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鄉調研報告(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3W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1

爲切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我縣國小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根據縣教研室工作計劃精神,從3月16日~6月15日,對全縣國小進行重點調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國小開展進課堂聽課、參加校本教研活動。

2022下鄉調研報告(通用15篇)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調研,掌握全縣國小課堂教學現狀,查找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對策。我們先後對八個鄉鎮和縣城的13所國小進行聽課指導。通過深入農村國小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多少年來,教師用課程標準提出新理念引領國小課堂教學,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發生很大變化,教師的確在努力改變着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善着學生的學習方式,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改以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成爲國小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村小聽課中,大部分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效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我們眼界大開。如,臺吉鎮中心校於豔華老師上二年級《方向與路線》這節課,在導入部分創設生活的情境。

把書中辨認方向的情景改爲校園內部情景,出示圖後問:學生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本校的校園花壇)以校園花壇爲中心學習辨認八個方向。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從看到校園內的照片激發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爲有效學好八個方向奠定了基礎。

二、重視有效操作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

實踐操作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想象、模擬、設計、思考等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教師要十分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來理解新知,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把抽象知識轉化爲可感知內容。

如,臺吉鎮中心校呂彩華老師上三年級《分一分》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試一試、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塗一塗等活動來初步認識分數的概念,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讓每個學生經歷過程和體驗成功,不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注重有效學習方式體驗成功快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爲中心的探究活動方式,他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來自於外界探究性活動。

因此,要讓學生用探索的學習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獨立思考的能力,採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如臺吉鎮中心校劉興閣,教學有風格,在上五年級《合格率》這節課,緊扣自編的一首兒歌“要求合格率,其實很簡單,分母是總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結果是一個百分率。”改變以往學生單一,被動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根據次兒歌自主探究出勤率、發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體驗快樂,獲得知識。

四、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到村小聽課,聽的都是常規課。但教師都能努力去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把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多媒體的聲、像畫面,爲學生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

用情境的外在形式,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如臺吉鎮中心校劉劉雪梅老師,在上一年級《認識人民幣》這節課,能有效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在電腦上購物操作,體會應付的錢、付出的錢、與應找回的錢三者之間的關係。很有效果,做到了“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雖然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教學策略僵化,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他們的心是真誠的,這一輩子哪都不想去,就想爲村小奉獻一輩子。然而,這一輩子哪都沒去過,出外學習的機會幾乎沒有。教研員的到來使他們興奮不少,在純真中感受真和善,體味苦與甜。可以說一部分教師對課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視本質。出現了不少制約課堂實效性和影響教學質量的新問題、新困惑。實事求是地講存在問題也不少:

1、有些課堂教學內容被機械的情境所套住,牽強附會地聯繫生活實際,其結果是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2、教師鑽研教材不夠,想法太隨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編寫意圖。

3、在部分教師課堂上,學生分組學習流於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交流慾望的背景下,應付式、被動式地進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溝通,沒有深層的交流和碰撞;

4、在部分教師課堂上過於追求手段現代化,有的教師不惜花費很多時間精心製作課件,可結果並不有效。

5、課堂練習設計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單一。知識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師課堂上預設過度,擠佔生成的時空,表面看教學有條理,實質上這是傳統以師爲中心,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積極互動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師面對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缺乏應變能力,教學語言不夠準確,缺乏幽默詼諧,規範、精練的語言。

8、從課堂教學上看出教師平時不愛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識。

9、對師校單元測試卷不能做到及時使用,更談不上研究試卷,忽視了檢測,影響有效教學。

總之,通過深入村小的調研活動,是我們更加堅定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生命。探索和建立和諧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是我們的責任。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使雙基訓練更紮實,教學容量更厚實,學生思維更活躍,教學方式更靈活,課堂教學更有效。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2

一、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我縣開展幹部下鄉住村幫扶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的客觀需要,是引導農民創業致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新農村建設工作合力的重要舉措。

通過駐村幫扶這一載體,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密切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使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幫扶村實現農民生活新提高,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村莊面貌呈現新變化,基層組織發揮新作用,因病致貧得到新保障,因此駐村幫扶工作受到廣大羣衆擁護和歡迎。

二、x村基本情況

x村位於縣城北15公里處,全村150戶564口人,耕地面積3919畝,全村共有黨員24名。畜牧業以羊、豬爲主,羊存欄1500只,豬存欄80頭。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50元。年輸出勞動力的140多人。

20xx年在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萬元維修了村委會併購置了辦公桌椅;投資5萬元爲村裏維修淘洗舊機井一眼,爲解決全村人畜吃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和文體局協商投資1.5萬元給文化大院配備了音響等文化器材,活動場所內辦公、電視、電話、廣播、遠程教育網絡和圖書、象棋等設施配套齊全,各種規章制度上牆,選配了一名認真負責,有文化的村民擔任代辦員,直接屬黨支部、村委會領導,報酬落實。

幫助村民辦理包括退根還林、農機補貼、農村低保、兩免一補、糧食直補、計劃生育、醫療合作等20多項內容,受到了羣衆的普遍讚譽。特別是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爲村民學習、瞭解信息提供了便利。

發揮了活動場所的功能,使村級活動真正成爲農技諮詢,技術指導,信息發佈的中心,成爲村民文化娛樂的場所,技術培訓的陣地,凝集民心的載體和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平臺。

三、當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相當一部分農民還不富裕,文明程度不高,公共事業和綜合保障不健全,農民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因地制宜開展工作創新不足,管理、保障措施不完善,工作成效不明顯。

2、缺少農民經濟技術合作組織,農戶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在農業領域全村目前無任何專業協會組織,使農戶在技術、銷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託,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3、幫扶村羣衆有較爲嚴重的依賴思想,缺乏自我發展的主體意識,等、靠、要思想嚴重,借力發展、奮發自強的精神不足,期望值過高,有相互攀比現象。

四、開展幫扶的目標和措施

1、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幫助村、組制定一個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和措施。要使這個規劃家喻戶曉,啓發羣衆主動求發展的積極性。

2、引導農民建立專業協會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重點建立養殖類、種植類專業協會組織,創建生產、技術、銷售及農資服務載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3、加強與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聯繫,着手解決羣衆關注的重大問題。

4、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民主進程。加強以黨組織爲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切實保障農民民主權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級管理新機制。引導黨員幹部學理論、學政策、學技能、學先進,爭當政治上強、帶頭致富和帶領羣衆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強”黨員,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幹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羣衆反映好的“五好”黨支部。

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幫助農村黨員幹部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增強基層黨支部帶領農民發展致富的能力;通過搭建舞臺、正確引導、創業扶持,支持“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發揮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調動農民參政議事的積極性,共同決策村級大事,加快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3

20xx年7月18號,我開始踏上了“三下鄉”活動的征程。我此次在下坪村展開爲期5天的調查。下坪村坐落於沅江邊上,它是洪江市硤洲鄉里的一個村。佔地面積10萬餘畝,人口3000餘人,距離市中心約15公里。下坪村自去年4月份開村民代表大會,村長本着“要致富,先修路”的方針。於5月份開始修建水泥馬路,現在水泥馬路已經修好,並且水泥馬路通到村裏各處。

⒈經濟來源

下坪村的經濟收入以經濟作物爲主,以副業如養雞、養鴨、養豬爲輔。經濟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80%。經濟作物包括(水稻、棉花、桃、李子、楊梅),蔬菜(白菜、西紅柿、茄子、蘿蔔等)。下坪村以傳統種植業爲主,由於市場信息落後,制約了對外市場的銷數量。 ⒉爲村獻計策

7月20號,首先我來到下坪村裏的棉花地裏,我看見一位農民伯伯在棉花地裏鋤草。我發現這塊地裏的棉花樹長得很高很密。於是我就向這位農民伯伯打招呼。之後,我運用所學的生物化學知識向他解釋。我告訴他植株不宜栽的太近,否則棉花因無法得到充足的陽光從而影響它的質量。另外,我還向他建議要去除棉花樹的頂端優勢,否則得不到高產量。農民伯伯聽我這麼一說,一下子恍然大悟。他說“怪不得自己的棉花產量那麼少,並且棉花不是那麼的白淨,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呀!”。之後,他使勁的誇我。隨後,我來到田地裏,我看見田間的水渠有許多老鼠洞,我想這樣水會漏掉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灌溉。

於是,7月21號晚上我向蔣村長建議把田間的水渠用水泥硬化,另外,我向他建議多修幾臺抽水機,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將沅江水引進灌溉水稻和果樹。我還向村長建議要他帶頭學習科學栽種、澆灌技術來種植果樹和蔬菜。另外,倡導村民利用稻草和牲畜的糞便製造可再生能源沼氣。這樣不僅清潔,也能節省燃料及化肥的開支。這也是環境友好型的一種體現。

⒊留守兒童及教育問題

由於迫於生活的需要,下坪村有許多夫婦選擇外出打工並將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讓年邁的父母撫養。我從婦女主任那裏瞭解到目前下坪村有留守兒童80餘人。在和鄉親們的接觸中讓我地感受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還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和上一輩教育的落後。雖然,現在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許多村民無法正確的教育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與教育很容易在他們的心理留下陰影),導致孩子的自暴自棄,而對於那些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們,由於父母承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只能讓孩子輟學去打工。針對這些情況我向村委會反映,村委會決定想辦法幫助那些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我還建議村委會要定時請一些教育方面的專家來村裏爲村民開講座,讓村民學習如何正確地教導孩子。 ⒋結合黨的基本政策,對下坪村的現狀的經一步思考

