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2W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

今天我要帶大家遊覽的地方時福建有名的武夷山。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區之一。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精選16篇)

武夷山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爲全人類共同財富。

大家一定都沒聽說過武夷山的傳說吧!下面就來讓我爲大家介紹一下吧!遠古時候,武夷山這個地方時沒有名的,後來爲何叫武夷呢?相傳古時候,武夷山的幔亭峯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他在此山修行,他餓了以靈芝菌菇爲食,渴了就飲溪水。與他一起修行的兩個兒子,一名彭武,一名彭夷。

他們在山上種了琪花、瑞草咊珍貴藥材,把山山水水裝點成人間仙境,百姓們過上了雞犬相聞,安寧幸福的日子。兄弟們努力使這方水土成爲人間仙境。

彭武、彭夷死後人們爲了報答他們的恩情,爲了紀念這一對開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們的名字命此山,稱這碧水丹山爲“武夷山”。

大家要跟緊了。現在我要帶大家去華東南第一高峯——黃崗山,主峯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中國東南最高峯,號稱“華東大陸屋脊”。山頂豎立着“黃崗山”標誌牌。由於山勢陡峭,羣峯林立,武夷山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咊,形成了我國東南大陸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線天,一線天又名靈巖,海拔225.4米,是一座巍然挺立巨巖。巖端傾斜而出,覆蓋着三個巖洞:靈洞、風洞、伏羲洞。從巖頂裂開一線,就像利斧所壁,高50餘米,長178米,寬約1米。最窄處僅0.3——0.4米,從中漏進一線天光,宛如跨空長虹,被嘆爲“鬼斧神工一線天”。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4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和江西省東部的交界處,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全區被劃分爲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一衝區,面積27888公頃。

武夷山的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分佈着世界同緯度帶現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東部山與水完美結合,人文與自然有機融,以秀水、奇峯、武夷山玉女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衆多的文物古蹟而享有盛譽。中部是聯繫東西部、涵養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區域。鑑於武夷山有上述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與文化資源,政府推薦武夷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爲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傳說堯舜時期,這裏是一片荒蕪之地,更沒有武夷山這個名字。後來彭祖一家來到這裏居住。當時洪水氾濫,民不聊生,他們挖了九曲溪泄洪。後人爲了紀念他們,就把這一帶的山峯取名武夷山,並建造了武夷宮。

當地傳說,天上有位仙女,來到武夷山,迷上了這裏的風光,捨不得離開,便成了玉女峯。玉女峯下有一處深潭,傳說是仙女沐浴的地方。峯側有一處岩石,那裏刻有“鏡臺”二字,是仙女梳頭的地方,叫妝鏡臺。

以上就是關於武夷山的資料。請大家注意安全,並玩得開心。謝謝大家。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2

繼續往前走,過慧苑寺前石橋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澗。流香澗原名倒水坑,位於天心岩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澗水,都是由西向東流入崇陽溪。唯獨這條山澗,自三仰峯北谷發源後,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稱爲倒水坑。澗中有一巷谷,兩旁危巖聳立,水流其間,僅容納一人。夏日處身其中,涼爽無比,因此名爲清涼峽。現正值夏日,酷暑炎炎,遊客們可以一一進去體驗一下這夏日的清涼。

那我們繼續往前走,我們就到了九龍窠,九龍窠是一個幽奇深邃的峽谷,九認嶙峋的山峯,猶如九條騰空而起的游龍。在九龍窠最後一窠巖壁間,用石塊壘成的盆景似的茶園,上面生長着幾叢茶樹,它就是聞名於世的“茶中之王”——大紅袍。大紅袍之所以能夠獲得茶中之王的譽稱,因爲它的生長環境得天獨厚。大家請看,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有水自罅滴落。而隨水流落的還有苔蘚等有機物,因而這塊土壤較它處潤澤肥沃。且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常,氣溫變化不大。再加之茶農平時精心管理,採製加工時,一定要選技術最好的茶師來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別的器具。由於以上種.種原因,自然就使大紅袍的成茶具有獨到的品質和卓著的藥效。關於大紅袍茶樹名的由來,民間傳說很多,有的說天心廟的老方丈,用生長在九龍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進京趕考舉人的病,後來舉人得中狀元,爲感謝神茶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脫下身上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後人便給茶樹取名爲“大紅袍”。但更多的人認爲大紅袍茶樹是因爲早春時節,葉牙勃發滿樹豔紅。遠望宛如一件件大紅袍覆蓋樹冠而得名。大紅袍茶樹僅有四株,來武夷的旅遊者,無不想一睹大紅袍茶樹爲快。好了,各位遊客,我們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__在此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心想事成!!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3

我們第一個到達的景點就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九曲溪。首先我要簡單的介紹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爲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源於武夷山脈主峯——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星村鎮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盈盈一水,折爲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爲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緻的山水畫意。

大家可以乘坐竹筏順着九曲溪蜿蜒而下,那碧清的溪水會讓您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兩岸奇峯峭拔、怪石嶙峋,會使您衍生種.種遐想。

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

1、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

2、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後,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

3、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峯名仙岩,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岩的這三座山峯,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峯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岩石嘴尖腿細,背上佈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峯,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蹟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後者山岩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峯是天柱峯,俗稱“酒罈峯”。

一線天

我們第二個到達的景點就是人間奇景“一線天”。它是武夷山最奇的巖洞,左邊這個是靈巖洞,中間這個是風洞,右邊這個是伏羲洞。一線天是一座山中間裂開的一條縫,就像利斧劈開一樣,相去不滿一尺,長約100多米,從中漏進天光一線。這就是令人嘆爲“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線天。一線天長約100米,寬不足90釐米,一線天最窄的地方只有50釐米,一些身材較胖的遊客要多家小心,以免卡住。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4

