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導遊詞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4W
本文目錄雲南導遊詞雲南迪慶香格里拉導遊詞雲南龍門旅遊景點導遊詞雲南龍門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第一魅力名鎮——和順旅遊。

雲南導遊詞4篇

騰衝概況

騰衝位於雲南西部邊陲,是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騰衝歷史悠久,西漢時爲滇越國,東漢屬永昌郡,元明清時先後設署府、州、縣等。曾經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要衝,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王朝都派重兵把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被稱爲“極邊第一城”。

區內的火山和地熱景觀以其獨特的風采享譽海內外,被列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爲紀念滇西抗戰而建的“國殤墓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還有道教聖地——雲峯山、北海溼地自然保護區、疊水河瀑布及大樹杜鵑王等景點;還有以“華僑之鄉”“書香名裏”“文化之津”“商賈重地”馳名中外著名的僑鄉——和順鄉。

和順概況

和順古名陽溫暾,因有河流順村而過,更名爲“河順”。後借“雲涌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定名爲“和順”,寄託了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和順位於騰衝城西3公里,它有3個行政村,佔地17平方公里。全鎮有l 300多戶,6 000多人,歷史文化悠久,以華僑出國歷史長、僑屬多而成爲我省著名的僑鄉。

和順自然環境優越,氣候溫和,花木茂盛,古建築保存較多,和順古老的民居建築和淳樸的民風、傳統民俗一起歷經了600多年風雨,世代文化的積澱和多元文化的薰陶,鑄就了邊遠古鎮的風采。

XX年,被《中國國家地理》《時尚旅遊》等聯合推薦爲“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XX年和順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榜首,並奪得唯一的“中國魅力名鎮年度大獎”。XX年被評爲中國最美的十個小鎮之一。

歷史

據考古材料證實,新石器晚期以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了。

明朝初期,今和順幾個大姓的始祖就以軍職屯守此地了,開創了和順新的歷史。

雨洲亭

我們前方荷花池中的雨洲亭是鄉人爲了紀念首任和順益羣中學校長、後任雲南大學副校醫的寸樹聲先生而建的,表現了和順人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

亭中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楚圖南題寫的亭名碑。

村口

進入主村落的道路,直穿壩子中間,因形如雙虹得名雙虹橋。橋下鴨鵝戲水,古權橫臥,是人們春遊、賞月的好地方。

遠遠看到的水邊的洗衣亭依然有居民在洗衣。

雙虹橋畔就是全國最大的鄉鎮圖書館——和順圖書館。

和順圖書館

清朝末年,和順出現了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進步團體“鹹新社”;924年和順旅緬華僑又組織了“崇新會”,創辦進步刊物,並在本鄉成立了“閱書報社”。1928年“閱書報社”在旅緬華僑和鄉人的共同努力下,擴建爲圖書館,將館址移人“鹹新社”故址——漢景殿。熱心人士踊躍捐書,使館藏不斷增加。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旅緬華僑鄉人的支持下,於1938年拆除舊館屋,興建了中西合璧式的新館舍。先後由讀書報社社長李仁杰、艾思奇兄李生莊、著名教育家寸樹聲任社長。

圖書館辦得生機勃勃,不僅藏書、借閱書報,而且還通過收音機播發的新聞,創辦了《三日新聞》油印報,成爲騰衝最早的報紙。抗日戰爭時期,爲了儘快把重大新聞傳播到民衆之中,改三日刊爲日刊,爲宣傳抗日救國作出了貢獻。

和順圖書館的大門居高l臨下,門上懸掛的黑底金大匾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廖承志題寫的館名“和順圖書館”。

二門是仿照蘇州原東吳大學門面建造的三孔西式鐵門,上面有胡適先生題的“和順圖書館”、李石曾先生題的“文化之津”、著名數學家熊慶來題的“民智泉源”等匾額題詞。

走進這座清幽靜謐的花園,面前這幢半亭迴廊式二層樓房就是圖書館的主樓,已經有近70年的歷史了。這是一棟兩層各五格的中式建築,其中第二、四格伸出呈六角亭,整個屋架柱少樑多,四壁着色素雅,室內通明透亮。

