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的導遊詞(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1W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精選19篇)

很榮幸能以導遊的身份,和大家一起來領略嶽麓書院的魅力風光,大家可以叫我李,希望大家能夠玩的開心,下面開始我們美妙的旅程吧!

嶽麓書院創辦於北宋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國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它經歷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在清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製爲湖南高等學堂。以後多次更名和調整,於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期間歷時千年,絃歌不絕,故稱“千年學府”。

門前的對聯“千百年楚才導源於此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寫。它概括了嶽麓書院在培育人才和發展學術方面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進入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誌。嶽麓書院目前是國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所古代書院。中國書院始於唐朝,當時只是藏書、讀書和編書的地方。北宋時期,統治者實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勵民間辦學,書院的教育功能凸現出來,並得以迅速發展,成爲與政府辦的官學,民間辦的私學並存的一種新的教育制度。當時,最著名的書院有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蒿陽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麓書院和長沙的嶽麓書院等四所。但是隻有嶽麓書院延續辦學千年,發展成現代的大學--湖南大學。所以嶽麓書院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的縮影。

請您繼續前行,登上前面的古戲臺。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遊覽,很高興能作爲大家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就是嶽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擡頭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嶽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從嶽麓書院的這幅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

這裏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嶽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栻就在這裏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沿着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大家請擡頭看一下大門上面“嶽麓書院”這塊匾,是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下聯“於斯爲盛”出自《論語》。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後來因爲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導遊詞《嶽麓書院導遊詞》。

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_青年時曾寓居學院的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爲_思想的精髓。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裏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爲,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裏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最裏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爲了表彰嶽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後的正統。匾爲原物,這裏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着兩把椅子是爲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爲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裏藏書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圖書館,我們今天的遊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謝謝大家!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遊覽,很高興能夠作爲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嶽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擡頭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啊,嶽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並稱爲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從嶽麓書院的這幅片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這裏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起來到嶽麓山上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轟轟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拭就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沿着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請大家擡頭看一下,大門上嶽麓書院這塊匾,這就是宋真宗御賜的,請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唯楚有才,於斯爲盛。上聯爲楚有才是出自左傳,下聯於斯爲盛是出自論語,那麼這一幅對聯也就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第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史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後來因爲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公專校長賓步誠所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入居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爲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大家再過來看一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就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裏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指的是天道,程朱理學認爲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裏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最裏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爲了表彰嶽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章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的正統,匾爲原物,這裏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那麼多,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了二把椅子是爲了紀念張拭和朱熹這來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二位匯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倆人當時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書院作爲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裏藏書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圖書館。

好了,我們今天的遊覽也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瞭解,謝謝大家!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遊覽,很高興能夠作爲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嶽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擡頭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啊,嶽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並稱爲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從嶽麓書院的這幅片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這裏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起來到嶽麓山上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轟轟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拭就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沿着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請大家擡頭看一下,大門上“嶽麓書院”這塊匾,這就是宋真宗御賜的,請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唯楚有才,於斯爲盛”。上聯爲楚有才是出自左傳,下聯於斯爲盛是出自論語,那麼這一幅對聯也就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第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史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後來因爲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公專校長賓步誠所撰寫的。毛青年時曾入居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爲了毛思想的精髓。大家再過來看一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就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裏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指的是天道,程朱理學認爲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裏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最裏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爲了表彰嶽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章“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的正統,匾爲原物,這裏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那麼多,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着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了二把椅子是爲了紀念張拭和朱熹這來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二位匯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倆人當時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書院作爲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裏藏書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圖書館。好了,我們今天的遊覽也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瞭解,謝謝大家!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加遊覽。

嶽麓山故跡很多,山一腳下有嶽麓書院,建於公元九七六年,迄今已有一千餘年曆史。南宋的理學家朱熹在此講過學。清風峽是嶽麓書院後面一條幽靜美麗的峽谷。一線清泉。西池碧水,萬木清秀,美不勝收。有名的愛晚亭就在這清風峽中,此亭原名愛楓亭。四周楓樹漫山,風景絕佳。清代著名詩人袁枚來此遊賞。依唐人杜牧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將亭名改爲愛晚亭。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約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爲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爲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爲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 化而聞名於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御賜“敬一箴”,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御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爲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爲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爲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今天的旅途到此結束,歡迎大家再次遊覽。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遊覽,很高興能夠作爲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嶽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擡頭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啊,嶽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並稱爲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從嶽麓書院的這幅片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這裏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起來到嶽麓山上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轟轟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拭就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沿着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請大家擡頭看一下,大門上“嶽麓書院”這塊匾,這就是宋真宗御賜的,請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唯楚有才,於斯爲盛”。上聯爲楚有才是出自左傳,下聯於斯爲盛是出自論語,那麼這一幅對聯也就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第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史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後來因爲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公專校長賓步誠所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入居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使實事求是成爲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大家再過來看一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就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裏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指的是天道,程朱理學認爲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裏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最裏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爲了表彰嶽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章“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的正統,匾爲原物,這裏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那麼多,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着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了二把椅子是爲了紀念張拭和朱熹這來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二位匯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倆人當時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書院作爲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裏藏書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圖書館。

好了,我們今天的遊覽也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瞭解,謝謝大家!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加遊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爲大家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嶽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瞭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嶽麓書院位於嶽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嶽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嶽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7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嶽麓書院舉行1010週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嶽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曆史的發展,沉積在嶽麓書院各種建築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嶽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嶽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築都位於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佈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佈局按順序遊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嶽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嶽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於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爲“赫曦”,後來,張栻便在此修築發一個戲臺,名爲“赫曦臺”以示紀念。

