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21K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大家好,我是大家今晚夜遊重慶的導遊,我姓謝,大家叫我小謝就可以了。

話說重慶三面臨水,一面靠山,依山建成,樓房層疊聳起,道路盤旋兒山,城市風貌十分獨特,同時也早就了山城獨特的夜景。而山城的夜景獨特在何處呢?其一,得益於其起伏的山勢和依山而建的樓房,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萬家燈火相互輝映,猶如滿天星漢,瑰麗之極;其二,得益於其兩江匯流,雙橋相鄰。江中百舸爭流,流光溢彩;橋上萬紫千紅,動如游龍。這一靜一動,動靜相宜。

每到初夜時分,以繁華區的燈飾羣爲主題,以幹道和橋樑的燈飾爲紐帶,萬家燈火未背景,構成一幅高低竟然,錯落有致,遠近相互輝映的燈的海洋。車輛舟船在茫茫燈海之中穿梭,依稀帶起喇叭,汽笛,歡笑和笙歌之聲,給夜山城平添無限動感和生機。

我們現在第一個目的地就是觀賞重慶的一大熱門去處,南濱路。南濱路位於重慶主城區的南岸區,全程21公里,串連起了長江大橋、鵝公巖大橋,大佛寺大橋,東水門大橋,菜園壩大橋,和王家沱大橋等6座跨江大橋,這是國內外都十分罕見的。而南濱路上還有着重慶開埠一條街的遺址,那裏分佈着早年外國人所創立的洋行,如立德洋行、隆茂洋行、太古洋行、平和洋行、安達森洋行、卜內門洋行等,除此以外還有法國水兵營,法國大教堂和日本租界等。這裏可以說是重慶的外灘,同時也是帝國主義僅略中國的見證。其實呢,南濱路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中國的首個遊憩商業區,尤其是正對渝中區的近8公里路段上,雲集了大量餐飲、娛樂、高檔住宅、旅遊與觀光項目。這裏坐擁聞名遐邇的重慶夜景,是觀賞渝中半島都會風光的首選。爲了把南濱路打造成中國第一大濱江公園,南濱路同時還在打造黃葛晚渡、海棠煙雨、龍門浩月、字水宵燈、峽江開埠和禹王遺蹤六大景區。目前南濱路憑藉其62個著名商家、經營總面積10萬平方米的經營規模,在去年實現營業額3億元,併成爲重慶打造美食之都的生力軍。20xx年3月南濱路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的"中華美食街"稱號。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2

縉雲山總佔地面積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山間早霞晚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觀雲霧之奇,稱“赤多白少爲縉”, 故名縉雲山。

景區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境清幽,景色優美,素有“小峨眉”之稱,是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飽覽自然風光的最佳去處。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蔥蘢,森林面積達13平方公里,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246科,922屬,1966種,其中有桫欏、水杉、銀杏、紅豆杉、伯樂樹、無刺冠梨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45種;有縉雲槭、縉雲四照花、縉雲黃芩等特色植物38 種,是長江中上游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區和植物物種基因庫。山上竹林茂密,品種多達十餘種。 有節肢動物2綱,20目,147科,1264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共4綱,21目,51科,189種。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中國小綠色教育行動野外實習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重慶市環保教育基地”、“重慶市綠色教育基地”等稱號。

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峯、香爐峯、獅子峯、聚雲峯、猿嘯峯、蓮花峯、寶塔峯、玉尖峯和夕照峯等九峯。其中玉尖峯 縉雲山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風姿。

縉雲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餘公頃,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雲山,堪稱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雲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xx年),後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爲“縉雲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爲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樑或北周作品。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3

沒到過縉雲山之前,常常聽人說縉雲山的雪很有特色。特色是什麼呢?聽別人描摹總不得要領。所謂“縉雲山的雪”只在我腦際裏留下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這次我親自上縉雲山,親眼看到縉雲山的雪,這概念方纔明確起來。據我所看到的縉雲山的雪有兩種特色。

第一、縉雲山的雪十分壯觀。在山腳看,也許並不好看,更談不上壯觀,可當我們到了縉雲山的深處,讓我們歎爲觀止。這分明是雪的天地,冰的世界?冰天雪地。更讓我們驚奇的是:到了裏邊是白茫茫的一片。雪娃娃給樹葉兒、小草,樹枝披上了一層厚厚的、密密的白被子。看不到一點綠色,即使是雪薄一點,也只會看到一點星星點點的綠色。這一切像是出自於藝術家的手筆,那樣精緻、夢幻,如仙境一般美麗,如仙境一般幻美,讓人陶醉於這冰天雪地之中,寒風呼呼吹來,樹葉上、樹枝上的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帶絨毛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第二、縉雲山的雪十分厚。在上山的過程中雪從開始的薄得進六毫米左右的雪變得越來越厚,氣溫也在慢慢的下降。我們在走,一步一個腳印,“真踏實”呀!在比較高的程度時地上的雪更加的厚,堆一個雪人是小菜一碟、輕而易舉就可以完成,所以我們在較高的地勢時就堆了一個雪人。看着自己的成果無比開心。我們到了山頂時,我好不容易將手埋進去,手腕都埋進去了,還沒夠着地面,可想而知它的.厚度了。

我們登上了山頂又慢慢的下來了。而我的心裏對縉雲山充滿了留戀,有機會一定再去看一看我們沒看到的那些風景。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4

重慶枇杷山公園位於渝中區,海拔345米,爲重慶舊城區最高點。其山名來歷,一說早年該山多枇杷樹,故名;二說其山形似琵琶,遂諧音“枇杷”;三說相傳從前山上住過一位美麗的姑娘,每夜彈着琵琶召喚她在南岸的愛人,音樂極其美妙,後人懷念之傳爲山名。

