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野草》讀後感400字作文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3W

魯迅先生寫的《野草》是他一生中唯一一部散文詩集。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爲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魯迅《野草》讀後感400字作文5篇

野草讀後感400字

在第一篇“題辭”中。魯迅先生那曲折幽暗的筆調,讓我捉摸不透,他是褒野草,還是貶野草。是愛野草還是恨野草。第二篇“秋夜”中的第一句話:“在我的後院,可以看見牆外有倆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他爲什麼不直接說:倆株都是棗樹。寫的讓人心生疑問。

“論雷峯塔的倒掉”一文中有一段寫得非常好:“和尚本該只管自己唸經。白蛇自迷於許仙,許仙自取妖怪。和別人有什麼相干呢?”是呀,自己按自己想去行事沒有什麼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重要。再看看下一句:“他偏要放下經卷,橫來招是搬非,大約是懷着嫉妒吧——那簡直是一定的。”沒錯,你本該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人家又影響不到你和其他人,你沒事找事呀?你去偏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去管人家的事。嫉妒是很有可能的。

“狗-貓-鼠”中有幾句話,也是很受益呀:“蟲蛆也許是不乾淨的,但它們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爲餌,不妨說是兇殘罷了。”我感覺人在這點上思想沒動物高。有些人愛說空話,愛誇大其詞。說的是腰纏萬貫,其實是啥也沒有;自己笨的連一加一都不知道等於幾,卻說自己的智商可跟愛因斯坦比。這種行爲已經貫穿到學生身上了一些。說空話的毛病必改,這樣纔有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呀!

“一覺”這篇散文中有句話是我深有感觸:“我常覺到一種輕微的緊張,宛如目睹了“死”的襲來,同時也深切感到“生”的存在。”在生活中,我們是能感到自己活着,但當死亡馬上來臨之時,卻發現自己頑強的活着。心臟在胸腔內有力地,有節奏地跳動着,抨擊着生的事實。健康活着時不知珍惜“生”。直至“生”與“死”快要交替換崗之時才懂得更好的理解,珍惜“生”。可是你又能在死後帶去什麼呢?

魯迅先生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使人陶醉其中。怪不得毛澤東評價他爲: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野草讀後感400字

昨天,我們學習了《野草》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記述了“野草”是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植物,它可以完整地分開人的頭蓋骨,並能掀翻巨大的石塊,也只有它纔有這種超凡脫俗的力量。

讀完這篇文章後,讓我不禁小小地驚歎了一下,這嬌小嫩綠的野草有多大的力氣啊!雖然上面有萬般阻撓它的石塊,沒有大量的雨水供他們吸收,但是他們還是用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挺了出來。向着陽光、向着藍天、向着白雲,用那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用那有彈性,能屈能伸,有韌性不達目的的不止的力,向全世界的人喝彩。

還記得去年夏天,奶奶家養的小貓“咪咪”因意外被壓死了。年小無知的妹妹在樓下草叢中綁了個袋子,在被袋子籠罩的裏面有許多雜草,和妹妹放進去的白紙片,結果還壓翻了許多小草。我心想這可憐的小草,既沒有陽光的雨露,也沒有伸展的空間,一定非常苦惱吧!想必不久就會枯黃了吧!幾個星期後,物業找到了我們,責怪我們這樣做沒有保護環境,後來妹妹哭着,哽咽着把袋子拿了下來。我驚呆了,那幾棵小草不但沒有枯萎,反而越長越茂盛,只是被壓彎了腰身,看着小草的這種精神,我不禁感動了起來。

還記得很小,有次考試,我沒有考好,本來以爲這是偶然,但是幾次後,成績很是一樣,我失望極了,以爲自己就是比別人笨,考不好。現在我和小草比起來,我真是太渺小了。現在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都應該勇往直前,堅持不懈!

這篇文章帶給了人們很大的啓示,我想每個人心中應該有株野草,讓它向着陽光,完成它的生之意志。

野草讀後感400字

有誰不珍愛自己的青春星,月,蝶,杜鵑,虛無的名利,紅顏的靜女……然而,對於一代文豪魯迅先生而言,這一切卻又是多麼地悲涼縹緲!

人的生命,如蜉蝣般短暫,蘆葦般脆弱,與浩大的世界比,人只是一粒微小的塵埃而已。人世的辛酸,國家的不幸,終歸只是一個夢,而在那戰火連年的時代,人們總習慣在夢中生活。

魯迅先生審視了生命的本體,並且無情的剖析,最終看到了生命本質的陰鬱而冰冷的面目。《野草》中處處瀰漫着神祕的情趣,鬼怪的氣氛,整個兒好似一個變形夢魘的世界。歡樂,恐怖,青春,死亡……一切都使人透不過氣。那陰陽兩極的溝通,人鬼之間的交流,讓我們聽出了生命的悲歌,對於常人來說,這就像是在傷口上撒鹽,難以忍受。

魯迅先生是那舊時代的先行者。他孤高,他苦悶,他時時忍受着折磨,死亡意志的咬噬,他目睹着人變獸,獸變人的殘酷現實。他是用帶血的頭顱,一次次去撞擊那地獄之門,最終讓那生命之樹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魯迅,他站在人類文化的高原上,他呼傳統之風,吸外來之雨,中西熔鑄,取其精義,從而使《野草》成爲了一座不可企及的豐碑。

對於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的,而對於我自己,我卻是一切。辛涅科爾是這麼說的。一隻螞蟻顯示出來的力量和一隻大象所顯示出來的力量,難道在本質上會有什麼不同嗎既然精衛能填海,夸父可以追日,那麼這世界上又有什麼不能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呢就算人生是幕悲劇,也要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地演好它,以不失其情致和樂趣,壯麗與快慰!

