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5.83K

“道德”是一個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爲規範。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

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

但是,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

我們應做些什麼呢?

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談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意思是說,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闇昧啊,其中卻有精質;這精質是最真實的,這精質是可以信驗的。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麼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這說明,關於道與德的關係問題,老子的意見是:“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裏,“道”之所顯現於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稱爲“德”,“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內在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在人生現實問題上,“道”體現爲“德”。

在我國古代,汝南郡的張劭與山陽郡的範式同在京城洛陽讀書,窗友相知,情深誼長。學業很快就要結束了,分手時兩人戀戀不捨,範式拉着張劭的手說:“不要難過,兩年後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相聚。”落葉蕭蕭,籬菊怒放,兩年後的秋天很快就要到了。張劭對母親說:“媽媽,範式快來了,你快準備吧!”“傻孩子,山陽郡離這裏一千多裏,範式兩年前說過的話,現在就算記得也來不了啊!”張劭說:“範式爲人正直,極守信用,他一定會來的。”約定的日期到了,範式果然風塵僕僕地趕來了。舊友重逢,親熱異常。老媽媽激動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淚,感嘆地說:“天下真有這麼講信用的朋友。”

看來,古代的人亦能這麼講信用,那麼現代呢?

美國的聖路易斯有一家“saa”超級商場。星期日開市不久,一名顧客發現其中的德國產名牌達瑪三腳鋼琴標價僅爲2500美元,這個價格大約只是其它商場的十分之一。該顧客遂掏出2500美元要買這架鋼琴。售貨小姐一看,頓時傻了眼,原來標價單上少寫了一個尾數“0”,原本25000美元的鋼琴現在售價爲2500美元!經理來了之後,思忖片刻,便決定賣,不僅賣,還親自架着車,讓鋼琴披着綵帶,一路風光地開到顧客家門口,安放好,還請琴師調好音。“saa”由此聲譽鵲起,顧客盈門。

通過上述例子不難看出,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都一直被人們所推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講道德的人呢?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裏注重儀表,團結友愛、體諒忍讓,尊敬師長,勤奮惜時,誠實迎考,愛班護校,全面發展,遵規修養。在家裏要孝順父母,時刻不忘父母教誨、父母指教,洗耳恭聽,在社會上要遵守法規,樂於助人,待人處世文明有序。希望我們同學都要立下高遠的志向,在由校園走出去的時候,能夠走到一條光輝的道路上,能夠做一個講道德的人。

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一些小事上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但是最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偶爾一次也就罷了,切莫成爲習慣,一旦成爲一種習慣,那麼也就會成爲一個素質低下和道德缺失的人了。最可怕的是因爲一些小小的動作,或小小的想法引起的不必要的行爲,給人造成一種定格印象,那將影響工作、生活甚至整個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