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2W

五老峯地處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峯,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峯統稱爲“五老峯”。它根連鄱陽湖,峯尖觸天,海拔1436米,雖高度略低於大漢陽峯,但其雄奇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爲全山形勢最雄偉奇險之勝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歡迎借鑑參考。

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

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一)

在廬山東南面,有一處勝景,那就是五老峯。我們現在來到了五老峯景區的山門,這是一個石構牌坊,上面的對聯是:

峯從天外立,

人向畫中行。

對聯和壁上的詩刻都是已故的景德鎮陶瓷學院書畫家、美術系教授胡獻雅的手書,字體瀟灑、飄逸。請看,這面牆壁上刻着胡獻雅先生手書的李白詩作。李白登臨五老峯時,對這裏的景緻發出由衷讚歎,並揮筆題詠:

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

詩人留戀五老峯,竟打算在附近建宅隱居。唐代天寶十五年(756年),他偕夫人在五老峯下的九疊屏築草堂讀書,了其“巢雲鬆”夙願。直到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率水師順江東下,多次派人上山招他爲僚佐,才迫不得已離開了廬山。

請大家繼續攀登。現在我們到了第一峯,請看,峯下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塊,是一派怪石景象。那邊似乎是石塊疊成的橋,是的,那叫“仙人橋”。這座橋沒有任何人爲加工的痕跡,完全是天然造就,恐怕造物主真是爲仙人搭建的。請各位擡頭朝前看,有一個亭子巍然聳立,那是第二峯的標誌。

人們建這個亭子的初衷並不是爲遊人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而是在雲霧濃重的時候,讓遊人在這裏等待,等到雲開霧散,雨停太陽出來,好一睹廬山的真面目。所以這個亭子名叫“待晴亭”。眼前的這個亭子是福建的一位名叫林爾嘉的文人在1933年建造的。就在這亭子的山谷中有一個洞穴,這個洞穴也是天然的,是由岡巒風化而成,它的名字也與“五老”相連,稱“五老洞”。洞口處有一巨型臥石,上面刻有“五老洞”、“萬古雲霄”等字樣。

削壁千丈,下臨深壑,深不可測,這就是第三峯的特點,以險稱奇。各位請看,哪裏有一棵古鬆,它在懸巖絕壁上,不畏風霜雨雪,頑強的生長着,人們還是以“五老”命名,稱爲“五老鬆”,也稱“廬山鬆”。

現在我們就要向第四峯進發。第四峯離此有一段較長的陸,通常有不少遊客走到這裏就掉頭下山。常言道:“行百步,半九十。”對五老峯的遊程而言,我們大約僅僅走了一半,所以離成功還有不短的距離,不能半途而廢!恰年還有無限風光!

現在我們終於登上了第四峯,這是五峯中最高的山峯,全廬山居第二,海拔1358米,僅次於大漢陽峯。置身於此,“會擋凌絕頂,一覽衆小山”的感慨會油然而生。縱目遠眺,但見湖光煙水,微茫映帶,市鎮田疇,江河交錯。什麼是“江山如畫”呢?眼前的風光是最好的註釋。如果我們是黎明前至此,天公作美的話,就能看到日出時朝霞噴彩的壯美景觀;如果是黃昏時登臨此處,就可見落日抹煙,殘陽如血;隆冬時節置身於此,眼前九十銀裝素裹,冰雪山峯如萬匹白馬,奔騰咆哮。在這第四峯上,朝四下觀望,都是下山路。各位是否想到還有一個第五峯等着我們去遊覽呢?請看,遠處有一個小亭子,那就是第五峯的位置。看似不遠,直線距離大約就是1公里,然而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過去,也得走半小時左右。第五峯並非直插藍天的形態,而是一條長長的山嶺斜斜的向上延伸,直至最高點。

現在我們來到了第五峯之巔,大家運氣不錯,正值雲霄霧散之時,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鄱陽湖上帆船點點;近處有獅子、金印、石船、凌雲、旗杆五小峯並立,似靜猶動,構成“雲騰水飛山亦動,天上人間一望中”的畫卷。

