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4.4K

黨的十六大把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之一。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政府高瞻遠矚提出的戰略決策。當今人類社會無論是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參與國際競爭,還是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建設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而提高國民素質的關鍵則在於教育與學習。社區教育作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一個重要載體,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關注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區在實施“兩加快,一統籌”戰略,建設大都市中心城區,開展社區教育工作更有着現實和深遠的意義,對於培育城區人文精神,提高城區品位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努力下,近年來我區推進社區教育發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也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肯定,2004年被省教育廳評估認定爲首批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主要的工作和成績有以下一些方面:

社區教育調研報告

一、宣傳理念,提高認識

2002年區教育局、區文明辦共同策劃舉辦了江乾區社區教育論壇,邀請省、市專家作專題發言。區領導、各部門、鎮、街道以及基層有關幹部參加論壇,初步瞭解社區教育的概念及其意義,逐步引起重視。2003年部分街道社區在教育局的指導下開展了社區教育節和社區教育宣傳諮詢活動。2004年區教育局與街道聯手開展了大型廣場社區教育宣傳週活動。通過文藝演出、板報宣傳、諮詢活動、現場書畫等多種形式,宣傳理念,營造氛圍。活動中有180多名專兼職和志願者參加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參觀。還在江干教育網建立了社區教育網頁,宣傳社區教育,報導社區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動中出現的先進事蹟。通過這些活動和載體宣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區教育在我區上下漸入人心。

二、構建社區教育三級網絡

構建網絡是開展社區教育工作的基礎。2003年10月我區社區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訓中心的基礎上籌建並經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區學院定名爲江乾區社區學院(籌)。閘弄口街道、採荷街道、凱旋街道在此前後成立了社區學校。基層社區先後成立市民學校,至今全區49個基層社區成立市民學校41個。4個鎮則依託成人文化學校,拓展社區教育的功能。全區46個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學校,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區城鄉的社區教育三級網絡。

三、建立專兼職和志願者相結合的工作隊伍

我區重視社區教育、成人教育隊伍建設。已建立起由專職、兼職和志願者三部分組成的幹部師資隊伍。目前全區有專職人員16名,其中區社區學院6名,各鎮6名、街道4名。15名幹部是由區教育局委派。1名由鎮解決。兼職人員主要由各基層社區、村文教委員擔任。目前社區文教委員49名,村文教委員46名,共計95名。2004年通過舉辦兩期文教幹部崗位培訓班,提高了他們的教育理論和實際工作能力。其餘是外聘的師資和志願者,根據教育活動的內容需求,隨時聘請參與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採取措施,推進工作深入發展

(一)近年來我區推動社區教育工作出臺的文件如下:

2001年:

由區教育局起草並由區政府下發了《江乾區社區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

2002年:

區教育局下發了《江乾區中國小參與社區共建、學校資源向社區開放的實施意見》。

2003年:

1、區教育局向區政府報告申請社區教育專項事業經費並經同意按我區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財政預算。

2、區教育局起草並由區政府辦下發《江乾區企業職工“雙證制”教育培訓的實施意見》

3、區教育局與文明辦、民政局聯合下發《江乾區示範市民學校的評估認定的意見》,同時下發了《江乾區示範市民學校評估細則》。

2004年:

1、區教育局起草並由區政府辦下發了《江乾區關於加強社區教育工作,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並召開江乾區社區教育工作會議。

2、區教育局下發《關於社區教育券發放方法的通知》。

(二)爲了貫徹落實有關文件,採取了以下一些舉措

1、2002年起,區教育局就分別對閘弄口、凱旋、採荷三個街道派出專職幹部到街道承擔基層社區教育的指導工作。從近兩年半的工作來看,工作成效是明顯的,在指導網絡建設、活動開展、規範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區的歡迎。

2、2002年起全區中國小場地等資源向社區開放。區教育局統一製作銅牌向社會公佈,統一印製市民活動卡,大部分學校開放工作比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獎勵。

3、加強對基層市民學校的管理。教育局統一印製社區教育工作臺帳,規範基層工作計劃的制定,工作過程的記載和年度工作和小結,並通過例會,調研等形式瞭解基層工作情況,加強工作指導。2004年通過創示範市民學校活動並進行評估,評出十所首批區級示範市民學校,區教育局分別授予銅牌並予以5000元的獎勵。這些措施的落實,在促進基層市民學校向規範、健康的方向發展方面起到較好的作用,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基層社區工作的積極性。

4、2004年試行江乾區社區教育券制度。採用學習者自己出一點,社區教育券補貼一點的辦法,激勵市民參與學習,提高素質。全年共計發放社區教育券16萬元,已基本回收。社區教育券主要用於市民三項等培訓。1000餘名市民受益,其中600名市民通過培訓拿到市教育局頒發的結業證。從試行的情況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市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一定的調動,同時也調動了社區學院和各成校、社區學校的培訓的積極性。