我們是明日,雖然我們現在安逸,但須知居安思危。我要以那苦難的時代爲戒,爲鑑,要如地獄中運行的火,一俟溢出必會復甦,燃燒,成爲通紅的慧星,成爲炎炎升騰的火柱,從而夷盡一切黑暗,讓世界變得通明透徹。

魯迅《野草》讀後感

這些看似短小,而確短小深涵的文章,讓我來不及變化表情,一百多頁的墨灑開我心中點點疑團,對生活,以及對曾以往在我身邊或未來抑或魯迅年代的種種變遷,心靈的變遷,生活的萬變。魯迅要講的很深,而總是用夢來詮釋,哪怕夢,也是有些細膩的,幻然成了迷宮,我仰望天空給自己希望去尋找答案,所謂彩虹。魯迅尖酸的文字直指封建階級的腐朽庸俗,醜化之至。讚美,現在不是當時,我不會絲毫後怕與退卻,所以我笑的直爽。

野草,好比當時社會起來奮鬥的人民,他們的忘我、爲民,使得更多的人民憤慨。魯迅先生高興,這樣的局面預示着人們的革命快要完成,未來的大業就在眼前,同志們起來吧,奮鬥吧,用我們的雙手建立我們的家園,把侵略者趕出去。先生在革命成功之前,他不允許自己大笑或歌唱“爲自己,爲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死亡與朽腐,火速到來。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這實在比死亡與朽腐更起不幸。”先生希望戰爭快快到來,精力充沛的戰士經不起歲月的摧殘,時間也經不起等待的消逝;更希望戰亂快快結束,流離失所的人民經不起硝煙的折磨,戰火也經不起長久的痛苦。 從古至今,多少的愛國志士“生得偉大,死得光榮”。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過戍輪臺”;顧言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雷鋒的“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爲國家着想”;周恩來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話語都是名人的肺腑之言,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誠實,什麼叫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他們用青春燃燒,用生命激勵世人。他們是歷史的故人,也是偉人,更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魯迅先生也是。

《野草》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借種子的力量來說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藉此來啓發和鼓舞當時的人們去抗爭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野草的這種精神也告訴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困難重重、佈滿荊棘,但我們要像野草一樣,只有克服重重困難,才能鑽出地面,向世人展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

有關野草讀後感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我讀幾遍了,頭腦仍然一片空白。要是說非得找幾個詞來概括它給我的印象的話,那就是:曠野,荒原,燃燒。我甚至已經記不清楚《野草》裏是否有這幾個詞,也不想翻書去求證。我想有時候讀書不求甚解也好,起碼留給自己一個想象的空間。所以我想極力避開人們對《野草》的解讀,雖然那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並且會讓我瞭解到諸多關於革命、荒誕、存在、本體等等之類的偉大意義。我並非不承認或者不贊同人們的看法,只是這些東西看多了產生審美疲勞,甚至產生深惡痛絕之感。因爲是讀後感,因此就減去了學術上的種種規範,說話可以相對放肆坦誠,所以下面我將張口胡言亂語了,請諸君做好心理準備。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總會產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從而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來,這樣事情就變得有趣了。我很喜歡《野草》,也很尊敬魯迅先生,他文中所顯示出來的荒原意識讓我的神經異常活躍和興奮,以至於在閱讀時我完全沉浸在裏面的場景裏了。不過這個場景僅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並非是魯迅先生在寫作時頭腦所浮現的場景。但我覺得這並不妨礙我對它的理解,我總是相信有那麼一個世界我們從未抵達。這個世界它不應該屬於任何一個時代,或者侷限在任何一個意義,它因爲具有無限的擴張力而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感受。我也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該具有的時代和現實意義外,還有一個世界它從未展示,那就是荒原。雖然我們可以根據魯迅先生的文字進行荒原的場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們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魯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個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沒必要極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別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們應該花的時間去認識自己心中的荒原。在這裏我並不是說人們對魯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種吹捧,我也相信人們對它的解讀在一定程度上與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我只是想告訴自己,人們對《野草》的無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個小小的角落。問題在於,人們都想極力讓別人去認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這種想法將歸結於嚴密邏輯的勝利呢,還是思維空間過於狹小的悲哀?也許根本就無法回答。

上面的說法或許過於武斷。人們會不禁要問:究竟什麼是荒原?什麼是曠野?這些詞從哪兒來?具有什麼樣的實際意義?不得而知。太過於抽象了,我們壓根無法觸摸,又何來的理解?不具有實際意義的東西我們把它擺在那又有何用?如果大家非得這樣刨根問底,我就只好沉默了。不過我仍然在想,“燃燒的荒原”是否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且不管別人如何想,我先第一個贊同。確切來說這是一種夢境,或者說這種夢境與我心靈深處的夢境是相通的,所以我特別有感覺。覺得特別的興奮和有意義。說到這裏連意義也是抽象的了。我無法解釋這種奇怪的念頭。這也許就是《野草》在我這裏所產生價值,一個抽象的價值,一個拋開了時代和現實意義的價值。我相信這個世界允許這種價值的存在。

看到這裏估計大家要麼目瞪口呆,要麼厭煩透頂了,但我還是要把話說完。《野草》留給我的印象只有三個詞:曠野,荒原,燃燒。這個印象不僅僅屬於我,它具有更加普遍的意義,它讓我相信——有一個世界我們從未抵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