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保單危及中國保險業

來源:瑞文範文網 5.29K

2月20日,友邦xx公司總經理xxx攜家人在香港某酒樓就餐時遭一持槍者襲擊。香港警方懷疑該案件並不是單純的搶劫案,目前正在從公私兩方面調查鄭是否與人結仇。

地下保單危及中國保險業

據香港媒體猜測,此次槍擊事件有可能與外資保險公司到內地搶單有關。中國內地保險市場巨大,很多在香港經營的保險公司都到內地拉客戶,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地下保單”,而與港澳相臨的珠三角地區一直處於激烈競爭的最前沿。

地下保單悄然做大

早在XX年,香港壽險總保費中就有近1/3來自內地,摺合100多億人民幣,這一驚人的數據引起了業內及管理層的高度關注。從當時起,地下保單就成爲熱點話題。管理層一再表示要“嚴厲打擊非法銷售地下保單活動”,然而地下保單卻在禁止聲中“茁壯成長”,從內地流出的保費年年遞增。

XX年,一直受到打擊的地下保單從“根據地”珠三角和福建沿海地區,經過南京、杭州和上海,進入北京。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目前北京地區每天至少有40張地下保單產生,每張保額都在50萬美元以上。而且購買保單的都是中高收入人羣。

地下保單不僅在地區和規模上不斷擴展,在業務開展過程中也越來越趨向於“合法化”。

已經購買地下保險的一位鋼琴教師告訴《瞭望東方週刊》:“是朋友推薦我買的,我們小區很多人都買了,我們是一起到香港交費的,朋友說只要是本人在香港簽約就是合法的。”

按照規定,在內地簽署投保單、繳納保費,由推銷人員將投保單、保費攜帶到境外再由境外保險公司簽發保單的行爲是嚴重違法的。而內地居民在出境期間,向設在境外的保險公司購買保險,則符合法律規定。因此,組織投保人到香港買保險已經成爲地下保單規避法律的一種方式。

隨着內地保險市場的開放,外資保險機構紛紛取得在華經營的牌照,居民完全可以在內地購買外資經營的保險,爲何仍然要費盡周折到香港去購買呢?一外資保險xx公司的保險代理人無奈地告訴《瞭望東方週刊》:“在收益率和理賠率方面,我們的產品完全沒辦法和境外保單競爭,我們的預期收益率最高在3%-5%之間,而境外保險都在10%以上,甚至達到20%。從理賠率來看,我們大概能達到30%-40%,而境外保險可以達到100%。”

回報高、保障高、賠付的是外幣,這是很多人對境外保險的印象,也是地下保單不斷壯大的祕密。所以儘管監管部門三令五申,保險代理人爲了高額佣金,投保人爲了高收益,還是在不停地銷售與購買地下保單。

監管策略不得不變

地下保險規模的不斷擴大令監管層極爲惱火,地下保單繞過國內監管開展業務,是一種“服務走私”行爲。一方面,保險資源大量外流給境內保險公司帶來嚴重衝擊,另一方面可能會有人利用境外購買保險的做法洗錢,使不法收入“合法化”。

曾參與保險法司法解釋立法工作的郭玉濤律師在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表示,打擊地下保單非常必要,境外保險機構未經監管部門批准在境內開展業務,逃避監管和稅收,擾亂國內金融秩序,是任何國家都不容許的。而且一旦保單發生糾紛,會涉及國際司法,不能用境內法律保障境內投保人利益。

政府的態度一直非常明確,早在1999年保監會就發出公告,嚴禁海外保險機構非法從事保險及中介活動。XX年,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地的保險監管部門聯席會議上,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書面承諾,對非法推銷境外保單的香港業務員進行有效處理。XX年,中國保監會三次下文對“地下保單”的不法銷售嚴令整肅。

然而一系列的監管措施收效甚微,保監會顯得有點力不從心。郭玉濤律師認爲,主要因爲我國政府無法控制境外機構,它們可以規避中國法律。

一直以來內地監管機構對付“地下保單”集中在代理人和投保人兩方面,一方面打擊在境內銷售境外保險的代理人,另一方面通過宣傳的方式,使投保人瞭解地下保單的非法性質和蘊含的風險。

事實已經證明這種策略效果不大,由於銷售的隱蔽性及境內居民可以越來越方便地出入香港,很難使保險代理人受到法律的處罰。在高收益和高保障的誘惑下,對投保人的“說服教育”也很難起到作用。

而近期香港美國友邦保險的一項決定讓人覺察到監管層的策略在改變。今年2月,香港美國友邦保險發出內部通知,禁止其保險代理人銷售保單給內地客戶,無論保單簽約地是在香港,還是在內地,香港友邦將不再向內地客戶簽發新單。新華網報道,香港其他壽險公司也有意效仿友邦的做法。

儘管目前還只是一家公司的決定,但還是露出苗頭,監管部門在設法通過控制境外保險機構,堵住地下保單的“源頭”。

雖說是香港壽險公司“主動切斷”地下保單,但肯定還是源自管理層的壓力。

在XX年11月中國保監會發布的《嚴厲打擊非法銷售境外保單活動的通知》中,保監會指出“對於在境內非法銷售境外保單的境外保險機構,將在市場準入等方面作爲重要因素加以考慮”。就此,深圳保監局提出,對於嚴重違反規定的境外保險公司,將取消其在內地再設立分支機構的資格。這意味着如果仍向內地居民銷售地下保單,境外保險機構可能會喪失在內地展業和開設分公司的機會。

面對誘人的內地保險市場,是採取非法的地下保單方法侵入,還是在內地開設分支機構合法經營,兩者非此即彼的選擇中,境外保險機構會有自己的衡量。

不能苛責保險公司

地下保單的屢禁不止襯托出國內保險公司的弱小,從側面說明中國保險產品在保障範圍、力度及服務等方面和境外保險有很大差距。

地下保單一般都是高端的壽險,而這正是國內保險公司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地下保單才能大行其道。儘管是非法展業,但是表現出的境外保險機構的競爭力不可小覷。

上海合泰保險超市服務中心經理王小林在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表示,我國的保險市場還是初級市場,是剛剛從計劃經濟脫胎而出的,在風險、定位及計算方式等方面和發達國家的成熟市場有很大不同,市場的開放和發展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說在誠信經營及服務質量方面,大家可以指摘國內保險公司經營水平的話,在保險產品收益率方面,恐怕就不單單是保險公司本身的問題了。爲何境外保險的預期收益率能夠超出境內保險如此之多,這其中還包括很多境內外商獨資合資的保險公司?

郭玉濤律師表示,地下保單的收益率

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資金運用的渠道廣,另外公司風險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強,其次,在稅費方面境內外的保險公司也有所不同。

談到這個問題,王小林說,我國對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率有政策限制,不過他同時承認,即使政策限制放開,以目前的投資渠道及市場情況,收益率也不可能和境外保險相比。

保險產品提供給投保人的收益最終還是由保險資金的運用效率決定的,一直以來,中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只有債券、銀行存款等低收益的利率產品。XX年1月30日,保險資金投資股市的政策障礙才取消,然而,a股市場到底能夠給保險公司帶來多大收益,恐怕更多的人對此持懷疑態度。

從這個角度講,境內保險公司敵不過境外保險公司,恐怕不僅僅是保險公司自身發展的問題,甚至不僅僅是保險市場發展的問題,整個中國資本金融市場都脫不了干係

[1]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