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42K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1

洞庭湖,歷史上有云夢、雲夢澤、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稱。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精選12篇)

洞庭湖的名稱的歷來,有許多的說法。在《史記》、《周禮》、《爾雅》等古書上都有"雲夢"的記載。夢,是當時楚國方言"湖澤"的意思,與"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與鄭伯田於江南之夢"。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濟江,入於雲中。"《漢陽志》說:"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合起來統稱雲夢。當時的雲夢澤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地理今釋》載:"東抵蘄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雲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說:"雲夢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戰國後期,由於泥沙的沉積,雲夢澤分爲南北兩部,長江以北成爲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雲夢,而將這片大湖稱之爲洞庭湖,因爲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爲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洞庭湖屬揚子準地臺江南地軸上的斷陷盆地,形成於燕山運動,延續至喜馬拉雅運動。白堊紀爲盆地發展擴大時期,第四紀以來,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積,成爲湖南省第四紀分佈最廣、厚度最大、沉積層序最全的地區。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陸的演化過程,相應拗陷盆地解體,形成斷拗盆地。早更新世早期,在目平湖、澧縣、沅江等凹陷成湖,中期湖侵擴大到漢壽、鼎城、安鄉、湘陰等地,出流由安鄉經澧縣凹陷排入長江,末期凹陷轉爲緩慢上升,湖泊萎縮一部分成陸。早更新世晚期,目平湖與沅江兩凹陷相連,湖盆擴大。赤山凸起成爲兩湖間的孤島,湖水從南縣、鮎市、藕池口排入長江,爲第四紀湖面最大的興盛時期。隨着湖盆轉爲上升爲主,湖水退卻,出現洞庭湖平原地貌景觀。中更新世,洞庭湖盆地發育爲河網交織的湖沼盆地,澧縣、目平湖和沅江至湘陰的沉積體系。此時,湖水有兩處出口,一處由岳陽君山經廣興洲入長江,另一處由安鄉佘家臺經澧縣進入江漢盆地。晚更新世,目平湖凹陷和沅江至湘陰凹陷部分地區再次活化沉降,並在赤山西部形成常德、安鄉河湖盆地和東部臨資口、黃茅洲和北大市河湖盆地,但其它範圍已大爲縮小,形狀複雜,湖水由南向北流,並在團山附近有東、西水系匯合,在石首一帶注入長江。發展到全新世後期,整個湖盆爲河網交錯的洞庭平原,當時在君山西南側有一方圓130平方公里的小湖。

先秦之後,雲夢澤逐漸解體,江湖關係轉變,直接影響到洞庭湖的演變。漢晉以來,長江流域人口逐漸增長,墾殖活動強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壞,長江的含沙量開始增高。隨着荊北雲夢澤的逐漸淤塞,荊江河牀自動調節擡高,加上受西北—東南方向新構造掀斜運動的影響,荊江主泓道逐漸向南擺動。東晉永和年間,荊江南岸形成景口、淪口二股分流匯合成淪水進入洞庭湖。洞庭湖由於承納兩口分泄之江水江沙,湖泊的淤積過程開始加速,形成大小不一的湖羣。唐宋時期,荊江統一河牀的形成,使邊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隨着荊江堤防不斷修築,江面束狹、泄洪不暢,洪水位開始擡升,江水頂託倒灌機率增大,每當大洪水通過荊江段常形成決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長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現明顯擴漲之勢,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積擴大。形容湖水波瀾壯闊的“八百里洞庭”一詞便開始在這一時期的詩文典籍中出現。隨着水域擴展,使原來在漢晉時期彼此支離的洞庭、青草、赤沙3個湖泊在高水位時得以連成汪洋一片。由於受長江來水的影響越來越大,洞庭湖洪水過程也相應發生顯著變化,由唐宋以前以“春溜滿漲”爲主逐漸轉變爲以“夏秋水漲”爲主,洪水特徵除由四水注入的“桃花汛”之外,長江夏秋水漲的洪水特徵已突現出來,使湖泊的洪水過程在年內變化由原來的單峯型轉變爲明顯的雙峯型。

