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29K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

以英雄壯舉踐行爲師之格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精選16篇)

追記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國小教師王紅旭

10多個人手拉着手組成二三十米長的“人鏈”,從長江的岸邊淺灘往江面延伸。江心激流中,一個人手上託着一個已經失去知覺的小男孩,頂着水流奮力遊着。快要接近“人鏈”時,那人猛地將小男孩兒往前一推。小男孩兒獲救了,救他的人卻被反向力推離“人鏈”,很快從江面消失了。

6月1日下午,重慶市大渡口區萬發碼頭附近,一個5歲的女孩和一個6歲的男孩掉入長江,正陪3歲的兒子過兒童節的大渡口區育才國小教師王紅旭,勇救兩人後因體力不支被江水捲走失蹤。

記錄英雄壯舉的視頻瞬間刷屏,在新媒體平臺的總閱讀量接近20億次,無數人爲此感動落淚。教師節前後,王紅旭的親友、同事、同學,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人,不約而同來到他勇救落水兒童的江邊,用一簇簇白菊寄託無盡的緬懷。

生死關頭的百米衝刺

兒子3歲了,正是最黏人的時候。王紅旭早早就做了計劃,今年要好好陪他過兒童節。

6月1日這天,王紅旭和妻子陳璐希帶着兒子團團,一大早就和許林盛一家會合去江邊遊玩兒。兩家的大人都是老師,孩子都是3歲,又在一個幼兒園。兩家人關係很好。

下午6點,王紅旭和許林盛收拾好東西準備帶孩子回家的時候,突然傳來一聲驚呼:“有小孩兒掉水裏了!”循聲望去,兩個掙扎着的小孩兒正被水流卷着往外漂。

許林盛條件反射地往江邊跑,一口氣跑了100多米纔到水邊。王紅旭從他身後趕上來,又飛快地跑到前面,第一個衝進湍急的江水中。許林盛往前遊的時候,王紅旭已經救起一個小女孩往回遊。看到許林盛,王紅旭把小女孩遞給他,馬上轉身去追那個落水的小男孩。

兩個孩子落水的江段,是一個急劇收縮的“喇叭口”,到處是陡坎的灘塗伸入江中,形成水面的漩渦和水下的亂流。水性再好,幾個來回也會耗盡體力。

王紅旭追上小男孩時,已經明顯遊不動了。託着小男孩往回遊時,兩人都有點往下沉。這時,很多目擊者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快要靠近水中接應的人時,王紅旭托起小男孩猛地往前一推。小男孩被接住了,他卻被捲入激流,在人們的驚呼聲中消失了。

義無反顧的水中折返

兩個落水的孩子獲救了。3歲的團團,卻在兒童節這一天失去了爸爸。

“發現兩個小孩落水後,他跑得特別快,救人時又那麼拼命,我們都以爲他是水中那兩個小孩的爸爸。”69歲的目擊者王顯才說。

“我一直認爲自己的水性還不錯,只參與救了第二個小孩,上岸後都坐了三四十分鐘才緩過來。他先是在岸上跑了那麼遠,在水裏救回來一個後又去救另外一個,真的是拼了命去救那兩個孩子。”參與水中救援的重慶市民張廣榮回憶,即使在水中,當時也能聽到王紅旭沉重的喘息聲,最後關頭甚至是在吼着給自己攢勁。

王紅旭的家,離他救人的江段只有兩公里,他對這段江的水情非常熟悉,知道在這裏下水救人的危險。“看到兩個孩子掉到江裏,不管作爲父親還是作爲老師,下水救人都是他的本能反應。”王紅旭的媽媽李永蘭說。

王紅旭20__年考入重慶師範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有一年暑假在外勤工儉學時,在一個游泳館發現一個孩子發生溺水,等他把人救上來後,救生員和孩子家長才知道發生了險情。孩子被搶救過來後,王紅旭很有成就感,也意識到救生員崗位生死攸關。那以後沒多久,王紅旭就拿到了救生員證,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到水邊就會注意觀察。

“給他取名‘紅旭’,是希望他能像早晨的太陽一樣給人溫暖。”李永蘭說,“他比我們期望的還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英雄壯舉的靈魂滋養

王紅旭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鄉村教師,一家三代和和美美,都是當地“愛生如子”的熱心腸。

受濃厚家庭氛圍的薰陶,王紅旭從小就立志要當一名好老師。他曾經在一份述職報告中寫下這樣一段話:“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知識,更要有高貴的品格;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善於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在大渡口區育才國小,他連續10年帶領學校田徑隊獲得區運動會的前兩名,先後5次獲得優秀教練員和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正就讀於重慶巴蜀中學的謝林巧,在王紅旭的田徑隊待過4年。在她的記憶中,王老師總是笑呵呵的,“一笑起來眼睛就沒了”,訓練時也總是張羅着給大家買水買零食,但在訓練標準上最較真。有一次謝林巧的50米跑一直不能達標,大家都跑完休息了,王紅旭還要求她“至少再跑6個”。謝林巧急得直哭,但哭完還得跑。等她終於達標時,王紅旭又笑得“看不到眼睛了”。得知王紅旭去世的消息,謝林巧哭了:“本來我們還約好暑假見面聊一聊。王老師從來都是說話算話的啊……”

王紅旭追悼會那天,很多與他素昧平生的市民專程趕到靈堂爲他送行。“我很難過,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坐了1個多小時的出租車趕來的劉女士,流着淚在靈堂前擺好一束白菊。

王紅旭勇救落水兒童犧牲後,重慶市文明委、市教委、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市委政法委分別追授他“重慶好人”“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五一勞動獎章”、市級“見義勇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教育部追授王紅旭老師“全國優秀教師”並下發《關於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王紅旭同志學習的通知》,號召全國教師、教育工作者向王紅旭學習。

“作爲一名教師,我渴望成爲黨的大家庭中的一員。我願意在黨的領導下,爲各族人民的利益奮鬥終身。”在王紅旭的入黨申請書中,有這樣一段話。6月24日,王紅旭被追認爲中共黨員。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2

王紅旭同志,男,漢族,1986年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20__年8月參加工作,生前系大渡口區育才國小體育教師,入黨積極分子,一級教師。2020__年6月1日下午,在長江大渡口萬發碼頭段,兩名兒童溺水被衝入江水中。正在江邊遊玩的王紅旭同志,放下自己三歲的孩子,與其他市民義無反顧跳進江中奮力施救。第一個跳入水中的王紅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傳遞給江邊的接應市民,再次轉身遊向已被江水衝遠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迴游中,耗盡全力將小孩推向接應人員。最終,兩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幫助下成功上岸,王紅旭同志因體力嚴重透支,被捲入江中漩渦,他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5歲。連日來,王紅旭同志的英雄義舉深深地感動着每一個人,他捨己救人的事蹟被廣大幹部羣衆廣爲傳頌,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告別悼念活動中,數千名羣衆自發前往送別、悼念.6月3日,重慶市文明委追授王紅旭同志爲“重慶好人”,6月4日,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追授王紅旭同志爲“重慶市優秀教師”,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王紅旭同志在生死關頭,捨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讚歌,不愧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代表,是新時代教師工作者的先進典型,是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羣衆的學習榜樣。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動傳承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爲”的優良傳統,詮釋了人民教師‘大愛無疆”的高尚品格,踐行了大渡口人“大義渡口”的博愛情懷,用生命書寫了“上善之地、大德之城”的城市精神。爲貫徹落實關於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營造銘記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進一步發揚王紅旭同志不畏艱險、敢於擔當的英雄精神,我區在全區廣泛開展向王紅旭同志學習動。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要認真學習王紅旭同志先進事蹟,學習他臨危不懼、見義勇爲的傳統美德,學習他正直無私、助人爲樂的優良品質,學習他舍已救人、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學習他樂於奉獻、敢於獻身的高尚情操。今後,在工作中,我要把學習英雄事蹟活動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當前全黨深入開展學習教育結合起來,進一步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培養良好的社會風尚。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3

