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8W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爲快呢,不過不用着急,因爲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精選15篇)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羣。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着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爲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裏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着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裏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着一個人,表示修行的衆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爲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着佛或菩薩,表示“衆生皆有佛性,衆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癡三毒。

第二圈則爲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爲界,上面三道稱爲“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爲天道,右邊爲阿修羅道,左邊爲人道。下面爲“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爲地獄道,右邊爲餓鬼道,左邊爲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爲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佛教認爲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裏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牀前生孩子。佛家認爲,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着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裏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爲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隻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着身後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說正是因爲衆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不休。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爲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爲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着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爲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爲突出,被譽爲“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爲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爲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__年左右,爲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爲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衆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爲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爲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爲16號,爲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爲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爲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爲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爲壯麗輝煌的一頁。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3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__x,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持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爲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裏,着重爲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爲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爲“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爲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衆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爲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爲虔誠的信衆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爲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衆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4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爲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爲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進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羣,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650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羣,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爲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羣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大足爲傳統農業區,氣候溫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爲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說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爲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間(892年-1162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爲突出,被譽爲“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爲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爲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爲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羣,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爲主,整個造像羣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5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羣。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着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爲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裏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着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裏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着一個人,表示修行的衆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爲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着佛或菩薩,表示“衆生皆有佛性,衆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癡三毒。

第二圈則爲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爲界,上面三道稱爲“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爲天道,右邊爲阿修羅道,左邊爲人道。下面爲“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爲地獄道,右邊爲餓鬼道,左邊爲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爲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佛教認爲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裏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牀前生孩子。佛家認爲,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6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爲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爲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進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羣,最初開鑿於初唐,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羣,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爲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羣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大足爲傳統農業區,氣候溫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爲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說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爲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爲突出,被譽爲“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爲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爲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爲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羣,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爲主,整個造像羣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爲快呢,不過不用着急,因爲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羣。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着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爲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裏把無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着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裏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着一個人,

表示修行的衆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爲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着佛或菩薩,表示“衆生皆有佛性,衆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癡三毒。

第二圈則爲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爲界,上面三道稱爲“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爲天道,右邊爲阿修羅道,左邊爲人道。下面爲“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爲地獄道,右邊爲餓鬼道,左邊爲畜_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爲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佛教認爲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裏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牀前生孩子。佛家認爲,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着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裏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爲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隻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着身後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說正是因爲衆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不休。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7

尊敬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叫我張導吧,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請大家跟我去參觀寶頂山的石刻吧!看這就是寶頂山的石刻,也是佛教聖地之一。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牡牛道場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數千手觀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觀音,它有1007隻手屈身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說呢!大家想聽嗎?好,我講囉。相傳古時候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妙善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了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了廟宇,趕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這下驚動了天神,天神便讓妙莊王長了500個大膿瘡妙莊王四處求醫,均逛商店治不愈。後來,一位醫生說要親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後,獻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莊王病好了,如來佛深受感動,便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好,我們斷續往前走,小心,上臺階,注意安全,裏面的石刻還有很多,你們看了一定受益匪淺,我就講到這裏了,請大家自由參觀,也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境衛生,我們兩小時後這裏會合。這次參觀結束,旅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寶庫所感動,歡迎大家一次再來。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現在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爲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爲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模宏大,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爲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爲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和長達31米的臥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始人爲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後把小佛灣爲藍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寶頂圓覺洞,爲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爲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臺,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9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爲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爲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進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羣,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650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羣,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爲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羣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大足爲傳統農業區,氣候溫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爲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說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爲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間(892年-1162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爲突出,被譽爲“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爲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爲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爲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羣,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爲主,整個造像羣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南,始刻於南宋時期,共有造像15窟,以道教造像爲主,刻工細膩、造型豐滿,是我國石刻藝術中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整的道教石刻造像區

石篆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西南25千米處,始刻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年間(1082年-1096年)結束,是中國石窟中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的造像區。

石門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20千米處,始刻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爲佛教、道教合一的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石門山造像共分爲13龕,有藥師佛、釋迦佛、觀音洞、孔雀明王等龕窟。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爲快呢,不過不用着急,因爲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羣。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着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爲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裏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着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裏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着一個人,表示修行的衆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爲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着佛或菩薩,表示“衆生皆有佛性,衆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癡三毒。

第二圈則爲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爲界,上面三道稱爲“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爲天道,右邊爲阿修羅道,左邊爲人道。下面爲“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爲地獄道,右邊爲餓鬼道,左邊爲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爲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佛教認爲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裏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牀前生孩子。佛家認爲,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着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裏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爲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隻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着身後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說正是因爲衆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不休。