各位遊客,我們置身於五老峯之上,對它的局部情況看得比較清楚,但五老峯的“五老”真相併沒有看到,難免有“不識五老真面目,只緣身在五老中”的感慨。因爲此五座山峯形態頗似並列而坐的五位老人,所以才得名“五老峯”。那麼在哪裏可以觀賞到“五老”的尊榮呢?我建議到廬山南麓海會寺去看。

海會寺背倚五老峯,面臨鄱陽湖,寺名取地勢如“百川匯海”之意。這個寺廟是明代一位西域和尚建造的,寺內珍藏着普超法師用自己的指血書寫的《華嚴經》。1933年,蔣介石在寺旁創辦了“廬山軍官訓練團”。

在參觀海會寺之餘,遊客們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擡頭仰望,五老峯形似“五老”,十分逼真,而且姿態各異。其一像年長的學者,其二像白髮軍人,其三像老僧打坐,其四像漁翁垂釣,其五像凸額壽星。他們似乎並坐靜聽鄱湖濤聲。其實五座山峯像什麼,還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可以有很多種答案,大家不妨去試試。

五老峯東鄰鄱陽湖,南接含鄱嶺,西靠大月山。從鄱陽湖平原看它,猶如平地拔起,山勢巍峨。它原是起伏連片的山巒,一個巨大的斷層崖,由於地殼運動,斷層崖分裂,雨水風化的結果,使原來的毗連的斷崖分開成幾個鋸齒狀的埡口,各自單獨成峯。其上部由堅硬的石英砂岩構成,垂直節理髮育,因而顯得特別陡峭、險峻。

人們評價五老峯說:“廬山羣峯中巍峨壯觀者首推五老峯。”又說:“廬山峯奇數五老。”如果各位有機會再遊覽廬山幾座山峯,可能會有同感。飽覽天下名山勝水的大詩人李白費嘆說:“餘行天下,所遊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二)

朋友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您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那座書院對中國的傳統教育產生了七百多年的影響,曾被稱作“天下書院之首”。這就是我們將要去遊覽的廬山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地處廬山五老峯的山麓,他在五老峯呵護之下,又有卓爾山、後屏山、古翼山環合着,從高處俯瞰他,就象一個山洞樣的。

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教育體系完備的書院。在遙遠的歷史時期,這裏是鹿的快樂家園。到了唐代貞元年間,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陽少年帶着他的弟弟來到了這裏。他們在此隱居讀書,優美的山林,使他們學業長進的很快。年少的李渤在讀書之餘與生活在這裏的白鹿羣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這隻經常與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盡然也善解人意呀!經常幫李渤到山外的集鎮上購買些學習用品和投送書信的事情。天長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爲李渤的這隻白鹿是神鹿,於是就稱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讀書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李渤兄弟開創了白鹿洞以書爲中心的時代先河。

在南唐的時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國家級的學府“廬山國學”,這是國家辦學的開始。到977年的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宋太宗御賜白鹿洞書院《九經》等書籍,從這時開始白鹿洞書院在當時的中國就漸漸生出了名氣。

南宋時大教育家朱熹來到廬山山南任南康軍知軍時,讓白鹿洞書院散發出奪目耀眼的光輝。這個時期中的朱夫子親自擔當白鹿洞書院的洞主,爲學生講學。並且根據當時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備的教學規範、學規(白鹿洞教條),並將四書五經等確定爲學生主修課目。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中將他的教學主張變成教學實踐。系統地改革了舊時官辦書院教育僅僅就是讀書爲做官的弊端,大膽的推行、創辦出新型的書院教育制度。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質教育。爲國家培養出急需的德才兼備的棟樑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的教育改革實踐,直接影響了封建中國後七百多年的科舉教育制定,併成爲後世中國辦學所遵行的樣榜。也就是從此時,白鹿洞書院開始享有“海內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的美譽。

現在的白鹿洞書院的山林面積有三千畝,其中建築面積佔3800平方米。整個書院沿貫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組建築。在白鹿洞書院裏至今有遺存着150多塊歷代碑刻和許多摩崖石刻。這都是能感受當年書院濃厚的文化氣息的地方。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書香依舊的聖地,去感受一下書院的瀚墨香味……

井岡山概述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井岡山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井岡山之旅就由我爲大家做嚮導。我是##旅遊行的##,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那麼我就長話短說,首先爲大家介紹一下井岡山......