宋代以後,荊江河牀不斷爲泥沙淤積,洪水位持續擡升,使魏晉時原“湖高江低、湖水入江”的江湖關係逐漸演變爲“江高湖低、江水入湖”的格局,洞庭湖水浸日益嚴重。元、明、清三朝,隨着荊江堤防的不斷修築和穴口的時決時塞,江患加劇,荊江潰堤、湖區潰垸頻繁。江湖關係開始緊張起來,說明從宋代開始,江湖關係開始發生歷史性變化,人爲因素成爲江湖關係變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明嘉靖之後,中央政府採取“舍南救北”的治水方針,荊江北岸穴口盡堵,南岸保留太平、調絃二口與洞庭湖勾通。清代仍繼續沿襲明朝的消極治水方針,在長江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一遇洪水則湖水氾濫四溢、向外擴展已成必然之勢。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擴大起來的。這一時期洞庭湖的範圍,“每歲夏秋之交,湖水氾濫,方圓八九百里,龍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說明唐宋時期洞庭湖在西吞赤沙湖之後,向西南又有了迅速的發展。迄至清代中期以前,洞庭湖仍繼續呈擴漲之勢,到道光年間,爲洞庭湖自先秦以來擴展至鼎盛時期。道光《洞庭湖志》記載它的範圍是:“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環湘陰,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橫亙八九百里,日月若出沒其中。”可見洞庭湖自魏晉南北朝之後是逐步“回春”的。由魏晉時期的五百餘里到唐宋之際的七、八百里,繼而又發展到清中葉的八九百里,湖水波濤可直拍岳陽、華容、漢壽、沅江、湘陰等縣城,君山、艑山、層山、寄山、團山、磊石山、赤山、墨山等均成爲兀立湖中的島嶼。洪水時節,洞庭湖水域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里。

十九世紀中葉,洞庭湖開始由盛轉衰,進入有史記載以來演變最爲劇烈的階段。從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縮到目前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就是在這一百多年時間內發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爲和政策的因素,導致咸豐、同治年間藕池、鬆滋相繼潰口,荊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局面的正式形成。咸豐二年,荊江藕池堤馬林工在小水年份潰決,清政府藉口民力拮据未予堵築,形成藕池口、至咸豐十年長江大水,在原潰口沖刷成藕池口。同治九年鬆滋潰口,因堵築不堅固,同治十二年復潰,形成鬆滋河。藕池口,鬆滋口形成後,原由兩口分流轉變爲四口分流,江湖關係鉅變,成爲洞庭湖近一百多年來演變的重大轉折點。由於四口自北而南奔流,奪流改道,不僅使四水三角洲平原被淹,而且還迫使四水改變流向,徹底打亂了原有水系格局。沅水尾閭的主泓被迫遺棄故道,改由大圍堤西北方向入湖;資水尾閭的主泓也不再經由沅江縣城側,而是改由毛角口經楊柳潭入湖。四口和四水在湖內相互頂託干擾,造成局部地區水位壅高。更爲嚴重的是大量泥沙傾積湖內,成爲制約洞庭湖演變的一個主要矛盾。四口入湖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自西北向東南推進,加速了洞庭湖洲灘的發育。隨着三角洲在湖內不斷充填和南移東進,洞庭湖由此進入了迅速縮小的過程。伴隨着泥沙淤積和洲灘的迅速擴展,湖區繼之開展大量的圍墾。湖泊變成洲灘,洲灘又成爲垸土和湖田,洞庭湖人進水退的狀況開始出現。濱湖堤垸如鱗,彌望無際,已有與水爭地之勢。乾隆年開始到嘉慶年間,湖南的一些有識之士包括地方官開始呼籲限制圍湖造田,並要求刨毀有礙行洪的私垸。二是清末光緒年,在荊江來沙成倍增長、洲灘迅速擴展的情況下,再次出現築堤建垸的高潮,挽垸呈惡性膨脹,至清末洞庭湖總計有堤垸1094座。

民國時期,圍墾沒有受到遏制,洞庭湖進一步萎縮。高位洲灘因每年顯露期長,相繼挽成堤垸已成必然之勢。而中位和低位洲灘,因地勢低下,每年淹沒時間較長,修垸工程量大,且不適宜墾殖,這一類未經建垸的洲灘,當地俗稱之爲洲土。據民國35年調查,已形成嶽臨、蒼梧臺、注滋口、大通湖、飄尾五大區塊,總計在268萬畝。20世紀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灘廣袤,湖體支離破碎,港汊交織,灘地發育係數達0.4左右。洞庭湖灘地發育程度如此之高,表明洞庭湖已進入它的衰老階段。

