只有極少數的人對綠色網遊有所瞭解。

三結論與思考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認知狀況的特徵分析

目前,北京大學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普遍使用網絡,在此基礎上,網絡遊戲也在學生羣體中廣泛傳播,由此可見,網遊已經成爲學生生活娛樂的一項重要內容;有57.9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曾玩過網絡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網遊已經成爲高校學生耳熟能詳的名詞;

北京大學學生主要通過朋友介紹與網上宣傳來了解網絡遊戲,人際傳播對於網絡遊戲在大學生羣體中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這對於我們在大學生中開展有關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教育工作有着積極的意義;

在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方面,66.88%的被調查者承認網絡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但是同時,在關於 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爲網絡遊戲而沉淪的同學 這一問題上,認爲 有,很多 的只有9.60%,認爲 只是個別 的卻佔總人數的91.72%,而認爲 沒有 的同學也佔到了總人數的 15.23%。這一點也是與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原因相關聯的:曾接觸過網遊的被調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觸網絡遊戲只是純粹爲了娛樂。

對綠色網遊的認知狀況。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瞭解狀況並不理想,不論是在玩網絡遊戲的人羣還是不玩網絡遊戲的人羣,只有極少數的人對其有所瞭解。在被調查者中,僅有3.64%的被調查者表示對綠色網遊很瞭解,而表示 完全沒了解 的則佔了多達57.61%。造成這個的主要原因在於社會上對於 綠色網遊 的宣傳以及重視不夠,僅有2.64%的被調查者認爲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很好,與此相對的,有60.59%的被調查者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給予了很差的評價。

對策分析

注重人際傳播渠道,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際傳播,受到身邊同學、朋友的影響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大規模普遍性的宣傳活動開展合理遊戲的宣傳效果並不會很好,因此,需要發揮學生骨幹等的作用,將宣傳工作落實到院系、落實到基層,真正深入到同學中間去,通過人際傳播的方式開展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團組織與班集體的作用,加強溝通,貼近同學,瞭解同學的實際情況與所感所想。

加強綠色網遊宣傳,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對於大學生而言,接觸網絡遊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爲網絡遊戲只是 純粹娛樂 ,而對於沒有了網絡遊戲後的感受,選擇 照樣過下去 和 生活更精彩 的佔了曾接觸過網絡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因此,對於大學生羣體而言,網絡遊戲並非不可缺少,而恰恰是由於缺少足夠的引導來度過課餘時間,在無聊之下才選擇了網絡遊戲這一途徑。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鼓勵社團活動、發揮學生會等團體的作用,不斷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鼓勵同學參與集體活動;另一方面則在大學生中

加強宣傳綠色網遊,杜絕不健康的網絡遊戲,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長。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7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爲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爲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爲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爲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爲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爲善最樂”、“博施濟衆”等廣爲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爲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爲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爲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爲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爲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爲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爲舞弊不足爲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爲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8

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

一、畢業生當年就業率(近三年)

20xx年整體來說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80%以上!

據教育部的統計,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xx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 “20xx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說。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爲87%。”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20xx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研究

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爲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爲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爲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爲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爲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1、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爲根本性的原因在於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儘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20xx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爲31.6%,到國有企業爲31.5%,到民營三資企業爲26.2%,其他就業爲10.7%。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佔60%,但是,由於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序複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於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幹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於“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臺的互聯網信息發佈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於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爲是因爲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1/3。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爲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製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爲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後,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爲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後於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進行規劃並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3)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1998年以後,隨着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於經營不善也在面臨着破產倒閉。面臨着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着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爲“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於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藉口。

2、 主觀原因

(1)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對全國28所大學、3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爲32.3%,緊隨其後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爲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爲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學生願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於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乾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 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3) 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爲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築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僞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爲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5]。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1、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爲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2、 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置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信息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佈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爲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於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3 、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應該着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儘快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瞭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儘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鬥的良好習慣。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應着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瞭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爲。

對於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於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信息、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胡志宇.當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初探[D].20xx.12

2 餘霞.高校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xx.12

3 劉常雲.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模式研究[J].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xx.8

4 王承緒,徐輝.中英高等教育學校討論會論文集[C].杭州;杭州人學出版社.1993.2

5 田麗娟.試析人才市場中的結構性失業[J].唐都學刊.20xx.5

6 史麗麗.中國大學生就業難點與對策研究[J].東北師範大學.20xx.6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9

總體情況 :

助人爲樂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 經常參加 ,有37.97%的人選擇 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 ,另外有4.28%的人選擇 不參加 。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 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 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 她回答很乾脆: 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 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爲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爲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 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爲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佔了 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 找到垃圾箱後再丟 ,有6.22%的人選擇 隨手丟掉 ,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 找個角落再丟 。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 獨善其身 。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 兼濟天下 。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 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爲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 彎腰精神 ,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 課桌文化 ,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 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 ,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爲舞弊不足爲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爲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0

爲了有針對性地引導我係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加強學校黨建工作,我們在近期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走訪等方式,對我係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思想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分析,基本摸清了我係學生黨員的思想脈搏,爲建立適應新時期高校特點的黨建工作長效機制提供了事實依據和決策參考。

學生黨員隊伍基本情況

我係現有學生黨員25名,佔學生總數的 5% 。其中三班8名,四班11名,五班1名,六班2名,七班2名,九班1名。

通過問卷、座談、訪談等調查,可以看到高校學生黨員隊伍整體上保持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廣大學生黨員能夠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xx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充滿信心,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黨員的黨性原則和組織紀律性比較強,能夠自覺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統一;黨員的工作作風紮實深人,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據統計,25名黨員中曾經或正在擔任學生幹部的佔到96%,獲得過各種表彰獎勵的佔到64%,這說明我係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較高,是我係學生的中堅力量,在學生中發揮着帶頭作用。

學生黨員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學生黨員隊伍中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只存在於少數黨員中,不帶有普遍性,但也不容忽視。

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性質、宗旨和共產主義信念存在着模糊認識。有的學生黨員對社會主義制度認識模糊,對社會主義前途存有疑慮、困惑,尤其是少數剛入黨的學生黨員由於接受黨的培養和考驗的時間較短,理想信念還不夠堅定。問卷調查顯示,11%的學生黨員回答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這一性質 時認爲 已經過時 或 說不清 ;有18.8%的學生黨員回答 你對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時,認爲 不樂觀 或 是空想 或 說不清 。一些學生黨員不能正確處理政治學習與文化課學習的關係,認爲政治是軟的,文化課的學習是硬的;部分學生黨員表示對政治 不感興趣 ,只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對社會問題、國際國內大事不聞不問。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自身建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端正。大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自身建設是充滿信心的,但也有部分學生黨員對黨內存在的問題認識偏激。一是有的黨員認爲黨與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已經淡化或消失了,黨羣關係疏遠了;二是對黨解決自身建設問題信心不足,有18%的學生黨員認爲目前黨風黨紀 一般 或 較差 ,而對消除黨內腐敗現象有5%的學生黨員感到 沒信心 ;三是有些學生黨員面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和社會問題,如社會治安問題,失業和下崗問題,地方保護主義問題,貧富分化問題等等,產生對黨的執政能力的懷疑。

部分學生黨員黨性觀念不強,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個別學生黨員組織紀律性較差,不講政治,不講正氣,不講原則,有的學生黨員片面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的最大實現,要待遇多,講奉獻少,在一些涉及個人利益問題上,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個別學生黨員組織紀律觀念較差,執行黨組織的決定不夠自覺、積極;有的學生黨員入黨動機不端正,有的是爲了今後能更好就業或有更好發展而鋪路搭橋,有的是爲了在校期間能得到某些利益。

部分學生黨員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不強。部分學生黨員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學生工作的關係,認爲學習成績是自己的,應該搞好,而學生工作是集體的,搞好搞壞無所謂。在實際中,重學習、輕學生工作,在學生的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部分學生黨員缺乏宗旨意識,缺少服從大局、服務集體的精神,在學時分配、獎勵分配等利益分配面前表現不出黨員應有的覺悟,缺乏共產黨員應有的氣度。

個別學生黨員存在着注重文化課學習,忽視理論學習的問題,以及黨性覺悟不高,集體主義精神不強,個人人際交往表現不好,黨員意識淡化,把市場經濟原則帶入黨內,奉獻意識差的問題;個別學生黨員存在着入黨動機不端正,對黨的知識學習不夠,黨性鍛鍊少,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問題;存在着放鬆了自我要求,黨員意識淡化、責任心減退,觀念陳舊,發牢騷,講怪話,不能堅持與時俱進的問題。

