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7W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1

上海有條黃浦江,黃浦江邊有個大名鼎鼎的外灘。外灘的出名,不僅是因爲外灘是上海開埠最早的地方,所謂的外灘源就在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也不僅是因爲外灘有幾十幢被稱爲萬國建築博覽會的歷史建築,更不僅是因爲外國殖民者曾經在外灘公園門口掛過侮辱中國人的牌子。外灘的出名,還是因爲外灘有堵聞名遐邇的情人牆。說它是情人牆,也不一定準確,因爲情人在國語系統裏是個貶義詞,而到外灘這樣的地方來的,還是以熱戀中的戀人佔了絕對的多數。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戀人牆”。閒話不說,言歸正傳了。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精選12篇)

大概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時候,由於當時經濟物資匱乏、文化娛樂設施單調、住房特別緊張,一家七、八口人擠在10幾個平方米的斗室裏四世同堂,已經司空見慣了。當時戀愛中的青年男女沒有地方去互訴衷腸,卿卿我我,沒有咖啡店,公園早早地鐵將軍關門。一對對熱戀中的情人,就將外灘從外灘公園至金陵東路1500米的長堤塞了個水泄不通,男女整齊地排列着,耳鬢廝磨;這就是上海灘最早的情人陣地---外灘情人牆。所謂的情人牆,實際上就是一道用水泥砌的防洪牆,但這兒卻是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上海最浪漫的地方。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成百上千對青年男女,就會悄然出現在外灘,開始上演如今的人們無法想象的“集體戀愛”的話劇。當年有個《紐約時報》的記者記錄了當時外灘情人牆的情形:“沿黃浦江西岸的外灘千米長堤,集中了一萬對上海情侶。他們優雅地倚堤耳語,一對與另一對之間,只差一釐米距離,但決不會串調。這是我所見到的世界上最壯觀的情人牆,曾爲西方列強陶醉的外灘,在現代中國,仍具有不可估量的魅力。”

情人牆的產生,是有其原因的,一則上海人生存空間狹小、普遍住房條件窘迫,男女青年到了談戀愛的年齡,如果到對方家裏去,就必須在那些家人的目光關注下呢喃低語、眉目傳情,其尷尬程度可想而知。沒辦法,那就到戶外去,那時的公園,除了盛夏,晚上一般都不開門。那時是沒有什麼咖啡館、酒吧、茶坊、舞廳可泡,故而情侶們大量涉足的活動場所只有馬路,於是“蕩馬路”、數電線杆子就成了談情說愛的代名詞。情侶們蕩馬路當然要盪到人跡稀少、燈光昏暗的所在地,這樣又引出了第二個問題,當時社會治安情況較差。到冷僻角落容易遭到搶劫或流氓阿飛的侮辱。因此上海的情侶們不約而同地要找一個既隱蔽又安全的地方,於是衆志成牆了,外灘情人牆就自然而然慢慢地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情人牆真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戀愛場所,在這兒,沒有人打擾你,也不用擔心會碰見熟人,因爲大家來這兒的目的都很明確,那就是談情說愛來了,旁若無人,一門心思,因此也不怕別人笑話你。即使陷入熱戀中的人們忍不住做出一些親暱的舉動,如握手、摟腰、親吻,別人也會熟視無睹。所以在這兒談戀愛,既安全又輕鬆,既浪漫又不用任何消費,而且面對的是可以見證神聖愛情的母親河黃浦江。試想,明月當空繁星點點,江波閃閃搖曳倒影,清風陣陣沁人心扉,身邊簇擁的是心愛的人兒,那小布爾喬亞的味道濃得不得了哦。1978年的某一天,有好事者在黃浦江外灘北京東路到南京東路一段200米長的江岸邊作過統計,有600對情侶在談戀愛,平均一米距離就有三對戀人6個青年男女。如果有朋友或許要問阿華頭,儂迭個上海土著,當年是否也去過外灘情人牆?呵呵,我一定笑着對你說,瞧你問的。