黨中央第三代領導人江的“三個代表”和“七一講話”明確提出了我國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的奮鬥目標和必須遵循的基

本方針,對我國農業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進農業和農村的行動綱領。

當前社會農民的進步就是農村的進步,提高農民素質是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計。整個農民隊伍素質的提高與進步主要依靠其中的青年人的進步和提高,他們創造力強、生機勃勃,是農村新生產力的代表,蘊藏着巨大的人力資源。穩定和加強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需要他們去耕耘;增加農民收入,過上富裕文明生活,需要他們去開拓;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保持農村穩定,需要他們發揮積極作用。因而,廣大農村青年素質的高低、農村青年的積極性、創造性能否發揮直接關係到我國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⒌經過深入的思考,聯繫實際,我認爲:

面對新世紀機遇與挑戰並存,針對當今農村青年生存發展的狀況,各級政府和社會有關方面應該向農村青年尤其是閒散青年投入更多的關注,關懷和幫助引導他們學榜樣、學技能、學科學、求創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找到人生奮鬥目標,成爲自強、自立、自信的新一代農村青年。

學知識、求發展、堅持以繁榮文化塑造人。農村青年的整體素質不高,因此儘快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質刻不容緩。政府社會應在有關方面要對廣大青年進行愛國、愛家鄉的教育,幫助他們學習黨的全民政策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思想道德和行爲規範。

全面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人的道德水平極大地影響着人的各種行爲。因此,對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營造和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引導下坪村的青少年的文化心態和社會心理向有利於該村發展,有利於改革開放發展,從而抑制發展中傳入不良思潮的影響建立新型農村。

⒍關注現在,展望將來

下坪村目前種植棉花1000餘畝、種植水稻20xx餘畝、種植柑橘1500餘畝。該三大產業成爲下坪村目前的經濟主要來源,加上養雞,養鴨、養豬等副業,構成了下坪村的經濟模式。今年5月下坪村已通公交車,這給村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同時節省了村民出行的車費,這真真做到了爲村民服務。另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以及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已經實施到位。目前下坪村已建立起了村衛生室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門診。這就意味着下坪村民的生命健康到了及時有效的保障,並且買藥花了錢還可以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門診進行報銷,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病買不起藥的局面。現在年滿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領取相應的養老金。今年7月有線數字電視開始在下坪村進行改裝,固定電話也基本在下坪村普及。20xx年下坪村已經完成了農網改造。

目前下坪村交通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下坪村一定要抓住機會發揮自己的地理優勢,科學合理的灌種,將自己的經濟作物推銷出去。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下坪村會成爲現代化得新農村,村民會過上富裕的生活。

⒎活動總結

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瞭解到下坪村目前的現狀。包括下坪村的經濟來源及狀況、地理位置、人口、面積、留守兒童等一系列問題。同時,讓我明白社會實踐調查必須要深入基層進行調查。只有身入基層才能調查真實的情況。“三下鄉”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給我留下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在生活着9億多的農民的廣大的農村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裏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裏的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同時,它留給我的啓迪卻是深刻而長遠的,是我人生道路上堅實的一步。我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讓我認識了社會,認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了自己的學習熱情,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此同時,我相信我會不斷的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及能力素質,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與挫折,鍛鍊自己的意志與毅力,爲適應今後的工作做好準備。“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了我們在校大學生一個去了解社會、去感受農鄉文化、去學以致用的平臺。因此,我們在校大學生應該珍惜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力爭做到服務羣衆,回報社會。

⒏自我評價

在這次爲期5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收穫很多。

不但我的實踐調查能力得到了鍛鍊,而且對我的社交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同時,這也讓我瞭解到農村基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感受到助人爲樂的樂趣。並且,這次我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調查中,幫助村民解決了一些問題,這是讓我感到自豪的。總之,我本人對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感到非常的滿意,雖然實踐過程過程有點辛苦,但對於我將來的發展來說我認爲是值得的。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4

用青春譜寫精彩,用實踐服務社會!大學是人生的重要過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經歷、體驗、感受對於人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三下鄉社會實踐有助於同學們增加閱歷,開闊眼界,有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國家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發展狀況,有助於在校大學生認識國情,熟悉民情,有助於提高同學們的思想觀念和實踐能力。

爲響應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江西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學生會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20xx年江西省大中專學生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和五四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和要求。在團省委對20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具體要求下,我有幸參與我校贛南師範學院科技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是爲了調查調研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的福利院建設與管理情況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在此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帶着滿腔熱情,充分合作,發揮專業特長,趕赴江西省贛縣的陣地,以“中國夢,我先行”爲主題,以調查調研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的福利院建設與管理情況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爲主要內容,走訪了贛縣梅林鎮福利院和贛縣江口鎮旱塘村等地,並採訪了梅林鎮福利院院長和旱塘村村支書劉主任和三送幹部付科員、全國勞動模範等。

20xx年6月底,贛南師範學院科技學院20xx年暑期“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系列籌備活動在全院上下的大力支持下,順利舉行。截止到8月中,學院2支重點實踐服務隊和1支實踐小分隊踏上征程,這個籌備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個多月。我們所在的赴贛州市贛縣梅林鎮鎮重點社會實踐服務隊結合全省“實踐激揚青春志,奮鬥成就中國夢”的服務口號,以“中國夢,我先行”爲主題,下到基層,服務三農。

(1)漫漫征程,青春行進在路上

20xx年8月27日,我們贛南師範學院科技學院赴贛州市贛縣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服務隊的9名青年學生,在我院團學指導老師唐月梅老師的帶領下,承載着全院老師和同學的期望,秉承“科學發展樹新風,攜手共建新農村”的理念,迎着8月的烈陽,踏上前往贛縣梅林鎮的汽車,開始了爲期一週的下鄉實踐活動。一路上,青年同學們興致都很高。出發之前瞭解到的贛州市梅林鎮,是贛縣的城關鎮,該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健全、各種農副業資源豐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着。同學們都希望可以從實際中感受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見證新農村建設中廣大勞動人民的努力,並用青年的視覺爭取去發現問題、找到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舉措。

下了汽車僅僅經過一會的休整,青年實踐隊員們便開始投入到“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去,大家本着奉獻的基本原則,去服務於當地的農民。我們按照事先計劃好的流程,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本次活動;活動的事前準備、和當地政府及相關媒體見面並溝通、活動進程的控制、活動後期的結尾工作,我們都進行得有條不紊。一週的實踐服務工作,我們在路上

(2)法傳、惠農、衛生,溫暖梅林父老鄉親的心

宣傳骨幹爲村民們帶來了惠農政策、衛生知識、法制宣傳資料,爲羣衆送上了豐富的科技、法律、文化大餐。這之前服務隊員們結合梅林鎮文化古鎮的特色,就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以“新農村建設”政策爲中心,收集了廣大農民最關心的國家對農村的環保、醫療、新農村建設、農民創業以及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各方面的政策,在這一天集中進行宣講。

活動現場,我們臨時設立的政策諮詢臺前,人們絡繹不絕。新農村建設、環保、醫療等關乎人們日常生活的政策諮詢臺前,國家惠農、助農政策的每點每滴被反覆詳詢;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攤前,一項項新的保護措施在大家的智慧碰撞下,衍生出來;整個諮詢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雖然這中途烈日當空,但是大家的熱情卻不曾消減。

“讓當地人民滿意”,這是我們全體隊員的心聲。“謝謝,你們辛苦了!”這是當地人們給予我們最衷心的關懷。雖然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們都不曾休息片刻,但是人們的每一聲肯定,都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此次活動不僅爲梅林鎮父老鄉親們帶來了好的政策、先進的科技和實用的衛生文化知識,也爲整個和諧新農村的建設貢獻了我們大學生們的微薄之力。

通過政策宣傳,我們每位外地隊員還學會了當地的方言發言習慣,方便了我們在該地的生活、實踐,同時也讓我們大家學到了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技巧,更讓我們知道,深入基層,貼近民心,纔是發展的基石。

(3)尊老、愛老,我們共同的責任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而尊敬老人可謂是我國優良傳統道德的精華。隨着我國老齡化情況的日益嚴重,“三孤羣體”成爲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關注孤獨老人,關心親情的傳遞,用我們的熱情溫暖老人的心。20xx年8月27日上午,科技學院暑期“三下鄉”赴贛縣社會實踐服務隊一行提着牛奶、水果來到贛縣梅林鎮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一份社會的關懷。敬老院院長就那裏老人們的生活情況給我們做了簡單介紹。在院裏的一個房間裏,服務隊隊員們還同老爺爺老奶奶進行了交談。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當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不如意時,堅強地走過一起,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纔是出路。老人們熱愛生活的精神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從院長那裏,我們知道,這裏老人們的生活其實是非常艱苦的。但是,從老人們會心的笑容上卻一點都看不出來這些艱辛,他們的臉上,表達的是老年樂、老年歡以及他們寬容的生活態度。這次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動,不僅僅是社會給老人們的一種關懷,更是老人們給社會的一種啓示。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去發揚和繼承。我們年輕的一代,更應該時刻以自己作好榜樣,在日常的點滴做起,尊老、愛老。

(4)參觀旱塘新村,見證革命基地新貌

在感受了福利院氣息後, 8月27日下午,我們秉着“受教育,長見識,作貢獻”的宗旨,來到江西省“一斤石灰一斤糧”核心示範區---贛縣江口鎮旱塘村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旱塘村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革命村落,在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浪潮,由一個歷史文化革命村,轉變爲江西省“一村一品”示範村。服務隊隊員們來到旱塘,深入百姓家中,瞭解人民所想,體察農戶所需,爲當地農民送去熱情的服務。

同時,志願者還和陪同我們參觀旱塘村的主任就江口鎮新農村建設整體情況、政府的整體規劃與具體措施等進行了探討,並深入旱塘村村委員會了解該村新農村建設的經驗與問題,爲新農村建設獻計獻策,進一步探尋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模式。各級政府和公塘村村民一同,努力優化村內建設,積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這裏,祝願我們的村民生活更加美滿,並期待,江西省其他的鄉鎮、農村向我們的旱塘村靠齊,努力建設,打造各鄉村美好的明天!

