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組赴長江三角洲學習考察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8W

一、學習考察概況

中心組赴長江三角洲學習考察報告

爲進一步轉變觀念,解放思想,開闊視野,找準差距,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做好工作的責任感,振興九龍坡的使命感,結合全區正深入開展的“樹立直轄意識,更快更好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以區委副書記、區長秦敏爲團長,區委副書記、區人大主任廖濤爲副團長的區委中心組考察團一行26人,於6月10日至17日赴長江三角洲的上海青浦,江蘇省崑山、張家港、蘇州,浙江省杭州、寧波等地考察學習了城市建設與管理,工業園區開發與招商引資,高新技術產業與現代物流業發展以及和諧社會構建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在重慶駐上海辦事處的積極聯絡安排下,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熱情接待下,學習考察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

“得長三角者得天下”。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和隸屬江蘇、浙江的16個地級以上城市,因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浦東開發,16個城市迅速集結爲當代中國現代化戰役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勁旅。長三角日新月異的經濟擴張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羣,彙集產業、金融、貿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實力,長三角地區以佔全國1%的土地,5.8%的人口,創造了18.7%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22%的財政收入和18.4%的外貿出口,對於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連接國內外市場,吸引海外投資,推動產業與技術轉移,參與國際競爭與區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考察團先後參觀了上海青浦區規劃館、博物館、宏茂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與青浦區黨政領導和園區管委會領導進行了座談,進一步學習瞭解了青浦區加快發展經濟社會的成功經驗及作法;與蘇州工業園和崑山市領導座談交流,向他們請教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問題;參觀了張家港市暨陽湖生態園、樑豐生態園、世紀廣場、前溪居民小區和社區服務中心,聽取了張家港市領導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政府職能調整方面所取得的經驗介紹;參觀了杭州市宋城和蕭山區湘湖,學習考察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旅遊產業開發建設的成功經驗;考察學習了寧波市北侖新區、北侖港資本運作、土地流轉和港口建設的經驗。

在學習考察中,六地區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城市環境建設之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思想觀念新,發展意識強。在六地區學習考察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領跑發展的超前思維、率先發展的全新觀念和咬定發展不放鬆的強烈意識。如崑山將“三個有利於”作爲衡量是非功過、成敗得失的唯一標準,堅持自主創新、優化服務、提高效能,通過走工業化、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XX年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5.92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760.67億元,實現財政收入54.17億元。崑山的鉅變只是我們這次考察所有地區發展的一個縮影,他們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工業化的理念和思維已在當地幹部羣衆中深入人心,無論是在崑山還是在寧波,親商、安商、富商的觀念已成爲上上下下的自覺行動。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最大,但求最強的發展意識,是這些地方外向型經濟得以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二是產業羣聚,特色顯著。六地區在高新技術產業、外資利用、民營資本、現代物流等方面形成羣聚,成爲發展的支柱產業。如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截止XX年累計批准外資項目1259個,總投資154.08億美元,合同外資99.61億美元,其中千萬美元項目391個,獨資企業1007個,投資商來自歐美、日韓、港臺等41個國家和地區,世界500強有20家在開發區投資辦廠,已形成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民生用品三大支柱產業;杭州蕭山區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在地區生產總值中民營經濟佔到98%;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發展工業、利用外資、出口創匯爲主,致力於發展現代臨港型大工業、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成爲浙江省、寧波市利用外資和對外開放的龍頭。三是發展速度快,經濟持續增長。六地區雖然經濟體量大,但發展速度快,經濟總量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如上海青浦區XX年實現增加值30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工業增加值181.2億元,增長20.3%;第三產業增加值105.8億元,增長19.5%,全區財政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7.6億元,刷新歷史新紀錄,比上年增長34.4%;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5.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加30.28%;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40%左右,地區生產總值從開發之初的11.3億元增長到XX年的581億元。四是文化底蘊深厚,人居環境優美。走進長江三角洲,深深地被這裏沉澱着的深厚文化底蘊所感染,集建築、山水、花木、雕刻、書畫、音樂、民俗等於一體的江南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魄寶奇葩。如杭州文脈悠長,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現有岳廟、六和塔等14處國家級文保單位和茶葉、絲綢等5個國家級博物館,有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個國家森林公園、一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建築臨水而造,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到處都構成了曲折迂迴、步移景換的畫面,爲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構築了良好的人文環境。五是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六地區在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同時,各項社會事業也處於蓬勃發展態勢,人民安居樂業。如青浦區建成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宮、東方綠洲,張家港市投資200億建設4.41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就達1000多畝、綠化率達45%的暨陽湖生態園區,打造人民羣衆休閒娛樂場所,滿足了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張家港市堅持以經濟爲中心、以衛生爲基礎、以文化爲內涵、以育人爲根本、以服務人民爲宗旨,深入實施富民工程、不斷優化城鄉生態環境、全面發展社會事業。XX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000元,農民人民純收入8750元,城鎮職工社會保障達98.5%,農民社會保障達99%,老年農民(居民)享受養老補貼覆蓋率達99.2%,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8.5%。

