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4W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

關帝廟位於玫瑰聖母堂附近,建於1750年,廟宇規模較小,內供奉關帝,其塑像雕刻精巧。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22篇)

關帝廟大殿爲金代原構,面寬三間,進深四間,歇山頂琉璃脊飾。前檐明間特寬,平柱約與後檐次間中線相對,柱頭欄額肥大,次間欄額伸至明間砍成雀替,猶如門楣形制。有正殿、前後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爲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牆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

目前,中國大陸現存的關公廟宇,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類:

一、家鄉祖廟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常平村,是關羽故里,鄉人依祖墳立廟,稱之爲“關王故里”;從這裏西行10公里,有解州關帝廟,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清代重修,規模宏大,佈局完整,爲中國武廟之冠。廟貌古樸宏麗,且佔地二百餘畝,被譽爲“武廟之祖”,同時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築羣。

關帝廟二、古陵廟殿

河南洛陽關林葬着關羽首級;湖北當陽關陵葬有關羽正身。這兩處廟殿,均仿效皇宮而建,珍貴文物舉目皆是。

三、征戰關廟

河南省許昌春秋樓,相傳是當年關羽保嫂“秉燭達旦”之處;許昌灞陵橋關帝廟,是關羽辭曹回馬挑袍之地;荊州古城,是關羽鎮守之所,城南關帝廟,相傳是當年關羽府邸;荊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閣,相傳是關公鎮守荊州時,忙裏偷閒,研讀《春秋》之處;武昌伏虎山下有關公“卓刀泉”,此地以井臺爲中心建有關廟。

四、顯聖護民關廟

關羽遇害以後,相傳曾多次“顯聖護民”,當地民衆官府特建關廟以弘揚聖德。

湖北玉泉山麓,豎有“漢雲長最先顯聖處”石刻大碑,不遠處的小關廟,相傳是中國最早的關廟。世界屋脊的西藏日喀則喇嘛廟扎什倫布寺,也有一塊“關帝顯聖碑”,記述了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關羽神靈助清軍打退入侵西藏的廓爾喀軍隊一事。舊時,西藏日喀則、拉薩、定日等地都建有關帝廟,且融藏漢風格於一體,現只存拉薩關帝廟一處。“顯聖”雖爲民間傳說,且不易證實,卻表達了歷代各族民衆對關羽的崇敬之情。青藏高原東部的夏河縣還深藏着一座拉卜愣關帝廟。

關帝廟五、邊關聖廟

中國邊陲和重要關塞,爲鼓舞戍邊將士之民族精神,舊時也建有不少關帝廟。如北京長城居庸關關王廟,又如絲綢古道關帝廟。在長城盡頭的嘉峪關,緊靠城門有一座關帝廟;再往西,有天山關帝廟;在中國版土最西邊的新疆伊犁,也建有數處關帝廟;東南沿海的福建東山島,明朝守島將士就在那裏建起了關聖殿;南疆雲南省昆明滇池岸邊的西山峭壁之巔,石窟內精工細刻一尊關公,與石窟連成一體,關老爺面朝東方,每天最早迎滇池朝日,沐萬頃霞波,享南國各民族善男信女之謁拜,也是夠瀟灑的了。

六、其它關廟

國內比較著名的關帝廟還有:首都北京的關帝廟殿、河北承德皇家關帝廟、福建省東山關王廟、安徽省亳州市大關帝廟、山東省聊城山陝會館、山東廣饒關帝廟、黑龍江省烏蘇里江南岸的虎頭關帝廟、武漢磨山風景區新近重建的武聖廟、供奉關公的湖北省武當山,深圳新安故城關帝廟,等等。

七、海外關廟

臺港澳崇奉關帝之風,與中國大陸一脈相承。目前,中國臺灣有300多座大小關帝宮廟。臺南武廟,是中國臺灣“祀典武廟”,現爲中國臺灣一級古蹟。新竹縣普天宮新塑的關帝像,連臺座有15丈高。臺北行天宮、宜蘭礁溪協天廟、臺中聖壽宮、高雄文衡殿、日月潭文武廟、中國臺灣花蓮縣聖天宮等,都是中國臺灣關廟之佼佼者。每逢關帝聖誕,各處擡神轎、演社戲、上陣頭,熱鬧非凡,其香火之盛,與日俱增。香港太平山腰,有一處香火特別旺盛的文武廟。澳門市政廣場一側,也有一處小小的關帝古廟。

海外華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尋覓到關公文化的蹤跡。目前,美國紐約、舊金山,日本神戶、橫濱、長崎、函館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都建有富麗堂皇的關帝廟。

關帝廟關帝廟宇爲何遍及四海?引用一段美國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焦大衛先生的話:“我尊敬你們的這一位大神,他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難。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們的關公一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

蓮溪廟位於新橋永樂戲院側,創建至今已經有二百餘年曆史,內供奉菩薩甚多,香火亦鼎盛。

蓮溪廟以其所在之地爲名。澳門地形,宛以蓮花,故稱蓮島,由大陸通澳門之路,視爲蓮花臺,臺盡處有山拔起,稱蓮花山,又叫蓮峯,蓮峯之陽,昔有溪水一道,流於新橋坊間,稱作蓮溪,廟則建於溪之右岸,故稱蓮溪廟。

此廟始建於道光年間,內奉華光、北帝、財帛、文昌諸神,歷經數次破壞、修葺及擴建,今日其座落之新橋區亦由昔日之大海一片發展成澳門的繁華地區之一。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3

縉雲山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爲縉”,故名縉雲山。

佛教淵源:

縉雲山是四川境內的佛教勝地之一,原有寺廟十多座,現存縉雲寺、溫泉寺。縉雲寺坐落在“獅子”、“聚雲”兩峯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它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0_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於宋,明末毀於兵火。現存廟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山上還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時代的古建築和歷史文物。1930年,佛門長者太虛上人得到川督劉湘的支持,在縉雲寺內創辦了“漢藏教理院”。次年正式定名爲“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由大虛上人任院長,並從拉薩、康定等延請羅桑呼克圖、滿智、超一等來此主教。一時“喇嘛來渝者,前後絡繹不絕……”縉雲山因此成爲當時宏揚佛學的淨土,而獲得“小峨眉”美稱。

名勝古蹟:

"山如碧玉水如黛,雲在青大月在鬆",它雄峙於嘉陵江小三峽之溫湯峽之西岸,與北溫泉相鄰,山上奇峯聳翠、林海蒼茫、古木參大、古剎林立,集雄、險、奇、幽於一身,素有川東小峨嵋之稱,爲全國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緒雲山風景秀麗、名勝古蹟衆多。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峯、香爐峯、獅子峯、聚雲峯、猿嘯峯、蓮花峯、寶塔峯、玉尖峯和夕照峯等九峯。其中玉尖峯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風姿。

避暑勝地:

重慶與武漢、南京齊名,並稱長江邊的三座火城,每年夏季酷暑難當。令人望而生畏。位於重慶市北的縉雲山,九峯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雲濃霧重,常溫比市區約低5-7度,滿山蒼翠,清雅怡人,是重慶著名的避暑勝地。此外,這裏還特產極具地方特色的縉雲甜茶。

概述:

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爲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北碚境內,距渝中區約60公里。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海拔900多米,最高處1030米。景區之內現有獅子、香爐、日照、猿嘯、夕照、蓮花、玉尖、寶塔、聚雲九峯。其中玉尖峯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丰姿。獅子峯是縉雲山的主峯,峯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岩石上,用鐵欄杆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裏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峯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在獅子峯觀日出、賞雲海,其壯麗不讓東嶽泰山。縉雲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爲縉”,故名縉雲山。縉雲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爲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

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峯、香爐峯、獅子峯、聚雲峯、猿嘯峯、蓮花峯、寶塔峯、玉尖峯和夕照峯等九峯。其中玉尖峯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風姿。

縉雲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餘公頃,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雲山,堪稱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雲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_年),後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爲“縉雲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爲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樑或北周作品.

有關重慶著名景點的導遊詞有5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大足石刻始於晚唐,歷經五代而盛於兩宋,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憂秀代表。石窟多達76處,共有造像6萬餘軀,石刻銘文10萬餘字,總稱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北山,即古龍崗山,共290龕窟。著名龕窟,如心神車窟,窟正中之皤龍“心神車”尤爲奇偉。其間淨寶瓶觀音、多羅、文殊、玉印觀音、如意珠觀音、普賢、日月觀音、數珠手觀音等,雕刻對稱,嚴謹有序,渾然一體。八軀菩薩像,豐腴圓潤,典雅大方,爲此間石刻之精華。北宋著名書家蔡京所書《趙懿簡公神道碑》,碑高3.7米,寬1.37米,書法藝術價值較高。

寶頂山,風景幽麗,共13處石刻,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爲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先以小佛灣爲藍圖,後在此雕造。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寶頂圓覺洞,爲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爲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臺,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載,無不備列”,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達到高度統一。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4

大家好!歡迎光臨圓明新園!

