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雁洋鎮導遊詞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7W

雁洋鎮地處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東北部,位於蓮花山脈的五指峯下。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梅州雁洋鎮導遊詞,歡迎參考!

梅州雁洋鎮導遊詞3篇
篇1 :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

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位於梅縣雁洋鎮橋溪村,距雁南飛茶田4公里,是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新開發的旅遊景點。該村現有人口216人,常住人口50多人,有海外華僑三胞6000多人。該村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橋溪村始稱叩頭溪,方圓約1平方公里,四面環山,東有五指峯,西有義安寨,南爲笠麻頂,北爲香爐峯,奇峯秀頂,氣勢昂然。村口的五彩林,有七棵古樹,均爲百年大樹,有五種樹種,分別爲紅楠(樟科)、青藍樹(黃葉樹科)、山杜英(杜英科)、白車木(桃金娘科)、荷木(山茶科),其中青藍樹是目前國內外發現該樹種中最大的一棵。

村內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有朱氏的繼善樓和反圍龍式的積善堂等;繼善樓是由旅印尼華僑朱氏十七世祖維乾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20xx年)動工興建;民國三年(1920xx年)落成,繼善樓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佔地面積2680平方米;共有房間70間;繼善樓採用了中軸對稱的橫向方形佈局;是兩層夯築槓子屋樓房,俗稱“七槓樓”;其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以及營造的文化氛圍爲粵東地區少見而聞名遐邇。另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居民建築是善慶樓,該樓約有120xx年曆史;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共22間,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圍龍式建築,其建築結構在傳統客家圍龍屋建築中別具一格;在粵東客家地區極爲少見。

村內還有多處景點,村中的自然景觀、客家風情習俗和歷史沿革堪稱“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和革命老區的一個縮影,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引來中外民俗學者、建築專家和遊客參觀考察

篇2:葉劍英紀念園

紀念園位於梅縣雁洋鎮虎形村,佔地482畝,於20xx年5月5日在原有-元帥故居和紀念館的基礎上進行整合、擴建與充實,現已擴展爲四大功能區:人文景區、紀念景區、生態林區、旅遊休閒服務區,並增建公園、廣場、湖池、橋廊等新景物。

新紀念館依山而建,高三層,外觀呈幾何構造,氣勢恢弘,極具現代化氣息,融美觀和實用於一體,共分爲四個展廳,除原有圖片、銅像等實物展示外,新增場景再現、視頻展示、油畫作品等表現手法,便於人們參觀和了解歷史事件。第二展廳中高10米、面積90平方米的巨型浮雕,題爲“大地回春”,表現的是粉碎“-”後舉國上下和人們歡悅之狀。第三展廳中有《頂樑柱》浮雕,表現了-元帥的偉岸英姿,令人肅然起敬。

通過大量圖片、實物、藝術品的展示,集中而生動地展現出-元帥偉大光輝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紀念園按國家4A級旅遊區標準建造,融弘揚偉人風範、愛國主義教育、展示客家傳統文化和生態旅遊於一體,成爲廣東省規模最大、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紅色旅遊景區。

篇3:葉帥故居

葉劍英元帥紀念館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虎形山下,葉劍英故居右側,1989年10月改建落成,20xx年6月,獲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稱號,是廣東省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20xx年2月國家發改委、中宣部等十三家單位把紀念館定爲全國百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20xx年5月5日隆重舉行了葉劍英紀念園工程奠基儀式,之後,各項建設工作正穩步推進,計劃在20xx年5月葉帥誕辰110週年之際建成開放。紀念園建設規劃佔地482畝,投資1.2億元,分人文秀區、紀念景區、旅遊休閒服務區、生態林區進行建設。紀念園規劃設計定位爲展現葉劍英元帥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範,體現梅州客家文化特色,建成集展現偉人風範、弘揚客家文化、發展生態旅遊於一體的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現在已投入資金8000萬元,陳列館等各項建設順利進行。

在葉劍英紀念園建設的帶動下,雁上村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拆遷安置工作結合起來,在客家風情街和雁洋新村新建了130多套新房,採用統一設計、統一外觀,形成具有客家特色的農民新村。大力發展餐飲業、土特產經營、農家樂等旅遊的相關行業。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和增加農民收入。20xx年,雁上村集體經濟收入62萬元,人均純收入5160元,雁上村連續20xx年被市委評爲"五好村黨支部";榮獲"梅州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村"和區"旅遊專業村"稱號,被定爲市級"新農村示範點"。

看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