今天我要帶大家遊覽的地方時福建有名的武夷山。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區之一。

武夷山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爲全人類共同財富。

大家一定都沒聽說過武夷山的傳說吧!下面就來讓我爲大家介紹一下吧!遠古時候,武夷山這個地方時沒有名的,後來爲何叫武夷呢?相傳古時候,武夷山的幔亭峯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他在此山修行,他餓了以靈芝菌菇爲食,渴了就飲溪水。與他一起修行的兩個兒子,一名彭武,一名彭夷。

他們在山上種了琪花、瑞草?珍貴藥材,把山山水水裝點成人間仙境,百姓們過上了雞犬相聞,安寧幸福的日子。兄弟們努力使這方水土成爲人間仙境。

彭武、彭夷死後人們爲了報答他們的恩情,爲了紀念這一對開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們的名字命此山,稱這碧水丹山爲“武夷山”。

大家要跟緊了。現在我要帶大家去華東南第一高峯――黃崗山,主峯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中國東南最高峯,號稱“華東大陸屋脊”。山頂豎立着“黃崗山”標誌牌。由於山勢陡峭,羣峯林立,武夷山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溫?,形成了我國東南大陸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線天,一線天又名靈巖,海拔225.4米,是一座巍然挺立巨巖。巖端傾斜而出,覆蓋着三個巖洞:靈洞、風洞、伏羲洞。從巖頂裂開一線,就像利斧所壁,高50餘米,長178米,寬約1米。最窄處僅0.3――0.4米,從中漏進一線天光,宛如跨空長虹,被嘆爲“鬼斧神工一線天”。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5

各位團友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武夷山旅遊觀光。我是武夷山景區的講解員,我姓葉,大家叫我小葉好了。今天就由我爲大家提供講解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令大家感到滿意,在此也預祝大家今天能夠玩得開心、愉快。

武夷山是1982年國家首批公佈的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1999年12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爲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武夷山爲茶葉生產基地之一。武夷巖茶品目繁多,據調查,僅山北慧苑巖便有名叢800多種。而最負盛名的當數大紅袍。大紅袍產於九龍窠。相傳,康熙皇帝巡視江南之際,因患水土不服,臥牀不起,諸多良醫獻策配方,都不能治好,後來有人獻上一包武夷山的茶葉,請康熙皇帝飲用,不料,康熙一喝病就好了。當康熙得知這種功效神奇的茶,原系武夷山生產時,當即脫下紅色御袍,派人送往武夷山,披掛在茶樹上,以示謝意,大紅袍因此而得名。又傳這叢茶生長於絕壁懸崖,無法攀摘,於是寺僧便馴猴穿紅衣採之。大紅袍品質奇絕,有一葉能泡一桶之說,味醇厚回甘,湯色橙黃、清澈,葉底勻亮,沖泡七次有餘香,難怪它會具有神祕色彩。

各位團友,請大家跟我來。我們遊覽是近年新開發的大紅袍景點。路邊大家看到的是剛種植的武夷巖茶的新苗。武夷山市的支柱就是旅遊業和茶葉。這條新旅遊路線便是爲了讓遊客瞭解武夷山的茶文化而開發的。現在我們到了這片比較開闊地帶,看這片平整巨大的巖壁上有許多的摩崖石刻,首先映入眼簾的這三個大字是什麼字呢?對了是“晚甘侯”,知道它的意思嗎?武夷巖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之於唐朝元的年間,孫樵在贈送武夷巖茶給達官貴人時的一封信扎中寫道:“晚甘侯十五人,遣待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指的就是現在的武夷山。孫樵用擬人化的手法,把武夷巖茶美稱爲“晚甘侯”。“晚甘”是甘香濃馥,美味無窮之意,“侯”乃尊稱。從此,“晚甘侯”成爲武夷巖茶最早的茶名。再看旁邊這四句,是宋代范仲淹所寫《鬥茶歌》的前四句:“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後兩句現在已廣爲流傳,做爲武夷巖茶的宣傳語了。在這片岩壁上留下的都是明清時讚美武夷巖茶的詩句。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6

大家好,我叫劉怡辰,大家可以叫我“劉導”,歡迎各位女士和先生來武夷山遊玩,你們肯定會對這裏流連忘返,永遠記住這美麗的風景。總之,你們會非常愛這裏的。

首先,我們要到著名的景點——九曲十八彎划船。‘請注意’,我們已經進入了九曲。你們看,那是‘烏紗帽’,那個山包圓圓的,多麼像一頂古代官員戴的烏紗帽嗎?那片山腰上的竹林不正像鑲在烏紗帽上的美玉嗎?”

“你們瞧!那兩塊黑乎乎的石頭,是有名的烏龜石。它們多像兩隻烏龜,小龜歪歪斜斜的趴在大龜身上,一上一下地浮在水中。傳說在幾十年前,觀音在這裏講經,這兩隻烏龜偷偷地跑出龍宮來偷聽,由於聽得入了神,誤了回龍宮的時辰,就變成了石頭。”

接着,竹筏漂到了一處陡峭的石壁邊,我說:“石壁上洞穴裏的木頭就是有名的武夷船棺。如果你擡頭望着那刀劈般光滑的石壁,就會看到上面有幾個黑乎乎的洞穴,其中有一個洞穴的裏面向外露出了一截粗大的棺木板,它們就是千年武夷山的船棺了!這些木棺在現代把它取下來當然也很不容易,何況古代科學那麼不發達,船棺就更不容易被放在那麼高,那麼陡峭的山上了。並且還經過了大自然千年的風吹雨打,烈日炎炎的太陽暴曬,它們這些武夷船棺也不會腐爛,武夷山船棺舉世聞名就說的這一點。”