枇杷山公園內山路蜿蜒、竹木成蔭、花草繁茂、空氣清新,爲都市中一片綠洲。登臨其最高點紅星亭,可縱覽市區風光,更是觀山城夜景的好去處。

紅星亭東長廊處,是抗戰時期抵禦日機轟炸重慶的高炮陣地遺址。站立枇把山公園紅星亭,條條長街盡收眼底,南臨長江,北面嘉陵江。雖然渝中區三面環水,僅一面靠陸地,但有彩虹飛架南北,使隔江相阻的南岸區、江北區天塹變通途。

重慶枇杷山公園裏還有一副對聯,高度集中地描述了山城的英雄歷史。聯文如下:

枇杷山頭,聽兩江流水唱不盡古今豪情:蔓子悲歌,玉珍遺恨,鄒容亮節,闇公壯志;更高吟一曲沁園春,響徹環宇。

紅星亭畔,看萬家燈火交映出南北風光:龍門皓月,海棠煙雨,鵝嶺秀色,嘉陵夕照;還聯綴千串夜明珠,輝耀星空。

上聯連用了五個歷史典故。

“蔓子悲歌”講的是東周故事。巴國危急,蔓子將軍到楚國搬來救兵,解除了巴國的危難。楚王要巴國割讓三城謝恩。蔓子說:“要城不行,把我的頭拿去作謝吧。”於是揮劍自刎。楚王見了人頭,嘆惜說:“假如我能得到巴蔓子這樣的將才,拿城何爲?”以上卿禮儀埋葬了蔓子的頭。巴國也以上卿禮儀厚葬其身。

“玉珍遺恨”說的是1357年,農民起義領袖明玉珍,率領紅巾軍攻入重慶,以此爲根據地,建立了夏國。到1366年,正圖大舉,可惜病逝。

“鄒容亮節”——鄒容,重慶巴縣人,是一位才華橫溢、敢想敢爲的革命青年。18歲撰寫的《革命軍》,震動全國。爲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作了有力的宣傳和鼓動,不幸被清政府勾結英租界巡捕房逮捕,犧牲前,堅貞不屈,年僅20歲,被國人譽爲革命馬前卒,後被孫中山追封爲大將軍。

“闇公壯志”——楊闇公,早期的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他於1920xx年“三·三一”大慘案中,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在臨刑時,作悲壯演說,壯志凌雲,氣貫長虹。

“沁園春”說的是1945年,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從延安飛到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在紅巖村書寫了舉世聞名的《沁園春·雪》一詞。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5

縉雲山總佔地面積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山間早霞晚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觀雲霧之奇,稱“赤多白少爲縉”, 故名縉雲山。

景區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境清幽,景色優美,素有“小峨眉”之稱,是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飽覽自然風光的最佳去處。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蔥蘢,森林面積達13平方公里,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246科,922屬,1966種,其中有桫欏、水杉、銀杏、紅豆杉、伯樂樹、無刺冠梨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45種;有縉雲槭、縉雲四照花、縉雲黃芩等特色植物38種,是長江中上游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區和植物物種基因庫。山上竹林茂密,品種多達十餘種。有節肢動物2綱,20目,147科,1264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共4綱,21目,51科,189種。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中國小綠色教育行動野外實習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重慶市環保教育基地”、“重慶市綠色教育基地”等稱號。

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峯、香爐峯、獅子峯、聚雲峯、猿嘯峯、蓮花峯、寶塔峯、玉尖峯和夕照峯等九峯。其中玉尖峯縉雲山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峯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峯亦各具風姿。

縉雲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餘公頃,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雲山,堪稱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雲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_年),後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爲“縉雲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爲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樑或北周作品。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6

縉雲山九峯綿延、林海蒼茫,它春天繁花似錦,夏天綠廕庇日,秋天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一年四季十分美麗。

春天,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縉雲山的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小草也悄悄的把頭伸了出來,滿山遍野的花開了,讓縉雲山顯得生機勃勃。特別是“白雲竹海”的竹筍,爭先恐後,長了出來。竹筍穿着厚厚的棕色衣服,摸起來毛茸茸的。竹筍有的看起來比我矮一點,有的剛鑽出頭來,有的跟我一樣高,有的比我還長得高哩!一陣風吹過,竹海像錢塘江的潮水一樣,一浪一浪,十分壯觀。

夏天,縉雲山的樹木長得蔥蔥蘢蘢,非常旺盛。黃桷樹和樺樹是那麼結實、粗壯、挺拔、像山裏的守護者。熾熱的陽光,被樹葉劃成一道道光束,從樹林裏瀉下來。樹下,人們三三兩兩,聊着天兒,乘着涼兒。夏天的縉雲山非常涼爽,因此成了人們休閒避暑的好地方。清早,人們便來到獅子峯,觀日出,覽雲海,享受着縉雲山的美景。

秋天的縉雲山別有一番情味。楓葉像喝了酒似的,紅得耀眼。濃霧籠罩着縉雲山,讓人想起詩人王維的名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冬天,縉雲山上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潔白的雪花,飄飄揚揚,從空中灑下。樹葉上、石頭上、屋頂上,漫山遍野,都積滿了雪。成羣結隊的人來到縉雲山賞雪、遊玩。小朋友們堆雪人,打雪仗。整個縉雲山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縉雲山一年四季景人,令人嚮往。它既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我愛縉雲山。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7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此刻,您們已來到了我們今天的目的地——縉雲山腳。縉雲山是重慶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這裏春天鮮花盛開、夏日綠樹成陰、秋天鮮果漂香、冬日溫暖如春,是一個人間天堂,現在,讓我們坐上纜車,從下由上觀賞縉雲山的美麗風景與雄偉氣魄。