此後由於分流入湖的洪水夾帶大量泥沙,湖盆不斷淤積,1983年,這個長江水系重要調節湖泊的面積又縮小到2691平方公里,並被分隔爲幾個部分。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2

東江湖風景旅遊區,位於湖南省東南部的資興市境內,地處北緯25°34’至26°18’東經113°08’至113°44’內。是一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融山、水、湖、壩、島、廟、洞、莊、漂、瀑、霧、林、園、石、溫泉、狩獵、水上娛樂等於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旅遊度假區。

東江湖風景旅遊區山色秀麗、景色迷人,其風景名勝與旅遊資源具有綜合、全面之特點,別具雄、奇、秀、幽、曠之特色,較好地彙集了名、新、特奇、險之優勢,且充分體現了現代旅遊之發展方向,是湘、粵、贛旅遊黃金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東江湖風景旅遊區內的風景旅遊資源主要集中分佈於東江湖、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程江口等三大區域內,以山、水、湖、壩、霧、島、廟、洞、莊、瀑、漂而取勝。東江湖景區樹古林密,全景區的自然植被被規劃爲一級保護區,擁翠峽,龍景峽谷,東江漂流沿岸的植被很多都是原始次森林。而水體不僅表現在山山有水景,處處聞水聲的數量優勢上,更表現在水體景觀的種類齊全和水上旅遊項目的花樣繁多上;不僅具有風景河段、湖泊、瀑布、泉等水體景觀,還開展了水上漂流、水上跳傘、水上滑道、垂釣、猴古山負離子呼吸區以及水上觀光等旅遊項目。特別是被譽爲“中華奇景、宇宙奇觀”的小東江水霧,每年的4至11月,,每逢太陽升空前和太陽落山後,從東江湖風景區的門樓至東江大壩12千米的小東江狹長的平湖上,雲蒸霞蔚,宛若一條玉帶在峽谷中飄拂,似駕祥雲,遨遊仙境。可以說,水體是東江湖旅遊資源的內在神韻,失去了它,東江湖的旅遊資源就失去了其魅力所在。位於資興市內,水面面積達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億立方米,相當於半個洞庭湖。湖周森林環繞,水質清洌,有湖心島和半島13個,島上有山奇水秀,景色迷人,其中最大的島--兜率巖,島有有兜率寺,寺中有幽深奇特的大溶洞,洞中景態萬千。享有"東方瑞士"的美譽,國家森林公園---天鵝山坐落在東江湖畔。

東江湖風景旅遊區不僅有東江湖、天鵝山、程江口三大區域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一飽中外遊客的眼福和雅興,還分佈着興寧的“十龍潭”、碑記的“爐烽嫋煙”、團結的“回龍望日”、市內的“秀內公園”和湖南第一橋---“鯉魚江中承式鋼拱公路大橋”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遊客還可在東江湖內盡情體驗東江漂流、水上牽引升空跳傘、水上飛機、水上摩托快艇、滑水、湖畔垂釣、瑤族民情歌舞表演、游泳、夜遊等一批驚險、刺激的參與性、娛樂性旅遊項目之品味。讓您盡享歷險、探幽、獵奇、拾趣之樂。

東江湖景區以自然風光爲主,集雄山、秀水、奇石、幽洞、島嶼、漂流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具有種類齊全,品位較高,綜合性較強的特點,形成了可觀光遊覽又可度假休閒的旅遊勝地。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3

洞庭湖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濱的風光極爲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蹟。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峯,這裏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20xx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爲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爲君山了。現有古蹟二妃墓、湘妃廟、飛來鍾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紫竹、毛竹等。這裏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爲豐富。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等珍貴的河鮮。洞庭湖的“湖中湖”蓮湖,盛產馳名中外的湘蓮。湘蓮顆粒飽滿,肉質鮮嫩,歷代被視爲蓮中珍品。