(5)一份歸途,幾許牽掛,漫長傷感

一週晃眼而過。當夕陽從地上沉睡時,一切都已來不及。看着大家機械的收拾行李,不捨瀰漫整個隊裏。離開這裏,是回到我們原本來的地方,但是爲何這般的不捨?是諮詢會上那個上了年紀、問了我們三遍同一個問題的大爺最後終於帶着答案離開時的滿意表情,抑或梅林裏那副容得下一臉笑容走過的小房還在夢裏?是留守裏那個令人又氣又愛的小傢伙的無邪笑容抑或敬老院裏老奶奶緊緊握着我們那雙佈滿老繭的雙手還在眼前?興許還有,葡萄藤下那一份份熱情的邀請,異鄉的天空下全體隊員的每天共同努力、每晚加班加點、每個清晨不斷的叫喊起牀聲還在耳邊……

然而不管我們如何的不捨,分別就在眼前。在同鎮裏各位慈愛的領導告別後,我們拎着比來時還沉重的行李踏上歸程,我們都知道,裏邊裝的全是贛縣父老鄉親的愛和關懷。回程的汽車上,全體隊員在一起想聊着這些天的經歷。因爲我們的付出,我們收穫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在活動的幾天裏,我們全體隊員一起做事,一起討論,一起總結,一起面對困難,一起超越困難,我們同奮鬥,我們同歡樂。因爲這次實踐活動,我們由不熟識到熟悉,由單獨的個人變成一個團隊。我們團結,我們奮鬥。這些日子的生活和工作,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集體的力量的偉大,同時作爲一個集體,裏面的每一份子就應該齊心協力,把要做的事認認真真的做好,把要完成的任務一絲不苟的完成。

即使生活有時很辛苦,但請不要埋怨也不要憂愁,命運給你的是另一種無法估量的財富。這段旅途不只是冠冕的行走,經歷過,才更懂得珍惜和擁有。更美的旅途,源於更深的領悟。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5

青春朝氣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揮灑熱情與汗水,播種希望的種子!激情澎湃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傳播文化和知識,綻放愛心的花朵!

盛夏的驕陽燃燒着我們的熱情,一年一度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如既往地順勢進行。XX年7月10日,我們背上行囊,踏上“三下鄉”的征程,進行了爲期一週的實踐活動,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們把愛心付諸行動,匯聚出不凡力量,在實踐中奉獻,在奉獻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

樹立服務信念 做好工作準備

能夠擔任我們學院的重點團隊之一的主要負責人,這讓我感到十分任重而道遠,畢竟是第一次帶領團隊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組織得是否得當,工作分配是否合理,還有住食問題、安全問題等都是我們隊長要考慮的。因爲怕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自信心起初當然會受到一定的打擊。爲了能夠讓這次的活動做到盡善盡美,在出發前,我對所有的隊員做了思想工作——必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貢獻,在服務大衆的同時,培養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並且讓各個隊員做好準備工作和工作展望。準備工作如期進行,大家都有了大概的工作理念。自然地,充分的工作準備,不僅給予了我極大的自信心,而且還使工作順利地展開。

調研調民生 聽聆聽民聲

萬事開頭難。調研工作在開始階段通常是十分困難的,於是我一邊跟蹤調研隊的進展,一邊針對發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讓其他隊員明確工作方向。通過與源水村村委會的座談會以及實地的問卷調查和走訪村民,我們發現阻礙幸福源水建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出村道路狹窄,農作物運不出村、耕地面積廣闊,灌溉水源不足、無牌農藥廠排污,影響源水空氣。看到調研隊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看到村民們能夠與隊員相處和諧,溝通融洽,真是令我們這次三下鄉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是我樂意看到的一派景象。

接下來,要數是跟進支教組的工作了。支教組的工作雖然有一點小意外,但總體上還是如我所願地按計劃進行。學生們是活潑的,是可愛的,是純真的,雖然我不是支教組的一員,但是我如同訓導主任一般,監督老師工作,看管學生紀律。慢慢地,學生們與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即使我沒有跟他們上過一節課,他們也對我叫道:“李老師,您好!”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甜滋滋的,這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覺到我是一名老師。也由於這個原因,我更加積極地籌辦在活動最後一天的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最終能夠成功舉辦,而且還得到了村委會和學校領導的好評。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另外,作爲一名負責人,除了協調好各小組的工作,協調好隊員與隊員的溝通也是尤爲重要的,這能大大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所以我前後組織了三次的隊員內部聯誼活動。隊員們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不分你我。團結互助,和諧相處,這種融洽的氣氛瀰漫着整個三下鄉活動。在隊員的說笑聲中,我感覺到,隊員的心已經緊密地相連。

在這次三下鄉實踐中,我的工作給予我了我極大的挑戰,通過這次的挑戰,我得到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收穫:實踐經驗、出世之道、服務大衆、顧全大局……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6

0xx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地處X省西部地區的DD市CC縣,原是全國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推廣市縣之一,長期以來,這裏的人們一直籠罩在貧困的陰影之下。據統計,20xx年年底,該縣農村人口平均年收入僅爲670元,有7個自然村不通公路,平均每村約有30戶特困家庭,1500多人生活用水困難。而如今CC縣農村,卻讓人刮目相看。標準化的教學大樓拔地而起,寬闊平整的出村公路蜿蜒伸展,大棚蔬菜、優質超級雜交水稻、股份制養殖悄然落戶,行路難、飲水難、脫貧致富難的問題已經成爲歷史的記憶。

CC縣何以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呢?在今年七月上旬爲期六天(7月5日—7月11日)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中,我們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在該縣潭灣鎮、孝坪鎮等地農村進行問卷調查、上門走訪,以及與村委會舉辦座談等方式,我們掌握了一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在分析整理這些資料的基礎上,我們總結出了該縣農村脫貧致富的一些主要的成功經驗:

第一,抓住機遇,充分把握國家給予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等有利條件。 我國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歷來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爲切實改善農村經濟狀況,緩解城鄉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黨和政府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爲國家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先後頒佈實施了一系列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扶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相關政策法規。例如 20xx年春季,國務院正式公佈了全國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推廣單位名單(共有592家,DD市CC縣名列其中),並明確指出要對這些單位予以資金支持、科技扶持和政策保護。爲將政策保障落到實處,今年年初,上任以後,黨中央又下發了《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見》的一號文

件,號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增加農業投入、深化農村改革、繼續做好全國的扶貧開發工作,進一步解決貧困人口和受災羣衆的生產生活困難。政策實施以來,X省省委、DD市市委和CC縣縣委都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宣傳國家政策、下撥扶貧基金、開展科技下鄉等措施,對該縣經濟發展加以扶持,在該縣農村廣泛建立起各類扶貧開發重點項目,如大棚蔬菜種植、二元雜交豬養殖等爲農民增收創收提供了便利條件和切實保障。談到這些,潭灣鎮杉樹村村長歐建國深有感觸地說:“多虧黨的政策好哇,讓我們這個邊遠山區的貧困村也搭上了改革開放的順風車,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光明路。”

第二,加強組織建設、實行責任到人,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深入CC農村,我們發現這其中活躍着一支支優秀的基層領導隊伍,他們都是由X省委組織部派專人下基層,深入各村黨支部,牽頭建立起掛靠於各村支部的黨小組,帶頭負擔起各村的組織建設和扶貧開發工作任務。潭灣鎮杉林村村支委就是各村當中涌現出的“領頭羊”班子的典型代表。自20xx年年初開始,他們每年都組織村民開展頗具特色的民主評議選舉活動,讓村民自主評議上任領導班子的業績和表現,並對下任村支委人員進行提名和不計名投票選舉。這樣,能者上,不能者下,保證了幹部隊伍的年輕有爲。工作中,他們還結合村情,每年挑選10名具備較強經濟實力和致富能力的黨員與村支部簽訂聯戶責任狀,結對幫扶特困戶,先富帶動後富,以更好地實現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縮小貧富差距。杉林村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齊抓共管的做法,受到了《X日報》的發文表彰,並被作爲表率在全縣範圍加以推廣。