今天參觀到此結束,歡迎各位再次參觀!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8

嶽麓山故跡很多,山一腳下有嶽麓書院,建於公元九七六年,迄今已有一千餘年曆史。南宋的理學家朱熹在此講過學。清風峽是嶽麓書院後面一條幽靜美麗的峽谷。一線清泉。西池碧水,萬木清秀,美不勝收。有名的愛晚亭就在這清風峽中,此亭原名愛楓亭。四周楓樹漫山,風景絕佳。清代著名詩人袁枚來此遊賞。依唐人杜牧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將亭名改爲愛晚亭。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約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爲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爲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爲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御賜“敬一箴”,王x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御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爲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爲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爲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9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正門的門匾上寫着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嶽麓書院”,大門兩旁懸掛有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進了大門後,裏面的美麗風景美不勝收,十分奪目。

一進入院子右邊聳立着一顆蒼翠挺拔的百年大樹,這顆樹大約有30米高,枝繁葉茂,就像一把巨大的傘遮風擋雨,樹下面有兩根用水泥做的假樹枝,用來支撐大樹,假樹幹上面有很多枝葉纏繞着,還長滿了綠色的青苔,簡直可以以假亂真。院子裏的一棵棵桂花樹開滿了黃燦燦的桂花,院子裏香氣四溢,芬芳撲鼻,真令人心曠神怡啊!樹上的小鳥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作文就像是在歡迎人們的到來。

在嶽麓書院的歷史館裏,講述了從這裏教出的許多著名學子:曾國藩、左宗棠、楊昌濟、_等人,他們都曾經在這裏學習和任教。他們爲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爲中國的革命事業做了很大的努力。因爲這些被嶽麓書院教出的著名學子,才使得嶽麓書院變得遠近聞名,人人皆知。

嶽麓書院坐落在嶽麓山山腳下,深秋來臨,嶽麓山上的楓葉變紅了,薄薄的楓葉在太陽的映襯下顯得越發紅豔,輕風吹來,楓葉搖曳多姿,層林浸染。這裏既有四季常綠的喬木,也有漫山遍野的紅楓,更有黃燦燦的桂花,五彩繽紛,如此美麗的秋景,真讓人流連忘返!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0

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的是“道林三百衆,書院一千徒”的瀟湘洙泗——嶽麓書院。

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嶽麓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現佔地1.2萬平方米,掩映在嶽麓山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由門堂、亭、臺、樓、軒、齋、祠組成的古建築羣,中軸線上依次爲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北側是半學齋、文廟、湘水校經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築、南側有教學齋、百泉軒、麓山寺等到景點。

各位朋友,現在讓我們按照書院的建築佈局慢慢地走進那一種雋永的文化氛圍。書院這個名字是唐朝纔開始有的,是國家用來藏書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時演變爲講學和藏書之外,稍後就具備了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嶽麓書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經過近40年的風風雨雨的發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園10515年),宋真宗趙恆召見嶽麓山周式,御賜“嶽麓書院”匾額,於是書院之稱開始名聞天下。嶽麓書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大家跨越頭門,仰頭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洵手跡而製成的“千年學府”匾額便是明證。走進書院,映入大家眼簾的是赫曦臺,有些朋友可能會納悶“赫曦”到底有什麼含義。關於赫曦臺的命名,是與兩位名人密切相關的。赫曦臺原建於南宋時期。乾道三年(公遠1167年),著名理學家朱熹從福建來到嶽麓書院,與當時另一位著名理學家,嶽麓書院主教張拭(代山長)進行學術交流,兩位名家經常相約登嶽麓山觀日出,每當看到朝陽光芒四射,朱熹就對張拭說“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於是把嶽麓山峯命名爲赫曦峯,張拭築臺,朱熹題“赫曦臺”。現在大家看到的赫曦臺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結構,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戲臺。大家拾級而上,可以看到臺左右兩壁檐上還保留有清乾隆年間修建時的戲劇故事雕塑,左邊有《拾玉鐲》,右邊有《秋胡戲妻》等到較具有藝術價值的雕塑,可見,當時的書院的師生除了清苦的學習外,還有豐富的課餘活動,儒家士人既嚴謹又閒適的思想也略見一斑。現在,大家請看臺左邊牆壁上近丈高的“壽”字,此字用二筆寫成,形如龍蛇盤繞,柔中帶剛,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們傳爲仙蹟。關於此字的形成,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在書院舉行重赴鹿鳴宴宴會(鹿鳴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請科舉考試中的考官和中試的學生的宴會,因爲宴會上通常都演奏《詩經 鹿鳴》從而得名。重赴鹿鳴宴是指鹿鳴宴六十年後而舉行的宴會),這天,達官貴人、科場舉子云集嶽麓書院,大家談古論今,吟詩作賦,熱鬧非凡,正當興頭,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腳着草鞋的老道人來到院內,自稱前來赴宴,那些士人見來者只不過是一個無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寫幾個字,道人當然明白其中之意,隨手拿起牆邊的掃帚,伸入黃泥水中,將掃把一舉,唰!唰!兩筆寫下丈多高的“壽”字,然後把掃帚一丟揚長而去。院長羅典在驚歎之餘曾託人*尋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後來羅典在右邊的牆壁上補書了一個“福”與“壽”對稱。大家現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筆寫成,筆力強勁,形如猛虎下山。“福、壽”二字如龍騰虎躍,暗含嶽麓書院是藏龍臥虎之地。但嶽麓書院到底藏了什麼龍,臥了哪隻虎,我們稍後再講。

沿着砌石的中軸線往前走,現在我們站在書院的大門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門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進行過翻新,是五間單檐硬山和三山屏牆結構。大門兩旁有一塊漢白玉鼓形上馬石,它的正面是三獅戲珠圖,背面是芙蓉錦雞圖、荷花鷺鷥圖,此物相傳是嶽麓書院的著名學生曾任兩江總督的陶澍嚴懲貪官曹百萬從曹府搬來獻給母校的。大門上方的“嶽麓書院”

