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質量分析報告(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4W

數學質量分析報告 篇1

一、試卷分析

數學質量分析報告(通用5篇)

1、今年的數學試卷在平穩過渡的同時,凸顯“新”和“變”,“穩”主要表現在試卷的題型結構、賦分比例、難度要求以及試題難易梯度等方面,均嚴格遵照《考試說明》的相關規定。“新”與“變”主要表現在規避命題的“模式化”以及試題設計上。如理9以四個數關於乘法運算構成的循環羣爲背景,以複數、集合、方程爲載體,考查學生學習潛能;文20(Ⅱ)、理18(Ⅱ)以空間幾何體爲載體考查幾何概型;理20以三次函數爲背景考查學生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

2、試卷注重數學的學科本質,關注數學知識的合理應用。既考查了數學知識在學科內的應用,如文10、文12、文20、文22、理8、理9、理18、理20等題都突出對相關數學知識的本質含義的考查,又考查了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如文9、文21、理13、理19等題取材於學生熟悉的學習、生活實際,具有較好的現實意義。

3、試卷重點考查了支撐高中數學的主幹知識,它們在文、理科卷中的佔分比例分別爲87、3%和79、3%。試卷將檢測考生是否具備在自然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之間進行熟練的轉化和思考的能力作爲重要的考查目標。如理19、文21取材於考生熟悉的背景,要求考生能夠將“相遇”、“距離最短”、“時間最少”等自然語言轉化爲直觀形象的圖形語言,進而抽象出體現“速度”、“時間”和“距離”之間數量關係的函數方程語言,奠定解決問題的基礎。

此外,試題合理依託知識的交匯,在基本保證考試內容抽樣的合理性和典型性的同時,檢測了考生是否具備一個有序的網絡化的知識體系。

4、試卷中設計了適量的創新性問題,考查考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文12以集合、不等式爲載體考查考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理10、理15,考生需要經歷對所給概念或關係進行閱讀理解的過程,抓住問題本質後方可利用函數圖像與性質等知識經歷推理論證等探究過程;文16,考生要在觀察所提供的三角函數式係數關係的基礎上,經歷嘗試、歸納、猜想與推證的過程。這些創新性問題的設計都源於中學數學的基礎知識,“新”而不怪、“新”而不難。試卷以探究性問題爲載體,強調大學聯考對考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潛能的關注,力圖使得試卷的選拔功能得以全面體現。如文12、文16、理9以及理15關注了推理與證明;文15給出了“凸集”的概念、理10給出了“分漸近線”的概念,通過學習和理解概念,進而解決相關問題;文19(Ⅱ)、文21(Ⅲ)、文22(Ⅱ)(ⅱ)、理17(Ⅱ)、理19(Ⅱ)都設置了探究性問題;理20由特殊到一般地解決了三次函數的有關問題,展示了數學發現的一般過程。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基礎題部分學生做的比較好,得分率較高,而對於試卷中的創新題還是有些不適應,對題目的意思不能完全領會,而導致分數不高。

三、今後教學建議

1、高度重視課本,切實夯實基礎

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質以及它們的限制條件等等要仔細地推敲,幫助學生理解和領悟。在每一模塊﹑每一章節的內容結束時,要將各個知識點,根據其發生的過程和內在聯繫,通過對知識的分類﹑整合,使之系統化,爲學生提供新的視角。此外對於教材中一些典型的例題﹑習題要注意把它們梳理出來,並將這些例題﹑習題進一步提煉,從而延伸出“二手結論”,讓學生熟悉這些結論,這對提高他們的解題速度是大有好處的。

2、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中要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廣度,不盲目拓展教學內容,對要求降低了的內容絕不人爲地拔高,對一些在新體系下並不重要的方法要大膽捨去。

3、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努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學素材的教育潛質,把數學中的函數思想﹑數形結合﹑分類討論﹑歸納﹑猜想﹑類比﹑特殊與一般等思想和方法由滲透層面提升到應用的層面,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此外,還要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題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答題規範性,讓學生做到“懂要會,會要對,對要全”。

4、把成功帶給學生

數學課堂的教學起點要放低,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正確處理好“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的關係,制定好輔優補差的計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多給學生正向意見,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真誠的關心和幫助,讓愛轉化爲學習的動力。

