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調研實況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1W

調研地點:湖南省鳳凰縣麻衝鄉扭仁村

農村調研實況報告

調研對象:扭仁村全體村民

調研時間:2010年7月6號至2010年7月16號

新聞報道和中國惠民政策中我們瞭解到:由於歷史原因,在中國建國之前,一些少數民族尚處於奴隸社會,甚至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歷史發展階段,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爲了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快速發展,中國政府先後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興邊富民”工程等幫扶措施,並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財政援助、稅收減免等優惠辦法。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總量由324億元增加到30626億元,增加了90多倍。

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並響應國家號召:關注少數民族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我們上海海事大學社會暑期實踐第09分隊“甘露行動小組”來到湖南省鳳凰縣麻衝鄉扭仁村——鳳凰縣純苗族的最貧困的山村,進行了爲期十天的調研活動,並準備通過我們這次的調研反映當地的真實現狀併爲村民們解決些實際問題。

十天的切身體驗使我們對扭仁村有了一個較全面的瞭解和認識。我們這次活動以支教、調研同時進行分組行動的方式,每次安排5人分成兩組由當地小孩伴同走訪村民和進行務農。十天裏我們共走訪了村民56戶,並對村支書麻國興,村長麻柄合,村祕書龍高崽;麻滿星、麻城關、龍明華、龍文麗等五保戶;麻滿元、龍繼英、麻輝、等個體戶;文藝老人麻官志;百歲老人麻靈香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1戶村民進行了詳細調查。我們的調查主要分爲五個部分:本村地理人文、人口結構、經濟和生活狀況、醫療與保險現狀、其他及現有困難。以下便是這次調研的大致內容:

1、扭仁村的地理人文

通過調查我們得知扭仁村是鳳凰縣最典型的貧困村,該村地處鳳凰西南角西鄰貴州南鄰懷化;距離縣城約60公里;地勢險峻,海拔更是堪稱與雲貴高原齊平;從鳳凰到扭仁行時2個多鐘頭,沿途讓你感覺車像是一直在爬坡,即使短短的路程都顯得格外遙遠。這邊幾乎所有的路都是依山而修,由於這邊山多石山且陡峭,所以路旁一邊是巖壁另一邊便是高高的山崖,初次體會而且是在晚上坐在只有鄉村才能找到的小四輪裏在真有點心驚肉跳!值得高興的是這裏修好了水泥路,極大的方便了鄉民們的出行。聽校長這路是XX年由中國石化集團贊助修的,在沒修路以前村裏人要想到縣城得連趕兩天多的路程,還容易發生意外事故。但這路只修到麻衝鄉,離扭仁村還有二十里遠而且這邊的車也非常少。正是因爲這些限制扭仁的交通相當不便,水資源也比較匱乏;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然而,逆勢造英雄,扭仁雖然環境惡劣但卻擁有許多的“英雄”事蹟。從建村近3XX年來村裏一直沒有中斷過出現頗有聲望的人:秀才、縣官、大寨主、作家、畫家、縣長、博士等。聽村民們說也是因此才使這較一般的苗寨保存的更加完整更具苗族氣息,當然對這我們還從村裏的一座現存200多年依舊亭亭豎立的土木石結構的房子上能察覺一斑。說到苗寨,不得不提及他們獨特的房屋:大多都是由一米多高的石頭房基,再加上兩米來高的土磚,上面再是木瓦結構;房子裏面也很簡略,大都是有幾根木柱撐起整個房頂,加幾樹幹一把木梯和一些木板樓便建了個二層;再加幾塊木板架起的幾張牀,一張桌子、一個櫃子和幾把凳子;這便構成了這裏幾輩日常生活的地方。

此外,苗族人們的能歌善舞以及對歌舞的熱愛在這裏也表露無遺。記得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晚上十一多了,可村裏面那回蕩的苗歌絲毫沒有疲憊的感覺,一直延續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來!調研中還得知扭仁村是周圍人口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達旦的歌聲在這也是常有的事。聽校長和麻老師及麻志官老人說起:苗歌苗鼓對上一輩的人來說就像我們現在的必修課,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賀喜歌,慶典歌,因爲這不僅是一種才藝和傳統其實更深的是一種交流,一種情感的表述!特別是苗歌,它所蘊含的遠遠超過了歌聲所能替代;其中用到了許多隱喻和暗喻等修辭手法,且這些喻體大都來自自然的花草樹木和蟲魚鳥獸;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較高的觀察、鑑別、領悟和創作能力;可稱得上是心靈的造化,自然的靈現。可能這也是爲什麼現在這種方式和能力正在這片土地上慢慢的消逝的原因之一,調查中發現這裏的小孩幾乎都不懂不會這些傳統的東西,一方面是他們的父母很少有時間也沒有這份心去教他們,另一方面是他們自己不喜歡難得靜下心來學習。當然這其中更大的是沒有被重視起來,社會風氣和現狀的驅使,大家都在忙於爲生計奔波跟本就難以顧及這些。平時的對唱更多注重於各自的一種休閒和愛好,而沒有想過如何繼承和發展。這些事實的反映不得不讓我們爲祖國文化遺產的繼承感到擔憂,即使在這種地方都被利益深深的覆蓋那些所謂的保護政策起到的作用實在微乎其微。當然這也不是一個政策那麼簡單的事情,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不僅需要整體形式的改變(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需要苗族同胞們樂於奉獻,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維護和繼承祖輩的傳統。這些都需要社會力量和國家政策的相應扶住,畢竟民以食爲天只有在解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後人們才能把多餘的精力投入到精神世界裏。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回來的前一天,麻老師跟說了許多關於苗族文化方面的事,最後還拿出了他自己的一本根據一段發生在清初民國時期的追求愛情自由的故事。並告訴我們他將用他的一生來繼承祖輩留下來的優良傳統並將其傳承下去------

