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觀導遊詞範文(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W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

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峯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是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爲歷代道教活動場所。稱"江南一大福地"。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 相傳在古代,此地爲湖汊,因多松樹而稱之爲"鬆島"。楚地崇巫,甚有影響。秦漢以後,有"先農壇"、"神祗壇"、"太極宮"之稱。道書記述,老子曾遊歷至此,建有"老子宮"。宋代理學家朱熹來此曾作記載:按政和五禮畫爲四壇。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通用17篇)

該觀始建於元代,爲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始人丘處機(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勸德。始稱"長春觀"。 長春觀建後屢遭兵毀,清同治二年(1863年)依明代形式重建,使"廟貌森嚴,回覆壯觀";1931年再次修繕,佈局重臻完善。全觀面臨武珞路,背依雙峯山,依山而築,層層遞進,錯落有致。中爲5重大殿,現存4重,依次爲靈宮殿(供奉鎮守山門之神王靈富)、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七真殿(供奉丘處機等七位真人)、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像)。

東西4院,原爲乾坤兩道清修之所,現保存部分建築,全貌正在恢復之中。 長春觀是我國古老的道教叢林之一,歷史悠久,道學淵源,被武漢市列爲一級文物保護單位。省、市道教協會均設在觀內,每逢慶典之日,舉行活動,甚爲壯觀。現增設素餐館和道教特色門診各一處,爲各地遊人和道家信徒又添一層風趣。而且該素食觀是武漢各寺院味道做的最好的一家。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2

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外,創建於元代。現存的建築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該觀住持何合春率道友四處慕化而建。長春觀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羣。

寺內建築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後疣、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恢復並形成了一個爲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佈局得當的建築羣。中路建築爲五進:有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左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來成殿和藏經閣等。右路爲廚房、齋堂、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譜堂和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文化革命中,觀內陳設和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1983年,國務院確定該觀爲全國對外開放開展宗都活動的重點道觀之一,撥款維修了山門、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重塑了一些神像,後殿供劉長生、譚長真、孫不二、邱長春、馬丹陽、王玉陽和郝太七位真人坐像;由會仙橋而上最後殿供神農、伏羲、軒轅氏神像。1995年在修建長江大橋時,還將黃鶴樓舊址處的呂祖閣呂洞賓臥像和“五百靈官”移到該觀內,大大豐富了長春觀的收藏。

目前長春觀是武漢保存道教文物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武漢市道教協會就設在觀內。長春觀規模恢宏,歷來爲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爲“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3

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羣。它位於武昌大東門外,蛇山尾部雙峯山麓,創建於元代,是爲紀念長春真人邱處機而命名。長春觀建成之後,規模恢宏,屋宇千間,道友萬數,歷來爲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爲“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長春觀於明永樂十二年(1420xx年)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維修和重建。咸豐二年(1852年)毀於戰火。同治二年(1863年),住持何合春募捐修葺太上道祖大殿、來成殿、客堂,以及殿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物,使其“廟貌森嚴,回覆舊觀”。1931年再次大規模修繕。從此,長春觀的前殿後廡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形成一個分爲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羣體,結構嚴謹,佈局得體。中路主體建築爲五進: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兩壇之間爲“地步天機”和“會仙橋”。右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等;左路爲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精緻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寺內建築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後疣、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恢復並形成了一個爲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佈局得當的建築羣。中路建築爲五進:有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左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來成殿和藏經閣等。右路爲廚房、齋堂、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譜堂和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文化革命中,觀內陳設和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1983年,國務院確定該觀爲全國對外開放開展宗教活動的重點道觀之一,撥款維修了山門、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重塑了一些神像,後殿供劉長生、譚長真、孫不二、邱長春、馬丹陽、王玉陽和郝太七位真人坐像;由會仙橋而上最後殿供神農、伏羲、軒轅氏神像。1995年在修建長江大橋時,還將黃鶴樓舊址處的呂祖閣呂洞賓臥像和“五百靈官”移到該觀內,大大豐富了長春觀的收藏。

目前長春觀是武漢保存道教文物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武漢市道教協會就設在觀內。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4

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外,創建於元代。現存的建築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該觀住持何合春率道友四處慕化而建。長春觀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羣。

寺內建築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後疣、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恢復並形成了一個爲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佈局得當的建築羣。中路建築爲五進:有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左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來成殿和藏經閣等。右路爲廚房、齋堂、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譜堂和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文化革命中,觀內陳設和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1983年,國務院確定該觀爲全國對外開放開展宗都活動的重點道觀之一,撥款維修了山門、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重塑了一些神像,後殿供劉長生、譚長真、孫不二、邱長春、馬丹陽、王玉陽和郝太七位真人坐像;由會仙橋而上最後殿供神農、伏羲、軒轅氏神像。1995年在修建長江大橋時,還將黃鶴樓舊址處的呂祖閣呂洞賓臥像和“五百靈官”移到該觀內,大大豐富了長春觀的收藏。

目前長春觀是武漢保存道教文物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武漢市道教協會就設在觀內。長春觀規模恢宏,歷來爲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爲“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5

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峯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是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爲歷代道教活動場所。稱"江南一大福地"。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 相傳在古代,此地爲湖汊,因多松樹而稱之爲"鬆島"。楚地崇巫,甚有影響。秦漢以後,有"先農壇"、"神祗壇"、"太極宮"之稱。道書記述,老子曾遊歷至此,建有"老子宮"。宋代理學家朱熹來此曾作記載:按政和五禮畫爲四壇。

