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廟導遊詞400字範文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5W

高廟位於寧夏中衛城北,接連城牆的高臺上。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稱"新廟"。本文是高廟導遊詞範文,僅供參考。

高廟導遊詞400字範文3篇

高廟導遊詞400字範文一:

古城中衛城北建在接連城牆的高臺上的雄偉古建築——高廟,格外引人注目。高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稱“新廟”。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20xx年)秋,因地震坍塌重建,後經道光二年、咸豐三年、光緒八年續建,改稱“玉皇閣”。民國初年增建後,改稱“高廟”,建築面積達2510平方米,是一處造型完整、氣魄壯美的古建築羣。

高廟坐北朝南。前院爲保安寺,進入山門,耀眼的單檐歇山頂大雄寶殿正面屹立;兩側廂房、地藏宮、三霄宮和3座配殿各具特色。保安寺後就是高廟主體建築。沿24級青磚鋪砌的臺階而上,高廟磚雕牌坊聳立眼前。牌坊立的一幅對聯十分有趣。上聯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裏;下聯是: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橫批是:無上法橋。過南天門,達中樓。中樓靈巧別緻,六角三重檐四面坡頂分三層疊合。途中兩側有東西天池和磚砌天池,分別有飛橋同南天門相連,渾然一體。中樓上層塑的太白金星像,肅穆尊嚴;中層塑的觀音像,寧靜慈善;下層繪的二十八宿,各展風采。最後,是分上中下三層而設的五嶽玉皇、聖母寶殿。下層正面是五嶽廟,東有三宮殿,西有祖師殿;中層正中塑有玉皇像,後樓爲大成殿,祀孔子;上層正面爲瑤池宮,東西兩側爲三教宮。三殿底層東西兩側的文武樓別是一番景色:文樓塑文昌,身騎四不象怪獸;武樓塑關公,騎赤兔追風馬。文武樓下層的龍王宮,塑四海龍王,神態各異,功力超羣,令人敬慕。磚牌坊下面的地獄宮,繪滿了各種怪像,或青面紅發,或鋸齒獠牙,或面目猙獰,或神態從容……整個繪畫想象豐富,結構嚴謹,色彩鮮豔,筆法細膩,顯示了民間藝人不同凡響的高超技藝。

十分可惜,高廟1700多個彩塑造像和大量彩畫在動盪年代,遭到了破壞,如今,雖補塑了不少彩像,但遠不及矣! 高廟的主要建築都位於一條中軸線上。層層相因,逐步增高;輔助建築位於兩側,均衡對稱。在僅 20xx餘平方米的高臺上,建築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等各種類型、不同風格的殿宇。整個建築羣重樓疊閣,亭廊相連,飛檐相啄,迴環曲折,緊湊而富於變化,真是寧夏古建築中的傑作。

高廟導遊詞400字範文二:

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新歐亞大陸橋的“金腰帶”上,鑲嵌着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位於寧夏中西部的“新中衛”!

親愛的各位遊客朋友,歡迎您來到多彩中衛,我是您本次中衛之旅的導遊×××,很榮幸爲您服務。廣東導遊誇美味,桂林導遊贊山水;杭州導遊詩想隨,濟南導遊詠泉水;西安導遊一張嘴,北京導遊跑斷腿;新疆導遊長的美,中衛導遊唱的好。我就是那個既能說又能唱的導遊,我的工作理念是:放眼全球,獻身旅遊;廣交朋友,其樂無窮!我的導遊方針是:唱歌跟着感覺走,旅遊跟着小X走。請大家跟着我一起出發,走進“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 中衛概況:

在中國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中衛,但在世界上,中衛其實早已揚名。它是寧夏西北的一個小城市,在騰格裏沙漠南緣,但有一個名稱世界都知道,“治沙名城、世界沙都”。

地處“西陲要路”、黃河金岸的中衛,地勢險要,自古就是塞上古城、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驛站,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商販們在這裏補給,然後走進茫茫騰格裏沙漠。它以寬大的胸懷接納和安撫着一隊又一隊穿越沙漠而來的疲憊的駱駝商隊。 中衛土地肥沃,特產豐饒,是黃河中上游第一個自流灌溉市,素有“天下黃河富寧夏,首富中衛”之說。曾經的絲綢古道上悠揚的駝鈴傳遞着“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情懷;

