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文化探究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2W

——柯巖風景區越地文化探究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風景區文化探究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一、研究背景:

柯巖風景區依託千年越文化,彰顯紹興獨具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戲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資源,乃紹興久負盛名的傳統旅遊勝地。自三國以來因歷代開山採石造就了衆多石壁、石宕等自然景觀;隋唐年間,祖孫三代石匠歷經百年相繼開鑿而成的奇石”雲骨”和精雕而成的彌勒石佛,更是衆多景觀中的精品。千百年來,隨着自然景觀的點綴和宗教文化的介入,加上文人墨客的點染,到清代,已形成著名的”柯巖八景”。其中有展現石景的彌勒佛像、雲骨、七星巖、蠶花洞,又有展現鑑湖水景的五橋步月、南洋秋泛等景緻,是一處自然風光與人文資源交融的旅遊資源寶庫。

利用八百里秀美湖光山色精心打造的鑑湖景區,展現了紹興母親湖”昔日”的風采,凸現了紹興特有的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的豐富內涵。遊客可坐畫舫、烏篷船,泛舟鑑湖;可漫步白玉長堤,賞美景秀色;還可上”葫蘆醉島”,品酒聽曲。

新世紀之初,柯巖風景區將魯迅小說中虛構的平面故鄉還原成建築實體,構成魯鎮景區。”小鎮”包容了紹興的水、橋、酒、石、建築、民俗、戲曲等諸多文化元素,再現紹興水鄉特有的民俗風情。

如今,柯巖風景區已形成柯巖、鑑湖、魯鎮等三大景區,成爲紹興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旅遊景區。

二、研究目標:

1.探究石佛的形成、雲骨的來由,瞭解柯巖的歷史沿革;

2.親臨鏡水灣、坐烏篷、看社戲、品黃酒,感受越中文化;

3.遊”越臺名士鄉”、登”日月同輝臺”、入”名士紀念館”,傳承名士精神;

4.訪魯鎮,會阿q、祥林嫂,品紹興美味,走進魯迅的小說;

5.泛舟鑑湖,飽覽湖光山色、欣賞琴笛遺韻、領略古橋風韻;

6.遊覽柯巖風景區、魯鎮景區、鑑湖景區,領略越地文化,更知我紹興、愛我紹興。

三、研究分工:

組長唐雨欽負責全組工作的協調,並負責寫研究報告,其它組員中孫露和魏律帆進行採訪,並寫成體會文章。徐超和王琴去查資料,並寫成文章。

四、研究方法:

文獻查閱、現場採訪、參觀景區、網絡查找

五、研究過程:

10.10左右寫好開題報告,10.25報學校批准,11.10左右開始活動,組參觀柯巖風景區,開始查找資料,寫好體會文章。11.25左右開始與研究報告,並交傅老師、酈老師指導,11.2.交學校參加評比。

六、研究收穫及體會:

(一)、雲骨與石佛(採寫人:孫露)

柯巖風景區,是一處石文化積澱深厚的勝地。是一座自然風光與園林藝術有機結合而千古不朽的景城。是一方歷代名士、官宦鄉紳、淑女佳人、壽翁稚童紛至沓來而留連忘返的休閒熱土。

我們查資料知道:在漢之後的魏、蜀、吳三國時期,數以百計的採石工聚集在這裏。柯山,成了採石山。三國歸晉,南北朝代晉而起,隋煬帝開鑿運河遊哉悠哉,其間四百年,歷近二十代石工,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齊根挖去半座石山。

也許是天意所在,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在被挖去的半座石山的區域中,竟留下兩“柱”孤巖,一左一右,一胖一瘦,渾然兀立。這一奇異的石景,令後來的石工們爲之動容,爲之心驚。而這就是雲骨和石佛的前身。

雲骨和大佛巖彼此出於同一座山岩,由於彼此所承載的文化不同,所擁有的崇拜者也就不同。前者知音多爲知識分子,後者知音多爲百姓大衆,當然也不乏專業佛教人士和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

