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38K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1

一、活動時間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通用15篇)

x年x月x日下午3點整

二、活動地點

維也納酒店福華路店

三、參與人員

國利半導體全體員工

四、遊戲規則

將國利半導體全體員工分爲四組,每組人數基本相等,拿到A的爲該組組長,站到對尾,負責遊戲最後猜詞語,其他組員順序由組內自行商議決定(商議時間不超過2分鐘),若其中有不能參加的則該組推選出一名組長,猜詞順序按照牌黑桃、紅桃、梅花、方片的順序進行,遊戲期間由__X負責對每一組進行計時。當對內所有隊員都完成形體傳遞詞語後,由組長進行猜詞,當組長猜對詞語(意思相同即可)或確定放棄時停止計時。

表演的人員不許用聲音及口型

表演完的本隊人員可以看但是不許用任何方式交流

等候的隊員不許偷看

不許使用道具

場下觀看的人員無論是表演過的還是沒表演的只能樂別的不能做

違反此規則的全隊給一次提醒機會

給一分鐘準備

五、遊戲方式

每一組排成一排,面向背後站立,做表演的兩們同事轉過身,向前走兩步進行表演,表演結束後迴歸隊伍,表演時採用1和2、2和3、3和4的方式進行,依此類推,直到遊戲做完爲止,每一組10分鐘。

六、獲勝條件

當猜詞成功時,使用時間最少者爲獲勝隊;

當所有參賽組均未猜對詞語時,則使用時間最短者爲獲勝。

七、違規判定

1、兩位表演者之間不可說話,不可對口型,只允許使用形表演

2、在表演人員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隊內其他人員不可以回頭,在表演結束後將身體轉向相反方面,不可再次參加與到表演中

3、如若出現上述情況,視爲犯規

八、懲罰

違規者將被更換詞語,重新開始,不停止計時,爲了對違規隊的懲罰,詞語的難度將有所增加。

九、獎勵

糉子分爲多種不同的餡兒,獲勝組的組員將有權利進行選擇自己喜愛的口味,剩餘組將由派發的方式進行。

十、注意事項

1、裝備照相機及攝像機——-__X

2、購買糉子及帶蒸鍋——__X/__X

3、準備兩幅牌併發給大家——-__X

4、製作分組隊員名單——-__X

5、計時工作——-__X

6、現場拍照及攝像——__X/__X/__X

7、遊戲過程中進行糉子的加熱——__X

8、準備若干與端午相關的語句——-__X/__X

十一、活動開場臺詞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2

一、活動主題

相伴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

二、活動對象

初20__級、20__級全體學生

三、時間與地點

五月底,體育館或體育場

四、內容與形式

(一)初20__級:

1、內容以《弟子規》爲主。

2、以班爲單位集體現場抽籤誦讀《弟子規》部分內容(四個部分),每個班誦讀時間在2分鐘以內。

3、每個班以《弟子規》中的某句或幾句話爲主題進行創作,以短劇、小品爲表現形式,內容要健康向上。

4、每班選送1個優秀短劇或小品參賽。

5、參賽短劇或小品演員人數爲全班總人數二分一,節目不超過四分鐘。

(二)初20__級:

1、內容以《聲律啓蒙》爲主。

2、以班爲單位現場抽籤集體誦讀《聲律啓蒙》部分內容(六個部分),每個班誦讀時間在2分鐘以內。

3、選擇經典的古詩文內容進行表演,表演形式可以是配樂(表演、現場書法、國畫)吟誦,歌唱,舞蹈,情景劇等,內容要健康向上。

4、每班

選送1個優秀節目參賽。

5、參賽節目演員人數爲全班總人數二分一,節目不超過四分鐘。

(三)表演過程將穿插互動:

“親子誦讀活動”,由各年級分別選派親子結對組各五組參加。

五、評分標準

(一)初20__級節目評分標準

1、劇本創作:主題鮮明,中心突出,內容健康(25分);有創造性(10分)。

2、服裝:符合劇情(15分)。

3、姿態:落落大方,自然,手勢與內容相符,能表現人物性格(15分)。

4、情感:感情基調與內容相符,感情流露自然得體(20分)。

5、效果:有感染力,觀衆反映好(15分)。

(二)初20__級節目評分標準

誦讀類

1、思想內容:內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強(20分)。

2、朗誦能力:普通話標準、吐字清晰、節奏韻律明顯(30分)。

3、藝術處理:感情充沛,正確把握詩歌內容,聲情並茂,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力,能與觀衆產生共鳴(30分)。

