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範文4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3.55K
本文目錄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範文羅貫中《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選簡單《三國演義這三英戰呂布》讀書筆記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範文4篇大綱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爲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笑逐言開)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二十六歲。

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着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說的: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幕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簡評: 文章是一篇不錯的讀後感,不僅概況書中的內容和人物,並對其人物性格進行歸納,得出自己的結論並發表感想。語言方面也很好,選詞恰當,短句使文章簡煉。

不足之處:倒數第二段得出結論:性格關係着成功,那麼最後一段應就此稍展開。現在的議論尤其是後一句話與冰心的詩,好象與《三國》關係不大吧?

羅貫中《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範文(2) | 返回目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書中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

利用這個暑假的閒暇時間拜讀了這部經典——《三國演義》,並且從中受益匪淺。真不愧是古典文學名著,書中內容豐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征戰場面驚心動魄,故事情節描寫得淋漓盡致。三國演義是藝術與智慧的統一,是一部不朽的小說,更是一部經典的具體化藝術化的兵法。傳授人以智慧,塑造人的品格,給人以文學至美的享受。遨遊在《三國演義》的世界裏,思維在虛幻與現實,古代與當代間穿梭,不禁驚歎作者羅貫中的鬼斧神工,更爲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創造才能感慨不已讓我充分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我想從兩個方面講一下自己讀《三國演義》這本名著的感悟。一是人物,一是智慧。

首先我想談一下三國中人物,《三國演義》中,其人物的描述雖有誇張之嫌,但並不能掩蓋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每個人的特性格不相同,形體外貌變化多端,個個方面都表現得如此傳神,翻越書頁之時如見其面,如聞其聲。不管是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近乎神人的臥龍諸葛先生,還是武藝超羣卻一生有勇無謀,反覆無常,兒女情長的呂布。。。。讀完這本名著,對三國面的人物形象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下面就簡單講一下自己對書中人物的認識和感悟。

《三國演義》裏面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人物,首先當數曹操,還有一是關羽一是諸葛亮。

先從梟雄劉備和姦雄曹操談起。曹操有雄才偉略,智勇雙全,愛惜人才,雖略有奸詐之嫌,但不失爲成就霸業的最佳人選。我認爲曹操在三國裏應該是一個有野心,有文才的人。他是一開明的人,聽的他人意見,但同時也心狠手辣。有氣魄,且不拘小結,要說三國裏最成功的政治人物也非曹操莫屬了。在曹操身上不僅僅體現了劉備這一類被稱之爲英雄的膽識與氣概,更有的是一代王者的氣魄;沒有婦人之仁,與劉備相比,曹操有着更高超的軍事才能。將王侯本就有的自己表現出來,沒有劉備的一味儒家天下,且文章做到了正反對比,其他人物的襯托,使曹操這一人物更加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劉備過於仁德,假如沒有諸葛亮的輔佐,以劉備的謀略和才能,恐怕要和曹操參與三分天下不是那麼容易的。我想假如諸葛亮輔佐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那麼我想是根本不會有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現的。當然,這樣的話,今天我們也就不大肯能看到這麼經典的“三國”名著了。論計謀,三國中恐怕除了諸葛孔明以外也就是曹操了。

曹操有一點最可貴,那就是愛惜人才,尊重人才。或許也正是這一點,使得曹操對關羽甚是賞識,多次厚待於他。這樣纔有了後來的關羽義釋曹操於華容。最後來,當關羽敗走麥城時,被孫權所獲,斬了首級,送與曹操。曹操厚葬關羽於洛陽,更追封荊王。這也足以顯示曹操徹徹底底的是一個賞才敬才的人。

曹操還一點也是值得學習的,那就是樂觀。赤壁之戰,曹操失誤吃了敗仗,在逃走的路上三遭劫殺,他卻連笑三次“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幸好最後遇到的是關公,才撿回一條命,百萬大軍只剩下幾千。但其笑,卻令人迴腸蕩氣,試想千古之中誰能象曹操那樣,百萬大軍被殺得只剩下可憐幾千人還能笑得出來,這樣的樂觀精神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爲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

當然,《三國演義》也表現了奸雄曹操“奸”的一面,“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在那樣一個時局動盪的背景下,成者爲王敗者爲寇,他的這 種“奸“或許正是他的霸王之氣的體現,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總之,能做做大事的人就得像曹操那樣,有勇有謀,雷厲風行,不拘小節,禮賢下士,有遠見卓識,並樂觀勇於面對挫折和失敗。在書中,曹操可算是一個最個性鮮明的人物了。然而羅貫中的筆下將他寫成大奸打惡之人,未免有些冤枉吧。

對關羽這個人物最深刻的印象是恩怨分明,剛正不阿,重情重義,勇敢,忠烈。

關羽斬華雄戰呂布,後又於萬衆之中斬殺顏良而袁紹諸將無一人敢阻攔,自此一戰成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敬佩關羽的不是因爲他過五關斬六將的勇武,而是因爲他忠義磊落,知恩圖報,是真正的大丈夫。《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關羽外貌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一身英氣”,難怪後世都那麼推崇,尊稱他爲關公。自從劉關張三人桃園三結義,關羽至死從未背棄誓言,始終對劉備忠心耿耿,是問光就這一點又有幾人能及呢?

