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導遊詞(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15K

城牆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牆,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牆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牆先後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訪華來西安時,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蹟"秦俑坑不看,卻登上了始建於600多年前的西門城樓,領略了這座古代城牆的雄姿。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牆。

城牆導遊詞(通用15篇)

各位遊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爲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各位遊客,那麼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牆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牆2590米,西城牆2631.2米,南城牆3441.6米,北城牆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大家看見城牆四門外築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爲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牆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築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啓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後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後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牆體長198米,高9.5米。

城牆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國曆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爲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雲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爲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現在這座平送城始建於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時,爲避名諱,將原來的平陶縣改爲乎迢縣。並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這裏。建城時間應該是這以後的事。在溼長的歷史歲月中。這裏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道受戰火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來的土城牆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遙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臺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爲歷史文化名城。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爲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過急濟橋)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親筆爲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面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來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形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間,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平迢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帶遊客進“下東門”)

這裏就是乎迢方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牆多雄偉、多壯觀。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裏。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朗這個地方是下東門甕城,它是爲保衛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牆上的薄弱環節,有了甕城。就大大增強了城池的防衛手段。這裏地方根小,四周爲高牆圍護,即便敵人攻入甕城也只能進來少數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爲甕中之鱉。有的甕城門並不是開在城門對面,而是拐個彎開在旁邊。更可防止衝入的敵兵一較作氣衝到城門下。通過拐彎來消解敵兵銳氣。這些設計思想都是古人在長期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大家看。甕城裏還有一個建造講究而小巧的院落。這是幹什麼的呢?原來這是一座小關帝廟。關帝是武聖人。把關廟修進甕城裏,卻是平迢人的獨特創造。請大家隨我進城,上城牆參觀。

現在我們已經在城上了,這裏本來還有城樓。在戰爭中毀掉了。這座建在城牆上的臺,傳說就是尹吉甫的點將臺。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將,在歷史上遊藩有名,《律經衝的《較高》、《冠R2等幾首詩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對北方遊牧民族0l猶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揮的。爲了鞏固北伐的成果,他還在這裏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遺蹟這裏還有多處。在京陵村附近還有一處村茁叫尹村,傳說是尹吉甫當年駐兵酌地方。在上東門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書“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東門裏還有一座紀念尹吉甫的小廟。

請大家隨我觀賞一下古城的建構。

(帶遊客向南浸步。邊走邊說,約走2—3個墩臺即可停下)

我們看城牆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兒牆,爲什麼叫女兒牆呢?宋代官府編寫的《營造法式》上有個書面解釋:“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與丈夫也。”意思是說城牆高大厚實,保偉丈夫;女牆單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間有的地方卻流傳着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並沒有女兒牆,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爲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牆邊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裏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爲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牆,並把它叫做女兒牆。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牆的保護性功能。我們看:兩邊的女兒場並不一樣,向外的女兒牆上還修築了垛口,垛口還留着供臆望和射擊使用的小孔。這當然是爲了實戰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牆每閒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幹什麼的呢7它是保衛城牆的。我們知道。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彎機,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來,因此守城的士兵輕易不敢探出身去。這樣,城牆腳下反麗成丁防禦的死角。有了墩臺。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塌臺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爲觀察和射擊用的。

幹遙古城除了具備這些共性持點外,還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城牆本是戰爭的產物,平逗人卻偏偏喜歡給抹上一層濃濃的文化色彩。把象徵文化星官的魁星樓修在丁城牆東南角上(指形狀獨特的魁星樓)。據統計,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廢敵樓,那是象徵着文聖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乎遙俯視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門,南門似頭,城門和甕城外門都向南。任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甕城外門拆而東向,好儡龜尾東甩: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甕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續緩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們剛纔進來的下東門甕城外門不向南拐而向東開,傳說是伯神龜爬向別處,所以用一根無形的繩索把左後腳牢車地拴在城東Lo公里的麓臺塔上,把這條腿都拉宜了。在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說那就是神龜的一對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龜心的位置,還修有一座市樓,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座高踞衆屋之上的樓,在市樓樓頂兩坡上,還用黃、藍兩色琉璃瓦拼出雙喜字相壽字,它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乎迢人民良好的願望,這可以說是龜城城建構思的畫龍點暗之作了。

乎迢城內文物衆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蓋琉璃的建築,就是城因廟、財神廟建築羣,近處觀看,可以見到它館角高桃、羣昂飛動、油漆彩繪的壯麗景色。在它附近很顯眼的那座現代大樓是平適中學教學樓。文廟大成殿就在校園內,從這裏看不清蔑。爲保護原來的風貌,古城中一般是不準建樓的,幹迢人卻爲學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學樓,足見對教育的重視。平迢中學也不負衆望,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保持着這所省級重點中學在省內的領先地位。

城牆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

前方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爲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平遙城。距今有 2700 多年的歷史了。迄今爲止,它還較爲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時期的縣城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爲完整的古城。

平遙古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古城牆。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登上城牆,觀賞一下古城牆的建構吧。

我們看到城牆上兩邊各有一道短牆,叫"女兒牆",爲什麼叫"女兒牆"呢?民間流傳着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沒有女兒牆,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爲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牆邊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裏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爲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了矮牆,並把它叫做女兒牆。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牆的保護性功能。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牆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幹什麼的呢?它是保衛城牆的。有了墩臺,可以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墩臺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爲觀察和射擊用的。 平遙古城上共有 3000 個垛口, 72 座敵樓,那是象徵着聖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拍照,拍照時注意身體不要探到城牆外,注意安全,不要在城牆上刻字。謝謝大家的配合。

城牆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牆,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牆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牆先後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訪華來西安時,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蹟”秦俑坑不看,卻登上了始建於600多年前的西門城樓,領略了這座古代城牆的雄姿。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牆。

【城牆的起源】

各位遊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爲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城垣規模和結構設施】

各位遊客,那麼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牆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牆2590米,西城牆2631.2米,南城牆3441.6米,北城牆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

大家看見城牆四門外築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爲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牆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築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啓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後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後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牆體長198米,高9.5米。

護城河外曾有拱衛四城門的四個夯築土城叫郭城。據《西安府志》卷九記載:唐天佑年間,韓建築東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間拓城時,東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內,留在城外的即爲東郭新城。明後期西郭小城記。目前,四關郭城牆體僅存部分殘段,郭門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稱。

現在我們來到西安城內東北處,這裏曾經是明秦王府城,簡稱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爲秦王,命其坐鎮西安,加強對西北的控制。整個秦王府城分爲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土築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故稱磚牆。明滅後,蕭牆被毀。清雍正年間,西安修廟宇,秦王府的建築多被拆除,磚城改爲八旗教場。目前秦王府磚城只存夯土城殘段若干處。

明代建西安城時,全城城門有4座:“長樂”、“永寧”、“安定”、“安遠”。門名刻於大城門洞外的青石門據上。大城城門上所建的樓房稱城樓,也叫正樓,是守城指揮官的指揮所。甕城城門洞上所建之樓稱箭樓,因樓壁闢有箭窗,是當時發箭防禦之用。到了民國時又開闢了4座城門,俗稱小四門:中山門(小東門),在現在的東新街東端,是爲紀念孫中山修建的;勿幕門(小南門),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門(小西門),在蓮湖路西端,解放後,此門被拆;解放門(小北門),原名中正門,在解放路北端,當年因爲隴海路通車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後也開闢了新城門,南牆有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北牆有尚德門。東牆有朝陽門。

一般遊客知道明代建築西安城牆時有98座敵臺,臺上均建有敵樓。但1982年西安市城牆管理所實地調查發現,那些古敵樓沒有留下一個,只有部分尚存礎石。之後,西安重建敵樓12座,爲磚木結構,歇山頂式,重檐二層樓,底層周設迴廊。

古代城垣設施不僅修建敵樓、箭樓作用武之備,還修建魁星樓以祭把主宰文運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樓建在南門城樓東,後遭兵火毀壞。後來在原址上覆建魁星樓,值得一看。

【煥發新顏的古城牆】

各位遊客,經過十多年的整體開發,古都西安已把位於市中心的殘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頗具特色、中外罕見的環城旅遊風景區。1983年,西安市開始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開發,到1997年底累計投資2.27億元,不僅全面修繕了城牆,填補了大小洞穴1650個,還重建敵樓四座、角樓2座以及南門月城、閘樓、吊橋各一處,同時對環城河、林、路進行了全面整治。現在,從14條被修復的馬道緩步登城,能見到長1334O米的城垛,還有11500米的女兒牆也全部修復。站在高12米的城頭上舉目遠眺,南邊的終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遙遙相望;俯首四顧,城內城外市容盡收眼底。城上還陳列弓弩。滾木、擂石等防衛工具,城下復設吊橋、雲梯,供人使用參觀。從城牆下到環城河邊,修建了20多座橋,城河到城腳之間的環城綠化帶,成了西安最大的綠化公園,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詩碑雕塑,應有盡有。