現在,您可以向下觀賞到一片草地,看看有什麼不同。對,這片草地是人工移植的,因爲以前有許多旅客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杯等有害物質從纜車上向下扔,使得這裏的土壤遭到很大的破壞,這片草地便“寸草不生”,縉雲山管理處便使用人工把土換掉,再種上草,由於是從別處移來的土,這叢草長得不茂密,唉,都是由於人們不環保惹的禍。

下了纜車,要爬二十多分鐘的破路,便來到我們此次遊覽的主要地點——獅子峯,它是一座聳立在縉雲山中心的一座高山,聽說從前有一隻雄獅在山上生活過而得名,從遠處看,山的形狀也酷似一隻仰天長哮的雄獅。站在獅子峯的欄杆旁,你向下看,有着重慶後花園之稱的北碚城區的容貌盡收眼底。

我們回到半山腰,再向右走,有一座剛修好不久的觀景臺,我們可以上去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縉雲山上九座連綿不斷地山峯,這也是縉雲山的特別之處。

各位,我今天的解說就到這兒,感謝你們的光臨,希望您能再來,再見。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此刻,您們已來到了我們今天的目的地——縉雲山腳。縉雲山是重慶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這裏春天鮮花盛開、夏日綠樹成陰、秋天鮮果漂香、冬日溫暖如春,是一個人間天堂,現在,讓我們坐上纜車,從下由上觀賞縉雲山的美麗風景與雄偉氣魄。

現在,您可以向下觀賞到一片草地,看看有什麼不同。對,這片草地是人工移植的,因爲以前有許多旅客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杯等有害物質從纜車上向下扔,使得這裏的土壤遭到很大的破壞,這片草地便“寸草不生”,縉雲山管理處便使用人工把土換掉,再種上草,由於是從別處移來的土,這叢草長得不茂密,唉,都是由於人們不環保惹的禍。

下了纜車,要爬二十多分鐘的破路,便來到我們此次遊覽的主要地點——獅子峯,它是一座聳立在縉雲山中心的一座高山,聽說從前有一隻雄獅在山上生活過而得名,從遠處看,山的形狀也酷似一隻仰天長哮的雄獅。站在獅子峯的欄杆旁,你向下看,有着重慶後花園之稱的北碚城區的容貌盡收眼底。

我們回到半山腰,再向右走,有一座剛修好不久的觀景臺,我們可以上去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縉雲山上九座連綿不斷地山峯,這也是縉雲山的特別之處。

各位,我今天的解說就到這兒,感謝你們的光臨,希望您能再來,再見。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9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碚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重慶縉雲山地處東經106°17′-106°24′,北緯29°41′-29°52′,海拔200-952.5米,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小三峽之溫塘峽西岸,距重慶市中心35公里;爲華瑩山腹式背斜山脈分支的一段。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爲"縉",故名縉雲山。

縉雲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爲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縉雲山總佔地面積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縉雲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北有縉雲、南有石筍之美譽。

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構造屬川東褶皺帶華鎣山帚狀弧形構造。褶皺帶由明顯的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三個背斜,兩個向斜構成,構造單元由西北向東南分別爲牛鼻峽背斜,溫湯峽背斜和觀音峽-中梁山背斜組成,背斜之間有寬緩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東南橫切三個背斜和兩個向斜,因而形成三個險峻的峽谷,即牛鼻峽、溫湯峽、觀音峽。

峽谷兩側山高巖陡,峭拔幽深,形勢險要,其雄奇瑰麗之勢,猶如長江三峽的縮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峽"之稱。褶皺帶在白堊紀末期第三紀初的四川運動形成。地層有三迭紀、侏羅紀和第四紀地層,而縉雲山屬於三個背斜的中間一支溫湯峽背斜的一部分,與小三峽山下相映,風景秀麗,海拔200-952.2米,相對高差752.2米。

縉雲山的南段爲箱形山脊,頂部平緩。全山西翼較緩,坡度20°左右,東翼較陡,坡度60°~70°,因此兩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縉雲山岩層爲砂、泥頁岩相間組合,上層爲厚砂岩,下層爲泥頁岩,泥頁岩積水。岩層越厚,積水越多。在砂岩和泥頁岩接觸面,有接觸水流出。採煤後的煤洞有煤洞水,巖體在這些流水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以山脊線爲分水嶺。在東南翼和西北翼上發育的許多平行排列的順向河及沖溝,構成了縉雲山的梳狀水系。

沖溝長度一般爲0.7~1公里,最長者1.8公里,最短者0.5公里,大多屬於幼年沖溝,其彎曲度不明顯,多爲直線型沖溝,而溝谷爲"v"字型。谷寬10~50米,也有幾米寬的,由於山體蓄水量較大,沖溝大多數(12條)有常年性流水,成爲山泉,滿足職工、村民以及遊客的生活用水,並且煤洞水還成爲地勢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這些流水最終流入嘉陵江。保護區範圍內,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溝築成的大小水庫共計11個。

縉雲山的土壤以三迭紀須家河組厚層石英砂岩、炭質頁岩和泥質砂岩爲母質風化而成的酸性黃壤及水稻土。山麓地區爲侏羅紀由紫色砂頁岩夾層上發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黃壤化紫色土。