匾額我們前面已經講過,現在請看大門兩旁的千古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這幅由院長袁峴岡與貢生張中階撰寫的對聯高度褒揚了嶽麓書院千百年來作爲湖湘文化的搖籃,孕育出多少具的經天緯地之才的英雄豪傑:被譽爲“一時之英才”的抗金名將吳獵,主張“官兵一體”大敗十萬金兵的功臣趙方,“忠鯁可嘉,宜得獎諡”的彭龜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文學家、史學家魏源,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爲“中興將相”的桐城——湘鄉派盟主曾國藩,收復新疆的愛國名將左宗棠,首任駐英法公使並保持了民族氣節的郭嵩燾,“欲栽大木柱長天,慧眼識“毛蔡”的楊昌濟,後來的嶽麓高足陳天華、蔡和森、鄧和森、鄧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臺牆壁上的福壽兩字暗含的藏龍臥虎之意切合。

大門之後是二門,二門至講堂兩方均爲齋舍。右側是教學齋。左側是半學齋,教學齋和半學齋反映嶽麓書院教學中“教學相長,惟教學半學”的辨證思想。。

各位朋友,請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遊覽的是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的場所,是書院教學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撰寫的。“實事求是”出自《漢書 河間獻王劉德傳》意即從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大家再看講堂大廳中央懸掛的兩塊流鎏金木匾,第一塊是“學達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賜,意思是通過學習理學可以達到恢復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說明了嶽麓書院是以理學作爲辦學傳統,到這裏來求學,可以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第二塊是“道南正脈”匾,這塊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賜,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方傳播後是正統,此匾高度評價了書院傳播理學的地位。大家請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計時壇,這是以前教師講課的地方,講壇上擺有兩把紅木雕花座椅,這是當年兩面位理學大師朱熹和張拭會講的用物。朱張會講,盛況空前,“馬飲則池水立竭。輿止則冠冕塞途”。爲經念這兩位名家,長沙至今還有“飲馬塘、”“朱張渡”等地名。講堂現有八幅對聯和諸如《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等大量碑言刻。講堂右側是湘水講經堂,左側是百泉軒等景點,請大家各自欣賞。

好,現在大家請跟我走。穿過講堂後,一個獨特的自成一體的院落呈現在大家眼前。初次遊覽的朋友們,可能認爲到講堂就到了盡頭,沒想到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層樓閣建築,居於中軸線的尾端,坐西面東雄視整個書院,這就是古代的圖書館——御書樓。御書樓始建於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開始叫書樓,後來屢建屢毀,地址搬遷了好幾個地方,名稱也改爲藏經閣、尊經閣。御書樓在清代是民間較大的一座圖書館,藏書最多的時候有用2萬多卷,制定有藏書條例,管理科學而且嚴格。今天的御書樓仍然作爲圖書館供教研人員和學生使用。現在的藏書數量已超過5萬冊,嶽麓書院名譽院長李鐵映和湖南大學顧問鄧力羣把自已的藏書捐給了嶽麓書院。大家是否還記得剛纔在講堂右側的展廳裏參預的珍藏品,其中就職有李鐵映同志的贈書。大家若想領略嶽麓學子們在學習之餘的審美情趣,請折回御書樓南側的後花園去觀鳶飛魚躍,去賞竹林冬翠,去誦白雲紅楓,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緬懷嶽麓院先賢聖哲們的業績,請轉身去御書樓北側。

現在請問大家,書院除了講學和藏書二大功能外,還具有什麼?對了,祭祀性建築羣,濂溪祠我們去仰理學箅祖周賾“出淤泥而不染”的風範,四箴亭我們去讀理學大成者程賾、程顥“四箴”文功,崇道祠我們去嘆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張試“朱張學”的影響,文廟我們去慕一代聖人“風舞於雩,詠而歸”的胸襟。朋友們,遊覽完古樸、雅緻的嶽麓書院,你是否還在仔細地品味這千年積澱的文化呢?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1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風景優美的嶽麓山參觀舉世聞名的嶽麓書院。今天,由我“客串”書院導遊,引領大家踏上這一非凡的文化書香之旅!

我們眼前的這塊“風水寶地”便是古城長沙學術氣息最濃郁的地方——嶽麓書院。它是一座寧靜優雅的庭院,有着千年波斕壯闊的歷史,它的背後所蘊含的是一種大氣、睿智,是一代又一代學子千年傳承相繼的文化夢想。庭前廊下、翹壁飛檐,那夢,是從唐代就一直延續下來的。怎麼樣,大家閉上眼,盡情地感受一下這裏清冷的風的味道,是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吧——那是有着千年不變濃濃的書香氣息呢!

嶽麓書院是一片古樸典雅的明清風格古建築羣,它坐落在風景名勝嶽麓山清風峽口,靜靜地屹立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下。它的每一進院落、每一方石碑、每一片磚瓦、每一扇雕窗,都暗藏着雋永的文化品味,是享譽中外的“千年學府”。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源地。現在,就讓我們循着古聖先賢們的足跡走進書院這亙古不變的文化氛圍中去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嶽麓書院的平面圖:在佈局上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在書院的園林中,無論是小橋流水、假山迴廊,都與講堂構成了一副渾然天成的畫面。儒道互補,莊重典雅,這正是嶽麓書院傳承千載的精神佳境。