我講的就這麼多啦,請各位遊客自由觀光三小時,三小時後到這裏集合。注意,這裏比較危險,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讓孩子到水邊來玩兒,一定要看好您的孩子。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7

各位團友,此時我們探訪的是桃源洞,深藏在武夷山中。由於蹬道高坡度大,有時還要穿越洞穴,請大家在行進途中互相關照,注意安全。現在我們正循蒼屏峯與北廊巖之間的松鼠澗旁小徑行進。將至桃源洞口,便有一堆亂石截斷了谷口,小澗驟然消失,只聽見石下錚琮有聲,似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然而,只要各位再往前走幾步,就可看到巨石相倚的小洞口。洞極爲狹小,僅容一人通過,而且洞中十分黑暗,請大家跟我走好。穿過小洞,小澗奔騰而出。這種“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不知大家體味得如何。跨過橫架在澗上的石橋,幾經曲折,輾轉而入,迎面有一石門,藉着門內射出的一縷幽光,大家是否看清石門兩旁的一副石刻對聯:“喜無樵子復觀弈,怕在漁朗來問津。”相傳這副對聯,是一隱士根據仙凡曾在此對弈,樵子戰敗仙翁的故事而寫的。

進入石門,頓覺豁然開朗,果然是“洞天絕境”。四周羣巒環繞,南有蒼屏峯,北有三仰峯,東有玉版巖,西有天壺峯、北廊巖。當中是幽深的谷地,方圓大約20畝。但見田疇平曠,阡陌縱橫,屋舍儼然,桃園、石池、竹林、流泉,引人入勝。若逢春日來此遊覽,桃花盛開,燦若雲霞,地地道道的陶淵明筆下的武陵桃花源勝景。徐霞客在遊記中曾這樣寫道:“四山環繞,中有平畦曲澗,圍以蒼松翠竹,雞聲人語俱在翠微中。”桃源洞北面有兩幢古老的屋舍,是桃源庵和開源堂舊址,堂內塑有太上老君的神像。屋旁斜倚着的一塊岩石,名金磚石。從巖罅裏涌出的一股山泉,叫金磚泉。清亮的泉水繞過屋舍,注入田間,在爬滿青藤的壽桃石旁,蓄成一口水池。池邊的石盤纖塵不染,正是品茗小憩的雅座。桃源洞西邊這座老君巖雕像,是1996年,由武夷山風景區勝區管委會投資23萬元,福建惠安工匠歷時6個月雕鑿而成。雕像高16米,寬11米,厚1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君巖雕座像(堪稱中國之最的泉州老君巖雕像高僅5.1米),堪稱“老子天下第一”。

桃源洞後山有小路上三仰峯,也可取道山北慧苑坑,從章堂巖上三仰峯。三仰峯是武夷山風景區內的最高峯,海拔717.7米。三峯皆昂首向東,高者爲大仰,次者爲中仰,再次者爲小仰,故名。仰望三仰峯,大家不知是否有種感覺,三座山峯,宛職巨石三片,斜插碧霄,形如旌旗招展,巨蛇凌空。三仰峯上勝景頗多。從桃源洞後山小徑攀登到小仰,路左邊有一石洞,深四五米、高二三丈的巖洞,名“碧霄洞”。洞上方巖壁有明萬曆年間林培所書的“武夷最高處”五字。洞旁有一口井,相傳爲宋白玉蟾的丹井。清會稽周士芸曾結廬修煉於此。在大仰峯腰,有一平坦方正的巨石,名棋盤石,相傳昔時有仙人在此對弈。這裏古樹環匝,密葉交蔭,即令盛夏酷暑到此,只消片刻,便暑熱全消。離此地不遠的三隱臺,臺上有積翠樓庵、知白庵、仰雲庵,臺麓有蘿庵等舊址。峯頂有電視轉播臺。從峯頂俯瞰百里武夷山,只見羣峯起伏;仰望天空,高遠無邊。

[導遊內容]三層峯——>北廊巖——>天壺峯——>琅 巖

雄峙在三仰峯南麓,皆倚鑄錢巖,也似三仰峯一樣,崚嶒三石,層疊而起,只是山形比較平緩的山峯,是三層峯。三層峯有“武夷氣象臺”之稱。大雨行將來臨之際,在它的峯巒之間,便會涌起一團團白霧;而天將放睛時,籠罩在峯巒上的濃重雲霧,又會先行化開,露出濃如潑墨的峭壁。當地人用它來預測睛雨,還頗爲靈驗。宋翁彥約有詩讚道:“崚嶒三迭倚青冥,宿霧雲飛自有程。靈境只因通造化,故教人世驗陰晴。”

從三層峯往前,過蒼屏峯,可見矗立在七曲北岸的北廊巖。北廊巖因橫立的巨壁像一條獨長的走廊,故而得名,聳立在北廊巖後面的是天壺峯。峯腰有一軒朗的巖洞,峯下有天壺道院舊址。危立於天壺峯西面的琅玕巖,又名欄杆巖、朗官巖。以“琅玕”取名,是形容此巖光潔晶瑩,好似美玉。稱它欄杆巖,這是因爲在崖畔有叢竹環翠,宛如綠色的欄杆。琅玕巖半壁有一山洞,名“金雞洞”。巖壁上至今還留有鑿了一半的磴道。因此衍生出這麼一段傳說:相傳早先洞中曾棲息着一隻金雞,是隻神鳥。每當黎明,它就飛到武夷最高處——三仰峯頂,放聲高唱。那嘹亮的報曉之歌,又是清脆又高亢,響徹武夷碧水丹山間,驚得歌王百靈鳥也閉上了歌喉。金雞飛到哪裏,哪裏就有了歡樂,幸福;金雞唱到哪裏,哪裏就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然而,當地有一貪心的財主叫張富朗,竟對它打起了壞主意愛,妄想捉住它,獻給官家,求得重賞。經過一番謀劃,他從外地僱來了一名石匠,沿着崖壁開鑿蹬道,聰明的金雞,早已洞察出這貪心財主的陰謀,等到蹬道即將鑿到洞口,便飛到四曲大藏峯巖洞中築窩去了。張富朗窮忙了一陣,連雞毛都沒有撈到一根,倒給人家留桃源仙境下筆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條鑿了一半的蹬道。