數學質量分析報告 篇2

按照區小教學教研室的安排,我校於20xx年6月25日舉行了期末考試。本人所教學科爲二年級數學。現將這次考試的情況分析如下:

一、學生知識能力現狀:

這次我們班30名同學參加考試,總分爲,平均分爲,及格率爲%,優秀率爲%。本次考試試卷,注重基礎,題型多樣,涵蓋面廣,全面考察了“四基四能”。從卷面來看,學生的字跡比較工整,書寫非常認真,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

二、問題成因的分析:

1、“我會填”,出現錯誤集中在第5題“買一盒彩筆需花6元,23元最多能買盒。除法算式是”。學生沒有把餘數寫上而導致丟分。第12題“9005的近似數是,7908的近似數是”丟分也比較嚴重,客觀上試題沒有明確說明近似數是到“十位級、百位級、千位級”,主觀上閱卷時老師給出的答案也只給了保留千位級的“9000”,而沒有給出另一個答案“9010”,導致部分學生丟分。

2、“我會辨”,出現了部分學生在審題方面不認真而導致丟分的現象。如用第2題“棉花比石頭輕”許多學生光憑已有的經驗,而不加思考的想當然作答導致丟分。這是平時的拓展訓練較少所致。在平時教學中,應注意認真審題的訓練,爭取在不該丟分的地方一分不丟。

3、“我會選”,在第1題,“計算77—26+24時,先算”,學生沒有掌握好混合運算的順序,加上沒有認真審題,丟了不應該丟的分。但從整體上看此題學生答題比較理想,學生掌握得較好,教師平時應多做,多練。

4、“我是計算小能手”。丟分較多的是第1小題中的“22÷7”,學生只寫了商,而沒有寫餘數。錯誤的原因在於學生認爲橫式只寫商,不用寫餘,加之平時訓練偏少所致。

5、“我能解決問題”。考察是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現錯誤是最後一題“根據右圖提出乘法問題,再解答”,學生在看圖方面沒有問題,關鍵是沒有很好地理解“解答”的含義:既要列式子,又要答!很多學生只答了,而把式子留在了草稿紙上而導致失分。

三、今後的改進設想:

結合學生的考試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利用課堂教學及課堂練習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多采取一些遊戲式、故事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加強對看題、審題的訓練,對於易混、易錯的題,讓學生先看,再說,然後再做,反覆加強訓練,逐漸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審題、做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給學生創造機會,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合作交流,更好的發揮合作的潛能,使得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他們。

(4)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工作。這次考試我有1名學生有及格,及格率上次是100%,現在又倒退到了96、7%,這在提醒我,在學困生的輔導問題上一分鐘也不能放鬆。所以,上課應該多提問,對一些較容易的問題,總是讓他們先回答,下課多輔導,多表揚,少批評,作業儘量做到當面批閱,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鼓勵,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5)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蒐集信息、整理信息、對比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多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係。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讀題,審題,認真檢查的習慣。

(7)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及時溝通,共同努力,特別是學困生的家長,要及時取得聯繫,知道學生在校與在家的表現,必要時還可以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的學習方法。

(8)加強教研活動,相互交流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並應用於自己的教學課堂實踐中,以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四、對命題的建議

這次試卷主要針對二年級孩子的特點,注重基礎,全面系統的考察了學生的知識,又突出能力,強調學生審題能力的考察,以後這方面的題應該佔的比例大些爲好,還要多聯繫生活。

數學質量分析報告 篇3

數學這個學科可以說是一門十分嚴謹,條理性極強的學科。對數學的學習可以說影響人的一生,我們的身邊時時刻刻都能找到與數學相關的東西。所以數學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學習數學知識,最好是能做到學以致用。爲了體現數學的重要性,小編整理了一份八年級數學教學質量分析報告,藉此向大家表明數學的重要地位以及教學中對數學的重視程度。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轉瞬間一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爲了客觀評價這學期的數學教學狀況,探索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現將本次本人所帶八年級兩班數學質量檢測情況分析如下:

一、試卷分析

本次期會考試卷知識覆蓋率高,貼近教材,強調基礎,全卷對知識技能考評的定位較準確,全卷試題難度上與課本例,習題大致相當。本次考試114人,合格85人,合格率74.6 % ,優秀人48優秀率41.3 % 。最高分99最低20分。從考試結果看,本次期末試卷能夠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也給我提供了學生學習缺漏的信息,對今後改進數學教學將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考試反映的主要問題

1、雙基落實不夠。一些基本概念沒有理解,基本運算沒有過關。反映出本人的平時教學對學生基礎夯的不實。

2、思想認識不夠,過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忽視了部分基礎知識不紮實的學生,造成其學習困難增加,成績下滑,進而逐步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爲後面的繼續教學增添了很大困難。

3、備課過程中準備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知識點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幾次考試成績來看,數學成績處在中等及稍偏下的學生成績下滑較大。回顧自己在教學中所進行的備課工作,以及針對性練習,感覺難度過大,沒有估計到中等生的學習能力,無形中給中等生的聽課和理解增加了難度,造成其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運用知識的能力下降。

4、對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的監管力度不夠,放鬆了對他們的學習要求。本次考試不僅中等生的成績下滑,少數平時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這次成績不理想。原因是沒有過多的去關注這部分學生課後的學習和練習的過程。未能及時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並給以指正,導致其產生驕傲自滿的浮糙情緒,學習也不如以往認真,作業也馬虎了事,最終成績出現重大問題。

5、平時教學中對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不紮實,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思維缺乏邏輯性,敘述缺乏條理性,語言不準確,推理過程不完整。

6自己所帶班級的及格率優秀率偏低。本次試卷難度不大,學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成績不盡人意。因此對學困生的轉化力度不夠,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任務艱鉅。

7 “應用問題”依然是教與學中的難點、本次考試中,應用性試題比較多,學生得分率相對偏低。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仍舊我在教學中的薄弱環節。

三、改進措施

1、要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數學課程標準,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教材的基礎作用,既到位但又不越位、要在《課標》新理念的指導下,去理解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識體系和前後聯繫,而不要單純地由教材到教材,需研究教材中的練習與習題,瞭解教材對知識與技能的目標要求,準確把握重難點,關注知識的生成過程,夯實基礎知識點,重視知識的應用與創新。

2、把握數學教學中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在強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能忽略“雙基”的基礎性作用、宜以嚴謹的教風引導和規範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爲。

3、教學中要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要儘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策略,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思維水平。

4、加強轉差和培優力度。對學生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並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對於學有餘力並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要爲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指導他們閱讀,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5、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問題作爲教學的出發點,多設計、提出適合學生髮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困難,開展嘗試和探究,讓學生經歷“再發現”和“再創造”的過程。

6、加強數學語言的教學。數學語言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它是數學思維和數學交流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能夠進行各種數學語言的轉化,還要培養學生會用數學語言準確、簡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另外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圖像、圖表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工作的一些反思,不到之處,我由衷的期望能得到各位領導和同事的批評指正。

數學質量分析報告 篇4

試卷以《數學課程標準》爲精神指導,能夠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既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也考查學生分析、比較、審題、操作和靈活應用數學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本試卷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試卷內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識點融於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數學的價值。

2、注重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考查,試題涉及的知識點基本涵蓋本冊的教學內容,覆蓋面廣,各知識點分佈較爲合理。

主要有“分數的意義、 24時記時法、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作圖和周長計算、加、減、乘、除法運算以及與這此部分知識相關的生活問題、觀察物體與可能性”等。而且在試卷中,各知識點的基礎題和提高題都有恰當的體現。

3、從整體試卷來看,凡屬考查三年級數學難點的內容,在命題上都適當降低要求,並且都控制了試題的難度,注意貼近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避免過高要求。這樣的命題方式有利於引導老師和學生紮紮實實的講透和學好“雙基”內容,夯實基礎,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證;注重對重點知識的考查,關注學生的“數感”、“分析能力”、“計算能力”、 “應用知識”的形成。

4、體現對數學思考的考查。如,第二題(4)題體現得是學生考慮問題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規律;第三題(1)題考查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利用立體的圖形連線視圖;第三題(2)題既考察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作圖和周長計算,又用逆向思維考察已知周長求邊長,這一題型合乎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第三題(4)題是與語文學科整合,給學生自主思維空間的題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對“可能性”的理解。這些試題給考生創造探索思考的機會與空間,體現對數學知識理解的考查,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觀念與數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二、取得的成績