主樓後面是1998年落成的藏書樓,建築爲全鋼混仿古跨檐式二層樓房,該樓的建成使該館的圖書保管及容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和順圖書館內富藏古今圖書及地方文獻,其中有全套《大藏經》《升庵全集》,數百冊的《英武殿叢刊》,近千冊的《四部叢刊》,另外還有不少古籍善本、珍本,尤以清代木刻版本爲貴,真不愧“藏珍”二。館內現有藏書七萬餘冊,在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

這裏是原來的書庫,至今門上的鎖,辦公桌上的印章、座鐘以及前面二門的鐵柵欄,都是建館初期和順華僑從緬甸購置的,許多報刊和生活標本以及《萬有文庫》等大型叢書,都是從上海經海路過緬甸送達的。在當時交通極不發達的情況下,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由此可見和順人的“富庶更能知禮儀”和對文化的執著追求。

堅實的文化根基,孕育出一個個賢人英才。和順鄉名人極多,如同盟會員、辛亥革命元老、曾任雲南護國軍第一軍祕書長的李日垓;名傳滇中的教育家、雲南大學副校長寸樹聲;還有我國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等。參觀完圖書館,沿着右邊這條路,經過文昌宮,現在我們來到了滇緬抗戰博物館。

滇緬抗戰博物館

這裏是當年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司令部的舊址。滇緬抗戰是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將日寇趕出國門的戰鬥。

這是我國第一個民間出資建設、民間收藏、以抗戰爲主題的博物館。於XX年7月7日建成開館,館藏6 000多件文物,l 000多幅老照片,再現了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與美、英盟軍殲滅日本侵略者的那段歷史。

現在沿着火山石鋪就的鄉村小路,我們一起去探訪古老的民居吧。

民居

和順人依山面水而居,最初來到這裏剷草立寨、屯田戌邊的有寸、劉、李、因、賈五大姓,以後又有張、楊、趙、許、釧等各姓進入。各姓氏的人分族而居,形成了依山勢自上而下的許多巷道,每條巷道都設有一個總大門,就是古代所稱的“閭門”。閭門對面建月臺,種植榕樹、香樟之類的常青樹,樹下設石桌石凳,供人乘涼休息。有的月臺外沿還築有照壁,以遮蔽風水

和順較具規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築風格,這與和順在清朝中葉以後經濟文化的繁榮興盛是分不開的。這裏的古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近代還出現了一些中西合壁的建築。這些民居不僅設計高明,雕繪優美,尤具特色的是全部以火山石找造鑲砌起高聳堅固的石腳,雖不施水泥,但上百年不變形。

彎樓子

現在我們來到了和順民居之一的“彎樓子”,爲什麼叫這個名呢?它的牆壁是沿着巷道的曲線修砌的,所以人們形象地把它稱爲“彎樓子”。它是清代道光年間創辦跨國商號“永茂號”的李氏家族的代稱。騰衝人過去每當說起本地最富有的商家。就說“東董西董彎樓子”,可見“永茂號”商號資本之雄厚,經營歷史之長久。

現在這已經闢爲民居博物館,第一院爲主人的家族史展覽,第二院爲和順民居文化展覽,後院附設民居旅館,可以爲願在和順小住的遊客提供清雅脫俗的下榻之處。

洗衣亭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頗有江南水鄉風格的洗衣亭,沿着和順的小河,每隔一段就有一座,那是當年“走夷方”的男人爲留在家中孝順公婆、撫養子女的女人修建的,在洗衣洗菜的時候爲她們遮風避雨。

現在我們沿着村邊的塊石路去遊覽劉氏宗祠。

劉氏宗祠

和順共有寸、劉、李、尹、賈、張、釧、楊八大宗祠,爲和順八大姓祭祀祖先的祠堂。建築風格各異,建造時間不一,大都氣勢恢弘,古色古香。劉氏宗祠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處。

