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通用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1W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 篇1

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 梅州,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大學校長館、將軍館、客家匾額館、華僑館及《客家文博》雜誌社組成。其中主館佔地面積5984.7平方米,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展陳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通用7篇)

中國客家博物館,原名廣東客家博物館,是以收藏、展示、研究和傳播客家文化爲重任,彰顯全球客家文化精神魅力的客家博物館,20__年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批覆同意廣東省人民政府申報事項,將“廣東客家博物館”冠名爲“中國客家博物館”。

廣東客家博物館投資一點三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一點五萬平方米,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主題展覽《客家人》。多角度詮釋全球客家歷史,深層次展陳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館。廣東客家博物館經過三年的精心籌建,於20__年四月八日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自開館以來,前來參觀的海內外嘉賓、學者、遊客達三十多萬人次。其所收藏、展示的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正日益激發着全球客家人的思鄉情結,吸引着全球客家人回鄉尋根問祖。

中國客家博物館主館建築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展廳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加上主館東西兩座面積分別爲上千平方米的客家古民居改建的《梅州將軍館》和《梅州大學校長館》,組成了廣東省第一個客家博物館。

客家民居是中國五大民居之一,客家人創造的圓形土樓、四方土樓和圍龍屋堪稱客家民居的代表之作。“地標圍屋”展廳,從老民居中拆下、重達數千斤的木樑架被擺進了展廳,與客家人建房用石灰、黃泥、糯米飯夯成的三合土牆實物相映成趣;而作爲梅州古民居的經典、大埔縣的“泰安樓”的門樓則被原汁原味複製在展廳外牆;由興寧鄉村建築師製作的巨大的三圍圍龍屋模型,也擺上了展廳。

在“客從何來”展廳,有一本特殊的數碼影冊族譜,大家不需要與這本“族譜”近距離接觸,只須用手在懸空的上方做翻書的動作,輕輕揮動一下手臂,“族譜”就會乖巧地一頁一頁翻開,幫助參觀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來和淵源,獲得認同感與滿足感。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 篇2

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代表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場所,是中華漢民族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投資1.3億元人民幣,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分爲“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主題展覽《客家人》,多角度詮釋全球客家歷史,深層次展陳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館。

從博物館獲悉,梅州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是全國唯一的純客家地級市,更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在世界客屬第十二屆懇親大會上,梅州被尊爲“世界客都”,成爲維繫全球客家人情感認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園。

從兩宋開始,中原漢民五次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明清以來,梅州在經濟文化發展上後來居上。尤其是在文化上,梅州擁有和保存着最典型的客家傳統文化。近幾個世紀以來,客家人又以梅州爲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統計數字顯示,祖籍在梅州的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同胞超過360萬。客家華僑分佈在世界各地,因此有人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 篇3

梅州是聞名遐邇的“客都”,也是世界客家的文化中心。客家民俗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以中原古漢語爲基礎的客家話,是我國漢語八大方言之一;優美的客家山歌蜚聲海內外;古樸典雅的客家圍樓、圍龍屋等特色民居,堪稱我國民宅建築之瑰寶。客家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客家博物館,是中國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代表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場所,是中華漢民族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專題博物館。由主館中國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組成。

主館佔地面積5984.7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展陳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向世人傳播、展示客家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 篇4

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 梅州,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大學校長館、將軍館、客家匾額館、華僑館及《客家文博》雜誌社組成。其中主館佔地面積5984.7平方米,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展陳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

中國客家博物館,原名廣東客家博物館,是以收藏、展示、研究和傳播客家文化爲重任,彰顯全球客家文化精神魅力的客家博物館,20xx年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批覆同意廣東省人民政府申報事項,將“廣東客家博物館”冠名爲“中國客家博物館”。

廣東客家博物館投資一點三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一點五萬平方米,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主題展覽《客家人》。多角度詮釋全球客家歷史,深層次展陳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館。廣東客家博物館經過三年的精心籌建,於20xx年四月八日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自開館以來,前來參觀的海內外嘉賓、學者、遊客達三十多萬人次。其所收藏、展示的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正日益激發着全球客家人的思鄉情結,吸引着全球客家人回鄉尋根問祖。

中國客家博物館主館建築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展廳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加上主館東西兩座面積分別爲上千平方米的客家古民居改建的《梅州將軍館》和《梅州大學校長館》,組成了廣東省第一個客家博物館。

客家民居是中國五大民居之一,客家人創造的圓形土樓、四方土樓和圍龍屋堪稱客家民居的代表之作。“地標圍屋”展廳,從老民居中拆下、重達數千斤的木樑架被擺進了展廳,與客家人建房用石灰、黃泥、糯米飯夯成的三合土牆實物相映成趣;而作爲梅州古民居的經典、大埔縣的“泰安樓”的門樓則被原汁原味複製在展廳外牆;由興寧鄉村建築師製作的巨大的三圍圍龍屋模型,也擺上了展廳。

