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4W

該小說以基督山揚善懲惡、報恩復仇爲故事發展的中心線索,主要情節跌宕起伏,迂迴曲折,從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節,小插曲緊湊精彩,卻不喧賓奪主,情節離奇卻不違反生活真實。全書出色地運用了“懸念”、“突發”、“發現”、“戲劇”等手法,在敘述上有較大的敘述密度和複雜的人物關係。這一切使這部小說充滿了敘述的張力,洋溢着敘述本身所產生的美。因此,《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爲通俗小說的典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歡迎借鑑參考。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一)

愛德蒙·唐泰斯是個活力四射的水手,年輕有爲的他本可以在二十歲當上法老號的船長,和愛妻梅爾塞苔絲結婚,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他清澈明亮的目光裏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嚮往。可就因爲他人的嫉妒,在結婚典禮進行到一半時,他被刑警捉了個正着,就此鋃鐺入獄,面對他的是伊夫堡陰森地牢的黑暗及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在此,耗費了他十四年的青春。如此的風雲突變,作爲讀者的我們無不對他感到惋惜。

這樣的晴天霹靂,任何人都將陷入絕望,愛德蒙卻堅強地度過這煎熬的十四年。這時,小說的主旨逐漸體現出來。是誰讓這個年輕人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好好地活下去呢?一是法里亞神甫,一位同樣被命運捉弄的長老,他象慈父,更是愛德蒙最好的老師,不僅將其畢生所學傳授給他,更重要的是他的越獄計劃爲愛德蒙帶來了希望,使他能夠堅持下去。二是他的仇人,是他們讓愛德蒙心中燃起了復仇的火焰,使他堅持活下去。

這獄中的十四年,看上去是被害者的青春年華被白白浪費,可實際上卻又是值得的。它爲唐泰斯帶來了現實和精神上的雙重財富:他擁有基督山島上的千萬寶藏,並且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變成了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兼通醫學、政治、金融、法律等知識的全才。

唐泰斯33歲出獄,他得知父親被活活餓死,愛妻也嫁作他人婦,復仇的火焰頓時燃燒得更旺盛了。他做好了周密的計劃:他利用20xx年來積累的豐富知識武裝自己,讀後感.爲自己創造了布索尼神甫、威爾莫勳爵等多重身份,並憑藉基督山島上的鉅額財富踏入巴黎上層社會,針對仇敵一一痛擊。最終陷害他的人都得到應有的懲罰:銀行家破產,政治家自殺,檢察官發瘋。

在我看來,愛德蒙的復仇,也是有節制的。他在向銀行家唐格拉爾,這個最該受懲罰的仇人復仇時,沒有把他折磨到死,而是讓他感受自己曾經有過的絕望,給他留下了五萬法郎度過餘生。我欣賞唐泰斯的人格魅力。

有仇要報,有恩必答。愛德蒙敢愛敢恨,愛憎分明。待自己有恩的東家莫雷一家關懷備至;待善良的維爾福小姐—雖然她的父親是自己的仇敵,愛德蒙仍多次出手相助,助她獲得幸福。

總結整本書,唐泰斯着實是一個值得學習、值得敬佩的人。他遭人陷害,徒然入獄,卻能依靠心中的希望堅持度過20xx年煎熬,終換來重見天日。獄中他並沒有意志消沉,而是積極地學習,獲取淵博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未雨綢繆,不動聲色地打擊仇敵,獲取成功。當下的我們,活在太平盛世,更應該擁有理想,心懷希望,努力學習,積累知識,提升能力,爲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二)

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聽完《基督山伯爵》,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熱播劇《琅琊榜》曾被稱作是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不可否認兩者的情節架構和人物設置有相似之處,但內核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琅琊榜》是一個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它反映的是一種士大夫的價值觀,家國,忠正,大愛。而《基督山伯爵》則是以歐洲19世紀爲背景而創作的小說,如果你看過雨果的《悲慘世界》,如果你對拿破崙和波旁王朝的那段歷史比較熟悉,那應該能更好地理解它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這本書的介紹和書評網上都能查到,也就不多說了,主要和大家分享我自己讀完書之後印象比較深的幾處情節和感悟!