1、基礎知識掌握紮實。

從批卷情況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紮實。基礎知識考試題中除個別的題目學生出錯外,大部分的題目學生的準確率比較高,難度稍大的題目雖然全對率不是很高,但是,大部分學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說明學生對本冊教材中的基本計算、動手操作、單位換算、可能性、解決生活中的基本問題等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

2、獨立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考試時,學生是在自己獨立讀題和分析的情況下完成試卷的,對試題的分析和理解符合題目要求,解答的情況比較令人滿意,說明學生的獨立分析和解答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強

學生在解決動手操作的題目時,正確率比較高,畫對稱圖形、小船平移位置畫的準確,說明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這是平時嚴格要求和訓練的結果。

4、思維靈活,方法多樣。

在“我會統計”一題的解答中,學生利用計算的方法和圖示對照的方法。準確的推算出星期五該進23箱冰糕。從中看出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不注意認真、仔細審題。

有的學生審題不仔細,如選擇題中“3點15分在鏡中是幾點多數學生都選擇了9點45分”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仔細審題,這說明有的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夠好,讀題不認真。

2、對一些基本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到位。

有的學生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還不夠。如,在“填和17.01相鄰的兩個整數”的題目中,有的學生寫成了17.0和18.0。說明這些學生對小數的概念和整數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

4、數學知識的運用不夠靈活。如“排隊中也有數學問題”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長方形的方隊,可以有幾種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隊,至少要去掉幾人?

每行幾人?有些學生在答排成方隊時只能打兩種排法。

5、基礎知識的掌握還存在不理想的現象。

有的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計算題中出錯,缺少驗算檢查的習慣;有的學生基本的平移畫圖出現錯誤,測量不準確。

四、改進意見

1、針對一些學生不能認真仔細審題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理解題意的訓練。

2、針對一些學生對數學概念、意義理解不夠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數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幫助學生建立表象。

3、針對一些學生不會估算,估算能力弱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4、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聯繫現實生活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後,要加強對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學生的靈活應用所學數學知識的能力。。

5、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數學質量分析報告 篇5

一、試題評價

此次數學試題較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整個試卷將本學期的知識整個融合進去,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融於試卷之中,注重了學科的整合依據學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基本做到不出偏題、怪題、過難的題,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增加靈活性,又考查了學生的真實水平。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

課程標準指出: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知識,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五個大題。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繫生活的能力。

學習素材應來源於自然、社會和生活。本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實情況和知識經驗出發,選取源於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這些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便於學生聯繫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也就需要孩子聯繫生活,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3、體現了靈活性。

在考察學生“數的運用”的內容多是以不同形式出現的,顯示了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的靈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

4、題型簡約。整套試題題型分爲“填空、判斷、選擇、計算、操作、解決問題”,題幹簡約曉暢,降低學生審題的難度,有利於學生髮揮水平,真實檢驗學生的實際知識與技能。

5、難易適中。整套試題基礎題佔90%,難度題佔10%,較好地體現這次命題的指導思想。

二、考生答題情況及錯誤原因分析

第一題是填空題,分爲11個小題,每空1分,共26分。

第1、2題考查質量單位和單位的換算,題型簡單,多數學生能按要求作答,少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不能正確區分重量單位克、千克,不會應用克與千克的相互轉化。第3、5、6題考查除法的初步認識,包括平均分、除法算式的讀寫、有餘數的除法,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是讀算式:把除以的“以”和“等於”寫錯,還有部分學生把“除”和“除以”混淆,導致失分現象,一個完整的除法算式讀作什麼,70%的學生作答成乘法口訣。第4題考查運算順序,得分率較高。有部分同學,知道先算加法,再算乘法。但是不會寫字,有些是同音字,有些是錯別字。第7題屬於有餘數的除法,考查學生對“餘數小於除數”的認識,多數學生能回答正確,少數人不理解這個知識點。第8、9題爲萬以內數的認識,包括萬以內數的讀寫,數位的認識、數的組成等知識點,很多學生在讀數的時候,把阿拉伯數字與漢字混在一起,導致失分較重,這些課堂上重點訓練的題型,真是不該出現這樣的錯誤。第10題考查近似數的知識點,這題是最容易出錯的,因爲學生對“四捨五入”的理解不夠,近似數的應用,35%的學生不會做,還有部分學生答成漢字。第11題考查判斷推理,因爲學生還沒學過小數大小的比較,只有少數學生能作對,但閱卷時按超綱處理,統一給分。

