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宣傳環保社會實踐心得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3W

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大家對環保工作由不瞭解到了解,由瞭解到理解,對環衛事業的重要性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在環衛精神的感染下,一個儘自己最大努力服務社會的承諾深深紮在了每個人心中,並在今後歲月中作爲我們行動的準繩,凸現足金的進取奮鬥。

暑假宣傳環保社會實踐心得

活動主要讓同學們參與環保活動,讓路人填寫關於生態環保的調查問卷,並且通過宣傳向人們展現了不同種類的環境污染,讓人們對環境有了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發表了不同對環保的看法,甚至可以展現出人們對環保意識的認識。

環保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本條件,而隨着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已經成爲擋在當今社會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森林在減少,草原在退化,荒漠化的土地正在以以前所謂有用的速度向前推進,侵食人類美好的家園。中國作爲環保的生態平衡遭到最嚴重破化的國家,人們和的污水,吸的不潔空氣,習以爲常而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數以億計的人羣重複着自會環境的愚蠢舉動,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社會缺乏最基本的環境保護意識。

地球上的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草原土地惡化,海洋環境污染,生活環境污染。其中我國在這些污染中的範圍達到了最高點。

水體污染突出。我國主要河流有機污染普遍,其中遼河、海河污染嚴重,淮河水質較差,黃河水質不容樂觀。主要淡水湖泊富營養化嚴重,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國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爲401億噸,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達204億噸,首次超過工業污水。

大氣環境惡化。有關部門統計,全國338個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剩餘的66.9%都超過二級標準,其中有137個超過三級標準,佔統計城市的40.5%。

大部分草地已經或正在退化。由於對草地的掠奪式開發,亂開濫墾、過度樵採和長期超載過牧,全國草地面積逐年縮小,草地質量逐漸下降。目前,我國大部分草地已經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達1.3億公頃,並且每年還以2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公里,並以每年1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已達262萬平方公里,繼續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目前,我國沙化土地的面積爲168.9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7.6%,形成一條西起塔里木盆地,東至鬆嫩平原西部,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600公里的風沙帶。農業生態惡化,將直接導致我國農業生產持續能力減弱。

海洋環境也令人堪憂,1999年我國近岸海域污染嚴重,四類和劣四類海水已達46%以上,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東海海區,劣四類海水比例高達53%。

環境污染不僅影響經濟發展,更影響社會進步。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說明,我們一味對自然一味索取、盲目征服與急功近利,引起大氣"溫室效應"加劇、大氣臭氧層受破壞、酸雨成爲"空中死神"、有毒化學品進入環境循環,垃圾氾濫成災等等,給人類和自然界造成不可復原的生態浩劫,影響我們走向文明、清潔的現代化社會。由於生態受到破壞,我國一些地方的農業、工業和人民的身體健康正受到嚴重威脅,不僅制約了社會進步,也影響到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存環境亮起紅燈,資源狀況警報頻頻。人口急劇增長,資源過度開發,環境嚴重破壞,農田、牧場、森林、漁場受到過度的開發……面對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我們要樹立強烈歷史責任感,要以人類的發展前途爲前提,要以子孫後代可持續發展爲出發點,進行綜合思考和採取行動。

經過這次的實踐,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要保護環境,又要發展經濟,就需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當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應突出解決六大關鍵問題:一是大力倡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念。理直氣壯地宣傳我國傳統文化中那些優秀的環境倫理觀,反對不符合國情、大肆鋪張浪費的思想觀念。要運用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發展觀,使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滲透到一切社會管理工作之中。

二是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決策體系。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發展狀態,要創造向新的社會發展階段轉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條件,特別是建立領導幹部環保政績考覈制度、綠色國民經濟覈算制度、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公衆參與制度。

三是建立以循環經濟爲重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具體體現。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實行清潔生產,在產業和工業園區進行生態化設計與改造,努力實現廢物蒐集的循環利用,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和政府綠色採購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繼續開展”綠色創建”試點示範活動。

四是積極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大力倡導適度消費、公平消費和綠色消費。通過環境友好的消費選擇帶動環境友好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同時,通過生產技術與工藝的改進,不斷降低環境友好產品的成本,形成綠色消費與綠色生產之間的良性互動。

五是大力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立足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形成資源消耗少、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廢棄物排放少的生產和消費體系,使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能夠控制在生態環境可自我更新的範圍之內。

六是不斷培育環境友好的文化氛圍。樹立尊重自然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通過教育、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等支持和協助,使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成爲全社會的共識和奉行的價值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