1、財富觀:

基督山伯爵(唐泰斯)遭受陷害後回來復仇的過程之所以如此順利,跟他所擁有的巨大財富是有密切關係的。如果他沒有那筆寶藏,那他就不可能那麼方便地穿梭於多個國家和城市間辦理各項事務,也不可能在上流社會中如魚得水。也許讀者會覺得這有點傳奇色彩,唐泰斯有主角光環,彷彿開了金手指。可是細細想來,他這筆財富的獲得,有偶然因素,卻也是必然。

當唐泰斯從一個風光得意的年輕船長和新郎倌,轉眼間遭受陷害變成階下囚,這巨大的落差足以毀滅一個人的心智。在黑暗無底的監獄中,雖然復仇的熊熊烈火時刻燃燒着他的心,但他依然能保持自己純樸善良的品格,這是極爲難得的。在獄友法里亞神甫的教導下,他開始靜下心來學習各種知識和禮儀,這些都將成爲他復仇的必備利器。

而當他終於有機會逃脫時,法里亞神甫卻發生意外不能一起走。唐泰斯毅然放棄自己的逃生機會,留下來照顧恩人。法里亞神甫正是基於對他的長期考察,認爲他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人,纔會把寶藏的祕密告訴他。所以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水到渠成的。

當意外之財突然降臨後如何去使用它,這也是考驗一個人的智慧。唐泰斯並沒有因爲這筆錢而忘乎所以,他冷靜沉着地支配着這筆財富,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用。在回報自己的恩公莫雷爾時,他並不是一擲千金,而是尊重莫雷爾先生的名譽和事業,不動聲色地幫助他度過危機,最終也幫助莫雷爾的兒子和女兒都獲得美滿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他自己也選擇去過簡單的隱居生活。

與此相對的是小酒館的老闆卡德魯斯,他本來只是個沒主見、膽小、自私、目光短淺的小生意人,當他窮困潦倒時,還不覺得他有多壞。所以唐泰斯逃獄後,出於對老熟人的同情和憐憫,給了他一顆寶石。

沒想到這飛來橫財反而把卡德魯斯隱藏着的劣根性給激發出來了。他有了寶石還不滿足,又妄想貪圖珠寶商的現款,最終殺了珠寶商,也害了自己老婆,鋃鐺入獄。後來就愈加墮落,直至最後遭人設計偷盜被唐泰斯當場抓獲,喪失了性命。

一個人對財富的觀念,也是人生觀中極爲重要的一部分,我非常喜歡《京華煙雲》中姚思安說的那段話:

“一個人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着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麼過曰子。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讀後感.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會變成雪白的銀子;在不該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銀子也會變成一缸清水。”

在我看來,財富可以讓人獲得幸福的生活,同樣也能讓貪婪的人露出真面目。我們要支配財富,而不是被它所左右。

2、教育觀:

《基督山伯爵》中有正派,有反派,但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塑造的年輕人都十分出色,性格雖不同卻都是真誠坦率之人,讓我不禁思考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首先要說的是阿爾貝。阿爾貝的父親是唐泰斯的仇人——費爾南,而他的母親則是唐泰斯的未婚妻梅爾塞苔絲。費爾南心狠手辣,爲了晉升不惜出賣自己的主君。

但他的兒子阿爾貝卻是個正直勇敢,灑脫不羈的小夥子。對他印象最深的是被羅馬大盜綁票後,他絲毫不慌亂,在凌亂的小囚室裏也能坦然入睡。書中結尾時他得知了父親的罪行,毅然決定與父親劃清界限,靠雙手養活母親和自己,令人十分欽佩。

阿爾貝擁有美好的品格,與他的母親梅爾塞苔絲有很大關係。她原本只是個普通的漁家女,卻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自學成材,不僅擁有豐富的知識,優雅的禮儀,還和兒子建立起無比親密的母子關係。阿爾貝因爲崇拜母親,纔會受到母親的影響,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另外幾個年輕人也頗有看點。唐格拉斯自私,陰險,狡詐,他是唐泰斯最大的仇人。唐格拉斯夫人多年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丈夫和女兒不管不問。他們的女兒歐仁妮像株無人關心的野草那樣長大,所以她獨立而有個性,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根本無視上流社會的那一套規矩。

唐泰斯的另一個仇人維爾福是個標準的僞君子,家族榮譽和顏面是他誓死維護的東西,可他的女兒瓦朗蒂娜偏偏愛上了平民的兒子,並且勇敢地追求幸福。這是因爲維爾福的父親是個比較通透的老人,他的支持給了孫女信心和勇氣。

另外幾個年輕人,莫雷爾先生的兒子和女兒女婿,都是在溫暖有愛的家庭的中長大,所以他們也是知道感恩,非常懂事的。而維爾福的私生子,流落到底層社會,從小被養母嬌慣着,卻養成了目空一切,冷漠無情的性格,這也是很令人反思的。

