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5W

“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企業黨組織要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和共青團等羣衆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羣衆,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這是經過修改的黨章中第一次對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的職責和任務作出了明確規定,指明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法。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開展黨的工作,是增強和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和羣衆基礎的重要保證,是新時期拓展黨的建設的新領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戰略要求。近些年來,與非公有制經濟的迅猛發展相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建工作相對滯後。因此,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已成爲當前黨的建設工作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企業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一、目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問題一:黨組織的建設滯後於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發展。

近幾年,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迅速發展。面對新的形勢,各級黨組織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認識還不夠到位,工作措施還不夠得力,黨組織組建工作滯後於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發展。

問題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性質決定了黨建工作存在一定困難。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它的財產具有私有性,員工具有“僱傭”性,業主對企業領導有絕對的權威。因此組建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業主的認同。由於部分業主對組建黨組織工作認識不一,心態比較複雜,有的甚至存在牴觸情緒,導致這些企業的黨組織組建工作難以順利實施

問題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自身的不穩定性,不同程度地制約和影響着黨建工作。

非公有制企業從業黨員流動性大,數量不固定,黨組織不夠穩定。就我縣而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以小企業爲主,佔98%以上。由於企業規模小,黨員數量少,黨員流動性大,“朝增暮減”的現象比較普遍,致使部分企業黨組織組建後得不到鞏固。

問題四:黨的力量比較薄弱。

雖然少數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符合成立黨組織條件,但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及時組建黨組織,導致覆蓋面無法擴大。另外,由於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員人數偏少,與員工數量相比比例偏低,致使黨組織的影響力和作用發揮受到限制。

問題五:黨組織關係不順。

目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組織隸屬關係主要採取屬地管理的辦法,但沒有明確的規定,造成一些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無人管理的現象。同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責任機制還不夠健全,黨委工作部門工作力量薄弱,職責不明,遇到問題時互相推諉,黨的建設工作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思想認識上的誤區,使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思想基礎脆弱。

從不同層次的思維主體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種思想傾向:一是有些上級行業和主管部門黨組織報着無所作爲——有“消極觀望”思想傾向。有些同志沒有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工作普遍無指導、無要求、放任自流。二是黨員的複雜、懈怠心態——“打工僱傭”思想傾向。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裏,業主和黨員職工是雙向選擇關係,很多黨員認爲自己是臨時的,流動性比較大,飯碗掌握在“老闆”手裏,隨時有“炒魷魚”的可能,難以把自己的個人目標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整體目標、企業發展目標有機結合在一起,難以行使黨員的權利和承擔黨員的義務,失去了黨員應有的作用。三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理不直、氣不壯——“配角從屬”思想傾向。部分黨員認爲,建立黨組織和開展黨建活動,受制於業主的制約和約束。四是價值利益的多元化,使得年青人不願靠攏黨組織——“急功近利”思想傾向。

2、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缺少堅實的物質保證和後盾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產權私有,除了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實行依法管理外,對其生產經營、組織機構設置、人事用工制度等缺少調控權。這就導致了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設置黨組織,或者開展黨的活動,對業主依賴性很大。

三、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近幾年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我們認爲當前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要把組織建設放在第一位,作爲首要任務和突出重點來抓。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必須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出發,既要堅持原則,理直氣壯,又要講求方法,穩步推進。具體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抓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隨着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必將進一步快速發展和擴張,這意味着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員和黨員轉移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就業。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要敢於突破傳統黨建工作格局的影響,着力於黨建理念與工作思路的創新,大膽地闖,大膽地試,這不僅有利於黨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政治領導和經濟監管,也有利於加強黨同羣衆的聯繫,有利於團結帶領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員工努力工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二)準確把握內涵,科學界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組織應當是黨在該經濟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職工羣衆的政治核心,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具有支持、促進和監督、協調作用。主要職責可以明確爲: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經濟建設爲中心,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依法經營,使企業健康發展;抓好黨組織的自身建設,積極開展黨的活動,加強黨員的發展、教育、管理;協助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協調企業內部的勞資關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領導企業中的工青婦組織,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三)改革設置模式,打牢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組織基礎。

一是合理設置組織。依據黨章規定,堅持從企業規模、黨員人數、構成差別的實際出發,既重視組織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組織建立的效果,在要求、模式、進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做到“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健全一個、鞏固一個”。一般有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應建立黨支部;黨員人數接近或超過50名的,可建立黨總支;黨員人數不足3名的,可就近與其他單位的黨員建立聯合黨支部;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應先建立工會、共青團等羣衆組織。二是理順隸屬關係。遵循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屬地管理、歸口管理和掛靠管理相結合,以屬地管理爲主。三是配強領導機構和領導班子。不足7名黨員的支部,一般不設支委會,設支部書記1名;黨員在7名以上的支部,設支委會,委員爲3-5名。黨組織負責人的選配,可以從企業管理層中熟悉政工業務,思想作風正派,組織能力較強,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員中選拔,並按黨章規定和必要的程序予以產生;如本單位暫無合適人選,可採取組織推薦、雙向選擇的辦法,從外單位選配;個體工商戶比較集中的地區和單位,其黨組織負責人可由屬地的工商所、個協、工商聯分會或負責第三產業發展機構的黨員負責人兼任。

(四)創新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

一是靈活開展黨建工作。堅持“爲企業所需要、爲業主所理解、爲職工所擁護、爲黨員所歡迎”的原則,圍繞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開展工作。二是加強黨員教育,改進黨員管理。凡正式應聘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工作時間在6個月以上的黨員,都應及時接轉組織關係,按時交納黨費,積極參加組織生活;應聘時間在6個月以內的黨員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參加組織生活,接受所在黨組織的教育管理。三是培育新生力量,做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員發展工作。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做好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工作,及時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員工吸收到黨內來。

(五)改進領導方法,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建工作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一是建立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縣委可以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黨羣工作的副書記或組織部、統戰部部擔任召集人,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具體負責本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的建設的籌劃、組織、協調、督查和考評等工作,實行定期研究、定期通報、定期會辦、定期督查,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列入創建黨建工作先進的整體規劃。二是根據不同類型,注重分類指導。對黨建工作基礎較爲薄弱的,採取主要領導分工掛鉤的辦法,進行整頓或幫扶;對黨建工作基礎較好的,注重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機制,推進黨建工作規範化。三是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社會效能。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宣傳陣地,努力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總結和宣傳搞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促進企業發展的事例,消除顧慮,形成共識。注意發現、培植和樹立一批黨建工作的先進典型,確立一批黨建工作示範點,指導和推進面上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