通過實地考察與交流討論,進一步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轉變了我們的觀念,豐富了我們的知識,也使我們看到了我區在觀念上的差距,在發展思路和發展環境上的差距,切實感受到發展的壓力,同時在考察比較中也堅定了加快發展的信心。

二、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和經驗作法

在短短几天的實地學習考察和交流討論中,我們發現這些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進一步解放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狠抓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區域發展等方面探索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作法。

(一)切實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發展觀念新

六地區都緊緊抓住解放思想這個“牛鼻子”,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強化“項目是生命線,投資者是上帝,引資是功臣”,破除陳腐思想的束縛,樹立以發展凝聚人心,以發展論英雄的觀念,始終堅持以發展說話,發展以數字說話,數字以事實說話。樹立“超越自我求發展,跳躍式前進快發展,隔幾年上一個臺階大發展”的新觀念。堅持圍繞發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發展,四大班子之間、各級各部門、廣大幹部羣衆都圍繞中心、步調一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以發展求共識,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一心一意抓發展、萬衆一心求發展、千軍萬馬快發展”的良好局面。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認識到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發展的速度,堅持“助你發展,助我繁榮”的理念,總結出“服務老鄉求穩定,服務老外求發展”的成功經驗。張家港市提出“始終堅持率先發展,始終堅持發揮拼搏精神,始終堅持培育開拓進取的幹部隊伍”理念,積極創新發展思路,努力破解發展難題,推動經濟建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在國際國內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經濟發達地區主動把自己納入經濟發展的大市場、大流通、大循環中,進而有爲,退而有序,立足本地,放眼世界,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努力完善自我,頑強地超越自我,他們是經濟的巨人,更是觀念的巨人。

(二)堅持科學定位和高起點規劃,發展思路清

思路決定出路。在學習考察中我們無不感受到他們發展的大謀劃、大手筆和大動作,其發展思路之清晰、定位之準確、規劃之完善,讓人歎服。蘇州工業園區對288平方公里的轄區確定的發展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的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具有良好人居環境的新城區。根據發展總體目標,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以及“適度超前、滾動開發”的原則,編制了具有前瞻性的區域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科學合理佈局工業與各項城市功能,並先後實施了300餘項具有法律效力的專業規劃,形成了“執法從嚴”的規劃管理制度。張家港市制定了“中心城區,保稅、出口加工業區,冶金工業區,機電工業區,輕紡工業區”的“一城四個片區”詳規,堅持政府的一切發展均嚴格遵循暨定規劃。青浦區建立規劃館,確立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業向規模集中”的“三集中”發展思路;佔地面積56.2平方公里的青浦工業園區內道路、通訊、自來水、電力、天然氣、供熱、污水處理及雨水排放等基礎配套設施和生態環境已達國際標準水平。

(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展機制活

創新和完善管理體制,實行“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科學地構築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慣例接軌、區別於一般行政區的管理機制,強化服務功能,寓管理於服務中,使政府的管理行爲具有法制性、規範性、國際性。青浦區政府建立新城區投資公司、朱家角投資公司和青浦區投資公司,用三個公司來運做56.2平方公里的園區建設,通過市場來滾動發展。在資金運行方面,三個投資公司實行起步注資、逐步增資、銀行貸款、舉債建設發展模式,各公司通過自身土地出讓和開發建設進行資金平衡。在管理方面,成立領導小組,由區領導任組長,開發管理、重大項目、債務償還等重大事項進行集體決定;成立園區管委會,進行具體操作和運行;政府提出投資負債要求,政府財政不擔保,實行財務監管。蘇州工業園區建立全新的開發管理體制,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是園區的開發主體,由中新雙方財團等股東組成;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是管理主體,下設17個職能局(辦),工作人員面向全國招聘。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寧波市北侖區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簡稱“北侖新區”。北侖新區區委書記兼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區長兼第一副主任,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北侖新區主要負責社會服務工作。