各位遊客,西安古城牆的開發,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評價:過去把古城牆看作是妨礙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枷鎖,如今它卻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環。專家們還評價,秦始皇兵馬湘的發掘,一舉成就了世界奇蹟;而西安明代城牆的維修,同樣引起了世界矚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來此後,一致同意推薦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城牆導遊詞 篇5

諸位遊客,大家好。

我國曆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牆就是我國現存較爲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透過決議,將我國雲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遙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刻大家能夠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爲地名一向沿用至今。這能夠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此刻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20xx年左右歷史了。

此刻這座平遙城始建於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拓跋陶時,爲避名諱,將原先的平陶縣改爲平遙縣。並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那裏。建城時光就應是這以後的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那裏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遭受戰火的破壞。我們此刻看到的這座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先的土城牆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平遙城內古建築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臺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精雕細刻的古建築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

平遙不僅僅歷史悠久。而且名人輩出。然後是敢於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爲歷史文化名城。

(過惠濟橋)

我們此刻正行駛在惠濟橋上,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然後修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同治年間重建。清代名宿傅山先生曾親筆爲它寫道碑記。這座橋規模不等大。歷史也不算很長,但造型優美。橋面平坦,沒有像一般石橋那樣高高隆起,便於車馬行走。而且更有一個奇處,就是這座橋下還有一座橋。下方的橋不見文字記載,人們原先也不明白。1977年8月,一場暴雨造成特大洪災,滾滾洪水帶走了不少淤積多年的河沙。水退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先惠濟橋疊架在舊橋的橋面上,構成橋上橋的奇觀。利用舊橋做新橋的牢固基礎,既節省財力、人力,又省時光,多聰明的構思叼!這在造橋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平遙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牆參觀。

(帶遊客進“下東門”)

那裏就是乎遙古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牆多雄偉、多壯觀。然後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裏。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後這個地方是下東門甕城,它是爲保衛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牆上的薄弱環節,有了甕城。就大大增強了城池的防衛手段。那裏地方根小,四周爲高牆圍護,即便敵人攻入甕城也只能進來少數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爲甕中之鱉。有的甕城門並不是開在城門對面,而是拐個彎開在旁邊。更可防止衝入的敵兵一較作氣衝到城門下。透過拐彎來消解敵兵銳氣。這些設計思想都是古人在長期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大家看。甕城裏還有一個建造講究而小巧的院落。這是幹什麼的呢?然後原先這是一座小關帝廟。關帝是武聖人。把關廟修進甕城裏,卻是平遙人的獨特創造。請大家隨我進城,上城牆參觀。

此刻我們已經在城上了,那裏本來還有城樓。在戰爭中毀掉了。這座建在城牆上的臺,傳說就是尹吉甫的點將臺。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將,在歷史上遊藩有名,《律經衝的《較高》、《冠R2等幾首詩就是他作的、前面提到的那有名的對北方遊牧民族0l猶的北伐,就是由他指揮的。爲了鞏固北伐的成果,他還在那裏修建了京陵城。尹吉甫遺蹟那裏還有多處。在京陵村附近還有一處村茁叫尹村,傳說是尹吉甫當年駐兵酌地方。在上東門外有尹吉甫募,募前一通明代石碑上大書“周卿士ZJ吉甫神道”八字。上東門裏還有一座紀念尹吉甫的小廟。

請大家隨我觀賞一下古城的建構。

(帶遊客向南浸步。邊走邊說,約走2—3個墩臺即可停下)

我們看城牆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堵,叫女兒牆,爲什麼叫女兒牆呢?然後宋代官府編寫的《營造法式》上有個書面解釋:“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與丈夫也。”意思是說城牆高大厚實,保偉丈夫;女牆單薄短小,像弱女子。民間有的地方卻流傳着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並沒有女兒牆,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爲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牆邊上,小女孩伯他掉下城去,用力向裏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爲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牆,並把它叫做女兒牆。然後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牆的保護性功能。我們看:兩邊的女兒場並不一樣,向外的女兒牆上還修築了垛口,垛口還留着供臆望和射擊使用的小孔。這當然是爲了實戰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牆每閒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幹什麼的呢7它是保衛城牆的。我們明白。古代攻守城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彎機,上方既可射下去,下方也可射上來,因此守城的士兵輕易不敢探出身去。這樣,城牆腳下反麗成丁防禦的死角。有了墩臺。就能夠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然後在每個塌臺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方有孔,也是爲觀察和射擊用的。

幹遙古城除了具備這些共性持點外,還有自我獨特的地方。

城牆本是戰爭的產物,平逗人卻偏偏喜歡給抹上一層濃濃的文化色彩。把象徵文化星官的魁星樓修在丁城牆東南角上(指形狀獨特的魁星樓)。據統計,然後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廢敵樓,那是象徵着文聖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乎遙俯視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全城六座城門,南門似頭,城門和甕城外門都向南。任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甕城外門拆而東向,好儡龜尾東甩: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甕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續緩伸腿屈肢向前爬行,只有咱們剛纔進來的下東門甕城外門不向南拐而向東開,傳說是伯神龜爬向別處,所以用一根無形的繩索把左後腳牢車地拴在城東Lo公里的麓臺塔上,把這條腿都拉宜了。在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說那就是神龜的一對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龜心的位置,還修有一座市樓,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座高踞衆屋之上的樓,在市樓樓頂兩坡上,還用黃、藍兩色琉璃瓦拼出雙喜字相壽字,它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乎迢人民良好的願望,這能夠說是龜城城建構思的畫龍點暗之作了。

乎遙城內文物衆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蓋琉璃的建築,然後就是城隍廟、財神廟建築羣,近處觀看,能夠見到它館角高挑、羣昂飛動、油漆彩繪的壯麗景色。在它附近很顯眼的那座現代大樓是平適中學教學樓。文廟大成殿就在校園內,從那裏看不清蔑。爲保護原先的風貌,古城中一般是不準建樓的,幹迢人卻爲學校破例修了一座教學樓,足見對教育的重視。然後平迢中學也不負衆望,一向以優異的成績持續着這所省級重點中學在省內的領先地位

一個我們山西導遊十分熟悉的平遙人,然後來過山西的遊客你必須見過這位老先生,滄桑的外表下是一顆火熱而至誠的心,樂觀的性格也必須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天我把他也請到那裏,尊稱他爲“平遙旅遊形象大使”如果您來過這座北方魅力小城,期望老先生能夠勾起你的回憶,如果您還沒有來,那就別猶豫了,背起您的行囊,平遙古城歡迎您!

城牆導遊詞 篇6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28公里,高9米。城牆現有八座城門,2座門樓。荊州古城分爲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裏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明代時期建城時爲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荊州城牆設有甕城、敵樓、戰屋、炮臺、藏兵洞、復城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荊州古城牆位於:

中國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的荊州古城,1996年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的四座保存最爲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也是保存最爲完好的南方城牆,與其它幾座古城牆相比,荊州古城牆的特點是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整,被譽爲“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其周長11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爲準。

如今大部分城牆已經被封鎖。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

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

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__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歷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保存的磚城,爲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爲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荊州城牆的修築情況大致可分爲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三國至西晉時期

《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置南郡。漢因之,三國初屬蜀漢舊城,關某所築,某北攻曹仁,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注》雲:“縣曰江陵。舊城,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爲關羽所築之城,在舊城東南,舊城,應爲秦漢舊城,位於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荊州市及荊州區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垣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爲配合維修工程,進行了考古發掘,橫向開挖一條長19.2米、寬5米,深9.5米的進行考古探

荊州古城牆壯觀圖集(4張)

察的探溝。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此段暴露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米,爲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有寬0.6-0.8米、高7.3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蹟。在探溝中部,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爲五代城垣,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期兼有磚、土城垣,五代磚垣下部爲保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這些青磚規格不一,有繩紋長方形磚,還有楔形磚,顯系墓磚,殘高1.1米,五代磚垣上部爲磚、土混合夯築,用磚甚破碎,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爲五代時期,殘高約6米,下部爲唐代,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爲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爲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夯層厚,夯窩呈圓形,直徑7~8釐米,深0.5釐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蓋先治其城郭,乃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縣誌》)。爲了東御孫吳,北抗曹操,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爲軍備之首務。