經過懸掛“千年學府”匾的頭門就是赫曦臺,內壁兩側牆上各有一個金色大字——“福”與“壽”如龍騰虎躍,遙相呼應。

沿着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書院的大門。正上方懸掛宋真宗“嶽麓書院”御匾,“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這一千古名聯很霸氣地掛在大門上,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最輝煌的英材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大門兩旁安放的一對漢白玉抱鼓石雙面浮雕,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現在,請大家移步,擺放着兩把紅木雕花座椅的地方便是“講堂”了。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講堂正中設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爲古代老師授課的地方,上面擺兩把紅木雕花座椅,是爲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於壇上而設,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講臺之後有木質屏風,上面嵌刻山長張栻撰寫的《嶽麓書院記》,該文內容實爲古代嶽麓書院培養人才的指導思想。

講堂兩璧嵌“忠、孝、廉、節”四字石刻,據傳系朱熹手書。這四字實際上正是嶽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整、齊、嚴、肅”,與“忠、孝、廉、傑”碑相映襯,書院靈魂的脈絡始終清晰明瞭。

嶽麓書院不僅有讀書講學之所,還有一處三層建築,那便是“御書樓”。御書樓“藏”在講堂屏壁之後,現藏書已達6萬多冊,現在是湖南大學的古籍圖書館。

嶽麓書院的樓閣磚瓦閃耀着千年凝聚的智慧,帶給我們的遠不止視覺與心靈上的震撼,這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傳奇更會影響指引我們的一生!

欣賞完這幾進深深的庭院,今天我們的遊覽也接近尾聲。感謝同學們的配合,期待下一次的交流!謝謝!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2

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的是“道林三百衆,書院一千徒”的瀟湘洙泗——嶽麓書院。

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嶽麓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現佔地1.2萬平方米,掩映在嶽麓山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由門堂、亭、臺、樓、軒、齋、祠組成的古建築羣,中軸線上依次爲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北側是半學齋、文廟、湘水校經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築、南側有教學齋、百泉軒、麓山寺等到景點。

各位朋友,現在讓我們按照書院的建築佈局慢慢地走進那一種雋永的文化氛圍。書院這個名字是唐朝纔開始有的,是國家用來藏書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時演變爲講學和藏書之外,稍後就具備了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嶽麓書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經過近40年的風風雨雨的發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園1052019年),宋真宗趙恆召見嶽麓山周式,御賜“嶽麓書院”匾額,於是書院之稱開始名聞天下。嶽麓書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大家跨越頭門,仰頭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洵手跡而製成的“千年學府”匾額便是明證。走進書院,映入大家眼簾的是赫曦臺,有些朋友可能會納悶“赫曦”到底有什麼含義。關於赫曦臺的命名,是與兩位名人密切相關的。赫曦臺原建於南宋時期。乾道三年(公遠1167年),著名理學家朱熹從福建來到嶽麓書院,與當時另一位著名理學家,嶽麓書院主教張拭(代山長)進行學術交流,兩位名家經常相約登嶽麓山觀日出,每當看到朝陽光芒四射,朱熹就對張拭說“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於是把嶽麓山峯命名爲赫曦峯,張拭築臺,朱熹題“赫曦臺”。現在大家看到的赫曦臺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結構,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戲臺。大家拾級而上,可以看到臺左右兩壁檐上還保留有清乾隆年間修建時的戲劇故事雕塑,左邊有《拾玉鐲》,右邊有《秋胡戲妻》等到較具有藝術價值的雕塑,可見,當時的書院的師生除了清苦的學習外,還有豐富的課餘活動,儒家士人既嚴謹又閒適的思想也略見一斑。現在,大家請看臺左邊牆壁上近丈高的“壽”字,此字用二筆寫成,形如龍蛇盤繞,柔中帶剛,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們傳爲仙蹟。關於此字的形成,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2019年),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在書院舉行重赴鹿鳴宴宴會(鹿鳴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請科舉考試中的考官和中試的學生的宴會,因爲宴會上通常都演奏《詩經 鹿鳴》從而得名。重赴鹿鳴宴是指鹿鳴宴六十年後而舉行的宴會),這天,達官貴人、科場舉子云集嶽麓書院,大家談古論今,吟詩作賦,熱鬧非凡,正當興頭,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腳着草鞋的老道人來到院內,自稱前來赴宴,那些士人見來者只不過是一個無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寫幾個字,道人當然明白其中之意,隨手拿起牆邊的掃帚,伸入黃泥水中,將掃把一舉,唰!唰!兩筆寫下丈多高的“壽”字,然後把掃帚一丟揚長而去。院長羅典在驚歎之餘曾託人*尋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後來羅典在右邊的牆壁上補書了一個“福”與“壽”對稱。大家現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筆寫成,筆力強勁,形如猛虎下山。“福、壽”二字如龍騰虎躍,暗含嶽麓書院是藏龍臥虎之地。但嶽麓書院到底藏了什麼龍,臥了哪隻虎,我們稍後再講。

沿着砌石的中軸線往前走,現在我們站在書院的大門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門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19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進行過翻新,是五間單檐硬山和三山屏牆結構。大門兩旁有一塊漢白玉鼓形上馬石,它的正面是三獅戲珠圖,背面是芙蓉錦雞圖、荷花鷺鷥圖,此物相傳是嶽麓書院的著名學生曾任兩江總督的陶澍嚴懲貪官曹百萬從曹府搬來獻給母校的。大門上方的“嶽麓書院”匾額我們前面已經講過,現在請看大門兩旁的千古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這幅由院長袁峴岡與貢生張中階撰寫的對聯高度褒揚了嶽麓書院千百年來作爲湖湘文化的搖籃,孕育出多少具的經天緯地之才的英雄豪傑:被譽爲“一時之英才”的抗金名將吳獵,主張“官兵一體”大敗十萬金兵的功臣趙方,“忠鯁可嘉,宜得獎諡”的彭龜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文學家、史學家魏源,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爲“中興將相”的桐城——湘鄉派盟主曾國藩,收復新疆的愛國名將左宗棠,首任駐英法公使並保持了民族氣節的郭嵩燾,“欲栽大木柱長天,慧眼識“毛蔡”的楊昌濟,後來的嶽麓高足陳天華、蔡和森、鄧和森、鄧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臺牆壁上的福壽兩字暗含的藏龍臥虎之意切合。大門之後是二門,二門至講堂兩方均爲齋舍。右側是教學齋。左側是半學齋,教學齋和半學齋反映嶽麓書院教學中“教學相長,惟教學半學”的辨證思想。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多次寓居半學齋從事革命活動。