(四)強化軟硬件建設,發展環境優

築好巢方能引好鳳,修好碼頭自有船來靠。一個地區軟硬環境改善了,就一定會出現一個投資高峯。在硬環境建設上,六地區遵循“兩個先行一個調動”的原則,即規劃先行,市政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先行,充分調動和挖掘民間資源、社會資源,凡是願意到他們這裏投資創業的,都由當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礎工作,確保投資企業很快投產運行;下大氣力建設好生態環境,建生態城,打文化牌,增強對外來資金、技術、人才的吸引力,地方政府的職能真正從“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轉向“以經濟環境建設爲中心”。蘇州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00多億元,其中16平方公里建成區達到“九通一平”(道路、供電、供水、燃氣、供熱、排水、排污、郵電、有線電視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國際標準;蘇州以新一輪城市規劃修編爲契機,加快推進蘇州東部新城區開發和市域cbd建設,相繼建成湖濱大道、文化水廊、紅楓林、風之園等一批開放式景觀,新增綠地1700多萬平方米,建成各類商住房550萬平方米,隨着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科技文化藝術中心等50多項重大工程建成,環金雞湖地區正成在加快成爲蘇州市新的現代商業文化中心。

在傾力投入建設硬環境的同時規範政務行爲,提高服務水平,優化和改善發展軟環境。一是創造上下同心、開明開放的投資環境,堅持樹立“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放水養魚,打棗不傷樹、讓利圖發展”等觀念,實行部門年終考覈由企業打分評定辦法,堅決杜絕“政府開門招商,部門關門打狗”現象發生。二是創造主動熱情、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確立服務是第一投資環境的理念,堅持“政府就是公僕、管理就是服務”、“人人是投資環境,個個是招商主體”,着力建立長效服務體系,推行服務全程代理制,從各個環節降低客商投資成本,確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錯不在自己身上產生,企業不在自己這裏受冷遇,提升一站式服務功能,嚴格實行社會服務承諾,形成“精簡、統一、效能”的服務型政府,“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體系。三是創造公正嚴明、安全穩定的法治環境,營造出“科學、規範、透明”的氛圍。四是創造優惠寬鬆、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在項目審批、財政稅收、海關物流等方面獲得相應管理權限和優惠政策,創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良好條件,形成“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秩序。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動力足

六地區在發展中,都堅持打好基礎、建好平臺、選好項目、引好資本,不斷增強發展後勁。一是政策招商,制定優惠政策,對有實力商家,適當犧牲一定的眼前、局部利益;二是網絡招商,在網上發佈信息,宣傳自己,捕捉信息,尋覓商機;三是會展招商,派人蔘加各類會展,收集信息,結識朋友;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親商、安商、富商、扶商,以良好的服務環境讓外來商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吸引外商的合作伙伴、朋友來當地興業;五是產業招商,集中優勢資源,把某一個產業做大做強;六是中介招商,凡對招商引資作出過實質性貢獻的中介人,不論身份,形成“大招商大報酬,小招商小報酬,不招商零報酬”激勵機制;七是運用行政手段推動招商,主要是加大領導幹部招商引資的壓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績效工資制,將招商引資成績直接與經濟利益掛鉤,直接與幹部的升遷掛鉤。

(六)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支撐強

在六地區學習考察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他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力度,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穩定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他們除把招商引資、gdp增長、財政收入水平等作爲考覈地方幹部的重要指標外,也把社會的和諧度、人民的滿意度以及地方競爭力等“形而上”的指標納入考覈範圍,加大和諧社會的構建力度,加大學習創新工作力度,尋求發展的強大支撐。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農民增收爲重點,着力推進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工作、家家有物業的“三有富民工程”,大力發展富民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組織,農民投資性、經營性收入不斷增強,XX年農民人均年收入9420元;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打造低保、養老、醫保、徵地補償、動遷補償等五道保障線,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消除矛盾和社會隱患,構築起和諧安寧、協調發展的社會風貌。蘇州工業園區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增長超過20%,科技進步貢獻份額達到70%以上,累計派出17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學習城市建設管理、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經驗,先後建成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園、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軟件園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投資30億元建立了較爲完善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網絡,聚集了海外留學人員創辦企業200餘家,跨國公司和國家級研發設計機構50餘家,博士後工作站6個,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超過2萬人;區內農村居民社保參保率和企業公積金參保率均達100%,90%農戶遷入現代化居住小區,基本做到了“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難有所助”,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三、加快九龍坡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

