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讀後感:《老人與海》的讀後感想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4W

高二讀後感:老人與海的讀後感

高二讀後感:《老人與海》的讀後感想

《老人與海》這本書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同時也是屬於學生們寫讀後感最愛用的材料之一。因爲本書的主旨彷彿早已明確,無非稱頌一番什麼硬漢啊,打不敗啊之類的變形金剛似的思想。再加上本書又薄,寥寥數萬字只算的上中篇小說,文字又看似簡單易懂。於是就算真正看過的貌似也摸不到什麼頭緒,只好把前人早已嚼爛的幾句話翻來覆去的拿來從頭感慨一番。

書的序言中提到,海鳴威說過“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沒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序言作者的說法是“…但是顯然,我們還是能從《老人與海》中讀出不少的象徵意義出來。”這不失爲一種解釋,我也因此另有一番自己的看法。

也許在人們看來的“勇氣”,“無畏”的“戰鬥精神”,只是作者所勾畫的人類宿命——與命運抗爭而又悲劇結局的一種解決而已,甚至是那段着名的獨白:“人儘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無奈的對抗。老人的生活與海聯繫在了一起,那是不是可以說是海束縛了老人呢?漫長的等待卻等不到回報,老人還是在期待着一條大魚,老人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多少?扛着那面“彷彿永遠象徵着失敗的旗幟”,老人等到的“勝利”又是什麼?就連自己最終的收穫,那條大馬林魚,也是被鯊魚吃得只剩一副骨架和一個送給孩子的頭骨。老人說,我昨晚吐出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感覺自己胸口什麼東西碎了…到了最後,看着海灣裏和垃圾一起漂浮的魚骨,那位太太說,我從來不知道鯊魚有這麼漂亮的骨架。除了失敗,還是失敗。作爲讀者,我的眼裏看到的是無盡的失敗。作者彷彿在揭露這樣一個“祕密”:人類即是失敗。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地向一個方向奮鬥,終究都會在種種原因的影響下得到一個與自己預期不符的結果。這種不完美即是令人痛苦的根源,也是我看到的《老人與海》的主題。

作者的用意難道就止於此了嗎?我看不是的。滿眼的失敗後面,潛藏的是對勝利最真誠的渴求。海鳴威所描述的這個老人與海的簡單世界也許正是我們複雜的現代社會的映像。老人的失敗彷彿也是每個人經歷的縮影。這就像一個警報,時刻提醒着世人關注自身,關注自己生活的目標與意義。畢竟,我們還要勝利。

寫到這裏,我的感想也算是結束了。我的觀點也許有些與衆不同。我想說的是,作爲一部現代作品,對其的理解絕不能侷限於一點。同時,任何人也不能說自己的理解就是完美的,正確的。對待任何一個作品都可以多層地來剖析。這樣的方式我覺得纔是合適而恰當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