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概況導遊詞範文(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86K

臨沂概況導遊詞範文 篇1

新中國成立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臨沂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昔日民不聊生向小康生活邁進,由只有十多家手工作坊發展到年工業總產值近700億元的工業化爲主導的中等城市,由極其落後的農業生產發展到高效農業佔居重要地位的農業大市,從“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的封閉地區發展到交通方便,通信發達,第三產業體系較爲健全的魯南商貿中心城市。51年來,全市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1999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了59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60元,增長26倍;完成財政收入31.4億元,比1949年增長158倍,國民經濟整體實力大爲增強。

臨沂概況導遊詞範文(精選3篇)

建國以來,我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1999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0.5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65倍,年均遞增22.1%。自1978年以來累計投資831億元,其中國有投資340億元。投資規模出現了三次飛躍,分別在1977年超過億元大關,1987年超過10億元大關, 1997年超過百億元大關。

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市交通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化大交通格局。1998年底,全市公路通車裏程已達5279公里,一、二級公路達到1756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33.1%;高級、次高級路面達到4069公里,佔公路總里程的77.4%,全市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1983年國家投資近6億元,建成了兗石鐵路,鐵路境內長度187公里,經過全市六個縣區,結束了臨沂無鐵路的歷史,並於1997年3月開通了臨沂至北京的“沂蒙號”特快列車。投資22億元改擴建了臨沂飛機場,於1998年底實現復航,目前已開通廣州、溫州、武漢等城市的航班。

郵電通訊事業突飛猛進。郵路四通八達,到1999年底,郵政網點達300處。郵政營業全部實現自動化、微機化。 1999年底,全市電話交換機容量達61.19萬門,電話普及率達到4.9部/百人。行政村通電話面達到95.7%。移動通訊發展迅速。1993年實現移動尋呼覆蓋縣區。1994年開通移動通訊交換機,1999年用戶達到15萬戶以上。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1999年,臨沂城區面積達50平方公里,建城區常住人口54萬人。供水排水能力增強,供水管道長度523公里,綜合供水能力32萬立方米/日,自來水普及率達88.3%;排水管道密度9.2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綠化水平提高。城區綠化覆蓋面積902公頃,公共綠地面積23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2平方米,園林綠地面積772公頃,建城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16%和19.4%。居住條件改善,1999年底人均居住面積8.82平方米,使用面積15.22平方米,1999年經濟適用住房竣工面積22萬平方米。城市道路改善。城市道路總長度382公里,面積543萬平方米。先後建成內環路和外環路,拓寬改造了城市主幹道沂蒙路,修建了南北沂河大橋。路狀改善,道路照明改善,有路燈1.5萬盞。城市建設投資不斷增加,1998年城建投資達1.73億元。近年來,爲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使臨沂城綠化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目標,進一步加大了臨沂城建設的力度。 對外開放成績顯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市全面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提出並實施了外向帶動戰略,積極擴展對外開放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自營出口創匯快速增長。1978年前,全市還沒有自營出口創匯,1996年自營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大關,自營出口創匯隊伍不斷壯大,到1998年底,除三資企業外,全市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76家。

利用外資穩步發展。爲加大引進外資力度,1986年,我市頒佈了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辦法,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又重新頒佈了《山東省臨沂地區鼓勵外商投資優惠辦法》,辦法的實施促進了我市引進外資工作。到1999年底,全市累計批准利用外資項目845個,合同外資額6.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億美元;累計批准三資企業663家,合同外資額4.9億美元,這些企業分佈在食品、建材、紡織、機械、電子、

服裝、輕工等行業。

臨沂概況導遊詞範文 篇2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的東南部,東部連接日照,地近黃海,西接棗莊、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地跨東經117度24秒─119度11秒,北緯34度22秒─36度22秒,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84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已形成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相銜接的立體網絡。已經復航的臨沂機場爲國家二級機場,是魯南地區最大的民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麥道82等機型,現已初步開闢了通往全國各地的15條航線。境內以4條過境國道和14條省道幹線爲主,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公路總體水平和每平方公里密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兗(州)石(臼所)鐵路、坪(上)嵐(山)鐵路和即將建的哈爾濱至長江三角洲的沿海鐵路大通道在境內交匯貫穿東西南北。建成的京(北京)滬(上海)高速公路和日(照)東(明)高速公路在臨沂市內形成一個十字形,通車裏程達到340公里。