圓明新園座落於珠海市九州大道,大石林山下,佔地1.39平方公里,它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平坦開闊,其中福海湖水域面積8萬多平方米,風景十分秀麗,是旅遊的好地方。圓明新園於1997年2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建築是以北京清代盛時的圓明園爲載體,按建築物1:1的比例,根據圓明新園的地理環境重新佈局,同時結合現代旅遊景點的特色,賦予了新的內容

圓明新園共分三大景區,第一大景區是位於中軸線的皇家建築羣,大家首先看到的是正大光明景區,它由大宮門、正大光明殿以及東西配殿組成。正大光明殿是紫禁城外清代帝王又一處理政務的地方,自雍正到道光皇帝,每年皇帝生日受賀,親政曲宴親籓,大考翰詹等重大活動都在正大光明殿那裏舉行。

圓明新園的正大光明區的東西配殿,是圓明滄桑史料館,在這裏大家可以通過展出的圖片,實物資料以及豐富的文字來了解圓明新園的建設情況。這個充分體現了“國敗則園衰、國盛則園興”的深刻愛國主義主題,在西配殿,大家還可以通過展示的圓明園的全景鳥瞰圖和圓明新園全景模型對二者有一個整體瞭解。

正大光明殿是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步入正大光明殿內,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勤政親賢”四字匾額,這是康熙皇帝的遺訓,也可說是漢武帝的座右銘,其含意是:作爲一國之君應勤於政務,親近賢臣,廣爲納諫。正大光明佈局是仿北京故宮太和殿而擺設的,金色的寶座,金色的屏風,金色的盤龍藻井,顯示了威嚴的皇家氣派。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5

磁器口始建於宋真宗鹹平年間(公元998年),傳說明朝初年朱允炆被迫削髮爲僧來渝,隱避於寶輪寺,故將原“白巖鎮”改名爲“龍隱鎮”。清朝初年,因盛產和轉運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爲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那經歷千年不變的濃郁純樸的古風,令其成爲重慶江州古城的縮影和象徵, “白日裏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繁盛一時的磁器口,被美譽爲“小重慶”。素有巴渝第一古鎮之稱的磁器口,已有1820xx年,孕育了古鎮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其美食三絕中,首數的便逝鎮麻花。因其選料上乘,手工精製,具有香甜酥脆、入口化渣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其與衆不同的品質,早已備受好評。其中以古鎮陳麻花最有名,早在清朝末年,古鎮陳麻花憑藉其獨特的口味從此在巴渝大地流傳開來;因其選料上乘,採用全手工製作,具有香、酥、脆、爽,久放不綿等特點,深受廣大人民羣衆的喜愛。 [編輯本段]瓷器口文化 磁器口文化底蘊豐厚,巴渝文化、沙磁文化、紅巖文化、宗教文化、各具神采,被譽爲“古鎮三寶”的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等特色飲食享譽四方。“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其濃郁的民俗風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磁器口古鎮 [編輯本段]瓷器口發展 中共沙坪壩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磁器口古鎮歷史傳統街區的保護開發工作。按照“雲南有麗江、江蘇有周莊、重慶有磁器口”的定位,努力將磁器口打造成世界級旅遊品牌,吸引海內外遊客觀光旅遊。 [編輯本段]瓷器口榮譽 1998年瓷器口被國務院確定爲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6

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俗稱“隴東”。東接陝西省,北接陝西和寧夏,西與寧夏相連,南臨平涼市和陝西。轄慶城縣、華池縣、環縣、合水縣、正寧縣、鎮原縣、寧縣和西峯區,總面積約2.7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4萬,有漢、回、蒙、滿等20個民族,其中漢族佔98%以上,少數民族主要是回族。全市北部爲黃土丘陵溝壑,東部黃土丘陵區,中南部爲

黃土高原溝壑。慶陽市屬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慶陽—名系沿用古“慶陽府”名稱,最早取決於宋代政和年間,後設環慶路,又設“慶陽軍”節度,慶陽之名,方見於史冊,沿用至今。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任”環慶路經略撫緣邊招討使”與其子駐防慶陽,駐城練兵,保境安民。慶陽市有着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早在20萬年前這一帶就有人類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農耕,養殖,製陶。據《史記》記載皇帝軒轅氏再這一帶和醫祖歧伯合著《內經》。夏代,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駐城拓荒,安邦定居,今慶陽縣城據傳就是建於此時的“不出城”故有“周舊邦”之稱。慶陽市也是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俗稱:“隴東老區”。

慶陽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地區。是有名的烤煙生產基地,作物以半乾旱的小麥、玉米等爲主。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7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小青島。小青島位於膠州灣入海口北側的青島灣內,海拔僅爲17.2米,面積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該島小巧如螺,山岩俊秀,林木蔥蘢,因此得名小青島。德國佔領青島時,將小青島命名爲“阿克那島”,日本佔領青島時將它命名爲“加騰島”。20世紀30年代初開闢爲“小青島公園”。

大家看我們眼前的攔海大堤,是20世紀40年代日本佔領青島時修築的,長720米,將小青島與海岸連接。島上最高處有一座白色燈塔,是1920xx年(光緒二十六年)德國人修造的。塔身全部由大理石構築而成,塔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內裝有反射鏡,並以牛眼形旋轉式反光燈發光。1997年更換爲西班牙製造的航標燈,原燈送到秦皇島航標博物館收藏。這座燈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過往船隻進了膠州灣的重要航標。每當夜晚降臨,島上燈塔紅光閃爍,勾勒出青島一大勝景——“琴嶼飄燈”。

小青島又名“琴島”,因爲從高處俯看,形狀非常像一把古琴臥在海面上。大家看眼前的這座雕塑,一位年輕女子手撫豎琴眺望大海,她就是“琴女”。

關於“琴女”,還有一個悽美的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會彈琴的仙女,看上了島上一位青年漁民,就偷偷下凡與他結爲夫妻。每天早上丈夫出海捕魚她就在家中織網,傍晚時分,她就站在海邊彈琴,讓丈夫尋着琴聲歸航。玉皇大帝知道後大爲震怒,讓海龍王興風作浪,將小夥子的般掀翻了。琴女一直在海邊彈着琴等丈夫歸來,一等就是幾十年,頭髮白了,眼睛也瞎了,丈夫再也沒有音訊。人們爲紀念琴女便塑造了這座雕像。

站在小青島上看青島,碧海藍天相輝映,半城綠樹半城樓,唯美絕倫。

前人寫了一首描繪小青島風情的詩,1949年後,被多種旅遊類書刊收錄:“領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島小如螺,雲鬟別有飄蕭態,似向風情浴晚波”。

棧橋

各位朋友們,都說天安門是北京的象徵,外灘是上海的象徵,棧橋就是我們青島的象徵,是青島人的驕傲。它位於青島灣,全長440米,寬8米,由海岸前伸入海,20世紀30年代,棧橋“回瀾閣”曾以“飛閣回瀾”這個名字名列青島十大景觀之首。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的商標便是以棧橋爲圖案設計的。

棧橋有着100多年的歷史,她身上既刻錄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記載了1949年後青島的建設與發展。1891年,青島(膠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委派登州鎮總兵章高元帶官兵駐紮青島,爲了裝卸軍用物資和供北洋艦隊的艦艇停泊,建了兩座碼頭,其中一座就是現在的棧橋。原棧橋長200米,寬10米,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也是青島港最早的碼頭建設。棧橋是當時唯一的一條海上“軍火供給線”,也就是說,誰控制了棧橋,誰就控制了膠州灣。

1 897年,德國以演習爲名,從棧橋所在的青島灣登陸,武力佔領青島,棧橋成爲德軍侵佔青島的見證。德軍佔領後,重修棧橋,但仍爲軍用碼頭。1920xx年,大港第一碼頭建成後,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爲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遊人開放。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出巨資重建棧橋,橋身加長到440米,橋南端修建了半圓形的防浪堤,上面修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回瀾閣,棧橋從此成爲中國第一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修棧橋。1985,1998年都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整修。20xx年,包括棧橋內的海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爲首批AAAA級風景區。

從棧橋橋頭往回走,看到的是一幅充滿浪漫歐陸風情的城市畫卷。正如康有爲先生描寫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梁實秋的“觀壯闊波瀾,當大王之雄風”。

回瀾閣

遠處的“回瀾閣”三個字由著名的書法家舒同所寫。最初由原青島市長沈鴻烈題寫,被日本二次佔領青島期間掠往日本,放在日本東京陸軍博物館內展出,以顯示侵華戰爭的“功績”。此閣爲二層八角涼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蓋,閣上四周爲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畫”之說。

