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導遊詞精彩(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5W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

女士們、先生們:

陝西導遊詞精彩(精選17篇)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雁塔。我是你們的導遊,希望大家能記住小雁塔這個景點。

小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薦福寺裏。它建於公元720_年,已經有1320_年的歷史了。這座塔是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爲義淨法師建的,爲了存放義淨法師從印度帶回來的經書。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小雁塔的外部結構。小雁塔的外部全是磚建的,是一座密檐式結構的塔。如果你在空中俯瞰小雁塔,會覺得它像一枚倒放着的螺絲釘。小雁塔經歷過三次大地震,結果被震掉了最上面的兩層。在沒有破損的時候,小雁塔的高度是46米,地震後,它就變成43米了。

現在我們去裏面看看吧!裏面有石制的臺階和木製的扶手,別看它現在完整,其實它受過很多損傷。1965年時,樑思成提出了“以舊修舊”的方法,他找來了與青磚相同的磚來修補小雁塔,最後小雁塔終於和以前一樣了。

小雁塔歷史悠久,經過了70次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更神奇的是,在公元1487年的地震中,小雁塔被震出了一條大裂縫,可到了1520_年,經過又一次地震,小雁塔的裂縫又合攏了。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古代的工匠在建造小雁塔時,把它的地基做成了碗狀,這樣,不管經歷多大的地震都不會被擠壓變形。古代的工匠真是太聰明瞭!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2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1公里處橋山之巔。1961年,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是我國遠古時期的偉大人物。他率先民製衣冠,造舟車,營蠶桑,創文字,建醫學,定音律,演算數,平定戰亂,統一華夏,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稱爲“人文初祖”。

據《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黃帝陵所在的橋山,總面積爲8500餘畝,下有沮水環繞,南與印臺山相望,山上有古柏8萬餘株,千年以上古柏3餘萬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羣。黃帝陵園面積10餘畝,陵前設有祭亭,內立郭沫若親書“黃帝陵”碑。陵冢高3.6米,陵園周長48米。園內古柏參天,一派莊嚴肅穆的氣氛。每年清明節、重陽節,海內外炎黃子孫聚集橋山,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陵園入口處有“漢武仙台”,高數10米,拾級而上,縣城、東灣盡收眼底。

橋山東麓有軒轅廟,廟內沿南北軸線依次排列有山門、誠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大殿神龕內有用墨玉刻制的黃帝浮雕像。院東碑廊內樹歷代古碑50餘幢,多是北宋以來的“御製祝文”與重修碑記。廟內有古柏13株,有高18米的被譽爲“世界柏樹之父”的“黃帝手植柏”和羣柏之奇的“漢武帝掛甲柏”,院內還有“黃帝腳印”和“夸父追日石”等景觀。孫中山、蔣中正及當代國家領導人__、李鵬的題文碑刻分佈於院內及碑亭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98年、20__年清明節,由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親筆題寫的“香港迴歸紀念碑”及澳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親筆題寫的“澳門迴歸紀念碑”在廟內落成揭彩,爲廟院增添新的景觀。

1990年4月,李瑞環同志來黃陵視察期間,明確指出黃帝陵必須立即整修擴建,使之與其本身內涵價值相適應。1992年8月,大規模的黃帝陵整修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動工,投資800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於1997年清明節竣工。新建的廟前廣場、山門、印池、軒轅橋等掩映在綠樹紅花、湖光山色之間,使黃帝陵更顯莊嚴、肅穆、古樸、典雅。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3

化覺巷清真大寺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鼓樓西北隅的化覺巷內,是一座汗青久長,侷限弘大的中國殿式古構築羣,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徒的星期寺。是伊斯蘭教徒心目中神聖而和平的場合。大清真寺的奇異構築氣魄威風凜凜使它在西安高樓林立的當代構築和古城芸芸的飛檐古殿中顯得分外的突出,別有一番風情。

它始建於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後經驗代整修,現有構築多爲明清氣魄威風凜凜,機關嚴謹,雕樑畫棟,肅穆幽雅。它與大進修巷清真大寺並稱爲中國西安最迂腐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進修巷寺以東,故又名東大寺,現爲省級文物掩護單元,是西安市聞名的旅遊熱門之一。

寺院坐西朝東,南北寬50米,對象長250米,分四進院佔地12000平方米,構築面積4000平方米星期大殿面闊7間,深9間,面積1300平方米,可容一千人同時星期。是一座具有中國古代構築氣魄威風凜凜的伊斯蘭教寺院。西安市現有伊斯蘭教星期寺14座,化覺巷清真大寺是個中侷限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寺內四進院落分別得宜,每院各有特色,構築主次機關公道,富有園林之趣,表現了我國勞感人民另具匠心的締造精力。聞名英籍作家萍素音稱這座寺院是“一座迂腐的了不得的寺院”。此刻這座寺院不只是西安市伊斯蘭教徒的星期之處,並且也是迎接伊斯蘭教徒及阿拉伯國度率領人旅行遊覽的首要寺院。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4

西安清真大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大街鼓樓西北隅的化覺巷內。因爲它與大進修巷的清真寺對象遙遙相對,並且侷限較大,故又被稱爲東大寺或清真大寺。

西安清真大寺是一座汗青久長、侷限弘大的古構築羣。據寺內現存碑文記實,清真大寺建設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五十餘年的汗青。歷經宋、元,出格是明、清屢次重修和擴建,慢慢形成此刻侷限弘大、壯觀,樓、臺、亭、殿機關緊湊調和,肅靜肅穆的一組古構築羣。

西安清真大寺特色

寺院佔地面積一萬三千多平方米,構築面積六千多平方米。全寺院沿對象走向呈長方形,共分四進院落。院內樹木成蔭,花園對稱分列,石刻牌樓聳立其間。

_進院內,古建木質大牌樓矗立在磚雕大照壁的撲面,異角飛檐,斗拱層疊,樓頂琉璃包圍,蔚爲壯觀。該牌樓約建於十七世紀初,距今已有三百六十餘年。其南北兩側各有廂房三間,現陳列着明清古式傢俱等。