當然,在外灘情人牆大煞風景的事情雖然少,但是也是有的,那就是當時胳膊上帶着紅袖標的糾察隊,他們拿着裝有五節一號電池的強光手電筒到處亂照,在戀人們稍稍有一點親熱動作的時候,就大聲吆喝!但是,結果往往是煞風景者在千百雙不屑的眼神中落荒而逃。記得著名劇作家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沙葉新,他在成名之前,寫過一個獨幕話劇《約會》,就寫到了這樣煞風景的尷尬事:當一對大齡青年男女在街心花園幽暗的深處談戀愛,兩情相悅剛剛想親熱一番,那紅袖標出現了,而且還大聲呵斥: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我當時在茂名路藝術劇場(現在的蘭馨大戲院)看過這個獨幕話劇,現在想來真是可笑,究竟是啥人不文明?!

如今,在外灘情人牆談戀愛,已經成爲一代上海青年的甜蜜的往事,如今情人牆水泥做的防洪牆,已經被花崗岩、大理石與鑄鐵雕花欄杆所取代,但是青春記憶將永久存在。情人牆是一代上海青年在寸草不生的水泥地上,用浪漫的愛情創造出來的一片濃蔭如被的大森林,讓熱戀中的情侶得以圓仲夏夜之夢。90年代後,外灘情人牆的概念逐漸被各式咖啡館、舞廳、茶樓等新約會場所淡化。據調查統計,目前上海青年人前三位的戀人約會的地點分別是:新天地、人民廣場綠地與復興公園。不過上海情人牆依然灼熱。據瞭解,平均每天20萬外灘遊人中,情侶大概有兩萬對。不跳舞,不泡吧,來外灘吹吹風看風景已成爲情侶們的新時尚。而來自兄弟省市的旅遊團隊,晚上到外灘遊覽情人牆,看黃浦江燈光夜景是必須要有的安排。去年夏天,我與朋友們聚會玩得晚了,深夜11點坐出租車回家,途徑外灘,居然還是人山人海哦,當然,人羣中的絕大多數已經是來滬觀光的旅遊者了。外灘情人牆的變遷,不正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這個時代發展的一個縮影嗎?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2

上海外灘地區交通綜合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相關工程師今日向記者證實,“情人牆”目前正在接受全新改造,不僅地面將鋪上新的大理石“外衣”,原來情侶依靠的防汛牆護欄也將改造成仿古的親水欄杆,全新亮相的外灘“情人牆”不僅浪漫氣息不減,還能更好地與周圍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羣相互輝映。

承載一代上海青年浪漫記憶的外灘“情人牆”新近悄然“變臉”,這個上世紀揚名海內外的上海灘最浪漫的角落,將被全新包裝,有望成爲再度受到滬上時尚情侶熱捧的浪漫“新貴”。

今年已是五十二歲的市民薛阿姨告知,提起外灘的“情人牆”,老一代上海人沒有不知道的。當時她與老公就常來這裏談戀愛,這段記憶至今仍是她難忘的“最浪漫的事”。那時,由於住房緊張和活動場所少,上海年輕人談戀愛的最好去處就是黃浦江畔的外灘公園,每當夜幕降臨,公園內就聚集了一對對熱戀的情侶,場面甚爲壯觀,而公園及周邊沿江的一段堤牆近旁,則成爲名噪海內外的“情人牆”。

除了“情人牆”外,作爲上海最具標誌性的城市景觀,整個百年外灘正欲靚麗“蛻變”,外灘濱水區將全新打造包括“情人牆”在內的一點八公里岸線,重塑中國最時尚的城市風景線。屆時,在20xx年上海世博會舉辦之際,海內外遊客將看到這個著名地標更美麗的風景。

而今的上海,儘管情侶們有了咖啡座、電影院、商場等浪漫新去處,但類似外灘“情人牆”、甜愛路之類的老上海愛情地標,仍別有一番海派浪漫的吸引力。對時尚潮人程瑜靜而言,外灘一直是上海的標誌,她期待外灘“情人牆”改造後,與男友一起到黃浦江邊吹吹風,就着兩岸的美景,與愛情浪漫“邂逅”。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3