大仲馬塑造這幾個人,彷彿是說明成長環境的重要性,上流社會或是穩定的小康家庭,孩子性格都很好。即使父母中有一個品德惡劣,但只要相處不多,也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是低層社會的孩子很難教育。這可能跟當時他們所處的社會背景有關係。

3、真性情和僞君子:

唐泰斯對三個仇人的報復,並不是用武力解決,去害他們的性命。而是要剝去他們僞裝的面具,讓他們自食其果,聲名掃地。因爲這三個人後來都成爲了上流社會的名門旺族,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譽和身份。

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在一個極度重視榮譽的社會裏,一方面能讓人時刻警醒自己,不去犯錯誤。但另一方面,也會讓某些人爲了保住名譽,不惜違背本心,鋌而走險,甚至殺人滅口,做出極端殘忍的事情來。

與此對應的是我國的魏晉時期,我在大語文課堂上講到《世說新語》時,讀到阮籍喪母而吃肉,劉伶縱酒而脫衣,阮咸娶婢女爲妻這些故事時,孩子們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爲什麼這些看上去荒誕的事情,後來會成爲美談呢?當我和他們解釋了當時的政治局勢之後,孩子們就會明白其中的涵意。

一個過份重視表面聲譽的社會,會造就太多的僞君子,一個以荒誕不羈爲榮的社會,也一定會有附庸風雅的人,都是不正常也不健康的。都會被進步的洪流所湮沒。所以現在進化成互聯網社會,無法僞裝,也沒有隱私,反而生活得簡單,真性情的人比較吃香。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三)

有一顆願意等待的心,說明你對未來抱有希望;有一顆充滿希望的心,那麼等待又算什麼。

——題記

人世間可怖的東西是什麼?是血肉之軀中深藏着的意志在剎那間迸發。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經歷了九死一生的冶煉,纔有今日的星光璀璨。他們就像毛毛蟲,在繭內積蓄着能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唯有破繭而出的那一刻,他們纔會爲自己感到驕傲。

青年水手唐代斯就是這樣的人。他正值人生最幸福之時,卻因小人的誣陷而入獄。在四面環海、不見天日的死牢中被關押了整整十九年。越獄後,按照獄中已逝的好友神甫的囑咐在一座叫基督山的小島上找到許多財寶。他化名基督山伯爵,向恩人報恩,並向仇人報仇,最後揚帆而去,不知所蹤,將剩餘的財產全部留給了曾有恩於他的老莫雷爾之子——馬克西米連。

看過這本書的人,或許會爲他悲慘的遭遇而深感同情,或許會因他得到一筆至今都不知道有多鉅額的財產而感到羨慕——我也羨慕,但不是因他得到鉅額財產,而是因他擁有這樣精彩的人生。我更佩服他超人的毅力。我難以想象在那黑暗的死牢中,他是如何度過生不如死的每一天。

也許就如丁玲所說:“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都能適應。”生活何嘗又不是這樣,無數次的摔倒,又無數次的爬起來。那些受到小小挫折就選擇放棄、一蹶不振的人,想想基督山伯爵吧!基督山伯爵告誡馬克西米連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在這個世界上既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只有一種狀況和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如此而已。只有體驗過極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嚐到極度的幸福。直至天主垂允爲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來到之前。人類的所有智慧都包含這在四個字裏面‘希望’和‘等待’。”讀懂了這句話,對人生的認識也就更深入了一層。

人生總是先有苦,後有甜的。只要永遠向着最前方看,你就會越來越接近目標,把目光放得最遠,使自己的一生沒有絲毫遺憾。只要心中有信念,只要心中有希望,有這些作伴,再漫長的等待也是值得的。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四)