顛末五間樓,進入二進院落,中央直立石牌樓一座,爲三間四柱式,中楣雕刻“天監在茲”,兩翼各爲“虔敬省禮”和“欽翼昭事”,對象有踏道,繞以石欄杆杆,約建於明代。

西安清真大寺院落機關

院落正中央聳立着一座二層三檐八角攢頂的“省心樓”。高聳穩定,巍然屹立,極爲壯觀,爲宣禮者呼喊教徒星期的至高點。省心樓下雕欄內的二龍戲珠石刻,相傳是唐代遺物。南側有官殿,北側有講經堂,經堂內珍藏着明代手抄本《古蘭經》和清代繪製的天方麥加圖。官殿東鄰有穆斯林教徒星期前洗浴的水房。

跨過飾有雕鏤精細的磚刻的連三門,就是寺院的_後一進院落。起首看到的“一真”亭是一座集碑樓和亭閣於一體的奇異構築。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飛檐尖頂,兩側三角形似牌坊,閣下翹翼,三亭相連,貌似鳳凰展翅,有聲有色,又稱鳳凰亭。亭中檐下懸“一真”雕龍小匾一塊,系明建文元年兵部尚書鐵鉉手書。

“一真”亭南北各有面寬七間的廂房,南廳原爲迎接歷代朝廷文武官員宣諭天子詔書而建築,現鋪排有魚骨鑲嵌的黃楊屏風十二扇,工藝精深、造型雅觀。廳內展示明清兩代的桌椅、瓷器,書畫等文物。北廳存放着唐天寶元年敕賜進士、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王鉷所撰《建設清真寺碑記》、明嘉靖年重修清真寺碑各一通以及清官石、日晷等。

走出南北廳、跨上遼闊的月臺,即是巍峨壯觀的星期大殿。殿寬七間,進深九間,屋頂覆以藍色琉璃瓦,飛檐斗拱弘大,殿內天棚藻井彩繪蔓草斑紋套刻經文六百餘幅,附近鑲嵌着大型木板鐫刻中、阿文《古蘭經》各三十幅,是今朝天下伊斯蘭教寺院極爲有數的巨型《古蘭經》鐫刻藝術。大殿可容納一千多人同時做星期。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5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個天氣晴朗的大好日子,我們將用2個小時的時間,沿着關中道西行135公里,依次經過西安市、咸陽市、興平市、周至縣、楊陵農業城、眉縣,最後抵達太白山,進行旅遊觀光活動。旅遊觀光活動將持續7個小時左右,午餐在太白山用,晚餐我們返回西安用。我今天會和大家一起努力,帶大家遊覽好有“關中八景”之稱的太白山,請大家多多配合,如有問題或意見,不用客氣,請大家及時指出來。

概況

先介紹一下太白山名稱的來歷。有兩種主要說法。其一與陝西方言有關,“太白積雪六月天”是有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山頂6月積雪,在6月炎陽的高照下,皚皚白雪反射陽光成縷縷銀光四射,很好看、很漂亮、很白。陝西的關中一帶,用方言說很白很白,就是白得很、白得太太、太白咧,人們長期叫起來,最後就把它叫做太白山。其二跟一個傳說有關。相傳關中一帶在遠古的時候就是一塊富饒美麗的地方,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足。這樣好的一塊地方被遠方的一條惡龍看中了,惡龍想霸佔,太白金星看到後,就和這條惡龍大戰9天9夜,終於趕跑了惡龍,但是他還是不放心,要永遠守候在這裏,最後太白金星的身軀當真變化成一座巍峨的高山,直插雲霄,所以這座山就被稱做太白山。

提起“太白”二字,人們不免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李太白,李太白的名字是否和太白山有關係不得而知。但太白山從古至今就是詩人、名僧、文豪的遊覽之地,李白就有一首“登太白峯”的詩寫道:“酉上太白峯,夕陽窮攀登……舉手可近日,前行若無山……”的壯麗詩篇,表現了詩人對太白山的讚美和熱愛。今天我們就沿着詩人的足跡前去觀賞太白山。

現在簡單介紹一下太白山的情況。太白山是秦嶺的主峯,高3767米,大家可能都知道秦嶺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我們平常所說的南方人、北方人就是以此爲界;秦嶺也是中國兩大水系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水嶺;也是中國主要稻米生產區和小麥生產區的分界線;也是麪食區和米飯區的主要分界線。南方人多吃米、多吃魚、多吃菜,聰明、細膩;北方人多吃麪,生性耿直、厚道。所以我們沿途多見到的是小麥地。太白山處在我國中部,從山麓至山頂,相對高差很大,動植物都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當地人生動地稱之爲“高二丈,不一樣”。白居易有詩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從這些諺語和詩詞中亦能反映出來這些特徵。我們今天攀登太白山,隨着我們的攀登、位移,自然景觀會不斷地變化,最下面有側柏林景觀,到達2200米時,就是鬆櫪林,再向上還有樺木林、冷杉林等,最後還有落葉松林和高山苔原景觀帶。但是最上邊氣候瞬息萬變,忽陰、忽晴、忽霧、忽雨、忽大風,忽冰雹,變幻莫測,很是神祕,很多人迷路、遇險都在此處,但是今天大家不要怕,緊跟着我走,不要離隊。

太白山

現在已經抵達太白山,大家跟隨我依次攀登,沿途會有很多文化遺存,也有很多名勝奇景,我會一一講解給大家聽。前面這個池子叫三官池,池水清澈見底,是當地羣衆祈雨之地,非常靈驗,如果你們那兒雨少受旱,也可祈點雨帶回去,但是每次祈雨一定要到這裏來。我們前邊這座山峯名叫萬勿山,羣壑排列似牙勿,所以稱此名,中間最高的那一處山峯挺秀峻拔、聳人云霄,故名日獨秀峯。前邊兒處地方叫二仙水、望仙嶺、沖天嶺、分水嶺、觀雲海等。