上世紀80年代的外灘,夏日微醺的暮色裏,濱江的百年老建築羣猶如一位洗盡鉛華的貴婦人,不事張揚地默默佇立。藉着闌珊的燈火,倚着長長的江堤,蔚爲壯觀的外灘“情人牆”,呈現出別樣的美麗。

曾記否,入夜時分,從黃浦公園外白渡橋邊到延安東路輪渡碼頭,千餘米的水泥矮牆上,密密匝匝擠滿了一對對情侶。他們伏身江堤,互不干擾,面對星星點點的江水,訴說冗長的情懷。有好事者在外灘北京東路到南京東路一段200米長的岸邊做過統計,共有600對情侶在談戀愛——平均1米內有3對戀人6個青年男女。這樣的場景,從上世紀80年代初興起到90年代初消失,綿延整整十數年。

說到外灘“情人牆”產生的原因,現在的年輕人恐怕難以理解。一位名叫“阿華頭”的市民在博客裏寫道:當時,上海人家普遍住房窘迫,兩代人或三代人同住一室習以爲常。男女青年到了談戀愛的年齡,如果上對方家裏去,就必須在家人的目光關注下呢喃低語,尷尬之情,可以想象。到戶外去吧,公園晚上一般都不開門,黑燈瞎火的地方又常有小混混騷擾或聯防隊員巡邏。那時候哪有什麼咖啡館、酒吧、舞廳可泡,情侶們的“活動場所”,只剩下馬路。於是,“蕩馬路”就成了談情說愛的代名詞。

情侶們不約而同地要找一個既隱蔽又安全的地方,衆志成“牆”,外灘“情人牆”就這樣慢慢形成。趴在防洪堤上,臉朝着黑黢黢的江面,路過的人只能看到背影,熟人認出的概率也少了許多。當然,煞風景的事情也是有的,那時有些胳膊上戴着紅袖標的糾察隊員,拿着裝有五節一號電池的強光手電筒到處亂照。情侶們稍有親熱舉動,就大聲吆喝:“文明點!文明點!”

上世紀90年代,外灘結合防汛牆的改造,建成觀光平臺,“情人牆”也隨之不復存在,但青年人的活動空間,早已今非昔比。當年那些在“情人牆”上編織過五彩生活夢的情侶們,也許想不到,如今他們的子女正置身多麼絢麗多姿的時代。關於外灘的玫瑰色記憶,不但是那一代上海人揮之不去的情結,而且也是這座城市永恆的風景。據外灘管委會20xx年估計,平均每天20萬遊人中,情侶大概有2萬對。“想和你去外灘吹吹風”,又成一種新時尚。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4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爲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爲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臺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爲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爲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爲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00年後也就是1945年,爲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爲中山東一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爲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爲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臺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親愛的遊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帶領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親愛的遊客門,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築羣。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5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

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爲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爲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

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臺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爲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爲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爲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XX年後也就是1945年,爲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爲中山東一路。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爲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爲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臺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

親愛的遊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帶領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

親愛的遊客門,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築羣。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

大家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築,他們構成爲了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這些上海的近代經典建築源於西方的古典建築,所以要想了解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建築聯繫起來,在比較中瞭解他們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和功能。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憑藉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別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斷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蘊,讓上海迅速成爲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經濟文化中心。使上海成爲當時世界建築大師們競相表現自身價值,展示自己不風身手的大舞臺。其時大量外國建築師的登陸,先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築師的迴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進的建築理念和技術,當然也使得當時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築滲透了西方建築的影響。所以當時上海的近代建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文化遺產。目前爲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如此規模龐大。精美,技術精湛的近代建築羣。其中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就是上海最爲集中的近代建築羣。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6

沙遜大廈

沙遜大廈(現爲和平飯店北樓)位於中山東一路20號,1929年建成,裝飾藝術派風格。是上海終結復古主義樣式、開創“摩登建築”時代的第一座建築。大樓前部12層,後部9層,其中地下1層,樓高77米。塔樓上冠以19米高的瓦楞紫銅皮方錐體,現爲墨綠色,是銅氧化後的顏色。當時因其內外裝飾豪華,被譽爲“遠東第一樓”。

