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寫作技巧

來源:瑞文範文網 6.9K

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而撰寫調研報告是這一基本功的集中展現。調研報告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工具性,應積極探索科學化、規範化的寫作方法。筆者結合個人的工作實踐,總結了幾點寫作技巧,與大家分享,歡迎批評指正。

調研報告寫作技巧

一、要在收集材料上下功夫

調研報告的寫作是“要我寫”,而不是“我要寫”,其內容很可能是執筆者從未涉及或是不感興趣的,要想寫出既具有理論性、政策性又具有實踐性、可行性的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如果不佔有大量素材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必須在材料的收集上狠下功夫,建立自己的資料庫。

1.掌握政策,吃透上情。政策是上情,是調研報告立論的基礎和依據,偏離、脫離、背離政策,調研報告就會失去應有的現實價值。因此,建立政策資料庫、及時掌握政策十分必要。現在電腦運用很普遍,收集政策資料,電子版應是首選,能夠編纂印製成冊最好。收集政策資料要做到兩點:一是內容要全面。主要包括:上級、本級黨委的黨的代表大會及全委會的報告、決議,上級、本級政府五年發展規劃、年度工作報告,上級、本級黨委政府的重要活動、重大節日主要領導的講話等。二是更新要及時。黨的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常任制除外),黨的全委會不定時召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五年編制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地方主要領導不定時調整,對這些會議和重要的人事變動,尤其是本級的,要隨時關注、及時更新,力避在調研報告中出現過時的主題、口號。政策的收集重在平時,要隨時整理,隨時學習。

2.鑽研理論,學透行情。理論是社會“行情”,是專家對前人的批判、超越,反映了社會對某個問題的最新認識,是寫作調研報告的源頭活水,是提高調研報告質量的保障。不注重理論,調研報告就會陷入經驗式總結,就不可能具有深刻性、前瞻性。因此,寫作調研報告必須善於學習理論,善於站在理論的前沿思考問題。學習理論可以從兩個方面人手:一是研究專著理論。根據調研的課題,購買兩三本最新的理論專著。二是學習專題文章。主要收集專題調研報告範文、調研課題知識論文兩類材料,可以從報刊中找,也可以從網絡、論文庫裏下載,篇目應該在10篇以上,發表時間越近越好。在調研活動開始之前,理論材料要收集到位,調研前後要反覆閱讀,深入思考,以便把握調研的重點、難點。

3.深入調研,摸透下情。基層是下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基層調研材料是決定調研報告質量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須在調研方式、調研內容上精心設計。一是座談人員要精當。參加座談會的人數以3~7人爲宜,要特別注意把政府工作人員與普通羣衆分開、把政府上級工作人員與下級工作人員分開,這樣方能讓參會人員暢所欲言。二是實地考察要精細。對要考察的典型,調研前要充分了解,做到好、中、差典型相結合。不能只看基層指定的典型,還要自主選擇考察點,甚至不與基層打招呼,直接去看點。三是記錄內容要精要。無論是參加座談會還是實地看點,調研人員都要做筆記。筆記不能記流水賬,調研的關鍵在於聆聽、思考,只需記下重要論點和論據。撰稿時,如需作深入瞭解,可向有關部門索要材料,作補充調查。

二、要在應用轉化上下功夫

調查研究是爲了更好地指導和推動工作,調研報告不能是一堆無用而正確的廢話,只有把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爲決策,應用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去,調研工作纔有意義。因此,應不斷提高調研成果的轉化水平。起草文稿時,要切實把握好以下兩個原則:

1.審時勢,堅持全局意識。當今社會,宏觀形勢錯綜複雜,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各種思想相互碰撞,各種因素相互交織,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同時,各級領導的知識面越來越寬,視野越來越開闊。因此,調研報告執筆者必須善於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立足全國看本地,放眼全球看本地。爲此,應做到兩點:一是找準位置。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鄧小平同志特別要求全黨“認清站的是什麼位置”,對世界、國家等大環境的客觀形勢和歷史方位作出準確判斷,尤其要對本級政府的發展形勢及在全國的地位作出準確判斷。要統籌思考問題,找準調研課題在整個政策體系中的位置,站在高處看問題,從大處人手研究問題。二是找到着力點。政府工作千頭萬緒,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如何找準合適的抓手和突破口,發揮對全局工作“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常常是領導最關注的問題。因此,調研報告必須深刻把握影響成敗的各種主要關係,努力找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決策重點,提高建議措施的可行性,真正參到點子上,謀到關鍵處。

