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詞的精選範文(精選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9W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

親愛的遊客們,現在我們就來到了我國有名的文化遺產景地——頤和園。我是你們這次頤和園之旅的小導遊程金華,希望能和你們一起度過這一次愉快的旅程。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精選22篇)

我們現在走上的是長廊。你們看這些綠色的柱子,紅色的欄杆,一眼望不到對面,其實這長廊有7百多名米長呢!長廊一共分爲270多間,每間的上方都畫着五彩的畫。你們看,這些畫中有人物畫、花草畫等等,仔細看這麼多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還有許多花木,如果這時有一陣微風吹來,你一定會感覺神清氣爽。

走過長廊現在我們登上了萬壽山。低頭向下看,是不是隻能看見鬱鬱蔥蔥的樹木呢?其實在大樹下面還有着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再向正前方看,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穿在湖面上滑過,幾乎沒有一點兒痕跡。

下了萬壽山,就到了剛纔說過的昆明湖。堤上有幾座樣子不同的石橋。兩岸中間有一座小島,我們走過這一條石橋就可以到那兒去玩。這座石橋有17個孔,名叫十七孔橋,橋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還刻有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不一,變化多端……

一天的時間過的真快,我們的頤和園一日遊已經過去了,可是頤和園的景色我們還有許多沒有觀賞。沒關係,歡迎您下次再來遊玩,祝您回程愉快。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2

雖然捨不得,但還是不得不說再見了,感謝大家幾天來對我工作的配合和給予我的支持和幫助。

在這次旅遊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謝謝大家不但理解我而且還十分支持我的工作,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情使我很感動。也許我不是最好的導遊,但是大家卻是我遇見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過這難忘的幾天這也是我導遊生涯中最大的收穫。作爲一個導遊,雖然走的都是一些自己已經熟的不能再熟的景點,不過每次帶不同的客人卻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在和大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曾說,相識即是緣,我們能同車而行即是修來的緣份;而現在我覺得不僅僅是所謂的緣了,而是一種幸運,能爲最好的遊客做導遊是我的幸運。

我由衷地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配合。其實能和大家達成這種默契真的是很不容易,大家出來旅遊,收穫的是開心和快樂;而我作導遊帶團,收穫的則是友情和經歷。我想這次我們都可以說是收穫頗豐吧。也許大家登上飛機後,我們以後很難會有再見面的機會,不過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後,在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回憶自己的愉快旅行時,除了描述我們這裏如詩如畫的景色外,不要忘了加上一句,在我們這裏有一個導遊小X,那是我的朋友!

最後,預祝大家旅途愉快,以後若有機會 ,再來這裏會會您的朋友!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3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智慧得結晶,藝術實踐得結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寶庫,爲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提供了極爲豐富的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後,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得典範。那麼,成千上萬的佛像是何人所爲呢?他們又爲什麼要雕像造佛呢?(Ⅰ)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爲自己營造的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模營建於北魏和唐代,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迴報應”,“造佛得佛報”。於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爲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Ⅱ)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出於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Ⅲ)第三個原因,開鑿石窟得風尚是沿襲佛教發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線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得。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得一條主要路線。]

好了,龍門石窟到了。請大家帶上自己的貴重物品隨我下車,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雕刻精美,氣勢恢弘的藝術寶庫吧!在參觀石窟的過程中,我給各位朋友重點講解一下龍門石窟中的幾個主要洞窟。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導遊:張紫菲,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張。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加洛陽龍門石窟一日遊的活動。

洛陽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還是我國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大型石窟羣,據統計,現存大小窟龕兩千多個,佛塔七十餘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龍門石窟是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造像題記遍佈許許多多的洞窟,約有兩千六百多種,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書法界有很廣泛的影響。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集中於古陽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龍洞崖壁的慈香窟裏。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所以請不要在這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爲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爲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龍門石窟地處中原,是外來佛的教藝術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土壤之中的豐碩成果,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因此,龍門石窟在我國石窟藝術中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好了,今天的;洛陽龍門石窟一日遊結束了,明天我們將要旅遊的地方更美。明天見!

遊客朋友,大家好:(致歡迎辭)

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遊覽佛教文化藝術的一朵奇葩,中國三大石窟之一、聞名中外的洛陽龍門石窟。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衆多的文物古蹟。爲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蹟有進一步的瞭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的南岸。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爲洛水之陽。

洛陽在歷史上曾是衆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洛陽曾長時間地作爲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今天,我們去參觀的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便是衆多的文物古蹟之一。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龍門,在春秋戰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形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後因處於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

石窟寺藝術,隨着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的各種藝術技法風格融合交匯,成爲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我們今天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衆多寺羣中的瑰寶之一。

洛陽龍門石窟的開鑿是繼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之後由皇室開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羣,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先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後400多年。其中大規模、有效率的營建約計150年左右,分別出現在北魏(佔40餘年)和隋唐(約佔120xx年左右)時期。龍門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星羅棋佈的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富有才華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設計藝術家,面對光禿的懸崖峭壁,運用着簡單的錘鑿,雕出如此巍峨壯觀又精工細緻的羣體佛像,這在當時生產力和生產工具十分落後的條件下,確實令人嘆爲鬼斧神工。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在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今天有我陳導遊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希望各位能在八達嶺度過愉快的一天。

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了一條“長龍”的面前,它就是-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長呢!你們現在聽了是不是目瞪口呆了?爬上長城你們會更大吃一驚,想去嗎?那就跟我Let,sgo!