12月5日,對年輕的南航乘務員朱靜怡來說是難忘的一天。在飛機上偶遇一名乘客後,她難掩激動給她寫了封信:您爲這些女孩在荊棘重重的道路上開出了一片天,督促她們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您將愛給了山區的女孩子們,讓她們看到了更廣闊美麗的風景。我從心底敬佩您這樣的人,這樣的人生……

朱靜怡碰到的,正是張桂梅老師。她告訴記者:我在網上看過張老師的事蹟,感動到淚流滿面,所有褒獎詞語都不足以形容張老師萬一。收到信的張老師下飛機時給她一個擁抱,對聲音哽咽的靜怡說,“沒事的,沒事的”。

這就是張桂梅——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點亮了一千八百多名大山裏女孩子的夢想,把她們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剛剛被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桂梅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影響也已超越國界。多少素昧平生的人瞭解她的事蹟後,把她作爲“人生燈塔”。是什麼,賦予一位山區人民教師如此力量?

陳法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華坪女子高中入學時那張貼在牀邊、寫着自己名字的小紙條。她是女高第二屆畢業生,如今是麗江市永勝縣一名民警。

20__年,陳法羽國中畢業,沒達到高中錄取線。父親對他說:“自費讀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種地,過幾年找個好人家嫁了。”那一年,陳法羽十六歲,反覆咂麼父親的話,一個幾乎註定的命運將她籠罩,真是欲哭無淚。此時有人告訴她,華坪建了所免費女子高中,專門招貧困山區國中畢業的女孩,想讀高中可以去試試。這讓陳法羽抓住了救命稻草!

開學報到來到宿舍,牀已經鋪好了,嶄新的被褥整整齊齊,牀位邊貼着同學們的名字。陳法羽找到自己的名字,撫摸着那張字條,忍不住哭了。“這張小牀讓我感到安全和溫暖;這張紙條爲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陳法羽說。

幾乎每個華坪女高畢業生,都有和陳法羽差不多的感慨,她們對張桂梅的敬重難以言表——有什麼比改變命運和點亮夢想更重要的?

“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張老師對學生的愛真摯熱烈,又一以貫之。她爲了畢業班的孩子拖着病體上課不去住院;她把丈夫的遺物一件毛背心送給了生病學生;爲了幫助山裏窮學生她節衣縮食捨不得吃肉;爲了學生課堂興趣她常常唱首歌念幾句詩……至今,張老師還每天五點半就起牀,爲女高學生開燈趕走路上小動物,怕孩子們膽小害怕。

泛愛衆,而親仁。對山區學生的愛也讓張老師深思:如何通過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女子高中的初心從此發生。

有人曾說,張老師快枯竭了,人的愛是有限的。張桂梅聽後說:不會的,因爲有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着我!

1996年丈夫去世,對未來無望的張桂梅從大理調來華坪教書,後來自己又身染重病。華坪民族中學的老師們把她當家人:她不想吃藥,同事親屬煮好中藥勸她喝;老師們誰家做了好吃的,都不忘給她送去些;她病重,女老師晚上就到宿舍陪她休息;爲讓她多些樂趣,大家找藉口約她去唱歌。

得知張老師生病,學生們上山給她採野核桃,剝了滿滿一大盆核桃仁,雙手黑乎乎的;有學生家長去山上採野靈芝,磨成粉讓她拌在飯裏吃。他們認爲,吃這些能治病……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4

校長就是“心理醫生”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沒有專職的心理醫生。學校老師們開玩笑說:“張桂梅校長就是心理醫生。”

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家庭貧困的陰影,經常會使一些學生精神狀態低迷,學習成績滑坡。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桂梅不僅耐心地開導學生,而且親自去家訪,瞭解學生背後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輟學。

張桂梅每晚住在學生宿舍。高一年級的一名女生情緒低落,學習成績退步。張桂梅就讓她與自己同住,經常開導她。瞭解到女孩的父母經常打架,女孩還常被父親嫌棄辱罵。張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裏爲其父母調解,終於讓全家和好,小姑娘臉上有了笑容,學習也更努力了。“我要救這個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張桂梅說。

“陳小琴(化名)最近考試成績才390多分,這個成績究竟是什麼原因?”今年國慶家訪,張桂梅帶着滿腹疑問來到船房鄉華榮村高三學生陳小琴家。陳小琴家是貧困戶,母親有精神疾病,父親受到村裏幫扶,當了村裏的保潔員。張桂梅明白了陳小琴的心病,親切地鼓勵她:“大家都在幫助你家,你在學校的生活費有學校補助,你不用擔心家裏,應該全力以赴地專心讀書。”

12年來,華坪女子高中沒有一個學生因爲貧困輟學,沒有發生過學生自殺、自殘的事件。12年來,跋山涉水的家訪,每個學生和家庭的甘苦張桂梅都瞭然於胸。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5

張桂梅校長又上熱搜了,但這一次不是讓全網熱淚盈眶,而是捲入觀點爭議,讓支持她的人感到心情複雜。她在一檔專訪節目中表達了對“女性當全職太太”的鮮明反對。她講道:一個學生領着丈夫和孩子回到華坪女中,準備給母校捐一筆錢,當她得知這名學生已做起全職太太,便直接轟人,“你給我滾出去。家庭那麼困難,把你供到現在,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當全職太太怎麼了?爲什麼不能尊重別人的意願呢?說尊重女性獨立,爲什麼不尊重女性成爲全職太太這種獨立選擇呢?有誰比一個女性自身更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能讓自己幸福、什麼更適合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觀和幸福觀,爲什麼非要把自己的這種偏執以如此強烈排斥的方式強加到學生身上?當全職太太怎麼就對不起“教育改變命運”了,貧困生出身怎麼就不能當全職太太了?一個個問題像雨點一樣飛向昨天被視爲“教育天使”的張桂梅,天使的“人設”似乎因爲那個“滾”字而黯然失色。幸虧是張桂梅說了這段話,網民能口下留幾分情,如果是一般人,早被羣毆得鼻青臉腫了。

我覺得當全職太太是一個人的自由,也並不意味着就沒有自我和缺乏獨立,但我實在不忍去批評張桂梅的觀點。當然,會有一定的道義因素,面對這樣一個“教育聖雄”般的人物,批判本身似乎有失道義和力度。泰戈爾的那首詩,“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見腳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來,當作火把點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張桂梅就是這樣的人,把自己的肋骨拆下來當火把,點燃了很多大山裏的女孩前行的路。她爲了教育,爲了改變那些女孩的命運,連自己的命都不要了,用命換了一代人的命運。說到關心、愛護、心疼、尊重那些大山裏的女孩,我們這些蜷縮在都市咖啡廳裏、在鍵盤上敲敲字、熱衷於談論抽象概念的人,怎麼比得上她?我們談論的只是抽象概念,她接引了幾千個女孩走出大山,我們沒有理由覺得我們比她更“懂”貧困山區女孩教育這個命題。