學生黨員思想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市場經濟和各種社會思潮對學生黨員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帶來的衝擊。隨着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劇,各種西方社會思潮大量涌人我國高校,這些思想良秀不齊,容易使高校學生黨員的思想產生迷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侵蝕了一些學生黨員的思想,影響了學生黨員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

社會和黨內的不正之風對學生黨員思想的影響。雖然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一些腐朽、醜惡現象的滋生和蔓延,直接影響學生黨員的思想和情緒。社會和黨內存在的不正之風也使極少數學生黨員片面地認爲黨失去了先進性,使學生黨員感到課堂上的教育、書本上的理論是空洞的說教,降低了理論的說服力。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弱化,使部分學生黨員責任感、使命感淡化。當前的黨員教育,在方針、政策和形勢任務教育方面,對共產主義理論和思想教育重視不夠;在對學生黨員評議和考覈中,比較注意其外在表現,很少分析黨員理想和信念的問題;在發展黨員時,比較重視其在工作上的表現,而對其共產主義理論、知識和思想的考察缺乏有效的手段。

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後於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目前,高校的管理體制改革正不斷走向深人,給高校師生包括黨員帶來很大的思想震動,而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多還停留在傳統的層面。黨內政治理論學習模式呆板,手段落後;在新形勢下如何圍繞教學科研中心工作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進行創新,還沒有相應舉措,缺乏緊迫感。

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武裝學生黨員頭腦。要把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貫穿在學生黨員日常教育中,教育廣大學生黨員深人學習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 三個代表 的基本要求,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以理論創新爲思想基礎,以體制創新爲強大動力,以科技創新爲關鍵,面對市場經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掌握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抓住學校發展的機遇,促進學校改革發展。

從抓好學生黨員發展人手,不斷提高學生黨員隊伍的素質。要重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主動談心,交流思想,真正把優秀的大學生人才吸引到黨組織中來。同時要嚴把質量關,慎重選擇重點培養對象,健全入黨積極分子考覈的指標體系,通過多種途徑向黨內、黨外公示,增加透明度,保證新黨員的質量,保證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全面衡量,正確處理質量與數量的關係,在如何衡量重點培養對象政治立場、黨性修養、全面素質等方面,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建立規範的教育培養、管理、監督機制,確保黨員的質量。同時疏通出口,把那些不合格黨員及時清理出黨的組織。

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學校建設和黨員的思想實際相結合;教育形式堅持靈活多樣,充分運用網絡信息、多媒體技術,探討生動、形象、活潑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區分不同教育對象,做到層次分明、對症下藥;工作中要提高科學性、藝術性,注意放手讓學生黨員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爲組織活動的開展出主意、想辦法,使組織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教育要貼近學生黨員的思想實際,要把加強教育、解決思想問題同關心、解決學生黨員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健全組織,建章立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黨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合理、高效的學生黨員管理制度,對於加強學生黨員隊伍管理、約束學生黨員的日常行爲,用目標規範引導學生黨員行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制度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入黨方面,健全入黨積極分子考覈的指標體系;在學生黨員管理方面,建立全面的考評制度,如定期測評制度、民主評議制度、思想彙報制度等等;在理論學習方面,要制定嚴格的學習制度和學習計劃並落到實處,使學習成爲黨員的自覺行動;在學生黨支部建設方面,要完善組織生活會制度,創新組織生活會形式,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加強黨建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推進管理創新。學校黨委領導及黨委部門的同志一方面應經常深人基層、深人實際,加強工作調研;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論學習和政策研究,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建立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實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促進黨建工作不斷向科學化邁進。黨委組織部門要成立調研中心,定期開展交流研討,形成理論研究的風氣,探討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以帶動學校黨建工作整體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1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在猶豫,我是不是該寫我採訪的威海方正電腦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鄒立慶的事蹟,寫他怎樣從一個下崗職工走向成功人士的過程。但是假期我所深入瞭解的另方面---關於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感,但是在我的心底強烈的呼喚着我,呼喚着我將他們付諸於筆端。

在經過認真思考總結之後,我認爲現在的學生之亂,管理之難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去探究。(在分析的同時,我會寫出學生的現象,所以我就不把學生現狀當做一個獨立的部分去寫,而是使之貫穿於原因之中)

一:外在因素

在這外在因素中,我覺得又分好多種,所以不防逐條來探討

1:思想教育不過關

學生,學生,學生其實也可算做是一種職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裏,學生在教室裏不僅要學到科學知識,作爲他今後求生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人,而在這方面,學校開設的思想教育課也是這個目的。我們說初衷是好,但實際情況呢?讓我們聽聽其中一個學生的話"我們哪開什麼思想教育課了,壓根就是花錢買廢紙,那好似只掛其名的課。"還有一爲學生告訴我"思想道德課 ,我們是一位老師講的,誰愛聽 那個 ,講的又沒意思",可以說,思想課是一種被閒置起來的課,他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甚至是連發揮作用的機會都沒有 ,結果當然是學生沒有得到他們應受到的教育,他們的思想沒有得到一種正確的導引,應當伴隨他的知識文化的增長的思想認識水平也就停步不前,這不得不令我們感到傷心 。

2,"度"的失誤

在大家齊聲喊教育體制不合理時,教育界推出了"減負"這張牌。而"減負"這張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我不知道大城市怎樣,但就農村來說,是弊端太多。高中的學生因要過獨木橋而日夜拼搏,"減負"減負對他們來說只是渴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但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原來高中做的很好,老師很少佈置作業,而使我們免受題海戰術之苦),但是在國小,國中,學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減負"貫徹的"特別"好,好的過了頭,按時放學,星期,放假,作業少少,學生閒的看電視,光顧遊戲廳,聚在一塊打撲克,麻將,(當然還有認真學習者)因爲他們實在無事可幹,他們才猛然有那麼多時間的情況下不能好好利用,使之浪費,可惜。高中緊張,國中鬆弛,我們需要"減負 "但是我們更需要一個有度的減負 ,一個真正能使我們既不緊張又不那麼渙散的"減負"。

3,環境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這裏我主要想說的是社會環境中人的因素。

學生是一個受教育的羣體,也可以說是一個可塑造的羣體,那麼學生受他人的人影響就很大,說到教育他們的人,我門很容易想到家長和老師,比可否認,現在的家長有點溺愛孩子(這種現象很多)現在的老師有點怕學生(生怕惹禍上身)所以家長不嚴厲,老師也不嚴厲。在家長方面是儘量滿足孩子的慾望與需求,而忽略他們的思想教育,而在老師方面是認識到教育學生的必要,但又怕說過頭或是一不小心打了孩子,家長要找上門,領導也要談話,乾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這樣的結局是學生在犯了小錯之後,得不到本該受的批評與正確的引導,很有可能以小積大。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但因爲其作用比較小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內因方面

外因固然重要,內因也同樣不容忽視,外在條件再怎麼好,如果學生本身就是認識不到,硬是不接受,那也等於零,學生思想的階梯是一步步向上積的,其實大部分罵人打架的孩子,也知道那樣做不對,那爲什麼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罵人,打架呢?這裏有很重要的一方面:知錯不改。假期裏,我們臨近村的一個國中的學生竟使父親感到絕望,喝了農藥,這個男孩只是拿家裏的錢給學校裏小混混花,後來偷的數目越來越大,而家長親戚的說教全是無用之功,打罵他也不頂事,最後他偷走家裏存單,並在兩天內將之揮霍,父親也許是太 失望,於是喝藥,還好搶救急時,但心靈之痛是難以癒合的。我們就說這個小男孩。其實周圍的人都在開導他,他就置之不理,他就不改過,使自己的思想停留在錯誤,污穢的區域,而不去清除那思想的垃圾,什麼道理都懂。就是不幹,看來,內因實在是很重要的,它纔是關鍵。當學生的思想意識到了錯誤,並且從內心真正改過的時候,外在因素就做了有用功,他的思想就飛躍到了一個高層次,不斷的向更健康的人的方向發展。

以上就是我對當今學生{應該說主要是不好的方面}的剖析,也以我一個學生的眼光來看學生不免有些偏差,但是想到這是我調查,思考,總結之後才寫出來的東西,我已經很滿足了。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2

一·引言:

在世界環境問題面臨嚴峻考驗的今天,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提及和了解。而當代大學生作爲國家後續知識和力量的儲備,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主力。因此,瞭解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對於解決我國現存的環境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