縉雲山土壤分爲黃壤和水稻土兩大類,並有少量零星分佈的紫色土。黃壤大類又分爲黃壤和黃泥土兩亞類,二者各有一屬,即冷砂黃壤土屬和冷砂黃泥土屬,其中冷砂黃壤土屬有6個土種,冷砂黃泥土屬有4個土種。水稻土大類只有1個亞類,1個土屬,3個土種。

其中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600公頃,核心區1235公頃,緩衝區1505公頃,實驗區4860公頃。

縉雲山森林覆蓋率達96.6%。保護區內有大面積的常綠闊葉林,有多種具代表性的生態系統,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天然本底,是一個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態綜合體物種基因庫。縉雲山物種多樣性豐富,有長江流域保存較好的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和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保存了許多古老的分類上孤立的形態特殊的植物。

保護區具亞熱帶季風溼潤性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3.6℃,最熱月(八月)平均氣溫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1℃,極端最高溫36.2℃,極端最低溫-4.6℃,>10℃年積溫爲4272.4℃;相對溼度年平均87%,水汽壓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佔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佔全年的77.2%;年平均蒸發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發量64.7毫米,七、八兩月蒸發量共255.4毫米,佔全年的32.8%;霧日數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低於1293小時。縉雲山林內最高月平均氣溫(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氣溫(二月)3.7℃,月均溫年較差20.8℃;林外空曠地最高月均氣溫25.8℃,最低月平均氣溫3.3℃,月均溫年較差22.5℃,比林內年較差高1.7℃,最熱月均溫林外比林內高1.3℃,最冷月均溫林外比林內低0.4℃。

縉雲山名之由來有多種傳說。

一說,黃帝時有縉雲氏後裔居此,故稱縉雲山。據郡志載宋靈成侯廟碑雲;"此山出於禹別九州之前,黃帝時有縉雲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於巴(宗)以御魑魅,名基於此",故得山名,這是一種傳說。

二說,因縉雲寺而得名。另據《重慶府志》描述渝州十二景,有王爾鑑的《縉嶺雲霞》詩,其序雲:"縉雲山九峯爭秀,色赤如霞。縉,赤色也"。縉雲山間雲霧繚繞,氣象萬千,雲霞時常變得色赤如火,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以赤多白少爲縉,故名縉雲,遂爲山名,這又是一種傳說。

三說,縉雲山在遠古時代叫做巴山。山上鬆翠花香,山下嘉陵碧流,在這一帶,居住着兩個勤勞而善良的氏族,一個是巴族,一個是賨族(音叢)。他們和睦相處,靠打獵和捕魚爲生。山上有一個石穴,終年翻涌着一股暖人心脾的溫泉水。這水,據說是王母娘娘的玉液池裂了一條縫,流淌到巴山來的仙水,巴山上的人喝了這仙水,歲數都活得很長很長;洗了這仙水,從不生瘡染病。巴、賨兩個氏族過得十分快樂。到了軒轅皇帝打敗了炎帝,統一了中原以後,大封功臣,把一個掌管驅疫、驅鬼的臣子封爲夏官、賜了他一個姓氏,就叫縉雲氏。縉雲氏生了一個名荼的兒子,性情暴躁,常在外爲非作歹,塗炭生靈。老百姓控告到皇帝那兒,皇帝大怒,準備下令把荼處以極刑。縉雲氏十分恐懼,他想起了同朝共事的高辛氏也有八個不成器的兒子,便去找他商量主意。他們終於盤算出了一個辦法,向皇帝彙報說,巴山有一個仙泉,懇請皇帝批准由他們的兒子帶兵到巴山一帶去征服當地的氏族,奪取仙泉,將功贖罪。皇帝想佔有仙水,於是,縉雲氏之子荼爲帥,高辛氏八子當先鋒,率領上萬兵士,溯江而上。一路上燒殺搶掠,巴族、賨族英勇抵抗。終因寡不敵衆,最後剩下九位年輕的勇士退到嘉陵江邊的巴山上,以喝巴山仙水補充精力,堅持奮戰了七天七夜,進攻者死傷數千人,荼帥氣得兩眼噴出火花,將巴山的樹木燒光了,岩石熔化了,鳥兒飛走了,老虎被燒死了,連巴山上空的雲朵也被烤成緋紅緋紅的,待滿山大火熄滅,九位勇士化成九座雄偉高大的山峯,擋着進攻者的去路,它就是現在的縉雲九峯。從那時起,巴山上空的雲彩,一早一晚,總是緋紅緋紅的,古時稱赤色爲縉色,於是人們便逐漸把巴山稱爲縉雲山了。

四說,地方誌記載,4720xx年前,華夏始祖軒轅黃帝就在此山修道煉丹,因爲丹成之時天空出現非紅非紫的祥雲,軒轅黃帝遂命名爲縉雲,縉雲山因此而得名。《大明正統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中也記載:'軒轅黃帝往,煉石於縉雲堂,於地煉丹時,有非紅非紫之雲現,是曰縉雲, 因名縉雲山'。

縉雲山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聖地,與四川青城山、峨眉山並稱爲"蜀中三大宗教名山"。

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峯、香爐峯、獅子峯、聚雲峯、猿嘯峯、蓮花峯、寶塔峯、玉尖峯、夕照峯9峯橫亙,其中玉尖峯最高,海拔1050米。景區有佛光巖、相思巖、捨身崖、黛湖、白雲竹海等衆多優美的自然景觀。縉雲山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有縉雲寺、溫泉寺、白雲觀、紹龍觀、復興寺、石華寺等8大古剎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勝古蹟。有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1932年)遺址和獅子峯寨、青龍寨等古寨遺蹟;還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勝地,有50年代中共西南局領導夏季辦公舊址(賀龍院和小平舊居)等;現新建有白雲觀、紹龍觀等道教文化園區和景點。景區每年舉辦縉雲登山節和"縉雲論劍"武林大會。