五、教育培訓活動蓬勃開展,我區成員和市民素質得到提高

隨着社區教育三級網絡的形成,各層面均開展了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區社區學院成立一年來,舉辦了成人業餘高等、中等學歷教育11個,學員500餘人;面向我區機關公務員開展電子政務培訓班9期,360餘名學員培訓結業;舉辦“十萬家庭網絡行”培訓,1997名市民通過培訓結業;還舉辦了基層文教幹部崗位培訓班等等。

各街道社區學校在區教育局的指導下,也舉辦市民三項培訓、中老年書畫班、文史知識、外語等各類培訓班。市民參與率不斷擴大,有些班級學員報滿供不應求,還涌現一大批學習積極分子和動人事蹟。各基層市民學校也開展了“百場講座”活動,內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識、環境保護、科學發展觀、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鎮和社區把青少年的教育納入社區教育範疇,利用暑假組織轄區青少年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的活動內容,吸引了廣大青少年的參與,據統計參與率達到80%以上。活動的形式有很多創新。例如:“家門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論壇”、“青少年模擬法庭”、“我愛家園演講比賽”,給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體的報導。社區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全區還出現了一些較爲固定的學習型團隊。例如:景新社區的書畫社、慶春門社區的集郵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點名聲。農村成校僅2004年舉辦成人業餘中專學歷班學員298名,大專學班學員135名,其它培訓班培訓人數1690人,還配合鎮各有關部門開展各類培訓達12500人次。開展農民素質培訓有1099名獲得技能證書或學歷畢業證,大大超額完成區今年下達的200名指標。社區教育活動開展爲提高我區城鄉人員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我區社區教育工作雖然收到一些成效,但還存在一下制約發展的問題,需要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研究並予以解決。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運行機制不夠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區教育以提高轄區全民素質爲宗旨,是一項系統工程,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落實各級的目標任務,並健全有效機制。目前,街道、鎮和基層總體講發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開展主要靠領導的意識和重視程度。因而在社區教育的人員、經費、場地、設施、工作的落實上隨意性很大,個別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區學校正常地開展社區教育。隨着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調整並統一由區管之後,各鎮、街道的教育工作重點,應及時轉到以提高轄區成員的綜合素質的社區教育上來。區政府要起到對全區社區教育工作的領導和協調作用,落實各級的工作目標責任,建立符合我區、鎮(街道)、社區(村)分級主辦社區教育的運行機制和各層面內部協作機制,分工協作,形成合力,整體推進我區社區教育工作的發展。

二、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強。

我區自2003年起作爲區級層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財政預算。這筆經費除了解決區級大型社區教育活動和區社區學院事業經費外,主要用於基層市民學校建設的獎勵和江乾區社區教育券發放,即推進基層工作的規範化和鼓勵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和弱勢羣體的教育培訓工作上。與兄弟區相比我區的投入尚存在較大差距,例如上城區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標準列入預算。下城區則把外來人口也列入預算。江乾區是個外來人口大區,對他們的教育也關係到我區社會的和諧發展,應該把外來人口列入社區教育經費指標。在鎮和街道層面的投入方面也嚴重不足,較好的鎮和街道除場地設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區教育活動的日常經費就很少,而且沒有一個制度性的規定。至於城區各基層社區市民學校普遍反映經費難以落實,給社區教育工作和活動的開展造成很大的困難。社區教育作爲一項公益性事業,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除了區級予以投入外,街道、鎮也應該給予基層社區教育工作一定的經費保障,並形成制度。

三、落實專職社區教育人員的編制,理順管理體制。

我區現有社區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專職人員,除社區學院外,其餘人員的編制還在原學校。隨着中國小定編工作的開展,如何落實這些人員編制,理順管理體制有利於人員安定,也有利於工作的開展。西湖區、上城區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區教育幹部的編制全放到區社區學院。農村成校的編制,兄弟區、縣(市)的普遍做法是規模較大的成校,編制獨立。最近省教育廳、人事廳的文件規定,農村成校編制控制在農村人口的萬分之二。根據上述情況,我區人員編制問題解決的方法可以是採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區教育專職幹部,其編制統一放入區社區學院,由區教育局職能部門對他們進行工作考覈,其工資和政策性補貼、年度獎金由教育局發放,其它每月的獎金福利由街道給予解決。

2、農村成校前幾年已辦妥獨立建制的法人單位手續,其人員應從原單位劃出並劃入成校,同樣由區教育局職能部門對他們進行工作考覈,其工資和政策性補貼、年度獎金,由教育局統一發放,其每月的獎金、福利由鎮給予解決。

四、社區教育三級網絡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區社區學院(籌),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國小場地。進修學校、社區學院新場地已在籌建中,內部規劃需充分考慮社區教育的特點、規模和功能。根據市教育局對社區學院的評估指標要求建築面積要達到4000平方米,在設計上要考慮功能的整合,以便實際使用並能順利通過市教育局的評估認定,正式批准我區社區學院。四個街道有3個建立了社區學校,其餘1個至今未建立社區學校。要加大指導力度的同時,把街道社區教育工作列入區級對各街道的工作考覈目標體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資源建立社區學校,並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行分管領導任主任的校務委員會制度,同時實行分管領導任校長,教育局下派專職幹部任常務副校長的社區學校管理運行模式,確保街道社區教育工作的開展。區教育局要對各街道社區學校實行督導評估制度,認定合格社區學校。各鎮成校隨着城市化進程逐步向社區教育接軌,現階段成人學校要通過區教育局督導評估增掛鎮社區學校牌子。各街道、鎮也要加強轄區基層市民(村民)學校的建設,整合社區資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學校,開展社區教育工作。區教育局要繼續實行區級示範市民(村民)學校的評估認定工作,進一步推進市民學校建設。