我先簡要介紹一下太白湫泉,大家想必看過電視紀錄片太白大爺海潛水探險的片子吧?!兩位潛水勇士從結冰的湖面潛入了我國內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 三太白池(海)裏,撈了一塊珍貴石頭,供地質研究,創造了潛水史上的一個壯舉,撈出來的這塊石頭,更是珍貴,對太白山的形成等有很大的科研價值。其實,太白山處處都是寶,如果大家今天運氣好的話,還會碰到很珍貴很珍貴的東西,動物方面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錦雞、太陽鳥等,碰到的話千萬不要打擾它們,因爲在這兒我們是客,它們纔是這兒真正的主人。中草藥方面有很多名貴藥材,比如:太白貝母、雪山一枝花、手掌參、天麻等,不過我們不認識,千萬不能亂採。這裏許多植物是有毒的,千萬小心。如果我們團裏有懂地質的人,千萬不要錯過機會,這裏有引人入勝的第四紀末期的冰川遺蹟,有冰斗、角峯、冰川湖、幽谷、羊背石等。

已經到山頂了,這個平臺叫拔仙台,是第四紀冰川遺蹟的一個角峯,如果天氣好的話,我們可以俯瞰北邊滔滔之渭水,壯觀至極。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湖,就是大爺海(大太白海),另外還有二爺海 (二太白海)、三爺海(三太白海)、玉皇池、明星池等,分佈如串珠,保存完整,水寒如冰,水穩如鏡,清澈碧藍,巖影波光,繡麗動人。白雲藍天映人湖面,隨風變幻,景緻萬千,大家好好感受一下這心曠神怡的感覺吧。

大家登山的途中看到許多老太太拿着饅頭、黃紙和香登山,雖然登得很吃力,但從不泄氣,爲什麼呢?因爲當地人認爲太白山是一座神山,如果身體有病想康復,想發財,想要男孩,想要夫妻和睦,都可到沿途廟宇中燒香許願,據說非常靈驗。大家如果有什麼要祈求,燒香不燒香無所謂,只要心誠祈求就行,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心誠則靈”,太白山也會祝登過它的人幸福安康,永伴終生!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6

各位遊客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牆、鐘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爲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爲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爲西安,意爲“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牆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牆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牆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啓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爲堅固封閉的戰鬥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禦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採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釐米的木板製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着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爲了提高城門防禦的保險係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甕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甕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牆連接起來的也叫“甕城”,可屯兵。正樓在最裏,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築,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於城牆主體之外的敵臺,俗稱“馬面”。整個城牆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築叫敵樓,兩個敵臺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爲60米,爲“一箭之遙”。這樣的佈局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臺,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臺又所以衛城也。”。城牆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牆稱爲“女兒牆”,是爲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牆下。在西安城牆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甕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於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裏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着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牆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牆就參觀到這裏,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鐘鼓樓。

鐘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築。鍾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爲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於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築城牆,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築鐘鼓樓作爲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鐘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啓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峯。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築就是鐘樓,位於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於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隨着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曆10年,將鐘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莊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爲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迴廊環繞,裏面爲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裏,陳列着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傢俱,四面門上佈滿浮雕畫,風格厚朴生動。樓頂爲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着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陝西曆史博物館來參觀,我叫凱凱,是各位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觀的導遊員,能爲大家服務我感到非常高興。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目前我國規模最龐大、設施最先進的國家級歷史博物館。於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它佔地面積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用於展覽的面積爲11000平方米,館舍爲“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園林建築羣,參差錯落,典雅凝重,既表現了陝西的悠久歷史,又突出了盛唐長安的古老文化。是由中國建築學界泰斗樑思成先生的關門弟子、著名設計師張錦秋女士設計的。館內藏有文物37.5萬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8件,國家一級文物859件,被譽爲“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大家看,博物館門前的噴水池上方有“陝西曆史博物館”七個金字,這是集郭沫若先生的字而製造的。作爲一座現代劃的大型歷史博物館,它有可控制溫、溼度的全封閉中央空調;有多功能照明和自動放火、防盜報警系統;有文物修復保護科技中心和先進的化驗測試技術;有獨步海外的唐墓壁畫庫;有電腦控制、自動檢索的圖書館;爲加強中外文化交流,還建有六種語言同聲傳譯的國際學術報告廳。博物館的陳列分爲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陳列。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基本陳列的序言大廳。序言大廳不書一個文字,以昂首挺立的巨型石獅,奔騰咆哮的黃河壺口瀑布和綿延不斷的黃土高原來昭示主題,構成獨特的無言之序。這頭巨型石獅是按唐順陵前的石獅以1:1比例原大複製的。順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母親楊氏的陵墓,我們可看到它雕刻精美,造型雄偉,堪稱“東方第一獅”。

基本陳列爲陝西古代史陳列,共有三個展廳:分爲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展廳“史前時代”。時間範圍是距今約115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這一時期從舊石器時代的藍田猿人開始,經中石器時期的大荔人,再到母系氏族社會的仰韶文化、父系氏族社會的龍山文化,直到傳說中的三黃五帝,揭示了人類早期的起源和發展。

這個時期中主要包括兩個大的時代—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這邊走,我們將會看到的是一個猿人頭蓋骨化石,是於1964年在藍田縣發現的,我們叫它爲“藍田人”。這裏是一個複製品,只有770毫升的腦容量,是我們現在正常人的一半。藍田人是目前已知的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我們看到背景的照片就是當時發現頭蓋骨的地方。在展櫃下面,我們看到了一組出自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它們看起來非常的粗糙,所以它的用途非常簡單,只用於採集和狩獵。我們接下來看到的是距今7000~5020xx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它反映了當時繁盛的母系氏族社會。那個時代的人們已經開始定居,並從事耕作和飼養動物,例如,狗、豬等,並且羣居於村莊當中。經過精緻打磨的石質工具已經被廣泛使用。半坡遺址就是這一文明的典型代表。這裏我們看到的文物大部分是來自於半坡,包括這些精美的陶器。