桃源洞遊覽到此結束。但願絢麗的桃源洞勝景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印象。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8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衝佑觀、萬年宮,在福建省崇安縣南約十五公里處的武夷山大王峯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

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爲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這座宮殿,改名“仲佑觀”。

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理學家劉子軍、朱熹等都主管過沖佑觀。元泰定五年(1320xx年),改觀爲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燹。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撥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0xx年),觀又遭火焚,次年創復。即爲現在的武夷宮。

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燹,後僅留下幾間空房。近年在旅遊、文化部門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又重新修復,庭院裏的兩株桂樹,則是宋代遺存下來的,是800—920xx年的古樹。全面恢復武夷宮的計劃將逐步進行。這座千古名觀必將重現昔日的雄姿。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9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武夷山來旅遊,我是你們的小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小鄭。今天就由我帶大家去遊覽武夷山。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武夷山景區的起點三姑鎮。大家看到了了對面山上的三塊岩石了吧,它們像三位靜靜佇立的姑娘,所以這裏被稱作三姑鎮。那旁邊的山峯因爲有這麼雄偉的一塊岩石高踞在山頂,被叫作“大王峯”,它可是武夷山的三十六峯之首喲。在這裏我們停車二十分鐘,大家可以下車去遊覽、拍照一下。

上車啦,大家坐好了。接下來我們去九曲溪漂流,去領會下武夷山綠水青山的魅力。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核心景區,十里溪流,九曲河灣,著名的玉女峯就在河邊。請大家穿好救生衣,坐上竹筏,一路上聽從筏工的指揮,不要隨意起立,切實注意安全,保證漂流不出一點意外。

這地方叫星村,是我們漂流的起點。這次漂流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十里九曲溪,水清、潭深、灘急,灣多。水中,美麗的軍魚成羣;兩岸,奇峯和怪石林立;擡頭,懸崖上還有古時懸棺可見。筏上,大家可以細聽筏工有關兩岸風景及傳說的講說。我先到玉女峯下的漂流碼頭等着你們,祝大家好好地領略九曲漂流的樂趣。

大家好!剛纔漂流中你們一定看到過左邊有一座山峯由一整塊岩石組成,平整的岩石一幅幅傾斜直插到底,筏工會給你們說起它叫曬布巖。我們現在就去它旁邊的天遊峯遊覽。

天遊峯地勢高聳,常有云霧出沒變幻。山路陡峭崎嶇,澗深巖險,人們只有小心翼翼地沿着石階,手攀鐵鏈才能上到山頂。站在峯頂,九曲溪迴環曲折從腳下流過。涼風習習,白雲近人;碧水青山,盡在眼前,此時真讓人有“遊天遊,天上游”的感覺。天遊峯腳下還有云窩、茶洞等景點。雲窩是個幽深的狹谷,懸崖峭壁圍繞着。人在谷中,如在井底,四周澗水叮咚,清泉飛懸;山石洞壑,雲生霧聚,人們故而叫它爲雲窩。幽谷深處,茶樹行行,綠竹青青,石壁上洞穴橫生,山澗中池水清冽。那是著名的茶洞景點,也是傳說中仙女生活的地方呢。大家一定要進去好好看看。

天遊峯左邊是桃源洞景區,那裏有老子大石像,壽桃石,三清觀,大家從天遊峯頂下到那裏,沿山谷出來就是九曲溪了我會先到那裏等你們。路上大家一定要注意腳下,安全第一!過兩個小時,一定要在溪邊來集合。好了,現在就去天上游吧。

感謝大家準時到這裏集合。我告訴大家,宋朝的朱熹先生在天遊峯下、九曲溪邊結廬講學,生活了四十多年,使武夷山成了當時全國的文化中心。現在這裏建了他的紀念館,我們順路過去看看。

好,今天的遊程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有空也可以去逛逛三姑鎮,買點自己中意的茶葉、根雕、桔子等土特產。明天我們去看看有名的巖茶“大紅袍”茶樹和一線天、水濓洞等地方。

謝謝大家!明天見。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0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是不同凡響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響導。歡迎你們來到山奇水秀的武夷山。武夷山的景色和我的名字一樣也是不同凡響的,今天,請你們跟隨我的腳步來領略武夷山的不同凡響吧!

武夷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它位於福建省西北部邊境,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全國級旅遊度假區之一。1999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榮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武夷山成爲世界第23處、中國第4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

現在,我帶大家來到天遊峯腳下,請大家先擡頭看,整座天遊峯是一塊大石頭,你們所看到的“螞蟻”是在爬天遊峯的人,他們就像螞蟻在搬家,一步一步往上走。現在我開始帶大家爬天遊峯,請大家跟好隊伍,不要走散,注意走路不看景哦!好,我們到半山腰了,來到一覽亭,向四面看,前面九曲蜿蜒,溪上竹筏輕蕩。旅行家徐霞客評點:“天遊峯是一座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臺,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峯固應第一也。”故天遊峯有“武夷第一峯”之稱。從天遊峯頂上往下看,美景大半收在眼底。九曲溪正滔滔不絕地流向天邊,還有各種各樣的石頭,看,那兒有:兩隻懶洋洋的“水龜”趴着,這兒是一個神奇的筆架峯,還有那座是讓人口水直流的“漢堡”,而漂亮的“玉女”、英勇的“大王”也在前方等着我們呢!

