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9W

西千佛洞因位於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離敦煌市區約35公里,開鑿於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藏於巴黎的敦煌遺書記載,西千佛洞的開鑿時間應早於敦煌莫高窟,最晚也於莫高窟同一時期。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

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一)

西千佛洞開鑿在XX市西南35公里處的黨河河岸崖壁上,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因而也成爲敦煌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XX市西南行至陽關途中,道左不遠處即爲黨河,河牀北岸爲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於沙山盡頭的河牀北岸陡崖上。這裏的陡崖深壑上有濃廕庇天,崖下灘地紅柳叢生,古木參天,涓涓小溪流過,環境清幽。西千佛洞開窟年代無從稽考。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里,香舊圖雲,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據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

西千佛洞現存石窟16個(窟、龕22個),其中1-3窟爲唐窟,4-8窟爲魏窟,16窟爲晚唐窟,這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畫也剝蝕不清,時代難以確認。一般認爲洞窟屬北魏至宋代所鑿。保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龕,內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說法圖、佛涅盤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繪金剛、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睞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鬥聖變)故事,爲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餘窟龕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

西千佛洞與莫高窟經歷了類似的盛衰歷程,受各種自然和人爲的破壞,藝術寶庫損失慘重。近年來,人民政府全面加固、修繕了洞窟,使面臨崩塌的崖體和洞窟恢復了整體性和穩定性,崖體迴廊保證了遊人的安全。今天,西千佛洞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有10個洞窟開放,成爲遊人在敦煌至陽關旅遊線上重要的參觀內容。

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二)

佛洞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羣所包括的顯聖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爲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

千佛洞建築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面有山門.正殿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南北兩則建有配房,磚木建築.正殿爲一有斗拱的硬山頂建築,分前、中、後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許高的釋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闊三間,繪有佛說法圖,18羅漢等塑像;後堂塑有臥佛一尊;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寺院的西南搭有戲臺,供廟會組織的戲班所用.

洞內現存窟龕三十多個,大小佛像近千尊,壁畫數百平方米,皆分佈於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爲界,分爲上下兩部分.上部佛龕較少,造像緊貼崖面,表現形式多高塑和影塑.佛皆著通肩大衣,揹負圓光,兩側各有二脅侍菩薩,造型莊嚴肅穆,古樸自然,現存幾百身,因尊位和身份不同而造型不同,如釋迦佛莊嚴慈祥,菩薩溫柔恬靜,阿難樸實天真,天王威武強悍,供養人和善虔誠,地神拘謹怯懦,真可謂千姿百態,各具風采,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下部崖面保存有北周百餘造像,分浮雕和龕內泥塑兩種類型.龕多爲圓拱形,現存二十多個.雕塑風格和技法已與上部迥然不同.結樹佈局上井然有序,突出主體.造像一般身材修長,衣紋舒暢,豐盈清秀,形神兼備

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三)

白塔山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勢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這裏是軍事要衝,山下有氣勢雄偉的金城關、玉迭關、王保保城;山上有層層峯巒,其中白塔層巒”爲蘭州八景之一。

站在黃河南岸,舉目北望,黃河鐵橋,白塔山公圓建築羣,白塔寺渾然一體,盡收眼底,有河橋遠眺”之稱。穿過黃河鐵橋,白塔山一,二,三臺建築羣,迎面聳立,飛檐紅柱,參差綠樹叢中,這是自一xx八年建圓時在坍塌的古建築廢墟上重建的,總建築面積八千餘平方米。這個建築羣把對稱的石階、石壁、亭臺、迴廊連貫一起,上下通達,層次分明,結構嚴整,是我國古代建築中別具風格的建築形式。如重疊交錯的重檐四角亭、對立式的二臺碑廈、磚木結構的三臺大廳等,所有建築物都配飾磚雕、木雕和彩畫。

三臺建築羣的迎面是白塔主峯,山勢陡峭,古代建築有風林香嫋”牌坊、羅漢殿、三宮殿等。

山頂的古建築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閣,憑欄遠眺日出,放眼黃河,氣象萬千。

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據記載,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對大元帝國疆域統一過程中,曾致書西藏擁有實權的薩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稱黃教)。當時薩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見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肅蘭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蘭州修塔紀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現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爲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撫綽奇補救增新,擴大寺址。寺名爲慈恩寺。寺內白塔身爲七級八面,上有綠頂,下築圓基,高約十七米。塔的外層通抹白灰,刷白漿,故俗稱白塔。塔建成後,幾經強烈地震,仍屹立未動,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智慧與才能。