第三,深化制度改革,使扶貧工作做到有理有據、公正公平。

扶貧的終極目的並非“輸血”,而是要幫助農村建立起自己的“造血”機制,

因而,CC縣扶貧工作組在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時,還注重推進農村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扶貧制度體系。例如去年年底,該縣扶貧辦與縣信用合作社商定了一項規範農村信用貸款的協議,要求縣信用社在各鎮村中心區域廣泛建立分支機構,方便農民在家門口進行貸款;另一方面,在貸款資格認定方面,他們也配備了一套有效章程,指出扶貧範圍和對象的確定必須經過三個步驟: 首先是農戶自行申請,其次是村民大會表決通過,最後要經由扶貧辦和信用社審覈確定。扶貧標準爲每戶信貸資金20xx元,利率爲每年7.43%,期限2年,若情況特殊,縣財政局還會給予適當的無償補助。在這些制度的規範下,兩年來,該村扶貧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村民也普遍感到滿意。

第四,實施科技扶貧戰略,確立因地制宜策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有了組織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扶貧開發工作還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撐。因此,該縣一開始就重視增加農業的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學的發展思路。根據該縣地多田廣、人力充足的實際情況,他們確立了“近抓種、遠抓養,形成基地快致富,科技興農闖新路”的基本方針,進而明確了近三年需要着力實施的三大扶貧項目:

一是調結構,大力推廣優質稻。每年從省農科院直接引入兩優培九超級稻種,引導農民調整水稻品種結構。

二是走出去,積極發展養殖業。一方面在自願的基礎上,各村確定40-50個重點養殖戶,給予資金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還與正大集團簽定協議,由該集團提供豬種和飼料,並負責產品的收購與代銷。

三是請進來,向專業人士取經。該縣每年從外地邀請一些農業專家,面向各村鎮帶頭人開展科學技術講座,村鎮幹部負責技術推廣和落實。此外,他們還花重金聘請一些科學種養專業戶進村落戶,爲農民實地示範優質高效農業。 基於上述原因,CC縣人民步步爲營,逐漸擺脫了貧困落後的局面,走上了

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當然,CC的改變與當地農民的勤儉節約、吃苦耐勞也是分不開的。近幾年,該縣農民在搞好農業生產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還走上了發展副業的道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即是南下打工,形成了一種“農時耕種、閒時打工”的年生活作息規律,爲農戶家庭創收開闢了新門路,同時也爲東南沿海地區密集的鄉鎮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目前該縣人民唯一的遺憾就是屬於各村鎮自己的鄉鎮企業還爲數不多。CC人民普遍期待,有朝一日,鄉鎮企業能像雨後春筍一樣長滿湘西各地,到那時,他們就不用外出打工,而只需在家門口“上班”了。相信這個願望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得以實現,也祝福CC的明天會更好。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7

摘要: 重慶市巫溪縣塘坊鎮不斷髮揮資源優勢, 從本地實際出發, 依託資源儲備項目, 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以突出抓好“四個一”工程:即一個規劃,一條河,一條路,一個點;堅持“打造田園風情小鎮,建設塘坊樂和家園”的工作思路,以產業化建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以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民生改善,以勞務輸出,實現農民增收。重點抓特色農產發展,堅持“認窮不認輸,落後不落伍”的精神,大力發展“一寸一品、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三個模式。 20xx年,塘坊鎮實現生產總值2487萬元,人均純收入達4946元。綜上所述,鄉村經濟應以特色農業發展爲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增加農民科學種植的觀念,提高農民的種植技巧,鼓勵農民積極貫徹有關科技惠農政策,才能適應新農村發展的需要。

1 前言

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終還是要靠科學解決問題。特別是在世界範圍內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要從根本上解決關係到國家興衰的農業問題,科技興農尤爲重要。我國人多地少,要解決十三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在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和有效利用資源上下功夫。只有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才能實現農業技術改造的深刻變革,我國農業現代化纔有希望。國家“計劃”提出要重點發展農業,各級政府也把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作爲一項重大戰略措施,堅持不懈地抓下去。本文根據重慶市巫溪縣塘坊鎮進行了實地調研,對當前巫溪縣農戶的農業技術需求與使用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塘坊鎮,位於重慶市巫溪縣南部,距縣城39千米。面積96.34平方千米。全鎮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轄8村一社區,耕地面積2.8萬畝。全鎮人口23000萬餘人,其中城鎮戶口17000,佔73.9%,實際參與種植農作物的人口不足全鎮人口的10%。全鎮以山地爲主,地處亞熱帶暖溼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溫溼適度,立體氣候比較明顯,全年無霜期280天。管轄塘坊社區,學堂、塘坊、獅子、石樁、龍井、雙柏、紅土、牧旺、漆樹、興寨、安樂、新建、梓樹、羊耳14個行政村。塘坊鎮山清水秀,地勢較爲平坦,是巫溪縣的幅員大鎮、農業大鎮。長期以來塘坊鎮政府堅持“認窮不認輸,落後不落伍”的精神,着力發展特色農業。目前,塘坊鎮的主要特色產業有:脫毒土豆、烤煙、生薑。 但是,因交通不便、技術有限、經濟閉塞等導致巫溪整體經濟發展較爲落後。見於這種情況,巫溪縣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巫溪經濟的發展。我們針對塘坊鎮的生薑、烤煙和脫毒土豆三類特色農產品的基本情況作了一些調研。

2 調研過程

在這個暑假中,通過“重慶市暑期三下鄉—萬名大學生走進巫溪”活動,我們走訪了塘坊鎮村子的農業大戶和部分個體農戶,針對當地農業種植狀況深入田

間進行實地調研,主要參觀了烤煙、生薑等種植基地,瞭解基地的主要種植品種、種植面積、農產品的銷售及收益情況。同時我們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在農產品種植方面遇到的問題。此次調研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但是考慮到部分農民文化程度的問題,我們最後決定採用問卷與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這樣的調查方式得到了村民的歡迎,也使得我們的調查得以順利進行。穿巷進戶,一問一答,調查在愉悅、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着。由於此次調查方式我們採用的是走訪調查現場進行,因此,調查問卷的回收率是100%,即共發放五十五份問卷,回收五十五份。

3 調研數據

近年來,塘坊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如:烤煙,生薑,脫毒土豆,辣椒,南瓜等農產品。據調查,塘坊鎮1445村戶中大部分從事種植業。

20xx年~20xx年,政府鼓勵農民大力種植菸葉,塘坊鎮總種植面積2600餘畝,在全縣60000畝烤煙種植面積中,塘坊鎮佔4.33%。該鎮現共有125戶農民種植烤煙,其中有65個是規模大戶(種植面積在40-120畝的爲規模大戶),佔52%。烤煙每株平均純收益3.5元,全鎮烤煙純收入可達208000元。菸葉的純利潤高達50%,玉米的收益是10%~15%,菸葉的收益比玉米等其他非經濟性作物的收益高出3倍左右。

我國是一個馬鈴薯生產大國,20xx年世界馬鈴薯產量爲2.9億噸,其中我國年產0.6億噸,居世界第一位。但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馬鈴薯單產量較低,國外平均畝產2.6噸,而國內平均畝產僅爲0.86噸,世界排名93位。目前歐洲發達國家人均馬鈴薯消費量是74公斤,我國是35公斤。且國內馬鈴薯等薯類的深加工開發利用較晚,年產量的約78%被鮮食,8%爛掉,4%飼用,而用於深加工的馬鈴薯不足年產量的10%。馬鈴薯加工增值能力強。據瞭解,其加工成澱粉可增值1倍;加工成乳酸可增值3倍;加工成食品可增值4倍;生產高吸水性樹脂可增值8倍;加工成變性澱粉可增值15倍;生產生物膠增值在60倍以上。馬鈴薯精澱粉經過發酵或採用其他方法可生產300多種變性澱粉,可廣泛應用於醫藥、紡織、鑄造、染料等多種工業。

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馬鈴薯澱粉需求量高達300萬噸。但是普通的馬鈴薯容易受病毒侵害,現已發現,造成馬鈴薯退化的病毒有30餘種,就巫溪縣來說,晚疫病是最影響馬鈴薯收成的病毒。基於此,巫溪縣政府引進了脫毒馬鈴薯,它具有早熟、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實現大田平均增產30%—50%。

巫溪馬鈴薯有“三好一放心”,即“巫溪洋芋種好”、“巫溪洋芋好吃”、“巫溪澱粉好賣”、質量安全放心。20xx年馬鈴薯巫溪縣播種面積40多萬畝、鮮薯產量近40萬噸,均居糧食作物第一位,佔全縣糧食結構比重近40%。20xx-20xx年,巫溪政府巫溪縣工業園區建成巫溪縣脫毒馬鈴薯深加工,該項目總投資20xx萬元,投資回收期3年。在工業園區新建脫毒馬鈴薯深加工廠房10000 m2,倉庫20xx0 m2。項目建成後,一是經濟效益明顯,產業年產值20xx萬元,實現年利潤750萬元;二是社會效益顯著,農民新增收入來源5000萬元;三是輻射帶動力強,帶動澱粉加工業、養殖業等相關產業發展。