東晉至隋唐時期

《江陵縣誌》雲:“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溫督荊州,鎮夏口,八年還江陵,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在五代城垣之下,疊壓着高1.6- 1.7米,寬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爲一,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兩城既呈東、西錯落,桓溫營築時,勢必進行補綴,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其間城垣並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晉元興二年(公元403年),桓溫之子桓玄謀據荊州,篡位稱帝,建國號曰楚,改年號曰永始。翌年被誅殺於城西枚回洲。齊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蕭寶融即位於荊州城,是爲和帝。樑承聖元年(公元552年),蕭繹於荊州稱帝建都。侯景之亂時,繹嘗於城外鬧回七十里,樹木爲柵,掘塹三重而守之。繹在城內建有著名園林“湘東苑”和圖書館“東閣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劃荊州城爲東、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牆而分。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樑後膏蕭銑稱樑帝,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16年),號荊州城爲“南都”,並增置永平軍,以加強武備。至唐代,荊州城中隔牆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荊州府志》記述:“後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12年),(南平王)高季興大築重城,復建雄楚樓,望沙樓爲扦蔽,執畚鍤者十數萬人,將校賓友皆負土相助。《荊州府志》雲:“郭外五十里冢墓多發掘取磚,以(秋瓦)城。工畢,陰慘之夜,常聞鬼泣及見磷火焉”。高氏取墓磚(秋瓦)城,磚的來源拮据,自然不能建成如後世那樣完整而堅固的磚垣,卻爲荊州城用磚之始。荊州城的構築方式至此發生質的飛躍。磚城基寬0.9米、高1.1米,在磚牆外側有用兩層磚鋪的寬0.6米的護腳。磚基之上有用碎磚間粘土夯築而成的磚土混合牆,下部與磚基同寬,上部與五代土城垣同高。砌牆所用的磚均爲東漢至隋唐時期的墓磚,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五代磚牆的發現,使荊州城修建磚牆的歷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

據悉,荊州古城牆集水城、磚城、土城三城合一,系我國南方地區保存最爲完整的古城形態,被譽爲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荊州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此前,荊州古城牆周長被推算爲11公里。該市城鄉規劃局兼市測繪局局長鄧迪敏說,荊州城古城牆長度,經該市測繪院通過測繪儀器細緻測量後,得出最新數據爲11.145公里(按磚砌牆基長度計算);其中甕城長度703 米;馬面長度661 米;荊州城牆主體周長10.568 公里(不含甕城、馬面)。

明初至明代末期

《荊州府志》雲:“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詔隳襄漢荊湖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無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廣平章楊景依舊基修築元代被破壞的荊州城牆,城垣週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設六門,城濠寬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明代洪武至萬曆年間,是荊州磚城牆維修建設的高潮時期。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江陵,未久西進,下令拆城。該次拆城可能僅是某些城垣局部受到破壞。據對三處城垣段面的考古發掘和觀察,未見張獻忠破壞之跡。發掘出土的明代磚牆基確係建在宋代舊基之上,對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磚牆寬0.7米,高7.5米,砌磚爲長而寬的城牆專用磚。明代磚牆用“打釘”的方法與宋代磚牆相銜接。明代土城垣疊壓在宋代土垣之上,現存寬9.5米,高4.5米。

清代時期

據《江陵縣誌》記:“崇楨十六年,流賊張獻忠陷荊州,夷城垣”。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荊南道臺李西鳳、鎮守總兵鄭四維依明代舊基重建。“兵民重築,悉如舊址”。康熙年間,於城中設間牆,東部駐滿洲八旗兵,稱滿城;西部爲官衙民舍,稱漢城。清朝時期,荊州城屢被水患,修葺之工頻繁,僅雍正、乾隆兩朝,凡四修,耗銀二十二萬九千六百餘兩。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特別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水從西門入,城垣多處潰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發帑銀二十萬零六千餘兩,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依舊基對城垣進行補修。其時,水津門(城西南隅)、小北門因地勢低窪,退入數十丈,城東南角退入十數丈,從而使現荊州城的規模最後定形。

隨着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荊州城的軍事功能逐漸喪失。但人們對荊州城的維修、保護始終不怠。1987年發掘卸甲山西側城垣時,發現銘文爲“丙子年”的城磚,經考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物。城磚說明國民政府也曾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

編輯本段建築特點

荊州古城牆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兩次大修後,保存有六座城門。荊州古城牆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的地理、歷史和習俗聯繫的名稱。東門名寅賓門,南爲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位於東北,名遠安門,小東門位於東南,名公安門(水門)。公安門(水門)以往沒有陸路與外界相通,進出全憑舟楫。其餘城門外均增築曲城,各曲城並不雷同,皆因地就勢,形似半環狀將主城門圍定,曲城前再開一門,與主城門一起形成二重城門。曲城的建造與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內外均爲城磚壘砌,兩側都築有城垛。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圓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既御強敵,又防水患。這樣便形成了雙重城門,四重門防。雙重城門之間稱甕城。甕城的巧妙設計體現了我國古代積極防禦的傑出軍事思想。縱觀千古城池攻防,城門實爲最薄弱環節,無論外敵強攻或巧設詐術,還是內奸反叛,皆通過城門得手。而甕城的建造則一舉將薄弱環節變爲易守難攻之地。戰時兵馬出城,須經雙重驗關,可澄清疑瀆;如來援軍,可不分真僞,先放進甕城驗證。甕城最奧妙之處是可以實施積極防禦,敞開甕城,誘敵深入,四面圍攻,一舉殲之。

拱極門古稱柳門,明稱拱辰門,俗謂大北門,位於江陵城西北。曲城門洞高5.8米,寬4.6米,深10米;主城門洞高7米,寬4.8米,深15米。內外門相距32米,甕城略呈半圓形。此門古爲北上中原的通衢,爲宦者遷官易職,爲士者赴京尋官,鹹出此門,時車蓋冠冕,各以詩賦爲贈,折柳話別,故又謂柳門。蘇軾在《荊州十首》曾寫道:“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鏡橫天下,懷王信弱王。”即詠此。今城門仍爲車行人往和主要通道,保存完好。內券門上方有乾隆荊州府知府張方理立一石匾,橫書"拱極門"三字。

安瀾門俗稱西門,明代稱龍山門。門外即龍山風景區,時人常出此門登謁,因地勢低窪,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長江堤決,水由此門及水津門衝入城,致萬餘人喪生,此門亦潰圮。未幾發帑重建,內縮十餘丈,城門地基擡高。及竣工,官民相慶,並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門保存完好。曲城門洞高5.8米,寬4.5米,深10.4米;主城門洞高6.6米,寬4.85米,深15.5米。內外門相距42米,甕城略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有橫書"安瀾門"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書。

南紀門俗稱南門。此門南臨大江,古時王公貴族、商賈士民皆出此門上巴蜀,下漢口。門外三裏許御路口,即爲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甕城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方有"南紀門"三字石匾。字跡斑駁,該城門建築奇特,甕城左右各設一側門,其門洞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 便於襲擊登城之敵。

寅賓門俗謂大東門。寅賓門是迎接朝廷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小東門位於古城東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稱公安門,當初劉備迎娶孫夫人於此。此門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門,相傳東吳呂蒙破荊州、殺關羽即從此門水路潛入。

荊州城牆除上述六門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潰城之前,在城西南隅還有一門。名曰水津門,萬城堤決之時,大水正是從水津門和西門涌入,導致城崩。後乾隆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再造荊州城時,未再建水津門,僅恢復西門,並將其命名爲安瀾門。

改革開放後,古城爲適應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分別增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寬的小東門,古城便有三條機動主車道和五座古城門與外界連通,真正做到了閉而不死,開而不亂,顯著減輕了古城門的交通壓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編輯本段軍事用途

荊州古城牆作爲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衆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是防守反擊的重要軍事據點。萬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據此反擊,各自爲戰,以求反轉戰局,即所謂負隅頑抗者也,試圖達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的軍事設施的風采。

編輯本段旅遊特色巍峨門樓

明洪武年間稱東門樓爲寅賓樓,小東門樓爲楚望樓,南門樓爲曲江樓,西門樓爲九陽樓,大北門樓爲朝宗樓,小北門樓爲景龍樓。此後無變易。今朝宗樓尚存、寅賓樓已重建,其餘門樓圮毀。城樓前施垛牆,後施宇牆或石欄,地面城磚鋪漫,磚梯分上下兩重,並有馬道。城樓氣勢雄壯。以朝宗樓保存最好,以曲江樓最享盛名。城樓前之箭樓,今俱不存。