大廈建成後,底層和1至2層闢爲出租商場,3層爲沙遜洋行寫字間,4至9層爲華懋(mao)飯店客房、餐廳和舞廳,10層以上爲沙遜家族自用。該飯店內設德國、印度、西班牙、法國、英國、中國、日本、美國意大利等9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套房。

現在,飯店酒吧有頗受海外遊客歡迎的上海都看爵士樂隊,在此演奏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名曲。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上海訪問期間的晚宴,曾在此樓舉行。同年,祖國大陸海協會和中國臺灣海基金舉行的“汪辜會談”(汪道涵、辜振甫)也曾在此進行。

20__年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沙遜大廈進行了改造。修繕後的著名“九國特色套房”仍是該飯店的一大特色。

外灘建築今昔

1號,現爲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所在地,原名亞細亞大樓,建於1913年,是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辦事處。史稱“外灘第一高樓”,底段與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爲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是上海高層建築中最年長的建築。

2號,現爲東風飯店,曾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有“東洋倫敦”之稱,設計上仿效英國古典主義,也參照日本帝國大廈。三角形電梯是西門子公司製造,已有90餘年的歷史。有一條110多英尺的吧檯,號稱遠東最長的吧檯。

3號,現名有利大樓,原名聯合大樓,屬於美國有利銀行所有,現爲新加坡佳通投資有限公司所在地。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鋼結構大樓,鋼材來自德國。

5號,現屬華夏銀行,原爲日本日清公司大樓,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產物,外立面採用花崗石,建於1921年。

6號,現屬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原爲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外牆採用花崗石貼面,英國哥特式建築風格,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的典型建築。

7號,現爲泰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泰國盤谷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爲大北電報公司大樓,1907年建成。

9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建於1901年,盛宣懷投資白銀220萬兩。

10—12號,現爲浦東發展銀行所在地,原爲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於1923年。三扇青銅大門和兩旁的銅獅子,由英國專門鑄造,據說鑄成後立刻將銅模毀掉,獅子成爲絕版珍品。底層中部突出一個八角形門廳,由此進入寬敞的營業大廳。門廳的頂部有8幅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築風貌。畫旁有文字“四海之內皆兄弟”。此樓耗資800萬兩白銀,被譽爲“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考究的建築”。

13號,現爲海關大廈,是匯豐銀行大樓的姊妹樓,建於1927年,仿造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鐘製造,在美國造好後到上海組裝,此樓樓外立面的大鐘爲亞洲第一大鐘,世界最著名的大鐘之一,每逢整點奏威斯敏斯特報時曲。

15號,現爲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原爲華俄道勝銀行大樓,1902年竣工。

16號,現屬招商銀行,原爲中國臺灣銀行大樓。中國臺灣銀行原爲日商銀行,是中國臺灣淪爲日本殖民地之後,日本在臺北開設的,1911年又在上海設立分行。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將中國臺灣銀行劃歸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所有。

17號:現爲友邦保險大樓,原爲《字林西報》大樓,是上海第一幢高層建築。《字林西報》創刊於1850年,是英國人辦的一張英文日報,也是在上海開設最大的新聞出版機構。《字林西報》起初只是一份4頁的英文週報,刊登商賈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後因時常刊登英租界當局的文告、新聞公報,被稱爲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樓室內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牆面,金色馬賽克穹廬頂,十分氣派。

18號:建於1923年,是一棟有着84年曆史的市級經典保護建築,位於外灘南京東路口,原名麥加利銀行的外灘十八號樓,曾是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建於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銀行遷址以來,歷經多家單位使用。

修復後的外灘十八號樓進門四根古希臘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裝,謎一般地來自二百年前意大利的教堂。兩盞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紅色玻璃吊燈,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組裝而成,每盞燈由一百八十五個零件拼裝起來。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磚馬塞克壁畫是全手工製作。其被打造成爲國際知名時裝、珠寶、名錶、美食、娛樂、藝術中心。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7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着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爲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爲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

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

上海外灘舊時俗稱:黃浦灘

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臺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爲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爲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爲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20xx年後也就是1945年,爲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爲中山東一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爲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

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爲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臺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 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