該觀始建於元代,爲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始人丘處機(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勸德。始稱"長春觀"。 長春觀建後屢遭兵毀,清同治二年(1863年)依明代形式重建,使"廟貌森嚴,回覆壯觀";1931年再次修繕,佈局重臻完善。全觀面臨武珞路,背依雙峯山,依山而築,層層遞進,錯落有致。中爲5重大殿,現存4重,依次爲靈宮殿(供奉鎮守山門之神王靈富)、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七真殿(供奉丘處機等七位真人)、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像)。

東西4院,原爲乾坤兩道清修之所,現保存部分建築,全貌正在恢復之中。 長春觀是我國古老的道教叢林之一,歷史悠久,道學淵源,被武漢市列爲一級文物保護單位。省、市道教協會均設在觀內,每逢慶典之日,舉行活動,甚爲壯觀。現增設素餐館和道教特色門診各一處,爲各地遊人和道家信徒又添一層風趣。而且該素食觀是武漢各寺院味道做的最好的一家。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6

長春觀於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維修和重建。咸豐二年(1852年)毀於戰火。同治二年(1863年),住持何合春募捐修葺太上道祖大殿、來成殿、客堂,以及殿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物,使其“廟貌森嚴,回覆舊觀”。1931年再次大規模修繕。從此,長春觀的前殿後廡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形成一個分爲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羣體,結構嚴謹,佈局得體。中路主體建築爲五進: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兩壇之間爲“地步天機”和“會仙橋”。右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等;左路爲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精緻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長春觀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羣。它位於武昌大東門外,蛇山尾部雙峯山麓,創建於元代,是爲紀念長春真人邱處機而命名。長春觀建成之後,規模恢宏,屋宇千間,道友萬數,歷來爲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爲“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寺內建築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後疣、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恢復並形成了一個爲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佈局得當的建築羣。中路建築爲五進:有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左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來成殿和藏經閣等。右路爲廚房、齋堂、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譜堂和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文化___中,觀內陳設和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1983年,國務院確定該觀爲全國對外開放開展宗教活動的重點道觀之一,撥款維修了山門、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重塑了一些神像,後殿供劉長生、譚長真、孫不二、邱長春、馬丹陽、王玉陽和郝太七位真人坐像;由會仙橋而上最後殿供神農、伏羲、軒轅氏神像。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7

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爲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羣。它位於武昌大東門外,蛇山尾部雙峯山麓,創建於元代,是爲紀念長春真人邱處機而命名。長春觀建成之後,規模恢宏,屋宇千間,道友萬數,歷來爲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爲“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長春觀於明永樂十二年(1420__年)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維修和重建。咸豐二年(1852年)毀於戰火。同治二年(1863年),住持何合春募捐修葺太上道祖大殿、來成殿、客堂,以及殿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物,使其“廟貌森嚴,回覆舊觀”。1931年再次大規模修繕。從此,長春觀的前殿後廡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形成一個分爲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羣體,結構嚴謹,佈局得體。中路主體建築爲五進: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兩壇之間爲“地步天機”和“會仙橋”。右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等;左路爲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精緻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寺內建築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後疣、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恢復並形成了一個爲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佈局得當的建築羣。中路建築爲五進:有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左路爲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來成殿和藏經閣等。右路爲廚房、齋堂、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譜堂和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爲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文化革命中,觀內陳設和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1983年,國務院確定該觀爲全國對外開放開展宗教活動的重點道觀之一,撥款維修了山門、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重塑了一些神像,後殿供劉長生、譚長真、孫不二、邱長春、馬丹陽、王玉陽和郝太七位真人坐像;由會仙橋而上最後殿供神農、伏羲、軒轅氏神像。1995年在修建長江大橋時,還將黃鶴樓舊址處的呂祖閣呂洞賓臥像和“五百靈官”移到該觀內,大大豐富了長春觀的收藏。

目前長春觀是武漢保存道教文物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武漢市道教協會就設在觀內。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8

遊客朋友,大家愛好!歡迎來武漢遊覽參觀著名的道教宮觀——長春觀。

在此我先向各位朋友介紹一下長春觀的概況,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蛇山尾部的雙峯山南麓,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築羣,爲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列爲全國重點宮觀。

相傳在古代,長春觀所在之地雙峯山蒼松挺立,風景清幽,山後湖港交錯,舟帆蟻集,歷來爲道教活動勝地,又稱之爲“江南一大福地”。據道書記載,老子曾遊歷到此,建有“老子宮”。宋元時期,道教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曾到此修煉傳道,因丘處機號“長春子”,此觀又爲祭奉丘氏而建,故名“長春觀”,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在歷史長河中,長春觀多次毀於戰火。明清時期又多次修葺、重建和擴建。整個建築羣依山佈設,殿宇雄偉,古樸巧拙,層層遞進,景色宜人。觀宇大多爲磚木結構,歇山大頂;有的單層飛展,有的重檐舒翼;古樸端莊,氣勢雄偉。殿內棟樑上雕刻有人物故事和花鳥紋飾,鏤刻精緻,圖案精巧。其中古神祗壇殿外走廊石柱上的雕刻小獅,姿態各異,儀態萬千,形象生動,爲觀中石雕藝術的精品。

長春觀到了,下面請大家下車隨我一起參觀這個被稱爲“道子云集的江楚名觀”。

長春觀的建築佈局有東中西三路組成。東路有純陽祠、天閣亭、丘祖殿等。其中,中路爲山門,其後依次爲靈官殿、三聖殿、太清殿、紫微殿、地步天機以及由古先農壇改建的三皇殿。西路有大士閣、藏經閣、功德祠等。現在我們由中路入山門進入第一個殿堂——靈官殿,中間供奉的是護法大神王靈官。他曾是宋徽宗手下的一員大將,後修道成仙,被供奉爲道教的護法大神。把他供奉在大門口,意即驅鬼辟邪,守護山門。