爲此,本小組於大學生羣體展開關於其環保意識的調查。本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254份,其中包括省內外各類型高校的各年級大學生。囊括各個層次,使得數據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同時使我們的調查結果更具說服力。

注:詳細問卷及各題目各項選擇支的詳細結果請看附錄1

二· 情況總結及介紹:

以下是對問卷的總體分析,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大學生六個方面的情況。

1)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

過半的學生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他們於環境日做一些響應環保的事,如想周圍的親戚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的希望亦成泡影。關於20xx年12月7日192各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15.5%的同學對此事一無所知,30%左右的同學對大會有初步的瞭解,較深入瞭解的同學的僅22.1%。對於這種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際性大會,作爲一個大學生,本應是做爲常識瞭解的。

2)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不高

問及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閱相關知識時,只有4.61%的學生會時常關心,6成的同學表示偶爾會關注一下,而近一層的同學幾乎不會關注這一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

3)大部分贊成國家或學校於環境問題採取的措施

對於國家爲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72.3%的大學生持十分贊成的態度,持反對或無所謂的態度的大學生僅一成。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近四成同學贊成不提供塑料袋,雖然有56% 的同學不贊成,但其中76%的同學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4)認爲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一般

第六題是大學生之間的自我測評——您認爲現在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如何,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爲一般,近兩成的同學認爲較差或者很差,只有4%的同學覺得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很好。但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在接下來的第八第九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同學認爲自然災害與環境有聯繫或很大聯繫,同時九成的同學意識到“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所以我們相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正逐步增強,具有全民化趨勢,是個可喜的結論。

5)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

大學生有沒有特別的行動來響應這一號召呢?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較多同學選擇能夠做到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儘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耗能電器等來響應低碳生活。僅3.8%的同學無行動。但我們相信,在絕大多數同學的影響下,這些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6)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在第11~15題中從四個生活細節出發瞭解現大學生的生活習慣。

雖在夏天使用空調無可厚非,但空調的溫度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氣候學家的建議是,如果每個空調使用者都能自覺地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那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會明顯減緩。雖僅29.67%的同學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但34.31%的同學也能把溫度範圍控制在較高的溫度——24~25攝氏度內。還有26.78%的大學生不使用空調。

據權威資料顯示,若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次塑料袋,則這個埋藏在地底五百年都不會有絲毫降解的白色妖魔將隨處出現,全面侵蝕我們美麗的生物圈。調查表明,超過八成的同學有循環利用塑料袋的習慣,而隨手丟棄的僅一成同學。

到商場或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可看見建議攜帶塑料袋的標語。迴歸調查,超過八成的同學有準備購物袋的意識或習慣。

在垃圾分類上,能做到經常分類的同學較少,僅一成;4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分類。剩下近五成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甚至從不。

面對隨手扔垃的不良行爲,超過八成選擇勸導或自己撿起來,持消極態度的同學爲少數。

三·分析及建議

1) 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原因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爲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的。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就哥本哈根會議而言,若《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今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並獲得通過,那麼在20xx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這將導致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爲一個大學生,還是應該做爲常識瞭解的。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全民大學生的參與。我們可以,在購物時自備環保袋,循環利用塑料袋,自覺把空調調至26℃;我們還可以,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拒絕拿取或使用氣球„„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爲大學生羣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爲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家人或周圍朋友使用空調的時候提醒他們把溫度調至26℃,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爲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周圍文化氛圍出發

“周圍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爲羣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爲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國家政府的角度出發

1.國家政府應率先表態。

在包括中國的爲數不多的五個國家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中,我們看到國家於環保事業的大力支持。這作爲泱泱大國應有的姿態,能深入影響到每位大學生。

2.爲解決環境問題而採取的措施應堅持落實

我們看到, 72.3%的大學生 十分贊成於國家爲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這充分說明了“限塑令”於環境問題有實際意義的。那麼對於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國家應堅持,落實。同時我們主要到超過五層的同學會選擇反覆利用質量較好的塑料袋,所以我們建議國家限制質量差的反覆利用效率低的塑料袋的產量。

3.國家政府應加大對環保的宣傳力度

關於世界環境日具體是哪一天還有過半的大學生不知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在關於環境日的宣傳中力度還不夠。而“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是作爲環保意識增強的第三大原因被大學生所選擇的。

所以,國家可在實際環境日6月5日,4月22日國際性地球日展開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在央視播出一系列環保節目等。

4)從學校管理出發

通過調查可知,有42.5%的同學希望飯堂通過收取一定費用的方式來減少對一次性餐具的消費量,由此我們認爲對一次性餐具實行收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其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食堂提出有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建議。

四·展望與呼籲

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際行動來響應低碳,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有較好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正趨於增強的狀態,會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環保事業中,爲我國環保事業的順利開展和解決我國現存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

在報告的最後,我謹代表華南農業大學20xx級生科1班調查小組呼籲全體大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節約使用每一滴淡水,多種植樹木減慢沙化,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記得國際知名圖畫作家芭芭拉.庫尼的一本名作「花婆婆」,故事中的小女孩對她爺爺說 ,我長大之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然後,我要住在大海邊。她 的爺爺說,這些都很好„„但是,你還要再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於是,小女孩長大後,選擇在海邊種滿了美麗的紫藍 色扁豆花,美化地球„„

那麼我們呢?

附錄1:

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

1請問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A.3月18日 B. 3月22日 C. 6月5日 D. 12月22日

2 ”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提供免費塑料袋”。對於國家爲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A 十分贊成 B 不太贊成 C 反對 D 無所謂

3對於“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請您問了解多少呢?(多選)

A 會議主要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就 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B 20xx年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

C 在此次會議上,國際社會需就“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額是” 多少達成協議。

D 均不知道。

4請問您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閱相關知識?

A時常 B有時 C較少 D 幾乎不會

5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您的看法是?

A 贊成 B 不贊成,但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 不贊成

D 無所謂

6您認爲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

A 很好 B 較好 C 一般 D 較差 E很差

7針對現部分大學生環保意識有所增強的現象,請問您認爲其原因是什麼?(多選)

A學校管理得當 B周圍文化氛圍好 C 學生自身素質高 D 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 E 其他

8請問您認爲中國今年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與環境被破壞有聯繫嗎?

A 聯繫很大 B有一定聯繫 C 沒有聯繫 D 不清楚

9請問您認爲“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A 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影響很小。 B 對人類健康有危害,但無大礙

C 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 D 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無法解決。

10對於低碳生活,請問您有哪些行動?(多選)

A 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 B 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C 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電器 D 其他響應低碳的行動 E 沒什麼行動

11 夏天的時候,請問您一般會把空調調到多少度?

A »26℃ B 24~25℃ C «23℃ D一般不用空調

12 對於只使用了一次的塑料袋,請問您通常會怎樣處理?

A 循環利用 B 直接丟棄 C 質量較好的留下再度利用 D 其他做法

13請問您處理廢棄物時有分類嗎?

A 經常 B 視情況而定 C 很少 D 幾乎沒有 E 從不

14到超市,商場等地方購物時,您的習慣是?

A 自備購物袋 B 索要或購買塑料袋 C 有意識準備購物袋,但有時會忘記

D 其他習慣

15如果您看到一個人(陌生人或者認識的人)隨手丟掉了手中的垃圾,您會怎麼做?