棧橋周邊景點

回頭看與棧橋呈一條直線就是中山路,是青島市的一條老商業街,有100多年的歷史。1920xx年,爲紀念孫中山先生,稱爲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曾經與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並稱中國十大商業街。正在規劃重建中,預計抽獎6個億。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築就是“百盛商廈”。1998年9月開業。豎務院首批全國18家合資零售企業之一。同青島第一百貨公司與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合資興建,投資7.8億元。商場面積5萬平方米,當時稱爲“齊魯商業第一樓”。棧橋西邊這片沙灘是市內面積最小的第六海水浴場。因爲在市中心,周圍環境優美,也有很多人到此游泳。右邊的山東省國際貿易大廈是20世紀90年代課是魯第一高樓。1991年1月動工,12月封頂,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創造了4.5天建一層的當時全國最快記錄。旁邊那座藍色玻璃牆的高樓是青島海關大樓。雖然以青島命名,但卻是山東口岸進出境監督的總管理機關,下轄濟南,淄博,煙臺,威海等十多個海關,是中國北方的三大海關之一。大樓建於1992年,自1997年開始連續多年監管的進出口貨運量名列全國第一。再看海面上那個徒刑奇特的建築叫做海上皇宮。整座建築由幾個四分之一的圓體組成,是青島餐飲特一級店。遠遠看上去宛如一顆懸浮於海面的明珠。遠處這個小島叫做“薛家島”。原來是一個荒僻的小島。明朝初年,島上漁村裏有一姓薛的人家出了一員大將叫薛祿,從此逐漸發展成爲規模較大的漁村,改名爲薛家村,之後又改名薛家島。面積2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8公里在,有青島最長的沙灘——“金沙灘”。我們左後方是泛海名人大酒店,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築,原德國青島大飯店旅遊部。1993年建成,德皇帝威廉二楊的弟弟亨利親王多次下踏於此。當時俗稱“亨利親王大飯店”。

八大峽:東鄰棧橋和太平路,北臨貴州路,區內有八條路以我國著名的八個峽谷命名,故稱“八大峽”(三門峽,劉家峽,青銅峽,龍羊峽,明月峽,紅山峽,瞿塘峽,西陵峽)。西陵峽是瀏覽八大峽的主要通道。八大峽原爲團島灣內兩大礁石區。後築堤填海成陸,佔地56公頃。1985年起開發,20世紀90年代初建成新式建築樓羣。與老城區相比,八大峽充滿了一派現代氣息。

中苑海上廣場:由山東中苑集團公司投資興建,1996年建造,爲大型現代化綜合旅遊項目。中苑國際旅遊港,由兩層總長2285米環形觀光棧橋和萬噸級多用途碼頭組成,豎內最大的旅遊客運專用碼頭。

“中苑號”遊樂船,長120米,共6層,由俄羅斯的一艘大型無動力海上浮動兵營發行裝修而成,是一座功能齊全的“海上酒店”。

沿雙層棧橋走向海洋深處,在未來二期建設規劃中要建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苑海上衛雄光塔。是一座科技,餐飲住宿,休閒娛樂,觀光購物於一體的青島 樗性建築之一。

小魚山

我們接下來要瀏覽小魚山公園,小魚山海拔並不高,只有61米,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前臨大海,背倚青島老城區,因此被譽爲售賞青島近海全貌的最佳制高點。德軍侵佔青島時(1897年),發現了這一地理優勢,便在山頭號修建了堅固的炮臺,這座餱臺在日德青島之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爲德軍最後一個掛白旗的炮壘。

小魚山位於萊陽路東端的魚山路上,是島城十大山頭園林公園之一。這裏曾是會前村漁民曬漁網、晾魚乾的地方。小魚山原是一座無名的山頭,因山前的路是根據山東東阿縣一座佛教名山“魚山”命名的,小魚山因此路而得名。小魚山公園佔地2.5公頃,於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爲青島的十大景點之一。

我們從小魚山的大門拾階而上,看到的這個亭子是一個挑檐式的六角亭,因在亭內可以看到碧盪漾的匯泉灣,故得名“碧波亭”。它的匾額“碧波”二字是由著稱的國畫藝術大師吳作人書寫的。站在這裏,大家看遠處的山頭上有三棟紅色蘑菇樓宛如三柄熊熊煅燒的火炬,那就是信號山公園。在半山腰綠樹叢中的那棟別具特色的建築是青島迎賓館,原是“德國總督府官邸”,俗稱“提督樓”。它是德國威廉時代的典型建築式樣與青年風格派手法相結合的德式建築,被中外友人讚譽爲世界珍貴的建築“標本”,我們稍後會詳細介紹。大家看右下方有兩棟民族式建築,一座形如城樓,一座貌似宮殿,那裏原是青島海產博物館,現在是青島海底世界。

接下來看到的這座三層的八角閣叫“覽潮閣”,“覽潮閣”匾額的三個字也是由吳作人題寫的,閣高18米,登閣遠眺,可以充分領略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獨特風貌。在覽潮閣上觀賞海月,也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到了農曆中秋時節,一輪明月躍然星空,使人頓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之感,這也是青島十大景觀之一“魚山海月”。大家再看這個覽潮閣的裝飾圖案,都是魚。在我國古代,大部分建築都以龍鳳爲裝飾,這裏也體現了小魚山的特色。

現在看到的這個白色雪花石浮雕是小魚山的山標,它由現代的“小”,“山”字和古老的象形文字“魚”字組成,周圍是黑色的大理石線刻文字壁畫,突出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漁獵的生活場景。

來到小魚山不僅可以看到青島風貌,釉彩壁畫也是一絕。我們看到的這幅是釉上彩壁畫“八仙過海”,它是由中央工藝美 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79級物藝系的師生共同創作,畫稿曾獲得全國美展一等獎。

轉過彎來看到的這幅釉下彩壁畫是“蒲松齡宇宙”,作品描繪了蒲松齡故居及“畫皮”,“嶗山道士”,“促織”,“席方平”等聊齋故事情節,還爲小魚山添了幾分神祕色彩。

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座亭子叫“擁翠亭”,在這可以看到遠近蔥鬱的山巒風光而得名。亭子的匾額也是由吳作人題寫的。

大家再看,山下這一片沙灘是第一海水浴場,它是青島市區面積最大最熱鬧的一處沙灘。浴場座匯泉王朝大酒店,是青島第一家合資飯店,由香港嚴正聲明酒店管理集團管理,是一家五星級酒店。酒店後面是天泰體育場和匯泉廣場。旁邊那個公園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中山公園。建有高塔的那座山是太平山,海拔116米。此塔是中國奧運觀光塔,也是青島廣播電視塔。塔高232米,是青島建置百年的新標誌之一。

到這裏大家就把青島老城區的全貌盡收眼底了,接下來的自由活動時間,您可以免費登上覽潮閣,看看如畫的前海灣,感受青島的涼爽海風。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8

天貺殿後面是後寢三宮,中爲正寢宮,面闊五間,兩邊爲配寢宮,各三間,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20xx年)詔封泰山神爲“天齊仁聖帝”後,考慮到還缺個皇后,便於同年封了一個“淑明後”,併爲“她”修建了後宮,從“嬪妃”則居住配寢宮。封建統治者爲了達到“借神安民”的目的,真可謂“用心良苦,處心積慮了”。

天貺殿兩側爲東西碑廊,各種碑碣漢畫像石琳琅滿目,泰山歷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這裏。這些碑刻幾乎集中國書法之大成,上追晉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隸篆,體例俱全;顏柳歐趙,風格各異,其中有七大漢碑的《衡方碑》、《張遷碑》;晉代三大豐碑之一的《孫夫人碑》;造形新穎,書法相異的《雙束碑》;泰山佛教記事名碑《大唐齊州神寶寺碑》等共19塊,均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西側廊內陳列的48塊漢畫像石是自1960年以來,幾次清理大汶口和舊縣東的漢畫像石墓而集。這些漢畫像石,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有的反映車馬出行、樂舞百戲等社會生活;有的描述神話故事;也有反映歷史人物的,畫面圖案工整,造型生動,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國傳統的畫技同線刻、浮雕揉合一體,體現出古拙質樸、雄健壯美的特點,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和東漢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

出碑廊,過炳靈門,是“漢柏院”。院內原有“炳靈殿”,毀於民國年間。院中五棵高大的古柏,枝椏交錯,若虯龍蟠旋,相傳爲漢武帝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20xx年)封禪泰山時所植,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漢柏院”由此得名。

院北的“漢碑亭”是1959年在炳靈殿故址上修建的,亭子建立在三層石砌的高大臺基上,十分壯觀。臺基壁上鑲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49年)泰安知縣何人鱗所書杜甫的《望?gt;>和《秋興》等名人詩刻。登上亭子極目四望,天光雲影,心寬臆闊,岱廟全景,泰城全貌盡收眼底。

漢柏院內碑碣林立,約計90餘塊。其中有後人隸書的東漢張衡的《四愁詩》、曹植的《飛友篇》,有後人篆書陸機的《泰山吟》、謝靈運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書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禎年間陳昌言、左佩鉉題篆的《漢柏圖贊》、乾隆皇帝御製的《漢柏圖》和當代衆多名人留下的墨跡。置身於碑林之中就象讀了一部中國的歷史,接受民族的薰陶,,會給每一個嚴肅的觀賞都留下不盡的思索。