1、雲骨

我們進入柯巖風景,第一個到來的景點就是“雲骨”。“雲骨”景點,位於石佛景點之東首,與石佛東西相對。這天下奇觀的雲骨幾乎是在石佛問世的同時,脫胎而出。

這奇石,高30餘米,底圍4米可由三人合抱。底部扁形直立最薄處不足1米。奇石之中、上部形豐而凹凸險峻。遠遠望去,此奇石宛如一柱煙靄,嫋嫋升騰。故文人墨客賜它一個雅號“爐柱睛煙”。在距地面20餘米處,刻有兩個隸書大字:雲骨。系清光緒年間所刻。巖頂有一棵古柏,生命力之強令人驚歎。據當代一位專家測定,其壽命已逾千年。

據傳,柯氏父、子、孫三代石工在開鑿石佛之際,注意到鄰近有一處孤巖頗具靈氣,便就勢將它鑿成一尊香爐。

石香爐既已存在,圍繞着它採石的石工們哪有不避讓之理。就這樣,周圍的岩石被挖去後,被後人譽爲“天下第一石”的奇石便形成了。

相傳,北宋大書法家米芾訪越至此,見此奇石,欣喜若狂,繞石三日,搭棚觀賞,不忍離去。後人便在其搭棚拜石處築亭紀念,亭曰”拜石亭”,奇石與亭之間的一座小石橋則名爲”繞石橋”。

拜石亭有一幅對聯:“萬匠削不盡,一柱空中全”。與“石魂”、“絕勝”、“天下第一石”一樣,表達了觀者對“雲骨”的讚美。

2、石佛

面對20多米高、池中突兀的石佛,使人浮想聯翩,疑團叢生,石佛何人而爲?何時而成?

相傳,在孫吳赤烏年間,有自稱柯氏的石工,就動工鑿造這尊傳世於今的石佛。由“雲骨”向西到了“石佛”景點。石佛”景點,位於石佛景區北端,四周被石佛池包圍着,作爲石佛載體的這方巨石尚與整座山體相連,只比周圍的山體高出數丈罷了。當其它的石工爲生計而忙於在它周圍採石時,柯氏石工竟以父、子、孫三代相傳而傾注全部精力開鑿這尊石佛。(資料)

鮮爲人知的是在這柯氏父、子、孫三代石工背後有着一位富有實力的沈姓紳士。其人自北方遷居會稽,家擁萬貫,常對家人云:“人稱吾門爲富貴之門,何爲‘富’?能拿餘金給予他人者,可稱‘富’;何爲‘貴’?能站立高處幫助有需求者,即爲‘貴’。”這位紳士身體力行,亦以父、子、孫三代相傳,以千金資助那柯氏三代石工開鑿石佛,終於使柯岩石佛得以問世。(資料)

所以當我們面對石佛對古代能工巧匠們的獻身精神、藝術才華產生無限敬意的時候,千萬不可忘記他們背後的另類人物。

我們應該知道,柯岩石佛在問世之初,其佛足周邊尚是巖坡。崇佛者可以方便地爬到佛足邊,探身到佛手邊,撫摸佛足和佛手,示與大佛表示親熱,與大佛心心相通。

爲了讓凡人的祈禱,能句句進入佛耳,石佛的開鑿者匠心獨具,運用浪漫的手法將佛耳縷空,使其兩耳得以貫通。據測,這石佛耳洞之高竟達1.2米,耳洞中可允一小孩直立通過。

柯岩石佛在開鑿手法上,與衆多的名山石佛還有一處不同。開鑿石佛大都採用浮雕法,而柯巖造佛,所採用的是罕見的懸雕法,即佛像背部鑿空,獨立於巖,只有底部仍與巖體相連。

柯岩石佛問世之後,其周邊的採石活動並沒有立即停止。而當石佛周圍的巖坡漸漸降底,石佛之高度相對升高,石佛之莊嚴日益顯露時,石工們纔有意識地加快了對其周邊石塊的採挖。

柯巖彌勒佛,寬頰廣額,螺形髮髻;法相敦厚慈祥,儀態文靜端莊;左手撫膝,右手屈舉,作闡經說法狀,在雕刻工藝上可謂造詣頗高。

柯山石佛景觀形成於隋唐,而柯山石佛寺更名爲普照寺,則爲明萬曆年間。舊寺倒塌,副使黃猷吉發起重修。自明而清而民國,至當代,普照寺倒了又修,修了又倒。當代重建之普照寺,移址百米外于山坡之上,規模空前,內涵之豐富非舊寺所能相比,已自成柯巖一景。

(二)、名士苑與名士紀念館(採寫人:魏律帆)