參觀完“史前時期”,接下來我們走進的是奴隸社會的周代,而周朝是陝西曆史第一個朝代,陝西的文字歷史也從此開始。在這裏看到的是一組青銅器。青銅器的鑄造工藝在西周達到了鼎盛。在中國歷史上,我們也稱周朝爲青銅時代。這件青銅牛尊被定爲國家一級文物。巧妙的利用了牛身的各個部位:牛身爲器,牛尾爲柄,牛舌爲流,四足站立,可以直接從底下爲酒加熱,整個酒器生動地展示了周青銅鑄造業的高超水平。

接下來我們將走進秦朝。秦朝距今公元前220~220xx年,實際上秦朝只輝煌了20xx年,但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制王朝。下面我們將在展櫃看到大量的秦國文物,這裏陳列了10個石鼓,頂圓底平,四面刻有四言詩句,內容多爲歌頌秦人耕織作農的生活,稱爲“石鼓文”,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石刻文字。

接着我們來到漢代展廳。漢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鼎盛時期,對以後各朝代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看到的是漢代的一件國寶—皇后之璽,這個潔白瑩潤的玉製印章是1968年在咸陽狼家溝漢高祖和呂后墓東側出土的,印章上刻有“皇后之璽”四字,似“螭虎”形,它那精美的工藝和造型至今仍然叫人歎服。

我們看到的下一個部分是魏、晉、南北朝,它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大家看這枚多面體煤精組印,是1981年在陝西旬陽城東門外出土的。印章共有二十四面,其中十六個正方形,八個三角形,印章的主人是鮮卑族上層人物獨孤信。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胤,隋文帝楊堅和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父親李日丙,被尊稱爲中國第一老丈人。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將走進第三展室,首先看到的是隋朝和唐朝。隋唐兩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黃金時代。公元581~620xx年存在的隋朝,雖然是個短暫的王朝,但是偉大的唐朝卻恰恰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我們接下來將要看到的是唐都長安城,它佔地面積83.1平方公里,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即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當時的長安城是現在西安城的9.3倍,人口超過100萬。下面看到的是文明於世的唐三彩,而所謂的“三”不僅僅是三種顏色,而“三”在古代是多的意思。唐三彩以黃、褐、綠三種顏色爲主,因爲流行的時間較短,燒製的地區較少,所以遺物不多非常珍貴,是當之無愧的國寶。接下來看到一套唐代金銀器—“鴛鴦蓮瓣紋金碗”。

它於1970年在西安市郊出土,代表着唐代手工業的高超水平。它充分體現出了唐代社會生活的奢華。接下來我們將看到的是一組臨摹的唐墓壁畫,真品被收藏在壁畫庫裏。我們看到的第一幅是“馬球圖”,共有20位騎馬的球手,在隊伍最前面的5位球手正在追擊馬球。馬球運動是在唐代的波斯傳入中國的,在唐代廣泛流行,甚至女性也都很喜歡打馬球。唐代一共有21位皇帝,其中的15位皇帝都很擅長打馬球。但遺憾的是,這項運動在明代以後逐漸消失。我們看到的另一幅壁畫“迎賓圖”,是從章懷太子墓出土的。這幅壁畫形象地再現了唐代官員接持外國使臣的場面。其中三位外來使者,第一位來自於羅馬,第二位來自於韓國或朝鮮,而最後一位是來自於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這副壁畫反映了唐王朝活躍的外交事務。

各位遊客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博物館獨一無二的鎮館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這件瑪瑙杯是由天然的整塊瑪瑙製作而成,以牛頭爲首,並雕刻了獸角。瑪瑙的質地很硬,比我們知道的玉石都要硬,從這點來看,它的製作工藝的難度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它也是中國僅存的一件。

隨着歷史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宋元明清展室。而從宋朝開始西安就不再是首都了,但是從軍事角度來看,對於封建王朝來說,它仍然是非常重要。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最後一件國寶—“青袖提樑倒注壺”,我叫它“奇妙的壺”。產自中國北方八大民窯之一的耀州窯。當我們仔細觀看時會發現這件壺沒有蓋子,所以很多朋友會問我怎樣注水。在左手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注水的示意圖。按照圖示,首先將壺倒轉過來,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梅花狀的小孔,成U形管,所以水就是從底部的小孔注進去的。另外,牡丹、一隻鳳凰、一隻獅子被裝飾在壺身上。其中,牡丹花被視爲花中之王,鳳凰在中國被視爲鳥中之王,獅子在中國被視爲獸中之王。這三王爭霸的倒流壺被看作是中國古代最好的手工藝品。

走到這,我們就結束了對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觀的參觀,可以說我們用了15分鐘時間走過了陝西115萬年的歷史。從中我們領略了中國古人所經歷的風風雨雨,也瞭解了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古代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對歷史多了一分了,大家是否在心中也生起了一分愛國情緒呢?在瞭解歷史的同時,也請大家對我的講解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8

西安,陝西省省會、副省級都市,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臨渭河,南依秦嶺,是陝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9區4縣,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都市建成區面積369平方公里,常住生齒843.46萬人,戶籍生齒781.67萬人。

西安是汗青久長的天下汗青文假名城。西安是全球有名的天下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汗青上建都時刻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國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漢文明的發祥地、中漢文化的代表。太古期間,“藍田猿人”就在這裏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成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中國臺灣成立豐鎬二京,以後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光輝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裏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西安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都市,聞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爲出發點;“天下八大事蹟”之一的秦始皇陵戎馬俑則展示了這座都市雄渾、厚重的汗青文化祕聞。久長的汗青文化積澱使西安享有“自然汗青博物館”之譽。文物事業種類之多,數目之大,代價之高,在世界壓倒統統,很多是海內僅有、天下有數的稀世珍寶。

西安是交通暢達、區位上風明明的都市。西安地處中國陸地國界中心和我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地區的團結部,是西北通往西南、華夏、華東和華北各地市的派別和交通關節。在世界地區經濟機關上,西安作爲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隴海蘭新鐵路沿線經濟帶上最大的中心都市,是國度實驗西部大開拓計謀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啓西、毗連南北的重要計謀職位。西安是世界毗連南北的“大十字”網狀鐵路交通和陝西省“米”字形鐵路交通的重要關節,是世界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都市之一、中國六大航空關節之一、六大通信關節之一,關節都市特點異常突出。跟着國度高速鐵路網的加速建樹,將來五年內,西安一日交通圈包圍範疇將擴大到泰半此中國,輻射生齒由此刻的6億擴大到12億以上。