“銜遠山、天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爲范仲淹所描述的洞庭湖。千百年來,八百里洞庭以其磅礴大勢躍然歷史的取景框中。碧波萬傾,沙鷗翱翔,浮光躍金,詩意盪漾。更兼有日落黃昏下,點點漁舟唱晚,平湖秋月裏,千傾碧波盪銀彩。此情此景,當是人間一絕。 洞庭湖大,所以纔有“洞庭天下水”的說法。雖然現今與幾十年前相比,面積已小了一半,仍然還是全國第二大湖。 洞庭湖是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湖,浩翰無際,氣勢雄壯,自古就吸引着無數傑出的文人騷客吟詠、歌頌。屈原第一個來此吟哦,李白“將船買酒白雲邊”,杜甫卻倚着欄杆與巴陵古城同醉於洞庭春色,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把羣山看成“白銀盤裏一青螺”,孟浩然卻喟然一聲長嘆“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洞庭湖之美在於廣博,那種水天一色,氣象萬千的景緻是紅塵中人永遠看不夠的風光。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華天旅行社,美麗的湖南之旅,我代表我們旅行社對大家的這次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這次的導遊員,我叫楊莎,非常高興能在這樣在一個美好的日子裏與大家相識,在今後的幾天裏啊大家的吃,住,行,遊,夠,娛,六方面呢我都會盡力爲大家安排好,首先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我們的司機哥哥~~小馬大哥,小馬哥哥駕車多年,有着非常好的駕車經驗,所以大家在安全方面可以放心啦~在接下來幾天的行程裏,將由我們兩位爲大家竭誠服務,由我爲大家提供導遊講解,那麼首先在這裏預祝大家這次的湖南之旅過得愉快,希望我們湖南的好山,好水能給大家帶來一份好的心情,最後祝大家在湖南吃得舒心,玩得開心,住得爽心~謝謝!

很高興能跟大家介紹我們的湖南,湖南是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的芙蓉國。它位於長江中游南岸,而且大部分地區處於我國第二淡水湖洞庭湖之南,所以簡稱,湖南。

湖南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 四季分明 熱量充足 氣候比較溫暖就像湖南的辣椒,夠辣的哦~夏天有那麼一段時間可以熱導40°,正是因爲地域氣候的原因,給湖南造就了冬冷夏熱的氣候,尤其在春夏之交有長期的梅雨季節,溼氣重,真菌容易滋生,所以我們湖南人啊,就造就了愛吃辣和足浴的風俗習慣。。。

好啦,剛剛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湖南,那麼我們的此次的湖南之旅,首先就從長沙開始,我可是位地道的湘妹子哦~ 我們長沙啊是湖南省的省會,是全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旅遊集聚地,是我國第一批優秀旅遊城市,更是一座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曆史的“楚漢名城”長沙這個名字最早的時候是出現在西周,這個名字的由來說起來又炫又不失其浪漫,是因爲天上的星辰而得名,天地人合一,長沙星對應的地面,就稱爲長沙,又名星沙。

長沙位於湖南中部偏東北的湘江下游,湘江啊,就像一把剪刀,把城市分爲東西兩岸,河東爲發達的商業區和工業區,河西爲高校區和高科技發達區。河東是繁華的鬧市,河西則是幽靜的書院~

哈哈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我們長沙的飲食,看我就知道,長沙的飲食文化也是比較豐盛的哦,我就不說那久負盛名的臭豆腐 玉樓東的麻辣仔雞 雙燕樓的餛飩 德園的包子 甘長順 楊裕興的面 今天跟各位介紹長沙新美食熱點待會順便帶大家過去飽嘗一下正宗的湘菜滋味,有橘子洲頭的黃鴨叫 寧鄉的口味蛇 四方坪的土雞 老照壁一帶的小吃,去領略一下我們長沙人火辣辣的性格吧~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5

洞庭湖屬揚子準地臺江南地軸上的斷陷盆地,形成於燕山運動,延續至喜馬拉雅運動。白堊紀爲盆地發展擴大時期,第四紀以來,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積,成爲湖南省第四紀分佈最廣、厚度最大、沉積層序最全的地區。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陸的演化過程,相應拗陷盆地解體,形成斷拗盆地。早更新世早期,在目平湖、澧縣、沅江等凹陷成湖,中期湖侵擴大到漢壽、鼎城、安鄉、湘陰等地,出流由安鄉經澧縣凹陷排入長江,末期凹陷轉爲緩慢上升,湖泊萎縮一部分成陸。早更新世晚期,目平湖與沅江兩凹陷相連,湖盆擴大。赤山凸起成爲兩湖間的孤島,湖水從南縣、鮎市、藕池口排入長江,爲第四紀湖面最大的興盛時期。隨着湖盆轉爲上升爲主,湖水退卻,出現洞庭湖平原地貌景觀。中更新世,洞庭湖盆地發育爲河網交織的湖沼盆地,澧縣、目平湖和沅江至湘陰的沉積體系。此時,湖水有兩處出口,一處由岳陽君山經廣興洲入長江,另一處由安鄉佘家臺經澧縣進入江漢盆地。晚更新世,目平湖凹陷和沅江至湘陰凹陷部分地區再次活化沉降,並在赤山西部形成常德、安鄉河湖盆地和東部臨資口、黃茅洲和北大市河湖盆地,但其它範圍已大爲縮小,形狀複雜,湖水由南向北流,並在團山附近有東、西水系匯合,在石首一帶注入長江。發展到全新世後期,整個湖盆爲河網交錯的洞庭平原,當時在君山西南側有一方圓130平方公里的小湖。

