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1500字讀書筆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6W

《三國演義》1500字讀書筆記(一)

《三國演義》1500字讀書筆記

時也,命也

何爲時?在我看來,所謂時就是不違背自然,遵循自然、世事發展的規律。何爲命?我認爲命就是特定環境下孕育出的特定性格。所謂“時也,命也”就是說當機會來臨的時候自己有把握住機會的能力。三顧茅廬便是最好的佐證,劉皇叔自桃園結義,力殺黃巾,依附公孫贊、劉表,寄身於孔融、曹操,投奔袁紹,敗當陽,走夏口,晃晃數十載瞬間即逝,可謂是無所成就,惶惶如喪家之犬。他不缺乏統領羣雄逐鹿中原的能力,他缺的是時機。而諸葛先生對於他而言無疑是久旱之甘霖。試問,諸葛爲何不選擇權傾朝野的曹操,或者是基業雄厚之孫權,而偏偏選擇服侍一無所有之劉備?到底是什麼打動了孔明?我想是劉備的一顆虔誠的仁德之心。在拜訪諸葛之初,孔明就再三推辭,而劉備一開始就說“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爲念,開備愚魯而賜教。”當孔明爲劉備定下隆中對策之後,又再次推辭不願出山。此時劉備哭泣着說“先生不出,如蒼生何?”我想正是劉備這份心懷天下的仁德之心深深地打動了諸葛亮。試想劉備如果沒有這種品質,就是十顧茅廬,那也未必能請諸葛亮出山。在那個社會環境中,孕育出孔明這樣的經世之人,那是“時也”,劉備能請諸葛出山那是“命也”。所以我們無需抱怨沒機會,我們應該更多地問自己,如果機會降臨,自己能否抓住?

生死興衰皆輪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橫觀魏蜀吳三家,哪一家不是從無到有、從起到落、從興到衰?再縱觀我國曆史王朝,更是生滅興衰更替。我們的生命和生活更是如此。可是我們有太多的不捨,總想得。得到了就不想再失去,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就是一生要興復漢室的劉備,他也是說去就去了,一撒手,全留給後人處理。我們有的時候失戀了,就受不了。破產了,就活不下去了。我覺得生命就是個過程,就是從原點再回到原點。有人會問——不論怎麼努力獲得,最終都將灰飛煙滅,那我們還那麼拼命做什麼?那我想問——你知道你會死,難道你就不活下去嗎?不是這樣子的,人生不是拼命地獲得,而是不斷地得舍,捨得。這樣生命纔有意義!我們拼命地賺錢,拼命地工作不是爲了據爲己有,而應該是和大家分享。

知不可爲而爲之

憑諸葛亮的智慧,難道他不知道漢室氣數已盡?難道他就那麼自不量力要和大自然較勁?我不這麼認爲,我們覺得諸葛亮他是不敢怠慢。自白帝城託孤以來,他可謂是誠惶誠恐,不敢出絲毫紕漏。我們中國人是很懂得感恩的,正如諸葛所言“臣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諸葛亮六出祁山,他不是和自然規律抗爭,他是在“盡人事,聽天命”,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才覺得心安,也就是求個死得心安理得。他詮釋的是赤膽忠義。然而,如果諸葛亮僅僅是爲了求得心安理得,那他就沒有什麼值得後人敬仰的。因爲他成全的僅僅是小義,實現的只是自我。而非大義,大我。所謂小義小我,我覺得就是狹隘的、自私的、個人的利益,而大義大我就是廣闊的、大衆的、國家的利益。正如《水滸傳》中的晁天王和宋公明,晁天王的“聚義廳”詮釋的是小義,而宋公明的“忠義堂”詮釋的是大義,也就是最終招安的緣由。我們再看孔明,我想孔明先生是深知《易經》的,因爲易經中講得最多的就是陰陽變動,一切在不斷地變化,好的會變成壞的,壞的也可能變成好的。所以諸葛六出祁山,他是期待着世事變化的,他在想倘若有變,那先祖興復漢室的大願就可完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多次發動大規模戰爭,勞財傷民,不只是僅僅爲了報恩,讓自己死得心安理得,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他在爲統一天下、興復漢室而殫精竭慮。他在“盡人事,聽天命”。只要是本着大我大義,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那就不是偏執,而是執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更多的這種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品性,雖然我們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我們敢於因人民利益、國家安危、社會正義而去鬥爭,那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種昇華。

在《三國演義》中,我得到以下幾點啓示:修學儲能,裝備好自己,以待其時,應學玄德公;凡事應慎重,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應以操守爲戒;懂得自然規律,面對得失,多一份坦然之心;多一份執着,少一份偏執,“盡人事以聽天命”;放下小義小我,成全大義大我。

《三國演義》1500字讀書筆記(二)

這個暑假,我又重溫了羅貫中的著作《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以章回體形式出現的長篇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從作品體例到題材內容,《三國演義》在中國小說歷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這個暑假我對《三國演義》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賢者之死,死的憋屈