塘坊鎮梓樹村是脫毒馬鈴薯示範基地,種植面積達5000千餘畝,通過採用專業合作社的形式,預計20xx年可達20xx0畝。脫毒馬鈴薯產量是普通馬鈴薯的2.6倍,淨重最高產可達6500斤/畝。脫毒馬鈴薯也是一種生態馬鈴薯,100%利用農家肥作爲肥料,不使用農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態馬鈴薯,使消費者可以放心、安心的食用馬鈴薯。20xx年馬鈴薯的展覽大會將在梓樹村開展,這無疑是將巫溪的馬鈴薯推向其他各個地方的重要途徑,也是一種有力的營銷手段,並且能夠有效的提升巫溪馬鈴薯的品牌價值,爲巫溪馬鈴薯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20xx年塘坊鎮與外企合作發展生薑種植,實驗面積50畝左右,預計每株產量可達3~5斤,每畝產量可達3噸左右,市場價格一般在3元/斤,春節期間最高可達4.5元/斤。因此,由種植生薑帶來的收入可達1350000元左右。

近年來,塘坊鎮在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又推出生態經濟這一新型理念,實現“五個萬”工程,即“萬袋煙,萬畝菜,萬隻羊,萬隻生態豬,十萬只土雞”,有規模、有效益的發展農業經濟。

4 調研結果分析

通過對塘坊鎮特色農業的調研,我們發現塘坊鎮農業發展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通過採用“一寸一品、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三個模式,即一個村做一個品牌農作物、採用專業合作社形式種植特色農作物、採用直接流轉和緩組打包形式發展規模農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農村剩餘勞動力,以點帶面的推廣特色農業的發展,充分發揮了土地的價值,使農民的收入翻了幾番。

但由於巫溪縣交通不便,環境閉塞,農產品輸出成本價太高,大部分農產品依靠內需。整個調研過程中有近80%的村民是把自家地裏的農產品拉到集市自己出售,只有不到20%的村民的農產品是商家訂購。同時我們還發現,大約有70%的農民是親自到當地鎮子的市場去了解有關農產品價格、銷量等等一系列情況的,甚至還有98%左右的村民對互聯網進行農產品銷售僅僅是聽說而已。到目前爲止,巫溪縣還沒有農戶通過互聯網進行農產品交易。

塘坊鎮規模大戶主要是採用專業合作社形式,以公司帶農戶,集中發展特色農業。以生薑爲例,塘坊鎮的生薑是與韓國的一家企業合作,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資金支持,並讓農民根據韓國公司的需要確定種植的數量,等到生薑成熟,由韓國公司統一收購,統一收購這一方案無疑給巫溪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在交通不便的巫溪,提供這種新型的銷售渠道,就好比給巫溪農戶打了一支定心針。相信在全鎮人民的努力之下,不斷探索致富新型道路,在不久的將來,生薑將會紮根於巫溪,並走向中國各地乃至全世界。

目前,塘坊鎮農業科技發展總體上還處於初級階段,現代農業發展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產業化經營着眼點和立足點沒有完全找準,農業部門協調配合需要更加統一

雖然近年來,政府對“三農”十分重視,每年投入逐步加大,但在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科技、興農方面沒有制定出完整的現代農業發展統一規劃,投入只偏重基礎建設開發,各鄉鎮對本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和目標不夠清晰,涉農部門之間缺乏統一的協調和配合,資金難以整合,各自爲戰突出,因此在農業產業發展方面沒有統一規劃目標,形不成合力,限制了全市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二)農業產業化發展投入不足,舉步維艱,基礎脆弱,難以抵禦市場風險。

巫溪縣農業項目長期以來重基礎建設,輕產業發展,重傳統產業生產,輕科技提升,使農業產業化規模層次不高,規模不大,基礎薄弱,加之各類服務組織和服務體系不夠健全。難以增收增效。全鎮大部分土地可謂旱澇保收,但種植單一,傳統耕作方式占主導地位,產業發展滯後,難以產生經濟效益,龍頭企業只能維持現狀,擴大再生產能力較弱,小型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技術設備落後,生存困難。

(三)農業生產組織經營程度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不盡人意。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層次較低,目前我鎮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以生產資料的採購服務和組織農產品統一銷售等初級合作爲主,而入農產品加工、技術培訓、市場信息等農民企盼的,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開展的較少。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運作還很不規範,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制度進行會計覈算的比例仍然偏低。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力度不夠,各級財政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資金較少,有關部門對合作社的扶持沒有完全形成合力。

(四)農技推廣體系與服務水平不高,農業科技人才嚴重缺乏。

在鄉鎮機構改革後,鄉鎮農技推广部門,被“轉、並、撤”,鄉級農技推廣“網破線斷”狀態,農業科技人才流失嚴重,沒有形成新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影響了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普及,不能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的貢獻作用,縣直涉農部門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短缺乏、老化、青黃不接,政治生活待遇不高,缺乏激勵機制,其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五)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不完善,門檻高,農業企業和農民融資困難。

一是小額貸款公司少,農民創業缺乏啓動資金,商業貸款程序繁,利息高,擔保困難,不能適應農業季節性所需的企業資金需求。二是門檻高,貸款數額少由於農業企業多數爲民營企業,土地使用權證、房產證等不完善。企業經營管理條件不能滿足貸款要求。

(六)農業生產規模普遍偏小,土地流轉渠道不暢。

現代農業要求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要求土地集中連片開發,現行土地政策是承包到戶,土地經營權可以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前提下進行流轉。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農民小農經濟意識淡薄,存在戀土情結和“紅眼病”現象,加之土地流轉費相對較低,農民擔心今後的保障問題,而不願進行土地流轉,從而使土地難以有效的集中,形不成規模經營,限制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七)農產品附加值偏低,產業鏈延伸不長

農產品加工領域,產品設計、原料採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等完整產業鏈系統沒有建立,產品流通領域也缺乏完善的物流系統。 推動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對策建議。

5 建議

通過對重慶市巫溪縣塘坊鎮特色農產品進行調研,總結了xx大以來巫溪縣特色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及變化趨勢, 根據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提出了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一)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發展,加強各部門之間統籌協調

各級領導應該充分重視全縣現代農業的發展,把農業的現代化科技化擺在重要的位置,加強城鄉統籌發展,統籌協調全縣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二)制定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長期規劃,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應該抓緊組織農業各相關部門充分調研全市的農業發展的現狀,借鑑現代農業發展先進地區的經驗,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長期規劃,並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使全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合理、有序、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加大農業科技發展投入,重點扶持龍頭企業發展。

圍繞糧食、蔬菜、水果、特色養殖等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大推進基地建設,提高基地標準、打牢產業基礎,在此基礎上,強力推進農業招商,以招商爲載體,緊盯大型龍頭企業,主動對接,力爭在引進龍頭企業上實現新突破。準確把握國家新的投資重點,完善項目儲備,進一步加快跑省跑部力度,爭取更多對農業發展具有支撐性的項目落戶我市,適時舉行和參加名優產品展示展銷會,做大做強產品品牌,把資源優勢轉化爲品牌優勢,主打品牌效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前景好、市場帶動強的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促其擴規模、提檔次、升水平,提高其輻射帶動力。

(四)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水平

進一步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能力,出臺並落實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信息化建設步伐,建立完善網絡服務平臺,創建農產品產加銷和信息化服務新機制,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能力,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

(五)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着力培育農業科技人才

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鄉鎮站、區域站建設,建立激勵引導機制,大力推行農技人員聯合作經濟組織,聯企業、聯基地、聯專業大戶制度。健全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和植保專業化防治體系,提高社會化水平。加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作,進一步擴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認真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和農民創業培訓,不斷增強農民科學生產和就業創業能力。

(六)加大流轉土地的力度,實行專業化分工,有規模、有效益的發展特色鄉村經濟。

衆所周知,利益是關係到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問題,而社會發展是一個由無數的社會個體以及利益羣體不斷博弈的過程。農村土地流轉對利益主體和利益關係進行了重新的配置,打破了原有的均衡,實現着新的動態均衡,以通過市場配置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系統分析制度變遷帶來的利益變動,爲維護農民利益提供邏輯起點和制度着力點。 土地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收入的基本來源。馬克思認爲土地是社會財富的原始形成要素之一,英國著名古典經濟學家威廉·佩蒂曾說過,“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可見土地資源的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農村土地除了發揮最基本的農業生產功能之外,還發揮着確保農民基本溫飽的社會保障功能。農民對於土地享有不可否認的利益。從靜態的存量利益審視,這些利益主要包括:一是通過對土地的佔有、使用和處分獲取的利益。例如直接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活動中獲取收入,以及通過土地的轉包、互換、轉讓等流轉方式獲得的收益。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這些收益滿足了農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維持了我國農村在社會轉型期的和諧穩定。二是國家爲扶持農業發展所提供的各種補貼,包括“黃箱”補貼和“綠箱”補貼。“黃箱”補貼主要有直接的價格干預和補貼,種子、肥料、灌溉等農業投入品補貼、休耕補貼和反週期補貼等等,通常會對產出結構和農產品市場造成直接明顯的扭曲性影響。“綠箱”補貼主要包括一般農業服務,如農業科研、病蟲害控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環境保護補貼和地區援助補貼等。這些補貼無疑以利益爲內容,直接體現着國家對農業產業利益的支持和對農民利益的保護。無論是從農民自身勞動獲得的利益而言,還是從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和補助層面而言,農村土地流轉會使這些附着於土地的存量利益得到進一步鞏固。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8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爲拙劣,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席慕容

時間凝固成金點,然後拉成長線,連接一年又一年的細小縫隙。有時候我也不得不承認,席慕容的確把青春看得非常地透徹。站在時光的十字路口,回望過去的種種單純與美好,悲涼而欣慰。