A 勸導他/她撿起來 B 自己撿起來 C 認識的人會勸導,陌生人則不理 D 不理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3

在制一課爲期一個月的實習馬上就要結束啦,不知是喜是愁,在匆匆的一個月時間裏面,雖然收穫頗豐,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新的挑戰。但不管怎麼樣,我信心十足。

以下是我車間的實習流程:

一、實習說明

(1)實習時間:20xx年4月23日至20xx年6月1日

(2)實習地點:信源科技環保有限公司(制一課)

(3)實習性質:社會實踐

二、實習單位

廈門信源科技環保有限公司

三、實習環境

實習期間我在實習工廠的制一課主要從事於在生產第一線生產並簡單加工產品。我被安排在制一課的AC班,AC班有班長、配料員、理貨員、技術員、還有十多名作業員組成。

四、實習過程

(1)瞭解工作及生產流程起初,剛進入車間的時候,車間裏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第一天進入車間開始工作時,所在班的班長、技術員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分配給我的任務是簡單的熔接,我按照技術員教我的方法,運用操作機臺開始慢慢熟練,在操作機臺的同時注意操作流程及有關注意事項等。實習的第一天,我就在這初次的工作崗位上操作機臺,體驗首次在社會上工作的感覺。在工作的同時慢慢熟悉車間的工作環境。

作爲初次到社會上去工作的學生來說,對社會的瞭解以及對工作單位各方面情況的瞭解都是甚少陌生的。一開始我對車間裏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及工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都不是很瞭解,但每天技術員都會給我講解,通過他的幫助,我對車間的情況及開機生產產品、加工產品等有了一定的瞭解。

對車間裏的環境有所瞭解熟悉後,開始有些緊張的心開始慢慢平靜下來,工作期間每天按時到廠上班,每天提前到廠看排班表明確工作任務後,則要做一下工作前的準備工作,於是我便到我們班的物料存放區取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關物料及用具。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點等待開早會強調工作中的有關事項,然後做早操。8點必須已開始生產,在流水線進行正常作業,我運用工作所需的用具將機器生產出的產品測試好。另外在工作中,機器生產出的產品有時會出現異常(比如:熔接不良,劃痕,缺料等)。出現上述情況時,要及時告知班長或技術員,通過對機器的調節讓生產出的產品恢復正常,符合檢驗的要求。

(2)瞭解產品及測量用具 產品如:

量具的使用

遊標卡尺,是一種以毫米爲單位測量長度、內外徑的儀器。遊標卡尺常用的分辨率爲0.01mm,允許誤差爲±0.03mm/150mm。也有分辨率爲0.005mm的高精度數顯卡尺,允許誤差爲±0.015mm/150mm。還有分辨率爲0.001mm的多用途數顯千分卡尺,允許誤差爲±0005mm/50mm。數顯遊標卡尺讀數直觀清晰、測量效率高。

五、實習工作總結和收穫

實習期間,我對實習工廠的整個操作流程有了一個較完整的瞭解和熟悉。雖然實習的工作與所學專業沒有很大的關係,但實習中,我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學習了很多學校以外的知識,甚至在學校難以學到的東西。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讓我體會到從工作中再拾起書本的困難性。每天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較晚才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憊,很難有精力能再靜下心來看書。這更讓人珍惜在學校的時光。

此次實習,我體驗到了社會工作的艱苦性,通過實習,讓我在社會中磨練了下自己,也鍛鍊了下意志力,訓練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技能。積累了社會工作的簡單經驗,爲以後工作也打下了一點基礎。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4

一·引言:

在世界環境問題面臨嚴峻考驗的今天,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提及和了解。而當代大學生作爲國家後續知識和力量的儲備,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主力。因此,瞭解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對於解決我國現存的環境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

爲此,本小組於大學生羣體展開關於其環保意識的調查。本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254份,其中包括省內外各類型高校的各年級大學生。囊括各個層次,使得數據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同時使我們的調查結果更具說服力。

注:詳細問卷及各題目各項選擇支的詳細結果請看附錄1

二· 情況總結及介紹:

以下是對問卷的總體分析,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大學生六個方面的情況。

1)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

過半的學生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他們於環境日做一些響應環保的事,如想周圍的親戚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的希望亦成泡影。關於20__年12月7日192各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15.5%的同學對此事一無所知,30%左右的同學對大會有初步的瞭解,較深入瞭解的同學的僅22.1%。對於這種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際性大會,作爲一個大學生,本應是做爲常識瞭解的。

2)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不高

問及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閱相關知識時,只有4.61%的學生會時常關心,6成的同學表示偶爾會關注一下,而近一層的同學幾乎不會關注這一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

3)大部分贊成國家或學校於環境問題採取的措施

對於國家爲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72.3%的大學生持十分贊成的態度,持反對或無所謂的態度的大學生僅一成。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近四成同學贊成不提供塑料袋,雖然有56% 的同學不贊成,但其中76%的同學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4)認爲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一般

第六題是大學生之間的自我測評——您認爲現在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如何,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爲一般,近兩成的同學認爲較差或者很差,只有4%的同學覺得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很好。但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在接下來的第八第九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同學認爲自然災害與環境有聯繫或很大聯繫,同時九成的同學意識到“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所以我們相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正逐步增強,具有全民化趨勢,是個可喜的結論。

5)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

大學生有沒有特別的行動來響應這一號召呢?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較多同學選擇能夠做到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儘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耗能電器等來響應低碳生活。僅3.8%的同學無行動。但我們相信,在絕大多數同學的影響下,這些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6)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在第11~15題中從四個生活細節出發瞭解現大學生的生活習慣。

雖在夏天使用空調無可厚非,但空調的溫度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氣候學家的建議是,如果每個空調使用者都能自覺地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那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會明顯減緩。雖僅29.67%的同學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但34.31%的同學也能把溫度範圍控制在較高的溫度——24~25攝氏度內。還有26.78%的大學生不使用空調。

據權威資料顯示,若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次塑料袋,則這個埋藏在地底五百年都不會有絲毫降解的白色妖魔將隨處出現,全面侵蝕我們美麗的生物圈。調查表明,超過八成的同學有循環利用塑料袋的習慣,而隨手丟棄的僅一成同學。

到商場或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可看見建議攜帶塑料袋的標語。迴歸調查,超過八成的同學有準備購物袋的意識或習慣。

在垃圾分類上,能做到經常分類的同學較少,僅一成;4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分類。剩下近五成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甚至從不。

面對隨手扔垃的不良行爲,超過八成選擇勸導或自己撿起來,持消極態度的同學爲少數。

三·分析及建議

1) 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原因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爲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的。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就哥本哈根會議而言,若《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今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並獲得通過,那麼在20__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這將導致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爲一個大學生,還是應該做爲常識瞭解的。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全民大學生的參與。我們可以,在購物時自備環保袋,循環利用塑料袋,自覺把空調調至26℃;我們還可以,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拒絕拿取或使用氣球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爲大學生羣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爲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家人或周圍朋友使用空調的時候提醒他們把溫度調至26℃,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爲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周圍文化氛圍出發

“周圍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爲羣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爲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國家政府的角度出發

1.國家政府應率先表態。

在包括中國的爲數不多的五個國家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中,我們看到國家於環保事業的大力支持。這作爲泱泱大國應有的姿態,能深入影響到每位大學生。

2.爲解決環境問題而採取的措施應堅持落實

我們看到, 72.3%的大學生 十分贊成於國家爲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這充分說明了“限塑令”於環境問題有實際意義的。那麼對於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國家應堅持,落實。同時我們主要到超過五層的同學會選擇反覆利用質量較好的塑料袋,所以我們建議國家限制質量差的反覆利用效率低的塑料袋的產量。

3.國家政府應加大對環保的宣傳力度

關於世界環境日具體是哪一天還有過半的大學生不知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在關於環境日的宣傳中力度還不夠。而“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是作爲環保意識增強的第三大原因被大學生所選擇的。

所以,國家可在實際環境日6月5日,4月22日國際性地球日展開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在央視播出一系列環保節目等。

4)從學校管理出發

通過調查可知,有42.5%的同學希望飯堂通過收取一定費用的方式來減少對一次性餐具的消費量,由此我們認爲對一次性餐具實行收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其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食堂提出有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建議。

四·展望與呼籲

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際行動來響應低碳,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有較好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正趨於增強的狀態,會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環保事業中,爲我國環保事業的順利開展和解決我國現存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

在報告的最後,我謹代表華南農業大學20__級生科1班調查小組呼籲全體大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節約使用每一滴淡水,多種植樹木減慢沙化,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記得國際知名圖畫作家芭芭拉.庫尼的一本名作「花婆婆」,故事中的小女孩對她爺爺說 ,我長大之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然後,我要住在大海邊。她 的爺爺說,這些都很好但是,你還要再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於是,小女孩長大後,選擇在海邊種滿了美麗的紫藍 色扁豆花,美化地球

那麼我們呢?

附錄1:

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

1請問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A.3月18日 B. 3月22日 C. 6月5日 D. 12月22日

2 ”自20__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提供免費塑料袋”。對於國家爲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A 十分贊成 B 不太贊成 C 反對 D 無所謂

3對於“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請您問了解多少呢?(多選)

A 會議主要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就 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B 20__年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

C 在此次會議上,國際社會需就“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額是” 多少達成協議。

D 均不知道。

4請問您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閱相關知識?

A時常 B有時 C較少 D 幾乎不會

5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您的看法是?

