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學工作漫談》有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4W

近來讀了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一書,從書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讀《教學工作漫談》有感

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已經工作第六年,剛工作中的熱情逐漸的減弱,而今有時候很頹廢,對周圍的一切不感興趣,開始埋怨,氣餒。其實想想最主要的還是要從改變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責環境,一絲一毫也不見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助長別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蠻。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氣中的一分,用來改變自己,就能使自己發生變化。

換句話說: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的方法少。所以說,人總要面對一個不盡如意的環境,總要從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進而使環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改變一絲,改變一毫。

處理犯錯誤的學生,幾乎是每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每天的“必修課”。一般老師的做法,無非是先寫檢討,在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請家長或行政處分。而寫檢討,不僅檢討書是千篇一律,還不能觸及學生的內心深處,不容易找到糾正錯誤的有效方法。請家長或行政處分,容易使學生產生敵對情緒,激化師生矛盾。而魏老師卻另闢途徑,他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主張:“對於犯錯誤的孩子,應該嘗試讓他們寫說明書,讓他們爲自己的行爲辯護;家長和老師先不要去批評孩子,讓他們在說明書中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他們的印象會更加深刻。”而且讓犯有錯誤的學生寫一寫犯錯誤時的心理活動“說明書”,這樣做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心理描寫的表達方法”,“深入到自己的內心深處”,“觀察自我,分析自我”,從而進行自我教育。

犯錯誤唱歌,犯錯誤寫心理病歷,犯錯誤做好事,犯錯誤寫說明書。既幫學生改正了錯誤,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魏老師對犯錯誤的同學並沒有以“懲罰”處之,而是以唱歌、做好事等來作爲對過錯的“補償”。學生就是在“補償”的過程中,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是非觀念。例如,有的同學爲了“將功補過”,主動幫別人當值日生,主動幫同學解決困難。因爲他認爲參加值日勞動是光榮的,幫助別人是光榮的。由此看來,“懲罰”與“補償”絕非字眼的差別及教育藝術的不同,它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和教育觀,從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育人效果。

《變“?”爲“!”》主要是針對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而寫的文章。原來在他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彎着腰,弓着背,眼睛離練習本很近;有的則偏着頭寫。他不是說:“請同學們坐直!”更不是嚴厲地說:“不許趴桌上!”而是幽默地說:“請把問號拉直,邊成感嘆號,好嗎?”在這快樂的氣氛中,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的姿勢。

魏書生老師的這本書,我還未完全吃透,相信它會成爲我的良師益友,幫助我解除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困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