曲江樓俗名南門樓。此樓之東,古有一樓,唐右相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時,常於樓上,南望大江,置酒賦詩。九齡,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名望冠於一時,人稱曲江公。南宋張栻知江陵府,嘗登樓懷古,仰慕九齡,遂重建斯樓,並更名曲江樓。後樓毀,即以今南門樓名曲江樓。城樓爲民國時改建。單檐歇山頂,建築平面長15米,寬10米。

朝宗樓俗名大北門樓, 在江陵北城垣西段。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門樓採用穿鬥式和擡樑式兩種結構。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明間進深二間,次、梢間進深三間。長18米,寬12米。屋面施黑陶筒瓦,脊飾獸件亦爲黑陶。柱爲杉木,直徑30釐米左右。前後檐施有門窗。整個建築,纖秀樸素。表現出我國古典建築的傳統風格。此樓在日寇入侵期間,曾受到很大破壞。1981年進行全面修繕。今樓巋然,堅固如初。登臨斯樓,東可見玄妙觀殿宇新飾,絢燦宛若天宮,西可見太暉觀綠樹掩映,縹緲如在雲端;遠可見蜿蜒龍山,峯巒隱現,近可見古城街巷,錯落有致。

賓陽樓原名“寅賓樓”,俗稱東門樓,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1987年8月,由國家文物保護科研所設計修復完善,1987年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整個樓臺高9。5米,東西寬12。65米,南北長34米,採用大木框架結構,氣勢宏偉,造型別致,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賓陽樓”三個金色的大字由趙樸初題。賓陽樓的馬道旁專門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階梯,拾級而上,賓陽樓裏的三國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簾。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趙子龍的仿銅巨塑或座或立,栩栩如生。賓陽樓外環繞而立的也是馬童周倉等三國武士的仿真彩塑。《三國演義》120回,就有72回與荊州有關,荊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發着三國風雲人物的氣息。

城上三山

城上三山是人們對荊州古城內城垣上三個帶“山”的地名的習慣統稱,三山即鬆甲山、卸甲山、擲甲山。城上三山實爲三個土臺,只是與關公鎮守荊州密切相關,故有山之名而無山之實。後人於其上建祠祭祀關公,惜均已毀圮。據清乾隆《江陵縣誌》載:鬆甲山,位於東北城垣上,傳爲關公曾在此地鬆甲小憩。又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楚王朱楨、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勝凱旋時,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犒勞,“宴楚湘二王於北墉,宴講裨將於南墉,釋甲記功請賞。”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傳說關公凱旋歸來曾在此卸甲,登臨此祠,城內外樓臺市井歷歷在目。擲甲山,位於城垣西北隅,與關公大意失荊州有關。相傳當年關公鎮守荊州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荊州城),荊州告急,關公聞訊,急率真兵回救,趕至城下,方知守城將領糜芳等已獻出城池,投降東吳。關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脫下鎧甲,猛地拋擲到西北城垣上,然後率部西撤。後人乃稱此處爲“擲甲山”。清康熙年間,擲甲山改稱餘烈山,並修建關廟,嘉慶皇帝曾親書匾額“威震華夏”四字懸於其上。三山冠“鬆甲、卸甲、擲甲”之名,皆取“釋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達了自古至今荊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共創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適逢盛世

新中國誕生後,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牆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荊州人民的精心呵護。荊州城文物管理處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來直接參與、組織了幾乎所有的城牆修繕工作,是古城牆當代保護的歷史見證人。據他介紹,1978年至現在,城牆修繕已有32次,其中較大的維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賓陽樓。荊州城牆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荊州人民的珍視和保護。古城的南門、西門的城樓以及雄楚樓、仲宣樓、明月樓的重建項目都在規劃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內街道整齊,綠樹成陰,城上門樓飛峙,城牆上松柏蒼翠,荊州古城更展現出其雄關新貌。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荊州古城作爲中國曆代軍事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國演義》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荊州。隨着國家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荊州古城已成爲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愛涉足的地方,並被列爲國家三國旅遊線重要名勝,和湖北省定點涉外旅遊景點。荊州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荊州城牆作爲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爲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荊州城牆與南京城牆、西安城牆和遼寧興城城牆等一同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

城牆導遊詞 篇7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28公里,高9米。城牆現有八座城門,2座門樓。 荊州古城分爲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裏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明代時期建城時爲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 荊州城牆設有甕城、敵樓、戰屋、炮臺、藏兵洞、復城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荊州古城牆位於:

中國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的荊州古城,1996年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城牆是中國現存的四座保存最爲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也是保存最爲完好的南方城牆,與其它幾座古城牆相比,荊州古城牆的特點是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整,被譽爲“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其周長11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爲準。

如今大部分城牆已經被封鎖。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

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

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20xx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

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範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xx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歷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保存的磚城,爲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爲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下部寬約9米。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荊州城牆的修築情況大致可分爲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三國至西晉時期

《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置南郡。漢因之,三國初屬蜀漢舊城,關某所築,某北攻曹仁,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注》雲:“縣曰江陵。舊城,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爲關羽所築之城,在舊城東南,舊城,應爲秦漢舊城,位於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荊州市及荊州區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垣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爲配合維修工程,進行了考古發掘,橫向開挖一條長19.2米、寬5米,深9.5米的進行考古探

荊州古城牆壯觀圖集(4張)

察的探溝。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此段暴露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米,爲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有寬0.6-0.8米、高7.3 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蹟。在探溝中部,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爲五代城垣,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期兼有磚、土城垣,五代磚垣下部爲保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這些青磚規格不一,有繩紋長方形磚,還有楔形磚,顯系墓磚,殘高1.1米,五代磚垣上部爲磚、土混合夯築,用磚甚破碎,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爲五代時期,殘高約6米,下部爲唐代,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爲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爲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夯層厚,夯窩呈圓形,直徑7~8釐米,深 0.5釐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蓋先治其城郭,乃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縣誌》)。爲了東御孫吳,北抗曹操,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爲軍備之首務。

東晉至隋唐時期

《江陵縣誌》雲:“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溫督荊州,鎮夏口,八年還江陵,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在五代城垣之下,疊壓着高1.6- 1.7米,寬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爲一,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兩城既呈東、西錯落,桓溫營築時,勢必進行補綴,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其間城垣並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晉元興二年(公元420xx年),桓溫之子桓玄謀據荊州,篡位稱帝,建國號曰楚,改年號曰永始。翌年被誅殺於城西枚回洲。齊永元三年(公元520xx年),蕭寶融即位於荊州城,是爲和帝。樑承聖元年(公元552年),蕭繹於荊州稱帝建都。侯景之亂時,繹嘗於城外鬧回七十里,樹木爲柵,掘塹三重而守之。繹在城內建有著名園林“湘東苑”和圖書館“東閣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劃荊州城爲東、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牆而分。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20xx年),樑後膏蕭銑稱樑帝,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20xx年),號荊州城爲“南都”,並增置永平軍,以加強武備。至唐代,荊州城中隔牆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荊州府志》記述:“後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20xx年),(南平王)高季興大築重城,復建雄楚樓,望沙樓爲扦蔽,執畚鍤者十數萬人,將校賓友皆負土相助。《荊州府志》雲:“郭外五十里冢墓多發掘取磚,以(秋瓦)城。工畢,陰慘之夜,常聞鬼泣及見磷火焉”。高氏取墓磚(秋瓦)城,磚的來源拮据,自然不能建成如後世那樣完整而堅固的磚垣,卻爲荊州城用磚之始。荊州城的構築方式至此發生質的飛躍。磚城基寬0.9米、高1.1米,在磚牆外側有用兩層磚鋪的寬0.6米的護腳。磚基之上有用碎磚間粘土夯築而成的磚土混合牆,下部與磚基同寬,上部與五代土城垣同高。砌牆所用的磚均爲東漢至隋唐時期的墓磚,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五代磚牆的發現,使荊州城修建磚牆的歷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

據悉,荊州古城牆集水城、磚城、土城三城合一,系我國南方地區保存最爲完整的古城形態,被譽爲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荊州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 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 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此前,荊州古城牆周長被推算爲11公里。該市城鄉規劃局兼市測繪局局長鄧迪敏說,荊州城古城牆長度,經該市測繪院通過測繪儀器細緻測量後,得出最新數據爲11.145 公里(按磚砌牆基長度計算);其中甕城長度703 米;馬面長度661 米;荊州城牆主體周長10.568 公里(不含甕城、馬面)。