劉氏宗祠建於清朝咸豐五年(1856年),雖然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滄桑,但仍然保持完整。

宗祠前是半月形荷塘,塘上有雙孑l石橋直通月臺,月臺上建有精美的牌樓式大門。進入宗祠,依次有過廳、廂房和正殿。正殿是供奉肇騰始祖的地方,極其莊嚴肅穆。

過去宗祠是屬於一族一姓的,但現在,它的存在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原先的範疇,成爲展示和順建築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場所。前面是和順的水碓村,原名蕉溪村,因設有水碾水碓而改成了現在的名。村子不大,名氣卻不小,因爲這裏不僅有迷人的景色,更出現過一代哲學家艾思奇。

龍潭及元龍閣

這一池碧水稱爲“龍潭”,三面環山,一面爲堤。潭內清澈見底,潭外月臺上,高大的古榕樹和樟木枝葉繁茂。

說起這潭綠水還有個來歷,這裏原先並沒有這個深潭,在清乾隆年間,山麓突然泉水噴涌,洶洶水流頓時淹沒了和順壩子。當地人們以爲是“龍神”顯靈,便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接龍”活動。同時修築了大壩,蓄水爲潭,取名“龍潭”,接着又在潭邊修建了元龍閣。

元龍閣背靠青山,面臨綠水,次遞升高,由山門、三官殿、魁星閣、觀音殿等組成,構思奇巧,結構緊湊。

主體建築“魁星閣”兩側柱上有楹聯一副:“元精含斗極,龍脈煥天樞”,即人間龍首之意,這就是“元龍閣”名稱的由來

艾思奇故居

這就是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的故居,屬於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古樸典雅。高屋大院,串樓通欄,點綴西式小品陽臺,故居前臨元龍幽潭,後枕鳳山,地勢高曠,環境優美。

故居建於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日垓任雲南民政、司法兩司司長及礦物督辦時所建的新居。建築面積932平方米,由客堂、居室、書房、庭園等組成。

大門上懸有“艾思奇紀念館”的匾額,這塊屏風上有毛澤東題贈艾思奇的“學者、戰士、真誠的人”8個大。樓上是艾思奇生平事蹟展,樓下展示着艾思奇的部分手稿和用品,休息廳內有許多名人的題詞。

和順人在實踐着一種亦儒、亦商、亦耕、亦牧的生活,這正是現代人思慕的精神家園,也許和順的魅力就在於此。

國民黨元老、一生追隨孫中山的李根源先生寫下了“十人八九緬經商,握算持籌最擅長,富庶更能知禮義,南洲冠冕古名鄉”的讚譽。

歡送詞

我們的和順之旅將要告一個段落了,“有朋自遠方來”,我們一路從雨洲亭、雙虹橋、和順圖書館、文昌宮、滇緬抗戰博物館、和順民居等一直到最後的艾思奇故居,我們像朋友一樣在這美麗的和順觀光了和順的田園風光,感受了和順獨特的僑鄉文化與欣賞了和順特色民居等等。,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配合,在有些方面我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大家諒解。我們騰衝還有很多值得觀光的旅遊景區景點如爲紀念滇西抗戰而建的“國殤墓園”、道教聖地--雲峯山、北海溼地自然保護區、疊水和瀑布及大樹杜鵑王等。希望大家有緣再聚。

最後,祝大家在接下來的旅途中旅途愉快,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事事順心,家庭幸福!

雲南迪慶香格里拉導遊詞雲南導遊詞(2) | 返回目錄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來,我懷着愉快的心情,以當地主人的身份,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到我們迪慶旅遊、參觀、考察,祝願各位能在這裏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各位啓程來迪慶之前,一定已經聽說我們中甸、迪慶的一些傳聞。要不然,各位怎麼地不顧路途遙遠,翻山越令,跨江過河,跋涉千里,來迪慶觀光探奇呢?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現在,各位已身臨其境,就要親眼看看我們迪慶了。首先,我要謝謝各位的光臨,並用藏語向各位貴賓表示歡迎:“香格里拉!”