新的起點期待着新的突破。如何在“xxx”開局之年開好頭、起好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通過考察學習,我們認爲,學習長三角先進經驗就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做到一以貫之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地調整思路,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路子。

(一)堅持解放思想,更新發展觀念,全面促進思想大解放

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着改革開放的深度和經濟發展的速度。九龍坡區與長三角地區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發展速度、經濟規模、經濟結構上的差距,實際上最大的差距仍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這是束縛我們發展的根本問題。因此,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這個精髓,在堅持“四破四立”的同時,着力強化“三種”意識,把解放思想落實到行動上。一是要強化“圍繞中心,加快發展”的意識。要把發展擺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認識加快發展始終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始終是富民興區的頭等大事。一切工作都要始終堅持以經濟發展爲中心,堅持服從和服務於經濟發展。始終堅持發展先於一切,發展重於一切,發展高於一切,以寬廣的視野、超前的意識、超常規的措施,不斷加快發展步伐。二是要強化“搶抓機遇,敢爲人先”的意識。學習借鑑崑山、蘇州、寧波等地的發展經驗,首要的就是要把他們的思維觀念和敢闖敢試的魄力學到手,大力倡導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和率先改革、率先發展、率先開放、率先富民的精神,多在主觀上找差距,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挑戰中抓機遇,腳踏實地,艱苦創業。三是要強化“積極變革,全面開放”的意識。積極清理廢止過時的政策、法規,在經濟全球化和世貿規則法律框架下,從組織形式、產品定位、科技素質方面迅速接軌,主動把經濟聯繫的觸角更多地伸向國內外各個角落,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加快推進內外經濟一體化進程。

(二)堅持全面開放,鼓勵全民招商,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

要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實行全面開放,全方位開放,全民招商,千方百計實現快步“走出去”,大筆“引進來”,大幅提高我區開放型經濟的程度和水平。一是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要利用多種載體以多種形式對外宣傳九龍坡,不斷提高九龍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要不斷增強全區上下的開放意識,使“無外不快,區外就是外”以及“親商、安商、富商”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努力營造全民關注開放、參與開放、服務開放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招商引資作爲我區發展經濟、培植財源、增加收入、搞好項目的重要手段抓緊抓好。首先,要放開膽子,搶佔政策領先位次。要更加積極主動爭取國家和市裏的多種政策支持,不時推出一些新的優惠政策,始終保持在政策方面的領先優勢。其次,要開動腦子,研究市場,搶抓招商機遇。注重外資、內資一起引,引路、引技、引智、引管理經驗並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拓展利用外資渠道,拓展引進的廣度和深度,擴大引進外資規模。要採取上門招商、節會招商、網絡招商、媒介招商、博覽招商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千方百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特別要注重引進對我區產業結構調整起着龍頭推動作用的企業和項目,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給予龍頭企業特別的優惠和服務,增強“以外引外”的吸引力。最後,要邁好步子,講究方法,實行科學招商。緊跟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進行招商引資活動。學會和利用好現代網絡及通過中介機構招商,積極開展以商招商、以會招商,必要時組織小團隊招商。加強對現代招商引資手段的研究,探索建立科學規範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制定嚴格的招商項目運作程序,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三是要加大對外經濟合作交流力度。積極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敢於和世界一流企業做生意,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投資創業者“走出去”,鼓勵和扶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開展跨國、跨地區經營,促進進出口貿易不斷增長,擴大合作交流領域,以此推動我區開放型經濟向縱深發展。

