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企業家村黨支部先進事蹟材料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W

****縣的西部,山巒疊障,連綿起伏。抗日戰爭時期,黨在這一帶建立了抗日根據地,著名的抗日英雄高橋烈士就戰鬥和犧牲在這裏。在這山巒起伏的大山深處,座落着**鎮**山這個老區貧困村。XX年的冬天,這個久居大山深處的偏僻小村因爲一個人的到來而引起了衆人的關注,這個人就是35年前曾經在這裏插隊下鄉的**知青、如今**兩家企業——**三茲和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和**三茲和休閒度假農莊的老闆,他是**兩所學院的客座教授,資產超過千萬元,名叫孫奎連。

優秀企業家村黨支部先進事蹟材料

他是這裏的知青,三年的知青生活是短暫的,可他卻與這裏的老區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1969年,爲了落實當時毛澤東同志“57”指示和“626”指示,一大批城裏幹部和知識分子下放到了農村,也就是在那場大規模的城市向鄉村的遷徙中,孫奎連跟着在**第三醫院供職的父母以11o醫療隊的名義下放來到了**縣**鎮。

那一年,他十五歲,從此,鄉村的土地上接納了一個從小生活在海濱城市的少年。山風沐浴、田野摔打,和普通的農家孩子一樣,崎嶇的山路上跑大了城市裏來的孫奎連。和其他城裏來的孩子不一樣的是,農村的生活讓孫奎連感到的不是艱苦,而是無拘無束的自由和純樸鄉情的流淌。艱苦的鄉村生活,錘鍊了這個大城市來的少年,1970年他考入了**縣八里罕中學,就在他畢業在即時,他隨學校文藝宣傳隊到釣魚臺水庫演出。半夜裏,暴雨突降,山洪暴發,水庫工地遇險,他和一位同學從睡夢中爬起,悄悄的混在搶險的隊伍裏往大壩上推車,泥裏水裏滾了大半夜。第二天曙光初照,搶險取土的地方已是一片汪洋。武裝部的幹部來到宣傳隊駐地尋找會游泳的人,說一臺柴油機仍淹在水庫裏。孫奎連和幾位同學得知後,就自告奮勇報名參加了打撈任務,六月的雨水冰涼刺骨,他們一次又一次扎猛摸索,同伴們受不了了,紛紛退出,最後只剩下孫奎連,有人勸他上岸,他不肯,終於把繩索套上水底的柴油機,可是拖拉機沒拖幾步,繩索“砰”地一聲脫套了。此時的孫奎連凍得渾身發抖,但他二話沒說,一個猛子又扎進渾濁冰冷的水中,直至把柴油機拖上岸,岸上的羣衆一片歡呼——他的行爲成爲工地上的佳話。在那個崇尚英雄的時代,在他人生的起點上,在他開始有夢的年齡,他的這一壯舉,提升了他的人格、理想和信念,影響着他一生的人生走向和價值觀念。

1972年,高中畢業的孫奎連和當時所有的知識青年一樣,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熱潮中,插隊落戶來到了當時**鎮最偏遠閉塞的老區村——**山村,開始了他三年的知青生活。

三年知青生活,他吃過牛倌用髒兮兮的手和碗端給他難以下嚥的高粱米粥;他睡過飼養院裏無法辨認本色的鋪蓋;勞動時他總是撿最重的活幹;年節假日,別人請假回家了,他堅持參加各種會戰不回家“接受再教育”;他從農民身上,學到了勤勞樸實、艱苦奮鬥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老書記孫瑞看他是個好苗子,就着力培養,憑着一個熱血青年的激情與幹勁,他當年就成爲知青點的點長;第二年他在知青中第一個入了黨;第三年,在老書記孫瑞的力薦下,孫奎連成了**山村年輕的黨支部副書記。民風淳樸的土地和熱情憨厚的鄉親們感動着孫奎連,他發誓一定要在這片土地上好好幹出一番成績來報答鄉親們。1975年又是鄉親們的質樸再一次溫暖了孫奎連,在鄉親們的一致推薦下,他被選入當時的昭烏達農牧學院,成爲一名工農兵大學生

三年的知青生活是艱苦的,可他沒有抱怨,他在這裏學到的是老區人民的憨厚與純樸,得到的是對人生的自信與果敢。

孫奎連是一個開拓型、並且具有幹一行鑽一行的性格。1978年大學畢業後,孫奎連被分配到遼寧省農機工業公司工作。在此的十年中,他一邊工作積累技術知識和企業管理經驗,一邊在遼寧大學攻讀經濟管理專業,由於工作突出,被多次評爲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89年他辭掉令人羨慕的科長職位,交回公房,告別妻兒,隻身到**與日商合資成立了**三茲和機電有限公司,後來轉爲**三茲和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成爲改革開放第一批跳海人。