4、精神面貌:自然大方、出入有序有禮、精神飽滿、衣着得體(20分)。

舞蹈類

1、服裝整齊、化妝效果佳(20分)。

2、動作新穎、整齊,節奏感強,表情自然、大方 (50分)。

3、現場整體效果好(30分)。

歌曲類

1、服裝得體、化妝效果佳、精神飽滿 ( 30分)。

2、歌聲優美、音樂感強,觀衆反映好( 40分)。

3、表情自然、大方( 30分)。

情景劇類 評分標準同初20__級。

說明:本次比賽採用百分制,保留到小數點後兩位,每個演出節目所得分數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後的平均分即爲該節目的最後得分。

六、獎勵辦法

比賽分年級設集體獎一、二、三等獎,初20__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名,初20__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3

一、活動時間

_年_月_日下午3點整

二、活動地點

維也納酒店福華路店

三、參與人員

國利半導體全體員工

四、遊戲規則

將國利半導體全體員工分爲四組,每組人數基本相等,拿到A的爲該組組長,站到對尾,負責遊戲最後猜詞語,其他組員順序由組內自行商議決定(商議時間不超過2分鐘),若其中有不能參加的則該組推選出一名組長,猜詞順序按照牌黑桃、紅桃、梅花、方片的順序進行,遊戲期間由___負責對每一組進行計時。當對內所有隊員都完成形體傳遞詞語後,由組長進行猜詞,當組長猜對詞語(意思相同即可)或確定放棄時停止計時。

表演的人員不許用聲音及口型

表演完的本隊人員可以看但是不許用任何方式交流

等候的隊員不許偷看

不許使用道具

場下觀看的人員無論是表演過的還是沒表演的只能樂別的不能做

違反此規則的全隊給一次提醒機會

給一分鐘準備

五、遊戲方式

每一組排成一排,面向背後站立,做表演的兩們同事轉過身,向前走兩步進行表演,表演結束後迴歸隊伍,表演時採用1和2、2和3、3和4的方式進行,依此類推,直到遊戲做完爲止,每一組10分鐘。

六、獲勝條件

當猜詞成功時,使用時間最少者爲獲勝隊;

當所有參賽組均未猜對詞語時,則使用時間最短者爲獲勝。

七、違規判定

1、兩位表演者之間不可說話,不可對口型,只允許使用形表演;

2、在表演人員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隊內其他人員不可以回頭,在表演結束後將身體轉向相反方面,不可再次參加與到表演中;

3、如若出現上述情況,視爲犯規。

八、懲罰

違規者將被更換詞語,重新開始,不停止計時,爲了對違規隊的懲罰,詞語的難度將有所增加。

九、獎勵

糉子分爲多種不同的餡兒,獲勝組的組員將有權利進行選擇自己喜愛的口味,剩餘組將由派發的方式進行。

十、注意事項

1.裝備照相機及攝像機---___

2.購買糉子及帶蒸鍋----___/___

3.準備兩幅牌併發給大家---___

4.製作分組隊員名單---___

5.計時工作---___

6.現場拍照及攝像----___/___/___

7.遊戲過程中進行糉子的加熱----___

8.準備若干與端午相關的語句---___/___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4

爲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紀念民間傳統節日,響應省體育局以“一起動起,全民健身與您同行”爲主題的全民健身運動會,進一步豐富中心城市人民羣衆的化體育生活,推進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經研究,定於端午節期間舉行20__x年__省全民健身運動會__市__區端午節龍舟競賽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20__x年6月18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二、活動地點:溪南國小門口(興暉社區激情廣場)

三、活動安排:

1、預賽時間:上午8:0—12:0

2、開幕式時間:下午:00

3、決賽時間:下午:0—:00

4、閉幕式時間:下午:00

四、比賽路線:龍津河(溪南橋至挺秀橋河段)

五、參加對象:

1、區直機關各口辦;

2、各鎮、街道。

六、組織機構

成立20__年__省全民健身運動會__市__區端午節龍舟競賽活動組委會,具體成員名單如下:

__

組委會下設辦公室、宣傳組、競賽組、後勤組、安全保衛組、救護組、裁判組,其成員名單如下:

__

七、工作職責

(一)辦公室:

1、負責協調有關單位及各組工作,檢查落實活動各項準備工作;

2、組織參賽隊伍,召集代表隊領隊、教練會議,及時解決競賽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3、負責開、閉幕式的組織安排,起草活動相關字材料;