A 贊成 B 不贊成,但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 不贊成

D 無所謂

6您認爲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

A 很好 B 較好 C 一般 D 較差 E很差

7針對現部分大學生環保意識有所增強的現象,請問您認爲其原因是什麼?(多選)

A學校管理得當 B周圍文化氛圍好 C 學生自身素質高 D 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 E 其他

8請問您認爲中國今年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與環境被破壞有聯繫嗎?

A 聯繫很大 B有一定聯繫 C 沒有聯繫 D 不清楚

9請問您認爲“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A 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影響很小。 B 對人類健康有危害,但無大礙

C 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 D 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無法解決。

10對於低碳生活,請問您有哪些行動?(多選)

A 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 B 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C 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電器 D 其他響應低碳的行動 E 沒什麼行動

11 夏天的時候,請問您一般會把空調調到多少度?

A ?26℃ B 24~25℃ C ?23℃ D一般不用空調

12 對於只使用了一次的塑料袋,請問您通常會怎樣處理?

A 循環利用 B 直接丟棄 C 質量較好的留下再度利用 D 其他做法

13請問您處理廢棄物時有分類嗎?

A 經常 B 視情況而定 C 很少 D 幾乎沒有 E 從不

14到超市,商場等地方購物時,您的習慣是?

A 自備購物袋 B 索要或購買塑料袋 C 有意識準備購物袋,但有時會忘記

D 其他習慣

15如果您看到一個人(陌生人或者認識的人)隨手丟掉了手中的垃圾,您會怎麼做?

A 勸導他/她撿起來 B 自己撿起來 C 認識的人會勸導,陌生人則不理 D 不理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5

題目:大學生理財能力調查與分析

大學生理財能力調查與分析

引言: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理財涉及到的領域越來越廣泛。作爲未來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大學生如何增強理財意識、如何進行理財是一件非常現實的問題。大學生是特殊的消費羣體,又因爲受的教育和校園環境以及年齡的特殊性的影響,絕大部分的大學生的理財意識薄弱,理財知識匱乏。針對上述現狀,本文擬在分析當代中國大學生理財現狀的基礎上,對大學生理財能力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一些指導下的建議,未畢業後參與經濟活動打下理論基礎,並積累一些實踐經驗。

本文分爲四部分:先指出大學生理財的重要性,再從家庭、學校、社會和學生自身四個方面分析現狀及其原因,最後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指導。

1 大學生理財的目的和重要性

1.1什麼是理財

通俗地說,理財就是賺錢、花錢、省錢之道,也就是如何進行打理錢財。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大學生來講,理財的核心就是八個字:量入爲出,開源節流。生財並不是大學生理財的最終目的。

1.2大學生理財的目的和重要性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大學生理財的目的,在於學會賺錢、花錢和管錢,使個人的財務狀況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人世界的包括許多時期,而大學時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理財的初步階段和黃金時期。大學階段財商的培養只是鍛鍊和演練,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一種理財習慣,爲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2大學生理財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2.1當代大學生的理財消費意識

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是80、90後,這個時期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和社會資源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當代大學生正在衝破傳統的理財消費意識,形成新的理財消費觀念。據調察,只有極少數大學生具有理財觀念,絕大部分並無理財意識,而且缺乏實際行動。

相對於大學生消費的超前,理財意識並沒有超前。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習慣,會把每個月的盈餘存到銀行裏。大部分大學生都是“月光族”,他們對自己一個月用多少錢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反正就是這樣花,不夠了就向家裏要”。少數大學生會每個月給自己攢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不少被調查者甚至表示,經常會出現到了月底要急急忙忙向同學借錢的情況。更有少部分大學生,擁有多張信用卡,向銀行借錢消費,但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他們,很難保證按期還款,有的甚至成爲“負翁”。有機構對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中國臺灣等地區的30所大學的2500名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進行隨機調查,70%的學生沒有記賬觀念,會列出詳細計算表並很好執行的僅佔7%。

2.2當代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和消費支出

2.2.1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

大學生理財集中體現在花錢、省錢及掙錢方面。作爲一個沒有正式收入的成年人,大多數大學生的理財消費觀念正在趨於成熟和理智。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是大學生上大學所花學費獲取渠道和方式,包括學校的獎學金、困難資助、勤工儉學、家庭資助等。父母提供是當前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佔88.4%;依靠獎學金和助學金的佔15%;只有3%的學生利用勤工助學、做兼職的方法獲取生活費和零用錢;15%的學生利用的是國家助學貸款來完成學業。

2.2.2大學生消費總支出

大學生消費支出在350¥——500¥的佔大多數,佔總人數的60%;350¥以下的佔18%,而消費總支出在500¥——750¥,750¥——1000¥,1000¥以上的依次遞減爲15%、10%、7%。對大多數學生而言,伙食消費仍是主要消費支出。二是學校消費支出,如訂閱書報。學習用品、考證費用、電腦網費等,三是生活用品消費,如鞋、衣服、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四是休閒娛樂和人際交往支出,如生日聚會、老鄉會、旅遊支出、戀愛消費等。值得指出的是,生日聚會和戀愛消費的比重正在越來越大。

3造成大學生理財現狀的原因

3.1家庭原因

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很少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消費觀念,從小到大,一手操辦孩子的一切。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又有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樣的心理,往往容易遷就、嬌慣、溺愛孩子,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長大後,大多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

3.2學校問題

學校只抓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理財觀念的培養。由於缺乏教育和引導,學生的理財觀念容易出現武誤區。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爲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宜涉足這種事情,或者認爲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後學校在教育學生成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萬事達卡發佈的“20xx年大學生理財觀念與行爲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認爲學校沒有提供適當和足夠的個人理財教育的佔72%。對大學生專門的理財教育,可以說是各個高校的全新課題

3.3社會問題

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泛濫,很多人將樸素視爲寒酸,將奢侈視爲豪爽。同時,電視和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以及廣告、明星的示範作用,引起追星族的盲目模仿。很多廣告詞能夠在短時間裏轉化爲消費的日常語言,如“我的地盤,我做主!”等。校園外不良環境(如網吧、歌舞廳、遊戲機廳)的存在,往往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缺少經驗,在途中迷失方向。

3.4自身問題

理財師表示,不少大學生不是沒錢花,而是不會花錢。馬克思教育我們,內因是決定事物變化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針對上述現狀,大學生自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盲目攀比心理,隨大流心理等。很多大學生生活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如果周圍有同學擁有某物而自己沒有,就會有缺失感,而不考慮事物本身是否有用。

還有,有的學生不考慮自身經濟條件,盲目追求名牌效應,買衣服鞋子非專賣店不去。有的學生由於沒有理財觀念,錢沒了就向家裏要,平常大吃大喝,生日聚會有的甚至不惜舉債而辦。另外有一種現象是針對男學生的,出現了“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的現象。受大男子主義影響和自尊心的緣故,男同學在戀愛中爲博女友一笑出手闊綽,而自己卻省吃儉用。

4培養及提高大學生理財能力的方略

4.1個人主觀方面

外因具有重大的影響,但只有內因纔是決定事物變化發展的。培育和提高大學生的理財能力,還必須是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理財觀念,理財觀念決定着人的理財心理和理財行爲。

4.1.1確定目前的財務狀況。一切從實際出發,學生理財也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家庭經濟條件和當地物價水平,針對當前自己的財務支出,認識到自己的錢都花到哪裏去了。如果學生不知道自己的錢是怎麼稀裏糊塗地花出去的話,建議學生列一個清單,建立一個個人財務賬簿,記錄平時自己的各項支出。成功人士必須對自己的財務狀況瞭如指掌,大富豪洛克菲勒是連8分錢的郵票費用也要記錄的。時間上一3個月爲宜。這樣不僅能清晰的看出每個月的支出狀況,同時能更好的預測未來幾個月大概的支出情況。

4.1.2樹立個人理財的目標規劃,制定每月的支出計劃。做事必須有計劃,胸有成竹才能成功。規劃自己使用金錢的方法,管理自己的財富,以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況。學會理財,提高一生中擁有、使用和保護個人財富資源的效率,提升個人人際關係。本着量入爲出的原則,每個月可以使用的資金爲多少,每月的經常性開支爲多少,留取每月資金總額的20%作爲備用資金,以應該計劃外支出。

4.1.3甄選合適的理財方法。大學生理財方法多,適合自己最重要。大學生理財投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由於資金有限、缺乏社會經驗、考慮問題還不成熟等因素,大學生投資理財需要經過比較長的投資起步期。專家認爲:大學生投資理財的方法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項目最重要。投資可啓用小額資金。儘管大學生做投資具有一定風險,但作爲一種大膽嘗試,能爲今後的個人理財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對於他們理財意識的擴展有着積極的意義。