西安是科技發家、創新力強的都市。綜合科技氣力居全京城市火線,全市擁有平凡高檔學校49所,擁有種.種科研技能機構3000多個,種.種獨立科研機構661個,箇中國度級重點嘗試室、行業測試中心44個,在校大門生63.22萬人,種.種專業技強職員41.77餘萬人,每年碩士、博士結業生1萬人以上,有45名兩院院士,擁有很多國度以致天下一流的科學家。全市大專以上學歷生齒82萬,佔全市總生齒的比例爲10.92%,列世界第一。全市18歲以上成人接管教誨比例居世界第一。這裏聚積了中國航天三分之一以上的力氣,“神舟”五號、六號火箭動員機和推進劑、箭載計較機和遙感裝置等,都是西安研究製造的。____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達12772件,科技對經濟增添的孝順率到達51%。

西安是成長敏捷、財富旺盛的都市。連年來,出格是西部大開拓計謀實驗以來,西安的成長不絕加速,都市面孔正在產生日新月異的變革,經濟社會進入了加快成長、加快晉升的新階段。經濟增添持續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率,綜合氣力明明加強。____年全市出產總值到達2724億元,增添14.5%。顛末多年成長,西安今朝已建成了以機器裝備、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食物飲料、石油化工爲主的門類一切的家產系統,培養了高新技能財富、設備製造業、旅遊財富、當代處奇蹟、文化財富等五大主導財富,形成了高新技能財富開拓區、經濟技能開拓區、曲江新區、滻灞生態區、閻良國家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國際港務區、灃渭新區八大發展平臺,高新區已被國務院確定爲六個創建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開發區之一,經開區全力打造涇渭工業園千億元製造業基地,曲江新區是兩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之一,滻灞河生態區正在籌辦____年天下園藝展覽會。這些開拓區(基地)是西安主導財富的集聚地、引領全市經濟成長的增添極和當代化都市建樹的樹模區。

西安是生態美妙、情形宜人的都市。西安北瀕黃河水系最大的支流—渭河,南有被稱爲中國國度公園的秦嶺,天然景觀美妙,令人留連忘返。連年來,西安都市建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都市基本辦法前提進一步完整,都市階梯、綠化、供氣、供水、供電、供熱、通信、污水和垃圾處理賞罰前提進一步完美,都市綜合處事成果明明晉升。都市燃氣遍及率97.7%,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日供水手段到達175萬噸,污水處理賞罰手段到達95萬噸/日,在北方都市率先辦理了都市供水題目。通過實驗“洪流大綠”和“藍天碧水”工程,重現“八水繞長安”的名勝,人居情形質量明顯改進,叢林包圍率到達42%,____年氛圍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到達304天。先後榮獲國度衛生都市,國度園林都市,中國優越旅遊都市、中國最具幸福感都市等稱謂,已成爲人們休閒棲身、投資創業的憧憬之地。

將來一段時期,是西安成長汗青上重要的計謀機會期。西安市第十一次-會提出建樹人文西安、活力西安、調和西安的成長方針,提出:地域出產總值力圖年均增添13%以上,在全面完成籌劃的基本上,地域出產總值到____年力圖到達3500億元,人均高出4500美元,別離比____年翻一番,全力在全省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會隊列,在西部地域率先輩入國度創新型都市第一梯隊,在世界率先建成國際一流旅遊目標地和最相宜人棲身的都市。____年6月,國務院批覆了《關中—天水經濟區成長籌劃》。《籌劃》從國度層面臨西安的定位是:出力打造國際化多半市。到20__年,都會區生齒成長到1000萬人以上,主城區面積節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內,把西安市建樹成國度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地區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地區性金融中心、國際一流旅遊目標地以及世界重要的高新技能財富和先輩製造業基地。《籌劃》的實驗符號着“關中—天水經濟區”已成爲國度級經濟區,西安將在國度地區成長中繼續重要的計謀腳色。今朝,全市上下正在科學成長觀的指導下,四川導遊詞,以豐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踏實推進各項事變,讓西安的來日誥日更柔美,讓西安的市民更幸福。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9

秦始皇陵位於西安市郊,是中國汗青上第一位天子——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在中國帝王陵墓中,以其侷限弘大而著稱。今朝皇陵沒有被髮掘,你可以在陵墓的周邊彷徨思古,看看富有大秦風姿的歌舞劇《始皇陵暢想》。

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皇陵齊集浮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完全模擬其時秦國國都咸陽的機關而製作,有表裏兩重夯土城垣,象徵着國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也就是誰人大封土堆,秦始皇的墳丘)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約50米。

兩千多年的光陰滄桑,皇陵地面上的首要遺蹟只剩下那座高峻如山的陵冢。今朝景區內通過栽栽培物帶勾勒出城垣的外觀,以及精明的標識、標牌,讓旅客可以相識到昔時城垣的走向、範疇和位置。

因現有科技前提的制約,秦始皇陵的地宮至今還未發掘。傳說中始天子的地宮內,以種.種寶石爲日月星辰,以黃金和玉石爲山水,以水銀爲江河湖海,以南海鮫人煉油成燈,千年不滅。

旅客在皇陵內還可以去位於東南部的百戲俑坑(又稱9901陪葬坑)和封土堆西南側的文官俑坑(又稱0006陪葬坑)舉辦旅行。而在封土堆北面的廣場,旅客還能撫玩到極富大秦風姿的《始皇陵暢想》歌舞劇(時刻約15分鐘),天天上、下戰書演出4場。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0