明初至明代末期

《荊州府志》雲:“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詔隳襄漢荊湖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無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廣平章楊景依舊基修築元代被破壞的荊州城牆,城垣週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設六門,城濠寬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明代洪武至萬曆年間,是荊州磚城牆維修建設的高潮時期。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江陵,未久西進,下令拆城。該次拆城可能僅是某些城垣局部受到破壞。據對三處城垣段面的考古發掘和觀察,未見張獻忠破壞之跡。發掘出土的明代磚牆基確係建在宋代舊基之上,對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磚牆寬0.7米,高7.5米,砌磚爲長而寬的城牆專用磚。明代磚牆用“打釘”的方法與宋代磚牆相銜接。明代土城垣疊壓在宋代土垣之上,現存寬9.5米,高4.5米。

清代時期

據《江陵縣誌》記:“崇楨十六年,流賊張獻忠陷荊州,夷城垣”。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荊南道臺李西鳳、鎮守總兵鄭四維依明代舊基重建。“兵民重築,悉如舊址”。 康熙年間,於城中設間牆,東部駐滿洲八旗兵,稱滿城;西部爲官衙民舍,稱漢城。清朝時期,荊州城屢被水患,修葺之工頻繁,僅雍正、乾隆兩朝,凡四修,耗銀二十二萬九千六百餘兩。雍正五年(公元1720xx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特別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水從西門入,城垣多處潰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發帑銀二十萬零六千餘兩,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依舊基對城垣進行補修。其時,水津門(城西南隅)、小北門因地勢低窪,退入數十丈,城東南角退入十數丈,從而使現荊州城的規模最後定形。

隨着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荊州城的軍事功能逐漸喪失。但人們對荊州城的維修、保護始終不怠。1987年發掘卸甲山西側城垣時,發現銘文爲“丙子年”的城磚,經考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物。城磚說明國民政府也曾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

編輯本段建築特點

荊州古城牆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兩次大修後,保存有六座城門。荊州古城牆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的地理、歷史和習俗聯繫的名稱。東門名寅賓門,南爲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位於東北,名遠安門,小東門位於東南,名公安門(水門)。公安門(水門)以往沒有陸路與外界相通,進出全憑舟楫。其餘城門外均增築曲城,各曲城並不雷同,皆因地就勢,形似半環狀將主城門圍定,曲城前再開一門,與主城門一起形成二重城門。曲城的建造與主城完全不同,曲城內外均爲城磚壘砌,兩側都築有城垛。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圓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釐米厚的閘板,既御強敵,又防水患。這樣便形成了雙重城門,四重門防。雙重城門之間稱甕城。甕城的巧妙設計體現了我國古代積極防禦的傑出軍事思想。縱觀千古城池攻防,城門實爲最薄弱環節,無論外敵強攻或巧設詐術,還是內奸反叛,皆通過城門得手。而甕城的建造則一舉將薄弱環節變爲易守難攻之地。戰時兵馬出城,須經雙重驗關,可澄清疑瀆;如來援軍,可不分真僞,先放進甕城驗證。甕城最奧妙之處是可以實施積極防禦,敞開甕城,誘敵深入,四面圍攻,一舉殲之。

拱極門古稱柳門,明稱拱辰門,俗謂大北門,位於江陵城西北。曲城門洞高5.8米,寬4.6米,深10米;主城門洞高7米,寬4.8米,深15米。內外門相距32米,甕城略呈半圓形。此門古爲北上中原的通衢,爲宦者遷官易職,爲士者赴京尋官,鹹出此門,時車蓋冠冕,各以詩賦爲贈,折柳話別,故又謂柳門。蘇軾在《荊州十首》曾寫道:“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鏡橫天下,懷王信弱王。”即詠此。今城門仍爲車行人往和主要通道,保存完好。內券門上方有乾隆荊州府知府張方理立一石匾,橫書"拱極門"三字。

安瀾門俗稱西門,明代稱龍山門。門外即龍山風景區,時人常出此門登謁,因地勢低窪,常遭水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長江堤決,水由此門及水津門衝入城,致萬餘人喪生,此門亦潰圮。未幾發帑重建,內縮十餘丈,城門地基擡高。及竣工,官民相慶,並取安定水患之意定名。今城門保存完好。曲城門洞高5.8米,寬4.5米,深10.4米;主城門洞高6.6米,寬4.85米,深15.5米。內外門相距42米,甕城略呈長方形,內券門上有橫書"安瀾門"三字石匾,系乾隆二十四年所書。

南紀門俗稱南門。此門南臨大江,古時王公貴族、商賈士民皆出此門上巴蜀,下漢口。門外三裏許御路口,即爲古代藩王登岸系舟的碼頭。曲城門洞高5.5米,寬4.6米,深10.2米。內城門洞高 6.7米,寬4.6米,深24.8米。內外門相距28米。甕城呈長方形。 內券門上方有"南紀門"三字石匾。字跡斑駁,該城門建築奇特,甕城左右各設一側門,其門洞高4.7米,寬3.6米,深4.5米。設此側門, 便於襲擊登城之敵。

寅賓門俗謂大東門。寅賓門是迎接朝廷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小東門位於古城東南角,因其面朝公安,亦稱公安門,當初劉備迎娶孫夫人於此。此門只有水路相通,故又叫水南門,相傳東吳呂蒙破荊州、殺關羽即從此門水路潛入。

荊州城牆除上述六門外,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潰城之前,在城西南隅還有一門。名曰水津門,萬城堤決之時,大水正是從水津門和西門涌入,導致城崩。後乾隆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再造荊州城時,未再建水津門,僅恢復西門,並將其命名爲安瀾門。

改革開放後,古城爲適應經濟發展和古城保護,分別增開了新南門和新北門。至此,加上原改造加寬的小東門,古城便有三條機動主車道和五座古城門與外界連通,真正做到了閉而不死,開而不亂,顯著減輕了古城門的交通壓力,保持了文物的完美和持久。

編輯本段軍事用途

荊州古城牆作爲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衆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是防守反擊的重要軍事據點。萬一城池攻破,藏兵洞的兵力可以據此反擊,各自爲戰,以求反轉戰局,即所謂負隅頑抗者也,試圖達到城池破而不陷的目的。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的軍事設施的風采。

編輯本段旅遊特色巍峨門樓

明洪武年間稱東門樓爲寅賓樓,小東門樓爲楚望樓,南門樓爲曲江樓,西門樓爲九陽樓,大北門樓爲朝宗樓,小北門樓爲景龍樓。此後無變易。今朝宗樓尚存、寅賓樓已重建,其餘門樓圮毀。城樓前施垛牆,後施宇牆或石欄,地面城磚鋪漫,磚梯分上下兩重,並有馬道。城樓氣勢雄壯。以朝宗樓保存最好,以曲江樓最享盛名。城樓前之箭樓,今俱不存。

曲江樓俗名南門樓。此樓之東,古有一樓,唐右相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時,常於樓上,南望大江,置酒賦詩。九齡,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名望冠於一時,人稱曲江公。南宋張栻知江陵府,嘗登樓懷古,仰慕九齡,遂重建斯樓,並更名曲江樓。後樓毀,即以今南門樓名曲江樓。城樓爲民國時改建。單檐歇山頂,建築平面長15米,寬10米。

朝宗樓俗名大北門樓, 在江陵北城垣西段。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門樓採用穿鬥式和擡樑式兩種結構。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明間進深二間,次、梢間進深三間。長18米,寬12米。屋面施黑陶筒瓦,脊飾獸件亦爲黑陶。柱爲杉木,直徑30釐米左右。前後檐施有門窗。整個建築,纖秀樸素。表現出我國古典建築的傳統風格。此樓在日寇入侵期間,曾受到很大破壞。1981年進行全面修繕。今樓巋然,堅固如初。登臨斯樓,東可見玄妙觀殿宇新飾,絢燦宛若天宮,西可見太暉觀綠樹掩映,縹緲如在雲端;遠可見蜿蜒龍山,峯巒隱現,近可見古城街巷,錯落有致。

賓陽樓原名“寅賓樓”, 俗稱東門樓,始建於明代,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重建。1987年8月,由國家文物保護科研所設計修復完善,1987年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整個樓臺高9。5米,東西寬12。65米,南北長34米,採用大木框架結構,氣勢宏偉,造型別致,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賓陽樓”三個金色的大字由趙樸初題。賓陽樓的馬道旁專門用木版搭成上城的階梯,拾級而上,賓陽樓裏的三國著名人物立即跳入眼簾。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趙子龍的仿銅巨塑或座或立,栩栩如生。賓陽樓外環繞而立的也是馬童周倉等三國武士的仿真彩塑。《三國演義》120回,就有72回與荊州有關,荊州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散發着三國風雲人物的氣息。