4.1.4養成儲蓄習慣,樹立勤儉意識。大學生活的消費中有很多省錢的竅門,比如買二手貨、選擇優惠電話卡、辦購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學習省錢竅門,儘量別花冤枉錢,更多地考慮所購物品的性價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20xx年經濟危機是世界經濟遭到重創,但是有一個很不相稱的現象令世界領教了儲蓄的好處,那就是大量中國人拿出自己的儲蓄,購買了很多打折促銷的商品,由此儲蓄的好處可見一斑。把平時節省點錢存入銀行,畢業後會有一筆不小的創業基金的。

4.1.5勤工儉學,積極開源。常有人說,錢不是省出來的。與其節衣縮食,不如大力開源。事實上,當代大學生已經成了非正式勞動力市場中的一個相當活躍的羣體,很多領域運用可以運用自己的能力,並獲得相應的報酬,如做家教、撰稿獲取稿費、搞促銷等。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適當進行勤工助學活動,學會自立,不但能減輕家庭負擔,還能使學生從勤工儉學中體會父母的辛勞,由此樹立自立、自強的上進心,爲今後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4.2營造良好的客觀環境。大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由於自身缺乏社會經驗,加上有的學生自制力較弱,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腐蝕,一步一步走向墮落。大學生是未來經濟社會的主要參與者和積極分子,也關係到國家未來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相應的年齡段接受相應的理財教育,應該是家長、學校和社會的當務之急,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針對上述提到的問題,我們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4.2.1家庭方面:古語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家長應改變傳統觀念,積極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提高子女的理財能力。在平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知道每一粒飯來之不易。教育孩子養成儲蓄觀念,併合理利用自己的儲蓄。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樹立理財觀念。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4.2.2學校方面:理財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曾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大學生不滿理財教育現狀,儘管使用借記卡和貸記卡的大學生比例已有明顯增加,但僅有14%的受訪學生認爲學校提供了足夠的理財教育。學校可以通過入學教育、開設專門的理財課堂等途徑,承擔起樹立學生正確的理財觀念的重任。

4.2.3政府和社會方面:鑑於電視、網絡對學生的影響,政府應加強對新聞媒體的監管,使新聞媒體宣傳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風氣,也符合我國國情。加強對網吧、電子遊戲機、音像製品的監管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同時,銀行等部門可以針對學生開辦一些鼓勵學生理財的業務,開展一些宣傳金融常識和教育儲蓄的講座。使經濟較寬裕的學生嘗試進行一些金融理財投資,如股票、基金等。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6

近年來,隨着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市人追求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意識愈來愈濃。我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實施“旅遊興鄉”戰略。隨着以農業休閒爲核心的旅遊產業的成功運作,我鄉旅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一、旅遊現狀

20xx年,我鄉開始實施“旅遊興鄉”戰略,幾年來,通過內部挖潛和招商引資,使旅遊業發展迅速,已成支柱產業之一,初步形成了“瀏河人家”,“瀏陽河第一灣”,“湘東第一洞”等帶有農業休閒氣息的旅遊品牌。目前,共有以“瀏河人家”爲品牌的農家休閒山莊56家,每日可接待遊客4000多人,日營業額可達2萬多元,安置當地農村勞動力近400人,並有效地促進了種養業和招商引資地發展。

二、存在不足

農家休閒發展到今天,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現爲客源不穩定,外地遊客少,經營方式單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沒有形成特色,不論是老式土磚瓦房,還是紅磚樓房,都沒有經過造型,沒有農家特色,缺乏景區建築風格。沒有菜園、果園、花園、池塘等,不象農家,而象農村的都市,遊客來過、吃過、玩過、住過以後,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不知什麼是真正的“農家樂”。

2、服務質量不高。由於配套設施跟不上,服務項目單一,不能爲遊客提供娛樂休閒、健身運動、商務會議等方面的服務。大多數來農家休閒的遊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飯,打一陣牌。同時,大多服務人員受文化、素質、涵養、見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且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導致在形象禮儀、經營理念、創新意識、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統一規劃。大多農家休閒項目是當地羣衆利用自有的住屋,自發興辦的,都沒有進行統一規劃,隨意性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門介入少,調控乏力,對農家樂的數量控制、質量把關、地域分佈、配套功能設施、層次類型、宣傳籌劃等沒有一個整體規劃,難以形成規模品牌,產生整體效應。

4、相關服務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線沒有公共汽車,附近也沒有出租車,遊客文祕家園乘車不方便,遊客有急事需到瀏陽租車,耗時費力,極不方便。二是缺乏醫療條件,遊客身體偶有不適,求醫、購藥困難,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條件不優。多數農家樂飲食衛生、環境衛生、廁所衛生、居住條件都存在較大差距,

三、發展優勢

我鄉位於風景秀麗的瀏陽河中上游,面積256、8平方公里,人口3、5萬,距離瀏陽市區22公里,現有森林26萬畝,其中國家生態效益林8萬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綠化率90以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揭開她迷人的面紗,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有湘東第一溶洞—古風洞、瀏陽河第一灣漂流、瀏陽湖等蓍名的旅遊景點,還有“地下迷宮”空崗山,峭壁千仞的天巖寨等尚待開發的景點,今年年底,雙江電站將建成蓄水,形成“瀏陽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華南虎將放歸,將使聞名海內外,極大的促進發展,除自然景觀外,xx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有_民、張凱和葉子 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也有江大仙人廟等道教文化色彩濃厚的傳統廟觀。近年來,我鄉不斷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無公害蔬菜、綠色水果、梔子花、黑山羊、科學試驗田等產業已具規模,並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觀光帶。遊客來到,瀏陽河沿岸風光和風味獨特的瀏陽河農家休閒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讓人留連忘返。

四、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大對我鄉農業旅遊的投入,實現“旅遊興鄉”。

(二)工作目標

1、我鄉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進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增加農業生產的觀賞性,合理規劃,形成農業觀光帶,同時加大對農業觀光帶配套設施的投入,由政府對“瀏河人家”農家休閒品牌統一規劃設計,重新定位,實現農業觀光遊與農家休閒共同開發,讓旅遊與農業齊頭並進,比翼雙飛。

2、招商引資4—5千萬元,對我鄉兩個較大的旅遊項目“古風山莊”,“天人綠谷”進行“二次開發”,將它們建成集農業觀光,民俗體驗,娛樂休閒,商務會議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旅遊服務項目。

3、雙江電站建成後,招商引資2—4千萬元,利用電站庫區近郊,交通方便的優勢,將雙江電站庫區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樂園”,爲都市休閒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將雙江水上樂園與瀏陽河第一漂聯合,豐富瀏陽河第一漂的,對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線進行全方位立體開發。

4、藉助世界瀕危種—華南虎即將落戶我鄉這一全世矚目事件,以及長沙引水工程即將啓動,進一步向外推介“綠色、生態、清新”。以此爲核心,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打造“農業休閒觀光區”,使農業觀光旅遊融入瀏陽市域經濟,服務“長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組織,統一規劃

爲全面推進我鄉旅遊開發,由鄉政府出面組織,爲旅遊開發創造條件、營造環境、牽頭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在發展思想觀念方面做好對羣衆的引導工作的同時,對旅遊項目,政府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規劃,明確重點;二是建立規範,明確要求;三是適當投資,建好基礎;四是抓好宣傳,開發市場。

由市領導牽頭,會集旅遊、國土、規劃、建設、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打造“旅遊區”發展模式,對我鄉旅遊項目的規範、設計、管理、分佈、檔次進行統一規劃,力求佈局科學合理,整體呈現農家特色。農業觀光帶與農家休閒要整體開發,小型農家休閒按照籠中有禽,欄中有畜,塘中有魚,園中有菜的庭院經濟進行佈置,中、大型農業休閒項目可以考慮採用莊園開發的模式進行整體佈置。

(二)加強管理,提升質量

制定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管理細則,定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整頓、檢查、驗收,對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符合要求方準掛牌營業,達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對新辦的要求經過相關職能部門驗收、審批後方能掛牌營業。

爲加強協作,形成優勢互補,由政府牽頭,成立農業觀光旅遊協會,讓旅遊景點、公司、種養專業戶與休閒農莊建立聯繫網,加快我鄉其它產業與旅遊相結合的進度。爲做好接待,加強對外聯絡,更好的推介旅遊,以村爲單位成立接待中心,負責對外來信來訪,協調處理有關事項,以便改進服務,讓遊客滿意。