企業初創,舉步維艱,孫奎連領着一夥年輕人在一所沒有窗子的舊樓房裏,經過幾個月晝夜拼搏,終於生產出了樣機,東挪西借湊了一萬元經費把機器搬到 1990年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包裝技術展覽會上,人家住賓館,他們住小旅店,可他的產品卻在會上一炮打響,獲得金獎,連樣機也被人買走了。這更使他信心百倍,此後的幾年,他連獲全國包裝行業的最高獎項,成爲全國包裝行業的領軍人,許多企業紛紛找上門來,他的產品涉及醫藥、建材、化工、紡織、機械、貨運等各種行業,爲許多企業攻破了包裝難題:他破解了北新建材集團包裝礦棉板的燃眉之急;他爲上海健力寶研製出新型包裝機;他爲北京報刊發行局研發了新型報刊全自動包裝機……。十幾年來他創造了15項國家專利,其中5項填補了我國包裝機械的空白,成爲全國收縮、拉伸、纏繞包裝標準的起草者,曾任兩所學院包裝專業的客座教授,他的工廠也成了大學生們的教學基地,被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和企業家聯合會授予“全國優秀包裝企業家”稱號。

正當他的企業如日中天時,1996年,他又承包了**郊區的500畝荒山,創辦**三茲和休閒農莊有限公司,在**他第一個把農業和旅遊結合起來,先後投資500萬元使這片荒山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度假山莊,被國家旅遊局定爲“首批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尤其是農莊出產的櫻桃更是聲名遠播,採摘季節,農莊裏車水馬龍,成爲**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孫奎連在**乃至全國企業界成了名人,被**甘井子區評爲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政協委員。

離開了這個老區村,他成功了,可他沒有忘記這裏的老區人民,他時時記掛着這裏的鄉親。

1975年,鄉親們推薦孫奎連上了大學,他人雖然離開了**山,可是他卻感到這個小山村給他的第一筆精神財富,是值得他一生珍視和享用的。就在他剛剛上大學後,他給大隊寫過這樣一封信:“雖然我離開了**山,但我仍是**山派出學習深造的一員,將來我要把所學用於改變**山的落後面貌上。”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30多年來他從沒忘記**山。他認爲,**山是給他人生之夢、放飛理想的地方,**山給了他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財富。他常常寫信打電話詢問村裏的情況,村裏的人也常常帶着家鄉的小米到**看望他,遇到難題去找他,他都是義不容辭,或慷慨解囊,或出點子想辦法。

1997年,孫奎連帶着妻子、兒子又一次回到了**山。然而,回到闊別了22年的老區村卻讓孫奎連感到心痛: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了,可**山基本還是老樣子;通村的路還是那麼坑坑窪窪,山林變得稀疏、禾苗在乾渴中搖曳,村民的住房低矮破舊,校舍成了危房……村子裏除了星星點點的土房變瓦房外,唯一變化的就是村路上跑着幾輛摩托車,孫奎連的心酸楚沉重。

回到**後,在當時農莊建設正處於進退維谷的艱難時期,他仍然分三次給**山寄回了三萬元錢,用於村路建設和村國小校維修。隨後,孫奎連開始在**、沉陽、遼陽的知青中爲**山的扶貧奔走呼籲,並於XX年帶着一卡車的衣服和行李又一次回到**山。爲解決山區農民吃水困難,他從縣裏爭取到4萬元資金,讓鄉親們吃上了自來水。

XX年,孫奎連第三次回到**山,這時一個大膽的設想在他心中醞釀成熟,看到當年插隊時鬱鬱蔥蔥的**山上的林木已經被當地的老百姓砍伐殆盡,他和知青們商量,決定把村裏的荒山包下來,成立知青林場,幾十年成材之後再還給村裏,然而,也許是當時他的想法太過於高尚,也許是當時麻木的山村已經沒有多少進取的激情了,竟無人打攏他的熱心,孫奎連失望的離開了村莊。

XX年,山外世界的春風絲絲縷縷的吹進了大山。這一年**山又一次村班子換屆,在瓦房供電所退休的**山人褚寶峯被村民們選爲村委會主任,這個同樣有着一腔熱情的中年人找到已經離任的老書記孫瑞,面對滿目瘡夷的大山,他們也陷入了沉思。**山未來的出路究竟在哪裏,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兩人的心中形成,他們決定從外面引一個能人來幫助他們建設自己的村莊,於是他們又一次想到了從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孫奎連。