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平緩,大家不走“回頭路”,我們不從原路下山,也就是不走回頭路,但下山途中的風景也少了很多。整個爬山的過程約三個小時。

早上的行程就到此結束了,寧靜的下午,我們會坐上竹筏,身臨其境地走進這如詩如畫的世界。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1

[導遊內容]宋街——>武夷山歷史文物陳列館——>三清殿——>劉公神道碑——>徐霞客塑像——>大王峯——>幔亭峯——>換骨巖——>三姑石——>武夷宮(朱熹紀念館)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蒞臨宋街東面入口處。這條百餘米的仿宋古街,具有濃厚的宋代江南建築風格。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繁華如夢,酒旗倌風,古韻猶存。神經宋街有大小店鋪幾十家,主要銷售飲譽內外的武夷巖茶、蛇製品、旅遊工藝品。此外,還有酒鋪、茶觀,客人隨到隨飲,十分方便。古老的閩越文化宋街上展現着她那迷人的風采,使她成爲向中外遊客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長廊。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位於宋街入口處的武夷山歷史文物陳列館。這裏陳列展出武夷山市博物館部分收藏文物。主要有武夷山歷代名人塑像和形象地介紹武夷山先民如何治理、開闢武夷勝境的實物、模型及圖片等。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實物就是1973年9月取自武夷山觀音巖洞內的武夷山一號船棺。這個模型就是古漢城遺址模型。

經碳14測定,武夷山一號船棺距今已有3800多年,相當於夏代的晚期。武夷山架壑船棺的遺存,爲研究福建省行秦歷史和探討古越族文化,提供了極爲珍貴的歷史資料。城村古漢城遺址,位於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村西南一公里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村古漢城遺座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6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崇陽溪環繞城的東、西、北三面。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城牆沿山勢夯土建築,殘高4-8米,東西城垣共保留三處豁口通道,爲當年的城門。城外挖有護城壕。經發掘,城內分佈着殿宇、樓闕、營房住宅、治鐵、製陶和墓葬等遺址多處。建築坐北朝南、左右對稱,佈局嚴謹,與當時平原地區的城市佈局截然不同,是江南獨樹一幟的"幹欄式建築"。古城排水系統,利用自然山坡和溝谷建成,實行雨水、污水分流,規劃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稱奇。城村漢城,究竟是閩越王餘善的行宮,還是漢武帝平定閩越後設立的一個軍事城堡,它是怎樣興起衰落,還有待考證。

步出文物陳列館,沿宋街前行,前面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三清殿。三清殿是我國道教宮觀的主要殿堂,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於隆慶元年(1567年)冬應召北上時,曾在殿中牆上題詩一首:"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虜復徵蠻。他年覓取封候印,願向君王換此山。"

大家請看,三清殿前有一組石碑,其中最高的這塊是劉公神道碑。它連基座高3.7米,寬1.45米,原立於五夫鎮劉子羽墓道上,1981年5月移至於三清殿中珍藏。1985年10月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神道碑詳記宋代大儒劉子羽的家世及生平事蹟。劉子羽,崇安五夫人,官至右朝議大夫,在江蘇鎮江知府任上時,因觸怒投降派秦檜,被罷職家居。他是朱熹之父朱鬆的摯友。朱鬆死進,朱熹年僅14風,遵父遺囑,奉母舉家投奔劉子羽。劉子羽侍爲子侄,精心教誨,終於使朱熹成爲一代大儒。爲報答劉子羽撫育之恩,朱熹含淚撰文並書寫了這篇情真意切,共有的碑文。碑額上的篆:"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微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系南宋吏部尚書張式所書。神道碑左邊這塊詩碑,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龔一清的《遊武夷記》七言古詩。右邊的石碑是清朝正年間崇安縣知縣劉靖題寫的"洞天仙府"和1962年現代文豪郭沫若視察武夷山時抒寫的“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的《遊武夷泛舟九曲》詩碑。1985年10月有關部門還在三清殿中心堂設立"中美武夷山蘭亭學院"(後改爲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招收了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學員。他們中有大學教授、建築學家、=電影導演、記者、心理學家等,在武夷山邊觀光遊覽邊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受外籍學員的歡迎。

出三清殿,前行百餘米,前面這座潔白如玉的徐霞客塑像,就是1996年武夷山市爲紀念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考察武夷山380週年而建造的。1616年,剛過而立之年的徐霞客,頭戴母親親手縫製的雲遊冠,從家鄉江蘇江陰縣(現爲江陰市)出發,穿浙江、過江西,首次踏上了入閩的艱辛道路,對武夷山進行爲期三天的考察活動。就中這短短的三天時間裏,他幾乎踏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寫下了不朽名篇《遊武夷山日記》,精確地記載了武夷的三十六峯,九十九巖的排列和九曲溪的發源流向,記載了峯巒崖谷和洞穴溪潭的位置,出色地描繪了神廳秀麗的武夷山水。