縉雲寺是國內唯一的迦葉古佛道場,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xx年),後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唐高祖李淵(620xx年)曾親筆題名"禪真宮"。唐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賜寺額爲"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巖、相思竹、相思鳥之故。唐乾符元年(874年),定濟和尚重建寺廟。971年慧歡禪師主持修葺殿宇。998年,宋真宗將宋太宗讀過的240卷梵經送到這裏,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1020xx年),真宗賜名"崇勝寺"。明永樂五年(1420xx年),明成祖皇帝敕諭"縉雲勝景"。明天順元年(1462年),明英宗皇帝又賜名"崇教寺",萬曆三十年(1620xx年),明神宗皇帝下令改爲縉雲寺,賜題"迦葉道場"。明末清初,寺毀於火災。現存寺廟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破空和尚主持修復的。

溫泉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0xx年),古爲縉雲寺下院,廟宇輝煌,石雕甚衆,寺內香火興旺。後經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兩度滅佛,毀壞嚴重,唐順宗時期重建廟宇,並在後山巖間刻摩崖佛像。北宋景德四年(1020xx年),溫泉寺受朝廷封賜爲"崇勝禪院"。明、清時期,可算是溫泉寺的黃金時代,廟宇得重新修建,同時在寺前建造了接官亭,寺後迎流砌池,廣方四丈,上翼以亭,無論天晴落雨,遊人均可下池沐浴,並利用溫泉水源和地形,修建了戲魚池、半月池等,供遊人觀賞。

唐代詩人陳玉白、王維、杜甫、李商隱等,都曾遊歷或下榻過溫泉寺。唐進士司空圖、北宋宰相丁謂、理學家周敦頤、南宋狀元馮時行、清康熙大學士張鵬翮以及黃炎培、林森、馮玉祥、老舍、田漢、夏衍等都曾留下佳篇。

1259年2月蒙哥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珏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 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郊,是嘉陵江邊一處避暑遊覽勝地。最高峯海拔980米,九峯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境清幽,景色優美,因而有“小峨眉”之稱。

縉雲山的主峯叫獅子峯,峯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岩石上,用鐵欄杆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裏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峯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縉雲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例如飛蛾樹,爲稀罕的樹木之一,它的果實生有兩個羽翼,果體上有金黃色的絨毛,形狀象蝴蝶,十分名貴。山上的竹林亦很茂密,有的竹子粗如碗口,高達幾十米。竹子品種多達十幾種。

縉雲山是佛教勝地,原有寺廟10多座,現存縉雲寺、溫泉寺。縉雲寺坐落在“獅子”、“聚雲”兩峯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遊人可以乘汽車沿盤山公路,直達寺前。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0xx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於宋,明末毀於兵火。現存廟宇爲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系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清初古建築羣及仿古新建築羣的統稱,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羣。

會館羣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從乾隆到光緒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目前看到的會館羣是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距今已有近320xx年曆史,是清代重慶作爲繁華商埠的歷史見證,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的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和建築文化的重要標誌。

作爲具有地緣性質的幫會機構,會館的主要職能是聯絡鄉情,以壯鄉威。所以,它既是同鄉之人祭祀故地名神、演出故鄉戲曲的聚會之所,又是同鄉之人抵禦外侮、互相幫扶的重要組織。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處新進發現的保持着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以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爲主;以岩溶景觀爲輔;兼有大量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羣生,潭潭相 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堪 稱全國之最的十里峽谷棧道,讓人驚讚不已。憑棧探幽,您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之間的天地靈氣。被遊客譽爲“中國第一險峽”,“金刀歸來不看 峽”。

傳說峽中有一把金刀,每當夜晚時分,金光閃閃照耀峽谷,金刀峽因此而得名。

元朝末年,華鎣山下有一壯士--張昆,其人勇武過人,好打抱不平,頗有俠士風範。

此人早年靠採薪伐木爲生,時常出沒於華鶯山的深山老林之中。一日,張昆進山砍柴,迷失於一峽谷之中。當夜正值月圓,一輪滿月徐徐升起,柔柔的月光輕輕地瀉進峽中。張昆正陶醉於此情此景,只見峽中深處有一事物在月光映照之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輝。張昆藝高膽大,見此異象,更是要探個究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把插入峽壁岩石的金刀。張昆暗自思量:今日迷路於此,原來是同此刀有緣。遂上前拔刀,不想紋絲不動嵌在石縫中的金刀竟被輕輕抽 出。張昆大喜:天賜金刀,定是將大任於我也!天明之後,張昆憑此刀披荊斬棘,終得以出峽。

自此,張昆胸懷大志,勤讀詩書,苦練武藝。時值元末,天下大亂,張昆加入一山賊組織,該組織專幹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事情。張昆對此深爲不滿,常表露於言語之中,而山大王朱五貪圖張昆所攜金刀,正欲藉機將之除去,將金刀佔爲己有,不想山大王及其心腹技不如人,反被張昆所殺,衆嘍羅便推張昆爲首 領。張昆帶領衆山賊從此洗心革面,劫富濟貧,在華鎣山一帶威振一方。