井岡山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複雜,主要山峯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峯。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爲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臺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爲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爲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其中部爲崇山峻嶺,兩側爲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0xx年秋,毛澤東。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爲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裏被列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

井岡山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複雜,主要山峯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峯。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爲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臺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爲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爲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其中部爲崇山峻嶺,兩側爲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0xx年秋,毛澤東。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爲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裏被列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光榮歷史。您欲探究中國現代革命史蹟、追尋先烈光榮傳統,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覆。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衆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爲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峯、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餘處,景物景觀270多個。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雲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遊,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潭風景區後,發出"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遊"的慨嘆。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溼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溫24℃,爲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3℃,爲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霧日96天。冬溫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這裏盛產各種"山珍",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這裏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光榮歷史。您欲探究中國現代革命史蹟、追尋先烈光榮傳統,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覆。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衆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爲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峯、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餘處,景物景觀270多個。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雲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遊,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潭風景區後,發出"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遊"的慨嘆。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溼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溫24℃,爲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3℃,爲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霧日96天。冬溫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這裏盛產各種"山珍",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這裏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好了,現在車就來到了井岡山山腳下,讓我們一起投入它的懷抱吧!!!

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三)

大家好,我是導遊小劉,大家叫我劉導就好了,今天由我帶着大家遊覽廬山。

廬山,位於我國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廬山的東線,主要景點分別是:蘆林湖、含鄱口、五老峯和三疊泉。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蘆林湖。蘆林湖位於廬山區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曾多次在湖中暢遊,1993年橋頭修建了“毛澤東詩碑園”,用於紀念他百年誕辰。碑上刻着毛澤東手跡《登廬山》、《題仙人洞》等詩詞。蘆林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兩座湖心亭倒映在水中,青山綠水,相映成趣。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含鄱口。我們可以看到含鄱口三面環山,一面臨湖,三座山峯連在一起猶如一張巨口,欲飲鄱陽湖之水,從而得名於含鄱口。含鄱口的奇妙在於一個“含”字,形成了“千里鄱湖一嶺含”的氣勢。

過了含鄱口,就來到了五老峯。五老峯是廬山主峯,因山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五個並列的山峯,大家看這五座山峯是不是像五個席地而坐的老翁,所以古人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峯統稱爲“五老峯”。五老峯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有像詩人吟詠,有的像武士高歌,有的像魚翁垂釣,有的像老僧盤坐。其第三峯最險,怪石奇巖千姿百態;第四峯最高,峯頂雲鬆彎曲如虯。

最後我們遊覽的是被譽爲“廬山第一奇觀”的三疊泉。泉水由大月山流出,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故名“三疊泉”。三疊泉總落差有155米,瀑布鳴如擊鼓,吼若轟雷,仰看與俯視姿態各異,好似銀河落九天,所以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的說法。

好啦!各位遊客,今天的遊覽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請大家隨我一起到賓館休息。

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四)

歡迎大家來到廬山五老峯!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五老峯位於廬山的東南側,爲廬山著名的高峯,海拔1436米,山頂蒼穹,下壓鄱湖,削闢千仞,綿延數裏,山峯受岩層垂直節理的影響,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連的五個雄奇的峯嶺。

五座主峯儼若五老並坐,故名五老峯。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象詩人吟詠,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魚翁垂釣,有象老僧盤坐。在星子縣海會寺上看五老峯最爲真切。五峯中以第三峯最險,奇巖怪石千姿百態,雄奇秀麗蔚爲大觀;第四峯最高,峯頂雲鬆彎曲如虯,下有五小峯,即獅子峯、金印峯、石艦峯、凌雲峯和旗竿峯,往下爲觀音崖,獅子崖,背後山谷有青蓮寺。