“千里走單騎”和“華容道放曹”兩個事件之中足可見關羽的忠義。

當初關羽降曹,實屬權宜之計。曹操極欲招降關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賜金銀但關羽拒絕了美女和金銀,只受了所賜赤兔馬。因爲此馬日行千里,待有了劉備下落,可以騎它迅速地去同劉備見面。 由此可見關公忠義。後來曹操赤壁兵敗,關羽在華容道截住曹操卻又放過他,這也是因爲關羽是一個恩怨分明的忠義之人。試想假如不是因爲關羽的忠義,恐怕三國的歷史也要改寫了吧。

然而,人無完人,關羽也有他的不可取的地方。那就是恃才傲物,有些自負。最終導致大意失荊州,堅守麥城,最後不得不落得一個悲劇,讓人惋惜不已!

諸葛亮嘛,是一個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很佩服他熟知天文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完全是一個智慧的化身。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三國演義》表現諸葛亮的方法也極簡單: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這也就怪不得周瑜嫉妒而死,“既生瑜,何生亮”?我想這個問題周瑜最應該問的應該是著作的作者羅貫中吧。藝術表現上有些誇張,尤其描寫諸葛亮成近乎超人。不禁要問了,世界上可能會有這麼厲害的人嗎?

不過三國中對其外貌的的描述還是很簡單的: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諸葛亮雖無武力,但諸葛亮治有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就連司馬懿都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劉備對諸葛亮曾三顧茅廬,最後求得臥龍出山才又後來與吳魏三足鼎立,平分天下的局面。“所謂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來劉備白帝託孤臨終前對諸葛亮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足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器重和依賴。諸葛亮輔佐劉備和阿斗興復漢室,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是有一點想不明白,阿斗樂不思蜀,很是不才,最後諸葛丞相爲何沒有“取之”,或許這正表現了諸葛亮對漢室的忠心吧。也或許是他已經看清局勢,自知連他也無力迴天了。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裏面的每個人物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感受很深,像諸葛的“智”,劉備的“仁”,關公的義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很值得我學習。

另外,《三國演義》中還蘊含了許多高深的軍事策略和軍事思想,發現它就是一部更加有血有肉的《孫子兵法》,裏邊詳細的描述了著名的戰例。其中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軍事謀略在書中得到了精彩的展示,發現裏面融合了很多古代的智慧,這也正是三國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我們現在是和平時期,並且很可能現代的戰爭即使爆發了,也不會像三國演義中那樣面對面的廝殺,我們有導彈,有衛星。然而我說這些經典的戰略思想和戰術不單單是戰場上,它是廣泛使用的,在很多領域都是通用的。甚至我們可以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去審視它。經典畢竟是經典,註定它含有着好多優秀的不可磨滅的東西在裏面,智慧和思想是不會過時的。

以前看過一些孫子兵法的內容。暑假讀過三國之後才發現,並且與孫子兵法有着密切的聯繫。孫子兵法的內容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了精妙的運用和生動演義。從某種角度來說二者是普遍與特殊的關係。

“兵者,詭道也”,當關羽勝利進軍樊城時,曹操就採取“親而離之”的計謀,拆散孫、劉聯盟,以 利誘孫權使之襲取荊州,呂蒙則抓住關羽驕傲自大、喜人奉承的弱點,用“卑而驕之”的計謀,使其失去警惕、麻痹大意,撤大半兵赴樊城前線,乃“出 其不意,攻其無備”。而後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輕取了荊州。這便是戰法和謀略的精妙體現吧。

三國裏有智慧,有兵法,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當然,這些東西不是用來教會我們用來與人去勾心鬥角的。但是我覺得讀了《三國演義》至少應該從中吸取點什麼。這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啊。並且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東西是教會我們如何更好的趨利避害,化險爲夷,變被動爲主動,從而或得更好的生存的。從這一點,這種智慧意義深刻,應用也是廣泛的。就連國外的好多人都在如飢似渴的研究者我們的《三國演義》中蘊含的智慧和謀略,而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呢?對古代歷史文化經典的冷漠將是國人的悲哀!