由漢柏院向北行,穿過幽靜的小花園進入一個小巧玲瓏的四合院。這裏逝帝王祭祀泰山時居住的地方,因座落在東華門內,故稱“東御座”。其建築爲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所建,明代稱迎賓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稱駐蹕亭。東御座由長城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組成,院內建築精美,綠樹掩映,清靜幽雅,給人以超世絕塵之感。五間正殿高築臺基之上,殿內按清宮設置作復原陳列,有乾隆帝臘人座像,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傢俱及各種大理石花紋飾和金絲鏽古器型的掛屏以及文房四寶。著名的“溫涼玉雕花圭”、“沉香獅子”和“黃地蘭花瓷葫蘆”是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拜泰山時的供品,並稱泰山“鎮山三寶”。大門和殿堂裏身着清代古裝的“衛士”、“宮女”以清庭禮儀迎接遊客,使遊人彷彿回到遠古的時代,浮想聯翩。

殿堂臺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護罩,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鐫刻秦始皇功德銘和秦二世詔書,爲丞相李斯書寫。他以簡練秀雅的小篆代替了當時筆畫繁贅的大篆,字跡剛勁挺拔,一掃衆家肥呆之氣,碑文共222字,後漸泯滅,明嘉靖年間還尚存29字,原立在岱頂玉女池旁,後經滄桑沉淪,幾次失而復得,今唯剩10個殘字,完整者七。堪稱稀世之寶,被列爲國家一級文物。

出寢宮向北,爲岱廟的最後一進院落。東西兩座花園內各種盆景千姿百態,藝術地再現了泰山的一景一物,奇花異草。西南方西臺上的鐵塔鑄於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原爲13級,現僅存3級,造型質樸,仍不失當年風采,與鐵塔對峙的東南方臺基上的銅亭,又稱“金闕”,爲全銅鑄造,仿木結構,高4.4米,闊3.4,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20xx年)鑄於岱頂碧霞祠,爲供奉碧霞元君而建。明末清初移于山下靈應宮,1972年遷入岱廟,是目前國內僅存的三大銅亭之一。

“厚載門”是岱廟的最後一道門,是1984年重建的。門上有“望嶽閣”三間,黃瓦明廊,紅柱隔扇,猶如空中瓊閣。站在閣上仰望岱嶽雄姿,青山繞白雲,綠樹生輕煙,天門雲梯宛若游龍浮掛天邊。

出厚載門北行爲紅門路,過岱宗大街不遠即到登山之起點,泰山的山門——岱宗坊,由此起步,將步步登高,飽覽泰山的最佳風景,直至登“天”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9

雲南麗江的束河古鎮是一座多姿多彩的古鎮。

束河古鎮處於麗江所有景區的核心部位,是遊覽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長江第一灣和三江並流風景區的樞紐點。從麗江古城往北,沿中濟海東側的大路程行約四公里,便見兩邊山腳下一片密集的村落,這就是被稱爲清泉之鄉的束河古鎮 。當年徐霞客遊芝山解脫林時,曾走過此道,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爲十和院"。"十和"即今 束河古鎮之古稱。

束河坐東朝西,背風向陽,村後山林爲玉龍山南下之餘脈,山形秀麗,植被茂密,白沙岩腳院有鳳凰山,爲麗江木氏發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變,呈祥瑞之象,堪輿家稱爲“丹鳳含書之地”, 預言文化昌盛,興旺發達。

村北柳蔭深處有九鼎、疏河兩個龍潭,泉水清澈、波光閃爍,分爲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後、菜園田邊穿流而過,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鄉之秀。

由於茶馬古道的發展,產生了各種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後,該地成爲滇、川、藏交界地域內著名的“皮匠村”,出產皮鞋、皮貨、麻線、鐵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跡走遍茶馬古道的每一個角落。

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麗江設立"神川都督府",茶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進藏;宋王朝的軍事需要,刺激"茶馬互市的繁榮";於是,從元、明以來到近代,茶馬古道成爲滇、藏、川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

茶馬古道起於滇南,經過大理、麗江、迪慶、拉薩,止於印度,貫穿中國西部人文風情和自然風光最具魅力的"三江並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關注。

《茶馬古道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研究並展示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也是麗江市第一家從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傳、推廣的專業機構。

茶馬古道博物館由《序廳》、《史事1廳》、《史事2廳》、《束河廳》、《皮匠廳》、《茶馬風情廳》、《茶藝廳》、《影響資料中心》等8個部分組成,比較系統地介紹了茶馬古道的起始時間、線路和重大歷史事件,是人們瞭解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館的建築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組成部分,其中的"大覺宮壁畫"爲江南著名畫家馬蕭仙作品,一直保存到現在,筆法洗練,技術精湛,保留了唐代畫風,1998年被列爲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內健步而行,叢林般的糧架聳在青龍河畔,構成納西族農耕文化的圖騰標誌。

古老的石橋,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馬石,馬鍋頭的豪宅,還有馬鞍、馬鈴、馬燈、皮口袋、酥油桶,以及來自印度、尼泊爾、的各種舊貨,撫今追昔,讓你浮想聯翩。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0

鳴沙山又稱神沙山、沙角山。它位於甘肅省敦煌城南7公里處,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東西綿延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達數十米。

整個山體由紅、黃、綠、黑、白米粒狀沙粒堆積而成,狂風起時,沙山會發出巨大的響聲,輕風吹拂時,又似管絃絲竹,因而得名爲鳴沙山。鳴沙山有二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對於鳴沙山的鳴響之謎,古人難以理解,只好用傳說故事來解釋。如今進入科學發達的現代,人們對此謎進行科學的探究和推測,對於鳴沙山的鳴響之謎主要有三種解釋:

一爲靜電發聲。鳴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風力的推動下向下流瀉,含有石英晶體的沙粒互相摩擦產生靜電。靜電放電即發出聲響,響聲彙集,聲大如雷。

二爲摩擦發聲。天氣炎熱時,沙粒特別乾燥而且溫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發出爆裂聲,衆聲匯合一起便轟轟隆隆地鳴響。

三爲共鳴放大。沙山羣峯之間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鳴箱。流沙下瀉時發出的摩擦聲或放電聲引起共振,經過天然共鳴箱的共鳴,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迴響聲。

鳴沙山現在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遊客在這裏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騎駱駝登沙丘,也可以滑板滑沙、跳牽引傘、滑翔傘,進行沙浴、沙療,情趣盎然。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1

新年期間,我外婆 帶我、表哥、表哥的外婆、外公 一起去華僑城的錦繡中華民族村去玩。

我們來到了錦繡中華的大門前,我和哥哥跑到門口旁邊的一家小店裏。我和哥哥一起看店裏的東西,我和哥哥都想要一架縮小型望遠鏡。因爲價格太貴,我們就一起用一架望遠鏡。

我們進去以後,有一片巨大的廣場,我們玩着玩着,最後連表演都忘了,是爺爺提醒我們的。然後我們就去看藏族的表演。一路上有許多的美食小鋪。我和哥哥都忍不住了,我要了一串雞蛋燒烤和一串棉花糖,哥哥要了兩串烤魷魚,我們就開開心心的過了美食街。

到了藏族的表演場地時,表演已經開始了。我們一邊看錶演,一邊鼓掌。演出結束了,觀衆們有的叫、有的喊、有的鼓掌。

我們接下來去了吊橋,我們看見好多人都提心吊膽的,深怕自己掉了下去。哥哥明明知道我很害怕,還故意讓橋動。整個橋上的人都緊張地抓住橋繩,包括我。突然我看見有一個人從橋上飛了過去,我還以爲我眼花了。我去問外公,外公說那是有人在玩溜索。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2

歡迎大家來到仙景臺,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仙景臺!

仙景臺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部和龍市境內,距延吉市100公里,風景區面積499平方公里。海拔920米高的主峯,由於多組裂隙和球狀風化塑造了非常奇特的花崗岩地貌景觀。

奇峯有三兄峯,高麗峯,駱駝峯,金龜峯等,奇巖有象鼻巖蘑菇巖。神仙宮,一線天,扇子巖,以及新生代多期噴發的玄武岩熔流狀,彩柱狀,拱棚狀,長壽洞。財神洞等,奇水有圖們江上游146公里中朝過境界河,圖們江源頭和園地;奇鬆有仙麗鬆,甲麗鬆,盤龍鬆,弓龍鬆,臥樹包石的等林海景觀。此外還有金達菜花野菊共,雲海日出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有歷史悠久的唐朝時期渤海過第三代文王大欽茂遊渡舊址,七星寺遺址及圖們講上游南坪口岸,朝鮮茂山鋼城市容,崇善口岸等300多處景觀,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仙人巖是經過數千年的風雨、陽光的理化作用和花崗岩自身的裂隙、層狀風化雕塑形成的造型完美、形象逼真的仙人側臉輪廓,因而得名爲仙人巖。仙人巖的形成意味着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天然雕塑才能。

仙耳巖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雕塑工藝奇觀。傳說中遠古時期仙景臺住着天王委派的白髮蒼蒼的神仙老翁,叫天福。他在仙景臺盡情遊覽,享受着人間朝仙拜佛的樂趣,陶醉在人間美滿幸福的歡笑聲時,接到 “天王聖旨”,它不敢違抗天王的聖旨,要離開人間天堂之時,把自己的耳朵留在千姿巖11米高的絕壁上,以表達仙景臺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和美好的故鄉之戀。