親愛的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龍”的背上,這條龍是用巨大的城磚和條石築成的,它的背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都能並行。你們看,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是供瞭望和射擊用的。古時候,國家之間打仗時,我們就站在“龍”的背上。砰啪啪”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

遊客們,你們可以輕輕的撫摸這龍的龍磷,不過,爲了保護長城不被破壞,你們千萬不要用刀刻!要做一個文明的遊客。

下面就是烽火臺,看到烽火臺,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烽火戲諸侯》,周朝有個國君叫周幽王,他有一個美女叫褒似,她脾氣很怪,總是不笑,幽王就想辦法。於是他點着了求救信號,結果引的諸侯白來一趟,可褒姒卻哈哈大笑,幽王也很開心。可是,真有敵人來進攻的時候,幽王點着了烽火,卻不見人來,幽王就被殺死了。

時間如流水,一眨眼大家就要再見了,走之前我告訴大家我們公司名稱“____旅遊集團”,以後要旅遊找我哦!

長城作文導遊詞400字篇二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遊,我姓__,大家可以叫我__導遊。今天大家遊覽的地方是長城,俗話說得好:“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就讓我們登上長城做好漢吧!

北京長城如同一條條沉睡的金色的巨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保衛着祖國偉大的主席。這天安門廣場,就像龍身上的一片片鱗甲;這一個一個巨大的堡壘,好像龍身上的麟,秦統一六國以後,秦始皇發動一百八十萬民工,將各個長城連接成了萬里長城。

中間還有一個故事:古時候的路是用泥和熱水來粘成的,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好漢坡了,登上了它們就是好漢了!我們扶好扶手,向前進吧!

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里就來到了萬里長城的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噠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像一條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這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今天的旅遊就到這裏結束了,希望大家下次再來觀看這萬里長城,看看我們中國這樣氣魄雄偉的`奇蹟呀!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5

各位親愛的遊客:

你們好!

我是這次遊廬山活動的導遊江海天,很高興帶大家一起遊這個5A級景區。大家有不明白的儘管部我。請各位注意以下事項:一、由於遊人衆多,遊客們一定要緊跟導遊,以免走散;二、有事先要告訴我,不要擅自行動。

我們先到這個20世紀初開闢的錦繡谷。這裏因四季花開,猶如錦繡而得名,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是王安石在此留下的,請各位跟我走。這是仙人洞,當此處雲霧繚繞時,洞裏會增添仙氣,彷彿有仙人來臨。主席在此留下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無限風光在險峯。使仙人洞名揚四海。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觀三疊泉。三疊泉從五老峯頂流下來,潭裏的水就是三疊泉水。由於泉水流淌時,一些大岩石使泉水流動方向改變,三疊效果就產生了,加上泉間的雲霧,增添了一種朦朧美。

沿階梯走出三疊泉景區,我們來到了含鄱口,含鄱口與漢陽峯形成壑口,使鄱陽湖起點定於此。

最後我們一起到廬山的兩潭看(意思是兩潭景區),它們是黃龍潭和烏龍潭。黃龍潭非常幽靜,銀色瀑布衝出岩石,流入深潭,再入黃龍潭。往前走,就是黃龍潭,含上、中、下,水從五股巨石縫隙裏飛揚而下。連起黃龍潭,成了一個飛流直下三千寸的小瀑布。

光陰似箭,我們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每次來廬山都會有變化,大家一定要常來看看哦!

關於廬山導遊詞的作文3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廬山遊玩。我姓邱,你們可以叫我邱導遊,非常榮幸能做你們的導遊。讓我陪你們遊廬山,展示一下這裏的魅力。

廬山位於中國中部江西兩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接潘陽湖。整個山林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長,東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峯最高峯爲大漢陽峯,海拔14734米。羣峯間散佈有許多壑谷、巖洞、溪澗,地形複雜的樣。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世界,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規格主要有12個景區,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說。

廬山是一座集岡景,衛華、宗教、教育、政治爲一體的千古名山,這裏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登臨廬山,爲其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斌。我們來到東林寺,我開始介紹:普代高僧慧遠(公元334~416年)再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淨土宗,使廬山成爲中國封建時代重要的宗教勝地。遺存至今的白鹿洞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扣地理的中心學府。廬山上還薈萃了各種風格回異的建築傑作,包括羅馬式與哥脖式的教堂,融合東西藝術形式的拜占庭建築,以及日本建築和伊斯蘭清寺等,堪稱廬山風景名勝區的精華部分。廬山不但擁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更有着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接着我們又遊了好漢坡,植物圓`

遊客們,今天的遊覽結束,感謝大家遊覽世界遺產。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6

大家好!歡迎光臨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許,你們可以叫我許導遊。很榮幸爲大家服務。現在我帶大家一起去遊覽頤和園,大家跟我來吧!

各位遊客,這裏就是有名的長廊,這裏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請大家擡起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繽紛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你們相信嗎?這幾千幅畫當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大家細細欣賞吧!