各位朋友,轉過靈觀殿,就是一敞闊的院子。這個大院歷來是道家弟子練功習武的地方。左右兩邊的這兩棵白果樹就是被稱之爲活化石的銀杏樹,到了秋天白果樹就會結出白色的果子即白果。白果可以入藥主治肺虛、哮喘。白果樹又象徵着百事吉祥、百事如意。大院正中這尊石像就是我國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你看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是不是指天罵地的意思呢?當然不是。而是指上有青天、下有福地,意思是要信徒們多積功德,多行善事。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太清殿。“太清殿”三個大字出自我國著名書法家黃亮先生之手。大家看,中間供奉的這一位就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他創立了道教,並寫下了著名的道教元典《道德經》。相傳老子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有八十歲了,所以稱之爲“老子”。旁邊這一位是老子的著名弟子尹喜真人。在道教中,所謂“真人”意指其修煉程度在仙以上,在神以下,介諸神、仙之間。

右邊牆上這幅畫是《紫氣東來》,上面那位騎着仙牛的老者就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相傳尹喜真人在未成仙之前,曾任陝西函谷關太守,有一天,他看見天邊飄來一片紫雲,便知道是有仙人將要到來,於是就帶着家眷來到城門口迎接。果然太上老君騎着仙牛帶着仙童來到了這裏。後來太上老君就收尹喜爲徒,並在尹喜的懇請下寫下了道德經典《道德經》。這幅畫栩栩如生的再現了這個故事。旁邊的這幅壁畫是《老子講經》,它描述的是太上老君在陝西樓觀臺講道德經時的情景,樓觀臺也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它位於陝西周至縣境內,至今仍然保存完整。

左邊牆上這幅畫是《孔子問道》,畫中的白髮老者就是老子,而與其面對面的就是孔子。這幅畫描繪的是當年孔子問道於老子,向老子請教時的情景。而孔子身後的三個人中,有兩位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一位是顏回,一位是子路。旁邊的這幅畫是《老子煉丹》,它描述的是老子在終南山境內煉製仙丹的情景。大家都知道,佛教和道教的追求是不同的,佛教講的是來生,求的是來世,而道教注重的是今生今世的修煉,以求得長生不老,得到成仙。歷年來,道家弟子利用各種名貴草藥來煉製仙丹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古代許多宮廷祕方,民間偏方都是來至於道家的煉丹過程。所以在我國有一句俗話,叫“十道九醫”,意思就是說十位道士裏就是九位是精通醫術的。中國古代的名醫,如華佗,扁鵲,李時珍,孫思邈都是道家弟子。

這位是老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莊子,他被稱爲南華真人,因著有《南華經》而著稱於世。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七真殿,“七真殿”的“七真”指的是全真教王重陽的七位弟子——全真七子。想必各位都看過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吧,全真七子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中間這一位就是全真教龍門派的祖師丘處機。另外,在他的旁邊的這一位是孫不二元君,之所以叫她元君,是因爲她是“七真”中唯一的女性。大家猜猜,爲什麼全真七子都用紅布遮面呢?哈哈,正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就是來源於此了。

出了七真殿,登石級就上了暗藏玄理的“地步天機”,上面那座橋叫“會仙橋”。相傳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時候從地步天機走到會仙橋,就可以和仙人相會。還請各位朋友不要忘了像尹喜真人一樣帶上你的家人一起走上會仙橋與仙人相會,沾沾仙氣哦。上地步天機的規矩是男左女右,請大家不要走錯了方向。

越過會仙橋再向上攀登,就到了長春觀裏最高的一個殿堂三皇殿。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建築的規格與佈局與佛教有着明顯的不同。佛教的建築是庭院式的,而道教則是從下而上層層遞進的。三皇殿中的“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和人皇。中間這位手拿太極圖的就是天皇伏羲,他分陰陽畫八卦,促進了我國文字的形成;右邊的這一位是地皇神農,他嘗百草,種五穀,爲我國的醫學和農業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左邊的這一位是人皇軒轅,他是炎黃子孫的先祖,他用獸骨做針,獸皮做衣,爲我國的服裝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三皇兩邊供奉的分別是觀音和神。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呂祖殿,“呂祖”指的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人們稱他爲劍仙、詩仙或酒仙。在這裏供奉有他的坐、臥、立三尊神像,中間這尊臥像的建造歷史已經有四百多年了。相傳當年呂洞賓就是這樣臥着成仙的,因此纔將此臥像放在正中的。人們常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有睡相,您看“呂祖”立如鬆、坐如鐘、臥如弓,大家只要平時在生活中向“呂祖”這樣,就能長命百歲了。

最後參觀的是甲子殿,中間供奉的是鬥母元君,她是北斗七星之母,相傳鬥母元君有三頭、六目、八臂,掌管着人們的生辰和天壽。在鬥母元君周圍的是“六十甲子”,他們是掌管人的生辰屬相的大將軍。各位均可以在此找到自己的出生年代的牌位,那麼牌子上的將軍就是掌管您的屬相的,也就是您的保護神,很多前來參觀的人都會找一下的,大家也不妨試一試啊!找到以後只要叩頭禮拜,就可以保佑您併爲您添福添壽了!