徐霞客塑像後面的這座山峯就是大王峯。現在我們沿"徐霞客入山處"牌坊開始向上攀登。大王峯,又名天柱峯、紗帽巖,因山形如宦者紗帽,獨具王者威嚴而得名。在武夷三十六峯中,向有"仙壑王"之稱。大王峯海拔526.8米,四面陡峭,攀登較困難,是武夷山三大險徑之一。當年徐霞客登大王峯時,日已西薄,下山尋路不得,競"以手懸棘,亂附而下",險些青山埋忠骨。如今登峯的道路經過整修後,已是有驚無險。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離峯頂還有一半路程,請大家繼續努力。前面這塊巨石是"張仙岩",相傳是漢代張垓坐化之處。從這裏再登一梯,過小石門,大家看到的這口寬七尺,深三尺的水池,名爲"天池",池水極爲清沏,雖旱不竭。池上石泉爲"寒碧泉",池側爲宋羽士林文能結廬處。從這裏再上一梯,大家可以看到一塊平地,平地上有升真觀遺址。從觀左拾級而上,大家看到的這一塊平地,則爲"通天台"。再往上登數十步,便到了大王峯頂。峯巔有一罅,寬約一米多,下窺黝黑,投以石,聲殷殷如雷,片刻方息。相傳這就是宋代屢遣使者投送"金龍玉筒"的地方,故名"投龍洞"。峯頂古樹參天,積葉遍地,極爲平曠。從峯巔俯瞰羣峯碧水,江山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請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看,橫欹在大王峯北側,其麓相連,高不及大王峯的這座山峯就是幔亭峯。登帽亭峯的道路有二條,一是由大王峯升真洞旁上去,一是由換骨巖右側直上。幔亭峯頂,地勢平坦,有一片巨石,狀如香鼎,叫做"宴仙壇"。據宋祝穆《武夷山記》載: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與皇太姥、魏王子騫等古三仙人,在幔亭峯頂張幔爲亭,結綵爲屋數百間,大宴鄉人,應召而來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橋魚貫而上,到了峯頂,幔亭、彩屋鋪着紅雲茵、紫霞褥,金宇氤氳;鼓樂齊鳴,歌聲嘹亮,席間食品全非人世間所有。歌師彭令昭高唱《人間可哀之曲》。隨着歌聲一停,空中隱約傳來環佩車馬聲。仙人消失了,鄉人隨之下山。忽然間暴風驟雨走紅橋,峯頂頓時空無一物,只剩丹崖翠壁依舊。"幔亭"之名即由此而來。鐫刻在幔亭峯樂壁的"幔亭"二,大四方丈,爲明吳思學所書。石刻下方有一塊巨石,渾然方正,上大下小,約莫可坐數十人,俗稱"棋盤石"。相傳當年漢武帝派遣使者來武夷山,就是在這裏用乾魚祀武夷君的,所以又稱"漢祀壇"。

幔亭峯北面這座山峯是換骨巖。相傳方外之士得道尸解,都要在此"換骨",方能羽化登仙,巖之得名,由此而來。換骨巖上有兩個巖洞,一個叫靈雲洞,一個叫雲虛洞。靈雲洞分上、下兩洞,上洞在南壁,下洞在東壁,上下盤旋,互相溝通,宛如高樓上的回欄曲檻。上洞的石罅中,有泉七孔,四時不竭,名爲七星泉。傳說喝口七星泉的水,就能消災除病。雲虛洞在在巖的北壁。洞內方廣數丈,可納百餘人。洞中有小樓兩楹,不施片瓦,風雨不侵,俗稱"仙女梳妝樓"。相傳這是武夷山孔、莊、葉三位仙女修真的地方。

換骨巖北面有石三塊立於巖巔,即人們所說的三姑石。三姑是指"太素孔君、太微莊無君、太妙葉元君"。相傳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崇安大旱,田土龜裂,禾苗枯焦。有一天,農人江小三的換骨巖下灌田,忽見三位道姑打扮的女子沿山徑走來。她們見江小三等農人灌田辛苦,便招江小三上前,授以小葫蘆和祕訣後便飄然而去。江小三如法施行,頃刻間,烏雲密佈,大雨如注,救活了枯焦的禾苗。爲感謝這三位仙姑,清江小三來到了她們居住的"雲虛洞"。正端祥間,忽見洞門大開,一道童引出這三位仙姑。江小三慌忙上前叩謝。三位仙姑告訴他:"我們本是會稽上虞人,唐天寶年間,來武夷山學道,棲息於天柱峯下,一日遇見皇太姥,授以"丹訣",承她指點,在換骨巖雲虛洞中修練,今修烘已畢,就要離開武夷山"。說完,這三位仙姑倏地不見了。後鄉人爲紀念這三位仙姑,便將換巖骨巔的這三塊巨石取名爲"三姑石"。

各位朋友,請大家隨我下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建築物就是武夷宮。武夷宮又名會仙觀、衝佑觀、萬年宮,是萬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勝地之一。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九曲溪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景爲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宮殿。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修屋宇達三百多間,建築面積達數百畝。宋紹聖二年(1095年),宋哲宗降旨大建宮殿,改名"衝估觀"。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著名理學家朱熹、劉子等都曾任過沖佑觀提舉(相當於現在武夷山景區管委會主任一職)。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觀爲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拔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5年),觀又遭火焚,次年修復。到清末,又加倡修,即爲武夷宮。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後僅遺留下幾間空房和斷垣殘壁。80年代末,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已重新修復。修復後的武夷宮,現已闢爲朱熹紀念館。館內主要展出朱熹及閩學著名人物蔡元定、遊九言、劉侖、黃幹、真德秀等生平事蹟。大門匾額上“朱熹紀念館”這五個醒目大,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方毅同志視察武夷山進留下的墨寶。庭院中的這兩棵桂樹,相傳是朱熹親手所植,已有8、9百年的歲齡。

各位朋友,武夷宮景區的遊覽到此結束。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2

武夷山通常指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稱福建第一名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武夷山導遊詞幽默,歡迎來參考!各位遊客朋友,歡迎您來到風景優美的武夷山。我是陽光旅行團的導遊,我叫“小王”。今天上午我們去“天遊峯”景區,下午去九曲溪乘坐竹排漂流。在去之前,請你注意一些事項:1。在乘坐竹排漂流的時候請不要站立在竹排上,2。爬山的時候,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儘量穿平底鞋。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3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武夷山來旅遊,我是你們的小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小鄭。今天就由我帶大家去遊覽武夷山。