各位朋友,請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遊覽的是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的場所,是書院教學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撰寫的。“實事求是”出自《漢書 河間獻王劉德傳》意即從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實事求是”給青年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同志逐漸豐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成爲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這是嶽麓書院文化對近代中國革命的最大貢獻。大家再看講堂大廳中央懸掛的兩塊流鎏金木匾,第一塊是“學達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賜,意思是通過學習理學可以達到恢復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說明了嶽麓書院是以理學作爲辦學傳統,到這裏來求學,可以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第二塊是“道南正脈”匾,這塊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賜,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方傳播後是正統,此匾高度評價了書院傳播理學的地位。大家請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計時壇,這是以前教師講課的地方,講壇上擺有兩把紅木雕花座椅,這是當年兩面位理學大師朱熹和張拭會講的用物。朱張會講,盛況空前,“馬飲則池水立竭。輿止則冠冕塞途”。爲經念這兩位名家,長沙至今還有“飲馬塘、”“朱張渡”等地名。講堂現有八幅對聯和諸如《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等大量碑言刻。講堂右側是湘水講經堂,左側是百泉軒等景點,請大家各自欣賞。黨和領導人江、李鵬、喬石、李瑞環和華、胡耀幫、彭真、王震等前領導人均視察過嶽麓書院並揮毫潑墨,使書院更添迷人的光彩,所以講堂右側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展示黨和領導人及海內外知名人士的照片和題詞,國務院總理李鵬“楚材斯盛”的題詞便高度評價了嶽麓書院的地位。

好,現在大家請跟我走。穿過講堂後,一個獨特的自成一體的院落呈現在大家眼前。初次遊覽的朋友們,可能認爲到講堂就到了盡頭,沒想到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層樓閣建築,居於中軸線的尾端,坐西面東雄視整個書院,這就是古代的圖書館——御書樓。御書樓始建於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開始叫書樓,後來屢建屢毀,地址搬遷了好幾個地方,名稱也改爲藏經閣、尊經閣。御書樓在清代是民間較大的一座圖書館,藏書最多的時候有用2萬多卷,制定有藏書條例,管理科學而且嚴格。今天的御書樓仍然作爲圖書館供教研人員和學生使用。現在的藏書數量已超過5萬冊,嶽麓書院名譽院長李鐵映和湖南大學顧問鄧力羣把自已的藏書捐給了嶽麓書院。大家是否還記得剛纔在講堂右側的展廳裏參預的珍藏品,其中就職有李鐵映同志的贈書。大家若想領略嶽麓學子們在學習之餘的審美情趣,請折回御書樓南側的後花園去觀鳶飛魚躍,去賞竹林冬翠,去誦白雲紅楓,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緬懷嶽麓院先賢聖哲們的業績,請轉身去御書樓北側。

現在請問大家,書院除了講學和藏書二大功能外,還具有什麼?對了,祭祀性建築羣,濂溪祠我們去仰理學箅祖周賾“出淤泥而不染”的風範,四箴亭我們去讀理學大成者程賾、程顥“四箴”文功,崇道祠我們去嘆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張試“朱張學”的影響,文廟我們去慕一代聖人“風舞於雩,詠而歸”的胸襟。朋友們,遊覽完古樸、雅緻的嶽麓書院,你是否還在仔細地品味這千年積澱的文化呢?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3

中午,火辣辣的太陽讓人很不舒服,但我的心情卻異常激動,因爲今天,我又將迎來一場旅行。1:40,我登上了去長沙的飛機。

三點半,飛機開始下降了。在模糊的雲層下,我逐漸地看清了這個陌生城市的真面目。地面上是一片片綠色的田野,中間有幾條藍帶,應該是幾條潺潺的小溪。幾座房子立在稻田中央。我的遐想還沒有結束,飛機就在一陣轟鳴聲中降落了。我們下了飛機,匆匆拿完行李,導遊已在出口外等候。我們出了機場,一股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裏面還夾雜着些許清鮮的露水氣息。這裏路旁的樹木綠的新鮮,綠的透亮,綠的令人心曠神怡。上了車,我們就前往第一個景點——嶽麓書院。