城上三山

城上三山是人們對荊州古城內城垣上三個帶“山”的地名的習慣統稱,三山即鬆甲山、卸甲山、擲甲山。城上三山實爲三個土臺,只是與關公鎮守荊州密切相關,故有山之名而無山之實。後人於其上建祠祭祀關公,惜均已毀圮。據清乾隆《江陵縣誌》載:鬆甲山,位於東北城垣上,傳爲關公曾在此地鬆甲小憩。又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楚王朱楨、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勝凱旋時,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犒勞,“宴楚湘二王於北墉,宴講裨將於南墉,釋甲記功請賞。”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傳說關公凱旋歸來曾在此卸甲,登臨此祠,城內外樓臺市井歷歷在目。擲甲山,位於城垣西北隅,與關公大意失荊州有關。相傳當年關公鎮守荊州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荊州城),荊州告急,關公聞訊,急率真兵回救,趕至城下,方知守城將領糜芳等已獻出城池,投降東吳。關公痛心疾首,情急之下他脫下鎧甲,猛地拋擲到西北城垣上,然後率部西撤。後人乃稱此處爲“擲甲山”。清康熙年間,擲甲山改稱餘烈山,並修建關廟,嘉慶皇帝曾親書匾額“威震華夏”四字懸於其上。三山冠“鬆甲、卸甲、擲甲”之名,皆取“釋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達了自古至今荊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共創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適逢盛世

新中國誕生後,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牆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荊州人民的精心呵護。荊州城文物管理處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來直接參與、組織了幾乎所有的城牆修繕工作,是古城牆當代保護的歷史見證人。據他介紹,1978年至現在,城牆修繕已有32次,其中較大的維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賓陽樓。荊州城牆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荊州人民的珍視和保護。古城的南門、西門的城樓以及雄楚樓、仲宣樓、明月樓的重建項目都在規劃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內街道整齊,綠樹成陰,城上門樓飛峙,城牆上松柏蒼翠,荊州古城更展現出其雄關新貌。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荊州古城作爲中國曆代軍事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國演義》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荊州。隨着國家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荊州古城已成爲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愛涉足的地方,並被列爲國家三國旅遊線重要名勝,和湖北省定點涉外旅遊景點。荊州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荊州城牆作爲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爲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荊州城牆與南京城牆、西安城牆和遼寧興城城牆等一同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

城牆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牆,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牆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牆先後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於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牆迄今仍保存完整。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牆。

各位遊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爲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城牆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黃,叫我小黃或偉羣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很高興,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過這一段美好的時光。今天我先帶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今天我就帶領你們遊覽這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歷史文物。

看!這就是將軍傭,它身體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着鎧甲,手裏還握着寶劍,看它若有所思的樣子,好象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

瞧!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鍵壯,肌肉豐滿,看它躍躍欲試的樣子,好象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檔案,先的景點不知這一關額,還有先古城牆,華清池等等,這些景點我都會帶你們去的,今天我們就先到這裏,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後有一個好的狀態再繼續我們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們明天見。

城牆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這次帶領大家遊覽平遙古城的導遊小李。接下來的時間我將會爲大家介紹古老的平遙古城。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4A級景區,始建於公元前820xx年——公元前782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大家看到的這座高大雄偉的城牆有6163米長,12米高,重建於1370年,垛子處高約2米,頂寬約3——5米。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古城裏面仔細看一看吧!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爲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20xx年左右歷史了。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四條大街,八條小街,七十二個蜿蜒的巷子組成。這四條大街中的南大街是平遙古城交通脈絡的中軸線,從東西大街的銜接處開始,到大南門結束,以古市樓貫穿南北,在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飾品和可口的食物都擺在店鋪的櫃檯中,是平遙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被譽爲中國的“華爾街”。西大街從下西門開始,到東和南大街的交匯處,與東大街呈一條貫通的主街。西大街是中國著名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街,所以西大街又被譽爲“大清金融第一街”。八小街和七十二巷的名稱各有來頭,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的標誌,有的源於祠廟,還有的已經不知道名字了。

平遙古城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鳥瞰古城,它形似龜狀,城門六處,南門爲烏龜的頭,門外兩眼水井似龜眼,北門爲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東西一共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都是向南開,只有下東門是向東開,據說人們是爲了不讓烏龜爬行才把它的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臺上,所以平遙古城又叫龜城。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到這裏,大家可以自行參觀古城,參觀過程中,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刻亂畫,文明遊覽。謝謝大家!

城牆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牆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牆腳下,請大家走上城牆遊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城牆”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牆一義。被譽爲中華民族脊樑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牆的意思。只是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牆的軍事用途。城牆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牆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牆,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築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築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築城技術的傑出成就。

【城垣規模和結構設施】

各位遊客,那麼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牆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牆2590米,西城牆2631.2米,南城牆3441.6米,北城牆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

大家看見城牆四門外築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爲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牆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築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啓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後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後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牆體長198米,高9.5米。

護城河外曾有拱衛四城門的四個夯築土城叫郭城。據《西安府志》卷九記載:唐天佑年間,韓建築東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間拓城時,東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內,留在城外的即爲東郭新城。明後期西郭小城記。目前,四關郭城牆體僅存部分殘段,郭門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稱。

現在我們來到西安城內東北處,這裏曾經是明秦王府城,簡稱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爲秦王,命其坐鎮西安,加強對西北的控制。整個秦王府城分爲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土築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故稱磚牆。明滅後,蕭牆被毀。清雍正年間,西安修廟宇,秦王府的建築多被拆除,磚城改爲八旗教場。目前秦王府磚城只存夯土城殘段若干處。

明代建西安城時,全城城門有4座:“長樂”、“永寧”、“安定”、“安遠”。門名刻於大城門洞外的青石門據上。大城城門上所建的樓房稱城樓,也叫正樓,是守城指揮官的指揮所。甕城城門洞上所建之樓稱箭樓,因樓壁闢有箭窗,是當時發箭防禦之用。到了民國時又開闢了4座城門,俗稱小四門:中山門(小東門),在現在的東新街東端,是爲紀念孫中山修建的;勿幕門(小南門),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門(小西門),在蓮湖路西端,解放後,此門被拆;解放門(小北門),原名中正門,在解放路北端,當年因爲隴海路通車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後也開闢了新城門,南牆有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北牆有尚德門。東牆有朝陽門。

一般遊客知道明代建築西安城牆時有98座敵臺,臺上均建有敵樓。但1982年西安市城牆管理所實地調查發現,那些古敵樓沒有留下一個,只有部分尚存礎石。之後,西安重建敵樓12座,爲磚木結構,歇山頂式,重檐二層樓,底層周設迴廊。

古代城垣設施不僅修建敵樓、箭樓作用武之備,還修建魁星樓以祭把主宰文運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樓建在南門城樓東,後遭兵火毀壞。後來在原址上覆建魁星樓,值得一看。

【煥發新顏的古城牆】

各位遊客,經過十多年的整體開發,古都西安已把位於市中心的殘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頗具特色、中外罕見的環城旅遊風景區。1983年,西安市開始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開發,到1997年底累計投資2.27億元,不僅全面修繕了城牆,填補了大小洞穴1650個,還重建敵樓四座、角樓2座以及南門月城、閘樓、吊橋各一處,同時對環城河、林、路進行了全面整治。現在,從14條被修復的馬道緩步登城,能見到長1334o米的城垛,還有11500米的女兒牆也全部修復。站在高12米的城頭上舉目遠眺,南邊的終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遙遙相望;俯首四顧,城內城外市容盡收眼底。城上還陳列弓弩。滾木、擂石等防衛工具,城下復設吊橋、雲梯,供人使用參觀。從城牆下到環城河邊,修建了20多座橋,城河到城腳之間的環城綠化帶,成了西安最大的綠化公園,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詩碑雕塑,應有盡有。

各位遊客,西安古城牆的開發,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評價:過去把古城牆看作是妨礙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枷鎖,如今它卻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環。專家們還評價,秦始皇兵馬湘的發掘,一舉成就了世界奇蹟;而西安明代城牆的維修,同樣引起了世界矚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來此後,一致同意推薦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一般遊客知道明代建築西安城牆時有98座敵臺,臺上均建有敵樓。但1982年西安市城牆管理所實地調查發現,那些古敵樓沒有留下一個,只有部分尚存礎石。之後,西安重建敵樓12座,爲磚木結構,歇山頂式,重檐二層樓,底層周設迴廊。

古代城垣設施不僅修建敵樓、箭樓作用武之備,還修建魁星樓以祭把主宰文運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樓建在南門城樓東,後遭兵火毀壞。後來在原址上覆建魁星樓,值得一看。