時值明玉珍在重慶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張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銜將壯志未籌的張昆招入帳 下。張昆智勇雙全,加之吹毛斷髮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戰陣之上躍馬揚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很快成爲夏王戰下頭號猛將,被夏王賜與別號“張金刀”。當時,夏國初立,元將阿那赤屯重兵於涪 洲,對重慶虎視眈眈,夏王爲改變此被動局面,便先發制人,揮師東下,決心一戰定江山。兩軍在今涪陵藺市陷入膠着狀態,僅隔一橋相持,夏國軍勞師遠襲,相持日久,士氣日漸低靡,情況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頭。一日,張昆騎馬上高坡觀察敵情,見敵軍陣營之中皆是馬已上鞍,即將發動馬隊的衝擊,蒙古鐵騎素以來去如風,驟如山丘,散如秋雨,衝擊之時勢如破竹聞名天下。張昆見此危急狀況,立刻組織了三百勇士,俱是頭頂鐵盔,身披銅甲,手持狼牙棒,伏於橋頭兩側。只見元軍鐵騎呼嘯而來三百猛士突然涌 出,在橋頭處,猛揮狼牙棒力劈馬腿,只見馬腿血肉橫飛橋頭,騎兵紛紛落馬,整齊的馬陣立時大亂,在橋頭互相踐踏,擁作一團。

張昆見勢,催動大隊人馬趁機掩殺,大獲全勝。斬獲敵軍首領阿那刺,並順勢攻陷了涪洲。此戰一舉穩定了夏國疆土,張昆功勳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爲“安得猛士將軍”。自此,“張金刀”--張將軍的威名名揚海內,張昆家鄉的人們爲紀念張將軍就把當年張昆得寶峽谷稱作了金刀峽。

神鷹沐浴 金刀峽上段入口處,右側峽巖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鷹嘴頭突入峽空,清澈泉水從鷹嘴灑淌而 下,使峽口顯得特別蔭涼滋潤,森嚴壁壘,這就是金刀峽內第一勝景--神鷹峽。站在本道上,遠觀神鷹其鷹爪又幻化爲一隻俯視清潭的小鷹頭,從它張開的嘴中流出晶瑩剔透的珠串。這一大一小兩個鷹嘴泉集於一 身,使得神鷹峽更加神奇壯麗。

懸天飛瀑 位天金刀峽上峽口右側日照壁,山崖崴峨,筆直衝天。一股銀白色的飛泉傍着雄偉的山勢從天而降,瀑高約150米,寬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時何因鑿之無從考證。據當地一百歲老翁講,曾有一遠方老道在此修煉多年,後得道成仙,在某個久雨初晴的正午,駕一道彩虹而去。並說當年白蓮教亦在此活動。

乾旱時節,飛泉如銀絲鏈串飄灑於天地之間;涼風拂過,泉水隨風飄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點點滴滴甚似好看;山雨過後,山洪入峽,泉如潮涌飛演直下,瀑布猛增達十餘丈,瀑聲震聲天動地,如百鼓齊鳴,其勢如虹,十分壯觀廳特。因此瀑布隨雨旱時節變化顯著所以人們又稱它爲雙面飛瀑。

崖半有一橫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聲如雷,震耳聾;水花飛油,空翠溼人衣;隔簾遙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遠硯飛瀑,氣勢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絕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獅頭峽 距神鷹峽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峽上段第二勝景獅頭峽。此處峽巖突峙,形成幽窄深澗,棧道下溪流時而潺潺娓唱,時而如鼓咚響,棧道隨峽崖急轉彎處右岸,一巨大岩石突入峽空獅頭下有一綠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閃光。

此峽又蒼老的面容,猶如飽經滄桑的老人的臉,而其身上兩層光滑柔順的獅毛,又不可懷疑其獅王的身份。此峽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與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獅身人面遙相呼應。走進幹回谷,爲何右有神鷹左有雄獅鎮守峽口呢?鎮守幹回谷的兩獸乃是兩神仙的坐騎,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飲了幾杯瑤池美酒,昏昏大睡。於是兩獸便私入凡間,又爲金刀峽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愛夫妻,過着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不料兩神仙酒醒後發現坐騎不在身邊,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兩獸不從,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來捉拿。夫妻二人與天兵大戰千餘回合,王母爲二人的深情所感動,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鎮幹回谷,保此地平安。

彌勒佛 位於金刀峽下段中部右側,憑棧觀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複他的名言:“笑 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難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逢陽光直射,則有一道七色彩虹橫跨佛身,此謂佛光顯現。佛經上講,若遇佛光,必有好運。

老君醉酒 經過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區中部有一50餘米的石龕。壁龕上小下大,上淺下深,龕底可容納百餘人。從龕頂墜落而下的一幅銀簾,散珠濺玉,飄灑空際,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這纔有神仙坐騎私下凡間,享受人間天倫的故事。

景區內爲峽谷地貌,四季涼爽。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金刀峽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今天,我便化身小導遊,帶大家去金刀峽遊覽一番。話不多講,我先帶你們去看看驚魂臺。

說到驚魂臺,我得提醒大家一句,有恐高症的朋友千萬不要過去!驚魂臺長約五米,寬三米,站在臺上向下望,不寒而慄之感油然而生。傳說解放戰爭時,雙槍老太婆派她手下十餘人去解救被捕的共產黨人員,誰知道結果失敗了,被敵人圍了起來,彈盡糧絕。他們一行十餘人手挽手,肩並肩跳下山崖,英勇就義。敵人被嚇得魂飛魄散,由此得名爲驚魂臺。好了,故事講完了,讓我們去下一個景點吧--藏刀洞。

說到金刀峽,何謂“金刀”?刀在哪裏?這不得不讓人產生遐想。傳說藏刀洞就是大夏國將軍張昆得獲金刀之處。站在觀景臺,放眼望去,彷彿一把金刀高懸洞頂,刀光閃閃,寒氣逼人。其實藏刀洞乃是一座橫臥於峽中的自生橋。該洞是由於億萬年前的地殼運動形成的溶洞,洞內長年在二氧化碳流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藏刀洞。彈指間,上億年時光灰飛煙滅……。

好了,今天的遊覽就到這裏吧!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風景如畫的金刀峽,定是你無悔的選擇!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歡迎大家來到這!