五、打破條條分割,實現教育資源和教育培訓的整合

社區教育是一定區域範圍內面向全體成員的終身教育體系。具有社區教育具有“全面、全員、全程”的特徵。也就是說教育內容全面廣泛,包括學歷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社會生活教育、文化藝術教育、休閒娛樂教育等等;教育對象涉及轄區幹部、職工、農民、市民、外來人口等等;培訓過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區在教育資源和教育培訓上都存在條條分割的問題。在教育資源上各條線都要基層成立學校。例如;老年大學、婦女學校、人口學校、團校等等,名目雖多其實並不具備必要的人、財、物等條件,而且各條線對下都還要組織考覈等,使得基層不得不忙於應付,不但浪費有限的資源而且極大地增加基層的人力、精力上的負擔,還會助長了形式主義。

區、街道(鎮)、基層社區(村)三級都應該在教育資源和教育培訓兩方面加以整合。蕭山、餘杭等兄弟區整合電大、職業培訓中心、老年大學等各類教育培訓,統一建造一所區社區學院。規模大、功能全,具有極大的教育培訓優勢,較好地滿足轄區各類人羣培訓的需求。我區應該打破條條分割,建設好江乾區社區學院,使之成爲面向我區幹部、職工、市民、中老年等爲一體的上規模、設施新、功能全的一個終身教育平臺。

街道(鎮)和基層社區(村)同樣整合有限資源,建設和完善社區學校、市民學校,把其它各類稱呼的學校均納入其中,成爲各層面的終身教育平臺。納入之後各條線在管理上要加強協調和整合,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促進各類教育培訓活動的有序進行,真正起到提高轄區成員和市民綜合素質的作用。

六、社區教育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培訓面有待擴大

區社區學院成立以來,延續了原成人教育培訓中心和進修學校的學歷教育的同時,也拓寬了一些培訓內容,例如十萬家庭網上行。但總體來說,培訓面尚不寬,且主要是政府推動的項目。社區教育從培訓目標和內容來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對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識、綜合素質要求的教育培訓活動;另一部分則是公民爲了提高自身學歷、技能、專長、生活質量的培訓,這一部分則應該引進市場機制,作一些有償的服務。區社區學院更要增強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深入企事業單位、深入基層、瞭解需求,搞好課程開發,搞好教育服務不斷提高知名度。各鎮街道社區學校除了大量開展面向轄區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訓活動外,也應該發揮地緣優勢,加強與社區學院和各類培訓機構的合作,開展教育服務。各基層市民學校則主要開展轄區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動,以提高市民的素質,促進轄區的文明建設。通過各層面的共同努力,不斷擴大市民參與率。

七、充分發揮社區教育網絡在農民素質工程中的作用問題

我區社區教育三級網絡初步形成,這是我區提高城鄉市民素質的主力軍。我區社區學院和農村成校,均有開展教育培訓的場地,教育培訓的設施設備,還有計算機等專用教室,也有專門的幹部師資隊伍。社區學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訓中心和農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辦班培訓的經歷,不但開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學歷教育,也開展了10多個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還與省、市高校,技術學院和職能技能培訓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完全有能力承擔和組織我區勞動力素質培訓和失土農民的技能培訓。可是2004年我區失土農民培訓卻通過招標方式,讓民辦教育機構承擔。據瞭解,民辦教育機構也無專門的培訓人員,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員,而且在我區並無健全的網絡和基地,最後還是租用我區的成人學校的場地設施並由成人學校參與管理來實施培訓工作。我區既然構建起社區教育三級網絡,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整合培訓資源,發揮我區自己網絡的作用和效益。

八、加強對學習型組織創建工作的領導

黨的十六大提出建設學習型社會,而建設學習型社會則要從創建學習型的組織起步。要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創建活動促進我區各類人員和廣大市民素質的提高。這是一項社會的系統工程,靠個別部門的努力是很難奏效的,黨委、政府必須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我省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鄞州市和下城區都有很好的經驗值得借鑑。他們的經驗是成立黨委、政府牽頭的社區教育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教育局)領導和統籌社區教育工作,制定學習型組織創建的實施意見,並落實有關部門職責,負責指導、檢查、評估工作。例如:機關由區黨工委、學校由區教育局、企業由區計經局、街道、社區由民政局等職能部門指導、檢查和評估。

我區今年也成立了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是由區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對加強社區教育工作的領導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在學習型組織創建作用的發揮上還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學習型機關創建方面。建議社區教育領導小組增加區委領導成員,並出臺不同部門、系統學習型組織創建的目標和考覈體系,進一步加大指導檢查力度爲我區學習型城區的創建發揮應有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