聽了我的藏語歡迎詞,您可能會感到莫名其妙,怎麼地用這句洋涇浜來歡迎我們呢?且慢,這正是我要告訴各位的,“香格里拉”是我們藏族的語言,意思是“老朋友,您來了”!即高興地與您打招呼歡迎您,各位懂了這個意思,高興吧?讓我再說一遍“香格里拉”!“老朋友,您來了!歡迎您”!

然而“香格里拉”在英語裏卻是另外的意思,“Shangri-la”即世外桃源。真是無巧不成書啊,我們的迪慶就是一個真正的Shangri-la,世外桃源,人間仙境!要弄清這點,還得從英語一詞Shangri-la的來源開始。1933年,英國著名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Hilton)寫了一本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HORIZON)。開始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名叫威的英國外交官與他的三個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飛機往世界屋脊。在飛行過程中,汽油燒盡,最後被迫降落在一個冰天雪地的銀裝世界之中。他們知道確切的位置,彈盡糧絕,走投無路。在絕望時刻,他們遇上進山挖黃連、貝母的藏族人。這些好心的藏族人見他們身處絕境,便接濟他們,領他們來到家中,使他們有了安身之處,他們脫離險境,來到了藏民的居住地,第二天醒來,睜眼四看,驚奇的發現,這是個多麼美麗神奇的世外桃源啊!--雪山環抱、土地肥沃、陽光明媚、民風淳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藏民的幫助下,他們踏上歸程。當他們再想回來看看時,卻再也無法找到確切地點了,只記得他們經常聽到藏民說的一句話:“香格里拉”。《失去的地平線》--書中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香格里拉”。並對這個地方的環境作了精彩的描寫:中國西南部藏區是一個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那裏有四面雪山環繞的草原,陽光燦爛,空氣新鮮,有高深莫測的活佛,神聖靜謐的湖水,輝煌神祕的寺廟,淳樸善良的康巴藏族。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生命在此可以得到永生……

此書出世,轟動世界,吸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英語詞典裏於是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詞。

多少年來,香格里拉一直是許多欠,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們所神往的“世外桃源”,無數探險家在中國藏區、印度、尼泊爾等地苦苦尋覓這神祕之地,經歷了半個多世紀,這上謎終於解開了,經過多方調查,充分證實,《失去的地平線》--書中所創的“香格里拉""一詞系迪慶藏語“老朋友,您來了”的意思。也引申“通往聖潔之地”,“心中的菩薩”之意。

現在我就把真正的香格里拉--迪慶介紹給各位。

迪慶藏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西北邊與西藏自治區爲鄰,全州面積23870平方公里,包括中甸、維西、德欽三個縣,居住有藏、傈僳、漢、白、彝、回、普米、功、怒等民族。

迪慶藏族自治州處於國家級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腹心地帶,三江佔兩江,雪山佔七成,形成三江並流風景區的主體。

迪慶州府中甸縣距昆明640多公里。迪慶州是雲南省的制高點,境內有許多高聳入雲的大山,著名的有云南第一峯卡格博峯,海拔6740米,爲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其餘高峯有環立於卡格博峯周圍的太子十三峯,太子雪山海拔5396米,白茫雪山海拔5137米,其餘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峯還有10多座。

在雪山環繞之間,頒着許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了,這是迪慶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這裏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牛羊駿馬成羣,特別是中甸縣的小大中甸,真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光。五月的中甸草原,碧綠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鵑花、格桑花和數不盡的各種小花爭相怒放,奼紫嫣紅,爭奇鬥妍,宛如一塊塊色彩斑斕的大地毯,駿馬奔馳,牛羊滾滾,雄鷹翱翔,牧人在白雲在藍天下唱起牧歌,揮動長鞭,這就是人間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麗圖畫。