花開花落,風捲雲舒。青春如同流沙般從指縫溜走,過去的倔強與輕狂,原來如此荒誕不羈。青春是打開了就合不上的書,愛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賭注,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頭的路。

三下鄉回來之後,我覺得自己突然間長大了不少。三下鄉的點點滴滴彷彿是一場場夢,夢中我們走過一個充滿光芒的世界,而醒來,我們終究重回原地。但我不會爲離別而哭泣,只爲曾經而微笑。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懂得:花開花落總有時,何必珍藏一地落花,只是我經過了一棵熱鬧非凡的樹,看見一樹繁花,開滿了青春的回憶。

三下鄉,我們哭過,笑過,經歷過,感受過,收穫過。三下鄉這一本相冊,記錄了所有青春中最珍貴的場景。在最美的時候,永遠地定格。張開雙臂,閉上雙眼,靜靜地擁抱青春,這最永恆的年華。三下鄉伴隨着我們走過無知,走過幼稚,走過放蕩,走過不羈,走過酸甜苦辣,走過崎嶇坎坷,又漸漸走向成熟。在青春的旅途中,總想踮起腳尖,觸摸那束最耀眼的光芒,因爲我知道,那束遙不可及,卻又近在咫尺的光芒是屬於自己的最神聖的夢想。多少次擡頭遙望燦爛的星空,總堅信自己一定會是那最耀眼的一顆。

流年,不會因夢境而駐足;緣分,不會因強求而眷顧。不該說的話,可能沉澱一切的錯;不該吟的歌,可能透析一切的悲楚,成長的代價得自己付出, 卻不該用淚水去陪伴失意。

時間,從指縫間匆匆流逝。曾經天真幼稚的我們如今年少輕狂。不知淡忘了多少時光,就這樣匆匆的成長了。

青春,夢一般的青春。促使我們肆無忌憚地瘋狂,在我們的世界裏瘋狂。花季中我們,最耀眼的我們。充滿了活力與激情,也許我們已不再像從前一樣天真,無知。但我們依舊純真。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9

爲了響應學校關於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我們06級29班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組一行七人來到湛江市特呈島開展關於新農村的調查活動。

進入調查後,我們瞭解到,湛江特呈島有着優越的地理位置,它北領南三島,東臨太平洋,倆靠湛江港,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該島面積3.6平方公里,全島有七個自然村,其中的坡尾村在20xx年被評爲廣東省文明村。特呈島還有着奇特的自然風貌,它又被稱爲‘紅島’,有紅樹林`紅怪石`紅土地`紅杜鵑等。其中紅樹林被稱爲國家一級保護林,它根冠茂密。落葉厚實,爲魚`蝦`蟹`貝等海洋生物和各種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地,同時它也是侯鳥遷徙的停歇區。島上還建有供村民遊樂`玩賞的香樟園。此外,特呈島有着優厚的歷史文化—冼夫人文化。冼夫人,這位被周恩來稱爲“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人,她以促進漢理團結爲己任,指揮六州軍馬,多次發兵平叛,致力於國家團結,精忠報國,造福人民,贏得歷朝統治者的敬重。在島上紀念冼夫人的“會宮廟”`“冼太廟”就有七座,“冼夫人文化”是島上古老而獨特的海島文化。

在特呈島將近十天的新農村調查中,我們開展了很多活動,有走訪當地村民,跟村幹部交談,到各村派發衛生飲食傳單,講解健康衛生知識,跟當地學生聯歡等。通過調查觀研,我們深刻了解到現如今新農村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這是我們大學生第一次如此熱衷於農村問題,並深入思考農村問題。

二十一世紀,我國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計劃綱要也提出,必須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切實把農民的收入問題`農場品消費市場等問題做爲重要問題來抓。以前的特呈島由於交通閉塞,飲水困難,魚市場銷售不暢,避風難等一系列問題成爲制約島上經濟發展的瓶頸。近年來,在加快我國新農村建設浪潮推動下。特呈島倍受各級領導的關懷,先後有李廠春`盧瑞華`歐廣源等領導來臨該島視察工作,特別在20xx年4月10日,更是有胡親臨島上考察,並對島上的“行路難”“賣魚難”“飲水難”“避風難”問題做了具體指市。此後,省`市`區領導又多次深入島上調查,幫助農民搞建設,謀發展。現如今,特呈島已解決了“四大難”問題,建成三級交通碼頭,有海上車渡及客運船三艘,海上快運“快巴”二艘,該島還建成湛江乃至全省大型的海水養殖基地,有海水養殖20xx0多某,島上四級碼頭`電視網絡`文化樓等一大批生產`生活設施先後建成。島上還建有美麗的香樟園`聽濤公園,開闢了紅樹林賞`沙灘浴場等休閒區。在去年全島社會總產植達到7800多萬元,村民收入達到4875元。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經濟收入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爲特呈島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同時也讓我們對我國新農村的建設充滿信心。

但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存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總結出來有以下四點,希望能引起有關部們的關注,切實解決民心問題。

一、農民權益保障問題。保障農民權益問題是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然而事實上,侵犯農民的權益問題時有發生。在坡尾村,村民就反映他們勸益受損問題,當地老闆向村民買地建旅遊村,賠償不合理,甚至至今還有農民的補償金未拿到,這些現象引起農民的不滿。但是由於一定數量存在的行政問題爲農民維權設置了障礙,以至很多農民對此報悲觀態度。

二、農村城市化問題。農民對於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勢必使農村逐步過渡到城市。但就目前來看,特呈島農村城市化的過程不明顯,例如當地村民雖然參與公司合作分紅股份,但必竟是少數。還有隨着特呈島的旅遊開發,島上的農村環境保護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三、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當今中國農村存在富餘勞動力,每年就有幾百萬的剩餘勞動力涌進城市,給城市的發展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特呈島同樣存在富餘勞動力,雖然與湛江中鑫公司合作解決部分勞動力務工問題,但其餘大部份的勞動力的解決同樣嚴峻。

四、農村 醫療`保險問題。經各近多年的努力,許多地方已開展了農村醫療`保險。在特呈島村,村民只需交25元就可再當地鄉村醫院報銷10%的費用,這無疑是一個好政策。但當地農民普遍反映當地醫療水平低,藥品不全等問題,農民在當地基本只能解決些較小的疾病,如遇到大病就要到市裏的大醫院,這無疑加重他們的醫療負擔。

在湛江特呈島三下鄉調查實踐的這些天,我們看到了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的豐鑠成果,但也仍存在着問題。我們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辨證分析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取得成果。作爲青年大學生,經過這次的三下鄉實踐調查,我收穫頗多,我開始關注國情大事,瞭解國情,瞭解社會,這爲我將來更好走向社會做好準備。以後,我會更以飽滿的熱情對待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爲建設祖國的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10

青春朝氣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揮灑熱情與汗水,播種希望的種子!激情澎湃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傳播文化和知識,綻放愛心的花朵!

盛夏的驕陽燃燒着我們的熱情,一年一度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如既往地順勢進行。XX年7月10日,我們背上行囊,踏上三下鄉的征程,進行了爲期一週的實踐活動,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們把愛心付諸行動,匯聚出不凡力量,在實踐中奉獻,在奉獻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

樹立服務信念

做好工作準備

能夠擔任我們學院的重點團隊之一的主要負責人,這讓我感到十分任重而道遠,畢竟是第一次帶領團隊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組織得是否得當,工作分配是否合理,還有住食問題、安全問題等都是我們隊長要考慮的。因爲怕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自信心起初當然會受到一定的打擊。爲了能夠讓這次的活動做到盡善盡美,在出發前,我對所有的隊員做了思想工作必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貢獻,在服務大衆的同時,培養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並且讓各個隊員做好準備工作和工作展望。準備工作如期進行,大家都有了大概的工作理念。自然地,充分的工作準備,不僅給予了我極大的自信心,而且還使工作順利地展開。

調研調民生

聽聆聽民聲

萬事開頭難。調研工作在開始階段通常是十分困難的,於是我一邊跟蹤調研隊的進展,一邊針對發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讓其他隊員明確工作方向。通過與源水村村委會的座談會以及實地的問卷調查和走訪村民,我們發現阻礙幸福源水建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出村道路狹窄,農作物運不出村、耕地面積廣闊,灌溉水源不足、無牌農藥廠排污,影響源水空氣。看到調研隊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看到村民們能夠與隊員相處和諧,溝通融洽,真是令我們這次三下鄉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是我樂意看到的一派景象。

接下來,要數是跟進支教組的工作了。支教組的工作雖然有一點小意外,但總體上還是如我所願地按計劃進行。學生們是活潑的,是可愛的,是純真的,雖然我不是支教組的一員,但是我如同訓導主任一般,監督老師工作,看管學生紀律。慢慢地,學生們與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即使我沒有跟他們上過一節課,他們也對我叫道:李老師,您好!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甜滋滋的,這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覺到我是一名老師。也由於這個原因,我更加積極地籌辦在活動最後一天的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遊園活動和文藝晚會最終能夠成功舉辦,而且還得到了村委會和學校領導的好評。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另外,作爲一名負責人,除了協調好各小組的工作,協調好隊員與隊員的溝通也是尤爲重要的,這能大大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所以我前後組織了三次的隊員內部聯誼活動。隊員們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不分你我。團結互助,和諧相處,這種融洽的氣氛瀰漫着整個三下鄉活動。在隊員的說笑聲中,我感覺到,隊員的心已經緊密地相連。