小雁塔建於唐景虎年間(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獻福寺的佛塔,位於大薦福寺內。薦福寺的原址在唐長安城的開化訪,創建於公元684年,原名獻福寺,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爲他“獻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義淨曾居此譯經。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兒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爲大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稱大薦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後,在開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園大門向北開,正好與薦福寺門隔街相望。後薦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這座密檐式磚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層,現餘十三層,高43.38米,共15級,現存13級,其平面呈正方形,底邊各長11.56米,每層迭澀出檐,南北兩面各開一門。底層南北各有券門,上部各層南北有券窗。底層南北券門的青石門相。門框上佈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媚上的天人供養圖像,藝術價值很高。塔身從下面而上,每一層都依次收縮,愈上則愈細,整體輪廓呈自然圓和的卷剎曲線,顯得格外英姿颯爽。塔底南門入口的石質弓形門上,刻有陰文蔓草花紋和天人供養的圖像,與大雁塔的門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護不善,已殘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於唐景虎年間,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稱“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歲,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長的歲月裏,經受了風雨的侵蝕和70餘次地震考驗,歷史上曾經歷過三次離合,這種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滿意的解釋。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陝西地震,據民間傳說,塔身裂縫從上到下寬約尺餘,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數了幾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來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門楣刻石上有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後又有兩次這樣的現象發生。一個磚塔經過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複合起來,確是一件奇事。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1

西安是古老的,建都是不少的;底蘊是深厚的,時代是穿透的。 風水是吉祥的,鼎盛是漢唐的;歷史是悠久的,起源是西周的。

城 牆是明代的,保存是不壞的。城河是環繞的,味道是怪怪的。

交通是樞紐的,陸空是全有的;機場是新換的,車站是凌亂的。 始皇是空前的,兵馬是泥建的;陵墓是巨大的,盜墓是自殺的。

華清是溫泉的,驪山是平緩的;貴妃是洗澡的,體態是豐滿的。 幽王是浪漫的,烽火是假裝的;妃子是一笑的,諸侯是上當的。 亭子是捉蔣的,中正是不幸的;國共是不合的,被捉是肯定的。

法門是佛教的,舍利是釋迦的;發現是偶然的,震驚是天下的。 乾陵是壯觀的,則天是合葬的;石碑是無字的,翁仲是一樣的。 永泰是公主的,懿德是太子的;墓道是要下的,否則是白來的。 茂陵是漢武的,去病是相伴的;匈奴是馬踏的,不敢是來犯的。 昭陵是太宗的,駿馬是奔騰的;兩駿是沒有的,老美是偷走的。 鐘樓是中心的,鼓樓是附近的;中間是廣場的,散步是很爽的。

大雁是雄偉的,塔高是七級的;唐僧是取經的,回來是翻譯的。 小雁是秀美的,塔頂是震毀的;通身是青磚的,塔層是十三的。 碑林是珍貴的,書法是多種的;藝術是寶庫的,文盲是不懂的。 省博是豐富的,珍寶是無價的;參觀要仔細的,裏面是很大的。 半坡是母系的,文化是仰韶的;墓葬是不少的,經典是彩陶的。

華山是險峻的,道路是臺階的;索道是不錯的,勇士是不坐的。 太白是積雪的,主峯是秦嶺的;徒步是危險的,裝備要齊全的。 小吃是清真的,回味是長久的;價格是便宜的,笑臉是沒有的。

泡饃是精粹的,掰的是很碎的;糖蒜是贈送的,口湯是免費的。 早點是糊辣的,丸子是牛肉的;味道是很好的,要吃是請早的。 包子是灌湯的,賈三是擅長的;生意是火爆的,合影是滿牆的。 酥肉是定家的,盆子是很大的;味道是純正的,美眉是要剩的。 炒飯是紅紅的,裏面是酸菜的;生意是很好的,味道是不賴的。

麪條是柳巷的,生意是最好的;老闆是美女的,記憶是電腦的。 涼皮是減肥的,美眉是最愛的;戶縣是最好的,辣椒是不少的。 夾饃是豬肉的,樊家是有名的;字號是很老的,態度是國營的。麗江古城導遊詞武夷山導遊詞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2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位於古城西安市中心的小皮院巷內,東鄰市當局大院(亦是明清陝西巡撫衙門地址地)。它以久長的汗青和爲穆斯林作育出大批有成績的宗解說者而著稱於世,並受到國表裏人士的存眷。至今,每逢星期時,八方信衆來此星期禱告,朗朗誦經聲一直於耳,宗教餬口情況如同昔時。

據寺內原碑(已毀)和現存碑文記實,小皮院清真寺原名“真教寺”、“萬壽寺”,又因其在化覺巷清真大寺(也叫東大寺)以北,且侷限較大,亦稱“北大寺"。據傳,該寺興建於唐末,宋徽宗(大觀)丁亥年(1107年),真教寺爲長安京兆四坊舊有“清真寺”,是西安伊斯蘭教最早構築之一。

該寺敕建於元仁宗皇慶元年即公元1312年。據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歲次正月敕匾該寺(百字贊)和明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1611—1614年)間重修寺碑記曰:“‘天方之一脈,肇於唐初,盛於大元,皇慶(仁宗)年間,以迄於今,歷千餘載。’爲進士馬士騏撰,其新野回回人也”(見馬以愚《中國回教史鑑》100頁)。

二十世紀三十年月末,該寺曾遭侵華日寇飛機的轟炸,所幸炸彈爲啞彈,大殿才免遭惡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月的“十年大難”中,寺毀殆盡,寺內歷代牌匾30多面被毀,僅剩星期殿孑然危立。小皮院清真寺的牌匾在大殿立柱下有明太祖御製至聖“百字贊”的木質牌匾一幅,山門正中門楣和一進院二門內後檐上別離懸掛明禮部侍郎董其昌題寫的“開天古教”匾和“敕賜星期寺”匾,北廳房檐下懸掛清嘉慶年雲貴總督僧學謙題寫的“六來堂”匾,大殿門內上方懸掛“欽若吳天”牌匾,大殿門內北側上方懸掛“臨下有懾”匾,大殿檐下懸掛“道貫古今”、“三畏四毋”匾,均由秦隴復漢軍戎馬總都督張雲山題寫。清光緒26年,庚子之役,慈禧與光緒從北京逃至西安,次年返京前爲西安小皮院清真寺等揮筆題匾,河南導遊詞,慈禧手書“派衍天方”,光緒天子手書“教崇西域”,大殿中閣門上懸掛慈禧手書龍頭“福”字匾。大殿左檐下懸掛民國29年百姓當局行政院副院長白崇禧題寫的“興教開國”匾。