好了,我想大家也都找到了您的保護神並祈求多福多壽了吧!我也真心希望大家能夠夢想成真!那麼我們今天的長春觀之行到此就結素了!我衷心的祝福大家諸事順心,萬事如意!請大家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再見!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9

在長春市淨月潭風景區西側,是我國首家電影製片工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的電影主題公園,堪稱東方好萊塢,是借鑑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和迪斯尼遊樂園的精華建造而成。

長影世紀城影視文化主題鮮明突出,它具有豐富的電影文化和民族文化內涵,以影視節目爲載體,揭開電影製作的神祕面紗,讓觀衆充分享受電影藝術和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帶給人們的高品位的精神愉悅。長影世紀城不僅是影視旅遊的勝地,也將成爲長影廠的新址,成爲北國長春的一張鑽石名片。

長影世紀城內的主要景觀有:4D特效電影、立體水幕電影、激光懸浮電影、動感球幕電影、三維巨幕電影、鷹神山、宇宙森林、密林古堡、陰陽廬、世紀明珠、魔方星城、懸浮宮、飛龍宮、水晶山、英雄秀場、奇妙宮、銀河宮、淘氣堡、神祕古樹、祝福泉、歡樂島等。

特效電影是長影世紀城最具特色的旅遊娛樂產品。在長影世紀城園區內,設有3D巨幕,4D特效,激光懸浮、動感球幕、立體水幕等五個特效影院。將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特效電影彙集於一個園區內,好萊塢、迪斯尼都沒有做到。因此,長影世紀城又被人們譽爲“ 世界特效電影之都 ” 。

位於“水晶山”內的巨幕影院,設有寬25米、高18米,相當於6層樓高的巨大銀幕,堪稱亞洲之最。6.1聲道的立體音響與立體特效影像,讓觀衆感受到無法想象出的震撼。

4D特效影院放映的影片《非常實驗室》,是由長影創意、美國著名製作公司爲長影製作的世界唯一的一部影片,長影擁有獨立版權。影片在展示三維立體影像的同時,還輔助以嗅覺、聽覺、觸覺的特效感受。

目前世界第一家室內集激光、懸浮、音樂、動畫於一體的激光懸浮影院就設在長影世紀城的懸浮宮裏。影片《精靈客棧》也是由美國著名公司設計創意的。

將世界上最先進的動感技術與球幕電影技術結合而成的動感球幕電影,目前只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凱薩宮、好萊塢的環球影城和長影世紀城能夠欣賞到。在6個自由度運動的座椅上和25米直徑的球型銀幕前,人們能感受到逼真的太空旅行的各種身體狀態。高度驚險,超強刺激,是所有看過動感球幕電影的觀衆的共同感受。

長影世紀城的立體水幕電影院,是利用特殊裝置,將水變成三重“ 銀幕”,利用水的透射性和流動性,通過高科技幻影成像系統及同步操作的聲、光、電系統,形成斑斕奪目的奇異立體影像,帶給人以新奇的視覺衝擊。

與傳統電影相關的娛樂項目主要有“ 電影特技館 ”和“ 英雄秀場 ”。

“ 銀河宮 ”、“ 奇妙宮”,爲遊客揭示的是電影特技的奧祕,全方位展示電影特技效果的製作過程。遊客還可以親身參與電影特技的模擬,體驗電影特技的魅力。

“ 英雄秀場”主要以飛車,爆炸,槍戰等特技真人表演,再現電影中特技驚險場面。與在銀河宮、奇妙宮所體驗到的電影特技製作過程中的智慧、精巧不同,在這裏,人們看到的更多是刺激、激烈的場面,感受到更多的是電影拍攝的艱辛。

運用電影手段製造視覺刺激效果的 “ 密林古堡 ” 、 “ 鷹神山 ” 、和 “ 陰陽廬 ” ,從東西方文化的不同角度帶給遊客以不同的感受。

建議遊玩路線:動感球幕影院(魔方星城)-航天影院(宇宙森林)-立體水幕影院(飛龍宮)-激光懸浮影院(懸浮宮)-4D影院(世紀明珠)-電影探祕館(奇妙宮)-英雄秀場-密林古堡-陰陽廬(八卦陣)-鷹神山(火山爆發)-中心廣場看錶演。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0

朝陽公園是一處以園林綠化爲主的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文化、休閒、體育、娛樂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市重點公園和精品公園,是北京市四環以內最大的城市公園。朝陽公園位於朝陽區中部繁華地段,北至亮馬橋路,西至朝陽公園路,東至東四環路,南至朝陽公園南路,規劃總面積爲288.7公頃,其中水面面積68.2公頃,綠化覆蓋率87%。

1999 年 12 月親自爲朝陽公園題寫園名,中央領導同志於1992年、1996年和20xx年三次來到朝陽公園參加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20xx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沙灘排球比賽在朝陽公園舉辦,20xx年建成沙灘主題樂園,成爲北京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的典範。朝陽公園建成了中央首長植樹林、生命之源、藝術廣場、臥龍疊水、春花園等30餘個景點;建成勇敢者天地遊樂園、網球中心、羽毛球館及索尼探夢、小人國、樂高小鎮等體育文化娛樂項目。

20xx年7月,朝陽公園被朝陽區授予“朝陽公園國際文化展演聚集區”,形成了“春節朝陽國際風情節”、“五一朝陽流行音樂周”、“十一朝陽國際旅遊文化節”三大國際時尚文化品牌活動。“海洋沙灘狂歡節”被評爲北京市優秀文化活動。FIVB世界沙灘排球大滿貫北京賽事將連續五年在朝陽公園沙灘排球主賽場舉辦。朝陽公園的建設對改善北京市東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1

長春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地處中國松遼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春經過不斷的發展建設,在發展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成爲工農業基礎雄厚,商業繁榮興旺、科技教育事業發達、對外開放程度較高、在全國舉足輕重的中心城市,被國內外朋友譽爲“汽車城”、“森林城”、“電影城”和“科技文化城”。