白塔寺原有鎮山三寶: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象皮鼓傳爲一印度僧人云遊白塔時所贈,現在這裏僅有仿製品;青銅鐘爲清康熙年間鑄造,重爲153.5公斤,現存寺內;枝繁葉貌的紫荊樹系後人重載。北端山頭有牡丹亭,亭內有一碑,據說原碑在湖南衡陽市北的趄嶁山上,字形怪異難辨,後人附會爲大禹治水時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於嶽麓書院。蘭州此碑,系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寬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蔥鬱,朝陽山、馬頭山、冠雲山、環翠山峯巒層疊。濃蔭深處,有休息亭,供遊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這裏山高林密,是登山遠眺,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四)

敦煌,是我國特定歷史時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匯點,因此產生了燦爛輝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位於敦煌市城東六公里處的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是敦煌漢唐文化的一個縮影。現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爲西晉至東晉時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確紀年爲年號,爲東晉咸和4年公元3建興20xx年,是東晉時期涼的20xx年。

西晉是一個矛盾異常突出,變革空前急劇的年代華夏大地沒有形成穩定的中央集權,而是軍閥割據,風煙四起;但處於西部邊陲的敦煌卻未受中央集權更迭的影響,保持了人民的休養生息與經濟的相對繁華。西晉畫像磚墓的內容則是這一時期敦煌人民社會經濟及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的一個側面。

敦煌畫像磚墓與嘉峪關、酒泉的不同點是:其一:前者以墓葬照牆爲施畫區域兼及內室,而後者以墓室四壁爲施畫區域;其二是前者以神龕靈獸及歷史故事爲主,而後者以生活和生產的場景爲主。他們的共同點是二者均飾以複雜的仿木構彩繪磚雕,以象徵高塢深堡的莊園門闕。從磚畫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民間繪畫的技藝以達到相當純熟和普及,也反映出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種宗教文化的影響而非常的活躍。這也爲佛教文化的發展與敦煌莫高窟的產生創造了條件。通過下面的參觀,一塊塊古樸的畫像磚,將把您帶到遙遠的天國,讓您親身感受一下古代敦煌民俗藝術的神奇與魅力。

關於甘肅西千佛洞的導遊詞5篇(五)

在我國美麗遼闊的大西北,不僅僅有戈壁荒灘和那蒼茫無邊的孤煙沙場,而且還有許多如詩如畫的風景名勝,如那頗具盛名的鳴沙山。遠遠望去,晴空萬里,山體恍如一條橫臥着的黃色巨龍,綿延柔軟平滑似鏡,山脊如刃峯若削,好一派罕見的流沙景觀,讓人歎爲觀止。

人要上山只有赤腳踏沙,人行沙中,頓感一種細軟滑圓,踩入沙坑,表層蒸熱裏面涼爽又是另一番微妙。登沙山雖無驚險卻很艱難,沙流軟綿綿,進一步偏又下塌半步;踩着他人腳印好像省點力氣,偶爾也小跑一陣往前衝刺。如此這般向上攀登,雖汗水淋漓,但也其樂無窮。

登上山峯,舉目遠視,天蒼蒼,沙茫茫,一覽無遺,令人心曠神怡。遠處層層疊疊的峯巒,揮灑出道道優美的曲線;近處沙浪縈迴,看似澎湃洶涌卻如波濤凝固。“鳴沙”之說更給此山抹上一層神祕色彩。陽光下掬沙細撒,指縫間倏然流下,五彩俱全,晶瑩閃亮,沙脊兩邊陰陽分割呈強烈反差。一邊是黑乎乎清涼涼,一邊呈金燦燦熱騰騰。真是東邊日出西邊涼。

再俯瞰山下,沙山環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邊蘆葦垂柳搖曳,湖中輕波漣漪盪漾。據說,自東漢以來便有此泉記載,千百年來,不爲流沙淹沒不因乾旱枯竭,創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蹟,無愧於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稱。面對着藍天、沙海、碧泉,和諧恬謐相映成趣,人們無不讚嘆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下山時,不妨滑沙而下,雖有幾分驚險但也有幾分刺激、幾分好奇。只需坐上竹條板,順坡而下,兩手一伸似雙翼展翅,沙浪滾滾如山洪奔騰,耳邊風聲陣陣好似沙鳴聲聲,恍然猶如全身騰空而起,驚心動魄一剎那,即已到得山腳下,真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飛流直下之飄飄然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