小說敘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十九歲的愛德蒙·唐泰斯,是個活力四射的年輕水手。他有慈愛的父親、甜蜜的愛人,有光輝的前程、幸福的生活。善良樂觀的天性,使得他對周遭的每個人都以禮相待,並且真摯熱情。他清澈明亮的目光裏,寫滿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與神往。可就在他的結婚典禮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一時間失去了一切,伴隨他的只有伊夫堡陰森地牢裏的黑暗及精神和肉體對他的雙重摺磨。可與此同時,有人正把快樂建築在他的痛苦之上。他們害死了唐泰斯的父親,奪走了他的愛人。在他最無助絕望想要自殺的時候,法里亞神甫走入了他的生活。神甫把自己一生的知識傳授給他,告訴他基督山島寶藏的所在,並幫他成功越獄。此時,唐泰斯入獄已有十四年。十四年裏,物是人非,唐泰斯也由一個懵懂青澀的青年變成一個家資鉅萬的伯爵。他開始報恩亦開始報仇。昔日的船主莫雷爾有恩於他,伯爵首先把這位瀕臨破產的好人從絕望的路上救了回來。此後又始終照顧他的兒女,直至最後把基督山島的寶窟送給他們。對唐格拉爾、費爾南和維爾福三個分別代表法國七月波旁王朝金融界、政界和司法界顯要人物的仇人,基督山伯爵個個擊破。最後,這三個人破產的破產、自殺的自殺、發瘋的發瘋,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在小說中,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幾近完美。在與仇人面對面復仇時,他沒有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他的良知從未泯滅,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終保留高貴善良的心。當他幫助莫雷爾一家擺脫困境的時候,當他從一個該詛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個女兒的時候,當他答應梅爾塞苔絲不殺仇人之子的時候,這個高貴的心靈映出了金子般的光輝。基督山性格里貫穿始終的節制,即面對財富、美色、仇恨的不貪婪,亦讓我印象深刻。在達成一生最大的心願後,他悄然地放棄了原有的財富,隻身遠走他鄉。

覺得這個人物在小說中幾乎完成了從人到神的蛻變過程。因爲掌握巨大財富的支配權,基督山伯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似乎整個社會都在圍着他轉。這固然有它揭示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社會現象的積極意義的一面,但從文學創作角度出發,塑造這樣一個完美的“超人”,不能不說是作品的一個敗筆所在。

翻看全書,不能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佈局謀篇的編故事才能。在這部將近一百多萬字的小說裏,既有節奏緊張、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節奏相對舒緩、充滿浪漫傳奇色彩的小故事。大仲馬在小說中還不時穿插一些典故傳說、奇聞軼事、異域風情和大海、島嶼的景色描寫。所有這些,也許就構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的“大仲馬情趣”吧!如果單純以故事情節論,我以爲《基督山伯爵》確實是難得一覓的好書,並且讓人大開眼界、回味無窮。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範文5篇(五)

讓人終生難忘的復仇故事,視名譽如生命的最終身敗名裂,手持正義之錘的最終被神判罪,貪婪財富的最終傾家蕩產,想想那首著名的《好了歌》,是不是有點紅樓夢的意思?只不過紅樓中封建貴族的敗落似乎是天的安排,早早的就在太虛幻境中註定了下來,而基督山中個人復仇的因素更大一些。這裏實際上體現了中國宿命論思想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對比。

然而深究基督山一書,表面上看似乎是個人對於他人背叛與誣陷的復仇,實際上遠非如此。看看三位陷害者最後的結局吧,將軍由於背叛祖國賣主求榮而被指控,檢察官因爲與他人私通並活埋私生子而遭到揭發,銀行家由於貪財不惜犧牲子女幸福,事敗後同樣因爲貪財鋌而走險捲款潛逃最終遭到懲罰。沒有哪個人是由於多年前對基督山的陷害而獲罪的,如果他們沒有後面這些惡行的話很可能仍將榮耀於世。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基督山的復仇不侷限於個人恩怨,而是‘天’對於人性中醜惡一面的懲罰,是上帝對於徇私,背叛,貪婪這一個個罪惡面孔的復仇,而替天行道的正是基督山伯爵。這樣看來,基督山與紅樓夢確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演繹了宿命論的結局。

在兩部小說中‘天’獲得成功的同時,對於‘人’的結局的安排卻不相同,一個復仇成功,而另一個卻遁離塵世,因此一喜一悲。二者都與命運進行了殘酷的鬥爭,基督山雖成功靠的卻是天降的財富,脫不開拜物教的思想,於是也失去了對命運進行更爲深入的思考的機會;賈寶玉雖失敗卻參透了命運的玄機,獲得了人在物外的大徹大悟。我想,這當是《基督山伯爵》的文學價值一直爲人詬病,而《紅樓夢》卻得到了文學界一致肯定的原因吧。

無論如何,基督山對於人生有限探索的結果對於我們而言仍是一筆無價的財富,使得我們不必經歷主人公身陷囚籠十數年的絕望與痛楚,卻得以在人生不如意之時在心中銘刻以下這句話:

世上沒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況的比較,唯有經歷苦難的人才能感受到無上的幸福。必須經歷過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歡樂。活下去並且生活美滿,我心靈珍視的孩子們。永遠不要忘記,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來之日,人類全部智慧就包含在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