白帝城是長江三峽的一處勝景,吸引着很多的中外遊客前來觀光,這次的我有幸和龍寶教委組織的旅遊團到三峽觀光,來到白帝城,心情無比興奮。

白帝城位於長江北岸草堂河口,坐落在名爲白帝山的紫色丘嶺上。天空雖然下着牛毛細雨,可絲毫沒有影響到我的好心情。擡頭仰望,只見鬱鬱蔥蔥的樹林叢中,隱約看到白帝城一角,四周雲霧繚繞,宛如仙境一般美妙。

來到白帝城正門前,撲入眼簾的是三個醒目的大字“白帝廟”,這三個字剛勁有力,一看便知是名人所書。進了正門,便來到了“託孤堂”,這裏講述了一個三國故事“劉備託孤”。瞧!託孤堂正前方,一位面色蒼白,臥牀不起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劉備,旁邊站着才智過人的諸葛亮,手持羽毛扇筆直地站立着,看着跪在地上的兩個劉備的兒子,這是劉備在死前下遺囑,拜託諸葛亮照顧好兩個兒子。託孤堂的每一個人物都刻畫、雕塑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我們又來到東碑林前。一個個石碑上刻有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篆書等各種字體,每一種字體都各自的特點,漂亮極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有名的“鳳凰碑”和“竹葉碑”。鳳凰碑高175釐米,寬96釐米,碑面烏黑鋥亮,光滑如鏡。此碑精華美麗,堪稱瑰寶。鳳凰碑又稱“三王碑”,因爲此刻碑上有樹中之王―梧桐;花中之王―牡丹;鳥中之王―鳳凰,所以稱“三王碑”。粗看竹葉碑,碑面上是三株翠竹,竹葉疏朗。細看原來那竹葉巧妙地組成了一首五言詩“不謝東篁意,丹青獨自名。莫嫌孤葉淡,經久不調零”。此刻碑達到了字畫相融,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此作者構思與衆不同,風格真是獨特呀!使我不由得產生對古人聰明才智和精美書法的敬佩之情。

白帝城還有一個幽靜、典雅的後花園。後花園中有一個荷花塘,池水清澈透底,水面浮着一片片碧綠的荷葉,荷葉上的水珠,晶瑩透亮,在碧綠盤上悠閒的玩耍,令人賞欣悅目。這兒還有幾棵大榕樹呢!樹冠上,常年呈黑綠色。它的主幹和枝條上有許多皮孔,長出許多氣孔根垂直生長。直垂到地上,抓土固牢,就這樣“幹生枝,枝生幹”。久而久之,便分不清誰是主幹了。好奇妙啊!

白帝城的景觀果真是名不虛傳啊!希望它保存着祖國悠久的文化遺產,宏揚光大!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金刀峽是一處保持着原始古老神奇的峽谷自然風景區,它地勢雄偉,以峽著稱,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全峽長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峽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浸蝕力的作用,洞穴羣生形成大量的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並且下段古猴羣生,縱觀猴羣更是趣味無窮。

堪稱全國最長的峽谷十里仿古棧道,讓人驚讚不已,憑棧探幽,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間的天地靈氣。六公里的風景線以雄、險、奇、幽著稱,集瀑、泉、洞、峽於一體,四十多個自然景點可供遊人探險、攀登和水上游樂,是人們度假、避暑、踏青迴歸自然的旅遊佳景。

景點介紹

驚魂臺

進了山門,步行約五分鐘便可看到一平臺,長約5米,寬3米,站在臺上往山崖下望去,確有觸目驚魂之感,有恐高症的遊客萬不要走過去。相傳解放戰爭時期,雙槍老太婆派她隊下十餘人去解救被捕的共產黨人,結果失敗,被敵人圍追至此,彈盡糧絕,他們一行十餘人手挽手肩並肩跳下山崖,英勇救義,嚇得敵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驚魂臺。

神鷹沐浴

金刀峽上段入口處,右側峽巖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鷹嘴頭突入峽空,清澈泉水從鷹嘴灑淌而 下,使峽口顯得特別蔭涼滋潤,森嚴壁壘,這就是金刀峽內第一勝景--神鷹峽。站在本道上,遠觀神鷹其鷹爪又幻化爲一隻俯視清潭的小鷹頭,從它張開的嘴中流出晶瑩剔透的珠串。這一大一小兩個鷹嘴泉集於一 身,使得神鷹峽更加神奇壯麗。

懸天飛瀑

位天金刀峽上峽口右側日照壁,山崖崴峨,筆直衝天。一股銀白色的飛泉傍着雄偉的山勢從天而降,瀑高約150米,寬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時何因鑿之無從考證。據當地一百歲老翁講,曾有一遠方老道在此修煉多年,後得道成仙,在某個久雨初晴的正午,駕一道彩虹而去。並說當年白蓮教亦在此活動。

乾旱時節,飛泉如銀絲鏈串飄灑於天地之間;涼風拂過,泉水隨風飄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點點滴滴甚似好看;山雨過後,山洪入峽,泉如潮涌飛演直下,瀑布猛增達十餘丈,瀑聲震聲天動地,如百鼓齊鳴,其勢如虹,十分壯觀廳特。因此瀑布隨雨旱時節變化顯著所以人們又稱它爲雙面飛瀑。