經過50分鐘,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這個書院的名氣可不小,它是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在1926年正式定名爲湖南大學。經導遊說,目前湖南幾個較好大學的前身都是它呢!我們進了書院的大門,首先看見了一道門,上面有一幅對聯“惟楚有才,於斯爲盛”,橫批就是“嶽麓書院”。這對聯還有一段故事呢!這幅對聯是很早以前題的,1643年書院毀於戰火後,只留下了一邊“惟楚有才”,另一邊不知去向。現在的下聯是修建書院的人隨口對的,最終就題寫在門上了。這幅對聯的意思是“楚國有許多有人才的人,而這裏是最多的”。跨過這道門,還有一個二門,也貼了一幅對聯“納於大麓,藏之名山”。接着,纔到了講堂。這講堂上面講過課、聽過課的古代賢人都不少,比如說朱熹、王陽明、張軾等都曾當過這裏的老師,左宗棠、曾國藩、熊希齡等等都在這裏求學,可真是人才輩出呀!講堂門前掛了一塊匾,裏面掛了兩塊匾。門前的匾寫的是“實事求是”,這不但是人的一種品質,還是一種基本素養,嶽麓書院也把它作爲院訓。而講堂裏的兩塊匾分別是“學達性天”,它是康熙皇帝御賜的;還有一塊是:“道南正脈”,是乾隆皇帝御賜的。講堂有一個臺子,上面擺着兩把大交椅和一張桌子,是老師講課用的,正後方題有《嶽麓書院記》。可是下面卻空空蕩蕩,怎麼沒有學生的座位呢?原來,古代的學生都是席地而坐聽老師講課的。講堂裏,還有許多書法、碑刻、匾,都是歷代山長(相當於校長)或著名學子成名後題寫的。接着,我們看了學生的自修室、師生的寢室。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書院得名“嶽麓書院”,是因爲修建在嶽麓山腳下。所以,這裏的空氣異常清新,天空異常晴朗,書院內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漫步於小道間,讓人感覺非常愉快。

出了嶽麓書院,我們返回了酒店。晚上,我們前往了長沙最繁華的步行街,雖然已經是晚上_點,但步行街仍然燈火通明,人羣熙熙攘攘,比濟南繁華得多。我也體會到了這個城市的另一面。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加遊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爲大家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嶽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瞭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嶽麓書院大門口)

經過一千多年曆史的發展,沉積在嶽麓書院各種建築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嶽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嶽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嶽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築都位於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佈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佈局按順序遊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嶽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嶽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於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爲“赫曦”,後來,張栻便在此修築發一個戲臺,名爲“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於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後,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爲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名爲鹿鳴宴,因爲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小雅?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後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嶽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並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着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衆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衆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牆,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餘高的“壽”字。衆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爲,羅典後悔不已,託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爲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爲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牆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麼?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爲“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着嶽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後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餘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着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於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採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於國家動盪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後,國家比較安定,於是採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於世,於是便召見了周式並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繫着嶽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嶽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嶽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爲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擡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嶽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複製的。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5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遊覽,很高興能作爲大家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就是嶽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擡頭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嶽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從嶽麓書院的這幅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

這裏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嶽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栻就在這裏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沿着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大家請擡頭看一下大門上面“嶽麓書院”這塊匾,是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下聯“於斯爲盛”出自《論語》。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後來因爲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

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學院的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爲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裏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爲,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裏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最裏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爲了表彰嶽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後的正統。匾爲原物,這裏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着兩把椅子是爲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爲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裏藏書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圖書館,我們今天的遊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謝謝大家!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6

嶽麓書院是古代漢族書院建築,屬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歷經千年,絃歌不絕,被世稱“千年學府”,現爲湖南大學下屬學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幾篇關於嶽麓書院的導遊詞,希望大家喜歡!

嶽麓書院創辦於北宋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國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它經歷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在清光緒二十九年,即192019年,改製爲湖南高等學堂。以後多次更名和調整,於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期間歷時千年,絃歌不絕,故稱“千年學府”。

門前的對聯“千百年楚才導源於此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寫。它概括了嶽麓書院在培育人才和發展學術方面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進入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誌。嶽麓書院目前是國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所古代書院。中國書院始於唐朝,當時只是藏書、讀書和編書的地方。北宋時期,統治者實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勵民間辦學,書院的教育功能凸現出來,並得以迅速發展,成爲與政府辦的官學,民間辦的私學並存的一種新的教育制度。當時,最著名的書院有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蒿陽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麓書院和長沙的嶽麓書院等四所。但是隻有嶽麓書院延續辦學千年,發展成現代的大學--湖南大學。所以嶽麓書院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的縮影。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7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遊覽,很高興能作爲大家這次遊覽的導遊,嶽麓書院導遊詞。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就是嶽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擡頭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嶽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從嶽麓書院的這幅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

這裏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嶽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栻就在這裏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沿着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大家請擡頭看一下大門上面“嶽麓書院”這塊匾,是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下聯“於斯爲盛”出自《論語》。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爲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後來因爲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

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學院的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爲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裏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爲,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裏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最裏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爲了表彰嶽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後的正統。匾爲原物,這裏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着兩把椅子是爲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爲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裏藏書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圖書館,我們今天的遊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謝謝大家!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8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加遊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爲大家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嶽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有一定的瞭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嶽麓書院位於嶽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嶽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爲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嶽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7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嶽麓書院舉行1010週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嶽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曆史的發展,沉積在嶽麓書院各種建築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嶽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嶽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佈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築都位於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佈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佈局按順序遊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沿着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於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採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裏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嶽衡山,因爲衡山的72峯,回雁爲首,嶽麓爲尾,“麓”爲尾的意思,即南嶽的最未一峯。

嶽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嶽麓山也因爲有了嶽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爲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於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嶽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嶽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爲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爲嶽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嶽麓書院作爲教學作用的地方。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餘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築爲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後遺存下來的。

下面我們將參觀嶽麓書院建築三大功能的最後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築,它們位於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築羣,它是嶽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爲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於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啓發後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聖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於嶽麓書院教育有着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聖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七年級、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爲壯觀。

嶽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遊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嶽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嶽麓書院的導遊詞 篇19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長沙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的是“道林三百衆,書院一千徒”的瀟湘洙泗——嶽麓書院。

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嶽麓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現佔地1.2萬平方米,掩映在嶽麓山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由門堂、亭、臺、樓、軒、齋、祠組成的古建築羣,中軸線上依次爲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北側是半學齋、文廟、湘水校經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築、南側有教學齋、百泉軒、麓山寺等到景點。