親愛的遊客門,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着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築羣。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着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大家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築,他們構成爲了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這些上海的近代經典建築源於西方的古典建築,所以要想了解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建築聯繫起來,在比較中了饉們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和功能?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憑藉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別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斷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蘊,讓上海迅速成爲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經濟文化中心。使上海成爲當時世界建築大師們競相表現自身價值,展示自己不風身手的大舞臺。其時大量外國建築師的登陸,先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築師的迴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進的建築理念和技術,當然也使得當時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築滲透了西方建築的影響。所以當時上海的近代建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文化遺產。目前爲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如此規模龐大,精美,技術精湛的近代建築羣。其中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就是上海最爲集中的近代建築羣。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8

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遊覽外灘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遊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遊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爲“萬國建築博覽”的壯觀建築羣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爲新穎獨特的觀光遊覽區。這建築羣、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彷彿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着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於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築格調是那麼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着52幢風格各異的建築,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雲集於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築。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瞭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爲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櫃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裏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築建於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大樓爲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築,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築英國人曾自詡爲“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爲講究的建築。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築是上海海關大樓,爲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築,建於1927年,爲當今世界所罕兇。大樓上面的大鐘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鐘奏響一段短曲,鐘聲悠揚深沉,聲聞10裏。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於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後,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爲“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誌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爲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於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爲一座歷史建築,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牆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築,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爲了讓人們瞭解這些建築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於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後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爲新外灘。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佔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佔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也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於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爲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爲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爲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於外灘一帶,它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爲上海旅遊觀光的標誌性景觀。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綠化於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外旅遊者觀光遊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說愛的理想場所,聽說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

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置主題爲“爲了明天”的藝術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曆史的氣象信號臺相組合成爲一組對景。海關大樓與電子瀑布鍾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電子瀑布鍾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10全臺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阿拉伯數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麼的遙遠,雙是多麼的親近。觀光區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兼容幷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景線。

黃浦公園面對的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黃浦江。“月上黃龍浦水黃”,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黃浦江水的顏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它發源於無錫太湖,是上海境內最長、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流,全長114公里;平均寬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東江,又有春申江,黃歇江等別稱。相傳在20xx多年以前,上海當時屬楚,那時楚國有位大將叫黃歇,他很有治國才能,被楚王任命爲宰相,並封爲“奉申君”,管轄上海這塊土地。由於當時東江上游淤塞,,他就帶領上海人民進行疏浚,並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後人爲了紀念黃歇的功績,就把東江改稱爲“春申江”和“黃歇浦”,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定名爲“黃浦江”。

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浦西外灘遙遙相望,其功能爲金融、貿易和對外服務,它將是新上海的核心與象徵。“東外灘”濱江大道,總長2500米,集旅遊、觀光和娛樂等爲一體,沿道設有6個頗具特色的廣場。雖然現在只聞到隆隆的打樁聲,但聲聲入耳,是五線譜上最華麗的樂章,預報着外灘更美好的未來。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9

小東門原名“寶帶門”,門外爲十六鋪。街市東臨黃浦江,西瀕丹鳳路,南達老太平弄,北至龍潭路,歷史上南側曾延伸至萬豫碼頭街。此處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門戶。

十六鋪上海客運總站附近新建綠苑商廈、申客飯店、龍申大酒家以及適應中高檔消費的碧玉池豪華浴室,加上一批中小旅館,總共可提供近900套客房,20__多牀位,爲過往旅客提供綜合性服務。

十六鋪LOGO於20__年8月7日亮相,新十六鋪LOGO在20__多份應徵作品中脫穎而出,出自一位對十六鋪具有特殊情懷的廣告設計師的設計。它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新十六鋪建築中浦江之雲、浦江之荷的造型,三條水紋揭示了十六鋪依江踞城的地理特質,新十六鋪的華麗轉身由此開始,藍色象徵了十六鋪文化底蘊的深邃,水紋和新地標建築的外形巧妙結合在新LOGO標誌中,賦予十六鋪獨特的視覺識別特性。