長春市的氣侯介於東部山地溼潤與西部平原半乾旱區之間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半溼潤季風氣侯類型。東部和南部雖距海洋不遠,但由於長白山地的阻檔,消弱了夏季風的作用;西部和北部爲地勢平坦的松遼平原,西伯利亞極地大陸氣團暢通無阻,各季風的勢力影響很大,故氣候特點:全年溫度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冬季嚴寒漫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晴朗溫差大,最佳旅遊時間爲春秋兩季。長春有森林城的美譽,城市綠化覆蓋率近40%,列全國大城市前列。夏日,這裏滿目蔥綠,氣候清爽宜人,是海內外遊客避暑渡假和觀光旅遊的勝地。冬季則銀妝素裹,玉樹瓊花,是欣賞冰雪藝術,進行滑雪、滑冰、高臺冰坡、冰帆、雪橇等旅遊活動的佳境。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2

吊水壺距長春市91公里的雙陽區山河鎮境內有一處別具風韻的新興旅遊景點吊水壺風景旅遊區,風景區內山巒起伏,奇石林立,峽谷幽靜,溪水叮咚,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爲豐富。

吊水壺風景區以溶洞爲主體,山、水、林、峯、洞、石交相輝映,以它獨具的險、奇、幽、特等奇偉景觀吸引着大批遊客。進山門,便是十里綠色長廊,兩山掩映,人行谷底,只見青山翠蔓,如碧海泛舟。長廊盡頭就是海拔711米的長春地區最高峯;峯下便是吊水湖溶洞。遠遠望去,四米高的龍頭大口即是入口,沿垂直32米高的洞中旋梯盤旋而下,便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仙境洞府。這裏還流傳着王母娘娘手鐲穿石缸、白龍黑莽大戰、宋太祖授建趙氏梨園等神話和歷史傳說。

整個溶洞由天宮、龍宮和天宮洞組成,佔據了三個“東北之最”,即溶洞位置海拔最高(690米),落差最大(73米),面積最大(5000多平方米),尤其是那32米高的洞中旋梯,可稱“中國一絕”。洞內的八仙醉瑤池、靈霄寶殿、如來佛、觀音菩薩、麒麟送子等人文景觀和靈龜魚塔、銀河飛瀑、鵲橋、千佛山與洞外的步雲崖、十里長廊、石壁凝春、鐵塔遠眺、峯亭映雪、雲海仙山、白塔夕照形成有機的主體畫卷。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3

這一片沃土,遠在四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

1951年,長春地區的榆樹市發現人骨化石證明,早在遠古時代,這片土地上的人類已進入了智人階段,屬母系氏族社會初期。

1984年,農安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這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原始紡織技術,進入着裝時代,原始農業也已經很發達。

“夫餘王城”是長春地區最早出現的城市,公元493年被北方勿吉族所滅。

渤海國和遼、金繁榮地區

自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之後渤海人興起,建立了渤海國。長春地區屬西京夫餘府和莫頁頡府夫餘府,府治在長春市迤南。北宋末年,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1115年攻破黃龍府。阿骨打稱帝,國號金,遼金時代是長春地區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公元1126年,金兵掠宋朝徽欽二帝北走,曾把他們囚禁於此。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曾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指的就是這個黃龍府。

幾度滄桑,這裏的歷史和遺蹟,訴說着當年的往事

公元1234年,金被蒙古所滅,這一帶成爲蒙古遊牧之地。

1644年,清兵入關時,長春地區的蒙古族與滿族人口皆爲八旗編制。

1896年俄侵入東北,攫取中長鐵路築路權,在長春建起俄國人居住區。

1906年日俄戰爭結束,在長春的俄權益爲日所取代。

1908年日爲擴大“滿鐵附屬地”,開始建設長春火車站,其後又開闢商埠,當時城市面積爲21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整個東北地區,長春淪爲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國主義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成爲傀儡政權—“僞滿州國”,將長春定爲“國都”,改名“新京”,成爲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東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區面積爲80平方公里,人口達81.7萬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於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長春。但1946年5月23日國民黨入長春,使長春的經濟和各項事業遭到了嚴重破壞,城市生產和人民生活瀕臨絕境,市區人口最後減至17萬人。

1948年10月18日,長春重新獲得解放,被確定爲特別市。

1953年改爲中央直轄市。

1954年劃歸吉林省,隨後省會遷至長春,成爲吉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55年定爲全國10個省轄大市之一。

1979年列爲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4

朝陽公園坐落於長春市朝陽區萬寶街1428號,朝陽公園是吉林省長春市的一座園林式湖泊綠地公園。公園地處長春市朝陽區新民大街中段的西側,佔地面積57萬平方米,園內擁有7萬平方米水面的人工湖泊,俗稱小南湖,因毗鄰長春城區內最大的湖泊--長春南湖而得名。

朝陽公園以自然地形見長,地勢西高東低,規模不大,但風景優美。園內草木蔥蘢茂密,湖泊溪流相互點綴,相得益彰。特別是疊石假山,曲橋碧水,清幽雅緻,頗有江南風韻。

以園景裝點街景,用街景襯托園景是朝陽公園的另一特色。駐足園內向東眺望,八大部建築的彩色屋頂在藍天白雲襯托下與園內景色相映成趣。

吉林電視塔位於公園東南部,若登上這座吉林省內最高的電視塔,滿園秀色會盡收眼底,臨近的文化廣場、八大部等歷史文化遺蹟也將一覽無餘。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5