1980年往後,跟着國度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實,寺院回到坊民手中,1990年,大殿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掩護單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掩護法》“掩護文物,大家有責”的原則。爲了使祖先遺留下來的這一貴重遺產不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毀掉,經寺管會研究抉擇,按照現殘存構築,全面恢復興有面孔。在當局有關部分大力大舉幫忙下,寬大坊民慷慨解囊籌措資金,爲修復寺院做出了不懈全力。從八十年月中期開始,歷時近二十年,終於使迂腐的清真寺面目一新,重放色澤。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3

清真寺位於回民街小巷內,始建於唐,清代重修,回收了中國古典構築氣魄威風凜凜,隨處是飛檐翹角、亭臺樓閣。而在寺內許多木門和磚牆上,能看到不少木雕和磚雕,用伊斯蘭藝術氣魄威風凜凜的立體伎倆,工作總結,刻畫描畫出中式的花卉圖案。

清真寺面積不大,名堂也是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的庭院式,旅客沿着中軸線向前線步行遊覽即可,很是輕鬆。寺中的照壁是中軸線的出發點,沿着中軸線依次分列着木牌坊、五間樓(二門)、石牌樓、敕修殿(三門)、省心樓、連三門(四門)、鳳凰亭、月臺、星期大殿等首要構築。

在石牌樓周圍有一塊石碑,上書“道法參天地”幾字,是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手跡;敕修殿的門上有“敕賜星期寺”橫匾,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手書,這些都是書法喜愛者不能錯過的。

星期大殿,是寺中最重要的構築,也是四面回民做星期的場合。大殿有着孔雀藍琉璃瓦頂,殿內天棚藻井彩畫很是精細,殿內尚有30副高約4米的木板鐫刻《古蘭經》。遺憾的是,星期大殿是不應承非穆斯林和女性進入的,絕大數旅客只能在大殿門口向內觀望下。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4

清真大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進修巷清真大寺並稱爲中國西安最迂腐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進修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

清真大寺是一座汗青久長,侷限弘大的中國宮殿式古構築羣,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掩護,成爲今朝的名堂。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掩護單元,1988年又提拔爲世界第三批重點文物掩護單元,1997年5月被評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全寺總面積1.3萬平方米,寺院內有建於17世紀初高達9米的木佈局大牌樓,牌樓琉璃瓦頂,異角飛檐,精縷細雕;對象走向成正方形,共分爲四進院。殿內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華文。第二進院內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和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的書法真跡。第四進院內有面積約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納千餘人做星期,殿內有壁畫400餘幅,書以阿拉伯文圖案,構圖各具千秋。

清真大寺的構築情勢、基調一派中百姓族氣魄威風凜凜,然而,寺院內的統統部署又嚴酷憑證伊斯蘭教制度,殿內的鐫刻藻飾、蔓草斑紋裝飾都由阿拉伯文套雕構成,中國傳統構築和伊斯蘭構築藝術氣魄威風凜凜云云調和地團結,令人驚歎,因而被連繫國教科文組織列爲天下伊斯蘭文物之一。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5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了一套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公元1370——1378)年間,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爲基礎擴展形成。明城牆呈長方形,周長約13.79公里,高12米,頂寬12至14米,底寬15至18米。牆體以黃土爲主,加少許石灰、細沙、麥秸節,和水調和,分層夯打。城牆之上平整寬廣,每隔120米建一座凸出牆外的敵臺,臺上建敵樓,全城共有98座。墩臺之間距離相當,每2座敵臺能夠形成有利的火力夾擊點,從而在戰時有效地射殺攀爬城牆的敵人。城牆頂部外沿築有2米高的垛牆,其上留有垛口,共有5984個,既能射箭、瞭望,又能有效躲避敵人箭矢。牆頂內沿建有半人高的女兒牆,無垛口,其作用是爲了防止士兵及輜重在往來城牆時跌落。城牆的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臺。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角原狀外,其它都是方形。每角各修一座角樓。

城牆外有環繞城牆一圈的“護城壕”(護城河)。護城河寬30餘米,深12—15米。城牆內有6米寬的馬道和6處斜坡,方便守軍調動上城。

明代城牆只有4座城門,東爲長樂門、西爲安定門、南爲永寧門、北爲安遠門。每座城門由吊橋、閘樓、箭樓、甕城、正樓5部分組成。吊橋位於護城河上,白天放下,便於出入,晚上吊起,斷絕交通。閘樓在吊橋內,平時打更報時,有敵情時發警報;箭樓高30米,寬53米,正面有4層箭窗,每層12孔,兩側各有箭窗3層,每層3孔位。甕城是箭樓與正樓之間的一個封閉空間,甕城牆高15米,面積近萬平方米,外敵一旦攻進甕城,守軍居高臨下,四面攻擊,如“甕中捉鱉”之勢。正樓在最裏,是真正的城門,樓高33米,分兩層,長40米,寬17米。這5個部分構成了五道防線。

明穆宗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巡撫張祉給城牆砌了一層青磚。清乾隆年間巡撫畢沅給城牆加修了排水系統。1883年開始,人民政府對城牆進行了全面整修。

隨着城市的發展,在明城牆四城門的基礎上,先後又增開了朝陽門、中山門、和平門、朱雀門、小南門、含光門、玉祥門、小北門、尚德門、建國門等城門。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6

大雁塔位於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於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爲經塔。後世人稱它爲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讚歎。

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曆史的大雁塔,成爲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誌。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後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於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後人爲了區別於薦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內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爲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論”是唐高宗爲“聖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築的珍貴資料。

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誼路南側的薦福寺內,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成爲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誌。因規模小於大雁塔,修建時間較晚,故稱小雁塔。

薦福寺原建於唐長安城開化坊內,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舊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爲高宗薦福而建寺。天授元年(690年)改爲薦福寺,是唐長安城中的著名寺院。唐代名僧義諍在薦福寺譯經,共譯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極有價值。