這麼說並不是失去了一個評論員的判斷力,好像一個人成爲道德典範,身上有了道義光環,就不能被批評了。不是這個意思。道德聖人也會有認知侷限,張桂梅用生命在做教育,並不意味着她每句話都是對的。我說的“不忍”更包含着“同情的理解”這個意思,不要把“支持還是反對全職太太”當成一個抽象的命題,當成吐槽大會、脫口秀、大專辯論賽供選手抖機靈的辯題,而要進入張桂梅所生活和麪對的那種環境中,進入貧困山區女孩教育這個具體語境中理解“反對女性當全職太太”這個命題,看到它的條件性、矛盾性、語境性和問題針對性。

很多人首先是被那個“滾”字刺激了,如果進入語境,就不會把這個字當成激烈對抗中那種粗野、排斥、敵對的意思,而會看到一個教育者又愛又恨、就像父母不滿孩子某種行爲時那種帶着失望意味的“滾”。

好像不近人情,人家過來捐款,你何以這種態度?人家當全職太太,怎麼礙着你了?這可能正是張桂梅作爲校長的態度,善良是有牙齒的,學校雖然很缺錢,但對錢的接受是有原則的。接受捐款,接受的不僅是錢,而且也有一種認同的價值觀。以後跟學生介紹這筆捐款時,怎麼介紹呢?我們的畢業生、你們的師姐捐的?她靠什麼給學校捐錢?張桂梅可能覺得無法向學生傳遞一種她一直傳遞的那種獨立價值觀。一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款涉及學校倡導一種何種價值觀,所以我理解她的那種堅韌的立場。她就像一隻老母雞一樣,張開翅膀,護着下面的那些小雞,生怕她們被辛苦培育的價值觀受到任何一點誤導和傷害。

在抽象層面爭論“有無權利當全職太太”並沒有什麼價值,只有打成生活的碎片,在水裏泡一泡,在風中晾一晾,日曬雨淋一下,纔有生活的質感。張桂梅也許正是在這種生活質感中持那種觀點的。如果看到山區的貧困,看到很多大山裏女孩的命運,她們沒讀書,一輩子就被綁在山裏、綁在丈夫和家庭、綁在幾個孩子身上,重複着貧困的命運並承受着生活的重壓,也許就能理解張桂梅所說“家庭那麼困難,把你供到現在”包含的失望了。讀書改變命運,對一般人來說,就是可以有多元的選擇:當詩人、出國讀書、追求自己的興趣,甚至就是當一個幸福的全職太太。可在經歷了極度貧困,窮怕了,因爲缺乏事業缺乏獨立而在惡性循環中苦怕了、卑微怕了之後,很容易對那種“本以爲讀了書可以改變命運卻又被家庭綁住沒了自己”的選擇充滿警惕。

作爲大山女孩的擺渡人,作爲拼着命去讓女孩通過讀書獲得獨立能力從而改變命運的人,把“一個女孩讀書可以改變一家三代命運”當成信仰,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孩子讀了書卻沒有自己的“獨立事業”,還能給學校捐錢,可想而知她的憤怒,甚至覺得是一種價值觀的挑釁。

這就是我不忍批評的原因,如果身處她的位置,我可能也會這樣做。

最新消息是,被“滾”當事人感激張桂梅。黃付燕在華坪女高同學羣裏看到了這則新聞鏈接,“感覺像是在說我”。當天,她把新聞鏈接轉發到了微信朋友圈,並配上了一句轉發語——“我們有個性的老大”。

20__年,黃付燕回到母校華坪女子高中捐款,被張桂梅拒絕。那時,孩子不到一歲,黃付燕沒有工作,全職帶娃。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黃付燕考上了貴州安順某國小的特崗教師。10月27日晚,黃付燕接受採訪時迴應,“張老師話醜理正,她是從我們的立場去說的”。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6

8月17日,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迎來了100週歲生日。北京友誼醫院舉行了簡樸的儀式,爲老人慶賀生日。面對鮮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許下心願:“願人類早日消滅麻風病,願天下再無麻風病!”

李桓英,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她選用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並在全球推廣,讓數萬名麻風病人重獲新生。她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全球麻風病防治事業,爲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重大貢獻。

“作爲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於北京。1945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46年,前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

1950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李桓英因成績優異,被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推薦擔任世衛組織首批官員。任職7年間,她被派往亞洲、美洲等許多地區,爲遏制傳染病蔓延作出艱苦努力,受到世衛組織的好評。

1957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滿時,世界衛生組織主動提出與她續簽合同。然而,李桓英親眼看到不少國家由於貧窮而導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國更需要自己。

“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正是急缺人才之際。我曾在美國雜誌上看到過錢學森的名字,當聽到他毅然回國的消息時,內心有了很深的觸動。作爲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李桓英回憶說。

當時,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國,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國。但是,她婉言謝絕了世衛組織的邀請,瞞着家人,隻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周折,於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這一年,她37歲。

從此,在漫長的歲月中,無論是晴空萬里,還是風雨交加,她都無怨無悔;無數次的親情召喚,都不能改變她報效祖國的決心……

李桓英說:“很多人問過我,當初已經離開祖國那麼多年,爲何選擇回國?我都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因爲我是中國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1978年底,李桓英調入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時任所長鍾惠瀾院士讓李桓英以訪問學者的身份,由世衛組織資助出國考察,其中包括訪問美國等6個國家的麻風病中心。

1980年,李桓英來到美國,爲父母掃墓,並與弟弟妹妹團聚。這一次,她又堅定地拒絕了親人們的挽留。在詳細考察了美國的醫療成果後,李桓英如約返回祖國。

“只要是我認準的事,就決不回頭。”李桓英說:“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離開了祖國,我的人生還有何價值?”

李桓英認爲,自己一生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能夠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她說:“我在國外跑了那麼多國家,漂來漂去,就像浮萍似的,沒有根。你要做事業,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她的赤誠愛國之心。

“當醫生不能怕!這就好像戰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場不照樣往前衝”

麻風病是人類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20世紀初,全世界沒有特效藥,唯一的辦法就是隔離病人。

1980年,李桓英被派往世衛組織做訪問學者。她瞭解到,世衛組織正在研究一種聯合化療的新方法,藥物配方已經完成,但是缺乏臨牀試驗數據。爲此,李桓英從世衛組織申請到了免費藥物和項目支持。

在雲貴川的項目試點村,爲了拉近與麻風病人的感情,李桓英從不穿戴任何防護服與麻風病人接觸,以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此後,李桓英每到一個村寨,都會受到村民的歡迎:“北京來的女醫生,不怕麻風!”

爲了推廣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她走家串戶,不辭勞苦。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仰頭就喝。病人試探着同她握手,她便拉着病人的手長時間不放。見到老病人,她總是親切地拍拍肩膀,甚至還主動擁抱。

“當醫生不能怕!這就好像戰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場不照樣往前衝?”李桓英說。

多少年來,李桓英一直奔波在貧困邊遠地區。雲貴川3省7個地州59縣,每一個有麻風病人的地方都有她的足跡。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南醒村曾是一個“麻風寨”。1990年4月17日,南醒村“麻風寨”的帽子被徹底甩掉了。南醒村更名爲曼喃醒,傣語意爲“新生”。

經過不懈努力,李桓英將麻風病人的服藥時間縮短至兩年,使麻風病人從原來的11萬人下降到不足萬人,且年複發率僅爲0.03%,大大低於世衛組織規定的年複發率小於1%的標準。

1994年,李桓英選用的世界衛生組織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在全球推廣。1996年,她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特別行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爲“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20__年,李桓英獲得首屆“中國麻風防治終身成就獎”。