城牆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這裏旅遊。

襄陽城位於漢江南岸,襄樊市中心。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也”。

襄陽城雄據漢水中游,楚爲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城池始建於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如今,雄偉壯觀。古樸典雅的城地,與新近修復的仲宣樓昭明臺等歷史名勝融爲一體,交相輝映,爲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陽城共有六座城門,即大,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

襄陽城地處漢江南岸,與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它三面環水,一面靠山,不僅是歷代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聞名的軍事重鎮。因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自東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上下3020xx年,襄陽一直是羣雄角逐的重要戰場,戰爭的硝煙不斷瀰漫在它的上空。如今,這裏尚存許多軍事遺蹟。襄陽城始築於漢,唐宋年間改爲磚城,增設垛堞,新建城樓。明洪武年間重築,並在城的東北角新添一段城牆,取名新城。全城7322週年米,原有6座城門,分曰:陽春、西城、臨漢、拱宸、震華。每座城門設有甕城或子城,城四隅設有角臺,沿線分設敵臺和烽火臺,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城牆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

襄陽城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綴十里城垣,與鼓樓(昭明臺)、譙樓相映生輝。整個城池和諧地融爲一體。

環繞襄陽城的古護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寬度180米以上,最寬處超過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現被原樣保存。繞城泛舟而遊,但見城垣高築、垛堞處處;垂柳掩映、灌木蔥蘢,彷彿置身於畫中,美不勝收。

襄陽城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襄陽城每座城門外又有甕城也叫屯兵城。

萬曆四年,知府萬振孫爲六門首提雅稱,分別爲:陽春門,文昌門,西城門,拱震門,臨漢門,震花門。因西門是朝拜真武祖師廟的必經之路,故又稱爲“朝聖門”。

襄陽城在明清時,古建築較爲完整: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點綴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牆飛檐,煞是壯觀,整個城池都和諧地融爲一體,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來下了很大功夫修復古城,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陽古城牆古樸的原貌。

襄陽城北、東、南由滔滔漢水環繞,西靠羊祜山、鳳凰山諸峯。城牆始築於漢,後經歷代整修,現基本完好,牆體高約10米,厚1.3—1.5米,周長7.4公里,

據山臨水,蔚爲壯觀,明人李言恭詩讚“樓閣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環以護城河,平均寬度180米,最寬處250米,人稱“華夏第一城池”。整個襄陽城佈局嚴謹,形勢險要,自古譽爲“鐵打的襄陽”。

這裏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美稱。城牆始築於漢,時興時廢,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重築的新城。全城周長7322米,原有城門6座,橫匾於書陽春、文昌、西成、臨漢、拱宸、震華6個城門名。每座城門設有甕城或子城,城四隅設有角臺,城牆沿線分設敵臺和烽火臺,城垣上設置垛堞4000多個。

襄陽城爲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處湖北省北部,漢水中游。《漢書·地理志》謂:“襄陽位於襄水之陽,故名。”戰國時楚置北津戌,始爲軍政重邑。漢時置縣,三國時置郡,此後歷代爲州、郡、府治所。漢唐兩代,襄陽城處於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荊州記》載:東漢時襄陽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城南一帶號稱“冠蓋裏”。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表爲荊州刺史,將州治從漢壽遷至襄陽,使襄陽城由縣級治所一躍升爲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的一部分,成爲當時中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陽城爲山南東道治所,轄區擴及今陝西、四川的部分地區。明末李自成攻佔襄陽城,並在此建立國家政權,自稱“新順王”,改襄陽爲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陽與漢水對岸的樊城合爲襄樊市。

襄陽城,是座巍峨雄麗的古城。她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文物古蹟,壯麗的山川河流而聞名遐邇,古往今來不知有過多少騷人墨客在此留步,寫下了許多呤誦她的動人詩篇。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泛舟漢江,懷着對襄陽的深厚感情,寫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詩篇《漢江臨泛》。

古城歷經滄桑,現僅剩臨漢、拱宸和震華等三座城門。在臨漢門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於唐、重築於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樓,經維修後完整無缺。城牆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周圍環繞着護城河。古老的護城河主道寬180米,最寬處250米。繞城泛舟遊覽,只見城垣高築,垛堞處處,垂柳掩映,灌木蔥蘢,真乃旅遊的好去處。

好,遊客朋友們,今天就爲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城牆導遊詞 篇13

西安城牆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遺存,歷經八年擴建而成的,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築,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城牆建築型制宏偉,功能設計周密,矩形城池,牆體全長13.74公里,南、北垣稍長於東、西垣。每隔120米有一座12米x20米的突出部,稱“敵臺”,全城共98座敵臺;每座敵臺上建有屯兵敵樓1座。城四隅各建角樓1座。東、西、南、北垣各建有城門1座,各門外均建有護門甕城,甕城上建有城樓、箭樓各1座。甕城外臨內側護城河岸,建有控制“吊橋”的閘樓(亦稱譙樓)1座。孔廟(即“碑林”)旁側城頂建有魁星樓1座。

城牆頂面以三層大磚墁砌,稱“海墁”。海墁外沿建垛牆,全城共有垛口5984個,內沿建“女兒牆”。城垣內面建有登城馬道和供排水用的“溜水槽”等。西安明城牆歷經六百年的風雨剝蝕和人爲破壞,損壞嚴重。1983年省、市人民政府成立西安環城建設委員會,開始對西安城牆及護城河、環城林進行全面整修。按照規劃,將逐步恢復這一古城牆的舊有風貌。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遊覽西安古城牆,對形象具體地瞭解古代戰爭、城市建設及建築藝術都很有意義。城門名稱由來:西安城牆從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曆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城門發生種.種變化。細數這些城門的名稱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喪衰。

城牆導遊詞 篇14

襄陽城位於漢水南岸。與樊城隔江相望。自劉表爲荊州牧始,即爲郡府治所。

襄陽城築於漢,歷經水患兵燹,屢圮屢建,城牆初爲土牆。宋時改建爲磚牆,城門也由單一直出直進式改成屯兵式甕城門。明初,湖廣行省平章鄧愈對古城進行擴建和維修時,爲加強防禦能力,使城北與漢水緊連,因而在東北角築新城。據陳鍔《襄陽府志》載:“凡週二千二百二十一丈七尺,得一十二里一百三步二尺,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五尺,下倍之。垛堞四千二百一十, 窩鋪七十,門六,俱有月城,角樓各一,花樓十。萬曆時知府萬振孫題。城北漢爲濠,計四百丈;東南西鑿濠,共二千一百一十二丈三尺,闊二十九丈,深二丈五尺。”東門曰陽春門,東長曰震華,南文昌,西曰西城,北曰拱宸,小北曰臨漢。建國後因擴建道路,東、南、西城門均被拆除。爲加強對古城牆的保護,已按原貌修復。現古城牆基本爲是明代牆體,城牆全長7377米,其中有護壁磚牆6408米,平均高度10.84米,最高處11米,最低處7米,底寬13—15米,頂寬6—11米。護城河疏浚,全長5060米,最寬處250米,平均寬度180米,面積91萬平方米,爲我國第一寬護城河。襄陽城1956年被定爲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陽城上原有樓3座。仲宣樓在東南角,爲紀念東漢“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建於。王粲,字仲宣,在襄陽定居20xx年,其間所作《登樓賦》代表建安辭賦最高成就。原樓已毀,現恢復重建。其西有奎星樓,爲清順治年間襄陽知府杜養性建。獅子樓在西南城上,明洪武初建,繪獅子於壁,後改爲高丈許石獅2尊。

城西北隅爲夫人城。據《晉書•朱序傳》記載,寧康初年(373年),東晉朱序鎮守襄陽,前秦苻丕攻城,序母韓夫人巡城,“謂西北角當先受弊,遂領百餘,婢並城中女子於其角斜築城二十餘丈。賊攻西北角,果潰,衆便固新築城。丕遂引退。襄陽人謂此城爲夫人城。”

城牆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有壯闊氣勢的明城牆。我們眼前的城牆是明時的。明太祖朱元璋認爲“如江山永固,非深溝高壘,內儲外備,不能爲安。”於是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詔修城開始動工,歷時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向東、向北各擴建了4分之1上修築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牆。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周長13.79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是一個功能設計周密,形制宏偉的軍事防禦設施。下來我給大家分別將西安城牆各部分的建築構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紹:

首先我們看見的是護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敵人進攻的第一道防線。橫跨護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們眼前的的吊橋。吊橋在過去由守護城門士兵掌管,他們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定時升降。一旦有戰事來臨,吊橋就被高高生起,整個城市就成爲一個封閉的戰鬥堡壘。剛纔有朋友問在那裏控制吊橋,這也就是我們下面要來參觀的城門,上面是閘樓,即控制吊橋升降之處。城門是防禦設施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現在請大家跟隨我進入城門,來了解西安城牆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