“咱這麼不提氣,人家娃還能回來嗎”?當年親手培養孫奎連入黨的七十七歲的老書記孫瑞忐忑不安的想着,但他還是隨新任村主任去了一趟**。這一去不要緊,看到孫奎連在**的發展,他們更張不開嘴了。面對鄉親們的熱情和老書記的窘迫,還是孫奎連張開了嘴,“老書記,讓我開個家庭協商會吧”。晚上,他把妻子兒子叫在一起商量:“村裏誠心來請,我一定要幫這個忙,現在國家號召建設新農村,這是一個機遇,抓住這個機遇肯定能把這個忙幫好。我想回去幹上3年。” 妻子倪豔榮也是知青,她理解丈夫的情結,支持他的想法,兒子也尊重父親的選擇。於是,孫奎連把農莊交給妻子管理,把企業交給了兒子這個包裝專業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己於XX年11月15日隻身踏上了**山的土地。

像當年“上山下鄉”當知青一樣,他帶着對老區人民的一片深情、帶着老區人民對他的信任,又回到了這個小山村。

孫奎連又回來了,他告別了美麗繁華的大城市,住進了簡陋的村部,脫下了西裝革履,換上了土衣布鞋,吃着村伙房的粗茶淡飯,他與老書記和新任村主任一道對**山的山山嶺嶺、溝溝岔岔整整考察了8天,邊走邊討論治理規劃和方案。爲使規劃更有科學性,孫奎連又請來遼寧、朝陽和赤峯多位農林專家進行論證。在村民大會上,孫奎連把他起草的**山村發展規劃和盤托出。村民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一個鼓舞人心、說到大家心坎裏的規劃,早已對幹部失去信心的村民們甚至不相信這是真的,他們仍然顧慮重重:即使藍圖是真的,沒個能人領着幹,藍圖也落不到實處啊。突然有人提議:“就讓奎連當咱的書記吧!”村民們聽到這話後先是一愣,繼而爆發出一片掌聲和贊同聲:“同意!——”會場沸騰了。孫奎連看着被激發起來的鄉親們,熱淚一下子涌上來,他趕緊到臺後鎮靜一下情緒,擦乾眼淚,回來對鄉親們說:“感謝鄉親們對我的信任,選支部書記需要走組織程序。但我向鄉親們承諾:我決定把我原定在這裏幹3年的時間表改變爲8年,今年我52歲了,幹到60歲保證讓咱村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不達目標我就不走了!”孫奎連這話一出口,又是一陣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可是,消息傳到**,家人不幹了:8 年?8年後你就什麼也幹不了不說,你自己的身體能行嗎,兒子剛畢業管理企業沒經驗,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顧……。可是,當他們來到**山,看到孫奎連建設新農村的長遠規劃,看到鄉親們熱情的期盼和關懷,孫奎連的家人又理解了他。是啊,8年,是中國人民全面抗擊日寇並取得勝利的時間,人的一生能有幾個8年!

幾天後,經過支部大會選舉,鎮黨委撤回了掛職下派的臨時黨支部書記,孫奎連走馬上任了。但村裏的現實比他想像的還要糟,村裏欠外債9萬元,全村300 多戶,1,208口人,人均收入只有1,600元,幹部威信下降,老大隊部滿院荒草,房屋破爛,牆皮脫落,破桌椅上落着厚厚的塵土,像是很長時間沒人來過。爲改變現狀,孫奎連從**拉來了兩汽車物資,電腦接通了山村與外界的現代通訊、鍘草機爲村民的養殖提供了方便、脫粒機解決了村民加工糧食的難題。孫奎連說,剛來村莊時,他也有很多不適應,其中最撓頭的就是除了帶領村幹部們抓生產,還要間隔不斷的解決東家長、西家短的鄰里糾紛。村幹部們介紹,村莊裏很多撓頭的事情,都因爲孫書記的介入而得到了和平解決。在**山村一組……孫奎連原來插隊時住過的地方,村民們道出了他們的心聲:“人家孫書記拋家舍業的來到咱這裏,就是幫咱致富來了,咱再因爲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煩他,咋對得起人家呢”!村民們的善良質樸和通情達理感動了孫奎連,也啓發着孫奎連。他在村幹部會上誠懇地說:“老百姓是面鏡子,做爲村幹部,如果我們哪些地方還不能讓他們服氣,就是因爲我們臉上還有污點”。做爲村黨支部書記,他深知,一個村班子的凝聚力是能否把一個村引上致富之路的關鍵。爲了讓村幹部們在行動和理論上都起到表率,他開始把在大學講座裏的“三個代表”等理論講解給**山的黨員和幹部們,同他們一道找回那已經被許多幹部迷失在歲月深處的奮鬥精神。遠離**的家,他住村部、吃伙房,簡樸的一如當地的莊戶人,然而對於村裏的事兒,卻慷慨的連個嗝都不打,村裏跑項目沒有交通工具,他就從**家裏帶來兩臺車,村裏開展工作沒有資金,他就讓兒子每月給自己發5000元工資,用於村裏的日常開支。村裏買文冠果種子沒錢,他墊上,修沼氣池買磚沒錢,他也勢上……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村幹部甚至是村民們也紛紛行動起來。XX年冬至XX年春,**山村爲種果樹治山推地,村民趙風采用自家的兩臺推土機,幹了六個月,墊付了6000多元的工時費和油錢,毫無怨言。