“治癒患者給醫者帶來的心靈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

20世紀70年代,李桓英來到蘇北農村,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當時的醫務人員頭戴防護巾,身穿隔離衣,手戴膠皮手套,場景令人恐懼……然而,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的樣子,李桓英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麻風病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不能怕病人,而要愛病人。”

並耐心地開導:“現在得了麻風,就像得了一塊皮膚癬,只要聯合化療一週,就失去傳染性了,你可以邊學習邊治療,最多兩年就能治好!”後來,這名女學生考上了大學,併成爲一名教師。

李桓英說:“治癒患者給醫者帶來的心靈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福。”

“能夠作爲黨員爲醫學事業奮鬥餘生,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願”

20__年12月27日,是李桓英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已經95歲高齡的李桓英特意圍了一條大紅的羊絨圍巾。她仔細捋順兩鬢的頭髮,莊嚴肅立。站在一羣新黨員中間,她舉起右拳,蒼老的聲音飽含真誠和篤定:“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她終於夢想成真,光榮地成爲一名黨員。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李桓英說:“入黨和做研究一樣,都是追求真理。能夠作爲黨員爲醫學事業奮鬥餘生,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願。”

幾十年來,李桓英解決了許多麻風病防治領域的重大策略和關鍵技術問題,爲全球實現消滅麻風病的目標提供了重要依據。近年來,她帶領課題組進入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開展麻風病早期診斷、耐藥基因檢測和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創造性突破。

“麻風病的歷史,在我們這一代該終結了!”如今,李桓英依然關注着全球麻風病防治進展。她說:“雖然中國已基本消滅了麻風病,但還沒有徹底消滅,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她殷殷囑咐前來探望的後輩,科研工作者不能停下創新的腳步,這是黨和人民的重託。

疾病無國界,大愛無疆界。爲了實現一個沒有麻風病的世界,一位百歲老人依然在奮力前行……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7

許多年前,張桂梅過的是一種和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那時,她在大理有丈夫,有一個家。

她是黑龍江人。母親在近50歲時才生下她,在她年少時去世,她跟着哥哥姐姐們長大、生活,一直有寄人籬下的滋味,她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家。1974年,17歲的她跟着三姐來到雲南支邊,在中甸林業局當過播音員、宣傳隊隊員,80年代,經人介紹,她認識了一個男人,是中甸林業局子弟學校的校長,"爲了他,我也申請去當了老師"。很快,他們結婚了。

她跟着丈夫回了他的老家大理喜洲,在喜洲一中任教。在她的回憶裏,丈夫多才多藝,兼職給別人修傢俱、講微積分課,賺來的錢給她花,給她買她愛吃的楊梅罐頭。她不愁衣食,不用自己做飯,兩人常常去洱海邊上散步,想去哪兒玩就買車票。丈夫對她好,去大理市裏開會,只要當天能夠趕回去,一定會和她一塊吃飯。

她是極其外放的性格。在東北,她有過一段不安生的少女時期,在家排行第五,跟着哥姐長大,沒有嚴厲的管束,人送她外號五猴子,總是上躥下跳,後來在文工團裏當舞蹈演員,調皮搗蛋,會哄騙鄰居家的小女孩,把人家的長髮剪掉,還會抓毛毛蟲嚇別的孩子,老師一巴掌拍死毛毛蟲,手就腫起來,她捱了一頓罵,往外跑,在野外遇到了狼,最後被老鄉送回家。

等結了婚,她喜歡去歌舞廳,不想去開學校例會,作爲校長的丈夫就包庇她去唱歌跳舞……有時候喝醉了,丈夫就把她揹回家。那時候她是一個美麗的老師,說一口動聽的普通話,化妝,穿紫色皮鞋、藍色褲子、紅色上衣,她和丈夫的宿舍裏,掛着一個手編的門簾,小個小個的珠子掛起一串,美極了。

一位喜洲一中的女老師回憶,到了午休的大課間,在桃子樹下的草坪上,張桂梅會帶着孩子們圍着圈圈唱歌、跳舞,"裙子穿起多漂亮多飄逸",學校裏關係好的老師給她取了個外號:老妖精,簡稱老妖,她也回嘴,小妖,"生活有滋有味的"。

1993年12月,張桂梅的丈夫被查出胃癌晚期。後來,她形容那段歲月,"我看那山和水都是灰濛濛的一片,這意味着我有家的生活即將終止,愛與被愛的生活即將結束。"

她盡了最大努力留住丈夫,把房子賣掉,家裏所有能賣的東西也全部賣了,總共籌了二十多萬。她到處跟親戚朋友們借錢,後來丈夫的家人勸她別治了,她不願意。丈夫自己也想放棄,她勸他,我們能活一天算一天唄,就等於你陪我一天就行唄。不管多貴的治療方案,她都試,7千多一天的進口藥也用上,二十多萬,半年就見底了。

1995年2月,丈夫還是走了。她不想埋葬他,也不想火化他。她走到昆明的大街上,萬念俱灰,往行駛的車上撞,駕駛員踩了剎車躲開,讓她尋死別連累別人。回去以後,她和停屍房的人說:請您把他從冰箱裏頭搬出來。她最後一次抱着丈夫痛哭。愛與被愛的生活,結束了。

抱着丈夫的骨灰盒回到大理,處理完後事,她失去了生命力,頭也不洗,只是躺着,什麼都不想幹。只要一出門,她就看到丈夫活在小草裏,活在洱海中。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她想,她必須離開。她申請調動,填了許多地方,只有華坪接收了她。對於這個小縣城來說,大理是個大城市,她是個來自大城市的老師。1996年,她把裙子和門簾都留給了同事們,帶着一件丈夫留下的毛背心,來到華坪。

起初,這更接近於一種放逐和逃避。她先是在中心中學當老師,一年之後,申請調動到新建的民族中學。但到了華坪,她看到的事物有些不一樣了:有學生冬天穿着一兩塊錢的塑料涼鞋,有學生買不起飯,晚上抓一把米放進熱水瓶,作爲第二天的早餐。她常帶學生下館子,幫他們交學費、添置衣服和被子,把丈夫的毛背心給一位小男孩。這裏的孩子需要她,"爲了能讓他們走出大山,我做了一點小事,我感到快樂"。她的心裏有了一些輕鬆的感覺。

她清楚地記得,一個帶着女兒前來交書本費的父親,走了五六個小時,把賣桃子的收入、一大包的錢塞給了她,"他很樸實地告訴我,就這些了啊,我有錢還給你送來。"她動員了幾個學生一塊數錢,一分錢、五分錢、兩毛錢的紙幣,零星的幾個硬幣,髒兮兮的,總共不到50塊錢。但她把紙幣捆成了一捆,留作紀念,"你看看人家這日子過的,還滿高興滿高興的,然後把孩子還送給你。人家沒有一句怨恨的,一句都沒有的。我們還怨天怨地在這兒怨的。"

她反觀了自己。"人家還沒像我,我不缺吃,不少穿啊,這個人的生死應該是自己明白的。這個天災人禍自己應該明白。自己(就別)糾結在那出不來的情感,是不是?"她慢慢打起了精神,內心的苦悶和空虛漸漸被驅散了。

"但不幸再次降臨在了她的頭上",用華坪縣前教育局局長,如今是張桂梅宣講小組一員的楊文華的話說。1997年4月,張桂梅被診斷出患有子宮肌瘤。從醫院到學校10分鐘的路程,她走了40分鐘。回到了宿舍,她哭一會兒,站一會兒,一夜未眠。