先秦之後,雲夢澤逐漸解體,江湖關係轉變,直接影響到洞庭湖的演變。漢晉以來,長江流域人口逐漸增長,墾殖活動強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壞,長江的含沙量開始增高。隨着荊北雲夢澤的逐漸淤塞,荊江河牀自動調節擡高,加上受西北—東南方向新構造掀斜運動的影響,荊江主泓道逐漸向南擺動。東晉永和年間,荊江南岸形成景口、淪口二股分流匯合成淪水進入洞庭湖。洞庭湖由於承納兩口分泄之江水江沙,湖泊的淤積過程開始加速,形成大小不一的湖羣。唐宋時期,荊江統一河牀的形成,使邊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隨着荊江堤防不斷修築,江面束狹、泄洪不暢,洪水位開始擡升,江水頂託倒灌機率增大,每當大洪水通過荊江段常形成決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長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現明顯擴漲之勢,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積擴大。形容湖水波瀾壯闊的“八百里洞庭”一詞便開始在這一時期的詩文典籍中出現。隨着水域擴展,使原來在漢晉時期彼此支離的洞庭、青草、赤沙3個湖泊在高水位時得以連成_一片。由於受長江來水的影響越來越大,洞庭湖洪水過程也相應發生顯著變化,由唐宋以前以“春溜滿漲”爲主逐漸轉變爲以“夏秋水漲”爲主,洪水特徵除由四水注入的“桃花汛”之外,長江夏秋水漲的洪水特徵已突現出來,使湖泊的洪水過程在年內變化由原來的單峯型轉變爲明顯的雙峯型。

宋代以後,荊江河牀不斷爲泥沙淤積,洪水位持續擡升,使魏晉時原“湖高江低、湖水入江”的江湖關係逐漸演變爲“江高湖低、江水入湖”的格局,洞庭湖水浸日益嚴重。元、明、清三朝,隨着荊江堤防的不斷修築和穴口的時決時塞,江患加劇,荊江潰堤、湖區潰垸頻繁。江湖關係開始緊張起來,說明從宋代開始,江湖關係開始發生歷史性變化,人爲因素成爲江湖關係變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明嘉靖之後,中央政府採取“舍南救北”的治水方針,荊江北岸穴口盡堵,南岸保留太平、調絃二口與洞庭湖勾通。清代仍繼續沿襲明朝的消極治水方針,在長江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一遇洪水則湖水氾濫四溢、向外擴展已成必然之勢。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漸擴大起來的。這一時期洞庭湖的範圍,“每歲夏秋之交,湖水氾濫,方圓_百里,龍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說明唐宋時期洞庭湖在西吞赤沙湖之後,向西南又有了迅速的發展。迄至清代中期以前,洞庭湖仍繼續呈擴漲之勢,到道光年間,爲洞庭湖自先秦以來擴展至鼎盛時期。道光《洞庭湖志》記載它的範圍是:“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環湘陰,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橫亙_百里,日月若出沒其中。”可見洞庭湖自魏晉南北朝之後是逐步“回春”的。由魏晉時期的五百餘里到唐宋之際的七、八百里,繼而又發展到清中葉的_百里,湖水波濤可直拍岳陽、華容、漢壽、沅江、湘陰等縣城,君山、艑山、層山、寄山、團山、磊石山、赤山、墨山等均成爲兀立湖中的島嶼。洪水時節,洞庭湖水域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里。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6

洞庭湖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色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濱的景色極爲奇麗,很多景點都是國度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蹟。湖中最有名的是君山,君山景緻奇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峯,這裏天天有渡輪交往航程大概一小時。君山原名洞庭山,是仙人洞府的意思。相傳4020xx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迭,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逝世于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爲了留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爲君山了。現有古蹟二妃墓、湘妃廟、飛來鍾等。君山的竹子很著名,有斑竹、羅漢竹、紫竹、毛竹等。這裏每年都舉行隆重的龍舟節、荷花節跟水上活動。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爲豐盛。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等可貴的河鮮。洞庭湖的“湖中湖”蓮湖,盛產馳譽中外的湘蓮。湘蓮顆粒豐滿,肉質鮮嫩,歷代被視爲蓮中珍品。