長春市位於北半球中緯地帶,歐亞大陸東岸的中國東北大平原腹地,居北緯43°05′~45°15′;東經124°18′~127°05′。幅員20604平方公里。轄4縣(市)6區:榆樹市、德惠市、九臺市、農安縣、朝陽區、南關區、寬城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西北與松原市毗鄰,西南和四平市相連,東南與吉林市相依,東北同黑龍江省接壤。城市面積4789平方公里。市區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312.92平方公里。

長春市屬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吉黑褶皺系鬆遼拗陷的東部邊緣,城區下部分佈着深厚的白堊系泉頭組,爲一套紅色較粗粒碎屑岩(頁岩、泥岩、細砂岩和砂頁岩互層),均爲不透水層或含水性極微層,地層深厚(500米尚未穿透),岩層緻密,傾角很小(5°~10°)。此外,第四世紀沉積相當普遍,洪積層上部爲黃土狀物質,下部爲紅色黏土或沙礫層。新構造運動以來,地體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溝谷發育,形成微波狀臺地平原。二級階地黃土狀亞黏土厚15米~25米,抗壓強度20噸~25噸/平方米,是較佳的天然地基。一級階地(二道區)亞黏土層地基抗壓強度8噸~11噸/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4米深處有一淤泥層,不適於天然地基,下部是沙、沙礫層,抗壓強度25噸~35噸/平方米,距地表6米~11米以下是基岩,對大型、特大型建築基礎置於基岩上最爲有利。

長春市的地貌特點,是遠依山,近傍水,以臺地平原爲主。主要地貌類型爲:

1、低山丘陵。分佈於市區東南部,屬大黑山脈的一部分,略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大部分在250米~350米之間,相對高度爲50米~100米;東部的大頂子山海拔407米,組成的岩石有花崗岩、安山岩、極巖等變質岩系,其中以花崗岩分佈面積最廣,久經侵蝕,已成渾圓狀;山地丘陵面積在市區內所佔面積比重甚微,山地丘陵中有森林,低丘之間有些沖積平原和盆地,爲農業區;伊通河出大黑山北麓,從南向北穿過市區東部,在狹口處有修築水庫的良好條件。

2、臺地平原。城區臺地面積約佔總面積的70%,並高出伊通河一級階地10米~20米,地表微波起伏,土質主要由黃土狀土構成,海拔在200米~230米之間。淺谷谷坡漫長,市區有近80%的地面坡在10度以下。

3、沖積平原。主要由伊通河沖積作用形成,在河流兩岸形成了比較寬闊的帶狀平原,面積近30%,地勢低平,海拔多在200米左右;沿河兩岸的低窪部分,汛期常被洪水淹沒,屬河漫灘部分,組成物質多爲粗沙或細沙,河漫灘兩側爲寬窄不等的高漫灘或一級階地,寬度一般在4公里~5公里間;一級階地高出河牀3米左右,其組成物質上部是亞沙土、亞黏土,下部是沙礫層,沖積物厚10米左右;二級階地面積較小,河牀兩側可提供建築用沙;平原上的河跡窪地,因多爲淤泥質黏土或亞黏土,並夾灰色沙質透鏡體,大多排水不暢,土體抗壓性較差,但在大部分臺地平原上的溝谷系統則成爲城市自然排水通道。

4、火山錐體。臺地平原西接鬆遼分水嶺,系第四紀更新世末期沿斷裂帶呈地壘式隆起,並有火山活動,因此,在長春西南的大屯、範家屯一帶,火山錐體突起在波狀平原之上。多由玄武岩構成,是良好的建築材料。

【自然資源】長春市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較豐富,共有土地面積206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5.04萬公頃。土質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鈣土等,分別佔耕地面積的34.5%、29.06%和15.28%。土質肥沃,一般黑土層厚達0.6米~1.0米。全市共有林地26.5萬公頃,森林的組成以東亞闊葉林成分爲主,華北系成分、長白區系成分也有滲入,如黑松、樟子鬆、雲杉、冷杉、長白落葉松、側柏、檜柏、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花曲柳、山楊、黑樺等。野生植物資源羣落中,有森林植物、草甸植物、草原植物等,具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300餘種:可供藥用的有五味子、大活、黨蔘、蒼朮等到150多種;可做工副業原料的有胡枝子、蘆葦、蒙古櫟等50多種;可供食用的有蕨菜、黃花菜、山楂、山葡萄等30多種;可做飼料的有鹼草、草木樨、小葉樟等5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有豹貓、紅狐、鴻雁、林蛙、中華鱉、虎斑文蛇、背角無齒蚌等5類34種。長春市的礦產資源,除已探明的煤、油質巖礦、水泥石灰岩礦、水泥黏土礦、珍珠岩沙、膨潤土、螢石、鑄型用沙礦、銅、銀、鐵以外,石油、天然氣也有一定儲量。

【區劃人口】

截至20__年末,長春市轄11個區(南關、朝陽、寬城、二道、綠園、雙陽、九臺、經開、高新、淨月、汽車,其中後四區爲國家級開發區)、4個新城(北部、南部、西部、淨月西部)、1個國家先導區(長東北)、1個生態旅遊度假區(蓮花山)、1個國家綜合保稅區(興隆保稅區)、2省級開發區(南部都市、長江路)、3市縣(榆樹、德惠、農安)。

截至20__年末,長春市共有2474784戶,7588921人。其中,男性人口3823596人,占人口總數的50.4%;女性人口3765325人,占人口總數的49.6%。市區(南關區、寬城區、朝陽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人口爲3627536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47.8%;縣(市)(農安縣、九臺市、榆樹市、德惠市)人口爲3961385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52.2%。總人口數比20__年增加23856人,增長率爲3.1‰,增長率比20__年下降2.2‰。長春市人口占吉林省總人口數的27.9%。