當時她是四個國中畢業班的政治老師,第二天,鈴聲一響,她本能地走進教室。她想陪孩子們走完這關鍵的幾個月,他們來不及適應新的老師了,那是他們考學的機會。她還能怎麼辦呢?當年患癌的丈夫撐了一年多,是因爲自己百般籌錢,在他身邊照顧,如今輪到了自己,沒有醫藥費,也沒有人安慰。

吃止痛藥,再疼就捂着肚子上課,就這樣,她送走了四個班的畢業生。後來,她借了幾千塊錢,坐上了夜班車,到昆明做手術。她的腫瘤拿下來,腸子粘連到了後背,每次摸的時候就感覺到非常硬,肚子像一塊石頭一樣,疼的時候是一陣陣的,人也變成黑瘦黑瘦的了。

萬幸的是,這個從外地來的、埋頭苦幹、帶病上課的女人被看見了。當時華坪縣正大力發展開採煤礦,學校裏的老師工資低,就幹着第二份職業,或者辭職出來做煤礦生意,縣裏正需要一個正能量的老師作爲宣傳典型。一個政協委員告訴她,我們絕不能捧着骨灰盒來宣傳您。她的事蹟開始在小縣城裏傳遍,兩次手術期間,一天晚上她喘氣困難,學校裏的幾位老師冒着大雨去醫院,給她取氧氣袋,一晚上跑了五六次,整夜在身邊照顧她。還有一位山裏的女人,把五塊錢的路費也捐給她治病,自己走了六個小時的山路回家。

她形容,那是一種"愛的支撐"。

後來,她有過幾次成家的機會。她的名聲傳出了縣城以外的地方,有人慕名而來。有一次,王秀麗接到了她的電話,說北京來了一個作家,你過來看一下嘛。王秀麗想,跑上門跟人家說自己是作家的人,通常都是不厲害的,便沒去。第二天才知道,那是張桂梅的追求者,見面的時候,張桂梅還塗了口紅,穿了高跟鞋。王秀麗立刻叫個摩的就去了兒童之家,但那人已經走了。

要是成家了,必然是要分一半的心給對方,張桂梅說,找一個伴有什麼用呢。王秀麗說,每天很累地回到家,至少有個人跟你說一下話嘛,抱一抱你也是好的嘛。

王秀麗聽說,是兒童之家的孩子不喜歡那人。那人坐椅子,孩子就說,你起來一下,假裝要掃地。那人坐牀邊,孩子就說,你起來一下,假裝要疊被子。一天都不讓那人坐下。他們還問張桂梅,你要忙着結婚嗎?你就怕以後我們養不起你嗎?

後來,就再也沒有什麼北京來的作家了。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8

雲南華坪女高的一天,從清晨的喇叭聲開始。

女高就建在半山腰上,天還沒亮,五點多響起的高亢喇叭聲,是來催促起牀的,女孩們揉着眼睛往外走,一個女人的聲音穿透過喇叭:"傻丫頭,快點!"到了教學樓,喇叭聲也不間斷:"時間快到了,遲到了的掃球場去!"

課間操的音樂響起,喇叭聲繼續從人羣中穿過:"腳擡高點唄!"到了吃飯時間,喇叭裏傳出的是震耳欲聾的紅歌,吃完飯的女孩們趕緊往外跑。到了深夜,喇叭聲喊着女孩們的名字,讓她們趕緊上牀睡覺。拿着喇叭的女人就站在樓下盯着,按照規定,宿舍的門不能關,誰要是玩手機或者聊天,她馬上能聽到。

這個木蘭王牌的小喇叭始終握在女高校長張桂梅的手裏,在它之前,她已經用壞了十幾個一模一樣的。喇叭的主人強硬,脾氣挺大,不好對付,掌控着關於女高的一切。

在這所寄宿制學校,性別特質是要被抹平的,女孩們必須剪齊耳短髮,短髮洗起來節約時間,也節約水,吃飯時間被壓縮到10分鐘,每週放假只有3小時。開學時要抄黨章,看革命戰爭片,週六有一堂思政課,張桂梅會拿着喇叭在臺上講,作爲一個女性,一定要堅強,要獨立,要讀書,用知識來改變命運。

有高三的學生,把書碼得高高的,在那兒低頭打瞌睡、照鏡子,張桂梅發現了,一股腦兒把桌上的書掃到地上,把鏡子直接砸爛。還有學生11點多下了晚課,被張桂梅揪出來說藏零食的事。按照規定,私藏零食是要退學的。女孩倔着不認錯,張桂梅就要求老師和她一起盯着,有時候僵持到凌晨一兩點,6點多上課,老師快堅持不住了,還是得陪着張桂梅"演戲",分飾黑白兩角,一定要讓女孩認錯。

女高的畢業生陳法羽回憶說,上學時看到張桂梅站在那兒,她和同學們都不敢往那邊走,乾脆繞點遠路。女高的學生幾乎不敢擡頭和她對視,上課沒注意聽講要被罵,成績下降了要被罵,負責打掃的區域有灰也要被罵……

在女高當過三年志願者的殷鑑告訴《人物》,自己能待這麼久,是個意外,跟張桂梅在一塊,必須處處自覺。他看着之前許多去女高支教的志願者,有人想指導張桂梅搞素質教育,還有人夜裏貼黑不溜秋的面膜,讓女孩們看見,也模仿着買三塊錢的面膜,把臉弄過敏了。這些志願者,基本都被張桂梅轟走了。

女高老師的情況也是如此。20__年,張紅瓊讀大四,在雲南師範大學見到了張桂梅,她和同學們被張桂梅的講演感染,找到了張桂梅住的旅館,說想來女高當老師。張桂梅強調,要能吃苦。她想,自己後來被選上,可能也是因爲看着強壯。

來華坪面試那天,張紅瓊看到,校址上只有一片草地和一個廁所。5個月後的9月1日,憑着一棟4層樓,女高開學了。在兩個大教室各放幾張牀,男老師住一間,女老師住另一間,學生們住在二樓,宿舍也是教室改造的。晚上學生上廁所,就由一名女老師和一名男老師陪同,到旁邊的民族中學去上。

剛辦學的時候,張桂梅要求老師們五點鐘起牀,分成四個小組打掃整棟教學樓,到七點鐘,還要打掃乾淨院子。張紅瓊說,他們一點也不情願,覺得她太壓榨了,違反了《勞動法》,十幾個老師還寫好了聯名信,簽了名,要抗議張桂梅的行爲。一年之後,17個老師走了9個。

衛生交由學生打掃後,張紅瓊是學校團委書記,負責每天站院子裏看着學生打掃衛生。有一次,她沒看學生掃地,出門吃飯了。吃着飯,接到張桂梅的電話,她趕緊坐個摩的回學校,但還是晚了,張桂梅在院子裏劈頭蓋臉批評了她一頓:你現在回來幹什麼……張紅瓊一邊哭,一邊走回去繼續看學生打掃衛生。

早上要跟衛生,中午要跟,晚上還要跟,後來張紅瓊懷孕了,她想,以後孩子出來我怎麼辦啊。一天早上,她決定"軟抵抗",就在宿舍睡着不出來了,想以此退出這個工作。張桂梅找到她,她說,衛生不想管了,我要更多去關注一下孩子。張桂梅同意了。但之後兩年,她明顯感覺到和張桂梅的關係疏遠了,"爲了家庭疏於工作的這種人,張老師就不怎麼欣賞"。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9

籌來了錢,可籌不來分數。

張桂梅本以爲,只要提供給這些女孩機會,學習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她發現這些學生基礎差,試卷測驗幾乎都不合格。