現寺內存有的小雁塔,爲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築,初爲15層,高約46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名闢一門。塔身從下至下逐層遞減內收,愈上愈促,秀麗玲瓏,別具風格。門框爲青石徹成。塔身內部爲空筒式結構,設木構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明清兩代因屢經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僅存13層。今寺內還保存一口重萬餘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的臣大鐵鐘,鐘聲宏亮,是譽爲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

陝西導遊詞精彩 篇17

各位團友:

今天我們將旅行被譽爲“石作蓮花雲作臺”的華山。華山又稱太華山,位於西安城東120公里的華陰市以南。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五嶽之一,因山峯做作排列若花狀,故得名華山。1992年12月會山被評爲全國景緻名勝40佳之一。即便沒來有來過華山的朋友也會從一些有趣的神話和掌故中懂得到一些華山的情形,如“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嶽仙掌”、“沉香劈山救母”、“華山論劍”,以及近代的智取華山等,這些美麗的神話傳說和故事體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華山的憧憬和崇敬。

華南山北瞰黃河,南依秦嶺,被稱爲“華山如立”,全部山體線條簡練,形如刀削、斧劈,奇峯突兀,巍峨壯麗。被譽爲“天下奇險第一山”。

說到奇,它是由一塊宏大的完全的花崗岩形成。古人云,“山無石不奇,無純石不大奇”,“華山削成而四方,其廣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謂之“大奇”。華山共有五座主峯,其中東、西、南三峯最高,三峯鼎立矗立,“勢飛向雲外,影倒黃河裏”,有“天外三峯”之稱。提到險,其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懸巖鐫刻的“全真巖”,三面臨空,上凸下凹的“風箏翻身”以及在峭壁懸巖上開鑿的千尺童、百尺峽、老君犁溝、擦耳崖、蒼龍嶺等處都奇險異樣。“自古華山一條路”。山中途徑僅有南北一線,約10公里,逶迤崎嶇,艱險曲折,不少地方真堪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西嶽除了有絢麗的天然景觀之外,同時又有豐盛的歷史文明積澱,人文景觀亙古未有。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題字、詩文、石刻就會使人流連忘返。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玉泉院,據說因這裏的泉水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水質清洌甜蜜,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緣華山的必經之地。相傳爲隱士陳摶所建。院內殿宇亭臺、迴廊波折,泉水淙淙,是遊賞勝地。玉泉院與我們一會將會面到的東道院、鎮嶽宮都是道教的運動場合,現共有殿宇53間。院中建造多是清代乾隆年間從新建築的。

各位友人,我們現在位於五峯之一北峯腳下,距華山谷口約10公里,這裏是華山山峪水流的源頭。請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樹,興許是很多人都會意識它,對,就是青柯樹。這裏青柯樹在此浮蒼點黛,故名“青柯坪”。

過青柯坪至轉意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從平坦的石板路變爲在峭壁上開鑿的狹小的石梯,眼看山路迴旋而上,許多意志單薄的遊客來到這裏都會翻然悔悟望山興嘆無功而返。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達到了北峯。經過前面三關,我想大家已經對華山的險有了必定的認識了吧。北峯雙名雲臺峯,海拔1550米,這裏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巍然獨秀,有若雲狀,因恰似一座雲臺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卻有着十分主要的地輿地位,它把守的四峯的要樞。我們眼前的這個小亭叫“軍魂亭”,此名起源於景片《智取華山》。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中峯。中峯又名玉女峯。傳說年齡時,華山隱士蕭史,善吹洞簫,精美的簫聲贏得秦穆公的小女兒弄玉的傾慕,使她廢棄了豪華舒服的宮廷生涯,隨簫史在此隱居,多年後二人修煉羽化乘鳳而去,山上許多名勝也因而得名。有玉女洗頭盆、捐軀樹等。因爲這則俏麗的戀情故事,華山在它博大、肅穆、深厚之後又被賦於了一些浪漫與溫順。

經中峯,我陪伴大家去東峯參觀。

東峯,又稱旭日峯,峯頂有向陽臺,在此是觀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華山據傳是衆多仙人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傳說宋太祖趙匡胤與華山山人陳摶老祖在一個孤峯,上有棋臺,那就是他們下棋的處所。陳摶又叫希夷先生,是一個有道行的神仙,二人經由商討,越匡胤以華山做賭注。成果輸給了陳摶,按當時訂破的前提,華山自此成爲道家的道場且永有納糧。在東東峯的東崖上,有一自然圖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隻巨掌?這隻巨掌20餘丈,五指錯落不齊,中指直貫高峯,每當日光照耀,五指躍然如懸圖上。這就是所謂的“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嶽仙掌”。據說在良久以前,華山跟中條山相連,右足登開中條山,給黃河開出一條通道,當初咱們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託華山時留下的指印。

南峯又名落雁峯,是華山最頂峯,海拔2160米,來到這裏如臨仙境。正如古詩所云“惟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仰頭紅日近,昂首白雲低”。這裏四處都是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裏,濃陰密閉。現在我們面前看到的是險要之處就是第四險關“長空棧疲憊”。長空棧道懸空半壁,下臨深淵,是華山最險要處之一。不過人的膽量和動搖的意志,是不敢一遊的。峯頂有“太上泉”,池水青綠澄澈,長年不竭,俗稱“仰天池”。池崖上鐫刻甚多,多爲明清和近代詩人所題。武俠小說《射鵰好漢傳》中描述的“華山論劍”大略也是產生在南峯。

我們現在來到是華山的精髓局部。西峯,又稱蓮花峯,得名於峯頂翠雲廟前右側的那塊大石,其狀如蓮花,山峯奇撥陡峭,如刀切劍削,壁立千仞。此峯最高處有“摘星臺”,登臺鳥瞰,秦川茫茫,藍天如洗,浩瀚無際,渭、洛二水如銀帶,北望黃河細如絲。唐代大詩人李白觀此景後曾寫下“華山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涯來”的漂亮詩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