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對各行業的影響: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嗎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4W

編輯同志:

人民幣升值對各行業的影響: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嗎

當前,有關人民幣升值的聲勢正在不斷加強。衆多的普通人都關心:如果發生升值,我們手中的人民幣是否會“更值錢”了呢?

海南讀者 蔡汩彌

認識這一問題需要搞清楚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和國內通貨膨脹的情況。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實行的是浮動匯率制度(又稱自由匯制)。那裏的匯率形成是由 外匯 市場上的需求和供給關係決定的。不論進出口貿易額和投資額的變化、關稅及貿易政策的調整、通貨膨脹因素、重大事件對社會上人們心態的影響,還是國際間不同規模的投機或投資活動帶來的資本流動以及中央 銀行 貨幣政策的實施等,都可能引發匯率的波動。因此,國際市場上的美元、歐元、加元、日元這些國際貨幣的匯率總是處於不斷的升降變化中。

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與自由匯制不同。自上世紀90年代中起,人民幣實現了經常性項目的可自由兌換,但是資本項目還沒有完全開放。正如普通人可以感受到的:不論中國的還是外資的單位和個人,都可以任意將美元或其他外匯兌換成人民幣;反過來,他們都不能任意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及其他外匯,除非通過了必要的行政審批程序,且要受到政策規定、指標、額度方面的制約。

在資本項目不可自由兌換的條件下,長期以來8.28∶1(允許很小幅度波動)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形成和保持在實質上仍是出自政府的決定而不是市場波動因素作用的結果。這是一種由政府確定匯率並通過一定的行政管制保障的、同美元保持固定比價的穩定型匯率機制,又稱盯住美元的匯率。其最主要的特點之一,是不論其他國際貨幣是升值還是貶值,人民幣兌換它們的比價都是從它們兌換美元的比價換算而來。這意味着:當美元兌換其他貨幣出現升值時,人民幣就跟着美元升值;反之,當美元發生貶值時,人民幣又隨着美元貶值。多年來,人們常聽到的“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及“不貶值”“不升值”的說法,不是指對所有的外匯,而是僅指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保持穩定。例如,XX年度,當美元兌換歐元曾貶值近20%時,人民幣兌換歐元也貶值了同樣水平。那麼,同樣的道理,如果日後某天政府採取措施,一次性地將人民幣升值後,其意義也只是就兌換美元而言的價值提升。即在使用人民幣交換美元來支付的進口產品、出國旅遊、留學等活動中人民幣將會變得“更值錢”。

然而,對廣大生活、工作在國內的普通人來說,他們手中的人民幣是否更值錢的決定因素並非來自匯率的調整,而是取決於人民幣在國內市場上的購買能力。影響這一購買能力的則是通過消費物價指數或是物價總指數表示的國內通貨膨脹狀況。

近兩年來,國內再度出現通脹問題。去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4%左右,而且今年可能仍會維持這一水準。這意味着,就國內購買力意義而言,去年人民幣貶值了4%,今年還可能將貶值同樣的比例。這又相當於10000元人民幣在一年內要“蒸發”400元。並使當前銀行儲蓄的實際利率成爲負值。以一年期的定期存款爲例,扣除利息稅後的名義利率雖爲1.8%,而實際利率則爲2.2%。人們在銀行的每萬元存款會“蒸發”220元。通脹壓力使得銀行內的存款不能夠增值,而只能是“減損”。另外,4%的價格指數只是一個平均值,其中屬於必需品的糧食、食品類、水、電、燃料等價格,醫藥、交通、商品房等價格的上漲要高得多(如:去年食品類價格上漲了9.9%)。

現實中,人們總要用手中的人民幣在市場上購買所需的物品和服務,面對通脹壓力,普通的個人及家庭若是想讓現有的生活水平得以保持或是提高,他們就需要使人民幣收入的增長率能夠大於(至少等於)物價上漲率。近年來,有許多人,如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經濟效益較好的行業、企業和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等事業單位的人員,他們的生活水準一直在提高是因爲他們的收入增長率高過了通脹率。也正是因爲在國內購買力意義上的人民幣一直是有所貶值的,當前我們的社會,特別是各級政府部門才應當更多地關注那些收入沒有增加,或是增加的比率趕不上消費物價特別是那些必需品價格上漲率的社會羣體。如農民、工資長期未能提高的民工、低收入者、失業下崗人員等羣體。需要有切實的扶助措施,更要防止狀況的惡化。

就認識貨幣現象而言,搞清楚上述不同意義的升值和貶值概念,防止陷入費雪所說的“貨幣幻覺”,不論對於普通人的生活理財,還是對政府部門制定公共政策均有着現實的意義。 申萬:人民幣升值對 銀行 的影響爲中性

自XX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爲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升值2%。

評論:

我們認爲人民幣升值對銀行股的影響爲中性。

1、上市銀行業務範圍基本在國內,擁有的外幣資產和負債的比例較小,人民幣資產負債和外幣資產負債基本匹配,從事包括國際結算在內的國際業務的量也較少,對於表外業務產生的敞口通常會運用衍生品進行對衝,因此升值的直接影響不大。我們不贊同因爲銀行持有大量人民幣資產因此將從升值中巨大獲益的觀點,理由是相對應這些人民幣資產,負債同樣存在。但被匯金公司以 外匯 注資的公司的情況將會有所不同,由於它們的資本金大多爲美金,這將導致淨資產的縮水。