第四題是計算題。都是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總體還是不錯,但是都有因爲粗心算錯的。第22題是口算,正確率較高,只有少部分人在整百整千數相加。有一部分少寫0。第23題是豎式計算。有一部分同學數位沒有對齊,有的等號後面沒有寫答案,少部分不會算。導致失分。第24題,脫式計算,有幾個同學沒有寫等號就直接算、有部分同學不會混合運算,不知道運算順序。導致失分。第25題,第(1)和(2)小題出錯的人相對較少。第26題,大部分同學不明白被除數、除數、商、餘數之間的關係。不瞭解這個數就是被除數。導致失分。

第五題是認識統計表。失分的人數不多,多數同學都及格了,只有少部分同學對統計表中的文字理解不透徹。導致失分。

第六題是解決問題,分爲五個小題,每題5分,共25分。第27、28題考查學生對平均分知識點的掌握,題型簡單,大部分學生能按要求作答。有部分學生算式寫對了,但是答案不正確,可能是乘法口訣還記不住。第29題考查學生對“幾個幾是多少,誰比誰多多少的問題,”大部分同學能夠解答,部分學生只寫了第一個算式,第二個問題沒有解答,這部分同學對題意的理解不正確。第30題考查學生對“比一個數多幾是多少,全天共收了多少千克?”好多同學只解答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沒有解答,對題目沒有認真理解題意。好一部分同學700加200都算錯,說明三位數的加法還有困難,這個知識點還沒有完全掌握。第31題考查學生對“三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好些同學都把100減46算錯了,說明數位上連續是0的減法學生還很吃力,還得加強。部分同學只解答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沒有解答,說明沒有認真讀題目,或者理解不了題意。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對平均分的理解,對除法算式讀寫的訓練,練習算式中一些難寫的字如“除以”“等於”“加、減、乘、除”,降低錯誤率。

2.課堂上重點講解除數與餘數的關係,這有利於後面三年級除法的教學。

3.萬以內數的讀寫,應重點強調讀書應該寫成漢字,寫數寫成阿拉伯數字,不要出現兩者混淆的情況,另外,加強“四捨五入”概念的導入,讓學生理解什麼時候該捨去,什麼情況該進位。

4.出試卷的時候,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11題,課本上沒有小數的比較,同步指導上面也只是簡單提到,如果同步指導習題沒講解完的話,那麼學生就會覺得陌生,甚至老師也會說是超出教學大綱了。

5.部分學生的計算方法沒有掌握。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計算很慢,出錯率較高。

6.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強化訓練就能成功的,關鍵在於平時的經常的有效的訓練。而口算的訓練又比較枯燥乏味,學生不感興趣。容易形成懼怕口算,逃避口算的心理。口算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7.基本知識必須抓實、抓細、抓緊,並強調書寫的態度一定要認真。

8.培養認真讀題、細心做題的習慣及靈活解題能力。二年級各種題型的種類在增多,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細心習慣(細心讀題、細心思考、細心計算)也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成績,也對以後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今後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讀題、做題的方法指導,嚴格要求認真仔細,培養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

9.培養學生做完題認真檢查的習慣。特別是計算題和解決問題的題,讓學生通過檢查可以發現自己抄錯的數,找錯的信息和計算結果的錯誤,以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10.抓好後進生的輔導工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1、加大同學們的識字量,就能更好的理清題意。

總而言之,儘管目前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重視數學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但更應該講究方法的優化,提高速度和正確率。口算仍在“數的運算”中佔有一席之地,是一項重要的能力,不容忽視,始終應將之作爲常規性的訓練內容來抓,爲今後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故希望整體口算能力尚欠佳的班級要對學生適當強化訓練,利用在校時間組織集體練習,校外讓家長適當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