聽到這些我們心裏彷彿一泓清泉在涌動,泉水的源頭便是這些彷彿是爲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而生的人,雖然很少但他們的執著和熱愛足可以感染一方人,併爲之創造一番更廣闊的天地。時間的限制使我們無法飽嘗苗族文化的魅力,但我們知道我們已經擔當起了使者的身份,已經有責任將之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作爲民族的一份子這其實是我們共同的財產,要想將這份無價的財寶珍藏下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我們一起奉獻。

2、人口結構

通過與村委會各領導的交談我們瞭解到扭仁村現有102戶584人,其中有黨員21人,預備黨員2人,富農15人,中農約400人,貧農約100人。村管理人員12人,擁有村委會﹑婦聯﹑保衛部﹑民兵營﹑財務部等10個部門。各年齡層次大致是老年人20%,中年26%,青年30%,兒童24%。這裏雖然很是偏僻但務工潮絲毫沒有因爲距離而遺忘這,現今村裏務工人員佔了大約70%,其中中年74%,青年95%。全村受教育程度國小以上的大約20%,中學大約10%,高中不到10%。其中老年人中能講普通話的不到10%,中年人約30%,青年和兒童現在基本都會說。與村幹部的交流中我們還了解到本村原本人口達到800人,後來由於修建水庫大量農田被淹及一些富裕村民的搬遷,使得村裏現在人口少了許多,當然這其中還有許多都是爲了離開這個偏僻的山村到到相對富裕一點的阿拉,麻衝等鄰村去了。從話語還能聽出這種想法是許多人心裏有的,只是迫於條件限制而不能實現。在這裏還存在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是超生問題,從我們教的學生和走訪他們家裏我們發現這裏每家的孩子至少是2個,多的家庭甚至達到7個。挺大程度因爲此許多家庭無法照料好每個孩子,只能滿足孩子們的溫飽問題至於教育方面則幾乎全部靠學校。從人口結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扭仁是一個嚴重欠發展的村莊,這種欠缺需要的不僅是知識和觀念,還需要有政府的幫助和社會的關注。

從村民交談我們得知無論是村委還是政府真正實實爲他們生計考慮的事情還很少,最難於接受的是相關官員還拖欠了村民們一年的國家農業補貼,平均每戶有600多元。當這些情況反映到縣政府時只是用層層相護的方法把村民們擋回了家,問題仍然沒能得到解決,轉而上村委出面調解則是不了了之。當聽到村民們說起這些,看到的是他們眼中的無奈和氣憤,在感激國家無微不至的關懷時又難免不對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員嗤之以鼻!從這我們站在村民的角度看有的是一種寒意襲人的感覺:當自己處於弱勢當知識與財力物力存在限制,一些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便只能眼睜睜看着做無謂的掙扎!站在我們的角度作爲一個被看重大學生我們已經有責任擔當起維護正義的武器,我們應該用行動來將這種不良的行爲改變,可以用社會的輿論用法律的武器還可以用相關人士的幫助,當然最好是與當事人談判直接將事情解決。可以想象的是這種事情存在的遠不止一個地方,什麼纔是真正奏效的長久之計?在個人看來唯獨人心改變,只有管理者真正的把心思放在了排困解憂上,也就無所謂發生這種事。當然這將是個常遠,當下最有效的是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儘可能的使人們直接享受自己應得的利益而不是同多多級傳遞。

3、經濟和生活狀況

扭仁村的溫飽問題直到XX年才真正全部解決,現今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左右。村裏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是祖輩延續下來的種地耕田,這隻能滿足基本的生活要求,現在最主要的經濟收入是靠外出務工,這在人均收入中佔據了很大比重,致使現在村裏的人口結構相對畸形化,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

扭仁村現有耕地每戶3-4畝,大多是山地,平山造地而成,村裏的山地現已承包到戶,且非常地分散。主要的經濟作物爲玉米、水稻、穀子和油菜等。由於受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水源少、缺乏蓄水設施和灌溉設備,村裏的耕地還是以原始的看天吃飯的方式,水稻的種植收成全部依賴於雨水,到了耕種季節只要一有雨水,無論黑夜白晝颳風下雨都外出耕作,以防誤了農時和雨水流失,如果遇到乾旱天氣,村民們只能唉聲嘆氣。作物的種植是由世襲而來,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村民沒有自主嘗試過新品種的種植。由於周邊村子種植梨樹得到成功,政府隨後在全鄉開始推廣梨樹的種植,XX年扭仁村也開始試種懶漢梨,政府送給村民樹苗,村民們開山種樹,美好的前景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幹勁。可是,等到梨樹長大、產勢大好之時,卻因交通不便,沒有銷路,上十萬斤梨最後成了一堆垃圾,加上梨樹在扭仁村的成長過程中發生了變異,村民不得不忍心把上萬棵梨樹砍掉改種其他作物!這次嘗試的失敗給當地保守的村民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三年的勞動成果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