五老峯東有“三疊泉”,西南爲“廬山鬆”、“一線天”,峯麓爲海會寺,皆是廬山勝景,爲遊人必登之地。李白曾有詩讚曰:“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李白曾在五老峯後山中建築太白書堂,隱居於此。

江西五老峯的導遊詞範文5篇(五)

歡迎大家來到廬山五老峯!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爲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李白曾三次來廬山,寫下吟誦廬山的詩篇達二十四首,其中有一半是贊詠五老峯的,他對五老峯情有獨鍾。並築“太白讀書堂”隱居於五老峯屏風疊。多次在詩中表達出對五老峯的仰慕之情,寫下了“廬山東南五老峯,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等著名詩句,另向他的好友盧虛舟介紹五老峯時說“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爲廬山謠、興因廬山發”。可謂豪情萬丈,用真心真水寄予了李白對廬山的無限深情。並且在《李太白集》中留下了“予行天下,所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這段傳世之文,給了五老峯史詩般的評價。

李白是開元十三年(公元720xx年)二十六歲時,第一次離開能上能巴蜀,東遊廬山的。當時就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廬山香爐峯瀑布》之詩。第二次是天寶四年(公元746年)四十六歲時,再遊廬山。這次他對廬山有了更深的瞭解,並喜愛上了五老峯,癡迷於道教,來往奔走在名山大川之間。第三次是天寶末年,到至德初年(公元756年)五十六年時,李白偕妻子宗氏一起由此往南,經安徽後上廬山的,當時唐代道教十分盛行,宰相李林莆的女兒李騰農工和蔡侍郎的女兒蔡尋真,都在廬山修道,李白妻子也有此好,熱衷於道,全家人都有這個嗜好,李白寫詩曰:“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提攜訪神仙,從此鍊金骨。李白和妻子一同到廬山尋訪李騰空和蔡尋真,感慨賦詩曰:“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秋靄,羅衣曳紫煙,一往屏風疊,乘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春雲母碓,風掃石楠花。若戀幽居好,相邀尋紫霞。”意思是講,那我也可以和你一起修道,“巢雲鬆”。

在這期間正好是“安史之亂”不久,唐玄宗逃至四川,永王李麟(玄宗十六子)奉詔起兵平亂。天寶十五年大軍經過潯陽(九江),永王因愛慕李白的名聲,天次差人請李白,李白覺得“辟書三至,人輕禮重,嚴期迫節,難以固辭”,最後在僚佐韋子春,抗胡平亂的勸說下從軍,就在李白想爲國家做點事情出力時。這年的十二月份,李白興沖沖地離開了廬山,踏上了永王東征的樓船。但好景不長戰爭很快演變成,永王李0與他哥哥肅宗李享爭壓皇位的戰爭,不久永王兵敗丹陽,李白逃至松山被俘,坐獄潯陽。宣慰大使崔渙、御史中丞若思審問後,認定李白“罪薄可赦”但朝中不同意。判了個長期流放夜郎,後流放到白帝城時獲大赦。當時他的心情角出籠的小鳥,吟出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李白順江而下很快抵達潯陽,回到廬山,逗留時間不長,作了首《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的工詩,然後去南昌家中,從此李白再沒來廬山。

後人爲紀念李白,在五老峯下建有青蓮穀草堂。李白號青蓮居士。功軾,蘇東坡遊五老峯時,面對壯麗景色,追昔李白行蹤寫下了一首詩,“偶尋流水上崔嵬,五老蒼然一笑開,若見謫仙煩寄語,匡山白早歸來。”

傳說康熙做太子時,每次讀到謫仙詩“青天削出金芙蓉”時不其解,在下江南時傳程撓數百里,遊至鄱陽湖上,一輪紅日從鄱陽湖升起,一抹金色的陽光撒在五老峯下,五老峯角一金色的睡蓮躺在萬傾碧波之上,康熙驚曰:“非到此不能爲此語,不到此不知此語工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