各位遊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釋迦涅槃圖,又稱臥佛,這是大佛灣中最宏偉的一龕造像了,側臥的釋迦佛半身像長31米,表現的是釋迦牟呢涅槃時的情景。據《涅槃經》記載,釋迦牟呢涅槃時,大地發出六種震動,樹倒房塌,衆弟子慌亂。早期的涅槃像多這樣表現,後來逐漸發生了變化,畫面變得肅穆寧靜。大佛灣的這龕造像就恰好表現出了釋迦牟呢涅槃時的安詳之態。造像前有一道“九曲黃河”,據說涅槃之際,衆弟子依依不捨,於是釋迦牟尼便用手劃出一條大河將弟子們隔開。臥佛上面站着的是他的家眷,據說是釋迦之母摩耶夫人聽聞了釋迦牟尼涅槃的消息,率衆眷屬從天而下,持香花水果,遊虛空以贊聖德。

遊客朋友們,這就是九龍浴太子。相傳釋迦之母摩耶夫人40歲尚未有子。一晚,夢見一孩子乘六牙白象從她的右腋跑進肚子裏,於是她便懷孕了。懷胎十月,按古印度風俗回孃家分娩。路經藍毗尼花園時,她剛擡起右手摘花之時,釋迦牟尼就從其右腋鑽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雲繚繞。他朝東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蓮。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稱“天下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兩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飛來九龍吐冷暖二水爲他洗禮。這龕造像匠心獨運,是因地制宜的典範。此處以前是一缺口,溪水終年流淌不息。工匠們先將水積於臥佛上面的池塘裏,再用石頭把這個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後通過暗道,使水經最大的龍嘴緩緩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絹絹細流長年不斷地從太子身上滑過,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經旁邊的“九曲黃河”排出去。工匠師們不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問題,而且使造像靜中寓動,充滿園林之趣。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現在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爲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爲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模宏大,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爲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爲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和長達31米的臥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始人爲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後把小佛灣爲藍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寶頂圓覺洞,爲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爲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臺,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11

歡迎參觀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爲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爲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後也許還興猶未盡,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說再見啦。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說再見啦。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緣,一路順風。朋友們,再見!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爲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爲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爲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爲突出,被譽爲“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導遊詞《大足石刻導遊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爲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爲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00年左右,爲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爲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衆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爲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爲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爲16號,爲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爲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爲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爲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爲壯麗輝煌的一頁。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13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持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爲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裏,着重爲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爲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爲“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爲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衆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爲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爲虔誠的信衆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爲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衆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14

尊敬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叫我張導吧,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在參觀前讓我們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爲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像藝術的典範。規摸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與敦煌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達到了中國石刻藝術巔峯。

請大家跟我去參觀寶頂山的石刻吧!看這就是寶頂山的石刻,也是佛教聖地之一。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牡牛道場”……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數“千手觀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觀音,它有1007隻手屈身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說呢!大家想聽嗎?好,我講囉。

相傳古時候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妙善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了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了廟宇,趕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這下驚動了天神,天神便讓妙莊王長了500個大膿瘡妙莊王四處求醫,均逛商店治不愈。後來,一位醫生說要親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後,獻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莊王病好了,如來佛深受感動,便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

好,我們斷續往前走,小心,上臺階,注意安全,裏面的石刻還有很多,你們看了一定受益匪淺,我就講到這裏了,請大家自由參觀,也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境衛生,我們兩小時後這裏會合。

這次參觀結束,旅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寶庫所感動,歡迎大家一次再來。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釋迦涅槃圖,又稱臥佛,這是大佛灣中最宏偉的一龕造像了,側臥的釋迦佛半身像長31米,表現的是釋迦牟呢涅槃時的情景。據《涅槃經》記載,釋迦牟呢涅槃時,大地發出六種震動,樹倒房塌,衆弟子慌亂。早期的涅槃像多這樣表現,後來逐漸發生了變化,畫面變得肅穆寧靜。大佛灣的這龕造像就恰好表現出了釋迦牟呢涅槃時的安詳之態。造像前有一道“九曲黃河”,據說涅槃之際,衆弟子依依不捨,於是釋迦牟尼便用手劃出一條大河將弟子們隔開。臥佛上面站着的是他的家眷,據說是釋迦之母摩耶夫人聽聞了釋迦牟尼涅槃的消息,率衆眷屬從天而下,持香花水果,遊虛空以贊聖德。

遊客朋友們,這就是九龍浴太子。相傳釋迦之母摩耶夫人40歲尚未有子。一晚,夢見一孩子乘六牙白象從她的右腋跑進肚子裏,於是她便懷孕了。懷胎十月,按古印度風俗回孃家分娩。路經藍毗尼花園時,她剛擡起右手摘花之時,釋迦牟尼就從其右腋鑽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雲繚繞。他朝東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蓮。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稱“天下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兩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飛來九龍吐冷暖二水爲他洗禮。這龕造像匠心獨運,是因地制宜的典範。此處以前是一缺口,溪水終年流淌不息。工匠們先將水積於臥佛上面的池塘裏,再用石頭把這個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後通過暗道,使水經最大的龍嘴緩緩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絹絹細流長年不斷地從太子身上滑過,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經旁邊的“九曲黃河”排出去。工匠師們不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問題,而且使造像靜中寓動,充滿園林之趣。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