我們現在去的就是萬壽山。展現在你們眼前的這座山就是萬壽山。請你們擡頭向上望,聳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那就是排雲殿。現在我們去的是昆明湖,這湖面積大約220平方米,湖中心還有個小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你們可以走過石橋,去小島上玩。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但是要注意:1、不能隨地扔垃圾2、不能亂塗亂畫3、要注意安全。然後幾小時後集合,最後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評語:這篇文章,是一篇導遊的解說詞。小作者主要對頤和園的長廊和萬壽山進行講解,語言樸實、流暢。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在文末還將由遊覽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強調,真是一個稱職的好導遊啊!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7

去年暑假,我們一家人遊覽了著名的風景勝地——廬山,那裏風景優美,山勢險峻。想着我將和詩仙李白同遊一處美景——廬山瀑布,我就興奮不已,不自覺吟起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剛走進廬山風景區,你便會覺得這裏的空氣是那麼清新無比,令人心曠神怡。走着走着,瀑布聲若隱若現,好像在逗弄着我們,我們也不自覺地加快了步伐。我們離瀑布越來越近了,先是“嘩嘩”的流水聲,緊接着便像狂風巨浪向我們襲來,那聲音響徹雲霄,蓋過了人喧馬嘶,像大合唱一般振奮人心。

不知不覺,我們便來到了瀑布的腳下。瞬間,涼絲絲的小水花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飛落到水面上卻依然蹦跳着,好像在開心地玩耍着呢!擡頭望去,一條潔白的絲帶正從懸崖峭壁上撲了下來,像小獅子一樣,令人讚不絕口。

你瞧,那瀑布在峭壁上迸裂出來的小水珠,不正是在銀河中失散的“星星”?它們像小精靈一樣隨風飛舞,漫天浮游,真是無比壯觀的景象啊!我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盡情地漂浮在聲浪之中,感覺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活力。這裏,所有人都陶醉在這美如畫的仙境中,我的心也醉了......

雨過天晴後的瀑布更美,天空中出現了一道亮麗的彩虹,真是幸運啊,這彩虹給廬山瀑布增添了夢幻般的感覺。透過七色彩虹,廬山瀑布仙氣瀰漫,光芒萬丈。

我想:難道是詩仙李白穿越千年故地重遊嗎?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8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東野升輝,大家可以叫我“東導”。今天能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大家在八達嶺度過一個愉快美好的時光。毛主席在詩詞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們今天都來到了長城,恭喜大家都成了“好漢”!

我們現在參觀的八達嶺長城是明朝修建的。爲防禦外敵入侵,秦朝,漢朝和明朝共修建了一萬三千多里長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長城被稱爲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在沒有汽車、火車,沒有起重機,全靠着他們無窮的智慧、拼搏的血汗、無數的肩膀和無數的手,才建成了世界上這氣魄雄偉的大工程,這是多麼偉大啊!在建造中,也犧牲了很多人,孟姜女哭長城就是一個例證。

八達嶺長城還有很多壯麗的景色,這裏是世界文明的旅遊景點,希望你們能夠細細遊賞。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9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嶗山太清宮。來到青島,必遊嶗山。嶗山有“山海奇觀”之稱,也有“神仙窟宅,靈異府第”之說。

嶗山的主峯名爲“巨峯”,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大陸漫長海岸線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峯,因而嶗山又被稱爲“近海名山”。

國務院於1987年批准公佈嶗山風景名勝區爲首批國家中重點風景名勝區。在20__年,嶗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爲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嶗山東南瀕臨黃海,西部與青島市區毗鄰,北與即墨相連,總面積446平方公里。

嶗山,古代又稱牢山、勞山、二勞山、輔唐山、鰲山,史書各有解釋,說法不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所要遊覽的是太清宮,它位於嶗山南部,景區以著名殿宇太清宮命名,是國家4A級旅遊區。嶗山太清宮是嶗山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觀,建於西漢建元元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的歷史。

太清宮的創始人是江西的張廉夫,他因做官不順,故棄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廟”。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擴建廟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時期,道士劉若拙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劉若拙武藝高強,宋太祖聽說他修道高深,於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宮中,劉若拙堅決要求回嶗山,宋太祖就敕封他爲“華蓋真人”。

由此給他鉅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宮,重修太清宮。太清宮是劉若拙的別院。從此,太清宮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太清宮主要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築,佔地近3萬平方米。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是太清宮牌坊,高8米,寬16米。牌坊陽面“嶗山太清宮”5個字爲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所題;陰面“閬苑聖德”的意思是指具備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處。

太清宮的正門也稱山門。走進山門,首先看到的是兩側的鐘樓和鼓樓,目的是爲了警示衆道士勤修苦練,不可虛度光陰。

往前走,路兩邊的兩座雄偉的建築是新建成的元辰閣和元君閣。元辰閣正中供奉的鬥姆元君,爲北斗衆星之母,

道教稱她爲“圓明道母天尊”又稱“紫光夫人”。兩邊供奉的是六十元辰又稱六十甲子或六十太歲。元君閣供奉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俗稱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左右是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四位輔神。元君閣兩邊供奉的是道教有名的八仙,道路中間的這棵樹叫虎皮松,因其樹皮斑駁如虎皮而得名。

太清宮的第二個正門——儀門。門口兩側各有一石鼓名“抱鼓”,俗稱“門當”,門口上方的木板稱“戶對”。三官殿的正門兩邊,有兩顆古老高大的銀杏樹,是宋太祖爲道士劉若拙敕建道場,修建太清宮時栽種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銀杏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性別之分,這兩顆銀杏樹都是雄性。

進入三官殿,首先看到的是兩棵耐冬樹,耐冬又叫山茶,花期從每年的12月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5月,長達半年,因其花開時正值隆冬季節,但卻能迎風怒放,所以被稱爲“耐冬”。耐冬和月季是青島市的市花,右邊的耐冬開的是單瓣紅花,左邊的耐冬,開的花是重瓣白色的,樹齡也有400多年了。

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們三位祖先堯舜禹。相傳堯敬天愛民,上應天象,風調雨順,被人尊爲“天官”。舜在位時,民風高尚,地不生災,被尊爲“地官”。大禹繼承父業,三過家門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當然被尊爲“水官”。三官接到信息就能爲病人賜福、赦罪、解厄。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院落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所以後人就將此地稱爲“翰林院”。現在是太清宮的課堂。尹琳基在這個院子正廳供奉東漢時期的大經學家鄭玄,所以此院原名又叫“經禪祠”。