查找資料:越中名士苑,位於石竹居以西,它背倚青山,南瀕鑑湖,東接鏡水灣,佔地35公頃,總投資800萬元,系柯巖風景區第三期工程。

名士苑依託柯巖風景區特有的石文化,在奇石陡壁和綠蔭清流之中,以石雕的形式,盡展紹興歷代名人風采,它們與名士紀念館和周圍的環境小品相映成輝,構成一處融文化內涵、高層藝術品位和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於一體的旅遊景區。

名士苑景區以“日月同輝臺”爲中心,設有古代區、近代區、中心區、現代區和名士館。

到了越中名士苑,它的入口處爲人字形通道,建築風格頗具特色,五根線條分明的石柱托起三個等邊三角形,中間雕刻着源於河姆渡出土的遠古越族人行於波濤的圖案。正下方一個四方抹角的石柱上面,放置連株鬥和古樸的曲線石拱,整個設計寓意山、水、人的和諧統一,象徵紹興的人傑地靈,給人以無窮遐想。而毛澤東:“鑑湖越臺名士鄉,憂忡爲國痛斷腸;劍南歌接秋風吟,一例氤氳入詩囊”的詩句,恰到好處地揭示了景區的文化底蘊。周恩來總理:“我是紹興人”的手跡,則成了名士苑最好的印證。

景區的平面圖,從山下往上望,猶如一張戲劇臉譜,反之,如同一隻山水人物大盆景。

“中心區”景點,以“日月同輝臺”爲核心,附帶一“日月廣場”及周圍的環境小品。

其主體建築是中華立國之祖、治水英雄大禹的塑像,它居於“日月同輝臺”的中心位置,像高五米,布衣裝束,手持大鍤,站在一隻巨龜上,氣勢非凡。相傳大禹是子承父業,他總結了父親鯀治水失敗的教訓,側重於疏導,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戰勝洪水,被舜迭爲繼承人。相傳鯀死後化爲神龜來協助大禹治水,塑像再現了這一情節,並暗寓了父與子,失敗與成功的關係,揭示了失敗乃成功之母的真理,給人以許多有益的啓迪。

而且這尊大禹塑像還是空心的。它喻示大禹沒有私心,虛懷若谷。

池邊的20只巨大腳印,稱爲“禹步”,甚爲奇特,無疑,這是大禹公而忘私,不辭辛勞的象徵,使人們不由想起當年大禹治水遺履夏履橋的故事,彷彿大禹正一跛一拐地從遠古向我們走來。正是這種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成爲時代的主流,左右着炎黃子孫的行動和追求人生的價值取向,激勵着人們去艱苦奮鬥,創造財富,繁衍子孫,生生不息。所以,大禹精神已成爲中華民族精神上的寶貴財富,設計者用池中的新月形圖案及”夏鑄九鼎”石柱,來象徵大禹精神與日月同輝,光芒永放,真可謂匠心獨具。

古代區景點,位於仙人洞橋一帶(仙人洞橋在“日月同輝臺”後面,因洞深32米,寬14米,橫跨兩山,象一飛來天橋,故名)及附近山坡上(同時也包含句踐君臣羣像)。

句踐君臣羣像,位於大禹像東側,畫面是句踐、范蠡和文種君臣三人。由於句踐“臥薪嚐膽”和“投醪出征”的故事,在古城紹興家喻戶曉,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也因此被傳爲美談。據說當年越國發兵伐吳,出師那天,句踐投酒於河(今紹興投醪河),與衆將士共飲,以激勵士氣。雕塑反映的正是“投醪出征”的故事,表現了越國君臣同仇敵愾,興越滅吳,爭霸中原的決心和勇氣。鳥是古越百姓崇拜的圖騰之一,於是設計者別出心裁地把句踐君臣設計成鳥形臉。

在仙人洞橋之南的草坪內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這裏分塑着紹興歷史上六位名聞遐邇的書畫家,代表着不同時期紹興書畫藝術的最高成就,他們當中既有互研書藝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也有書畫界名流陳洪授、趙之謙和任伯年。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少年神童、畫梅高手王冕。因爲王冕學畫的故事婦孺皆知,雕刻家便選擇了他兒時牧牛的故事。在田間,那頭水牛心猿意馬,沉重的蹄子踏在水沼池裏,悠然地來回吃着岸邊鮮嫩的水草,而在水池畔洗筆的王冕則不時歪着頭觀察着水牛的一舉一動,唯恐一不留神讓它偷逃了(王冕曾有過丟牛的經歷)盎然童趣,一覽無餘。