在雪山環抱之間,在草甸中間或邊緣,鑲嵌着一面大鏡子--星羅棋佈的天然湖泊。迪慶著名的風景湖泊有碧塔海、納帕海、屬都海等。這些神聖靜謐的湖泊,照映雪山森林、藍天白雲,引來牧人畜羣,挽留各種飛禽走獸,成爲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樂園。

在羣山環抱間,在草甸或山坡上,這裏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個個村寨:藏族的厚牆、大蓋頂、寬走廊的土掌房,彝族、傈僳、怒族、納西族的木楞房,以及漢族的四合院,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都顯得特色鮮明,引人注目。

我們迪慶,正如《失去的地平線》所述,江河爲池,峽谷狹窄而深長。迪慶州,三江並流據其二,金沙江、瀾滄江從青藏高原滾滾而來;在橫斷山區橫衝直撞,裂岸穿石,造成了衆多峽谷;許多地方,兩岸同仁谷緊貼,急流險灘相連,無石不怪,無水不怒,險象球生,真是“有峽無路鳥難飛,猴子爬巖掉眼淚”。

在迪慶德欽縣的瀾滄江沿岸,您可以看到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的地質景觀,您可以看到“十里不同天,萬物在一山”,由立體氣候產生的立體植物、珍稀動物、名貴花卉、名貴藥材等。

香格里拉意人人間仙境,世個桃源,人人嚮往,於是世界上旅遊界的有識之士便把世界上建得最好的酒店--五星級酒店稱爲香格里拉大酒店

雲南龍門旅遊景點導遊詞雲南導遊詞(3) | 返回目錄

大家好!我代表雲南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雲南,並對大家參加我社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叫張娜,大家可以叫我小張或者張導。今天我們將遊覽的是龍門。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吧。

何爲“風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歷史上最早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而《辭海》對於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也叫勘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爲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他們認爲風水是古人在還不懂得現代很多科學道理的情況下,講究的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工程學!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龍門的風水:

龍門爲什麼要修建于山上?提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啞然失笑。雲南94%的地方是山區,平地都拿來蓋樓房了,龍門當然要修在山上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古時候在修建一個建築物時都喜歡去看風水,看風水首先要看“龍”。龍即是龍脈,風水中以龍的變化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的主山爲“來龍”,由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樑叫“龍脈”,也稱去脈,成語“來龍去脈”就源於此。山脈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也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把龍勢分爲五種,即:1、南北走向的稱爲正勢;2、由西向東的稱爲側勢;3、逆水而上的稱爲逆勢;4、順水而下的稱爲順勢;5、首尾相顧的叫回勢。這裏順便說一下,龍的側勢爲什麼是“由西向東”,爲不是“由東向西”呢?風水師常以我國的四條大河來劃分龍脈,稱爲三大幹龍。長江以南的山脈爲南龍,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山脈爲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的山脈爲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爲崑崙山,崑崙山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這裏要說“由西向東”。把龍門修建於昆明西山上,正是考慮到風水中“龍”的講究。

龍門修建於西山的東麓,也是有講究的!看風水除了看“龍”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現實生活中,有關“水”的講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的樓頂就有一個大蓄水池,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養魚池,而是“風水池”!風水學認爲“水”是聚財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黃金熔化後就變成了“水”一樣的東西。“水”在風水學裏代表着財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風水書裏寫道:“龍勢向西,宜坐北向南(陽坡);龍勢南北,以選址在東坡。總的原則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兇。”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即“龍勢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築,包括龍門,都選址於西山的東坡,而最東面正好對着滇池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爲什麼龍門的達天閣供奉魁星?風水書中有云:飛龍在天,霸王卸甲,一甲管三山,三山有三穴。此話怎講呢?龍在飛天的時候,會留下兩樣東西:一是龍身上的水,二是頭、身、尾的三片鱗片。山上的水成了滇池,從龍身上留下的鱗片就好像楚霸王脫下的盔甲一樣,這三片鱗片形成三座山,每座山各有一個穴位,稱爲財穴、智穴、權穴。我們的西山龍門就屬於三穴之一的智穴。各爲在左龍門纜車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周圍的地形?你會發現石頭很多,土很少,樹也不是很高大,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這裏的土壤不是很厚,所以樹根扎得不深,樹長的也不是很高大。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是生金的,土不多,金也就不多,財也不旺,因此龍門就不是財穴;但是風水書上又說:“土乃龍之肉,水乃龍之血,石乃龍之骨,草木乃龍之毛。”我們寫文章講究的是文章要有“文骨”,寫文章寫得好纔可以中狀元,纔可以“金榜題名”!作爲智穴的西山龍門,自然要供奉文運之神魁星、武運之神關羽、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