在這次三下鄉實踐中,我的工作給予我了我極大的挑戰,通過這次的挑戰,我得到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收穫:實踐經驗、出世之道、服務大衆、顧全大局。

三下鄉雖然已經結束,但我會謹記着我在裏面學到的知識,用這些知識指導我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如下是給大家整理的關於暑期三下鄉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11

爲切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我縣國小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根據縣教研室工作計劃精神,從3月16日~6月15日,對全縣國小進行重點調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國小開展進課堂聽課、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調研,掌握全縣國小課堂教學現狀,查找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對策。我們先後對八個鄉鎮和縣城的13所國小進行聽課指導。通過深入農村國小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多少年來,教師用課程標準提出新理念引領國小課堂教學,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發生很大變化,教師的確在努力改變着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善着學生的學習方式,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改以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成爲國小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村小聽課中,大部分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效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我們眼界大開。如,臺吉鎮中心校於豔華老師上二年級《方向與路線》這節課,在導入部分創設生活的情境。把書中辨認方向的情景改爲校園內部情景,出示圖後問:學生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本校的校園花壇)以校園花壇爲中心學習辨認八個方向。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從看到校園內的照片激發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爲有效學好八個方向奠定了基礎。

二、重視有效操作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

實踐操作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想象、模擬、設計、思考等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教師要十分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來理解新知,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把抽象知識轉化爲可感知內容。如,臺吉鎮中心校呂彩華老師上三年級《分一分》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試一試、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塗一塗等活動來初步認識分數的概念,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讓每個學生經歷過程和體驗成功,不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注重有效學習方式體驗成功快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爲中心的探究活動方式,他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來自於外界探究性活動。因此,要讓學生用探索的學習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獨立思考的能力,採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如臺吉鎮中心校劉興閣,教學有風格,在上五年級《合格率》這節課,緊扣自編的一首兒歌“要求合格率,其實很簡單,分母是總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結果是一個百分率。”改變以往學生單一,被動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根據次兒歌自主探究出勤率、發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體驗快樂,獲得知識。

雖然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教學策略僵化,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他們的心是真誠的,這一輩子哪都不想去,就想爲村小奉獻一輩子。然而,這一輩子哪都沒去過,出外學習的機會幾乎沒有。教研員的到來使他們興奮不少,在純真中感受真和善,體味苦與甜。可以說一部分教師對課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視本質。出現了不少制約課堂實效性和影響教學質量的新問題、新困惑。實事求是地講存在問題也不少:

1、有些課堂教學內容被機械的情境所套住,牽強附會地聯繫生活實際,其結果是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2、教師鑽研教材不夠,想法太隨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編寫意圖。

3、在部分教師課堂上,學生分組學習流於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交流慾望的背景下,應付式、被動式地進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溝通,沒有深層的交流和碰撞;

5、課堂練習設計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單一。知識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師課堂上預設過度,擠佔生成的時空,表面看教學有條理,實質上這是傳統以師爲中心,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積極互動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師面對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缺乏應變能力,教學語言不夠準確,缺乏幽默詼諧,規範、精練的語言。

8、從課堂教學上看出教師平時不愛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識。

9、對師校單元測試卷不能做到及時使用,更談不上研究試卷,忽視了檢測,影響有效教學。

總之,通過深入村小的調研活動,是我們更加堅定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生命。探索和建立和諧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是我們的責任。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使雙基訓練更紮實,教學容量更厚實,學生思維更活躍,教學方式更靈活,課堂教學更有效。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12

選擇奉獻,是因爲社會需要我們;選擇給予,是因爲人民需要我們;選擇三下鄉,是因爲責任與使命。不一樣的精彩,不一樣的懷念,不一樣的光陰,不一樣的絢爛。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夏天,我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暑期“三下鄉”活動。轉瞬間,5天的三下鄉活動已經落下帷幕,我們感受頗多,收穫頗多。這次活動讓實踐隊員們收穫了友誼,收穫了快樂,同時也收穫了感動。

一、加強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由於我們八個隊員都是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實踐經驗不足,具體工作中難免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我們並沒有退卻;其次是發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團結合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這種氛圍蔓延到了整個三下鄉活動中,使得我們更加順利的完成了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二、贏得了友誼

本次暑期三下鄉活動的隊員來自我們理工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不同班級,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更多朋友的機會,隊員之間相識相處相知相信,相互之間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每天的朝夕相處,每次的激烈討論,每次吃飯的插科打諢,使得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我們的交流更加隨意。我們是永遠的朋友!

三、鍛鍊瞭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次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從主題的確定、活動策劃、方案的製作到具體的實施,基本都是由隊員們一起解決的,我們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在前期的準備階段,我們需要周全地考慮問題,遇到困難需要自己尋找解決的方法,還要積極尋找社會的幫助,在下鄉期間,我們更要解決臨時發現的實際問題,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全體隊員的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工作有着非常積極的影響。在三下鄉中,我們遇到了實際情況與方案有所出入的情況,也遇到了事前沒有料想到的問題,我學會了靈活應對,從實際出發考慮問題,充分考慮各種意見,並在適當時候尋求幫助。

四、增強了回報社會的意識

雖然本次下鄉只有短短几天,但卻深深地激發了隊員們的愛國之情,讓隊員們更加堅定了好好學習,強化自己,爲社會爲國家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的信念。同時也使得隊員們體會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定了同學們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的決心和志向。 至此,理工大學建工學院古城建築羣探索之旅暑期三下鄉活動圓滿結束。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13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能否不辜負他人的期望,爲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爲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爲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爲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裏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爲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的爲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爲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爲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這個假期的三下鄉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中,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歷時一個月,過得十分充實。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也對中國體制環境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社會實踐作爲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瞭解國情、服務大衆的重要形式,對於青年學生的成長、成纔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

這次假期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爲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收穫不少:

第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得人心。正好乘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正如現在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所在,新農村建設不僅要鞏固發展生產的大路子,要堅決貫徹科學發展的要求,積極結合當地實際,立足於自身根本,發掘自身潛力才能做到發展生產。要把努力提高農民生活富裕作爲政府和村民一同努力的大方向,生活富裕了,農民才能進一步的往上層建築發展,只有讓農民富裕起來,纔是政府最直觀的能力體現,農民只有富裕起來了才能積極切實貫徹黨提出的“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才能在工作之餘,茶餘飯後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去動手描畫自己的多彩生活,從而做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不斷地建設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止在物質建設上,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把管理民主也提了出來,當然農村的建設不是簡單的類比城市,農村建設相對有的優勢是建築用地平面化,它不需要象城市那樣向高層發展,也許有人也希望在農村建高樓,建大廈,但是這相對於農村的人口密度來講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在今後的信念農村建設發展中,管理民主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政府的政務公開,同時也要把民主與經濟,文化相結合,走羣衆需要走的路線,發展羣衆需要的產業,創造羣衆需要的小康生活。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真正做到黨提出的“發展生產,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成果。

第二,大學生是新農村建設新的主力軍。三下鄉社會實踐也爲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學生下鄉,一方面大學生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帶到農村去,爲農村經濟的發展多少提供了一些線索;另一方面,大學生到農村去,也爲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一個訴說苦情,發表自己觀點的空間,讓他們緊鎖在內心的話語得到釋放,所以大學生下鄉受到各地農民的熱烈歡迎和全力擁護,我們所做的事情雖然並不多,但是這樣一種無私的活動也爲他們提供了些許幫助,所以各地農民都非常滿意。而且,這樣一種社會實踐,也爲中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一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送科技下鄉,服務新農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同時也增強了更多的人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認識,讓更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樣一個行列當中來,共同爲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這爲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拉動經濟增長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第三,三下鄉對大學生成長和成才具有重要意義。三下鄉與其帶給我不少的鍛鍊不如說帶給我不少的思考的角度,這次三下鄉讓我真真正正的從管理者的角度在思考着問題,即使很幼稚,很懵懂,但卻是讓我思維的方式有了重大的轉變的。在下鄉之前,我對“三下鄉”的認識,僅僅只是有所耳聞,認爲那是一項大學生們的下鄉旅遊。但是,在這一次個人實踐調查哦活動的過程中,讓我受益匪淺,這一次爲期一月的實踐活動不僅僅充實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讓我在活動中瞭解了國情下的新農村建設發展,讓自己受到教育,增長了才幹。同時,“三下鄉”還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

與現實的差距。我們要想成爲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想盡快地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就絕不能只埋頭於書本之中,必須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積極地投身於社會實踐之中,開拓視野,認識社會,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學會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辛苦而極富意義的一個月隨着時間慢慢流逝,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圓滿結束。帶着一份激動與期待踏上征程,想想我和村民們分別的那一幕,想想我和革新村的人民共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想想我留下過的足跡,想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爲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穫,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爲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三下鄉就是要我們這些熱血青年好好利用自己的學到的理論來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鄉情,知道自己作爲一名新農村服務隊隊員和一名當代大學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並要在實踐中肯定自己的價值,並認識自己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更加努力去學習和充實自己,去更好地爲以後爲人民服務作好準備,這纔是我們三下鄉的意義。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我希望將來