2、升值對銀行的間接影響將比源於資產負債結構的直接影響更大。這種間接影響體現在升值對綜合經濟的影響間而影響到銀行的生存環境。我們認爲2%的小幅升值對綜合經濟的影響不大,因此對銀行股的影響也不大。有種觀點認爲從日本和臺灣的升值經驗看,對銀行股形成重大利好,但我們並不認爲這種情況可套用現階段的銀行股。當我們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進行升值和銀行股價相關分析時,發現相關度很低,這是因爲銀行的業績不僅和匯率有關,還和利率、gdp等衆多因素有關。

我們維持對銀行股的判斷:絕對股價處於合理估值水平上方,箱體波動帶來波段操作機會,突破箱體的契機在於目前尚不明朗的股改方案。由於利率非市場化時期的利差保證以及相對充足的撥備,部分銀行股業績在今年將保持穩定,相比於與固定資產投資有密切關聯的大市值板塊有基本面的比較優勢。但作爲和宏觀

經濟密切相聯的行業,銀行業的比較優勢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步消失,其資產質量等問題也將逐步顯現,長期持有必須選擇基本面優質的公司,才能分享經濟的上升趨勢和股價的上升通道。

人民幣升值將導致期貨市場大利空?

人民幣升值對於中國期貨市場短期來說將是一個大利空。這是業界對人民幣升值影響期貨市場的一個共識。廣發期貨公司總經理肖成博士認爲,人民幣升值對商品價格是利空,它將在一段時間裏直接挑戰投資者對商品期貨牛市持續的信心。

早在XX年2月12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上演跳水行情,短短几分鐘內全盤皆綠,銅、鋁期貨不僅將早盤漲幅悉數回吐,並且瞬間跌停。當時認爲,這是市場對於人民幣可能升值的一種提前反應。

人民幣匯率成爲XX年中國宏觀政策的最大懸念。隨着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與預期越來越大,人們對於商品期貨的關注也顯得越發強烈。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何新博士就告誡說,隨着中國經濟崛起和美元“中心貨幣”的動搖,期貨市場價格體系將面臨革命性變化,而作爲國內期貨投資者對其中所蘊涵的機會與風險也應有清醒的認識。

期貨價格與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緊密相聯,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必然涉及到各國貨幣的交換比值——匯率。美元貶值往往是導致國際性商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市場參與者通常都認爲,一旦美元匯率走高,那麼期貨價格將會下跌。北京首創期貨分析師黃振光指出,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那麼期貨價格會下跌,這是國際貿易中的常識。

由於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以美元爲計價單位的,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多少,從理論上就意味着中國的進口成本將下降多少。人民幣升值對商品期貨市場的影響首當其衝。就國內期貨市場而言,大部分商品是需要大量進口的大宗原材料商品,其中,大豆、銅、天然橡膠等品種的進口依存度較高——近三年來大豆進口量佔消費量的37%,銅進口量佔消費量的47%,天膠的進口量則達到消費量的65%。

建證期貨的何海海拿銅爲例來說明。他說:對於現在年消費總量30%以上需要依賴進口、而出口數量佔不到2%的大宗原材料商品銅來說,本國貨幣的升值就意味着進口成本的下降,舉例說,人民幣升值5%,國內外銅價比率應相應下降5%。例如,上海期銅與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銅的比價關係長時間在9.8-10.4之間波動,如果人民幣升值5%,那麼這種比價關係就相應縮小至9.3-9.88之間了。因此,人民幣升值將打破現有的大宗商品的進出口平衡狀況,也同時爲國內期貨市場的參與者提供一次動態平衡轉換過程當中的操作良機。

儘管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會帶來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商品期貨期貨價格尤其是對進口依存度較大的商品期貨價格,不過,這種影響將是短暫的,長期來看,商品價格還會按照供求關係來決定趨勢。

有人認爲,人民幣升值使出口受到阻礙,此時國內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減少,因此人民幣升值後,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降幅度將大於理論幅度。人民幣升值若引起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則意味着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減少,需求的持續減少將帶來價格的持續下跌,所以人民幣升值後不僅意味着商品短期價格的下跌,也可能出現長期下跌的局面。另外,由於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大量資金進入中國,有一部分活躍在期貨市場上。一旦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匯率很可能會很快達到浮動區間的上限,達到這個上限後,由於匯率不會再次擴大浮動區間,此時,投機資金就會在享受完人民幣升值的“美餐”後揚長而去。在撤離中國市場期間,他們將大量拋售手中的人民幣資產包括期貨合約,然後兌換成美元出境。投機力量的拋售將導致國內市場期貨價格的大幅震盪。

那麼,如何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操作國內商品期貨?何新認爲應轉變理念。他說,“單純看國內商品,人民幣升值或預期升值對國內商品期貨是利空,但主要期貨品種銅、豆、燃油超過一半依賴進口,這就使國內期貨同種商品有國內跌國外漲兩個方向的動力作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日本商品期貨受匯率變化影響的情形與我國期貨市場現狀有相似的地方,如本幣升值,商品資源依賴進口,而國外資源受美元與日元脫鉤影響大幅漲價。當它的商品在日元體系下承受匯率鉅變時,其價格趨勢並不是單純下跌,而是經歷了巨幅的快速的漲跌反覆,使商品輪番受到外漲內跌的強力拉動。所以,我們本幣的升值或預期升值,將複雜作用在期貨價格上,這種變化包含巨大機會與風險。在這樣的行市中,以歷史統計數據爲基礎的價格模型和看盤理念將失靈。而今,在一個趨勢來臨時,決不能侷限於商品供求面,而要看到匯率對商品價格定位的根本影響,這就是我們認爲的理念。”

匯率的變動將給現貨企業帶來大的經營風險,市場研究人士提醒現貨企業,應未雨綢繆,必要時應通過期貨市場迴避市場經營風險。 [1] [2][3][4]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