臨沂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東南部和魯東丘陵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呈西北東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爲中心,北、西、東三面羣山環抱。向南構成扇狀沖積平原。地形複雜,差異明顯,山區重巒迭嶂,千峯凝翠,丘陵逶迤蜿蜒,連綿起伏,平原坦蕩如砥,一望無際,河道縱橫交差,碧水如練。山地、丘陵、平原面積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山地集中分佈在沂水、沂南、蒙陰、平邑、費縣、莒南等縣。地勢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較茂密,是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的主要基地,黃煙、花生、小麥、地瓜等農作物亦有種植。丘陵主要分佈於山區外圍,沂水、沂南、莒南、蘭山、蒼山、臨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佈,以沭河以東分佈最廣,一般海拔200米─400米。丘陵地帶的土壤砂性大,適耕性好,土層較簿,保水肥能力差,適宜發展防護林和經濟林,是花生、地瓜、玉米、黃煙等作物的的主要產地。平原有沂沭河沖積平原、山間溝谷平原、澇窪平原。沂沭河沖積平原主要分佈在沂水南部、沂南東部、河東、蘭山、羅莊、蒼山、郯城。臨郯蒼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糧食和蔬菜主要產區,素有“糧倉”之譽。山間溝谷平原主要分佈在費縣、平邑中部,蒙山前平坦谷地,蒙陰、沂南、沂水等縣的山間溝谷之中,土層深厚,質地適中,多種小麥、玉米等作物。澇窪地平原主要分佈於蒼山和郯城南部,土壤粘重,排水不暢,易澇,多種小麥、水稻、蔬菜等作物。

本市內地質構造複雜,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從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奧陶統、志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疊系及中、下侏羅統、老第三系古新統、新第三系地層缺失以外,其他斷裂帶經郯城北北東向延伸,縱貫全市。境內山脈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較大山頭800餘座,一般海拔200米至500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峯有500餘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峯有10餘座,秀出雲表,風光壯麗。蒙山海拔1156米,爲山東第二高峯,素稱“岱宗之亞”,古爲宗教文化名山。沂山海拔1032米,古稱東鎮,位居五鎮之首,山巒清秀,風景幽奇。兩山久負盛名,享譽中外。馬鬃山、羽山、天寶山、文峯山、甲子山、銀雀山、馬陵山、蒙陰山、蒼山、艾山等都以各自的雄奇、勝蹟、史事、人物、傳說、物產等特點聞名遐邇。境內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當地稱爲“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其實有百餘崮之多,百崮雄姿,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大奇觀,在世界也極爲罕見。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犢崮、南北岱崮、龍鬚崮、了陽崮、摩雲崮、蘇家崮、石崇崮、紀王崮、柱子崮等。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將軍躍馬蒙山沂水間,寫下了“一片好風光,七十二崮堪愛”的壯美詩句。

氣候爲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臨沂市境內有10公里以上河流300多條,其中,沂河境內長287.5公里,沭河境內長253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庫90座,庫容量34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

臨沂概況導遊詞範文 篇3

竹泉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北部,距縣城12公里。元明時期叫做泉上莊,清朝乾隆年間改名竹泉村。在這裏,泉依山出,竹因泉生。自元明以來,村民繞泉而居,砌石爲房,農耕爲業。竹林隱茅舍,家家臨清流,田園瓜果香,居者樂而壽,是中國北方難得一見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環境。古村背靠玉皇山,中有石龍山,左有鳳凰嶺,右有香山河,前有千頃田,是中國傳統的風水寶地。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以竹泉古村爲依託,由青島龍騰集團投資1.56億元開發建設,由山東省旅遊設計研究院勘察設計。一期規劃控制面積1000畝,設計開發面積800畝。 竹泉村旅遊度假區包括竹泉村景區、紅石寨景區、桃花峪溶洞景區和原始森林景區等。是一處以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商務會議爲核心,集觀光、休閒、住宿、餐飲、會議、度假、娛樂、拓展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目前一期工程竹泉村景區已竣工完成並開門納客。她的打造構架了一處古村落生態觀光、 休閒度假、 康體養生、民俗體驗等各種相關產品的互連體系, 將竹泉景觀、 沂蒙民俗與自然生態有機的融合起來,開創了旅遊休閒的一種全新模式。20xx年被山東省旅遊局命名爲逍遙遊示範點、自駕遊示範點;20xx年被評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