各位朋友,現在讓我們按照書院的建築佈局慢慢地走進那一種雋永的文化氛圍。書院這個名字是唐朝纔開始有的,是國家用來藏書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時演變爲講學和藏書之外,稍後就具備了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嶽麓書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經過近40年的風風雨雨的發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園1052019年),宋真宗趙恆召見嶽麓山周式,御賜“嶽麓書院”匾額,於是書院之稱開始名聞天下。嶽麓書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大家跨越頭門,仰頭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洵手跡而製成的“千年學府”匾額便是明證。走進書院,映入大家眼簾的是赫曦臺,有些朋友可能會納悶“赫曦”到底有什麼含義。

關於赫曦臺的命名,是與兩位名人密切相關的。赫曦臺原建於南宋時期。乾道三年(公遠1167年),著名理學家朱熹從福建來到嶽麓書院,與當時另一位著名理學家,嶽麓書院主教張拭(代山長)進行學術交流,兩位名家經常相約登嶽麓山觀日出,每當看到朝陽光芒四射,朱熹就對張拭說“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於是把嶽麓山峯命名爲赫曦峯,張拭築臺,朱熹題“赫曦臺”。現在大家看到的赫曦臺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結構,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戲臺。大家拾級而上,可以看到臺左右兩壁檐上還保留有清乾隆年間修建時的戲劇故事雕塑,左邊有《拾玉鐲》,右邊有《秋胡戲妻》等到較具有藝術價值的雕塑,可見,當時的書院的師生除了清苦的學習外,還有豐富的課餘活動,儒家士人既嚴謹又閒適的思想也略見一斑。現在,大家請看臺左邊牆壁上近丈高的“壽”字,此字用二筆寫成,形如龍蛇盤繞,柔中帶剛,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們傳爲仙蹟。關於此字的形成,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傳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2019年),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在書院舉行重赴鹿鳴宴宴會(鹿鳴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請科舉考試中的考官和中試的學生的宴會,因爲宴會上通常都演奏《詩經 鹿鳴》從而得名。重赴鹿鳴宴是指鹿鳴宴六十年後而舉行的宴會),這天,達官貴人、科場舉子云集嶽麓書院,大家談古論今,吟詩作賦,熱鬧非凡,正當興頭,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腳着草鞋的老道人來到院內,自稱前來赴宴,那些士人見來者只不過是一個無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寫幾個字,道人當然明白其中之意,隨手拿起牆邊的掃帚,伸入黃泥水中,將掃把一舉,唰!唰!兩筆寫下丈多高的“壽”字,然後把掃帚一丟揚長而去。院長羅典在驚歎之餘曾託人*尋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後來羅典在右邊的牆壁上補書了一個“福”與“壽”對稱。大家現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筆寫成,筆力強勁,形如猛虎下山。“福、壽”二字如龍騰虎躍,暗含嶽麓書院是藏龍臥虎之地。但嶽麓書院到底藏了什麼龍,臥了哪隻虎,我們稍後再講。

沿着砌石的中軸線往前走,現在我們站在書院的大門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門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19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進行過翻新,是五間單檐硬山和三山屏牆結構。大門兩旁有一塊漢白玉鼓形上馬石,它的正面是三獅戲珠圖,背面是芙蓉錦雞圖、荷花鷺鷥圖,此物相傳是嶽麓書院的著名學生曾任兩江總督的陶澍嚴懲貪官曹百萬從曹府搬來獻給母校的。大門上方的“嶽麓書院”匾額我們前面已經講過,現在請看大門兩旁的千古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這幅由院長袁峴岡與貢生張中階撰寫的對聯高度褒揚了嶽麓書院千百年來作爲湖湘文化的搖籃,孕育出多少具的經天緯地之才的英雄豪傑:被譽爲“一時之英才”的抗金名將吳獵,主張“官兵一體”大敗十萬金兵的功臣趙方,“忠鯁可嘉,宜得獎諡”的彭龜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文學家、史學家魏源,被清朝統治階級稱爲“中興將相”的桐城——湘鄉派盟主曾國藩,收復新疆的愛國名將左宗棠,首任駐英法公使並保持了民族氣節的郭嵩燾,“欲栽大木柱長天,慧眼識“毛蔡”的楊昌濟,後來的嶽麓高足陳天華、蔡和森、鄧和森、鄧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臺牆壁上的福壽兩字暗含的藏龍臥虎之意切合。

大門之後是二門,二門至講堂兩方均爲齋舍。右側是教學齋。左側是半學齋,教學齋和半學齋反映嶽麓書院教學中“教學相長,惟教學半學”的辨證思想。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多次寓居半學齋從事革命活動。

各位朋友,請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遊覽的是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的場所,是書院教學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撰寫的。“實事求是”出自《漢書 河間獻王劉德傳》意即從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實事求是”給青年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同志逐漸豐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成爲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這是嶽麓書院文化對近代中國革命的最大貢獻。大家再看講堂大廳中央懸掛的兩塊流鎏金木匾,第一塊是“學達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賜,意思是通過學習理學可以達到恢復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說明了嶽麓書院是以理學作爲辦學傳統,到這裏來求學,可以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

第二塊是“道南正脈”匾,這塊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賜,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方傳播後是正統,此匾高度評價了書院傳播理學的地位。大家請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計時壇,這是以前教師講課的地方,講壇上擺有兩把紅木雕花座椅,這是當年兩面位理學大師朱熹和張拭會講的用物。朱張會講,盛況空前,“馬飲則池水立竭。輿止則冠冕塞途”。爲經念這兩位名家,長沙至今還有“飲馬塘、”“朱張渡”等地名。講堂現有八幅對聯和諸如《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等大量碑言刻。講堂右側是湘水講經堂,左側是百泉軒等景點,請大家各自欣賞。黨和領導人李鵬、喬石、李瑞環和胡耀幫、彭真、王震等前領導人均視察過嶽麓書院並揮毫潑墨,使書院更添迷人的光彩,所以講堂右側有一個專門的展廳,展示黨和領導人及海內外知名人士的照片和題詞,國務院總理李鵬“楚材斯盛”的題詞便高度評價了嶽麓書院的地位。