雲南龍門導遊詞雲南導遊詞(4) | 返回目錄

大家好!我代表xx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雲南,並對大家參加我社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導。今天我們將遊覽的是龍門。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吧。

何爲“風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歷史上最早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而《辭海》對於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也叫勘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爲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他們認爲風水是古人在還不懂得現代很多科學道理的情況下,講究的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工程學!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龍門的風水:

一、龍門爲什麼要修建于山上?提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啞然失笑。雲南94%的地方是山區,平地都拿來蓋樓房了,龍門當然要修在山上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古時候在修建一個建築物時都喜歡去看風水,看風水首先要看“龍”。龍即是龍脈,風水中以龍的變化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的主山爲“來龍”,由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樑叫“龍脈”,也稱去脈,成語“來龍去脈”就源於此。山脈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也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把龍勢分爲五種,即:1、南北走向的稱爲正勢;2、由西向東的稱爲側勢;3、逆水而上的稱爲逆勢;4、順水而下的稱爲順勢;5、首尾相顧的叫回勢。這裏順便說一下,龍的側勢爲什麼是“由西向東”,爲不是“由東向西”呢?風水師常以我國的四條大河來劃分龍脈,稱爲三大幹龍。長江以南的山脈爲南龍,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山脈爲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的山脈爲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爲崑崙山,崑崙山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這裏要說“由西向東”。把龍門修建於昆明西山上,正是考慮到風水中“龍”的講究。

二、龍門修建於西山的東麓,也是有講究的!看風水除了看“龍”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現實生活中,有關“水”的講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的樓頂就有一個大蓄水池,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養魚池,而是“風水池”!風水學認爲“水”是聚財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黃金熔化後就變成了“水”一樣的東西。“水”在風水學裏代表着財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風水書裏寫道:“龍勢向西,宜坐北向南(陽坡);龍勢南北,以選址在東坡。總的原則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兇。”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即“龍勢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築,包括龍門,都選址於西山的東坡,而最東面正好對着滇池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三、爲什麼龍門的達天閣供奉魁星?風水書中有云:飛龍在天,霸王卸甲,一甲管三山,三山有三穴。此話怎講呢?龍在飛天的時候,會留下兩樣東西:一是龍身上的水,二是頭、身、尾的三片鱗片。山上的水成了滇池,從龍身上留下的鱗片就好像楚霸王脫下的盔甲一樣,這三片鱗片形成三座山,每座山各有一個穴位,稱爲財穴、智穴、權穴。我們的西山龍門就屬於三穴之一的智穴。各爲在左龍門纜車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周圍的地形?你會發現石頭很多,土很少,樹也不是很高大,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這裏的土壤不是很厚,所以樹根扎得不深,樹長的也不是很高大。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是生金的,土不多,金也就不多,財也不旺,因此龍門就不是財穴;但是風水書上又說:“土乃龍之肉,水乃龍之血,石乃龍之骨,草木乃龍之毛。”我們寫文章講究的是文章要有“文骨”,寫文章寫得好纔可以中狀元,纔可以“金榜題名”!作爲智穴的西山龍門,自然要供奉文運之神魁星、武運之神關羽、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