魏蜀吳,曹操、劉備、孫權身邊有無數的賢者,有惜才之人,也有不服之人,讓人記憶最深的莫過於魏國的郭嘉、司馬懿,蜀國的龐統、諸葛亮,吳國的周瑜、陸遜。當然,也有許多有才之人都不到賢明主公的賞識而投奔他人。郭嘉,死得最輕的人,僅僅爲了曹操,爲他獻計獻策,水土不服,臥病不起,他也希望曹操可以贏。他死後,曹操很傷心。

而有兩個人的死與諸葛亮有關。一個是龐統,一個是周瑜。“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有幸得到了二人,可龐統卻心懷妒忌,而亂箭死與落鳳坡,龐統的才智與孔明不分上下,唯獨在爲主公獻計之上,有了不服,儘管種種跡象預示着他的死亡,他卻執意領隊前進。另一位周瑜也是心懷妒忌,一開始就知道諸葛亮的才智,想着除掉,可不是有用處就技不如人,三氣周瑜,留下了一句他的怨念“既生瑜,何生亮?”對啊,既然周瑜這個智慧之人出現,爲什麼要有諸葛亮的存在?和孫策一樣,英年早逝,死的心懷怨念,死的憋屈。

寂寞諸葛亮

一直住在南陽,知道自己的才學卻隱居山林不願出門參與紛爭。直到徐庶推薦給劉備,三顧茅廬才讓諸葛亮受恩爲劉備打天下。可他還是很寂寞,蜀國的國君爲人善良,是一個很好的主公,一篇出師表》表達了他內心的感恩、寂寞、無奈。遇到周瑜,知道不會成爲自己人,長相俊美,才華橫溢,必定有高傲且容不得別人的想法。諸葛亮明白,一邊處事一邊拜託別人不讓周瑜知道他過於聰明的智慧。可還是無奈周瑜的嫉恨。他是以劉備第一,自己利益第二的原則,三氣周瑜,讓蜀軍大獲全勝,卻讓自己失去了一個好對手。後來龐統也爲劉備做事,同爲江湖人嚮往的伏龍、鳳雛,卻不似他想的那樣明智,智慧和他自己不分上下,卻在爲劉備處事時衝動了。看着西方落下一顆星時,正值七夕,諸葛亮再一次寂寞了。第一次哭了出來,失去了一位友人或者也算是一位可以和自己拼才智的人。

劉禪繼位後,諸葛亮再次寂寞,那位可以讓他盡心盡力的明主去世了,只能寫下《出師表》來告訴劉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整個國家由他來撐着,七擒孟獲,一次次挑戰了諸葛亮的才智,讓他樂意七擒六放。這樣,他的內心不再寂寞,不再僅僅爲蜀國打天下。後來,遇到姜維,他的內心再次興奮起來,魏國出來一位人才,諸葛亮很開心:“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願足矣。”所以姜維的出現讓諸葛亮不再寂寞。不再寂寞後來呢?想要爲蜀奪得天下,可惜壽命已盡,諸葛亮死去,希望姜維可以接替自己輔佐劉禪。死了就不再寂寞,諸葛亮耗費了大半心血復興漢室,最後他一個人還是不夠找到了他可以信任的人,然後放心離去。

有誰比諸葛亮更寂寞呢?

追憶五虎將

從一開始的黃巾賊紛亂,董卓欲稱帝時,五虎將就以個人戰績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了。關羽、張飛追隨劉備,趙雲追隨公孫瓚,黃忠歸屬韓玄,馬超跟隨父親攻打曹操。本是不同的人,卻被劉備的賢禮所折服,最終歸順於劉備,被劉備封爲“五虎將”。關羽,至今仍被大家供奉在廟裏,“關二爺”這樣的尊稱,關羽代表的是“忠”。黃忠也是被關羽的忠所敬佩。“人在曹營心在漢”也是形容他的忠。就是被困曹營,一聽到劉備的消息,過無感斬六將帶着甘夫人回去找劉備,多少榮華富貴都不曾看着眼裏,只記得他認定的哥哥。張飛,兇狠善戰,環眼豹頭,燕領虎鬚,聲若巨雷,它代表的是“勇”。重情義卻又愚笨,做事完全不看情況,讓劉備等人操了不少心。趙雲,用劉備的話說“渾身都是膽”是五虎將裏最後去世的,它代表的是“猛”,自從他被劉備從公孫瓚手中要了過去,他的名字就沒有人不知道了。每次出場時喊上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就退兵不少,長阪坡救阿斗,也表示他對劉備的忠誠,知道回將去世,他依舊爲劉備打天下。馬超,他是“馬騰之子”是有羌族人的血統,也是五虎將中最後一個加入的。他一開始總有一種並不屬於“正面人物”的感覺,直到後來歸於劉備,他的才能才被發現,原本就是剷除曹操而起的家,也就名正言順地和劉備一起用同一目標打天下。黃忠,一般出場都用“老將黃忠”一詞形容,畢竟他在六十多歲仍能解衆多敵人。

這就是我在暑假中對《三國演義》的一個新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