仙景臺羣峯雄偉壯觀,直插雲霄,千姿百態,橫看成嶺側成峯,奇秀壯觀,自古就有“天下第一仙景”之稱,已成爲國內外遊客的旅遊勝地。

20_年5月,吉林省仙景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3

在吉林能看到最美的霧凇奇觀的地點應當是在“霧凇島”。在這裏,烏拉街鎮韓屯、曾通屯是霧凇最爲集中和最佳的拍攝地,又因這裏的江面上有個小島,所以,大家就逐漸把這裏叫成霧凇島了。

霧凇島離吉林市近40公里,地勢較吉林市區低,又有江水環抱,冷熱空氣在這裏相交,冬季升騰起的大霧常常籠罩着這個近6平方公里的小島,有時竟一天也見不到太陽。在這樣的天氣下,掛在樹上的霧凇是不會掉落的,並且夜裏又會掛上一層。而島上的曾通屯又是欣賞霧凇最好的去處,曾有“賞霧凇,到曾通”之說。

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在“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晨看掛”是早起看樹掛,看那些千年的榆樹,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而“待到近午賞落花”,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樹掛開始一片一片脫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風吹起脫落的銀片在空中飛舞,明麗的陽光輝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顏六色的雪簾。去拍霧凇的時候,一定要果斷。如果天氣晴朗,9:00時太陽已經完全升起,會看見潔白的霧凇掛在各種造型的樹枝上,映襯在碧藍的天空下。一到了10:00,太陽輻射會使霧凇開始從樹上脫落,向陽面的霧凇開始發黑(其實是露出了樹枝)。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4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處新進發現的保持着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以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爲主;以岩溶景觀爲輔;兼有大量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羣生,潭潭相 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堪 稱全國之最的十里峽谷棧道,讓人驚讚不已。憑棧探幽,您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之間的天地靈氣。被遊客譽爲“中國第一險峽”,“金刀歸來不看 峽”。

傳說峽中有一把金刀,每當夜晚時分,金光閃閃照耀峽谷,金刀峽因此而得名。

元朝末年,華鎣山下有一壯士--張昆,其人勇武過人,好打抱不平,頗有俠士風範。

此人早年靠採薪伐木爲生,時常出沒於華鶯山的深山老林之中。一日,張昆進山砍柴,迷失於一峽谷之中。當夜正值月圓,一輪滿月徐徐升起,柔柔的月光輕輕地瀉進峽中。張昆正陶醉於此情此景,只見峽中深處有一事物在月光映照之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輝。張昆藝高膽大,見此異象,更是要探個究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把插入峽壁岩石的金刀。張昆暗自思量:今日迷路於此,原來是同此刀有緣。遂上前拔刀,不想紋絲不動嵌在石縫中的金刀竟被輕輕抽 出。張昆大喜:天賜金刀,定是將大任於我也!天明之後,張昆憑此刀披荊斬棘,終得以出峽。

自此,張昆胸懷大志,勤讀詩書,苦練武藝。時值元末,天下大亂,張昆加入一山賊組織,該組織專幹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勾當。張昆對此深爲不滿,常表露於言語之中,而山大王朱五貪圖張昆所攜金刀,正欲藉機將之除去,將金刀佔爲己有,不想山大王及其心腹技不如人,反被張昆所殺,衆嘍羅便推張昆爲首 領。張昆帶領衆山賊從此洗心革面,劫富濟貧,在華鎣山一帶威振一方。

時值明玉珍在重慶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張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銜將壯志未籌的張昆招入帳 下。張昆智勇雙全,加之吹毛斷髮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戰陣之上躍馬揚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很快成爲夏王戰下頭號猛將,被夏王賜與別號“張金刀”。當時,夏國初立,元將阿那赤屯重兵於涪 洲,對重慶虎視眈眈,夏王爲改變此被動局面,便先發制人,揮師東下,決心一戰定江山。兩軍在今涪陵藺市陷入膠着狀態,僅隔一橋相持,夏國勞師遠襲,相持日久,士氣日漸低靡,情況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頭。一日,張昆騎馬上高坡觀察敵情,見敵軍陣營之中皆是馬已上鞍,即將發動馬隊的衝擊,蒙古鐵騎素以來去如風,驟如山丘,散如秋雨,衝擊之時勢如破竹聞名天下。張昆見此危急狀況,立刻組織了三百勇士,俱是頭頂鐵盔,身披銅甲,手持狼牙棒,伏於橋頭兩側。只見元軍鐵騎呼嘯而來三百猛士突然涌 出,在橋頭處,猛揮狼牙棒力劈馬腿,只見馬腿血肉橫飛橋頭,騎兵紛紛,整齊的馬陣立時大亂,在橋頭互相踐踏,擁作一團。

張昆見勢,催動大隊人馬趁機掩殺,大獲全勝。斬獲敵軍首領阿那刺,並順勢攻陷了涪洲。此戰一舉穩定了夏國疆土,張昆功勳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爲“安得猛士將軍”。自此,“張金刀”--張將軍的威名名揚海內,張昆家鄉的人們爲紀念張將軍就把當年張昆得寶峽谷稱作了金刀峽。

驚魂臺

進了山門,步行約五分鐘便可看到一平臺,長約5米,寬3米,站在臺上往山崖下望去,確有觸目驚魂之感,有恐高症的遊客萬不要走過去。相傳解放戰爭時期,雙老太婆派她隊下十餘人去解救被捕的共產黨人,結果失敗,被敵人圍追至此,彈盡糧絕,他們一行十餘人手挽手肩並肩跳下山崖,英勇救義,嚇得敵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驚魂臺。

神鷹沐浴

金刀峽上段入口處,右側峽巖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鷹嘴頭突入峽空,清澈泉水從鷹嘴灑淌而 下,使峽口顯得特別蔭涼滋潤,森嚴壁壘,這就是金刀峽內第一勝景--神鷹峽。站在本道上,遠觀神鷹其鷹爪又幻化爲一隻俯視清潭的小鷹頭,從它張開的嘴中流出晶瑩剔透的珠串。這一大一小兩個鷹嘴泉集於一 身,使得神鷹峽更加神奇壯麗。

懸天飛瀑

位天金刀峽上峽口右側日照壁,山崖崴峨,筆直衝天。一股銀白色的飛泉傍着雄偉的山勢從天而降,瀑高約150米,寬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時何因鑿之無從考證。據當地一百歲老翁講,曾有一遠方老道在此修煉多年,後得道成仙,在某個久雨初晴的正午,駕一道彩虹而去。並說當年白蓮教亦在此活動。

乾旱時節

飛泉如銀絲鏈串飄灑於天地之間;涼風拂過,泉水隨風飄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點點滴滴甚似好看;山雨過後,山洪入峽,泉如潮涌飛演直下,瀑布猛增達十餘丈,瀑聲震聲天動地,如百鼓齊鳴,其勢如虹,十分壯觀廳特。因此瀑布隨雨旱時節變化顯著所以人們又稱它爲雙面飛瀑。崖半有一橫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聲如雷,震耳聾;水花飛油,空翠溼人衣;隔簾遙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遠硯飛瀑,氣勢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絕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獅頭峽

距神鷹峽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峽上段第二勝景獅頭峽。此處峽巖突峙,形成幽窄深澗,棧道下溪流時而潺潺娓唱,時而如鼓咚響,棧道隨峽崖急轉彎處右岸,一巨大岩石突入峽空獅頭下有一綠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閃光。此峽又蒼老的面容,猶如飽經滄桑的老人的臉,而其身上兩層光滑柔順的獅毛,又不可懷疑其獅王的身份。此峽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與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獅身人面遙相呼應。走進幹回谷,爲何右有神鷹左有雄獅鎮守峽口呢?鎮守幹回谷的兩獸乃是兩神仙的坐騎,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飲了幾杯瑤池美酒,昏昏大睡。於是兩獸便私入凡間,又爲金刀峽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愛夫妻,過着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不料兩神仙酒醒後發現坐騎不在身邊,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兩獸不從,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來捉拿。夫妻二人與天兵大戰千餘回合,王母爲二人的深情所感動,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鎮幹回谷,保此地平安。

彌勒佛

位於金刀峽下段中部右側,憑棧觀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複他的名言:“笑 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難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逢陽光直射,則有一道七色彩虹橫跨佛身,此謂佛光顯現。佛經上講,若遇佛光,必有好運。

老君醉酒

經過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區中部有一50餘米的石龕。壁龕上小下大,上淺下深,龕底可容納百餘人。從龕頂墜落而下的一幅銀簾,散珠濺玉,飄灑空際,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這纔有神仙坐騎私下凡間,享受人間天倫的故事。