【歷史沿革】

長春市地處東北邊陲。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是北方肅慎族生活過的地方。漢至西晉爲夫餘國屬地。其後,爲高句麗轄境。唐代中後期,屬渤海扶余府。遼屬東京道黃龍府。金歸上京路隆安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代在長春設立其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清代設治前,屬蒙古郭羅爾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的封地。

清初,朝廷對東北一直實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以後,大面積土地被開發,人口劇增,嘉慶五年(1800)清設置長春廳,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20__年1月17日中共長春市會討論通過《紀念長春建城200週年活動總體方案》,確定1820__年7月8日爲長春建城紀念日,道光五年(1820__年),長治所北移寬城子。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修築木板城垣。光緒十四年(1888年),長春廳升爲長春府。1920__年3月,長春府改稱長春縣,置縣公署。1920__年設長春市政公所,1920__年9月,市政公所和長春開埠局合併,並改稱長春市政籌備處,籌建長春市。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僞滿洲國宣佈定都長春,改名爲“新京”。8月,改爲“新京特別市”,隸屬僞滿洲國國務院。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僞滿洲國隨之垮臺。12月20日,國民黨中央政府在長春市設置長春市政府,隸屬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中共長春市委和市政府隨軍入城。長春市改爲長春特別市。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

1949年5月9日長春市政府改稱市人民政府,隸屬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長春市改爲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理。

1954年8月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長春市改爲吉林省轄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從吉林市遷到長春,長春市成爲吉林省會城市。

1955年2月22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指示,長春市人民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委員會。

1958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雙陽縣、九臺縣、德惠縣、農安縣和榆樹縣劃歸長春市管轄,長春實施市管縣體制。

“__”期間,1968年3月6日成立長春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6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長春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8月31日,民政部以民行批[1998]18號文批覆撤消九臺縣,設立九臺市(縣級);

1989年2月。國家批准長春市爲國家計劃單列市,並賦予相當副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縣級)。

1993年7月,國務院決定各省會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長春市於同年12月停止計劃單列市。

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發文(中編[1994]1號)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長春市成爲副省級城市。

1994年7月6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4]97號)撤銷德惠縣,設立德惠市(縣級)。

1995年8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吉林省調整長春市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1995]65號),撤銷長春市郊區,設立綠園區;撤銷雙陽縣,設立雙陽區;二道河子區更名爲二道區。至此長春市形成了轄6個區(南關、寬城、朝陽、二道、綠園和雙陽區),3個縣級市(九臺、榆樹和德惠市),1個縣(農安縣)的行政建置格局。

20__年10月20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吉林省調整長春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__]142號):同意撤銷縣級九臺市,設立長春市九臺區,以原九臺市的行政區域爲九臺區的行政區域。

長春市氣候概況

長春市地處中國東北長春平原腹地,市區海拔在250-350米之間,地勢平坦開闊。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在全國乾溼氣候分區中,地處溼潤區向亞乾旱區的過渡地帶。氣溫自東向西遞增,降水自東向西遞減。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溼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漫長,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季,乾溼適中的氣候特徵,爲人類開發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氣候環境。

由於地理位置、地形結構與大氣環流相配合的作用,具有如下基本特徵:四季分明。春季較短,乾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炎熱天氣不多;秋季氣爽,日夜溫差大;冬季漫長較寒冷。

季風顯著,雨熱同季。冬季在強大的蒙古高壓控制下,氣候寒冷而乾燥。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常與東南移動的貝加爾湖的冷空氣交匯於此,降水豐沛而集中。

氣候的大陸性強,氣溫的年差較大。冬季的氣溫低於同緯度地區,夏季則高於同緯度地區。氣候東西過渡,熱量水分適中。由於長春市處於吉林省東部山地向西部鬆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所以具有東部山區溼潤氣候向西部半乾旱氣候過渡的特徵。過渡性氣候使長春市的光照充足,熱量條件優於東部,而雨水條件又好於西部,爲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條件。

長春市年平均氣溫4.8°C,最高溫度39.5°C,最低溫度-39.8°C,日照時間2,688小時。夏季,東南風盛行,也有渤海補充的溼氣過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秋季,可形成持續數日的晴朗而溫暖的天氣,溫差較大,風速也較春季小。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6

僞滿皇宮博物院,是建立在僞滿皇宮舊址上的宮廷遺址博物館。僞滿皇宮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僞滿洲國皇帝時居住的宮殿,是日本帝國主義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僞滿皇宮博物院已經成爲佔地20萬平方米,集僞滿宮廷(核心保護區)、紅色旅遊、文化休閒區、旅遊商服於一體的特色人文景區。被評爲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僞滿皇宮博物院位於長春市光復北路5號,成立於1962年,後與吉林省博物館合屬辦公,1982年恢復建制,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接待觀衆,原館名吉林省僞皇宮陳列館,20__年劃歸長春市政府屬地管理,20__年2月18日更名爲僞滿皇宮博物院。現保護範圍13.7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4.7萬平方米,現有員工161名,院藏文物近兩萬件。

皇宮可分爲進行政治活動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內廷兩部分,現分別闢爲僞滿皇宮陳列館和僞滿帝宮陳列館。外廷(皇宮)是溥儀處理政務的場所,主要建築有勤民樓、懷遠樓、嘉樂殿,勤民樓是溥儀辦公的地方。此外還有花園、假山、養魚池、游泳池、網球場、高爾夫球場、跑馬場以及書畫庫等其他附屬場所。內廷(帝宮)是溥儀及其家屬日常生活的區域,其中輯熙樓是溥儀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處;同德殿是“福貴人”的居所,另外還設有一些娛樂設施;便見室:非正式場所。日僞高官及有資格者在叩拜與覲見溥儀後可入便見室與溥儀座談;鋼琴間:溥儀在北京故宮時,就學會了彈琴作曲。因此同德殿建成後設置了鋼琴間。溥儀時而在此彈琴,發泄自己做傀儡皇帝敢怒不敢言的鬱悶與不滿。如今,帝宮的一部分已闢爲吉林省博物館,展出高句麗、渤海、遼、金等在東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