崖半有一橫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聲如雷,震耳聾;水花飛油,空翠溼人衣;隔簾遙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遠硯飛瀑,氣勢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絕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獅頭峽

距神鷹峽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峽上段第二勝景獅頭峽。此處峽巖突峙,形成幽窄深澗,棧道下溪流時而潺潺娓唱,時而如鼓咚響,棧道隨峽崖急轉彎處右岸,一巨大岩石突入峽空獅頭下有一綠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閃光。

此峽又蒼老的面容,猶如飽經滄桑 的老人的臉,而其身上兩層光滑柔順的獅毛,又不可懷疑其獅王的身份。此峽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與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獅身人面遙相呼應。 走進幹回谷,爲何右有神鷹左有雄獅鎮守峽口呢?鎮守幹回谷的兩獸乃是兩神仙的坐騎,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飲了幾杯瑤池美酒,昏昏大睡。於是兩獸便私入凡間,又爲金刀峽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愛夫妻,過着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不料兩神仙酒醒後發現坐騎不在身邊,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兩獸不從,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來捉拿。夫妻二人與天兵大戰千餘回合,王母爲二人的深情所感動,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鎮幹回谷,保此地平安。

彌勒佛

位於金刀峽下段中部右側,憑棧觀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複他的名言:“笑 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難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逢陽光直射,則有一道七色彩虹橫跨佛身,此謂佛光顯現。佛經上講,若遇佛光,必有好運。

老君醉酒

經過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區中部有一50餘米的石龕。壁龕上小下大,上淺下深,龕底可容納百餘人。從龕頂墜落而下的一幅銀簾,散珠濺玉,飄灑空際,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這纔有神仙坐騎私下凡間,享受人間天倫的故事。

藏刀洞

說到金刀峽,何謂“金刀”?刀在何處?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神奇的遐想。

穿過觀佛路來到藏刀洞,四周綠蔭環抱、景色奇麗。相傳這就是大夏國將軍張昆得獲金刀之處。洞內鐘乳石造型奇特,有一處鐘乳石酷似一柄空的刀鞘直刺入峽,雖然金刀早已不在但刀鞘依然留在洞中。站在觀景臺,放眼望去,彷彿一把金刀高懸洞頂,刀光閃閃、寒氣逼人。

其實藏刀洞乃是一座橫臥於峽中的自生橋。洞口兩側懸崖峭壁、鬼斧神工,它高50餘米、寬處10餘米、窄處7—8米、長約45米,地質構成甚爲奇特。該洞是由於億萬年前的地殼運動形成的溶洞,洞內長年在二氧化碳流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藏刀洞,用手輕輕一摸,上億年時光便從指間悄悄滑過。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來自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年輕的直轄市重慶。“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擡頭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今天迎來了你們來自朋友,我是大家的朋友。很高興擔任這次三峽移民考察和大足石刻之旅,帶領大家去感受重慶直轄五年的滄桑鉅變,領略大足石刻的博大精深。1997年3月14日,是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重慶成爲了中國第四個直轄市。此次重慶“直轄”,三峽工程是“催化劑”,百萬移民是直接動因。艱鉅的歷史任務,重慶人欣然接受,勇敢地挑起了“直轄”重任。

三峽工程,移民百萬,什麼概念?數量太大,相當於5個摩納哥,10個圖瓦盧,100個凡蒂岡;時間太短,三期移民,20xx年全部結束;困難太多,庫區有2座城市,11座縣城,116個集鎮及一大批工廠企業,風景名勝等需要搬遷。

世界難題,難在哪裏?難在經費?不,經費可以籌集。難在交通?不,交通可以組織。難在家園?不,家園可以重建……千難萬難,最根本是難在人的觀念。大寧河畔84歲的黃老太的態度是:“我生是寧河的人,死是寧河的鬼,一生一世不離開這裏!”移民幹部多次踏訪,老人神情木然,不予理睬。事實上,一面故土難捨,乃是人之本性,是一種十分自然的現象。“金窩銀窩離不開自己的草窩”,這一千古流傳的俗語,是前人總結的。從古至今,上至皇帝重臣,下至尋常百姓,概莫能外。博學多才的李白可謂瀟灑大氣,但仍發出“牀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的感嘆,文韜武略的曹呸可謂位尊,但同樣“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一首《鄉愁》,引起了千萬遊子的共鳴。重慶的移民,可是喝着長江水,唱着三峽歌成長的。突然要遠離故土,能不眷戀嗎?思鄉是一種美德。有個不思鄉的人,能愛家?能愛國嗎?

黨和國家深深理解移民們的故鄉情結,專門成立移民開發局,抽調精兵強將,頒佈一系列優惠政策,把“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作爲認爲目標。三峽移民,爲你,黨和國家領導不知來了多少回!全國專家、學者不知來了多少回!這意義移民們能百分之百地理解;這份量,移民們能夠完完全全地掂量。

“舍小家,顧大家,舍自家,顧國家“,移民們想通了,移得情願,移得開心,移得滿意。如今,走進三峽庫區,移民新城燦若星河,田野、果園瓜果飄香,鄉鎮企業,個體商業星羅棋佈。誰能說這不是重慶直轄市五年的最大變化呢?

介紹重慶縉雲山的導遊詞範文 篇16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處新進發現的保持着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以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爲主;以岩溶景觀爲輔;兼有大量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羣生,潭潭相 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