走出三官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可以看到許多景點,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棵黃楊樹,樹高8米多,它看起來不是太粗,但已經有800年樹齡了。黃楊樹最大的特點是生長的非常緩慢,所以木質就特別細膩堅硬,是雕刻藝術品的上等材料,在民間有“鳥中之王稱鳳凰,木中之王是黃楊的說法”。

經過黃楊樹,可以看到一顆彎彎曲曲的榆樹,因爲它是唐朝道長李哲玄親手栽植的,所以把它稱爲“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榆樹葉上面有一層沙質,摸上去比較粗糙,所以它的學名叫“糙葉樹”,又因爲它樹幹盤曲,形狀似龍頭,又被稱爲“龍頭榆”。現在這棵樹高約19米,樹冠東西長25米多,南北約33米,遮陰面積達一畝多地。

在龍頭榆的對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雕刻有“逢仙橋”3個字。相傳,宋代的道長劉若拙,除夕迎神,在這裏遇到一位白鬚飄胸的老翁走上前來與他交談,正想問其姓名,老人卻不見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兩個腳印,於是劉若拙認爲自己遇到了仙人。因爲在這座橋上曾經與仙人相逢,所以就將此橋稱爲“逢仙橋”。

大家過了逢仙橋上山,迎面可以看到康有爲詩刻。

走過丘祖殿、文昌殿和財神殿,我們來到的是三清殿。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太清宮的主殿——三清殿。在裏面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間那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徵洪元;右邊那位是上清靈寶天尊,他懷抱如意,象徵渾元;左邊那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他手持寶扇,象徵太初,張道陵創教時把他尊爲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在三清殿外側,那尊紅臉膛的神像就是鎮壇王靈官。

東配殿供奉的是“東華帝君”,在神話傳說中它是天上陽神的總管。西配殿供奉的是西王母,神話傳說她是天上陰神的總管。

走出三清殿向右拐,便來到關岳祠,這裏供奉的是漢代關羽和宋代忠將岳飛。關羽和岳飛都是一代豪傑,將他們奉爲神,取其“忠”和“義”,所以關岳祠又名“忠義祠”。

關岳祠門口這棵樹是一顆金桂,樹枝上系滿的紅繩是人們用來“許願”的。

金桂樹旁邊這個亭子,傳說是“蒲松齡寫書亭”。《聊齋志異》共有400多篇故事,其中有8篇是以嶗山爲題材或以嶗山爲背景的。郭沫若生前對蒲松齡曾做過深刻的評價:“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嶗山礦泉水馳名中外,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神水泉是嶗山的四大名泉之一,“神水泉”3個字,據說是宋代華蓋真人劉若拙的親筆手跡。爲什麼叫它神水泉呢?據說它由三“神”:一“神”爲水質清澈甘洌,含的礦物質非常豐富,雜質卻非常少。二“神”爲大旱三年泉水不涸。三“神”爲飲用此泉水有助於治療胃潰瘍、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

走進三皇殿裏,中間那位手裏擎着太極圖的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邊那位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農。另一邊手握芴板的是人皇軒轅氏。

三皇殿兩側供奉的是中國古代的十大神醫。

在正殿屋檐下有兩塊碑刻,是當今嶗山廟宇現存碑記最老的兩塊。東邊的是成吉思汗敕諭丘處機的護教文,西邊是成吉思汗頒給丘處機的金虎符文,行文年代是癸未年,就是1223年,至今已有780多年的歷史。

西配殿是“耿祖祠”,供奉的是“扶教真人”耿義蘭道士。

救苦殿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左邊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右邊是觀世音菩薩。

庭院裏有一棵檜柏樹,距今已有20__多年,在這棵樹上寄生了一棵凌霄樹,凌霄又叫紫葳,屬紫葳科,每年夏秋季節展開橘紅色的喇叭花。在樹的另一側,又生出了一棵鹽膚木,主要生長在四川、雲南兩聲,只可惜這棵樹枯死了,

但在這棵樹北邊的第一個樹杈上又長出了一棵小樹,只有1尺多高,經鑑定是一棵刺楸,它的樹皮還是一味中藥,被稱爲“海桐皮”。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常綠喬木,灌木、藤木相結合;二是闊葉樹木與針葉樹木共存;三是開花與不開花樹木共榮;四是落葉與不落葉樹木共體。實爲大自然創造的奇蹟。

下面給大家30分鐘的拍照留念時間,30分鐘好我們回到這裏集合。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0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惠州市堅持“工業立市”的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道路,像著名的tcl集團就是在惠州創立的,此外,了美國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韓國三星、lg,荷蘭飛利浦和中國聯想等國內外著名廠商、跨國公司在都在惠州建立生產和研發基地,目前,惠州已成爲世界最大的電池和鐳射光頭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電話機、電腦主板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電視機、汽車音響、高級電工產品、照相機生產基地之一,成爲中國華南地區發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具潛力的城市之一。

各位團友,大家都知道,很多城市都有獨具特色的別稱,比如深圳的別稱是鵬城,廣州又稱爲羊城,那大家知道惠州的別稱是什麼嗎?對了,惠州又稱“鵝城”。那又有些團友會問,是不是因爲惠州的鵝很出名,所以纔有這個別稱呢?其實這是有典故的。傳說有位仙人騎着木鵝從北方飛來,看見惠州山清水秀,便降落西湖中不願離去,木鵝化作一座山嶺臥於湖畔,因此惠州得名“鵝城”。從這個傳說,可見惠州確實是一座風光秀美的城市。