在十六鋪630米的建築帶上,將豎起三棟體積小巧的建築,它們如同鑲嵌在黃浦江這一華麗皇冠上的璀璨鑽石,引人注目。作爲十六鋪寬闊綠地與無垠江景的完美點綴,它們必將成爲外灘建築典範之作。在約6.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內,三棟小樓建築面積總和僅有5000平方米,這使得項目綠化率高達52%。市民遊客停留小樓之中,能感受到徐徐江風、婆娑的樹影;閒坐空中花園般的屋頂平臺,能眺望黃浦江煙波浩蕩,感嘆浦江兩岸的鉅變。

城市的美應有三個組成部分:建築、雕塑和綠化。而城市雕塑又被稱爲“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外灘城市雕塑羣由“浦江之光”、“帆”、“風”三座不鏽鋼雕塑組成,位於金陵東路外灘綠色長廊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浦江之光”造型別具一格,用豎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組合,如五線譜上跳躍音符,以輕鬆歡快的旋律,演奏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樂曲。“帆”表現黃浦江上帆檣林立,船隊正駛向各地,外匯與旅遊業在這條經濟之河中流淌;帆與帆的連接,多曲線的漂動,增加了立體動感。"風"以銳角和鈍角、弧線和折線,褶皺波動表現改革東風勁吹,氣象萬千。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10

Now we come to the Bund by the Huangpu River in Shanghai. First of all, I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visit the Bund and wish you a pleasant trip.

There are five tourist routes in the new Bund. On your left hand side arethe magnificent buildings and spacious Zhongshan Road known as the "WorldArchitecture Expo". On your right hand side are the sparkling Huangpu River andPudong Lujia financial and trade zone with bright future. In front of you is anew and unique sightseeing area. The buildings, Zhongshan Road, sightseeingarea, Huangpu River and Lujiazui are like the staff in the music score, whilethe industrious Shanghai people are like strings of inter symbol, forming thelatest and most beautiful movement. Welcome to all the guests.

In short, it used to be a grassy wasteland outside the old city ofShanghai.

Although these buildings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style are not designedby the same designer or built in the same era, their architectural style is soharmonious and unified that it seems to be natural. From the the Bund road tothe outer white road bridge, the length of the arc is only 1.5 kilometers, androw upon row of 52 buildings of different styles, including English, French,ancient Greek, etc. At that time, many foreign banks, associations andconsulates gathered here, known as "Wall Street" in the East, forming ahistorical miniature of the semi 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in oldShanghai.

Please see, Dongfeng Hotel No.2 on the new Bund used to be a very famousBritish club. It is a typical British classical building. The building is 6stories high (including basement). There is a lookout Pavilion at the north andsouth ends of the roof.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is very gorgeous. The firstfloor bar used to be proud of its 110.7-foot bar, which is the longest in theEast. Now KFC is located in the bar.

Before the new Bund 12, it was the famous "HSBC Bank". The building wasbuilt in 1923, which is an antique Greek style dome building. The building is arectangular building close to square, with five stories high and a halfspherical top layer. There are seven stories at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and asteel frame structure. The interior of the building is decorated with variousreception room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France, Russia and Japan. Thisbuilding was once regarded by the British as one of the most exquisite buildingsfrom the Suez Canal to the Bering Strait in the Far East.

The building next to HSBC is the Shanghai customs building, a 19th-centuryretro building, built in 1927, which is rare in the world today. The clock onthe top of the building can be seen all around. It plays a short tune every 15minutes. The sound of the bell is melodious and deep, with a sound of 10 Li.

After Wilson, the British designer, the HSBC building and the customsbuilding are affectionately called "sister buildings" in Shanghai, and they arestill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of Shanghai.

The two buildings at the entrance of Nanjing East Road are called peacehotel. The south facing building was built in 1906. It was called Huizhong hotelat that time. It is the earliest existing hotel in Shanghai. It can be used as ahistorical building, belonging to the Renaissance of British culture. Thebiggest feature of the building is that the facade is made of red brick withwaist line and white wall brick with veneer. From a distance, it looks solemnand elegant with unique style, which is a rare masterpiece.