中衛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是中國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業的城市。這裏地處祖國版圖的中軸線上,可謂不東不西;海拔1200米,可謂不高不低;夏不酷熱,冬不嚴寒,可謂不冷不熱。

中衛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自秦漢以來,建制沿革,承續千年;社會經濟,逐代昌興;人文教化,源流不息;興文重教,俊彥輩出;科甲聯芳,華章充棟。歷代名流墨客,多遊歷、駐賞於此地,題詩詠詞,留下了千古絕唱,爲這方熱土增添了耀眼的光環。

20xx年,中衛撤縣建市,現轄沙坡頭區、中寧縣、海原縣,面積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萬。中衛自建市以來,迸發出青春活力,開始了建設和諧富裕新中衛的精彩跨越。如果大家問我中衛到底有多美,聽我給你細道來。

中衛有“六好”:中衛是沙漠水城。集大河之舞、沙漠之魅、絲路之魂、党項之根、生態之秀、城市之美於一身。這裏臨黃河而建,依騰格裏沙漠而居,地理形勝險峻,自然風光獨特,山河環依,鍾靈蘊秀,土地肥沃,物華天寶。構成了“城在水中、園在城中、水景相融、水綠環繞”的塞上綠城,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再現“塞上江南水鄉”的自然風光。這是中衛的第一好,好美。中衛是綿繡之地。滔滔黃河流淌着千秋農耕文明的血脈;巍巍香山承載着風土民情的厚重;浩瀚大漠張揚着闊宏傲然的雄風;碧海林網繡織着生態清幽的畫屏。奇偉沙坡頭展現着沙與水亙古千年的和諧;鐵籠穿沙向中外宣示着麥草方格的奇蹟;神祕巖畫雋刻着祖先崇拜的圖騰;高廟勝景凝結着儒釋道文化的精髓;党項村落沉積着民族融合的淵源;蘇武石窟傳頌着賢達愛國的情懷;石空燈火見證着絲綢古道的繁榮;天都行宮演繹着西夏興衰的歷史。。。。。。天地之造化,聚靈於一域;萬千之風韻,薈萃於斯地。這些令人賞心悅目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孕育了中衛神奇的魅力,也成爲中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這是中衛的第二好,好看。中衛是浪漫沙都。“中國最美麗的五大沙漠之一”、“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沙坡頭,大漠乘駝、沙海衝浪、皮筏漂流、飛越黃河、激情滑沙、自駕越野,走進騰格里,輕鬆玩大漠。西北首家高檔木屋別墅休閒度假區——金沙島,金黃柔軟的沙灘,潔淨清澈的湖水,蜿蜒迂迴的棧道,連片如氈的綠茵,構成了一幅風光旖旎、風景迷人的海濱圖畫。遠離城市的喧鬧、靜靜地休息、迴歸自然、品味人生。住歐式木質別墅感受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這是中衛的第三好,好玩。中衛是一塊神奇的熱土,是一部具有深邃韻味的寶典(中衛是文化寶典)。綜觀中衛歷史,一路流淌而來的是黃河文化、治沙文化、絲路文化、邊塞文化、遊牧文化、移民文化,這些多元文化元素,經過長期碰撞、融匯、積澱、錘鍊、兼地方氣息和時代風貌。這是中衛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中衛的第四好,好奇。中衛是花兒杞鄉。海原境內流傳最廣泛的民間歌謠“花兒”,歌聲情韻悠揚,高亢婉轉,比興抒懷,託物言情,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極爲濃郁。“花兒”反映了當地人勞動生活、歷史傳說、愛情故事、生活哲理等。它造就了一代西部歌王王洛賓,王洛賓也曾感慨深深地說:“最美的旋律、最美的詩就在西部,就在自己的國土上。大西北的名歌有着歐美無法比擬的韻味和魅力”!