在“客從何來”展廳,有一本特殊的數碼影冊族譜,大家不需要與這本“族譜”近距離接觸,只須用手在懸空的上方做翻書的動作,輕輕揮動一下手臂,“族譜”就會乖巧地一頁一頁翻開,幫助參觀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來和淵源,獲得認同感與滿足感。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 篇5

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是中國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代表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場所,是中華漢民族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專題博物館。-由主館中國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組成。主館佔地面積5984.7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展陳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向世人傳播、展示客家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中國客家博物館主館建築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展廳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加上主館東西兩座面積分別爲上千平方米的客家古民居改建的《梅州將軍館》和《梅州大學校長館》,組成了廣東省第一個客家博物館。

客家民居是中國五大民居之一,客家人創造的圓形土樓、四方土樓和圍龍屋堪稱客家民居的代表之作。在“地標圍屋”展廳可看到,從老民居中拆下、重達數千斤的木樑架被擺進了展廳,與客家人建房用石灰、黃泥、糯米飯夯成的三合土牆實物相映成趣;而作爲梅州古民居的經典、大埔縣的“泰安樓”的門樓則被原汁原味複製在展廳外牆;由興寧鄉村建築師製作的巨大的三圍圍龍屋模型,也擺上了展廳。

客家人文“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傳說清末著名詩人黃遵憲晚年退居“人境廬”,還念念不忘這首廣爲流傳的客家童謠。如今在中國客家博物館,人們不僅可以親耳聽到孩子們唸誦歌謠的聲音,還能通過數字控制選播,用梅縣區、興寧、蕉嶺、平遠、河源、連平、龍川、揭西等不同口音演繹的客家山歌、童謠。生動逼真、製作細膩、沒有過多的圖片和文字說明版面,配以明暗變化適宜的燈光、聲像,讓觀衆大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客從何來”展廳,記者還看見了一本特殊的數碼影冊族譜,大家不需要與這本“族譜”近距離接觸,只須用手在懸空的上方做翻書的動作,輕輕揮動一下手臂,“族譜”就會乖巧地一頁一頁翻開,幫助參觀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來和淵源,獲得認同感與滿足感。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 篇6

5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梅州日報社組織的“相約客家博物館”小記者採風活動,使我深刻認識了源遠流長的客家歷史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

客家博物館有五個展廳,其中記憶最深的是客家建築展廳。從展廳精美的客家建築圖像、實物和解說員的口中,我瞭解到圍龍屋是客家地標性建築,是客家人勤勞智慧的結晶,是客家文化最燦爛的一顆明珠。它的種類繁多,有方樓、圓樓、半月樓、八角樓、四角樓、橢圓樓……每個地區的圍龍屋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有歷史悠久、設計巧妙、堅固耐用等特點。

參觀時,我向解說員提問:“爲什麼圍龍屋與普通的現代房屋在外形上有很大不同?”解說員笑着解答:“這是因爲當時的客家祖先從中原遷徙而來,爲了抵禦外族敵人的侵襲,而建成圍型建築,同時圍屋裏的客家族人生活上可以團結互助。”她指着花萼樓說,“樓的.第一層不設窗,第二、三層牆上設有內小外大呈三角的槍眼,整座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岩石板組成,大門板釘上堅厚的鐵皮,這些門窗設施也是爲抵禦外人侵擾而特意設計的。圍龍居還顯示了客家人圓滿、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聽完講解,我們對圍龍屋的精巧設計、獨特結 構 紛紛讚不絕口。

博物館裏一件件古樸的展品,讓我彷彿回到了過去的時光,看見我們的客家祖先是多麼勤勞、善良、智慧。這次的採風活動真是一次難忘的客家文化之旅啊!

梅州客家博物館導遊詞 篇7

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淵源與發展、系統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歷史文物與客家民俗文物的綜合性博物館。

中國客家博物館分兩層樓,在博物館大門往裏看就會見到一面牆,寫着象徵着客家文化的,旁邊雕刻着許多個姓,這些姓起源於客家文化。繞過這面白牆,一場視覺盛宴呈現。琳琅滿目的遠古時代以及古代的客家地區所產的陶瓷,如唐青釉大水盂、南朝青黃釉六系罐、西晉青黃釉盤口雙系壺等;具有客家特色的衣服展覽;引人注目的“客家精神”的標籤--刻苦耐勞,勤奮創業,團結奮鬥,不畏強暴,崇文尚武,保衛國家,婦女解放,渴望自由,自立自強,質樸守信,崇宗孝祖,溯源尋根。

在整個博物館裏的文物中,最有客家代表性的是客家土樓。土樓,是客家先民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稱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築中的“航空母艦”,被譽爲“東方古城堡”。客家土樓主要有3種,那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它們以祖堂爲核心,每一層樓都有廳堂,很多戶人口住在同一層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

梅州,客家民系的發展壯大之地。客家博物館讓遊客瞭解更多的客家文化,更好地瞭解了葉劍英元帥故居所在地的文化歷史背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