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改革發展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6W

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了打造“三地一城”、實現“五翻番”、做好做活“六篇文章”的總體部署,這是開創加快發展、轉型發展新局面的重大舉措,也爲加快我縣財政改革和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全縣財政部門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加大財政投入、強化服務,着力提高加快產業提升、促進基礎完善、支持城鄉統籌、引導生態優化、保障民生改善、服務黨建領航六項能力,全面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爲做好做活“六篇文章”服務,爲全力打造“三地一城”出力。

縣財政改革發展調研報告

一、積極培植財源,提高加快產業提升的能力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而工業又是產業的關鍵。2019年,二產實現的稅收佔全縣稅收近70%。財政要增收,希望在工業。財政部門要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資源特色,把主要精力放在扶持企業做優做強、提升產業層次上來,大力扶持打造礦產品精深加工和產業承接的重要聚集地。

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加大對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投資力度,每年安排工業園建設資金不少於500萬元,支持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推進工業園區綠化、亮化和美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園區承載力。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工業用地的收儲力度,不斷擴大園區規模,爲引進重大產業項目、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提供用地保障。

全力支持招商引資。每年安排招商引資基金不低於300萬元,確保招商隊開展招商工作、參加省市組織的重大節會、組織各類推介會等經費開支。會同縣有關部門完善招商引資各項獎勵辦法,加大獎勵力度,鼓勵各單位引進成長性好、配套性強和財稅貢獻大的項目。

完善各項扶持政策。每年安排承接產業轉移獎勵資金不少於450萬元,主要用於對企業發展的獎扶。結合已出臺的“3個20條”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整理。重點支持礦產品加工企業引進外礦生產、朝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朝上下游產業和配套產業延伸。完善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獎勵辦法,鼓勵金融機構多向重點企業、重點行業放貸。完善納稅大戶獎勵辦法,鼓勵企業增產增效。

二、加大項目建設,提高促進基礎完善的能力

緊緊圍繞縣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打造贛粵邊際宜居宜業、文明幸福的精緻新城”的目標,積極發揮財政職能,多謀善思,運作好項目,籌集好資金,全力支持全縣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爭資爭項力度。每年安排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不少於100萬元,圍繞打造“三地一城”,加大項目開發資金投入,認真謀劃、包裝、儲備一批重大項目。與發改委一起充分履行爭資爭項的牽頭單位職責,發揮部門優勢,準確把握國家投資政策導向,及時編印政策、項目、資金等信息給各單位,以便有的放矢爭資爭項。結合我縣資源、產業優勢和社會發展需求,加強與上級相關部門的聯繫溝通、信息跟蹤,集中力量爭取一批較大項目納入國家、省、市發展規劃。設立重大項目獎,每年安排獎勵資金不少於200萬元,對爭資爭項有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做好資本運作文章。扶持縣城投公司做實做強,精心包裝好“一江兩岸”老城區改造、工業園區松山片建設等一批有良好收益的項目,促進城投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籌措建設資金,年內完成向銀行融資2億元的目標。加強與省行政事業資產集團的溝通聯繫,爭取其加大對我縣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項目資金的扶持力度,力爭項目資金2億元。發揮財政資金“撬杆”作用,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事業。制定出臺財稅扶持政策措施,積極推動我縣有條件的企業早日上市融資發展。

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對市政基礎設施維修、城市綠化養護等,每年安排城市維護費300萬元以上,並逐年增加。對教育、文化、衛生、保障性住房、公路、環保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會同有關部門精心編制好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加大土地資金的管理,確保土地收儲資金需求。對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科學充分測算財政負擔水平,積極探索BT模式、向金融機構貸款等形式,多方籌措建設資金,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與審計等部門要不斷加大對工程預決算的審覈,節約建設資金。

三、加大支農投入,提高支持城鄉統籌的能力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縣財政部門應圍繞城鄉統籌,加大支農投入,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深入實施產業富民戰略,紮實推進農民增收。

加大水利設施投入。每年安排不少於500萬元的專項資金,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和節水灌溉工程,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會同縣水利、發改委等部門,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防洪堤工程建設、水庫除險加固、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等水利項目的安排和經費投入。統籌規劃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土地治理、庫區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農業項目,統一規劃實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扶持農業產業發展。設立農副產品發展獎勵基金,每年財政安排不少於100萬元,對規模較大的蔬菜基地、果業基地、林業基地、種養大戶給予財政補貼。每年安排“一大四小”建設資金200萬元以上,支持推進造林綠化工程。整合各類農業資金,大力發展桂花、厚朴和玫瑰等芳香種植基地,年內向上爭取200—300萬元的產業獎補資金,努力把建設成爲我國南方最大的芳香產業基地。把握上級扶持政策,精心包裝油茶、葡萄等基地建設項目,向上爭取農業優勢產業補助資金。

加快城鄉統籌建設。從2019年開始,在年七年級般預算支出中按不低於8%的比例安排、在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總價款中按8%的標準計提、在省市返還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中按50%的標準計提等三個方面專項安排城鄉統籌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集中一定財力和資金,使新增財力向城鄉統籌、改善民生傾斜,優先解決就業、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四、發揮財政導向,提高發展生態優化的能力