景區內爲峽谷地貌,四季涼爽。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5

廣州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築。原稱陳氏書院。在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清代中葉以後,廣東各縣多在廣州建書院,以供同宗子弟讀書或參加科舉考試,又是祭祖的宗祠。該祠規模宏大,裝飾華麗,是廣東地區保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築。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它是當時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宗親合資興建的族祠。陳氏書院以其精湛的裝飾工藝著稱於世,在它的建築中廣泛採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彩繪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做裝飾。雕刻技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相互映託,使書院在莊重淡雅中透出富麗堂皇。

陳家祠堂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陳家祠堂的建築結構可分爲三軸、三進,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佈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祠堂建成之初時的聚賢堂是供族人集會之用,後來改作宗祠,兩邊的側房供書院使用。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去的景點是巽寮灣。巽寮灣位於惠東縣城平山鎮南部,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南海大亞灣的東部,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巽寮灣的山、海灘、海島巨石遍佈,海灣一帶有摩崖石刻30多處,總長20多公里的海岸線內,有八個海灣,海面隱隱約約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洲。巽寮灣後三角島是由三座相連的小山組成小島,島上泉水清澈,沙質柔軟,峯奇石怪。巽寮灣是粵東數百公里中海水最潔淨的海灣之一。除了一類的海水及沙灘沙質外,海灘上軟細潔白的海沙含硅量高達99%。有“天賜白沙堤”美譽。踏足沙灘,你可以在沙灘上脫下鞋子盡情地嬉戲,感受腳板與細沙的摩擦依然是個舒適休閒的海濱度假地。踏足沙灘,享受一流的陽光和空氣,領略藍天、白雲、沙灘、海浪的養生詩情畫意,盡情欣賞琳琅滿目的海底世界,度過難忘的藍色之旅。巽寮位於惠東縣的大亞灣畔,依山傍海,環境幽雅。海濱10多裏的半月形海灘,沙細潔白。1米多深的平坦淺水達200多米之寬,是良好的天然海水浴場。海上的大小洲嶼如同仙山瓊閣。巽寮各處的奇周到怪石,富有海角天涯的景色。特別是磨子石,是天作地造一座大型的石磨,兩塊重達百噸的巨石相疊而成,旁邊有各種各樣形態奇特的石羣,象滿地米、石一樣,有鬼斧神工之妙,是巽寮石景觀的典型代表。

巽寮地名古來有之,相傳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北宋年間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皇帝貶來惠陽,幾個老婆之中唯有出身歌妓的王朝雲相伴(其墓現惠州西湖),初下南方,天氣悶熱,夫婦倆每到公休日就特喜歡來到巽寮這地方度假消暑,其時巽寮名叫鴨寮,是鹹淡水交界,邊民喜來放鴨之處,此鴨字與歌妓出身的王朝雲相沖,於是乎定叫老公改名,作爲一方頭頭的領導與大文人蘇東坡不敢怠慢,他發現整個大亞灣像個八卦形狀,而鴨寮這地點處在"巽"卦上(乾、兌;震、巽;坤、艮;離;坎),且巽代表風的意思,因此地常年微風佛面,海不揚波,順手一提書於巖上:巽寮。巽寮處北迴歸線以南依山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總長16公里的海岸線內、有八個海灣,海面隱隱約約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洲。那潔白的沙灘,真的跟麪粉一樣細。寬在30-60米之間變化,海水清澈透明,是盛夏海濱旅遊得天獨厚的勝地.巽寮灣的山、海灘、海島巨石遍佈,海灣一帶有摩崖石刻30多處形似鳳凰,早在咸豐二年就有大書法家寫了“日暖風池”四個大字刻在鳳池小島懸崖上,其餘均是北京、廣州的學者和著名書法家,如:原全國人大常副委員長許德珩、原海軍總司令肖勁光、原全國政協啓功、黃苗子名人商承祥、邵恆秋、祖紹光、秦鄂生等二十八位同志所書。在巽寮灣後山三角洲是由三座相連的小山組成小島,島上有清澈的泉水,有柔軟清淨的沙灘,還有許多不用經過揣測就可定名的石景,如“綿羊戲海”、“龜璞飛鳥”、“駿馬探海”等多處石景官有“動物石景公園”之稱,嘉宏海公園度假村別墅區後面的哨所海、湖、江、泉、瀑、島和名山古剎等各種旅遊資源於一體,遊客沿着石階山路上到山頂,可以俯視整個巽寮海灣遠眺:海天相接,遠山淡雲,渾然一體;俯瞰:“潮水洶涌,水浸灣環”,令遊人叫絕。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7

縉雲山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爲縉”,故名縉雲山。

佛教淵源:

縉雲山是四川境內的佛教勝地之一,原有寺廟十多座,現存縉雲寺、溫泉寺。縉雲寺坐落在“獅子”、“聚雲”兩峯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它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0xx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於宋,明末毀於兵火。現存廟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山上還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時代的古建築和歷史文物。1930年,佛門長者太虛上人得到川督劉湘的支持,在縉雲寺內創辦了“漢藏教理院”。次年正式定名爲“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由大虛上人任院長,並從拉薩、康定等延請羅桑呼克圖、滿智、超一等來此主教。一時“喇嘛來渝者,前後絡繹不絕……”縉雲山因此成爲當時宏揚佛學的淨土,而獲得“小峨眉”美稱。

名勝古蹟:

"山如碧玉水如黛,雲在青大月在鬆",它雄峙於嘉陵江小三峽之溫湯峽之西岸,與北溫泉相鄰,山上奇峯聳翠、林海蒼茫、古木參大、古剎林立,集雄、險、奇、幽於一身,素有川東小峨嵋之稱,爲全國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緒雲山風景秀麗、名勝古蹟衆多。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峯、香爐峯、獅子峯、聚雲峯、猿嘯峯、蓮花峯、寶塔峯、玉尖峯和夕照峯等九峯。其中玉尖峯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風姿。

避暑勝地:

重慶與武漢、南京齊名,並稱長江邊的三座火城,每年夏季酷暑難當。令人望而生畏。位於重慶市北的縉雲山,九峯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雲濃霧重,常溫比市區約低5-7度,滿山蒼翠,清雅怡人,是重慶著名的避暑勝地。此外,這裏還特產極具地方特色的縉雲甜茶。

概述:

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爲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北碚境內,距渝中區約60公里。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海拔900多米,最高處1030米。景區之內現有獅子、香爐、日照、猿嘯、夕照、蓮花、玉尖、寶塔、聚雲九峯。其中玉尖峯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丰姿。獅子峯是縉雲山的主峯,峯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岩石上,用鐵欄杆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裏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峯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在獅子峯觀日出、賞雲海,其壯麗不讓東嶽泰山。縉雲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爲縉”,故名縉雲山。縉雲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爲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

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峯、香爐峯、獅子峯、聚雲峯、猿嘯峯、蓮花峯、寶塔峯、玉尖峯和夕照峯等九峯。其中玉尖峯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風姿。

縉雲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餘公頃,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雲山,堪稱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雲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xx年),後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爲“縉雲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爲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樑或北周作品.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

錦繡中華是深圳華僑城的一個旅遊區,坐落在風光綺麗的深圳灣畔。她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佔地四百五十畝,分爲主點區和綜合服務區兩部份。“一步邁進歷史,一天遊遍中華”是該景點的口號,園中的82個景點均按中國版圖位置分佈,大都按1:15複製。其中有五萬多個栩栩如生的陶藝小人和動物點綴在各景點,生動再現了我國的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

景點區中,近百處景點大致按照中國區域版圖分佈,是中國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精粹的縮影。這裏有名列世界八大奇蹟的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有衆多世界之最:最古老的石拱橋、天文臺、木塔(趙州橋、古觀星臺、應縣木塔),最大的宮殿(故宮),海奇山峯(黃山)、最大瀑布之一(黃果樹瀑布);有肅穆莊嚴的黃帝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輝煌的孔廟、天壇,雄偉壯觀的泰山,險峻挺拔的長江三峽,如詩似畫的灕江山水,有杭州西湖、蘇州園等江南勝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樓名石窟以及具有民族風情的地方民居;此外,皇帝祭天、匯豐銀行緒大婚、孔廟祭典的場面與民間的婚喪嫁娶風俗盡呈眼前。總之,您可以在一天之內領略中華五千年曆史風雲,暢遊大江南北錦繡河山。景區內還有一個綜合服務區——蘇州街汲取蘇州建築及園林藝術精華,並保留中國傳統商業街坊之特色。在這裏,有京遊客在村寨裏除了可以欣賞各民族民居及風情外,還可以參加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品生產和民族風味食品的製作。該村還安排了各種民族表演遊行和民間喜慶節日活動,由於村中的村民基本都是從各地的少數民族村寨中挑選出來的,本來就是少數民族人,所以他們的表演和日常的生活習俗都是原汁原味,遊客在這裏能夠領略到真正的少數民族文化。川蘇粵風大菜系及各地風味小吃,有民族歌舞、民間手工藝製作表演及反映中國秀麗山河的三百六十度全景環幕電影,更有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古董滋補藥品、名優特產以及富有錦繡中華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可供選購