好,現在大家請跟我走。穿過講堂後,一個獨特的自成一體的院落呈現在大家眼前。初次遊覽的朋友們,可能認爲到講堂就到了盡頭,沒想到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層樓閣建築,居於中軸線的尾端,坐西面東雄視整個書院,這就是古代的圖書館——御書樓。御書樓始建於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開始叫書樓,後來屢建屢毀,地址搬遷了好幾個地方,名稱也改爲藏經閣、尊經閣。御書樓在清代是民間較大的一座圖書館,藏書最多的時候有用2萬多卷,制定有藏書條例,管理科學而且嚴格。今天的御書樓仍然作爲圖書館供教研人員和學生使用。現在的藏書數量已超過5萬冊,嶽麓書院名譽院長李鐵映和湖南大學顧問鄧力羣把自已的藏書捐給了嶽麓書院。大家是否還記得剛纔在講堂右側的展廳裏參預的珍藏品,其中就職有李鐵映同志的贈書。大家若想領略嶽麓學子們在學習之餘的審美情趣,請折回御書樓南側的後花園去觀鳶飛魚躍,去賞竹林冬翠,去誦白雲紅楓,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緬懷嶽麓院先賢聖哲們的業績,請轉身去御書樓北側。

現在請問大家,書院除了講學和藏書二大功能外,還具有什麼?對了,祭祀性建築羣,濂溪祠我們去仰理學箅祖周賾“出淤泥而不染”的風範,四箴亭我們去讀理學大成者程賾、程顥“四箴”文功,崇道祠我們去嘆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張試“朱張學”的影響,文廟我們去慕一代聖人“風舞於雩,詠而歸”的胸襟。朋友們,遊覽完古樸、雅緻的嶽麓書院,你是否還在仔細地品味這千年積澱的文化呢?

提到湖南長沙,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古代四大學堂之一的“嶽麓書院”了。它深藏於嶽麓山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上了幾級臺階,就到達嶽麓書院的山門了。同樣是山門,這裏卻是別具一格:山門前有兩個參天大樹遮蓋住房檐,房檐下立着“嶽麓山莊”的書院匾額,兩邊還有一副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這匾額和對聯的學問可大了,它是由宋真宗親筆題寫的。

走進山門,就看見高高的“御書樓”。咦,屋頂怎麼有兩把“尚方寶劍”?經過導遊介紹才知道這樣做是有兩個目的,第一個原因是使用方面的——防雷;第二個原因是鎮物使用。傳說屋頂上那兩隻非龍非鳳的動物是這座樓的守護神,可因爲它們太淘氣,到處去玩,不好好看護樓,引起事故,因此拿這兩隻寶劍鎮住它們。

御書樓的前面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金魚池。據說從書院始建就有了,直到現在還完好無損。只是魚池邊生了許多青苔,一不小心就會滑倒。魚池旁邊的大榕樹陪伴着御書樓,那濃濃的學堂氣也讓我陶醉其中。

書院的長廊也很特別,瓦一片疊着一片,隔一段就有一個飛檐。飛檐上是十二生肖。看,小老鼠正在刨地,農田上的老牛此刻沒有耕地,正在輕鬆的吃草呢。

走過長廊,順着山間小路,不一會兒就來到了著名的“愛晚亭”。我驚奇的獲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原來是在這裏呀!亭子的匾還是毛澤東爺爺題的字呢!

嶽麓書院和其他名勝古蹟一樣有自己的特點:山門充滿無限的書卷氣,御書樓的“寶劍”和魚池爲它帶來了風采,長廊上的十二生肖各顯奇特,愛晚亭的詩句帶了了一絲詩情畫意。真是湖南名勝中不可缺少的一顆星星。

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國家4A級風景名勝的嶽麓山風景區,有着悠久的歷史,歷經宋、元、明、清四個朝代。膾炙人口的梁山伯與祝音臺的神話故事就發生在嶽麓書院。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所以,我們才決定把全家暑假旅遊的第一站定在這裏。

嶽麓書院的正門正對着嶽麓山的愛晚亭。而最吸引我們的是門上所書的“嶽麓書院”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令我不禁肅然起敬,感嘆着祖國的書法文化。大門兩旁懸掛有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爲盛”。我們進了大門後,裏面的美麗風景美不勝收,十分奪目。書院周圍綠樹環繞,空氣清新,大大消減了剛纔的莊嚴氣氛。兩座石橋橫跨在溪上,伴着潺潺的流水。首先我們參觀了碑廊,裏面有大量的碑匾,比如,“程子四箴碑”、 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等等,記載着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我還從歷史館裏瞭解到,從這裏教出了許多著名學子:曾國藩、左宗棠、楊昌濟、毛澤東等人,他們都曾經在這裏學習和任教。他們爲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爲中國的革命事業做了很大的努力。因爲這些被嶽麓書院教出的著名學子,才使得嶽麓書院變的遠近聞名,人人皆知。

接着我們又參觀了文廟。文廟分爲照壁、門樓、大成門、大成殿、兩廡、崇聖寺、明倫堂等多個部分,是嶽麓書院用來祭祀孔子的地方。文廟裏面有孔子的塑像,那是孔子給孩子們教書時的形象,讓我對孔子多了幾分敬意。

我們從後門出來,今天收穫可真大啊,既在嶽麓書院裏面瞭解到了很多中國的歷史文化,又讓我認識了很多名人,真是一舉兩得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