在不遠的仙人洞橋東北的山谷中,明代兩位哲人王陽明和劉宗周的雕像被分塑在對面。王陽明的塑像在洞中正襟端坐,作沉思狀。而劉宗周的頭顱則被劈成兩半。

在名士苑西部石壁下的水池中,則浮着馬臻、湯紹恩、戴琥這三位紹興水利史上“治水三青天”塑像。其中馬臻的塑像僅剩一個頭,且愁眉苦臉,似有滿腹委曲,這種特殊的設計,既表示他是被殺頭而死的,是千古奇冤。也體現了他生前爲事業的勞心焦慮。而他像旁“功也鑑湖,淚也鑑湖”八個字,不僅是對馬臻一生的總結,也暗含了鑑湖是紹興的興衰所繫。好在人民並沒有忘記治水三青天的功績,除爲他們建廟立祠外,其光輝業績也早載入了史冊。水池周圍的爛漫山花,則表達了後代人民對他們的懷念和崇敬。

另外,在蝙蝠洞附近還有仰天長嘯的徐文長,把酒臨風,詩興大發的四明狂客賀知章以及站在山坡上手拄柺杖,正在翹首盼:”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八旬老翁陸游。而姚長子、葛雲飛母親的塑像也都各有千秋,所有這一切,既強化了歷史的某一側面,又昭示了歷史的脈絡和精神承傳。

近代區景點,包括鑑湖三傑及學界泰斗蔡元培、一代文豪魯迅等五人。

“鑑湖三傑”羣像在名士苑入口處,秋瑾站得稍高一點,差不多佔據了兩個人的位置。徐錫麟、陶成章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並肩而立,這情景似在回憶當年戰鬥的崢嶸歲月,表現了革命英烈風雨同舟,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儘管辛亥革命已過去了近一個世紀,但人們面對該組雕塑,仍感到近代激越的革命風雲。“鑑湖三傑”羣像造型生動,形象逼真。

學界泰斗蔡元培的浮雕像位於“日月同輝臺”附近,在像前突出的位置上,安放着一副巨大的眼鏡,反映了他非凡智慧和才氣。他在擔任孫中山臨時革命政府教育總長及北京大學校長期間,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廢除八股文,實行男女同校,提倡百家爭鳴,鼓勵學術研究等革故鼎新的改革措施,對新文化運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這副眼鏡意味深長,其寓意蔡元培先生的目光深遠,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是中華民族放眼世界的第一人,無愧於”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稱號。由於該組塑像設計別具一格,雅俗共賞,所以,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拍照留念。

大文豪魯迅的浮雕像與蔡元培先生的浮雕像相鄰,是一個棱角分明的側面像和一隻挾着香菸的左手,浮雕石碑上還刻着他的座右銘:“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對聯,刻劃出這位“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一代文化巨匠的風采,以及他無比犀利的洞察力和嫉惡如仇的性格。

現代區景點,位於魯迅先生浮雕像旁邊,四位現代科學巨匠--竺可楨、陳建功、錢三強和孫越崎靜坐在放着石塊草皮上,神態安詳,似在召喚着科學的未來,憧憬着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歷代名士的位置安排上,設計者力求避免依時代前後羅列的簡單模式,而強調類聚。在每個人物的細部處理上,則充分運用了現代雕刻藝術及其他多種藝術手法,旨在多側面地展示各個人物最本質的精神實質,使人物形象鮮活、豐滿,收到“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明顯藝術效果。

名士苑紀念館的主體建築爲一座現代化的展館,由兩幢兩面坡建築及其連接體構成。坡頂上有叉狀結構,用以再現遠古時代的窩棚構架。入口處的石亭,借鑑於戰國銅屋模型,頂上爲一鳥形柱。幹欄式平臺踏步處有華表兩柱,上刻太陽鳥,均反映了古越先民對鳥的崇拜。館中還配有觸摸電腦,名士資料及柯巖風光盡存磁盤,遊客可隨時檢索打印。整個展館佈局生動、合理、別緻,再現了紹興歷史上的名士風采。在顯要位置上,安放着周恩來總理的半身像。擁有周恩來,是當代紹興人的驕傲。