質疑的聲音不止。張桂梅去縣裏開會,聽到人議論,“說得可好,成績那麼差出來怎麼辦?”“如果只給機會她不學,那麼這個機會等於沒有,等於養她3年。”高一還未結束,她意識到這是個“嚴肅問題”,“高中要講分數,不講分數,大學聯考設置就沒有用。”

17個老師走了9個。心灰意冷時,她怕耽誤學生,找縣裏反映,想將學生分到其他高中就讀,遭到數落,“不讓你幹你非幹。”

後來她給老師下任務,一個班要考上多少一本和二本。她希望學校出清華北大畢業生。

更直接的方式是打時間戰。晚休時間從晚上9點半延長到10點半,最後延到12點20分。學生從6點起牀提早到5點半,只有5小時睡眠時間。每天下午,學生回宿舍洗漱15分鐘,穿拖鞋回教室,以便晚上回宿舍躺下就能休息。

剛建校那會,爲了給學生餘出更多學習時間,學校衛生被老師包攬。早上6點,全體老師要起牀打掃校園。建設中的工地四處是灰,一下雨都是泥巴,老師們要去溝裏擡水,把水泥板沖洗乾淨。

每次臨近放假,張桂梅跟學生商量,再幹兩天,結果乾着幹着開學了,第一屆學生只在寒假休息了幾天。有人給張桂梅起外號“周扒皮”“魔鬼”“半夜雞叫”,那時的張桂梅每天守在教室門口,有學生坐着睡覺,她就把學生捅醒。後來,學生打瞌睡會主動站着聽課。

吃飯時間被壓縮到10分鐘。張桂梅要求食堂飯不能太燙,菜炒出來,要及時扣上鍋,不能過涼,她計算,一分鐘能有30個學生打飯,159人5分鐘能全部打完,最後一個學生也能有5分鐘吃飯時間。爲了加快遞碗的速度,張桂梅不允許學生就餐過程中說話。

爲了節省時間,女高學生去縣醫院看病不需要排隊。有醫生聽說吃飯只花10分鐘,向張桂梅抗議學生壓力太大,還有人罵她沒兒沒女,不知道心疼別人家孩子,張桂梅毫不在意,“只要不傷害她們,對她們有意義,就這麼幹。”

實際上,學校也曾有過一段“民主”時期,張桂梅借鑑其他重點高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她在旁邊聽,發現討論什麼的都有,隨即叫停。起初,學生6點半起牀,9點半休息,結果學生越來越懶,成績越來越差。

張桂梅希望,學生能養成好習慣,有限的時間幹特定的事,“幹不完你就虧了”。有的女生愛乾淨,早上4點就起牀洗漱。張桂梅於是將水停用,只在上午5點半到下午6點間放水,逼着學生休息。睡覺前,學生們提前用盆接滿水,用來沖洗廁所,內褲有時要積攢到週末洗。每週末僅有兩三個小時休息,學校沒有澡堂,學生要去校外賓館洗。

剛進校的17名教師沒有一位教過高中,張桂梅帶着他們去麗江學習。一位老師記得,那會學校流行評課,教室後面坐一排老師,專挑講課老師的缺點。板書哪裏不到位,課哪裏有毛病,老師們常常互相不服氣,當場頂起來,一堂課火藥十足,“女老師有的記仇嘞,下課了還追着問,你講給我聽聽。”

張桂梅鼓勵這種爭吵,反對互捧。一次評課,聽到老師們互評只講好的,她提起凳子就走人,把10多個老師晾在一邊。

學校花費18萬元去各個高中買試卷,開啓題海戰術。學生們高一高二上完課,高三刷題。有人說這種刷題方式不科學,她說,“我們不管科不科學,能考走一個好學校算一個。”

第一年,張桂梅在兒童之家和學校兩頭奔波,一邊是50多個需要照料的孩子,一邊是96個渴望考出大山的女孩,做着做着工作時間就沒了,她“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0

那時,旁人談“麻”色變,李桓英卻勇往直前,是少有的敢與麻風病人零距離接觸的醫學專家。下鄉不叫苦,翻車不叫苦,生活從不搞特殊,李桓英用一生的奉獻詮釋了“我的生活就是適應國家的需要”,百歲依然堅持工作,感覺自己“活了兩輩子”。

1979年改革開放,在李桓英58歲接近退休的年華,接到了新任務,以第一批訪問學者的身份出國考察麻風病的防治方法。在思想守舊的年代,她突破精神枷鎖,不畏麻風病魔,與病人面對面交流,克服路途艱險,堅持一線調研,解救了成千上萬遭受麻風病折磨的患者。

幾十年過去,如今,她已是一位百歲老人。但在與麻風病爭戰的這場無硝煙的戰鬥中,她依舊堅守奮戰在最前線,堅持麻風的宣傳、現場調查研究,爲的就是早日讓全世界徹底消滅麻風病。孑然一身的她,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麻防事業,取得了常人難以超越的成績。

入黨時,李桓英說:“我覺得自己現在可能合格了,但還不能放鬆,還要繼續奮鬥。”敬佑生命方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方能大愛無疆。李桓英,與黨和國家同行,與人民爲伴,堅守醫者初心永恆探索、無私奉獻,書寫了敬佑生命的動人篇章,標註了醫者仁心的精神座標。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1

“如果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成爲一名光榮在黨的人”

“這一年來,我絲毫沒有鬆懈,而是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誠懇地向組織提出轉正申請,請黨組織審查。”

20__年12月26日下午,96歲高齡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紅色的圍巾。在黨支部黨員大會上如期轉正,正式成爲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我回國不後悔,幹麻風病防治工作不後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去。”老人一字一句地認真向黨組織彙報着預備期的心聲。聲音中飽含歲月打磨過的篤定,頸間的紅圍巾和黨旗相互映襯,鮮豔無比。

預備期這一年裏,李桓英仍奮鬥在一線。2020__年初,她悄悄打包,準備再次出發前往雲南。她心裏牽掛着那些治癒的麻風病人,更惦記着尚未解的麻風病發病機制。“我身體沒問題,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沒有復發,他們的親屬有沒有潛在感染。”

一如她20__年對着黨旗承諾:“如果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成爲一名光榮在黨的人,更加堅定跟黨走,爲醫學事業繼續奮鬥!”

1921年出生於北京的李桓英,曾於1946年留學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後成爲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後的第一批官員,她在世界衛生組織任職7年,被派往亞洲、美洲的許多國家,爲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貧窮落後地區的蔓延做出了努力。

1957年,在李桓英爲世界衛生組織工作7年期滿時,世界衛生組織主動提出與她續簽合同,期約5年,她婉言謝絕,瞞着家人,隻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周折,於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

時年37歲的她,回到闊別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性病研究所工作,開展“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麻風抗原檢測”等。

當時實驗室設備簡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製作的麻風菌脂質抗原(PGL)提取成功。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試驗,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還留有清晰可見的疤痕。

1970年,李桓英來到江蘇省的一個麻風村考察,在這裏,她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歷來是備受歧視的、致殘的“不治之症”。

當時由於沒有治療麻風病的有效藥物,最人道的處理,是把他們趕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讓其自生自滅。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當初回國就是爲了幫助祖國的同胞!”