在孫奎連的影響下,**山村黨支部成爲全縣最具凝聚力的典範。以孫奎連爲首的村班子成員給村民們的承諾就是,每決定一項事情都要開村民大會向羣衆亮相,而羣衆給幹部們的答覆則是,只要是村裏號召的事兒,他們就毫無怨言的積極響應。村裏號召建沼氣池,全村三百多戶家家儲石備料。村裏組織農民經濟合作社,村民們積極踊躍入股,目前,全村320多戶村民每家都參與了合作社,其中有的村民還是兩三個合作社的股民。XX年春,村裏爲發展經濟林項目開展梯田會戰,村民們男女老少200多人在無分文報酬的情況下,自願投工投勞,每天從20多華里的山坳裏趕來揮鍬掄鎬上陣,那是在“兩工”取消以後許多農村很難組織的場面。以前,村裏若開會或組織一項活動,村幹部挨家挨戶跑着通知,都來不了幾個人,至於大會戰那根本組織不起來,所以**山的許多荒山,雖然是山定了主,樹卻定不了根,荒了再荒。然而,XX年春,他們一次性會戰就治理荒山500多畝。

孫奎連的赤誠和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着**山人,也激勵着**山人。孫奎連上任不到兩年的時間,村裏已打了七眼機電井。此前,村裏從未打過一眼機電井。而村莊裏以經濟林種植、野狍訓繁特色養殖、菌菇栽培及深加工爲支柱的三大產業也已初步搭建成型。山上,新栽植的蘋果樹、新嫁接的山棗樹、山核桃樹、新培育的文冠果苗都已經成活,村裏的經濟林產業將以合作社爲依託,以每年發展500畝的速度,利用已有的一千畝荒山和再造的XX畝荒山實現“三個一工程”,即:1,000畝蘋果樹、1,000畝核桃林、1,000畝文冠果。山下,全縣第一家以特色養殖爲主的野狍訓繁合作社已經成立,56戶村民第一批加入了合作社,80多隻野狍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訓養後,正陸續投入農民家中飼養。曾經也是村幹部的野狍訓繁合作社經理袁林興奮地說:“將來他們的目標就是利用**山豐富的森林資源,實現野狍局部散養,打造**山野生天然森林公園,開闢旅遊業新的經濟看點”。

孫奎連對這裏的羣衆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要帶領他們向貧窮宣戰,解放他們的思想、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他的素質、激發他們的熱情是至關重要的。他一上任,就帶領他的班子開始了從封閉到開放的對接,他組織村裏凡是有點官銜的村組幹部到**去參觀,打開他們的眼界;他用以化緣的方式在**企業家隊伍中募集的四臺電腦,建立了**山村微機室,請本村回家過暑假的大學生辦了20多人的培訓班,培養了**山村的第一代微機操作員;以委培代訓的方式,送有專長的村民去**醫院學習醫療知識,辦起村裏的第一個醫療點;以勞務輸出方式組織部分村民去**相關工廠學習機器操作技術,爲日後的建廠儲備技術力量。28歲的**山村民張玉民已經是**他自己的企業——三茲和包裝機械有限公司熟練的車牀操作工,月工資1800多元。像張玉民這樣的**山村民現在在**已有 20多人。

孫奎連的赤誠和他的奉獻精神感動了**社會各界及**甘井子區政協,XX年1月,**縣政協吸納孫奎連爲**籍**政協委員,並組織了20名政協委員赴**山村結對扶貧。與此同時,**甘井子區政協也在全體委員中發出了向孫奎連學習的倡議,組織20多名**企業界政協委員來**進行對口幫扶,進行項目洽談。他們還組織部分委員一次性爲**山村捐款15萬元。

孫奎連起草的這個老區村的發展規劃,他向人們描繪過8年後**山的美景:那時**山已漫山綠遍,山上經濟林滴翠,山間果樹飄香,山下由野狍養殖、文冠果栽植和食用菌鏈接出的三大工廠……野狍宰割廠、文冠果榨油廠、食用菌加工廠遙相呼應。村民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農莊式的庭院、一家一個沼氣池、一家一片果樹園、一家一個四合院。村子裏街巷是柏油路,兩旁是綠化樹,正中有村民廣場,村口有村門,設有自己的村中物業公司,負責管理村莊的衛生和治安。和諧的村莊裏,老人們在村養老院頤養天年,年輕人們在村辦工廠裏操縱機器……。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一個夢想,可我們更感覺到這不是夢想,這是一個宣言,是孫奎連和這裏的老區人民向貧窮開戰的宣言,如果說它是夢想,那麼,這個夢想一定能在八年後變成現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