(三)、蝙蝠洞與古採石場(採寫人:徐超)

“石室烹泉”之南,爲“蝙蝠洞”景點。蝙蝠洞洞口在一石宕內壁上,下亦爲潭,故需以船擺渡才能進入。關於蝙蝠洞名稱的由來,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仙人遊覽柯岩石景,偶入此洞,但見一隻碩大無比的雄蝙蝠歇在一根石柱之上,仙人信手一指,把這隻蝙蝠點化爲石,與石柱合爲一體。不日,飛來一隻雌蝙蝠,見狀悲痛欲絕,一頭撞向洞頂,身子融入巖中,洞頂也就變成爲蝙蝠兩翼伸展的形狀。從那時起,附近一帶的蝙蝠便紛紛飛來在此洞中聚居棲息。盛夏時節,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蝙蝠倒懸在洞壁之上,數不勝數。遊人偶以爆竹戲之,蝙蝠則轟然飛出,遮天蔽日,蔚爲壯觀。

蝙蝠洞洞口僅容一人進出。入洞後盤旋而上,不幾步便豁然開朗。大洞佔地千餘平方米,洞頂呈半圓狀,宛如大鑊倒扣,四周巖壁峭立,怪石崢嶸,似傾非傾。洞內石階交叉,左盤右旋,步移景換。又有一泓潭水,終年不涸,清澈可鑑。至洞底,忽又有一條出口,攀援而出,身已在東山之上。

“古採石場”景點,位於普照禪寺以南平坡上,共有四處採石遺下的石宕、石潭組成,深的有30多米,淺的也有4米以上。古代勞動人民一錘一鑿,辛勤勞作,從山岩中開鑿出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石材,再進行打磨、整理,便成爲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伴侶。紹興水鄉多石橋,通向四面八方的石板路,還有石牌坊、石磨、石雕等等,乃至聞名海內外的古纖道,都與這採石有着緊密的、直接的關係。一般說來,採石多爲沿石勢而進,以直採或斜採爲多。但這裏的石宕卻是從地面向地下開採的。相傳,當年爲建造鑑湖古纖道,急需大量石材,爲了趕取石材,石匠們只得挑燈夜戰。一天晚上,一陣陰風過去,使所有火把全部熄滅,伸手不見五指。有一個光頭的小石匠擡起頭來,忽然看到岩石上有一顆小火球,快速旋轉着,旋轉着,朝着岩石外衝去。迷迷糊糊中,小石匠也跟着小火球跑,跑啊跑,跑到柯巖山腳,火球不見了。小石匠四處尋找得累了,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料,屁股底下發燙。站起來,他又看到了小火球在他的頭頂上空旋轉,隨後又消失了。第二天,石匠們趕到原來的石宕採石,發覺岩石已成頑石,取下的石材已不能派用場。小石匠把昨夜發現火球一事說了,衆人稱奇。小石匠眼珠一轉:會不會小火球是山神顯靈?於是找到山腳,挖地三尺,果然找到上好石材。石材開採取出後,山澗溪水注入,日積月累,石塘成了石池,並且盛夏不幹,寒冬不冰。這裏的石宕最深的有32米,古人怎樣把石材運走,實在也是一個謎。

(四)、魯鎮與魯迅小說(採寫人:王琴)

魯鎮入口,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紹興方言叫”行牌”,上書”魯鎮”兩字,是魯迅先生的手跡。一座石砌的涼亭,坐落在鎮門外,一旁是魯迅先生坐在藤椅上的青銅雕像,比真人約大一倍,頗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之神韻。

一走進魯鎮,但見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古居、枕河臨街的店鋪、靜穆莊嚴的寺廟、千姿百態的石拱橋、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縱橫交錯的深水巷,又有走在石板路上,看到衣着清代服飾的巡街兵丁時,彷彿到了另一個朝代。紹興的橋文化、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撲面而來。豪華氣派的魯府、外土內洋的錢府、舊木板房的民宅錯落有致,魯迅小說中寫到的魯家祠堂、奎文閣、阿q調戲小尼姑的靜修庵和阿q棲身的土穀祠,一一呈現在眼前。