錦繡中華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築於一體的大型文化遊覽區。由香港中國旅行社與深圳華僑城經濟發展總公司投資建造,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深圳灣畔,毗鄰著名的錦繡中華微縮景區。

這座佔地18萬平方米的民俗文化村,以"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薈集精華,有所取捨"作爲建村的指導原則,爲了從不同角度反映我國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景區均按原景觀的1:1比例,建有我國21個民族的24個各具特色的村寨、庭院和街市。其中,16個村寨的村民們在各自村寨,向嘉賓們奉獻具有濃郁鄉土風味的民族歌舞。

80個景點的節目,全部由當地民族演員表演。村內將每月舉行一次像火把節、潑水節一類的大型民間節慶活動。在這個民居薈萃的大觀園中,黎族的船形屋和佤族的杆欄式草樓相映成趣,再現了人類古老的建築文化;白族雕刻精美的"三房一照壁"和漢族的"四合院",則表現了高水準的中國傳統民居建築設計工藝。而伴隨着這些民居的,則是成片的海南椰林,參天的西雙版納古榕,開屏的孔雀和漫步的大象。遊客在"村"中可以乘車,步行,也可以乘船漫遊。

遊客在村寨裏,除可瞭解各民族的建築風格外,還可以欣賞和參與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品製作,品嚐民族風味食品,觀賞民族藝術大-、專業水平的演出歌舞晚會、民俗陳列館、民間喜愛節目等各種場景,讓遊客領略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藝術。民俗村內有十多個手工作坊,有二十多項民間手工藝和民間小吃製作表演,如維族手繡,苗族蠟染,傣族竹筒飯等。每當夜幕降臨,氣勢恢宏的民族歌舞藝術大-開始,誼放的鼓樂隊、快的龍燈隊、詼諧的民間社火、端莊典雅的民族時裝隊,在民俗村內緩緩前行;民俗村內的民族音樂噴泉隨着音樂噴出五色水柱,景區夜空的遊光光束,把遊客帶進歡樂的熱潮,帶進中華民族生活的美妙詩篇之中。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19

西安事務眷念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開國路69號(原金家巷1號張學良第宅內)。1982年,國務院將這裏闢爲西安事務舊址,併成立西安事務眷念館,列入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

原張學良第宅建於1932年,爲對象分列三座三層磚木佈局西式樓房,附近築砌青磚圍牆,大門開在北牆正中。東樓是構造樓,中樓是客堂、集會會議室,西樓是張學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悲觀抗日、起勁的蔣介石,發作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務。事務產生後,中國共產黨主張僻靜辦理,以毀壞東瀛鬼子帝國主義和百姓黨親日派的詭計,促成國共相助,連合抗日。12月17日,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委託,帶領中共代表團赴西安同張、楊協商,與蔣介石會談,迫使他接管遏制內戰同等抗日的主張。西安事務的僻靜辦理,成爲時事轉換的關節,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戰的轉變,促進了抗日民族同一戰線的形成和成長。

周恩來、葉劍英比及西安後,即住在張第宅的東樓,在中樓與張學良、楊虎城交涉,並和二人與南京當局代表宋子文等會談。止園是楊虎城第宅地址地,位於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側。建於1933年,主樓爲傳統宮殿式構築。西安事務前夕,張、楊在這裏密商動員兵諫,周恩來也曾親臨止園商談,促成西安事務僻靜辦理。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西安動員兵諫,欺凌蔣介石抗日的變亂。1935年,中國共產黨宣佈《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同一戰線的主張。世界人民的抗日行爲進入新的飛騰,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越發不得民氣。在西北擔負剿共使命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煩內戰,力主抗敵,在世界抗日行爲飛騰的敦促下和中國共產黨抗日同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兩軍率領人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共產黨及赤軍產生接洽,起源奠基了三方連合抗日的政治基本。

蔣介石於1936年12月4日飛抵西安,要挾張學良、楊虎城:如不加緊“剿共”,即將張學良、楊虎城兩部別離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進駐西北。張學良、楊虎城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蔣加以拒絕。兩位愛國將領遂毅然抉擇實施兵諫。12月12日破曉,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的衛隊交火。蔣聞槍聲,急促越後牆逃脫,貴州導遊詞,爬上山坡潛伏,被張學良的衛隊搜刮發明後捕捉。同時楊虎城手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級黨、政、軍官員陳誠等10餘人拘押。張學良、楊虎城於12日連忙公佈打消“西北剿匪總部”,創立抗日聯軍西北姑且軍事委員會,張學良、楊虎城分任正、副委員長。通電世界提出改組南京百姓當局,遏制內戰,開釋救國會首腦及統統政治犯,開放公衆愛國行爲,保障人民會議、結社自由,實施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集會會議等8項主張。同時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連合抗日大計。西安事務產生後,南京百姓當局中以何應欽爲首的親日派主張襲擊西安,藉機擴大局勢,篡奪蔣介石的統治權利,進一步與東瀛鬼子妥協。英、美帝國主義及親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則但願事務僻靜辦理,以維護蔣介石的統治職位和英、美在華好處。宋子文、宋美齡委託英籍參謀端納飛西安探視環境。16日,何應欽就任“討逆軍”總司令,並響應作了軍事陳設,派飛機轟炸西安鄰近地域。

中共中央說明白海表裏形勢,確定了僻靜辦理事務的目的。17日,以周恩來爲首的中共代表團達到西安,與張學良、楊虎城誠心交涉,並訪問各方人士,武斷主張僻靜辦理這次事務。22日,宋子文、宋美齡飛抵西安開始與張學良、楊虎城及中共代表交涉。24日,告竣了改組百姓黨與百姓當局、遣散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開釋上海愛國首腦、開釋統統政治犯、保障人民權力、聯共抗日等項協議。周恩來曾接見蔣介石,蔣暗示以人品包管,推行上述協議。25日下戰書,張學良護送蔣介石飛離西安。事務的僻靜辦理,敦促了國共兩黨再次相助,實現連合抗日,中國由此實現了從海內戰爭到世界抗戰的巨大轉變。但蔣介石其後背信棄義,使張學良遭恆久羈繫,楊虎城慘遭殺戮。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大家早上好,我是這次遊行的導遊。我姓_,名_。大家可以叫我小_。今天讓我們特殊一回,由我帶大家到廣州遊覽。

歡迎來到四季如春的廣州,美麗的廣州又叫花城。

今天我帶大家去遊廣州塔。她是廣州一個新景點,來廣州不上廣州塔,那就是白來廣州一趟了,哈,哈,哈哈……大家出發吧!

遊廣州塔最方便是乘地鐵,我帶大家坐3號線到赤崗塔站,由B出口出來。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位於廣州市中心的廣州塔!廣州塔也被稱爲“小蠻腰”哦,

因爲她獨特的結構,就像少女在搖曳纖細的腰肢一樣,所以纔有這一滑稽的外號!“小蠻腰”最細的部分是在66層,海拔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它還具有觀光、展示、遊覽和發射信號的功能!在廣州塔裏面,

還有6個世界之最,分別是:最高的自立式電視塔;最長的空中雲梯;最高的旋轉餐廳;最高的4D影院;最高的露天觀景平臺,真是吃喝玩樂什麼都行!在裏面,你還不用爲你的安全問題着想,因爲廣州塔可以抵抗8級地震,12級颱風,無論颳風下雨,裏面都是最舒適的哦!還等什麼,進去看看吧!

我已經爲大家購了票,現在分給大家,一人一張……請跟我通過安檢,注意不要帶水和食品……,現在我們已經坐上觀光電梯了,您會如騰雲駕霧般地快速上升,不用2分鐘,現在電梯已經穩穩停在84層、433.2米高的觀光層了。

大家可以隨便走走看看,窗外是360度的無敵風景,整個羊城都盡收眼底。請各位遊客往北看,這就是廣州的新中軸線,大家再低頭往下看,這就是中國第三長河-珠江,它就像一條綵帶,碧綠的江水,從塔底緩緩流過。膽大的遊客可以在凌空伸出的“玻璃格子”站上去,您會覺得猶如懸浮在雲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空的。看着玻璃地板下方的地面馬路,車流細小如蟻,珠江在腳底蜿蜒,可能讓您眩暈……

如果您晚上來到這裏,廣州的夜景更是美不勝收,讓您留連忘返。

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來遊廣州塔,請大家慢慢觀賞,我祝大家玩得開心……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1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雲山遊玩。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白雲區,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雲晚望”、“菊湖雲影”等都在白雲山裏。

來到白雲山腳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滿園的雲臺花園,裏面有許多奇花異草。最神奇的是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鐘,這個花鐘是由12種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組成的,每到一個時刻,就會有一種花開放,告訴你現在是幾點鐘。

沿着林蔭大道,來到白雲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峯巒疊翠間的能仁寺、黃婆洞水庫等景點。關於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小時候家裏貧窮,便到海南學習紡織技術。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道婆由少女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太婆,特別思念家鄉,就踏上回鄉之路。路上經過廣州白雲山,看到人們生活貧困落後,就留下來向大家傳授紡織技術。後來,爲了紀念黃道婆,人們就將黃道婆住過的地方稱爲黃婆洞。

沿着蜿蜒盤旋的山道向上,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白雲山頂。這裏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鳴春谷、摩星嶺、九龍泉等。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雲山風景區的天南第一峯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佔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鳴禽掛廊區、珍稀鳥區三部分。這裏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的歌聲在山谷間迴盪,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摩星嶺是白雲山的最高峯,海拔382米,登高遠眺,可以看到廣州市的全景。

白雲山爲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聚攏着三十多個山峯,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每當霏雨綿綿,雲霧繚繞於黛山蔥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雲山。

遊覽完了白雲山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後我們將以更以優質的服務爲大家提供旅遊幫助。謝謝!