2.寫事實,堅持求是精神。以事實爲依據是寫作調研報告應遵循的首要原則。在寫作中要避免兩種情況:一是先人爲主。調研報告執筆者不能把課題調研簡單化爲“做文章”、“寫材料”,不要爲了完成文稿,帶着已有的觀點去找論據,或者“想當然”地去裁剪事實,甚至閉門造車、敷衍了事,這些是與調查研究的真義背道而馳的。執筆者應當本着求真務實的態度,從調研材料中歸納概括,提取觀點,尋找論據。二是報喜不報憂。對調研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要認真分析研究,應正視困難,直面矛盾,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喜不誇大,憂不迴避,而不要移花接木。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瞭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客觀把握事物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三、耍在撰寫程序上下功夫

一篇調研報告從動筆到最後定稿,需要經過起草、修改、審稿等多個環節,要避免走彎路,就要實現調研報告撰寫步驟的科學化。

1.先擬提綱,搭好架子。提綱是作者寫作思路的體現,是文章的骨架、藍圖,在寫作過程中發揮着指導作用。如果按照領導意圖寫好提綱,並送其審閱修改後再動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偏離上級意志、偏離主題的錯誤。因而,在動筆之前要花大力氣寫提綱,搭好內容的架子。首先是三段構文。人們常說“文無定法”,調研報告卻有着較爲固定的結構模式,那就是“情況、問題、建議”三大塊的基本模式。有時在“情況”部分會增加“特點、啓示”的概括,有時在“建議”部分會增加“發展形勢”的分析,但“三段式”基本框架是不變的。其次是二級標示。對調研報告而言,正文提綱要用文字表述,列到二級標題。一級標題常用以下詞句表述:基本情況、主要問題、幾點建議。二級標題的擬定是關鍵,每一個大部分一般要列三個以上二級標題,每個標題一般在10字以內。擬好提綱後,要交領導審定,及時調整修改。

2.初步起草,填好料子。撰寫調研報告是一個運用材料論證觀點的過程。要注意三點:一是把握段落結構。調研報告的段落結構是有規律可循的,“情況”部分的段落結構是“理論觀點+做法+數據或事例論據”,“問題”部分的段落結構是“情況+數據或事例”,“建議”部分的段落結構是“理論觀點+措施”。分析問題應注意運用比較法,提建議一定要條分縷析,最好用小標題引領,即要做必要的概括總結。二是隨時查閱資料。撰寫段落具體內容時,涉及的知識會更細、更深,在寫作前準備的材料可能不夠用,因此,應隨時利用網絡查找材料,積極借鑑吸收,尤其是在總結現狀和提建議時,概括要更準確、條理要更清晰。三是合理利用間接資料。天下文章可以“抄”,但不能“大抄”。要做到文章框架是自己的,觀點是自己的,段落是自己的,理論可以是他人的,數據、事例是從調研中得來的。

3.反覆修改,搞好面子。文章不厭百回改,反覆推敲佳句來,調研報告的寫作當然也離不開反覆的修改潤色。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從修改方式看,要注重個人修改、領導修改與集體修改的結合。在初稿草擬完成上交分管領導初步校審前,執筆者要修改一兩遍,儘可能避免明顯的錯別字及語句不通的硬傷。領導初審後,要進行2~3次集體討論,4~6人蔘加爲宜,各抒己見,對有爭議的問題由主要領導定奪。二是從修改內容看,每次修改都要有所側重。首輪修改要注重調整文章結構,第二次修改要注重刪改段落內容,第三次修改要注重文字、數據的校對。三是從標題潤色看,要把握兩個形式標準:詞語押韻,句式對仗。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只要標題醒目即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