中衛話是全國最優美的語言之一,動聽、有節奏、富有表現力,易於引起對方聽話的興趣,因爲這是多種民族語言經過千百年的交匯而形成的。據說是唐朝國語。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可以給您來一段。這是中衛的第五好,好聽。中衛是硒砂瓜之鄉、枸杞之都。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富饒的物產資源,給飲食文化添上了濃郁的一筆。得黃河之惠澤,物產豐庶,土地肥沃,豬羊滿圈,雞鴨成羣,牛肥馬壯,瓜果飄香。特別是黃河鯉魚、黃河鴿子魚、香山羊羔肉等聞名遐邇,品種繁多,葷素皆有,色香味美,各具特色。來過此地的人無不稱讚“物美價廉,留香齒頰,別有風味”。 這裏還有石頭縫裏長出的“硒砂瓜”,香飄千萬家;這裏是“中國枸杞之鄉”,紅紅的枸杞演繹着健康幸福的生活。這是第六好,好吃。中衛到底有多美,要多美、有多美。 中衛的三張名片:

金色名片:中衛兩面臨沙,“沙漠”是她最強烈的形象元素,它卓越的治沙成果享譽國內外。騰格裏沙漠因其沙粒細、顏色金黃且浩瀚無垠而被譽爲“金色之海”。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裏沙漠和第二大河流—黃河在中衛交匯,相親相依。浩瀚騰格裏沙漠綿延黃河之陽,巍巍香巖山橫亙黃河之陰,一水中分,繪就了一幅天然“太極圖”,形成了黃河與沙漠、沙漠與綠洲、人類與自然亙古千年和諧相處的絕版美景,這就是全國首批5A級景區“沙坡頭”,美國地理雜誌稱之爲“世界奇觀”,中國旅遊界專家稱之爲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

紅色名片:中衛市是以“紅”聞名天下的。被譽爲“世界枸杞之都”、“中國硒砂瓜之鄉”。位於中衛市東部的中寧縣,四面青山環抱,黃

第三張名片:綠色名片。中衛市綠地面積達1400萬平方米,爲了給市民創造一個宜居、休閒、生態美的居住環境,中衛秉承“環境就是資源、生態就是資本”的理念,發展不忘環境保護,保護環境促進發展,堅持以綠爲美、以水爲源、以淨爲榮、以善爲尚、以人爲本,將黃河融入城市,讓城市擁抱黃河,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色青山。開發建設了香山湖、應理湖等生態環境景觀,新建了城市景觀水系、五館一中心等城市地標性工程,騰格裏沙漠溼地保護項目,不但阻止了騰格裏沙漠的南侵,還相當於一個加溼器,提升了城市空氣質量,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這些黃河溼地保護開發項目曾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建設傑出貢獻獎”、“中國最佳綠色生態城市”。 現在,一個生態秀美、和諧富裕、充滿發展活力的新中衛正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高廟導遊詞400字範文三:

中衛高廟位於中衛縣城北.建在接連城牆的高臺上(包括高臺下的保安寺)。經歷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爲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羣,表現出寧夏古建築的風貌。它與“大漠奇觀”齊名,是中衛兩大景觀之一。

高廟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廟的磚雕牌坊上有一副對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裏;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橫批是:“無上法橋”。廟裏供奉不僅有佛、菩薩,還有玉皇、聖母、文昌、關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濟濟一堂。

高廟前有保安寺,山門朝南,兩側建有廂房,正面爲單檐歇山頂的大雄寶殿。殿後爲高廟,有24級臺階,拾級而上,經牌坊、南天門、中樓,最後是高達三層的五嶽、玉皇、聖母殿。這些主要建築,都在一條中軸線上,氣勢雄偉。在高廟主體建築的兩側,還有鐘樓、鼓樓、文樓、武樓、靈官殿,地藏殿等配殿。在僅20xx餘平方米的高臺上,建造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等各種類型的殿宇。整個建築羣重樓疊閣,亭廊相連,翼角高翹,構成了迂迴曲折的內外空間,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寧夏古建築的精湛的藝術風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