事實上完善的城門是由閘樓、箭樓、正樓組成。我們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閘樓,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橋的升降,並且也具有夜間打更的作用。閘樓是兩層懸山式結構,雖然形式十分簡潔,但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城市的二道防線。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築是箭樓。箭樓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個扇型的攻擊面,士兵可憑窗居高臨下殺傷敵人。

在閘樓與箭樓之間,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間,我們叫做甕城。它的作用在於如果敵人攻入城門後,進入甕城,這時會受到甕城上4面居高臨下的攻擊,猶如甕中捉鱉。

我們所能看見對面的建築是正樓,正樓是西安城牆最裏層的建築。正樓建築形式爲重檐歇山式,是主將戰時坐鎮指揮守城的指揮所。

高大的城門,城門是敵我雙方交戰的薄弱環節,也是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明代修築城牆時,十分重視城門的防禦功能。其中他們有一個非常大的技術突破,打破了西漢開始沿用了1520xx年之久的“過樑式”城門,這種門最大的缺點是經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門失火,殃及遲魚”的典故。明代城門採用的是券拱式的門洞,可以有效的抵禦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牆的防禦能力。西安城牆門從上到下橫箍着9道寬15釐米的鐵條,上釘1800個蘑菇釘,加強了門扇的強度,使箭矢無法射入門中,從而加強了城門對抗進攻的能力。這是城牆的第三道防線。

我們可以見到城門上有永寧門幾個字。在明西安城牆的東、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門。南門曰永寧門,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禱告,不起火災,永保安寧。東門名長樂門,因明都城南京位於西安東面,“長樂”二字帶有祈祝大明江山萬年不衰,長久歡樂之願望。西門爲安定門,暗示西部邊疆安泰康定。北門名安遠門,意指北部邊塞長遠安定,不起戰亂。

現在我們就登上城牆,來感受他壯闊的氣勢。城牆的最底層是用石灰、黃土、糯米汁攪拌夯打而成,乾燥之後,堅硬如石。歷史上對城牆曾多次維修,有兩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當時的陝西巡撫張祉在城牆底頂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磚,使整個城牆顯得壯闊和雄偉。清乾隆年間,當時的陝西巡撫畢沅又對城牆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加固,將包磚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系統。城牆頂上的這個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調兵譴將的通道,用三合土墊底,上面鋪有兩層城磚而成,即可便利於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滲。海墁從外向內有5度的傾斜面,可將雨水迅速導入城內側的排水槽,有效的保護了牆體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護牆體的作用。城牆每相隔40—60米一個有排水槽,它們爲磚石結構,附貼在城牆內側,從牆頂直達牆下,與溝渠相通。西安城牆之所以保存至今,這套完整的排水系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爲了保證士兵及車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牆頂內沿建有宇牆。爲了瞭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築有垛牆。在垛牆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懸眼是士兵可向外窺察、射擊的地方。

沿城牆外側有向外突出的實心墩臺叫做敵臺,俗稱馬面。在城牆上共有98座。各敵臺相距120米,這個距離和過去的武器是有關係的,120米的中點是60米,恰是弓箭、飛鉤、滾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現使士兵作戰視野開闊,戰術運用靈活。一旦敵人攻城,會受到來自城牆和左右敵臺、敵樓三方面的射擊。構成了一個立體交叉火力網,大大的提高了城牆的戰鬥力和防禦功能。

在城牆的四個轉角處有角樓。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爲圓形角臺外,其它三個角臺均爲方形,爲何只有這一角臺爲圓形的呢?明城牆是在唐長安城基礎上向東北擴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個城角,因唐皇城城角爲圓形,所以就維持了原狀。

以上就是我帶大家參觀的明代城牆,下面我們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築,鐘樓和鼓樓。鍾和鼓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兩三千年前,鍾和鼓是用來祭祀和宴享的禮器和樂器,到了漢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鍾和鼓被用做軍旅指揮的信號和軍樂。到了唐代的就有了報時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詩中描述的“將則雞人報曉時,尚疑方近翠雲秋。“還有“六街鼓絕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繪的就是人們聞鐘聲而起,聞鼓聲而息的情況,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晨鐘暮鼓”。鐘樓和鼓樓上的鐘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們自然也都有報時的功能。鐘樓和鼓樓建於明代,西安是明代的軍事重鎮,鐘鼓樓無論從建築特色、還是藝術價值,都居於同類建築之冠。

朋友們,我們首先來鐘樓。鐘樓位於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有“天下第一鐘樓”之譽。要了解鐘樓,就要從鍾說起。真正鐘樓上的鐘是唐景雲年間的“景雲鍾”,它是一口六噸重的銅鐘。它是以鍾乳來調節音律,聲音洪亮悠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年鐘聲便是原來懸掛在鐘樓上“景雲鍾”鐘聲的錄音。當時鐘樓的位置並不在現在的地方,那麼它在哪兒呢?鐘樓最初的位置在鼓樓以西的“迎祥觀”內,安史之亂時,“迎祥觀”和鐘樓毀於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鐘樓,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鐘樓。隨着經濟的發展,西安城不斷的擴建,鐘樓就偏於城西,不在居於城市中心了。在這種情況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將鐘樓遷移至今天的位置。據碑文記載,“樓唯柱基外,一無改創”。也就是說,除了新築樓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萬立方米的巨型建築,要進行整體的拆遷復原,沒有高超的組織安裝,沒有嚴密的工程組織是很難實現的。所以這也是我們16世紀建築史上一次劃時代的創舉。鐘樓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藝術價值。大家回頭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聯,“鍾號景雲鳴綵鳳,樓雄川口鎖金鰲。”說的就是鐘樓拆遷的一個神話傳說,更給鐘樓增添了神祕色彩。

不過鐘樓拆遷後,鍾就敲不響了,很多人說是神物有靈,其實是鍾房有問題。它中間高,四周下傾,重檐覆蓋,好象給鍾戴了個帽子,戴翁以呼,聲音當然不能傳的很久遠。後把鍾就放到了屋外。最後以明成化年間所鑄的一口鐵鐘取代,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口鐘是近年復修的,原鐘現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當然我們今天敲鐘已不在是爲了報時,而是爲了祈福,企求我們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滿幸福。大家若有興趣,不妨也敲幾下。

好了朋友們,讓我們回過頭來欣賞鐘樓的建築吧。鐘樓高36米,分別由基座、樓身、樓頂三部分組成,四面正對四個方向,開東西南北四個券洞。鐘樓上下兩層每一層都以“斗拱”作爲裝飾,它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上的一種特有的構件,一方面起到了裝飾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據力學原理,形成力的均勻負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頂的出檐加大,用在樑枋兩端下面,則可以減小樑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時“斗拱”的數量還可以顯示出這種建築的規格和等級來。鐘樓採用的四角攢尖式,對角線構築,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翹,這種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鳥思閣,如喙思飛”,就好比展翅飛翔的鳥。象鐘樓這種出檐3層的,我們把它叫重檐三滴水,這種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築的美觀,還能減少雨水順而下落時對建築的衝擊力。

鐘樓不但整體氣勢恢弘,細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現在看到的格子門,門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內容有聲動感人的民間傳說、回味無窮的歷史故事,樓上樓下加起來共有64幅,如我們熟悉的“八仙過海、踏雪尋梅、長生殿盟誓”等。

瞭解完了鐘樓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與鐘樓遙相呼應的鼓樓。

鼓樓距離鐘樓只有250 米,它建於公元1380年,鼓樓要比鐘樓大的多。鼓樓高34米,基座呈長方形,。現在它的南北兩面還各開高爲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還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還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樓上曾用來報時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資製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們大家現在看到的着面“聞天鼓”。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聲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聞,這面大鼓已經申報進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來的朋友們都非常的幸運,因爲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樓的南北兩側檐下,過去曾懸掛着兩幅巨匾額,南面爲“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時期,天下和平安泰、國富民強,說明了西安古往今來的發達昌盛。北面匾文“聲聞於天”,典故是《詩經》中“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兩幅巨匾猶如畫龍點睛,使鼓樓生氣盎然,爲這座古建築增添了不少光彩,遺憾的是這兩塊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毀壞,現在的匾額按照原有歷史資料恢復的。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參觀的明城牆、鐘鼓樓。這些建築記錄了西安滄海桑田的歷史,也銘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愴與驕傲。他們作爲歷史古蹟,就象陳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讓人回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