李桓英決定,攻克麻風病。

1978年,李桓英調到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從此,57歲的她將全部精力奉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率先開展了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解決了麻風病的治療難題,爲數以萬計的麻風病人解除了疾苦。

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運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爲“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

“很多人問過我,當初已經離開祖國那麼多年,爲何選擇回國?我都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因爲我是中國人,不能忘本。”

李桓英說:“回國,我就一個目的,把我學到的東西用到生我養我的地方,不愧是個中國人。”

“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雲南西雙版納考察麻風病情,那時的西雙版納3個縣,分佈着大大小小十幾個麻風寨。過去,由於缺乏特效藥物,以及社會對麻風病的恐懼、歧視和偏見,麻風病人忍受着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

“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爲了拉近與麻風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服和麪具,走家串戶給病人做檢查,甚至與病人見面時總是握手擁抱拍肩膀。

由於長期的疾病折磨和遠離人羣,寨子裏的人們對治療既缺乏信心,又難以適應按時按量服藥的治療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棄,把送來的藥丟進水塘裏。

李桓英聽聞,十分着急,親自上門送藥,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揚頭就喝,飯捧起就吃。時間一長,寨子裏的村民都傳:“村寨來了個女醫生,不怕麻風!”

“我們做醫生的是沒有恐懼的,我走遍世界,恐懼對我不是個事兒。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還會教麻風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們要這樣。”手一下子伸進病人剛脫下來的髒鞋,“摸摸有沒有砂子和釘子,再穿上”。麻風病人手腳是麻木的,甚至,端滾燙的火盆都感覺不出燙手。李桓英不怕髒,就是爲了教給他們防止皮膚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除大家對麻風病的歧視,不斷向人們證明:麻風病是可治之症,麻風病人並不可怕。

爲了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高齡的李桓英長期奔波在雲、貴、川貧困邊遠地區,7個地州、59個縣,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她的努力下,雲南省勐臘縣的麻風病患者被全部治癒,1990年的潑水節,他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爲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李桓英爲它取名爲“曼南醒”,意思爲“新生的山寨”。這一天,李桓英和人們一塊兒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xx屆國際麻風會議上作了《在雲南實施麻風病防治特別行動計劃的報告》,報告結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2

“孩子,別哭,有什麼困難跟我說。”

11月30日中午,記者剛剛踏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門,便看到一名女學生依偎在校長張桂梅懷裏哭泣。

這位女孩是華坪女高畢業生呂娜的妹妹,目前在當地一所國中讀書。張桂梅在家訪時認識了她,並一直支持幫助她上學讀書。但女孩因爲思念去世的父親,好幾天沒有上學。

“想爸爸了就到墳上跟他說說話,要好好讀書,不能讓爸爸失望。”

張桂梅話音還未落,便從兜裏掏出一個信封,塞到女孩母親手裏。信封裏裝着的,是教育部給她看病的1萬元慰問金。

原來,張桂梅知道女孩母親一個人供兩個孩子讀書,經濟十分困難,家裏的杧果林因爲缺水收成也不好,便拿錢給她去修個水窖。通過張桂梅做思想工作,這名學生當天就回到了課堂。

像關心呵護這位女孩一樣,張桂梅帶領華坪女高守護着每一位學生的未來,建校12年來已累計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學,點亮她們的人生夢想。63歲的張桂梅,被學生親切地稱作“張媽媽”。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3

進入女子高中的陳法羽很快發現:溫柔的面紗之下,是嚴苛的管理。

學生早晨5點半起牀;跑步上下樓梯;課間出操1分鐘站好隊,晨起5分鐘洗漱完畢,從下課鈴響,到跑到食堂排隊、打飯,到吃完飯10分鐘內完成。爲了不讓學生打理頭髮、洗衣服費時間,張桂梅要求所有學生留齊耳短髮,把洗衣時間嚴格限定在每週六的晚飯後。女孩子的愛美之心被抑制,連女老師都不能穿裙子來學校。

張老師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厭其煩地喊學生起牀、跑步、吃飯、睡覺。她告訴學生們:“你們遲到一分鐘一秒鐘我也不幹!”

“她們私下裏有時候叫我周扒皮、魔鬼,說我‘半夜雞叫’”,說起學生們給她的綽號,張桂梅哭笑不得。

不要以爲張桂梅老師是個柔弱女子,她的強悍令人肅然起敬。她一直和疾病鬥和老天鬥,說“就看老天能把我領走不”,說“不能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休止的看病上”;她和貧困鬥,“挽救一個女孩拯救三代人”,探索教育扶貧二十多年;她和老師、學生“鬥”,不帶黨徽的黨員老師要批評,去山裏家訪當場燒了學生牀底下的言情小說;她也和自己鬥,從不讓自己苟且浮生……

華坪兒童福利院的女孩吳思思說:“媽媽在福利院和藹可親,可在女高罵起人來嚇人。”陳法羽說:“我們來女高讀書是來改變命運的,不拼拿什麼和別人比?再說張老師也在拼。”

張桂梅勸慰學生最多的話是:堅持,再堅持一下唄。華坪女高校辦主任張曉峯告訴記者:張老師堅持拿命辦學,師生們服氣,其實“她是嚴師,更像慈母”。

張桂梅言傳身教,感染着女高老師們。韋堂芸老師一次左腳骨折,想到還有一百多天就要大學聯考,她拄着雙柺給學生上課;教師勾學華婚禮當天早上還在上課,中午趕到婚禮現場,晚上又回學校;語文老師楊曉春常悄悄給學生墊付醫藥費、生活費,卻從不往外說——這樣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還有很多。

張老師宿舍裏有四張牀鋪,一張自己睡,三張留給不好好學的、生病的等“特殊生”。有個女生不愛學習性格孤僻,和張老師住在一起的時候,不管張老師怎麼關心她、開導她,她都不怎麼說話。張老師疾病纏身,每天早晨5點起牀,忙裏忙外一天,晚上還和她聊天。如此三個月後,這個學生抱着張老師大哭起來,說一定好好讀書,不會讓她白白受苦……

張桂梅知道,女高許多學生家庭貧困、變故多,她們的心要好好去捂。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4

這些女孩是學校老師通過滿大街和菜市場貼廣告、口耳相傳從大山裏招來的。

學生什麼也不用準備,只需帶着乾糧和衣服,坐上大山通往縣城的汽車,去女高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課桌。周雲麗是那個夏天的96個幸運兒之一。

報考女子高中時,周雲麗正苦於沒錢讀高中。媽媽早逝,父親養豬、種地、幫人鋤草,養活一家四口。在周雲麗的記憶裏,有些跛腳的父親總是一清早出門,用碗裝着冷飯上山勞作,傍晚纔回家。

打從記事起,周雲麗就和姐姐去山上,替父親分擔農活。姐妹倆讀書的動力很直接——擺脫土地與貧窮。

但讀到高中,父親發了愁。兩個女兒都讀高中,一年花費上萬元,難以負擔。九年級還沒畢業,父親就開始爲讀書湊錢。那時,父親總是坐在院壩邊、豬圈門口不停地抽菸。

在女高最初建立的兩年,來讀書的女孩幾乎都是因爲貧困。周雲麗後來才意識到,自己很幸運。在她所在的村子,許多女孩十五六歲就已定親。山裏人覺得女孩讀書花錢,不如早早嫁人。

女高成爲貧困女孩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當時,第一屆學生成績很多未達到會考分數線,且年齡偏大,有學生補習3年還未拿到國中畢業證。

女高接納了這些女孩,只要是農業戶口,想讀書,就收。僅有的一棟5層教學樓成爲全校師生吃、喝、睡的場所。學生們住在3樓3間教室裏,每間教室有女老師陪同,其餘女老師和男教師被分入4樓兩間大教室。男老師們輪流在一樓木板牀上守夜,夜晚,學生們要去隔壁中學上廁所,女老師陪同,男老師打手電筒護送。

開學不久,張桂梅就遇到一件糟心事。一個女孩去醫院做闌尾手術,被發現已懷孕4個月。一陣批評的浪潮襲來,女孩的父母也質問學校。女孩說了真話,孩子的父親是對面一所高中的男孩,兩人在入學前的假期發生關係。

張桂梅長了教訓。學校沒有圍牆,常有男孩來戲耍,張桂梅守在教學樓前,見到逗留等候的男孩就趕跑,大罵“小混蛋”。

學校沒有性教育課。有性知識輔導老師問需不需要支援,張桂梅讓他們“滾一邊去”,“手機上已經很過火了,還用教嗎?”