來到惠州,喜歡品嚐美食的團友就有口福了。惠州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東江菜是廣東菜系三大分支之一。古代的北方軍旅流落定居,客家人南遷,惠州正處於廣東三大方言語系(粵、客、閩南)的夾縫之間,使東江菜形成了一種“兼容幷蓄、風姿獨異”的特徵。傳統的東江菜偏重於“肥、鹹、熟、香”,下油重,口味偏鹹,一般用生蔥熟蒜、香菜調味,極少添加過重過濃的佐料,注意突出主菜的原汁原味。東江菜選料講究本地家養粗種的食物,烹調方法多采用煮、煲、蒸、燴和燉等,即保持原有的香味,又使人口感舒適,還不會輕易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和纖維組織。

比較著名的菜式是被稱爲“惠州三寶”的梅菜扣肉、鹽焗雞與釀豆腐。先說說梅菜扣肉這道菜,它是精選橫瀝土橋梅菜芯,上好五花肉,要經過煮、炸、燜、蒸等工序,原湯勾芡,肉爛味香,肥而不膩,鹹中略帶甜味。據說這道菜是蘇東坡謫居惠州時,教當地廚師仿照杭州東坡肉的做法,配上當地特產梅菜創造出來的。

客家釀豆腐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釀豆腐源於中原時包餃子的習慣,嶺南不產小麥,逢年過節,南遷的中原人就以釀豆腐代替餃子。釀豆腐選用嫩滑的東江豆腐,切成長約5公分,寬約4公分,高約2.5公分的塊。把豬肉、魚肉、蝦米剁成餡,加上雞蛋、蔥、左口魚等配料攪拌均勻,在豆腐中間挖一小洞釀入肉餡,煎至金黃色,再加入上湯、配料,砂鍋中火燜熟,下老抽調色,加蔥花、左口魚末等便成。

鹽焗雞是東江傳統菜中的一大名菜,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傳說它來源於東江惠陽鹽場用鹽儲存熟雞的習慣,當地鹽商設宴請客時,廚師也嘗試以鹽焗雞,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而複雜的製作方法。現在鹽焗雞已經發展出多種不同的變化,但還是以傳統做法最受歡迎,它的特點是:皮脆、肉滑、骨香、味濃,上碟時,還必須注意砌回雞形。

此外,惠州還有發糕、斂糕、黃金酥丸等特色小吃,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嘗一嘗哦!我們此次行程是去惠州惠東縣的巽寮灣。下面我就給大家着重介紹一下巽寮灣的情況。巽寮地名自古就有,相傳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北宋年間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皇帝貶來惠陽,幾個妻妾之中唯有出身歌妓的王朝雲陪伴他。初下南方,天氣悶熱,夫婦倆每到公休日就特喜歡來到巽寮這地方度假消暑,那時巽寮名叫鴨寮,是鹹淡水交界,邊民喜來放鴨之處,此鴨與歌妓出身的王朝雲相沖,於是蘇東坡就決定爲此地改名。他發現整個大亞灣像個八卦形狀,而鴨寮這地點處在"巽"卦上(乾、兌;震、巽;坤、艮;離;坎),且巽代表風的意思,因此地常年微風佛面,海不揚波,,順手一提書於巖上:巽寮。當然,現在蘇東坡手跡巽寮兩不復存在了,,但巽寮作爲行政地名就被保留了下來。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1

今天一早,我們便坐着大巴車來到了日月潭。當我一看見這個水潭時我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潭水碧波晶瑩,潭面遼闊,羣峯倒映在水中,優美如畫。日月潭在阿里山與玉山之間,是中國臺灣唯一的天然淡水湖。

它之所以要叫做日月潭是因爲:在很久很久以前,兩條惡龍吞食了太陽與月亮。爲了降服惡龍,大尖哥與水社姐挺身而出,在路上他們從一個老爺爺口中得知用金斧頭與金剪刀才能制服它們。大尖哥與水社姐翻山越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金斧頭與金剪刀後。馬不停蹄的回道潭邊,又冒着生命危險與兩條惡龍激戰了三天三夜,終於把太陽與月亮從惡龍口中救了出來,所以人們便稱這個潭爲日月潭。

等我們坐船到月潭時,眼前便會浮現出一座孤零零的小島,上面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並有一隻白鹿。傳說,中國臺灣的邵族部落原來住在阿里山。因爲他們的祖先爲了捕捉一隻白鹿,追了幾天幾夜,白鹿跑到日月潭時,便不見了。他發現這裏風景優美、景色怡人,便把全族領到了日月潭。

在優美如畫的日月潭邊,一定會有着名勝古蹟:文宗廟、慈恩塔、玄光寺、孔雀園……其中的慈恩塔是蔣介石爲了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的。

後來,我們便坐着大巴車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2

各位先生、女士、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__x,是你們今日的導遊,我首先對大家能來泰山旅遊、觀光表示熱烈的歡迎!並期望大家在泰山遊玩期間玩的開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同時,也期望泰山的瀏覽能給大家留下一個完美的回憶。

在我帶大家瀏覽前,我給大家提幾個小要求,期望大家共同遵守:“大家在遊玩時千萬不要破壞建築、不要在古木和石碑上刻名字,不要登高照相,不要獨自離開旅遊團。”此刻我就帶大家到五嶽之首——泰山。說到泰山,大家可能會想到:重如泰這一奇觀山、穩如泰山之類的成語吧!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一種安全感呀好!此刻我們就一同走入大山,去領略一下泰山的神韻,去征服泰山吧!大家此刻看到的這條古鬆圍繞鮮花相伴的石梯,我們可沿着它到岱宗坊,再往上走就是萬仙樓、王母池、紅門,這時,大家能夠去簡單參觀一下.....。