“銜遠山、天長江,浩浩大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候萬千”,此爲范仲淹所描寫的洞庭湖。千百年來,八百里洞庭以其澎湃大勢躍然歷史的取景框中。碧波萬傾,沙鷗飛翔,浮光躍金,詩意盪漾。更兼有日落傍晚下,點點漁舟唱晚,平湖秋月裏,千傾碧波盪銀彩。此情此景,當是世間一絕。 洞庭湖大,所以纔有“洞庭天下水”的說法。固然現今與多少十年前比擬,面積已小了一半,依然仍是全國第二大湖。 洞庭湖是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湖,浩翰無際,氣概雄渾,自古就吸引着無數出色的文人騷客吟詠、歌唱。屈原第一個來此吟哦,李白“將船買酒白雲邊”,杜甫卻倚着欄杆與巴陵古城同醉於洞庭春光,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把羣山看成“白銀盤裏一青螺”,孟浩然卻喟然一聲長嘆“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洞庭湖之美在於淵博,那種水天一色,景象萬千的風景是紅塵中人永遠看不夠的風光。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7

洞庭湖古稱“雲夢澤”,爲我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綺麗迷人。洞庭湖浩瀚迂迴,山巒突兀,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一色,鷗鷺翔飛。春秋四時之景不同,一日之中變化萬千。古人描述的“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此刻東洞庭湖的寫照。

歷代文人墨客都對美麗的洞庭湖作過熱情的吟詠。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從岳陽樓的視角(居高臨下)對洞庭湖變化多端的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至,膾炙人口。洞庭湖的氣勢雄偉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麗。即使是在陰晦沉霞的天氣,也給人別緻、譎祕的感覺,激起人們的遊興。碧波萬頃的洞庭湖不愧爲“天下第一水”。泛舟湖間,心曠神怡,其樂無窮。

濱湖的風光極爲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楊麼寨、鐵經幢、屈子祠、躍龍塔、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蹟。在西洞庭湖與長江的接界處——城陵磯,有一塊名爲三江口的地方。從此處遠眺洞庭,但見湘江滔滔北去,長江滾滾東逝,水鳥翱翔,百舸爭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偉壯觀。劉海戲金蟾、東方朔盜飲仙酒、舜帝二妃萬里尋夫的民間傳說正是源於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峯,那裏每一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遊覽羣山需要用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暢遊洞庭湖,真是一舉兩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20xx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之後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爲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爲君山了。現有古蹟二妃墓、湘妃廟、柳毅井、飛來鍾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方竹、實心竹、紫竹、毛竹等。那裏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爲豐富。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財魚等珍貴的河鮮,還有君山名茶、羅漢竹、方竹、實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類產品,種類亦很繁多。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8

各位朋友,我們就要到達位於洞庭湖畔的岳陽樓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依次下車,待會小_將隨大家一起去登臨那“天下樓”!

好了,請大家看門前這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楹聯,其下句爲“誰爲天下士,飲酒樓上頭。”今天各位就來當一當天下士,以洞庭爲酒,開懷暢飲,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陽樓文化和岳陽的壯麗山川吧!興許您也會像詩仙李白一樣“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牆,穿過“南極瀟湘”、“北通巫峽”的牌坊,進入眼簾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的岳陽樓。爲什麼說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嗎?好的,就請大家聽小_慢慢道來吧!一,歷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這樓是不是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岳陽樓創建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_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其前身相傳爲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爲“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所以說咱這岳陽樓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們的詩仙李白來親自命名!大家看看橫匾“岳陽樓”,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現以編入《中國名匾》一書!