2023澳門著名景點導遊詞 篇22

各位遊客:大家好!南通博物苑是中國最早的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博物館,它於1905年由愛國實業家張謇先生創辦,至今已逾百年。它的創辦,揭開了中國博物館事業的序幕,是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成果,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極爲重要的地位。南通博物苑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__年是南通博物苑建苑暨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一百週年,南通博物苑建設了6330平方米的新展館,新館特邀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擔綱主持設計,共有6個展廳,以“散點式”佈局和老倌珠聯璧合,同時也和當年老館的傳統園林園囿和諧相融。新老館的聯袂開放表明南通博物苑正續寫第二個百年的新華章。我們今天的參觀就從新館看起。

大家知道,張謇曾多次上書籲請清政府興辦博物館,由於不被重視,張謇只能在家鄉率先實踐,歷史讓張謇成爲中國博物館事業的開山第一人,南通博物苑成爲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祥地。當年博物苑初成,張謇曾欣然賦詩《營博物苑》,詩是這樣寫的:“濠南苑圃鬱?彬,風物駢駢與歲新。證史匪今三代古,尊華是主五洲賓。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蟲魚磊落人。但得諸生勤討論,徵收莫惜老夫頻。”如今博物苑與歲俱新,我苑在新館特建一塊詩壁以紀念張謇先生。

新館的第一、二展廳是《人文江海?南通地域文化陳列》。整個展覽用豐富的史料和文物,展現江海文化的深厚積澱,揭示南通人民開拓進取、包容開放的文化性格。分“曙光初現三角洲”“篳路藍縷啓東疆”“千載古城近世名”“鍾靈毓秀甲東南”“藝海拾珍遺鄉韻”五大部分。這裏展出的1、8米高的明代鑄銅媽祖坐像和張謇當年購置的豐田產織機,都是頗爲珍貴的文物。

新館的第三展廳爲《天產物澤?南通自然資源陳列》。

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南通市地處長江入海口與黃海黃金海岸交匯處的江海平原上,瀕江臨海,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網密佈,海塗遼闊。江海之濱還棲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及其他衆多的生物種羣。豐富的自然資源爲南通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這個展廳的陳列傳承張謇先生的辦苑宗旨,反映南通地方自然資源,展出博物苑歷年來收集、珍藏的各類動、植物標本。是市民認識家鄉、來賓瞭解南通的一個窗口。其中第六展廳是我館特闢的《騰飛之龍?恐龍專題展》。本展覽廳以生物演變史爲背景,以時間爲順序,加之情景演繹,重點突出恐龍從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毀滅的演變歷程。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遠古時代,去了解古生物的各種知識。首先經過的是地史長廊,這裏直觀、形象地展示演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過程。穿越侏羅紀森林,進入展廳的下沉中廳空間。在不同色彩的`燈光造型中,在巨石嶙峋的懸崖之巔,一具大型恐龍化石遠眺蒼穹,引頸呼號,分外奪目。這是恐龍廳最大、最壯觀的展示空間。在中生代,地球曾經是一個恐龍主宰的世界,這們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億三千多萬年,可是,不知爲什麼,後來恐龍竟然絕滅了,給世界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吸引着人們去認識和研究。大型聲光電演繹空間,配合天幕電影,在圓形穹頂上演示地球氣候和恐龍生活環境變遷的自然奇觀。

南館,建於1906年。初名“動礦物陳列室樓”,後稱“博物館”,是博物苑主要的陳列室,當年陳列天產、歷史、美術、教育四部。樓上陳列歷史文物,樓下陳列動、植、礦物標本。在二樓半圓型的月臺上,懸掛着張謇手書的一副著名的對聯:“設爲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道出了張謇創辦博物苑的宗

旨,就是輔助學校教育、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南館朝北大門兩旁各有一座亭子,陳列古玄妙觀的三清塑像。

中館建於1906年。始稱測候所,用以測報天氣,是中國最早的氣象觀測機構所在地。1914年,測候所遷至農校,中館改建後,作爲金石碑帖陳列室。張謇先生親筆題寫了中館匾額。

“國秀壇”集中了全國各地的名石名花,是張謇先生當年重點經營的一處景點。國秀壇的外圍種植着密密的竹林。走過蜿蜒幽深的竹徑來到這壇中,一塊纖麗奇俏、玲瓏剔透的景石在其他花石的襯托下顯得十分突出,這便是著名的“美人石”。

美人石原是明代南通籍大司馬顧養謙私家花園“珠媚園”中之物。後來,物換星移,珠媚園一再易主,終至廢圮。後因種.種原因被丟棄在福山江邊,任憑泥沙霜雨侵蝕。數年以後,張謇途中見之十分痛惜,卻苦於無處安置。1906年,張謇營建博物苑時,便請人將倖存之石運至苑內,建造了這個國秀壇。美人石歷盡坎坷,終於回到了南通故地,有了一個良好的歸宿。張謇先生以此事作《美人石記》銘刻於美人石的背面。

國秀壇的南面建有一個六角小亭。原本這是一個半封閉式的攢尖圓頂草亭,始建於1908年,叫“國秀亭”。內部陳列各種名竹和礦物標本,所以又稱“竹石陳列處”。現在國秀亭經過整修,供遊人休息,可在此遙看“美人石”。

從1895年創建大生紗廠起,張謇就在南通奔波,可以說是近20年居無定所,直到1914年,張謇纔在博物苑西北建造他在南通城裏的第一所住宅,住宅於1915年6月落成,張謇舉家遷入,稱名濠南別業。

“別業”是別墅的一種雅稱。因爲張謇老家在海門常樂鎮,因而將南通城內的這一處住宅稱爲別業。濠南別業是融住宅與園林於一體的建築羣落。它南部的漏窗圍牆把別業與博物苑分開。穿過圍牆中間的大門,我們就從博物苑來到了濠南別業。濠南別業作爲近代中國吸收西方建築藝術,運用新型建築材料的成功範例,已被載入了中國建築史。

別業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四層英式樓房,坐北朝南,氣宇軒昂,紅色鐵皮屋頂,設有氣窗;青磚牆面,白色灰縫均勻而又美觀;朱漆門窗寬闊敞亮,窗框上以紅磚砌成拱形裝飾;在二、三樓東、南、西三面有迴廊,向南有突出的陽臺,東西兩側迴廊上的紅柱頗爲別緻。

濠南別業大樓底層稱“地炕”,爲儲藏室,通過摺扇形的階梯可直接進入二樓。

二樓的中間大廳爲議事廳,是張謇當年接待重要賓客和舉行儀式的地方。。大廳兩側的廂房分別是議事室和書記室。大廳後部有推拉門,向內西面是會客室,東面是宴會廳,中間是木樓梯。在會客室裏曾有一副張謇親書的對聯:“入水不濡,入火不?;與子方孝,與父言慈”,反映了他的處世態度。

三樓東西兩面的房間分別是張謇夫婦及其子張孝若夫婦的臥室、餐廳及梳洗室、琴書房。此琴爲當年張謇使用的原物。中央是大客堂,北面有先像室,供奉張氏祖先。頂層爲張謇兩個義子居住的地方。

濠南別業主樓之西有一座附樓,稱“西樓”,但在二層樓上建有過街樓與主樓連通。兩樓之間有圍牆相隔。主樓東側原來有一座“花竹平安館”,是張謇爲其夫人養病而築,然而建成之時,徐夫人已經謝世。張謇便在館內設一“倩影室”作爲紀念。其餘房間則供接待賓客之用。梅蘭芳先生三次來南通演出,均住於“花竹平安館”。由此,今濠南別業北端矗立有張謇和梅蘭芳的青銅雕像,雕像依據

1922年6月梅蘭芳第3次來通演出在南通的合影,並經藝術加工,成爲濠南路上引人駐足的景觀。

現在濠南別業成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通博物苑的一部分,得到了全面的維修。別業的一樓內陳列《張謇業績》展,展示了他作爲愛國實業家不尋常奮鬥的一生。

我們博物苑之旅就要結束了,在南通博物苑的引領下,南通已涌現了近30個博物館,它們都數環繞濠河而建,南通正在成爲博物館之城,而博物苑獨特的文化歷史價值也越來越被大家所認識、所重視。感謝各位的光臨和配合,歡迎多提寶貴意見,我苑的所有陳列和展出每年都會在時空的變換中不斷加強或更新,歡迎朋友們再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