此刻我們已經到了半山腰了,你們看!這一條石路又陡又彎,這便是最難登的十八盤了,大家可不能打退堂鼓喲,大家跳戰的時刻到了!大家先往上看,比我們登的快的人就好像踩在我們的頭上,請再往下望,我們的腳是不是又像踩在別人的頭上呀大家一齊努力吧!看誰先登上山頂,誰就是今日的英雄。大家邊爬我邊跟大家介紹一下泰山:巍巍泰山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太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百年古木名木共三萬餘株,其中有前世唐槐、有5__年前的望人鬆,五大夫松等.泰山的山峯、崖嶺共90處,池瀑布和山泉共有120處。南天門到了,我們已經置身於"仙界"之中了,此刻,我們就去“月觀峯”吧!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在天高氣爽的晚上,大家在山上還能一覽“黃河金帶”這一奇觀呢!夜,漸漸拉開它那神祕的帷幕,今日的旅遊就到那裏結束了,遺憾的是因爲今日霧氣太大,所以大家無法領略泰山一絕——觀日出。有這樣一句話:“晨登日觀峯,海水黃配熔”所以,日出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期望大家下次再泰山,一飽日出的美景。多謝大家!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3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遊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牆上亂塗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於長廊的地基是隨着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爲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複。

各位旅客,一天的遊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願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4

尊敬的遊客們,我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我們正在參觀的是一支"地下軍隊"——秦兵馬俑,它是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它在我國的西安臨潼出土。

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xx0平房米,你們看,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在3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近一萬二千平方米,坑內兵馬俑也是最多的,共有6000多個。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拱形大廳就是一號坑,站在高處鳥瞰,兵馬俑是不是更像秦始皇當年統帥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呢?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衆多,個性鮮明。

這是將軍俑身材魁梧,你們瞧,它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了。

這是武士俑,它們平均身高1。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踏前端向上翹的鞋子。是不是很威武?

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爲精美的藝術珍品。大家請看,它們神態各異:這個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這個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爲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那個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那個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的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的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

好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拍照留念,希望我的服務大家可以滿意,謝謝。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5

朋友們,你們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南邊重鎮湯口。在這裏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我們要遊覽的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於黃山市管轄。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爲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裏採藥煉丹,在溫泉裏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後,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在。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甚至萬里到這裏,就要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樂嗎?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說天第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 長地質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峯。這裏競秀,峯峯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峯到底有多少,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36大峯、36小峯,近年又有10座名峯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峯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峯最高(1864米),光明頂次之(1841米),天都峯排行老三(1829.5米),這三大峯和風姿獨秀始信峯(1683米),是黃山的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座奇峯中的一個,也算不虛此行了。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鬆。黃山鬆奇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鬆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岩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着松樹,它們長峯頂 , 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岩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岩石縫裏,不怕貧瘠乾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鬆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鬆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幹麴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鬆、黑虎鬆、臥龍鬆、龍爪鬆、探海松、團結鬆等等。它們是黃山奇鬆的代表。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岩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鬆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爲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生不能的聯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說雲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爲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恆,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衆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雲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最後,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遊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峯涌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後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溼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隻能浴,不能飲;過雲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峯下,還有一個溫泉,叫鬆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爲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黃山,山高陂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涌出來,從陡谷懸巖上飛落下來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就是黃山溫存的生動寫照。黃山瀑布很多,最壯觀的有“九龍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峯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遊、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6

大家好,我是快樂旅行社的穆象海,請大家叫我‘‘穆導’’就好。今天我們去的地方是遠近聞名的泰山。泰山古稱岱宗,它位於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衆多,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於中華大地,舉世矚目!

我們向前走,就到了大門收費口。請把手中的門票給我,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亂寫亂畫,要保護環境!

大家繼續往前走,這裏是泰山的第二道天門--中天門,又稱“二天門” 此處高度爲海拔847米,登山至此僅爲“中天”,但已覺天地之寬, 泰山之雄了!

跟隨我的腳步,看到了盤道南側有一株古松樹,高七餘米,冠幅十五米。背靠陡峭的山崖,長枝下垂,這就是泰山著名的“望人鬆”,它是泰山著名的標誌之一,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看一看遠處的十八盤,像不像倒掛的天梯?是不是又像一條巨龍蜿蜒盤臥在泰山之中?我們要去征服它!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爬到了十八盤的頂端--南天門。這裏海拔爲1462米,溫度很低,大家要注意保暖。

這是我們此行的最後一站--日觀峯。此處是觀日最佳的地方。清晨,登上日觀峯,您可以見到初開的紅日在絢麗的朝霞中徐徐升起的美妙景觀,這一景觀被稱爲“旭日東昇”,它是泰山著名的四大奇觀之一。

這次泰山遊就結束了。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要是喜歡,可以帶着親朋好友再到泰山遊玩,泰山歡迎您們!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7

北京的清晨,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我和爸爸、媽媽就乘車來到了頤和園。

我們從北宮門進了園子,不一會兒就看到了蘇州街。蘇州街裏的店鋪林立,商品玲琅滿目,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工藝品,我也買了一個留作了紀念。隨着人流繼續往前走,很快就爬上了萬壽山。然後又去了佛香閣。佛香閣很高很高,共有八個面四重檐裏面有八個鐵嶺木的柱子直貫到頂,支撐着雄偉的閣體。