能有機會多鍛鍊自己,希望我的將來更能深入基層,去真實的看待新農村發展,這次“三下鄉”並不苦,但是重要的是通過“三下鄉”讓我自己真正的明白什麼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自己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需要在充實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實踐的執行,在理論和實踐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地總結過去,提高現在,展望未來,真正的做到“澎湃之後容量更大,激越之後內涵更深”!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14

調研報告

——那蒙鎮鄉鎮企業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調研報告

報告名稱:那蒙鎮鄉鎮企業發展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調研報告 實踐團隊:那蒙鄉鎮企業調研團

所在院系:

指導教師:

作者:

調研地點:

調研時間:

那蒙鎮鄉鎮企業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調研報告

鄉鎮企業是中國鄉鎮地區多形式、多層次、多門類、多渠道的合作企業和個體企業的統稱,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鄉鎮企業的發展由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特別在xx大之後,國家強調創新創業,加重扶持鄉鎮企業,鄉鎮企業正在日新月異,蓬勃的發展着。但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因爲受到一系列的因素的影響,並沒有能夠使得鄉鎮像城市一樣飛速發展,沒有步入現代化鄉鎮等。建設發展鄉鎮企業意義深遠,任務艱鉅,必須着眼長遠,立足當前,統籌兼顧,穩步前進。

7月20日,人文學院“那蒙鄉鎮企業實踐調研團”的在輔導員樊鳳金、劉海濤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他們的企業之旅。通過實地考察和對企業員工的問卷調查,我們瞭解到了那蒙鄉鎮企業的發展現狀,並對大學生創新創業之路應該怎樣走有了一定認識。

一、調研對象

以欽州市欽北區那蒙鎮富山頁岩磚廠、廣西建華管樁有限公司、富牛養殖有限公司三所較有代表性的民辦鄉鎮企業爲代表。

二、調研目的

爲了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繼續響應xx大精神,推動鄉鎮企業的發展,爲企業的創新、大學生的創業提供借鑑意義,有必要對鄉鎮企業進行調研,瞭解其發展存在的問題、創新發展所需要的條件、現代大學生回鄉鎮創業所應具備的條件。使得鄉鎮企業跟上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從而使得向現代化鄉鎮發展,縮小城鄉貧富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創和諧社會。

三、調研方式

問卷調研與採訪、訪談相結合,向政府、企業領導,企業工作人員發放問卷,並與他們進行訪談,採訪相關人員等。

四、調查內容

1.鄉鎮企業的基本情況

根據採訪分析可瞭解到:那蒙鎮鄉鎮企業公司均爲民營企業,並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外資企業,各鄉鎮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調研團小組介紹到這是因爲國家的經濟戰略的調整,各地區鄉鎮結合當地的具體實際自主發展,自主有機與當地人民羣衆謀發展共進步。

隨着北部灣經濟圈的不斷髮展,各項經濟業務的不斷拓展,鄉鎮企業的業務也日漸繁榮,在採訪中幾家公司向調研團表示,公司的業務已經拓展到全國地區甚至東南亞國家,例如越南,泰國等。欽州市的鄉鎮企業已經逐漸地走地區化,國際化,所以要求鄉鎮企業公司的各項實力要具備更好地競爭力,才能更好地在

國際競爭和地區競爭中不斷髮展。更好地服務地方發展,造福當地的鄉鎮各族人民。

2.鄉鎮企業的發展

我們調研小組通過面對面的採訪與調查問卷的形式全面地對鄉鎮企業的人才需求和對於大學生創新創業具體要求進行了整理與分析,一方面鄉鎮企業取得了明顯成效,鄉鎮企業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在推動新農村、城鎮建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一方面,鄉鎮企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發展水平仍然較低,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極大,經濟社會發展也不夠協調,大部分鄉鎮企業都是散而不大的小型企業,難以在行業競爭中取得先機,其中最主要的是創新能力不夠強,科技投入少,採用傳統的較爲落後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也較爲落後,在那蒙鎮,我們瞭解到,即使是有意識引進生產方式和先進管理方式的企業,也因爲由於資金的投入跟不上、缺乏專業人才或者留不住技術人才等因素,也是難見成效。

3.鄉鎮企業的發展與大學生創新創業

大學生作爲一股鮮活的血液,先進的管理知識,和專業的學科技能,剛好對口鄉鎮企業發展的需求,對於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和改善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國家不斷地爲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機會和平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到鄉鎮開創了自己的鄉鎮企業,並提高鄉鎮企業的先進性。若能利用好各自的優勢,便能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推動,共同發展。

4.大學生羣體的缺陷

在與三個公司的經理髮訪談中,在關於大學生創業的問題上,企業領導認爲,大學生有很多優勢,但是同時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因爲畢竟大學生資本單薄,工作經驗不足,容易出現差錯,遇到困難難以適應。而且現代大學生羣體普遍存在着好高騖遠,不願腳踏實地學習和積累經驗,綜合能力不強工作能力不足,專業知識與企業相關能力不符等問題,大學生羣體能辯證看待自身便能更好地捉住機遇。

五、針對調查結果提出的看法

鄉鎮企業是一顆顆茁壯成長的苗子,成長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企業轉變傳統經營模式,引進先進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作爲大學生這個角色,在訪談時許多領導說到,在學校這個環境中專業知識只是一個技能,更重要的個人素質的培養。專業是做好工作的基礎,而思想纔是個人在崗位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專業成績與在學校的表現不等同於在企業的工作能力,只有在企業中相互適應,才能把自己的優勢轉化爲公司的競爭優勢。

新一代回鄉鎮創業大學生必須應該大學生應當樹立均衡發展的觀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做人軟實力,要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培養。在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最重要的更是鍛鍊自身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六、後記

發展鄉鎮企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支援鄉鎮企業發展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的重大舉措。我們大學生應該明瞭肩上的責任,爲時代的建設出力。通過此次調研活動,我們對大學生的社會需求有了新的瞭解,也對以後自己努力的方向有了更明確的定位,此行實在收穫巨大

2022下鄉調研報告 篇15

在這半個月裏面,我感到每一個隊員都有一個蛻變的過程,無論從工作方法、應急處理、溝通交流……都有着質的飛躍。第一天的手忙腳亂,往後的遊刃有餘;第一天的不知所措,往後的處變不驚……隊員們每一天都在學習,每一天都在提升。

三下鄉是一系列活動組成的有機整體,所有活動就像一條鏈條,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一個活動的好壞影響着下一個活動的進行。例如,要搞好我們的講座就一定要在宣傳上下重功夫,確保有足夠的人知道我們的活動,而且活動還必須要有吸引人的亮點,只有吸引到一定的人到來,我們的活動才能順利進行下去。

正是由於我們的活動是環環相扣的,所以在整個三下鄉活動之前,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規劃。

首先,我們要決定我們活動的方向。結合了我們隊員所學的專業和曹江鎮的特點我們達成一致的共識——支農。決定我們是向着支農這一方向前進後,我們就要制定我們活動的項目了,經過我們的再三討論,反覆磋商,精心篩選,終於決定了幾個活動:擺檔攤,調研,講座,多媒體放映,慰問老人,田間考察……最後就是確定這些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法了,這步很複雜,很繁瑣,但也很重要。要儘可能的考慮更多的細節,考慮得越深入越細緻,活動的實施也就越容易。看到我們的策劃書由簡單的十來頁變成厚厚的一疊,我們的工作重心要由書面向實際轉移。

爲了搞好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合力起草我們的策劃書;聯繫好當地的領導;到曹江鎮實地考察一次;蒐集大量相關的資料;購買活動相關的物資……每一項都是極具挑戰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合理分工,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的特長。在我們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後,纔可以向目的地進發。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我有幾個很深的體會:

活動要分工,更要合作

14號的良種下鄉活動還未正式開始之時就有一批農民前來諮詢取種,爲了不讓他們久等,我們還是在檔攤還未完全準備好就接受他們的諮詢與取種,當地農民很熱情,我們原定的人手已經不足以一邊和農民講解一邊佈置攤位了,就在這時候,隊長迅速把要去做調查問卷的隊員調過來協助我們佈置攤位。十來分鐘後,佈置工作就完成了,在這期間我們的諮詢與取種工作一直進行,農民依然熱情,攤位前的人流有增無減。團隊合作讓我們的檔攤迎來一個開門紅。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這要求我們學會靈活變通。要靈活分工,也要靈活合作。

良好的溝通技巧能讓我們更好的完成任務

在做調查問卷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微笑,語氣語速要適當,還有一個要點是要把問卷上的問題用口語表達出來,不要直接把讀問題出來,以免令村民的不耐煩,可以的話儘量把做問卷當做是一次談話,圍繞問卷的題目進行談話,談話結束問卷題目也就已經記錄好了。

當然溝通不侷限於和當地村民,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和我們隊員之間,工作之中信息萬變,只有加強溝通我們纔可以更好的合作,才能更好的互相配合。任務是艱鉅的,我們要合作就必須溝通交流,缺乏交流的合作是失敗的,加強溝通能減少誤解,增強隊員間的凝聚力,讓我們工作更有效率。

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學到很多很多東西,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沒有的,這會讓我終身受用,三下鄉雖然已經結束,但我會謹記着我在裏面學到的知識,用這些知識指導我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