”魯鎮”是紹興典型的白磚黑瓦、一河一湖兩街的建築格局,讓人彷彿走進了一箇舊時”人家盡枕河,樓臺俯船楫”的水鄉古鎮。

街口傳來鑼鼓聲,魯家的祝福隊伍捧着供品走來了,魯四爺依然還是那麼神氣活現,只是見到遊客卻是客氣得很;一個水上陸地的雙面戲臺上,正在演出越劇《拾玉鐲》,烏蓬船則載着遊客聞聲趕來……

被阿q拽着進了魯鎮的一處賭坊,幾名遊客正在”天地人和”的賭檯前,悠悠地押着寶。”魯鎮通寶”的銅板是隨門票贈送的,終究只是一種遊樂,完全沒有了小說中押寶時的那種興奮和頹喪。很快輸完了手上的銅板,晃悠到賭坊對面的氈帽店,買了一頂烏氈帽戴上,回頭跟阿q比劃了一番,似乎更有些魯鎮”居民”的感覺了。

跟着導遊來到了魯鎮的當鋪,門口牆上大大的繁體“當”字,寫法頗有些不同,聽導遊介紹,這個字被稱爲“回頭當”,是祝“當客”時來運轉,回頭贖當。

沿着石板“老街”走去,氈帽店、越瓷店、豆腐店、錫鉑店、古玩店、貢品店、油燭店、茶漆店、當鋪和錢莊……那些現代都市已經沒有了的老店鋪林立,而整條街上則瀰漫着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可見紹興的臭豆腐還是蠻出名的。兩邊的酒家、飯莊中,黃酒、越菜、風味小吃的香味撲鼻而來,邁進路邊的“西施豆腐店”。坐在曲尺櫃檯前,喝上一口冒着熱氣的豆腐腦,不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位細腳伶仃的圓規楊二嫂來。

鎮上的魯府,是按照魯迅小說《祝福》中魯鎮魯四老爺家的模樣佈置,其間的臺門斗、天井甬道、大廳花廳書房內宅側廂房,均是清末鄉坤府第的模樣設計。祝福大典、祥林嫂兩次來魯府幫傭,講阿毛被狼叼去的場景,在這裏逼真地再現。

在魯鎮,一組組形象誇張的羣雕頗引人注目,幾十個故事人物的銅像講述着一個個魯迅小說中的故事。有橋可依,有水可嬉,有石可品,有酒可酌,有樹可蔭,有戲可聽,有藝可觀,有歷史,有現代,有故事,有遊樂……這就是魯鎮。

媽媽的,兒子打老子”“手執鋼鞭將你打……”拖着長辮子、戴着烏氈帽的阿q,晃悠着長煙杆,油腔滑調地裝着各種怪相,東張西望尋找着小尼姑;“我只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衣衫襤褸的祥林嫂拄着棍子,嘴裏自言自語地喃喃絮語,“我只知道東山的狼吃人,沒想到西山的狼也吃人……”孔乙己在酒肆的櫃檯邊“研究”着“茴”字的四種寫法……這一幕幕魯迅小說的場景,不是舞臺上演出的話劇,而是穿插在“魯鎮”遊客身邊的“活劇”。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這是魯迅最早在《孔乙己》上提到的魯鎮。作爲他筆下的外婆故鄉——魯鎮,究竟在何處?其實,魯鎮在中國地圖上是找不到的,魯鎮是魯迅小說《祝福》、《孔乙己》、《社戲》、《風波》、《明天》等虛構的地方,而今的“魯鎮”是紹興柯巖景區根據魯迅筆下的“魯鎮”還原的一個鄉村小鎮主題公園,其間蘊含着舊時紹興城鎮的民俗風情、建築風韻、自然景觀,可以說是紹興水鄉的一個縮影。

“魯鎮”包容了紹興的水、橋、酒、石、建築、民俗、戲曲等諸多文化元素,再現紹興水鄉特有的民俗風情。漫步魯鎮青石板鋪路的街巷,黛瓦粉牆、枕河臨街的店鋪,古樸高大的臺門宅院,千姿百態的石橋石坊,縱橫交錯的水巷小河,飛檐翹角的戲臺等,讓你目不暇接。“祥林嫂尋阿毛”、“阿q造反”、“孔乙己逗小孩”、“楊二嫂賣豆腐”等魯迅筆下人物的街景表演,讓遊客在遊覽中“讀點魯迅”。坐(拉)洋車、坐(擡)花轎、登臺唱戲、茶館點曲、竹廬品酒、坐盤稱人、押寶討彩等”銅錢系列遊戲”,更是讓遊客在體驗式活動中,玩出情趣,玩出刺激,玩出品位,玩出文化。