再往前走我們就看到了長廊。聽爸爸說這條長廊有723米,有上千幅畫,每一幅畫都不一樣。上面畫着人物和風景,每一幅畫都有一個小故事。紅色的柱子,綠色的欄杆,伴着我們一直向前走去。我還發現這條長廊還是一個字母“w”的形狀。好神奇啊!轉過身就可以看到昆明湖,還能遠遠地望見十七孔橋。湖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鏡子,湖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暇翡翠。湖水真清啊!清的看得見魚兒在水中嬉水。在湖邊還有許多荷花,有的已經綻開笑臉,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羞羞答答地躲在荷葉後面。

我們來到十七孔橋,它擁有十七個橋洞而得名。在漢白玉的欄杆上雕刻着許多小獅子雕工精美、形態各異,點綴着十七孔橋。我們從東宮門走出了頤和園,我流連忘返,還真想在頤和園多待一會呢。

評語:這是一篇描寫頤和園的景色的文章,對頤和園裏的建築的描寫,引人入勝,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語言生動形象且內容豐富,比喻貼切,用詞生動,表達了作者對遊覽頤和園的意猶未盡之情。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8

現在我們是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鄂溫克少數民族分佈地。今天我們來看草原。

看,這是內蒙古大草原的小丘與平地,小丘與平地全都是綠的。這裏的空氣比別處更清鮮,是一個天造地設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溫順的小綿羊,還有高大的蒙古馬,騎上去試跑幾圈,你就不忍心下馬了。有人說內蒙古草原到處綠色,可實際不是這樣,看看河岸邊吧!有小花,有紅的,有藍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繽紛,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開放,還有明如玻璃,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顏六色的花兒,花兒上沾滿了河水,其真是別具特色,美不勝收的奇景,內蒙古大草原有多麼美,大家知道了吧?

現在我們來到蒙古包裏,大家可以品嚐品嚐內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還有加有羊奶釀的奶酒,和奶豆腐,我來介紹一下手抓羊肉,奶茶,還有奶豆腐。這三樣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們的蒙古族同胞習慣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們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摻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內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飲料。奶豆腐,當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製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盤子裏用來當招待客人的點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這些東西都是內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好了,今天的旅遊就到此結束。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19

麥積山,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北道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爲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爲: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麥積山爲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農家麥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境清幽。西漢末年,麥積山已成爲天水名將隗囂的避暑宮。這裏鬆檜陰森,橫雲飛渡,煙霧團繞,碧水長流,“其青雲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石龕千室”,薈萃着後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塑像7200餘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分佈在194個洞窟裏,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一樣,有着珍貴的藝術寶藏。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於絢麗的壁畫,雲崗、龍門著名於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於世。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讚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曆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麥積山歷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寫的《玉堂閒話》中說:“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岡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丈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杜甫有詩讚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麥積山石窟是隨着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後秦時期開始營造的。據《樑高僧傳》載,南宋永初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徒300餘人。西魏時,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這裏死後,“鑿麥積崖爲龕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爲其亡父造七佛閣,曾請庚信爲他寫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並序》。隋文帝仁壽四年,秦州使在麥積山頂修建高9。4米的七級寶塔一座,相傳爲阿育王84000寶塔之一。至今寶塔仍巍然屹立在山頂,不過只存五級,並系近年重修。

當人們進入麥積山風景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憑崖而鑿的一組雕刻造像。中間一座佛,高達15米,左右兩尊菩薩侍立,喜笑顏開,迎送來往遊客。行至山前,擡頭仰望,只見龕窟密如峯房,依窟建檐,層層相疊。棧道雲梯修建於懸崖,淺龕深窟開鑿於峭壁,其建築高超雄偉,工程奇險浩大,令人贊絕。歷代遊客詩人,雖驚慕不已,敢於攀至頂端者卻少如鳳毛麟角。唯心史觀有五代詩人王仁裕斗膽攀登,才寫下了:“躡盡懸崖萬仞梯,等閒身與白雲齊;檐前下視羣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巖鬆健鶴頻棲;天邊爲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的切身感觀。不過,現在的麥積山經過大規模的加固修整和棧道修復,搖搖欲墜的崖體已經穩定,山上棧道也寬闊整齊,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筆下的險惡情景早已成爲歷史。人們可以放心大膽地登遊各個崖閣,隨心所欲地進入各個洞窟,感情奔放地遠眺山下美景。

麥積山高達142米,石窟多凌空鑿於20至7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有崖閣、摩窟、摩崖龕、山樓、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頂、方塌四面坡頂、拱楣、穹頂、方楣平頂、方楣覆鬥藻井、方形平頂、圓形小淺龕、盂頂。這些不同類型的窟龕、崖閣,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築結構演變、發展的實物資料。據記載,當年開鑿石窟時,從下堆積木材,達到高處,然後施工,營造一層,木材拆除一層,直到山腳。相傳,李允信爲其亡父造七佛閣時,就動用人工40萬個。直到現在,當地還流傳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民謠。就連美國首批遊客在1947年《和平日報》中也稱讚麥積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麥積山石窟,原是一個完整的山體,唐開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帶發生強烈地震,使崖面中間部分塌毀,整個窟羣便分爲東崖和西崖兩部分。東崖現存洞窟54個,西崖140個。由於麥積山石質皆爲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巖,不宜精雕細鏤,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繪畫。麥積山塑像,主要題材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儘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堂,但並不因襲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時代特色,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無論是高達15米的巨像,還是隻有0。3米的小像,都給人以美感。蘇聯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參觀麥積山塑像後,激動地說:“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來是最引人入勝的。它們具有驚人的內心世界,極富表現力的構圖和雄偉的形體。”