以上便是自己在暑假讀三國演義獲得的一些個人體會和淺薄的認識了。

《三國演義》不愧爲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上乃至世界文學史的偉大奇蹟。這是我們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作爲中華民族的子孫理應去欣賞去領悟,保護好繼承和發揚好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簡單《三國演義這三英戰呂布》讀書筆記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範文(3) | 返回目錄

《三國演義這三英戰呂布》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大家應該都非常熟吧!它可是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的第五回《三英戰呂布》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吧!

華雄被關羽只一回合就斬於馬下,董卓立刻派呂布出戰。呂布先迎來了張飛,兩人撕殺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關羽見了,立刻拍馬迎戰,連鬥三十餘合,還戰不倒呂布。劉備見了,揮舞雙劍加入戰鬥。經過劉、關、張三人力戰,呂布終於招架不住,拖戟便回。

奉先啊!你不愧爲武的化身,雖然你敗了,但你的對手可是三名絕世武將啊!讀了這個片段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呂布的武力確實非同一般。陳宮曾對他有過一句評價:驍勇無敵,善戰無前,然而勇而少謀,暴而少仁之。意思是呂布有勇無謀。我的第二感受是劉關張三人非常團結,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的話他們是不可打贏的。

《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令我記憶深刻的人物,如:赤壁火神周瑜、少年將軍趙雲、一代梟雄曹操……這些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誰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喜歡〈三國演義〉,它不愧爲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範文(4) | 返回目錄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之一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之二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爲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214和217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纔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之三

最值得我欣賞,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然而使《三國演義》更讓人覺經典絕妙是在於它的戰爭前後經過的細緻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這恐怕是包括《史記》在內的其它史書望塵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併吳,諸葛孔明舌戰羣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書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人意料卻又讓人欣然接受的結果圓滿地敘述完了這宏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阻險毒辣,“安居平五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拔雲天”關公的忠義凜然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讀完《三國演義》,掩卷沉思,滿腦是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那種宏大而一氣呵成的氣勢,使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經典之作無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說:“書籍乃世人累積智慧之不滅明燈,”讀三國,就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輝帶來的溫暖,它裏行間蘊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深刻體會到它透露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匡扶社稷,兼濟天下”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內心深埋的理想交織、碰撞,產生共鳴,激盪出串串亮麗的火花,鼓勵我爲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拼搏、前進……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臺,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先來談談曹操,大多數人認爲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一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一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與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劉備,在現在的社會上,人們都打趣的說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膽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講仁義,愛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都在他帳下聽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今……“這就是着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再現了赤壁之戰的戰火紛飛,也爲三國鼎立定下了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曹操也差點在赤壁之戰中丟了性命。

一個國君要想建立一個好的帝國需要一個輔佐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大臣,這就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事實也證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記、草船借箭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爲酬三顧“看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識“可不行,還需要有”膽“,就像趙雲,幾乎百戰百勝,無戰不勝,他也稱”趙子龍“,他其時也爲曹操效過力,但後來歸了劉。雖說一代天驕是成吉思汗,但子龍也可以做了。

我們世紀少年應該具有諸葛亮的”識“,趙子龍的”膽“,這就是膽識。《三國演義》有三絕:義絕、奸絕、智絕。恰恰,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獲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9)

閒來無事,捧起一卷《三國演義》,閱讀之餘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溫那一段風雲故事,數天之後感慨頗深,記錄下來,纔算感想和收穫。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着之一,爲羅貫中所編寫,這本書已家喻戶曉。

這部書內容主要講的是魏、蜀、吳三國爭紛的故事,它敘述了從漢靈帝中平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止,描寫了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在書中,我知道有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人,有像董卓一樣惡貫滿盈的人,也有像周瑜一樣小心眼兒的人。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人物要算是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別人有什麼計謀都瞞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環境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而且,他還是一個大度惜才的人,曾經七次生擒孟獲,而每次都因孟獲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獲心服口服,最終投靠了諸葛亮。

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於諸葛亮聰明博學,用兵如神,這便使周瑜非常嫉妒,心懷詭異,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一患。要找藉口害他,於是對諸葛亮說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在當時沒有箭的條件下卻要他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支弓箭,如果不完成要嚴懲,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憑他的智慧和學識,在三天內向曹操”借“了十萬餘之箭,出色的完成任務。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爲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且也應像英雄人物一樣全心全意幫助別人,保衛國家,無私奉獻,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

人們都認爲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裏,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隻寫真正的三國,那麼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梟雄,也就是兇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爲梟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曹操隨着自己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奸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蹟後,再回顧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很多人都說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麼認爲,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衝在前面,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鬥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着諸葛亮和那一羣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知道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麼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使他很難堪,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裏孫權既沒有曹操那麼兇猛,也不像劉備那麼懦弱,因此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