These buildings on the Bund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industriouswisdom of the Chinese working people, and also reflect the plunder and invasionof Shanghai by the western colonists. Nowadays, in order to let people know thehistory of these buildings,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ameplates are hung in frontof each building.

As for the Bund, the name given to her by Shanghai people has changed withthe passage of time. Shanghai people call the Bund before liberation the oldBund and after liberation the Bund. Now people praise it as the new Bund. Therehave been scenes of seizing the Bund many times in history, but each time has acompletely differe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strategicfocu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also changed from south to north. The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of Pudong has brought Shanghai to the forefront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pring breeze has awakened Shanghai Bund,which has been sleeping for many years. Chinese and foreign financialinstitutions have also seized the Bund. Shanghai has made a major move to "cleanup the nest and attract Phoenix", replacing the houses on the Bund FinancialStreet, attracting "old custome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settle down again,showing the style of "Wall Street" in the Far East again.

The Bund is a symbol of Shanghai and a must for Chinese and foreigntourists. But in the past, because of the narrow road and the crowded traffic,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Bund was seriously affected. In order to change theappearance of the Bund, the Shanghai People's government takes the Bund as a keypoint to transform. The road in front of us is called Zhongshan Road. It isnamed in memory of Dr. Sun Yat Sen, the pioneer of China's democraticrevolution. It is also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und. Theroad is 826m long and 45m wide with 6 to 10 lanes. This wide traffic line is notonly limited to the Bund area, but also extends with the pace of reform andopening up. It starts from Jiangwan Wujiaochang in the north and ends at NanpuBridge in the south.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century, the North-SouthCorridor will be 15 kilometers long and will become a landmark of Shanghaitourism.

The riverside road we are taking now is quite unique. It not onlyintegrates culture and greening, but also is a good place for people to practicewriting and martial arts in the morning, a place for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to visit in the daytime, and an ideal place for lovers to have a love talk inthe evening. It is said that many foreign friends have come to experiencelife.

Ladies and gentlemen, strolling in the new Bund Sightseeing Area, do youfeel that the new Bund not only has a new look, but also has a strong artisticatmosphere in the bustling city. Let's see: an artistic landscape with the themeof "for tomorrow" is set on the Bund of Yan'an East Road, embracing with sixcolumn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signal station with a history ofmore than 80 years to form a group of scenery. The customs building and theelectronic waterfall clock are also quite new. The electronic waterfall clock isa ladder type, 27 meters long and 3.5 meters high, with 10 full steps. The wholeoperation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computer.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jets ofwater in various colors of Arabic numerals, which makes the world so far awayand so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tourist area has become a scenic line ofShanghai style culture that can accommodate hundreds of rivers.

Huangpu Park is facing the famous Huangpu River at home and abroad. "Theyellow water in Huanglongpu on the moon" vividly depicts the color of HuangpuRiver. Jiangpu river is the mother river of Shanghai. It originates from TaihuLake in Wuxi. It is the longest, widest and deepest river in Shanghai, with atotal length of 114 km, an average width of 400 m and a depth of 7-9 M. Itsoriginal name is Dongjiang, also known as chunshenjiang and huangxiejiang. It issaid that in the 20th century___ Many years ago, Shanghai belonged to the stateof Chu at that time.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great general named Huang Xie inthe state of Chu. He was very talented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He wasappointed prime minister by the king of Chu and was granted the title of"fengshenjun" to govern the land of Shanghai. Due to the siltation of the upperreaches of Dongjiang River at that time, he led the people of Shanghai to dredgeand modify the waterway, which greatly developed Shanghai's water transportation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Huang Xie's achievements, latergenerations changed the name of Dongjiang River to "chunshenjiang" and"huangxiepu", which was not officially named "Huangpu River" until the SouthernSong Dynasty.