魯鎮修建於小說故事的發生地,複製的是當地歷史生活中的民情風俗,而且又是與小說中家喻戶曉的人物故事緊密地維繫在一起。因此,走進魯鎮,彷彿是走進了歷史,走進了魯迅的小說,給人的是一種似幻似真的感覺,是一種以心靈而去實地感受歷史、體驗歷史的感覺。

(五)、鑑湖與葫蘆島(採寫人:唐雨欽)

查找資料知:鑑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於此而得名。鑑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湖等別名。鑑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即用此湖水釀造。鑑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疊,有在鏡中游之感。鑑湖落在柯山腳下的鑑湖景區爲鑑湖的一個主要部分,面積1.4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佔48.7%,建有四大景點,即東漢笛亭、南洋秋泛、五橋步月、葫蘆醉島。她既能與柯巖景區連綴一起,山水兼容、巖湖互襯,又可單獨成景,風光秀麗。

乘遊船遊鑑湖南洋秋泛,湖中有百條烏篷船和魯迅、孫中山、周恩來等遊鑑湖時乘坐的六條遊船畫舫。大船小艇泛波於鑑湖,領略”人在鏡中游”的悠閒情趣。 

鑑湖的水是碧藍碧藍的。隨着偶爾一艘遊船駛過,湖面上泛起陣陣波浪,在燦爛的陽光下,波光粼粼,加上兩岸的綠樹紅花及遠山的倒影,彷彿把遊客帶進了美麗的山水畫卷之中!

鑑湖的古纖道,是一條鋪設在湖中央的、狹長的清石板小路,一直伸向葫蘆醉島。湖中泛起的浪花,拍打着岸邊,不時濺起朵朵水花,給漫步在纖道上的遊人一種無限的遐想。

登上葫蘆醉島,島上的一切吸引了我。進了葫蘆醉島,便是”酒城”。”城”內展示了從稻穀--輾米--蒸飯--發酵--開粑--出缸--裝壇等幾十道工序的釀酒工具。還有酒的陳列室,品酒室,島內各處都與酒有關,簡直成了黃酒博物館。難怪葫蘆島取名爲葫蘆醉島,原來是紹興黃酒醉了葫蘆島!而今天,遊人雖不被黃酒所醉,卻被葫蘆島的美麗陶醉了!”葫蘆醉島”是湖中一葫蘆形島嶼。島上建有壺觴酒樓、投醪勞師羣雕、曲水流觴等景點,充分展示紹興黃酒譽滿中外的酒文化。

最後,我們帶着濃濃的醉意,離開了鑑湖。

當代開發柯巖,爲柯巖文化史增添了輝煌一頁。隨着人類保存信息的手段日趨科學,柯巖風景區將會越來越顯示出作爲一種重要文化載體的價值。石佛景區將會更加精緻。普照寺景區將會有更多精彩的故事涌現。鏡水灣景區的春光將會更加爛漫。越中名士苑景區的人文積澱將會更加深厚。

七、活動小結

本次“柯巖風景區越地文化探究”社會實踐活動,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自己的努力,各方面進行得比較順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這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參加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中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近一週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們終生受用。首先柯巖風景區的越地文化:水文化、石文化、橋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得到了實實在在地體會。我們爲我們紹興而驕傲,家鄉越地風土人情讓我們陶醉,越地名士的精神品格讓我們感動。家鄉值得我們熱愛,名士值得我們崇敬。社會實踐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

社會纔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爲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爲堅實的基礎。我在實踐中得到許多的感悟!

八、教師評價:

本次“柯巖風景區越地文化探究”社會實踐活動,全體成員能積極參與。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自己去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達到了實踐性這一目的。活動設計周密,方案詳盡,活動開展積極。學生能積極到景區做調查,並外出訪問請教,能在學校中查閱資料,上網,和同學老師討論問題。結論很好地總結了研究所獲,所以本研究是一項高起點,大難度的工作,我認爲做得相當不錯,值得其它組的同學借鑑。

附:

一、活動手冊;

二、採訪記錄;

三、活動剪影;

四、心得體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