麥積山塑像有數千身,這裏只能指出幾件較有代表性的傑作,起“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東崖造像,最壯麗的是4號窟上七佛閣。7間佛龕裏有42尊菩薩塑像,神態莊嚴可親,華美而不俗,充滿着人間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龕間都裝飾着天龍八部的浮塑,面容獰怪而不醜惡,表現了男性的健美、威嚴、正直、勇猛、堅毅的性格。與上七佛閣緊接的5號窟,名曰“牛兒堂”。中間龕門前有一摩醯首羅天,站在一隻臥着的犢牛身上。這個牛兒,塑造得相當動人:圓圓的眼,頑皮地注視前言,腳雖蟠曲着,卻似乎要躍起的樣子,鬆弛的頸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動着。不僅身形姿態具備了牛的特徵,最出色的是把一隻犢牛所具有的稚氣和活潑表現出來了,當地農人非常喜愛,稱爲“金蹄銀角的牛娃”。在牛兒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過,長約10米的隧道,門頂刻有:“小有洞天”四個字。相傳在明朝古歷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個州官,遊麥積山廟會,一時興起,想從七佛閣的擺渡鐵鏈上,用鷂子翻身的縱躍姿勢,遊蕩到牛兒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當他站穩在牛兒堂,定睛向下觀看,只見懸崖陡立,山谷人羣如同螞蟻,頓時頭暈目眩,腿軟抖戰,再也不敢邁步了。衆衙役只得火速請來一羣石匠鑿開了一個小洞,州官才從洞裏爬了過來,至今當地還有“鷂子翻身,牛兒堂”的說法。

在西崖的石窟中,以133號和127號石窟爲最大。133號碑洞,是麥積山最特殊的一個洞窟。洞中不僅有許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塊石碑,有幾塊碑面密列賢動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稱“萬佛堂”。其中10號、11號、16號爲衆碑之精華。127號窟更爲精彩,四壁及藻井壁畫大部皆存,筆致縱放,爲後魏作風。中繪佛說法圖,千乘萬騎來聽。西畫捨身飼虎圖,虎有12,形態各異,堪稱精品。尤其正壁龕中一石雕佛,最爲妙絕,石佛背光中,上部伎樂天人12,各奏樂器。下部有飛天8個。左右各一侍者,雖小而各具神態。卷渦蓮花中,亦有蓮花生小佛頭。中間坐佛,舉掌端坐,顯出說法時的慈祥和悅。這座雕像,不要說在麥積山中,就是在世界佛教藝術中,都是稀有的珍品。

麥積山周圍還有幾個引人入勝的風景點。如麥積山後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漢末年,雄居天水自稱西州上將軍隗囂的避署宮。當年的避暑宮,亭臺樓閣錯落,曲道迴廊相連,琉璃碧瓦瀉翠,紅牆金龍輝映,三檐四簇雕鳳,花影翠竹婆娑,銀練珠璣飛濺。隨着時間的流逝,金碧煥彩的避暑宮早已絕跡,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飛瀑、古柏蒼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異獸尚存,組成處處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觀。

20__年,麥積山以甘肅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20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脈的西南側,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最後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僅次於南美亞馬遜和剛果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它孕育了中華民族古老文明,更與山融合而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雄偉壯觀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和灘多水急的西陵峽組成,全長193公里。瞿塘峽以雄著稱,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大溪鎮,峽長雖然只有短短的8千米,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卻有着“西控巴蜀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羣山”之勢。接着就是以秀出名的巫峽,巫峽因巫山而出名,西起重慶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是三峽中的唯一一個地跨兩省市的峽谷,全長45公里。船在巫峽中行,時而大山當前,時而峯迴路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疑是它最好的寫照。所以有人把巫峽比喻作一條“迂迴曲折的山水畫廊”。最後經過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我們便來到西陵峽。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也就是現在的宜昌市的西邊,故稱西陵峽。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爲西陵峽的壯美。

相信大家必定聽說過這幾句詩:“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正是來源於詩仙李白的名作《朝發白帝城》,而這裏所說的白帝城,正是我們今天所參觀第一個景點。位於長江北岸的白帝城,原名紫陽城,它是新莽時期公孫述割據四川之際建築的,因爲傳說城中有井,井中白霧騰空,其形狀宛如一條白龍,直衝九霄,於是公孫述自稱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三峽工程蓄水後,水將淹沒至半山腰,形成水霧繚繞,仙山瓊閣搬的仙境。

說到這個三峽工程,全名爲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具有防洪,發電和航運等綜合效益。建成的三峽大壩壩高185米,蓄水位爲175米,年發電量達847億千瓦時,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工程。

好了,我們即將靠岸了,請大家跟我一起去近距離欣賞白帝城的美。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21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劉騏菘,你們就叫我劉導吧。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三峽觀光。今天能爲大家服務,我感到十分高興和榮幸,希望三峽之旅和我的服務都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長江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爲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1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的瑰寶,古往今來,閃爍着迷人的光彩。長江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三峽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着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長江三峽,人傑地靈:這兒,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着奇光異彩。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蹟:白帝城、黃陵、南津關等。他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請大家趕快進去看一看吧!

導遊詞的精選範文 篇22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佈着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爲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在我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爲最佳。

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爲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遊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羣衆中還流傳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鉅、宏大。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爲"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裏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釐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裏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爲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爲珍品。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爲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來。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爲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麥積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達16米,最小者僅爲10餘釐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爲"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細緻地繪出了圖案。建於七十餘米高的的七佛閣上塑像俊秀,過道頂上殘存的壁畫精美絕倫,其中西端頂部的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稱國內壁畫構圖之經典之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