緝熙樓

緝熙樓亦稱寢宮。建於20世紀初,僞滿皇宮主體建築之一。原爲吉黑榷運局辦公樓,1932年溥儀就任僞滿“執政”後,將這裏改作寢宮。並取《詩經?大雅?文王》 “於緝熙敬止”之意命名,寓意要時刻不忘恢復大清祖業。僞滿期間溥儀及其“后妃”婉容、譚玉齡均住於此。

勤民樓

勤民樓爲一幢二層方形圈樓,中間爲方形天井,南北門相通,南爲承光門。樓名取清皇室《祖訓》“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之義。承光門東側南房,爲日本帝國主義者直接控制溥儀的“帝室御用掛”——吉崗安直辦公室。二樓東南爲正殿,即勤民殿,西南爲西偏殿,西爲健行齋,北爲祠堂。勤民殿系“登極”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場所。1934年3月1日晨,溥儀身着“龍袍”,粉墨登場,並在南郊杏花村“天壇”祭天,回勤民樓後易大元帥服,行“登極典禮”。1932年溥儀接見國聯李頓調查團,1933年9月15是簽訂出賣東北主權的《日滿議定書》均在此進行。西偏殿爲溥儀休息和非正式接見僞滿官吏與外國使節之處;健行齋是他辦公及召開“御前會議”之所;祠堂供奉清室列祖神位,每逢年節、生卒日期,溥儀由宮廷學生陪同到此焚香上供。

中和門

是來往於勤民樓和寢宮緝熙樓之間的必經之門,也是僞滿皇宮內廷與外廷的分界線。中和門兩側的幾個房間由溥儀的乳母和部分隨侍居住。東側除由御醫和部分隨侍居住外,有一間是宮內府司房的辦公室,職責是遵照溥儀的旨意,處理宮內廷生活用品的採購、驗收、入庫、報銷等帝室經費的支出與帳目管理,掌管收發信件、報刊、雜誌及宮內廷所藏書畫等雜務,記載溥儀的祭祀活動、每天的氣候,負責宮內的一切消毒事項。凡到內廷覲見溥儀的人,都要在這裏候傳。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和帝室御用掛當然例外。

懷遠樓

懷遠樓在僞滿洲國皇宮勤民樓北。1934年建。一樓爲僞皇宮近侍處、掌禮處、侍從武官處和帝會計審查局;二樓北面和東面爲僞宮尚書府、侍衛處,西南面爲一中型宴會廳,名清宴堂。自溥儀“登極”至嘉樂殿建成前,此堂爲溥儀舉行宴會和“賜宴”之處。

同德殿

日本人爲溥儀及其後妃設計建造的集辦公、處理政務、居住、娛樂於一體的宮殿,是僞滿皇宮中最大的建築。溥儀爲了表示與日本殖民統治者同心同德,在殿頂的瓦當和滴水上都燒有“德心”字樣。同德殿由此而得名。1938年竣工後,溥儀因懷疑日本人在殿內安裝了竊聽設施,所以從未正式啓用。1943年李玉琴被選入宮冊封爲福貴人後,居住於二樓東部。

長春觀導遊詞範文 篇17

50多年前,年輕的長春因承載起新中國汽車夢想而一躍成爲具有戰略意義的工業城市,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砥礪、拼搏奮進,今天的長春已經成長爲名副其實的汽車城。

“長春是我國最著名的汽車城,應該說中國的汽車工業就是在50多年前的長春開始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長春已經有100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長春汽車工業產值佔整個工業的比重達到七成,僅此一點,長春從產業本質上講就是汽車城。”長春市市長崔傑在今年3月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如是說。

長春市的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周朝以前屬肅慎;秦漢時期,挹婁族居於此;西漢、三國、西晉時屬扶余;東晉南北朝及隋唐爲高句麗境地;唐朝,靺鞨族建立了渤海國;北宋時期,建立了遼帝國,並設遼東京道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北宋末年,建立金國,黃龍府改爲隆安府;明初屬三萬衛;清初爲郭而羅斯前旗地,是蒙古人的遊牧區域;清雍正末年,寬城子已有坐商、客店和集市。

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7月)正式建治,設長春廳,治所設在長春堡境內的新立城,長春之名由此而來。1825年(道光四年)治所遷至寬城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建築城垣,佔地5平方公里。到1883年,人口達9萬餘人。1889年(光緒十五年)長春廳升爲長春府。1913年(民國2年)改爲長春縣,1925年(民國14年),設立市政公所,實行市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整個東北地區,長春淪爲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1932年3月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日本帝國主義扶持下,成立傀儡政權“僞滿洲國”,將長春定爲國都,改名爲“新京”。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被中央人民政府定爲特別市。1953年劃爲中央直轄市。1954年劃歸吉林省,同年6月改爲省轄市,爲吉林省省會。1955年市政府稱長春市人民政府,並定爲全國10個省轄大市之一,1968年改爲長春市革命委員會。1979年列爲國家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1980年複稱長春市人民政府。1989年2月11被國務院列爲國家計劃單列市。1992年列爲國家沿邊開放的中心城市。1994年列爲“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優化資本結構,增強企業實力”的試點城市。1994年列爲副省級城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