首先我先給大家講一講武夷山的概況: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武夷山市南部,方圓七十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在世界景觀中獨樹一幟。武夷山山不高,有高山之氣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碧水丹江之中,擁有“三三”、“六六”、“九九”之勝:“三三”指的是碧綠清澈的九曲溪;“六六”指的是千姿百態、夾岸森列的三十六峯;“九九”指的是氣魄雄偉的九十九巖。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天遊峯景點,請朋友們排好隊,跟我一起上山,我們邊走邊講。

“天遊峯海拔四百零八米,相對高度二百十八米,它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巖脊,東接仙遊巖,西連仙掌峯,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羣峯之上。每當雨後乍睛,晨曦初露之時。白茫茫的煙雲,彌山漫谷,風吹雲蕩,起伏不定,猶如大海的波濤,洶涌澎湃。站在一覽臺上望雲海,變幻莫測,宛如置身於蓬萊仙境,邀遊於天宮瓊閣,故名“天遊”。遊客朋友們,現已到達山頂,請大家歇息一會,半小時以後集合,下一站就是劃竹排。

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到了武夷山中最美麗的九曲溪,也是這次行程的精品旅遊項目。它源於三保山,由西向東折爲九曲,流域面積爲5平方公里,全程9.5公里,溪水碧清,折復繞山,形成“曲曲山迴轉,峯峯水抱流”的九曲之勝。這裏每一曲都有不同的景緻,所以就有了“到武夷山旅遊不坐竹排,就等於白來之說。”下面大家就坐在竹排上慢慢欣賞兩岸美景,憐聽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吧!

好,今天的遊程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有空也可以去逛逛三姑鎮,買點自己中意的茶葉、根雕、桔子等土特產。明天我們去看看有名的巖茶“大紅袍”茶樹和一線天、水?洞等地方。

謝謝大家!明天見。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4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天心橋景區。天心橋景區位於開縣東北部的譚家鎮,景區內主要景觀有天心潭、天心谷、龍潭聖景、天心漂流、花仙峽等,各個景點各有特色又渾然一體,天心潭的清幽、天心谷的靜謐,龍潭聖景的清涼,花仙峽的雄奇、天心漂流的驚險刺激。現在,請大家就隨我走進這個清幽、神祕之地吧。

首先映入你眼簾的便是一個“V”字型的清水大壩,此處便是天心潭,天心潭方圓百里,潭水清冽,那水綠中帶藍,有灕江的清幽之美,潭上可盪舟,可游泳,可享各類茶牌娛樂。

沿着公路進去數米,便是一座水泥大橋,大家可不要誤認爲這就是“天心橋”,這只是一座爲方便大家車輛通行而特意建造的大橋,名扶貧橋。大家注意看,在這座橋的下方還有一座長十幾米,讓人膽戰心驚的木板橋,走在上面晃來蕩去,十分危險,被當地村名稱爲“甩甩橋”,在沒有修通上面這座水泥大橋之前,這種木板就是當地村民唯一通行的道路,呆會兒大家只要留意我們所經過的河道,就會發現這河面的上空,還有幾座比這個更爲險奇的甩甩橋。如果你對這座橋感興趣,膽子又夠大的可以不妨從上面走走看,不過大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人越多橋就晃得越厲害,加上橋自身的負荷有限,所以大家最好是兩三人一小組分別而過。從橋過去便是景區接待中心,這裏餐廳,賓館,茶館,KTV等應有盡有。

各位遊客,要看到真正的天心橋和天心谷等景觀。還需先坐小機動船從水泥拱橋下穿過天心潭溯河而上夾岸前行。行進的過程中,大家可以看到河岸兩邊巖壁上倒掛着許多鐘乳石,它們千奇百怪各具形態,更爲奇特的是巖壁上突出的那塊扁平的圓形乳石,是不是像一朵“千年靈芝”呢,在我們天心橋景區,像如此神奇的天工景觀兩岸峽谷隨處可見,只要你留心觀察,也許你會發現更多美麗而奇特的精緻,讓你收穫滿滿。

請大家往正前方的頭頂方向看,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甩甩橋,這座橋更爲險奇,陳舊的橋板好多地方都已破爛,已經很少有人行走,只是作爲一種歷史的紀念,印證着山民們勇敢堅強的精神,也見證着山區交通的變遷。

下船後,大家請向你的右前方看,對面那座水簾洞上的兩座緊緊相依的大山便是被世人所稱奇的愛橋——天心橋了。天心橋原名又叫天生橋,意爲兩座大山合併中間卻留下一道門拱,專供遊人進入裏面一個靜謐的峽谷,故稱天生橋。後因有人也在它對面的山頭採藥,偶一擡頭,發現這“橋心”中間竟有一心形的岩石高高掛着,故改名爲“天心橋”。傳說這是古代一對相戀的男女,但他們的愛情卻遭到雙方家人的極力反對,強迫美麗善良的姑娘嫁給遠方一位富貴人家,兩位深愛的人兒無奈之下便選擇了逃婚,並隱居於此。然而好景不長,很快他們的家人便找到此地,要強行將他們拆散。情急之下,他們便爬上了天心橋上面的山頭,雙雙從崖上縱身跳下。觀音娘娘在天上看到,爲之感動,便將他們化成兩座石山,一左一右,永久相伴。兩位相戀男女不滿足僅僅每天相視對望,歷經萬年的磨礪變遷,終於牽手,相依相擁,他們的心便也交融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心形岩石,當地老百姓也她稱爲“愛情石”。

踏過一段河卵石鋪就的河灘,然後經一位擺渡者的小木船便來到天心橋下。下得船來,遠遠的就能看見一個狹窄的谷口,又象是一個山洞,山洞被茂盛的蕨類植物遮掩着,從山洞進去便可到達天心谷。