大家再仔細看看這樓,有沒有發現其特別之處?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_知道想說什麼。對了,岳陽樓第二個特點就是文物珍貴。在江南三大名樓中唯有岳陽樓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國家級文物!咱們這岳陽樓樓高21.35米,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其建築特點:“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這岳陽樓可是未用一磚一瓦,一顆鐵釘的!在建築上是不是一個奇蹟啊?說到這,小_就想和大家說一故事:相傳在建樓時,人們怎麼也無法把樓層很好地建成,這時來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對大夥說,讓我試試看吧?大家別無它法,只好讓老者試試,不曾想老者三兩下就把大家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給輕鬆地解決了!大家正想酬謝,卻只見地上一把尺,不見老者的蹤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寫着“魯班尺”,所以在我們岳陽一帶有“魯班助樓”的傳說!再看看這“飛檐”可是咱老祖宗聰明才智的體現!其便於採光,減少笨拙感,同時節約了用料!大家看看這屋頂像不像古代將軍的頭盔?對了,這就是“盔頂”,這種建築方式並不多見,據說是現在僅存的啦!威武雄壯的“盔頂”,配以飛檐,曲線流暢,給人勢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頂”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窩,層疊相襯,飾以龍頭、鳳頭、雲頭紋飾,既承託盔頂重力,又使整個建築更精美、莊重、和諧。屋面的寶頂、脊飾、翹首等構件都是清代中葉遺留下來的陶製精品。因此,岳陽樓的建築在美學、力學、建築學和工藝學方面都有驚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陽天下樓”的美稱。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9

洞庭湖爲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長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也是中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名勝區。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並沿延用至今。湖區位於長江中下游下荊江南岸,介於北緯28°30′—30°20′,東經110°40'—113°10,面積2820平方千米,海拔高度:30-35米,號稱“八百里洞庭”。洞庭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由東、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個較大的湖泊組成。湖內水產豐富,航運便利。現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湖區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淡水魚、棉、麻生產基地。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10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江南,湘北,那片向北傾斜的凹形地貌上,一泊湖水以天下爲懷,一座閣樓以天下爲標。北宋范仲淹用一篇散文將岳陽樓樹爲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一座地標,而湖區百姓以千百年來的勞作將洞庭湖建造成天下糧倉。

洞庭湖爲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蔥翠常綠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湖區總面積約18000平方千米湖的南邊是湖南省,北邊是湖北省。洪水期間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積有3900平方千米,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其南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四水匯入,北有鬆滋、太平、藕池、調絃四口與長江相通,湖水最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它猶如一個天然的大水庫,容納四水,吞吐長江,調節洪水,控楚帶吳。

洞庭湖區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較爲權威的劃分是,範圍包括岳陽、益陽、常德,長沙、湘潭、株洲和湖北荊州共7個市。洞庭湖區又分“純湖區”和“四水尾閭區”,其中,整個長沙城區,就屬於四水尾閭區。而我們此次《環行洞庭湖》報道的岳陽、益陽、常德三市中,還有汨羅、桃江、桃源、臨澧不屬於純湖區,也在尾閭區之列,而岳陽的平江、益陽的安化、常德的石門,還並不屬於洞庭湖區。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11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江南,湘北,那片向北傾斜的凹形地貌上,一泊湖水以天下爲懷,一座閣樓以天下爲標。北宋范仲淹用一篇散文將岳陽樓樹爲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一座地標,而湖區百姓以千百年來的勞作將洞庭湖建造成天下糧倉。

洞庭湖爲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蔥翠常綠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湖區總面積約18000平方千米湖的南邊是湖南省,北邊是湖北省。洪水期間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積有3900平方千米,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其南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四水匯入,北有鬆滋、太平、藕池、調絃四口與長江相通,湖水最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它猶如一個天然的大水庫,容納四水,吞吐長江,調節洪水,控楚帶吳。

洞庭湖區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較爲權威的劃分是,範圍包括岳陽、益陽、常德,長沙、湘潭、株洲和湖北荊州共7個市。洞庭湖區又分“純湖區”和“四水尾閭區”,其中,整個長沙城區,就屬於四水尾閭區。而我們此次《環行洞庭湖》報道的岳陽、益陽、常德三市中,還有汨羅、桃江、桃源、臨澧不屬於純湖區,也在尾閭區之列,而岳陽的平江、益陽的安化、常德的石門,還並不屬於洞庭湖區。

關於湖南洞庭湖的導遊詞 篇12

洞庭湖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濱的風光極爲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蹟。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峯,這裏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20xx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爲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爲君山了。現有古蹟二妃墓、湘妃廟、飛來鍾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紫竹、毛竹等。這裏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爲豐富。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等珍貴的河鮮。洞庭湖的“湖中湖”蓮湖,盛產馳名中外的湘蓮。湘蓮顆粒飽滿,肉質鮮嫩,歷代被視爲蓮中珍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