圍繞建設“生態福地”,縣財政部門要創新思路,通過加大投入、爭取項目、以獎代補等措施,在推進發展生態化中謀求更大作爲。

加大旅遊開發投入。加大對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的投入,每年安排旅遊專項經費20萬元以上,確保各項工作經費,支持旅遊產業的發展。在資金、土地、財稅政策方面給予支持,重點發展好特色芳香苗木觀光、客家瑤族風情、“農家樂”休閒等特色旅遊。發揮財政資金、財政政策的導向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建設和提升溫泉度假村、中灘風景區等旅遊景點,完善景區水、電、路和餐飲、住宿、娛樂等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我縣旅遊層次和環境品位。

爭取生態項目資金。充分利用劃分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這一契機,依託桃江源區域優勢,積極向上爭取主體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助,2019年力爭實現3500萬元,並確保逐年增加。圍繞省級梅子山森林公園、桃江溼地公園、桃江源自然保護區、芳香產業等建設項目,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更多的項目補助資金。同時,積極爭取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退耕還林、國家生態公益林建設等政策性補助資金。通過積極爭取生態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支持創建全省乃至全國的珍稀苗木綜合利用示範縣、碳匯林業示範縣、林業科技示範縣和林業項目建設示範縣。

制定各項獎扶政策。在每年預算中安排生態保護專項資金,用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項目支出和以獎代補等開支,對林業種植撫育、果業種植、節能減排、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做得好的項目給予適當的獎補資金,並優先作爲申報上級補助的項目。

五、堅持財政爲民,提高保障民生改善的能力

牢固樹立“心繫羣衆,財政爲民”的理念,關注民生,加大投入,爲全縣人民多辦實事、多做好事、多謀福利,讓幹部安心幹事、讓羣衆安居樂業。

逐步提高職工待遇。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優化各項支出,優先保障幹部職工工資發放。在今年將幹部職工的津補貼提高至人均1.5萬元的基礎上,積極跟進市直機關的步伐,儘快達到其發放標準。同時,要繼續適時合理增加鄉鎮幹部收入,使鄉鎮幹部能更好地安心於鄉鎮工作。逐步提高幹部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的繳費標準,增加職工住房公積金收入。推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步伐,提高事業單位人員收入水平。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在每年財政預算中,對各項民生資金足額列入財政預算,確保各項民生工程的落實。堅持新增財力向民生傾斜,確保到“”未,民生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支持實現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支持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失地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加大農村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建設投入,着力解決城鄉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關心、保障城鎮失業人員、殘疾人員、重點優撫對象和其他特殊困難羣體的基本生活;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支持縣福利中心、敬老院等社會福利設施建設。

支持社會事業發展。不斷增加教育投入,提前達到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4%的目標,全力支持擴大第二中學規模、擴建第三國小工程、新建第四國小等工程,落實資金支持縣城、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加快校舍改造步伐,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從2019年起,落實專項資金,對政府興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公共衛生服務和應急醫療救助使用的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藥品報銷目錄,減輕羣衆看病負擔;支持縣人民醫院整體遷建,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加大計劃生育投入,保障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資金,適時提高農村已扎二女戶生活補助水平。

六、堅持黨的領導,提高服務黨建領航的能力

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縣財政部門應強化黨建經費保障措施,切實做到向基層組織傾斜,爲我縣經濟轉型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和人才保證。

保障基層組織運轉。將村幹部報酬和村幹部社會養老保險繳費補貼納入縣級財政預算預算,建立與村幹部工作業績相掛鉤並嚴格考覈的村幹部報酬動態增長機制,村幹部報酬通過“一卡通”直接支付到村幹部個人帳戶,同時按每人每年560元的負擔標準將村民小組長工資納入財政預算;深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2019年按每村不少於6萬元的標準將村級轉移支付資金補助到位,保障基層黨組織正常運轉;繼續實施離任村幹部的生活補貼政策,對年齡在55歲以上、連續任職2019年或累計任職2019年以上的卸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每年補貼資金足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大力支持黨建活動。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作爲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2019年縣本級安排資金72萬元,逐步解決活動無場所問題;每年安排黨建專項經費不少於60萬元,支持農村黨員培訓,爲困難黨員發放生活補貼,獎勵在全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每年安排不少於120萬元“三送”工作經費,支持“三送”工作,解決羣衆實際困難,改善黨羣幹羣關係。

抓好財政自身建設。堅持日常學習常態化,形成“中心組帶動,規範制度推動,全局上下聯動”的學習氛圍。推行幹部輪崗制度,優化人員資源、調動隊伍的工作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注重文學素養的提高,編印《工作簡報》,給每位財政幹部職工訂購《讀者》雜誌和《家庭醫生報》,專門開闢閱覽室,爲幹部職工營造良好的“軟”、“硬”環境。加強財政資金管理,科學理財,當好縣委、縣政府的參謀,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嚴格把關,規範財政資金撥付流程,確保財政資金和財政幹部的安全。強化服務意識,將服務的觸角延伸至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前線,空間拓展至掛點鄉鎮、工程建設現場,理念滲透至平安綜治、和諧共建領域,牢固樹立“心繫羣衆、財政爲民”理念,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打造“效率·溫馨”財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