大家看,在天心橋橋洞頂右手邊有一座有着三百多年曆史的清代觀音廟,廟身雖至於隱蔽峽谷之內,卻終年香火不斷,遠道而來的遊客都會在這裏,爲自己的家人許下虔誠的心願。經過一座木板橋,一個猶如《西遊記》裏水簾洞內的大壩頓時出現在大家眼前。這個壩子呢,其實是一條長約數千米的靜謐峽谷,谷底很寬,遍佈了大大小小灰白的卵石,間或長着些蘆葦藤蔓等植物,一條小溪穿越而下,小溪旁一座長廊式的吊橋木亭,木亭旁邊依次有石桌、石椅,桌球檯,兵乓球檯等休閒娛樂場所,更爲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裏面還有各式各樣的大小秋千,以及一座用輪胎架起的甩甩橋,遊客朋友可以悠閒地蕩着鞦韆搖晃着,或是走上奇特的輪胎甩甩橋溜達一翻,然後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自是別有一番情趣。在這裏不得不提的是,峽谷內冬暖夏涼,尤其是夏季溫度4°-6°C,涼風常伴,是開縣近郊避暑休閒的絕佳處。

遊客朋友,我們沿着天心潭再前往500米左右,就到了另一處乘涼避暑的好地方,那就是龍潭聖景,即天心龍潭洞。龍潭洞爲一個千年天然溶洞,洞內奇石林立,有的像玉米、有的則像羅馬的鬥獸場,有的像椰子樹,有的則如簾幕……惟妙惟肖,千奇百怪,堪稱一奇。在溶洞底部還有一道道暗河,置身洞中,你可清晰聽見暗河流淌的聲音,在清幽之間夾着一份泉水般的叮咚是何等歡愉,且洞內常溫均保持17°C左右,冬暖夏涼,無論你何時到來,都能讓你滿意而歸。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5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您來到風景優美的武夷山。我是陽光旅行團的導遊,我叫“小王”。今天上午我們去“天遊峯”景區,下午去九曲溪乘坐竹排漂流。在去之前,請你注意一些事項:

1。在乘坐竹排漂流的時候請不要站立在竹排上

2。爬山的時候,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儘量穿平底鞋。

好了,坐上環保的電瓶車我們來到第一站“天遊峯”。

“天遊峯”在九曲溪和六曲溪的北面,在景區的中心點上。每當雨後天晴或早晨初露之時,登峯巔,望雲海,猶如大海的波濤,變幻多端,像似自己來到了仙境,遨遊天空瓊閣,故名“天遊”。“天遊峯”有上下之分,一覽亭,左近方是上游,沿湖麻澗一帶,是爲下游,上天遊的一覽亭,瀕臨懸崖,是一座非常好武夷山觀景臺,在這裏四處瞭望,武夷山的山水盡收眼底。讓人心胸開闊,陶醉在裏面,人人都會在這裏留下身影。

游完“天遊峯”,我們坐車去往下一站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質非常清澈,一共長62。8公里,流經中部的生態區,九曲溪蜿蜒在丹霞地態,分佈山巒巖間,形成深切河曲,直線距離5公里,坐在竹排上欣賞這美麗的自然風光,竹排下流水清澈見底,不時的有小魚遊過,風景好優美啊。

在武夷山還有個水金龜的傳說呢:

有一年,一隻修煉了千年的烏龜,本來想到天上謀取一官半職,可是無情的玉帝卻讓它澆茶樹,開始他覺得很清閒,但幹久了覺得很悶。有一天他突然聽到人間傳來:“茶發芽了,茶發芽了”的聲音,它忍不住跑到南天門往下一看,看見九曲溪旁的茶園裏人們正在祭茶神。金龜看到人們對茶如此尊重,不由得稱讚。一想到自己常年在這裏澆茶卻沒有人問它,就決定不如也到人間做一株茶。

好了,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度過一段愉快的旅行,美麗的大自然歡迎你們的到來,也希望優美的武夷山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武夷山的導遊詞介紹 篇16

大家好!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遊!現在我爲你們講解。

福建武夷山1988年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內,在市區以南約15公里,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麓,景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這裏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峯峭拔、秀水瀠洄、碧水丹峯、風光絕勝的美景,古人說它“水有三三勝,峯有六六奇”,被譽爲“奇秀甲東南”。

武夷山風景區內有三十六峯、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及一百零八景點。不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陰晴風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測,瑰麗多姿。現全區分爲武夷宮、九曲溪、桃源洞、雲窩天遊、一線天——虎嘯巖、天心岩、水簾洞七大景區。它兼有黃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華嶽之險、西湖之美。

武夷山風景的精華在九曲溪。九曲溪源於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復繞山,形成“曲曲山迴轉,峯峯水抱流”的九曲之勝,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峯和高插於懸崖峭壁上的神祕懸棺都列在九曲溪邊。景區內還有遇林亭宋代瓷窯遺址、武夷宮等遊覽景點,極具人文價值。 武夷山也有衆多名勝古蹟,如衝佑萬年宮、虹橋和架壑船棺等,還有世界罕見的動植物,是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這裏並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館。

武夷山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古人稱:“東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嶽,南有武夷”。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設帳授徒,著書立說,使這裏成爲我國東南文化的中心,被譽爲“道南理窟”。道家也把這裏稱爲“第十六洞天”。歷代文人雅士在此寫下的讚美詩文不下二千多篇,題鐫摩崖石刻有四百多處,這些豐富的人文史蹟,也爲名山增添風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漢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窯遺址和元代的御茶園等,使武夷山更成爲人們訪古探奇,尋幽覽勝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東南現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爲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區內峯巒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渾、古樸、雋秀於一體,而且有着極爲豐富的生物資源,被納入聯合國“人與自然”保護區。

以上都是我的導遊詞,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