對掛牌營業的,制訂行業標準,開展“星級評比授牌”和“共產黨員示範崗”等活動,促使經營者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對外公佈舉報電話,對違章經營者進行處理打擊。

(三)加大宣傳,打造品牌

一是在農家樂外界環境做文章,通過建立“農家展覽館”、“土特產專賣店”,在瀏陽市區,楊高、荷石公路入口,瀏永公路設立大型廣告宣傳牌。二是建築設計凸顯農家特色,或裝飾農家特色建築等多種形式來營造濃厚的農家特色文化,讓人一入就覺得有農家味。二是與旅行社聯姻,依託瀏陽旅遊資源,打造“農家樂一日遊”精品路線。三是定期開展策劃活動,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策劃的同時,政府將定期組織新聞記者、旅行社到考察,幫我鄉從遊客的角度發現賣點,進行策劃。四是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輔之以廣告和專題活動的策劃運作,擴大去我鄉農農業觀光旅遊的知名度,把農家樂打造爲知名休閒品牌。

要搞好我鄉農業觀光旅遊開發,當前工作千頭萬緒,首先是做好制定實施細則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當前工作困難重重,最困難的是缺少人才與資金,因此,要加快發展,我們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難的同時,請求上級在政策和經費方面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7

摘要: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鍛鍊成才的有效途徑,是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爲進一步貫徹落黨中央有關大學生“三下鄉”的批示精神,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廣西民族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組織學生進行了主題爲“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合本校和學院的實際情況,我們團隊於2019年7月14日前往南寧市武鳴縣羅波鎮。我們是21世紀的新時代大學生,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大學生們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際中去,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方法,在活動中瞭解社會、認知社會、傳播文明、服務社會,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體現了廣西民族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學生的大力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我們團隊主要對武鳴縣羅波鎮的基層幹部工作以及工作成果進行調研。本次調查我們團隊通過座談會、實地考察、專訪、走訪、問卷調查以及拍攝照片和收集相關資料等方式進行的。因此,通過對南寧市武鳴鎮的調查,我們瞭解其基層幹部的工作以及工作成果,通過分析總結髮現在幹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農村經濟帶來的影響。提出發展的新思路、新措施,爲弘揚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出謀獻策。

正文:

我們團隊“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共進行六天,7月14日下午,全體下鄉成員和當地政府人員召開座談會,向有關部門瞭解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以及當地基層幹部的現狀。15日上午,全體成員分成幾個小組,在當地政府人員的帶領下走訪羅波鎮周邊的農家併發放調查問卷,瞭解當地基層幹部的日常工作及工作成果。下午,主要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專訪,通過與當地大學生村官溝通,交流,發掘和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蹟,學習他們紮根基層、服務人民的精神。16日全天,在當地政府人員的帶領下分成五個小組走訪鄉村進行調研活動,到村委會了解基層幹部情況,以家訪的形式,收集基層幹部的基本信息、照片、感人故事等資料。17日上午,我們重點採訪一批先進基層幹部,與當地基層幹部進行實地考察。因爲當地正在修路,所以下午我們協助當地基層幹部做好修路的相關工作。18日上午,在當地政府人員帶領下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活動。19日,

全體下鄉成員聚集當地政府舉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儀式,派代表讀感謝信,至此,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順利完成。

羅波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下轄的武鳴縣東部,距縣城24公里,東與賓陽縣交界,西鄰陸斡鎮,南鄰太平鎮,北鄰馬頭鎮。賓(陽)武(鳴)公路貫穿中部,交通較爲便利。全鎮總面積161平方公里,轄有1個社區——羅波社區居委會;13個村委會——鳳林、舊陸斡、暮定、板歐、聯新、石樑、樑彭、布凌、天馬、西邊、尚黃、四棟、壇;192個村民小組,103個自然屯,2019年有9948戶,37709人。近年來,羅波鎮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整體效益不斷提高。依靠科技進步,根據市場需求,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玉米、甘蔗、木薯、水果、經濟林等爲主。鄉鎮企業主要有澱粉廠、酒精廠、磚廠、水廠、紙廠等,主要產品有普通澱粉、變性澱粉、機磚、機制包裝紙等。工業發展因爲沒有完善的政策、先進的技術、充足的資金等問題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僅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因此,羅波鎮的基層幹部的工作壓力很大,但其對羅波鎮工農業及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壓力是由許多綜合因素造成的。

第一、近年來,計生工作壓力大,農村農民的日常瑣事不斷增多,既要嚴肅、恰當地處理,又要杜絕強制手

段,難於完成落實。當前,基層綜合治理和維持社會穩定工作壓力大,由於體制改革,土地田園劃分、企業破產改制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基層存在着較大的不穩定因素,以農村土地、安全事故矛盾糾紛居多,導致基層幹部的各項日常工作壓力增大。 第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農村農民及牲畜安全等工作壓力大。特別是鄉政府權小責大,沒有處罰權、審批權、執法權、拘留權,各種權限歸各相關上級部門執行,其往往只能是以教育爲主,但安全責任又由鄉政府承擔。從而使安全管理壓力大。

第三、大部分鄉鎮除了最高領導幹部有獨立辦公室外,其他工作成員都是幾位共同用一個工作室,甚至有的是在分管的部門臨時佔用一張辦公桌辦公,更談不上有電腦、空調等現代化設備。因此,基層幹部的辦公環境得不到改善。

第四、幹部之間溝通交流少,導致心理壓力大,幹部關係緊張。幹部與羣衆之間也缺少溝通交流,有的羣衆不理解國家政策,加上幹部隊伍中一些害羣之馬,使得幹羣關係趨於緊張。醫療得不到保障,連每年一次集中體檢都沒有。鄉鎮幹部正職異地使用、機關選派等相對較多,鄉鎮幹部副職年紀大後也沒有像以往一樣能到縣直機關任職,基層幹部覺得自己在經濟上沒來頭,政治上沒奔頭,心理壓力較大。

造成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工作生活壓力大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種:

第一、自身能力有待加強。一是有的領導幹部早年接受正規教育少,僅憑多年的經驗應付工作,對轉型時期的工作缺少學習和探索,新提拔的年輕或剛從機關下到基層擔任領導職務的幹部,對基層工作的特點、規律尚未掌握,無法適應新時期新工作的新要求,出現“新方法不會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的尷尬局面。二是缺少心理健康教育和專業培訓,心理調適能力差,健康狀態不佳。

第二、幹部考覈評價體系未完善。上級人人都喊自己一攤子工作最重要,對上表決心,對下壓擔子,幹不好讓位子,沒有設身處地多爲基層幹部考慮些,到底可行不可行,究竟有哪些“一票否決”的工作真正是基層能夠解決的。開展考覈的好處不可否認,但過分地憑分數論英雄,造成很多領導幹部怕在考覈中不過關而瞻前顧後。同時,在開展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上級不夠理解和寬容,幹部壓力更大。在考覈的過程中,對政績的界定過於僵化,只重結果不講過程,挫傷了一部分同志的積極性,缺少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

第三、社會認同感降低。隨着社會轉型和社會思潮的變化,物質利益佔主流,理解基層幹部奉獻精神和甘於清貧的人相對較少,基層幹部與直接從事商業活動的同齡人相比,失落感油然而生,特別是政治上沒有奔頭的領導幹部悲觀失

望情緒更加嚴重。此外,工資過低、補貼太少,物價的不斷上漲,朋友往來、瞻養父母、子女上學就業、購房買車無能爲力,照顧家庭過少造成朋友、親人不予理解,妻子孩子產生抱怨,社會認同感低,人際關係緊張。

第四、用人機制尚未健全。一是公務員制度實施以來,在鄉鎮政府中,非公務員不能提拔使用,但連續多年沒有新進公務員,新進的也通過借調、調動、向上掛職等形式流失過多過快,造成隊伍老化,工作難於開展。年輕的非公務員幹部看不到奔頭對工作缺少激情,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加大工作難度。二是個別基層異地提拔領導幹部過多,基層副職領導提拔重用的機會相對少,甚至個別班子成員在同一崗位上幹2019年甚至20年,工作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傷。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以及分析的原因,由此得出減輕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工作生活壓力的對策:

(一)加強培訓教育。一是多組織幹部到外地參觀考察,既可開寬視野,又可陶冶情操,減輕壓力,增進幹部之間的接觸交流,提高工作水平;二是要藉助各種教育平臺,多傳授一些思路前瞻、操作性強的工作辦法,提高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通過講座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導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地位觀、價值觀和金錢觀,掌握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二)建立健全科學考覈機制。要建立健全科學考覈機制,最大限度地減輕基層黨員領導幹部的工作壓力,布臵工作任務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多加體諒和理解,少些埋怨和責備。同時,對基層一級政府既要交任務,又要交政策、方法;既注重檢查,又不失時機地加以具體指導;遇到問題和失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幫助找準癥結,不能動不動就“摘烏紗”,使他們背上心理包袱;要根據工作性質和崗位特點,制定具體的幹部工作崗位職責、任務與目標,減輕因角色模糊、職責衝突等給幹部帶來的工作和心理壓力。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緩解工作壓力,以便能輕裝上陣,集中精力謀發展、滿懷信心辦大事。

(三)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一是切實提高工資待遇,落實節假日補貼等,提高生活質量。二是要適當加大基層辦公經費的投入力度。三是完善醫療服務機制,定期組織領導幹部進行健康檢查,設立心理諮詢機構,及時爲基層幹部身體和心理上存在的健康隱患提供治療。四是堅持實行基層幹部休假制度,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充分調動各種有利因素建設、改善基層幹部住宿樓,改善幹部居住環境。六是對幹部家屬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增加其優越感,同時,在領導幹部崗位變動時,組織要爲其子女、配偶的上學就業等問題提供便利。

(四)拓寬幹部成長渠道。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對長期在條件艱苦、工作辣手的崗位工作的

幹部適當照顧重用。一是優先提拔。即對長期在基層工作尤其是在艱苦條件下並取得突出成績的幹部,優先提拔使用,並注意各年齡段領導幹部的比例,梯次配備領導幹部。二是優先充實。即堅持把優秀的基層領導幹部優先 充實到上級部門領導班子,調整上級主要領導幹部考 慮優先從擔任過鄉基層正職領導幹部中選拔。

關於大學生調研報告 篇18

校園貸”調查:近八成大學生不懂借貸法律知識

使用者中存在大量“隱數”,女生是使用重點羣體,“校園貸”並未用來解決急需……近日,共青團陝西省委權益部組織法律專家成立課題組,針對在陝高校大學生羣體,設計、發放調查問卷563份。相關數據經專家統計分析,結合數據、文獻形成最終報告。這項針對“校園貸”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校園貸”風險仍缺乏足夠認識。

爲遏制無序發展的“校園貸”,20xx年5月,中國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禁止提供校園貸服務。

然而,近段時間,因“校園貸”引發的大學生安全事件仍不斷髮生,大學生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被訴至法庭的案件也持續高發。

77%大學生不懂資金借貸法律知識

“近年來,大學生總體消費水平較高。”團陝西省委權益部組織法律專家對陝西高校“校園貸”現狀展開的調查顯示,陝西大學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費,僅有28%保持在1000元以內,59%爲1000至20xx元,13%超過20xx元,還有佔2%的少數學生月均花費超過3000元。

生活費來源,90%的大學生是從父母處獲得。生活費主要用於吃、穿、娛樂——分別有88.3%、46.6%、42.2%的大學生,將生活費主要用於吃飯及購買零食、娛樂消費、購買服飾化妝品。另有14.8%主要用於旅遊,31.1%主要用於支付培訓費和購買學習用品,16%主要購買了電子產品。

課題組發現,多數大學生對“校園貸”持有理性認識,對其危害有所瞭解。74.9%的學生表示,即便在經濟緊張時也從未考慮過“校園貸”;19.1%表示偶爾想過;83.1%認爲“校園貸”不可靠;17.6%表示贊同,但自己不會採用;約77.3%明確表示不贊同“校園貸”方式。只有4.8%的學生,贊同並表示會使用“校園貸”消費。

受訪大學生中,50%關注過大學生因無力償還鉅額貸款自殺的事件。49.9%能夠認識到“會因此陷入數額不停增長的債務旋渦”;34%認爲“不利於引導大學生正常的消費觀”;29.9%認爲“會有可能遭到資金供應方採用不法手段追償債務”。另有25.1%、21.8%、17.9%、17.9%的學生,認爲會“留下不良的誠信記錄”“形成攀比風氣”“造成大學生信用危機”“拖累家庭”。

然而,即使在此種情況下,仍有多數大學生對“校園貸”的風險缺乏足夠認識。對“校園貸”,僅有10%“十分了解”、38.8%“基本瞭解”,51.2%“不瞭解”。多達77%的大學生不瞭解關於資金借貸涉及的法律知識;46%認爲不用一次性還清,可以邊消費邊解決資金問題;15.6%認爲藉助金融平臺可以養成現代消費習慣。

“校園貸”未主要用於解決急需

調查中,6.1%的大學生表示因急需資金,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園貸”。但調查組認爲,因各種原因諱言,6.1%的使用比例應該“只是下限”。同時有調查數據顯示,有多達40.9%的大學生認爲身邊有同學在使用“校園貸”——“顯然,‘校園貸’使用者存在‘顯性’和‘隱性’兩類。”這些大量“隱數”的存在,給外界力量的防控干預帶來較大困難。

在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園貸”的人羣中,只有0.9%的男生。女生羣體不僅使用人數更多,且認爲“校園貸”更可靠的比例也更高。課題組同時發現:“校園貸”並未主要用於解決學生急需。調查中,僅有3.6%學生表示,會使用“校園貸”解決資金急需難題。在使用“校園貸”的學生中,有88%將貸款用於娛樂消費。其中,47%用於購買電子產品,33%購買服飾和化妝品,29%用來吃飯、額外購買零食和旅遊,僅有35%用於培訓和購買學習用品。

是否使用“校園貸”,更多取決於消費觀

“校園貸”問題的產生,來源於多個方面。課題組認爲,首先是政府在應對策略上,未趕上“校園貸”發展的腳步。

“大學生沒有獨立經濟來源,多數不具備還款能力。”但作爲完全民事行爲能力人,其借款行爲和合同效力還是要按照《合同法》處理。這樣一來,簽訂了“校園貸”這樣的高息貸款合同,一旦不能按時還款,就很容易滋生出非法討債或暴力討債的現象。

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卻缺乏專門的系統政策,來對“校園貸”加以規範。對網絡借貸公司,也沒有統一、嚴格的市場準入標準。與此同時,正規的金融機構缺少專門針對大學生消費需求的產品;針對大學生的徵信體系平臺也未建立,無法實現對大學生借貸行爲的統一監管。

調查中,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所需生活費較高的學生,是否會更容易使用“校園貸”?答案是否定的。專家特地設計了這樣的研究環節——對月需生活費超過20xx元的學生,和急需資金時會使用“校園貸”的學生,進行數據交叉分析發現:前者中,僅有10.3%表示在急需資金時,會使用校園貸,其餘絕大多數都會另想辦法。

“這說明,是否使用‘校園貸’與消費需求的高低沒有直接關聯,而更多取決於消費觀念和習慣。”專家認爲,在我國家庭教育中,大都缺少理財教育和消費引導。進入高校後,也同樣缺乏必要的“財商”教育。這些,都給非法的“校園貸”平臺留下了可乘之機。

網貸機構離場,傳統銀行“跑步”進場

“20xx年5月以來,網貸機構離場,傳統銀行‘跑步’進場。”課題組專家表示,針對高校學生,多家銀行推出的借貸產品都打出了“低息”牌,但不可忽視的是:正規銀行開發的“校園貸”產品,不少擁有“自助申請”“循環出借”“全額提現”等特徵,同樣存在着過度消費、違規使用、無力償還等風險,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課題組建議,在爲校園貸設計“堵、疏結合”的政策體系中——“堵”上,應加強多部門聯繫機制,嚴厲打擊非法貸。同時,健全大學生信用體系,構建失信違約機制,督促其形成良好信用習慣。“疏”上,除完善“校園貸”中的企業市場準入資格外,還應推動金融部門信息共享制度,由正規金融機構、銀行合理設置信貸額度、利率,統一設定借貸限額,避免多頭借貸。

與此同時,高校也要從大一新生入校開始,就展開非法“校園貸”的防範宣傳,並加強家、校聯繫,明晰學生消費情況。開設金融知識和消費觀類課程。“健全困難大學生資助體系,也至關重要——可以利用數字平臺,對學生經濟情況進行監測,科學識別困難大學生,做好重點資助尤其是隱形資助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