Overlooking the other bank, Pudong Lujiazui financial and trade zone andPuxi Bund are facing each other. Its functions are finance, trade and foreignservices. It will be the core and symbol of new Shanghai. "East Bund" BinjiangAvenu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2500 meters, integrates tourism, sightseeing andentertainment, along which there are six distinctive squares. Although I canonly smell the rumbling sound of piling, it is the most gorgeous movement on thestaff and predicts a better future for the Bund.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11

亞細亞大樓

中山東一路1號(故又稱外灘一號),1916年建成,折中主義建築風格。

原建7層,1930年加層至8層,立面爲橫3段,堅3段式。大樓竣工後被命名爲麥克皮恩大樓,後因產權轉讓給亞細亞火油公司,遂易名爲亞細亞大樓。底部兩層採用愛奧尼克對柱,中部3至5層立面採用羅馬石拱券裝飾,中段爲裝飾簡潔明朗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大樓上段爲巴洛克式,有愛奧尼克對立柱、圓弧形鐵欄內陽臺。入口大門飾有雙柱支承弧形門罩,並雕以花紋,門上方有半圓形券頂,雕以花飾,給人視覺上有較強的縱深感。

亞細亞大樓內的廣大洋行是中共地下黨的祕密組織,公開身份是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商行,實際是爲中共中央籌劃資金和外匯的機構。1948年6月,由於叛徒的出賣,地下黨組織被暴露,在上級黨組織的指揮下,廣大洋行轉移到香港。新中國成立後,亞細亞大樓易名爲延江大樓,現爲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上海總會大樓

中山東一路2號,1910年建成,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

原爲旅滬英僑俱樂部會所,現爲希爾頓集團旗下亞洲首家華爾道夫酒店。牆體爲混凝土結構,地上5層地下1層,以大門入口爲主軸線,兩側對稱。底層三個門洞和兩扇圓窗烘托與中門的拱心石組合在一起的垂花雕飾,兩邊的輔助入口各有兩對塔司乾式柱子作爲裝飾。入口處的玻璃雨篷是後來的樓主爲了實用而安裝的,但視覺上破壞了立面構圖的完整性。第3、4層貫以門根愛奧尼克立柱。第5層壓下的窗戶採用拱券形,層頂南北兩端有巴洛克塔亭。大樓內部也十分典雅、豪華。大廳的南部是當時遠東最大的酒吧,長達34米。大樓內裝飾仿英國王宮格調,故有“皇家總會”之稱。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中山東一路6號,1906年建造,英國維多利亞歌特式建築風格。

1897年盛宣懷籌資興辦的中國人自己最經營的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買下這幢樓房,並在這裏開業,故人們一般將其稱爲“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窗洞造型自下而上每層都不一樣,分別採用半圓券、弧形券、平券和尖券,這在同期或以後的外灘建築中都十分少見。大門入口豎有羅馬刺廊柱;底層、二層爲落地長窗,券狀窗框,兩肩對稱;屋頂坡面陡,開有老虎窗,形成東立面一排五個尖角頂的頂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頂的兩側都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燭。頂層南面有平臺,是觀覽黃浦江的勝處。現與“外灘3號”、“外灘18號”一樣,爲外灘的又一新的時尚地標。

上海外灘情人牆導遊詞 篇12

親愛的遊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的概況。

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徵,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了上海作爲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出上海作爲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外灘景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

外灘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和發展外灘景區的重要支架。

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於1845年以上海道臺頒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爲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爲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爲法租界。隨後兩國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XX年後也就是1945年,爲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爲中山東一路。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築起了二十多棟巍峨參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並在此地區開設了110多家銀行等經融機構,使之成爲當時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百年滄桑,上海政府於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並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後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的交通更爲通暢,更展現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牆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建築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臺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聳入雲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

親愛的遊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帶領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

親愛的遊客門,現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築羣。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著名的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

大家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築,他們構成爲了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這些上海的近代經典建築源於西方的古典建築,所以要想了解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建築聯繫起來,在比較中瞭解他們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和功能。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憑藉自身優越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別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斷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蘊,讓上海迅速成爲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經濟文化中心。使上海成爲當時世界建築大師們競相表現自身價值,展示自己不風身手的大舞臺。其時大量外國建築師的登陸,先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築師的迴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進的建築理念和技術,當然也使得當時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築滲透了西方建築的影響。所以當時上海的近代建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文化遺產。目前爲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如此規模龐大。精美,技術精湛的近代建築羣。其中萬國建築博覽風景線就是上海最爲集中的近代建築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