(三)堅持“三個結合”,培育支柱產業,大力加強工業園區建設

工業園區是優化土地、資本、勞動力和技術等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迅速膨脹主導產業規模,促進經濟迅速集聚的重要平臺。蕭山、蘇州、崑山等地園區的規劃起點高、氣魄大,建設的檔次高、力度大,工業興區的意識強、思路明。學習他們的的先進經驗,加快九龍坡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要做到“三個結合”,切實加強園區建設。一是園區建設應與加快工業化進程相結合。牢固樹立工業興園的思想,明確工業園區的職能就是抓工業、抓招商引資,堅持走“依靠工業辦園、引進企業擴園、發展實業興園”的路子,九龍園區要堅持以高新技術爲先導,在新的起點上加快“二次創業”步伐。c區要在抓緊徐工集團、普什集團等項目建設的同時,力爭引進更多的工業項目入駐。西彭園區要堅持以鋁業精深加工及配套產業爲方向,延長產業鏈,形成產業羣。要堅持項目帶動,優選一批工業重點項目,加大服務力度推進建設,支撐工業經濟發展。二是園區建設應與加快主導產業規模化進程相結合。產業是園區的生命。這次考察的幾個市區的園區都有自己的主導產業,這也是他們得以迅速膨脹的關鍵所在。我們的園區建設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業已形成的“兩車”、材料加工、機電設備製造和高新技術四大主導優勢產業,加大工業結構調整力度,特別是要抓住格力電器、abb增長迅猛,西南鋁冷熱連軋相繼投產和鎂合金激磁建設加快的機遇,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努力改變支柱產業“一枝獨秀”的現狀,建立起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羣,真正做到以主導產業興園區,以產業膨脹增實力,不斷提升園區的檔次和品位。三是園區建設應與加快城市化進程相結合。要把西彭工業園區、九龍園區等作爲西部新城和東部都市區等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以園區的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特別是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立足實際,着眼長遠,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真正把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成爲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新城區。當前,要切實抓好園區內新上項目的開發和建設,確保應有的檔次和水平,做到工業園區建設與新城區建設協調一致,努力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爲花園式新城。

(四)堅持多措並舉,加強港站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是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降低產品成本、改善投資環境和吸引外資的重要舉措。一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調節、配置作用,加快傳統運輸、倉儲、代理、包裝等服務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探索多種合作形式,加速與周邊地區的經濟融合,建立連接發達地區、輻射周邊、接口國際的物流網絡。二是積極探索建設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區域物流園區。繼續支持九龍港建設,充分發揮長江深水港口、鐵路西站和西部工業基地的優勢,加快西站物流園區、白市驛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西彭鋁材市場等物流基地建設,積極進行功能整合,實現再次分工,形成倉儲、加工、分撥及提供各項增值服務等新的港站物流體系。三是完善物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立足現有的基礎和設備,對已建和在建的交通道路、碼頭、貨運場站、倉儲設施等進行改造,並將分散於相關行業的資源進行整合和有效配置,以達到資源使用最優化的目的,力爭建成西部最大物流基地。

(五)堅持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學習創新型城區,不斷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

實施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學習創新型城區,是挖掘區域經濟潛力,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我們必須大力實施高新技術戰略,在發展科技、運用科技、推廣科技和服務科技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九龍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堅持把發展高新技術作爲提升產業素質和經濟質量的關鍵,儘快走出先手棋,搶佔制高點。着力推進重點新技術項目與區域經濟相融合,吸引國內外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自主研究和引進消化吸收開發高市場容量、高附加值產品。二是在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上下功夫。重點抓好國內外處於領先水平和高效節能技術的新設備、新工藝、新管理方式的推廣和應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與改造傳統農業相結合,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商品率,推動農副產品的加工、轉化和增值。三是在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健全科技服務上下功夫。加快建設“數字九龍坡”,提高信息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科技專業協會等中介服務體系,幫助引導骨幹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鼓勵各級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企業、農村創辦科技企業、示範基地和科技園,大力普及生物災害防治、規模養殖、新型栽培等先進適用技術,扶持和幫助民營企業提高自我科技創新能力,促其上規模、增效益。

(六)堅持優化環境,增強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硬環境不夠硬,軟環境不夠軟”,是我們與先進地區最大的差距。因此,實現九龍坡跨越式發展必須要營造優良的投資環境。一是要營造良好的硬件環境。不斷加大道路、橋樑、碼頭等硬環境建設力度,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以高檔次的基礎設施、優美的城市環境,增強環境優勢、開發優勢和競爭優勢。二是要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重視各類人才資源的開發,建立完善的“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人才機制,爲人才創造生活、工作、培訓等一系列條件,通過“外引、內育、借智”等渠道,積極引進培養一批國際營銷、科技創新和複合型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高度關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注重熟練工人、技術工人的培訓和培育,努力打造優秀企業團隊。三是要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全力打造透明高效政府,提高辦事效率,大幅度減少政府審批事項,加快實現從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使政府管少、管精、管好。積極探索推行“一對一服務”模式,不斷提高服務的檔次和水平,努力構建“服務高地”和“政策窪地”,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