後來,教學樓一樓安裝了鐵柵欄。一向吝嗇的張桂梅在安全管理支出上毫不心疼,有宿舍門壞,她立即請師傅來修。每當大學聯考季來臨,張桂梅會請幾個人日夜看守教學樓,讓學生看到“樓前樓後都是人”,安心。

爲了杜絕攀比,張桂梅規定,學生必須剪短髮,穿校服,女老師在校不能穿裙子和高跟鞋。

教學樓的一樓貼滿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數額,牆上的企業和個人幫助支撐起這所免費高中。每當有人來校捐款,她要求學生向捐款人集體敬禮,唱《不忘初心》。但她反對學生手舉捐贈牌被拍照的行爲,有企業提出此類要求,張桂梅寧可錢打水漂也不同意。

有畢業生回母校捐款,但也不知道最終資助給了哪個學妹,張桂梅希望這種“背對背”的方式,讓學生沒有壓力地接受捐贈。

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對女孩是一種隱私,對外,她稱呼自己的學生“山裏的女孩”。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5

王秀麗覺得,網上關於全職媽媽的那些謾罵和爭議,“是因爲他們沒有親眼見到超乎想象的貧窮”。她70年代出生在華坪縣城,從小家裏吃的是大白米飯,有一溜兒的玩具,沒吃過什麼苦,直到跟着張桂梅去家訪,才真正理解了她所說的貧窮。

深山裏頭,一些人的家只是四面黃牆。政府給的低保不知道怎麼花,家裏的男人們就拿去買酒喝,房子邊上的酒瓶壘得比屋檐還高,白日裏口齒不清醉醺醺,女人們也沒有任何辦法,燒點苞谷,燒點洋芋,混着發黴的米飯,一頓頓吃下去。

也不僅僅是貧窮。一個小姑娘的父母去了成都打工,很多年不回來,她和爺爺住,七十多歲的爺爺還做着石匠的工作,家裏破敗。小姑娘要大學聯考了,叔叔打電話讓父母回來一趟,王秀麗看到,小姑娘害羞地揪着母親的衣角,笑得十分開心。但是母親神情僵硬,不知道該怎麼和多年未見的女兒相處。王秀麗也有一個女兒,她覺得難過:母女間的關係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從這個家離開之後,王秀麗心裏憋悶,下車步行了一段時間,天色將暗,天氣寒冷,她想,如果讀了書,這個女孩是不是就不用重複母親的命運:早早嫁人,生養一個女兒,卻不懂得如何去愛、去教育她。

那時,張桂梅已經是華坪縣孤兒院“兒童之家”的院長,第一天收來36個孩子,女孩多於男孩。華坪縣產煤,一些男孩因爲礦難成爲孤兒,但女孩們大多是被丟棄的。張桂梅生於1957年的黑龍江,家裏有6個孩子,她是最受疼愛的小女兒。但在華坪,她看到健康的女嬰們,“就是你丟了我揀”,輾轉來到孤兒院。

孩子背後的母親,遭遇也是慘烈的。一個小男孩的母親,因爲不堪忍受丈夫虐待,找來哥哥把丈夫打死,自己也進了監獄服刑;離開丈夫和一雙女兒的女人,到另一個城市生活,卻被追來的丈夫殺害;一個小男孩的母親,生育第二個女兒的時候,在家用土辦法接生,產後大出血,她想見丈夫,但是婆婆不讓,覺得晦氣,最終女人遺憾離世,丈夫終日買醉,犁田時死在了田裏,留下一老一少。後來張桂梅才知道,這位婆婆,一輩子沒下過山。

同時,張桂梅還是民族中學的老師和班主任。雲南一共26個少數民族,華坪縣就有26個,民族中學的女孩們多來自大山深處,常常讀着讀着就不見了,張桂梅就進山裏,去找那些消失的女孩們。有時候敲門,介紹自己是老師,屋裏有動靜,卻沒人來開門。家長們怕她把女孩們領走,家裏沒了勞動力,反正國家給補助,生活可以就這樣過下去,“烤洋芋就烤洋芋,跟着太陽走就跟着太陽走,反正也餓不死”。

從年幼到後來成家,張桂梅的生活還算富足,直到進了大山,她第一次切實地接觸到貧窮,接觸到女性身上的悲劇,她也是迷茫和困惑的,“我想不出來一條出路,我想了很久很久,不知道到底怎麼辦。”最初,她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讓班裏的五十多個孩子都不輟學。

但在去家訪的路上,她看到了更多輟學的女孩。遇到過一個放牛的小姑娘,她跟人家說,走,跟我去讀書,同行的人說,你是不是瘋了,看見人就要人去讀書。張桂梅執意,走,跟我去讀書。女孩只是看了她一眼,吆着老牛就走了。張桂梅看着她的背影,背個小包包,手裏還拿着一個黑不溜秋的粑粑當糧食。

“把這些地方從窮坑裏拔出來我是做不到了,但是我想救她們啊。我想讓這些山裏的女孩子讀書、見世面。看看爲什麼別人那樣,你自己卻這樣?”家訪的時候,她會問家有多少人,有多少畝地,有多少花椒,是否掛果了,掀掀鍋蓋看看裏面煮的是什麼,去摸摸牀上的被子,就知道家境如何了。

“那是現實情況讓我辦的(女高),並不是我非常先知先覺的,並不是。”11月,在她的辦公室裏,張桂梅提起往事,依舊有些激動,會用手輕輕推身邊人的胳膊,拍拍旁人的大腿。她的辦公室位於兩間高三教室的中間,方便她巡邏,女孩們的讀書聲隱隱傳來。她也承認,這種投入和回饋,讓她找到了一種新的精神寄託。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先進事蹟 篇16

貧困學生的及時雨

華坪女子高中絕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家庭貧困的陰影對孩子影響很大。張桂梅在家訪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還經常救濟學生家庭,甚至幫助全家人擺脫貧困。

船房鄉華榮村的文麗麗、文萍萍(化名)兩姐妹分別是華坪女子高中的高三和高一學生。兩姐妹的家不僅貧困,而且她們的父親眼睛患有嚴重疾病,在縣醫院無法醫治,需要到鄰近的攀枝花市醫院醫治,可因經濟困難,一直未能出行。今年國慶到她們家家訪時,張桂梅當場掏出500元給兩姐妹的父親,讓他儘快去看病。

張桂梅看到兩姐妹家有一間裝雜物的危房,人員進出十分危險,當即提出應該儘快拆除。陪同家訪的船房鄉鄉長李桂梅表示由鄉里幫助拆房,並幫助其向民政部門申請低保保障。兩姐妹和父母感動不已,全家攙扶着張桂梅送出村外。

12年來,張桂梅資助學生困難家庭的費用,都來自各級政府給她的獎勵補貼,還有社會各界的捐助。她希望把這些關愛帶到女子高中的孩子們身上。

“我獲得的許多榮譽,是貧困山區老師集體的榮譽。黨和人民沒有忘記貧困山區的老師們,溫暖了老師學生們的心,激勵着我們更加努力做好貧困山區的教育工作。”張桂梅誠懇地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