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白鶴梁導遊詞(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W

寫白鶴梁導遊詞 篇1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涪陵白鶴梁,我是你們的景區導遊,小李,我會熱誠爲大家服務,給大家有一個精彩和難忘的旅程。

寫白鶴梁導遊詞(通用3篇)

在長江與烏江的交匯處有一座古巴國的故都——涪陵,在涪陵城北的長江中,有一道長1600米,寬約15米的天然石樑,因早年常有白鶴羣居樑上,展翅嬉戲、引頸高歌,白鶴梁由此得名。

在這其貌不揚的地面建築之下,正掩藏着白鶴梁一段驚世駭俗、耐人尋味的前世今生。那幺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一起去探尋這白鶴梁的前塵風華。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一樓序廳,映入大家眼簾的是白鶴梁最大的一尾石魚,它雕刻於清代,長3.1米,重達3.5噸。白鶴梁上共有石魚18尾,而我們的鎮館之寶是始刻於唐廣德元年的“線雕雙鯉”,請大家跟着我上二樓,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兩尾石魚就是我們的鎮館之寶了,前面的一條是雌魚,身長1.08米,口銜蓮花;後面的一條是雄魚,身長1.07米,口銜蓂草,它們身上的鱗甲各有36片,我想大家已經猜到了,六六大順嘛,六是非常吉利的數字。

民間有句諺語,說的是“燕子低飛蛇盤道,大雨不久就來到”,大自然的天氣預報可謂是五花八門,而我們白鶴梁更是爲人類的天氣預報譜寫了一段傳奇歷史。1963年,考古專家來到白鶴梁上進行考察,驚奇的發現,兩尾石魚眼睛的高程,與涪陵當地水文站的零點水位在同一水平線上,比1865年英國人在武漢江漢關水文站所設立的第一根水尺,要早1100年。這意味着,早在1200年前,我們的先輩就已經對當地的長江水位有了一個非常準確的記錄。大家請跟着小李走,後面的朋友請跟上。

好了,朋友們,我們現在所處位置是水下博物館內的交通廊道。請大家注意看了,從這些廊道上的參觀窗口便可看到真正的白鶴梁題刻。白鶴梁題刻彙集了唐宋以來千餘年各派書家遺墨,薈萃了有“顏筋柳骨”之稱的顏真卿、柳公權等名體書法於一樑,大放異彩,千古流芳,因此白鶴梁又被譽爲"水下碑林"。這裏的題刻、圖像斷斷續續記錄了1200多年間72個年份的歷史枯水位情況,對於研究長江中上游的枯水規律、航運以及生產等,都有着重大的史料價值。

寫白鶴梁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涪陵白鶴梁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張。非常榮幸有機會爲大家服務,大家參觀中遇到什幺問題可以隨時找我,預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程。

白鶴梁位於重慶市涪陵區長江江中心的一塊天然石樑上,關於白鶴梁這個名字的由來,一說是早年常有白鶴羣集樑上;一說是唐朝時朱真人在此修煉,得道後乘鶴仙而去。不管怎樣,白鶴梁這個名字是很有詩意的。

白鶴梁是在造山運動時天然形成的,像一隻俯臥在江中的巨鱷,其身長約1600m,寬約15m,東西向延伸,與長江平行,背嵴高約爲138米,在叄峽大壩蓄水前,比當地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至3米,隨着每年枯水期和豐水期的變化,夏隱冬現。

在1200多年前,也就是唐朝廣德元年,有人在白鶴梁刻下兩條石魚,記錄了當時的枯水水位。此後,效仿者不斷,共形成了石魚雕刻18尾,生動記載了一千多年來長江72個枯水年份的水位資料,被稱爲保存完好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在白鶴梁石魚文化中,還有着“石魚出水兆豐年”的民間傳說。我們的祖先認爲石魚出水的來年,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農民辛勤勞作,就可以換來一個好收成,主政的地方官們,可能有一個好的政績,他們把出水的石魚稱作“祥魚”。不僅如此,自唐代啓,每當石魚出水時,歷代文人雅士,包括黃庭堅、柳公權、蘇軾、朱熹等都會乘船來到白鶴梁,吟詩作賦並將詩文題刻於巖上,至今石刻上留下了文人墨客3萬多字真跡,篆、隸、行、草皆備,所以又被譽爲“水下碑林”。

20__年整個叄峽工程竣工後,水位提高到175米,在長江兩岸山體上“135”、“175”水位線標誌隨處可見,“時間緊迫”這是當時參與叄峽文物搶救的專家們的共識,他們用“搶救文物”四個字來表達他們的迫切心情。配合叄峽工程進行的文物保護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叄峽工程建設的形象,是衡量叄峽工程是否是文明工程的重要標誌。白鶴梁就屬保護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工程。叄峽水利工程建成後,曾經夏隱冬現的白鶴梁石刻將長眠於水下40米深處,爲了供世人觀賞,國家創造性地修建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該項文物保護工程由“水下博物館”、“連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岸上陳列館”四部分組成,於20__年5月18日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正式開館。

透過水下博物館的玻璃舷窗,大家可以直接欣賞白鶴梁題刻,更有解說員通過各種有趣的歷史故事,將白鶴梁1200年的歷史展現給大家。如果你覺得憑肉眼觀察仍不過癮,水下博物館內還設有遙控裝置,通過這些裝置,你可以將白鶴梁拉至眼前看個夠。所有的參觀將在40米以下的水位進行,滾滾長江將從這個水下博物館的穹頂上流過,非常特別的體驗哦。當然,可能有的遊客朋友們在擔心水下的安全問題,請放心,水下博物館在設計時,已經將船隻的衝撞抵壓考慮了進去,同時,水下博物館是個無壓容器,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不適。

說了這幺多,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們的參觀時間是一個小時,一小時後在這裏集合,在參觀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看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以防遺失。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寫白鶴梁導遊詞 篇3

白鶴梁樑體分上、中、下三段。題刻區位於中段長約220米,寬約15米的樑體上,迄今發現有題刻約165段,文字內容約三萬餘字。題刻始於唐廣德元年,現存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年代爲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其中宋代最多,元、明、清代次之。

彙集了唐宋以來千餘年各派書家遺墨,隸、篆、楷、行、草皆備,還有巴思巴文,書體風格顏、柳、歐、蘇俱全,題刻內容或詩或文、可記事或抒情,涉及到各個歷史時期和各個層面,石魚雕刻精巧流暢,頗具功力,因此白鶴梁又被譽爲"水下碑林"。

白鶴梁題刻中有石魚雕刻18尾,記載了1200多年來長江72個枯水年份的水文情況,系統地反映了長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況,爲研究長江水文、區域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規律提供了極好的實物佐證,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

白鶴梁最早的枯水題刻比1865年我國在長江上設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漢江漢關水尺的水位觀測記錄,要早1100多年,因此有了"世界第一水文站"之稱的美名。

白鶴梁題刻長年淹沒在江下,只在每年冬春交替,長江處於最低水位時才偶露尊容。因此每每在那幾天,前往觀看的人們絡繹不絕。白鶴梁題刻因它獨特文物特性和以及在科學、歷史、藝術具有極高價值,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