4、邀請市、區領導出席開、閉幕式;

負責發動籌資、徵集廣告等。

(二)宣傳組:

1、負責活動的宣傳報道,開、閉幕式以及比賽的現場電視直播;

2、負責佈置會場及周邊的彩旗、氣球、賽場標語、音響設備等,並負責廣告的製作、懸掛;

3、提前在閩西日報、__電視臺發佈競賽活動消息;

4、負責獎品和工作證的製作、發放。

(三)競賽組:

1、負責接受競賽報名、審覈名單;

2、編制秩序冊、成績冊;

3、選調舵手、裁判員,並組織賽前學習;

4、檢查競賽場地器材;

安排代表隊賽前練習。

(四)後勤組:

1、區體廣新局根據比賽要求做好比賽場地、器材等準備;

2、區龍管委負責河道清理工作;

3、區人武部、區水利局負責聯繫比賽所需快艇、救生艇;

4、市政維護處負責比賽兩岸護欄安全及攔河壩的儲水;

5、區衛計局、區食藥監局負責各代表隊、裁判、舵手飲食衛生檢疫工作;

6、對接流動衛生間事宜

(五)安全保衛組:

1、負責比賽的申報;

2、負責活動期間賽場及觀衆區(尤其是溪南橋、街心天橋、挺秀橋、惠民壩等重點區域)的安保工作;

3、負責維護比賽期間的城區治安和交通秩序;

4、協調處理突發性事故和急救工作;

5、市執法局負責流動攤點的清理。

(六)救護組:

1、負責活動醫療保健及突發性急救工作;

2、安排10人水上應急救護隊伍;

3、武警二大隊負責水上救護工作。

(七)裁判組:由區體廣新局選調人員組成,負責比賽裁判工作。

八、競賽規程

1、人數規定:每隊報領隊1人,教練1人,運動員20人(教練可兼)。其中參賽劃手男10人,女6人,鼓手1人,其餘爲替補劃手。

2、運動員資格:

(1)口辦組:參賽運動員必須是本口辦的幹部職工;

(2)鎮(街)組:參賽運動員必須是本鎮(街)幹部職工或本鎮(街)戶籍居民(憑戶口簿或身份證)

(3)參賽運動員必須身體健康,且會游泳者(游泳距離不短於100米),否則不得參賽。

競賽辦法:

(1)比賽採用分道計時,取左右兩道的平均成績,計時成績用時少者爲勝,如遇成績相同,取一組計時成績少者爲勝。

(2)比賽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鎮、街道組取前6名、口辦組取前4名進入決賽,第二階段同樣按時間快慢決出名次,第一階段成績不帶入第二階段。

(3)在每場比賽後允許替補隊員替換。

(4)舵手由大會聘請。

鼓手、舵手不得參與劃手行爲。

4、其他事項:

(1)各單位報名表必須於月0日前以電子版形式發送到區體廣新局,郵箱:;聯繫電話:__。

(2)各單位領隊應於6月6日下午:0到區體廣新局會議室(新羅區天平路6號交通綜合大廈七層)參加領隊、教練會議並進行競賽抽籤。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5

爲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我班將於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爲主題,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爲載體,不斷深化“中國夢”學習教育,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幸福生活,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二、活動時間

20__年6月_日至6月_日

三、活動內容

1、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組織開展“糉葉飄香”包糉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依託“道德講堂”組織端午節民俗講座,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爲主要內容的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用心體會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愛國愛鄉情懷。

2、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端午節期間,積極組織學生志願者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村居清潔、節日慰問、助殘愛幼等志願服務,爲留守兒童、貧困生、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送去慰問金、糉子等,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學校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精選

3、開展校園灑掃活動。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大掃除,整理個人衛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4、製作節日小報。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與端午節活動的感悟製作成節日小報,並開展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四、活動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項目,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6

活動時間:x月x號———x月x號

活動主題:端午贈豪禮,助力龍舟行

活動內容:

1、顧客助力獎!

充值網費每滿10元可擲骰子一次,水吧消費每滿10元也可擲骰子一次;比如顧客充值30元網費,除可以正常贈送網費外,還可擲骰子3次。骰子數=龍舟前進米數。個人助力前進米數可累計(吧檯記錄):

累計米數10米,獎品10元飲品抵用券

累計米數20米,獎品10元網費

累計米數30米,獎品30元網費+端午小禮品

我們來分析這項活動,顧客投入平均:3。5點(骰子有1—6個點,(1+2+3+4+5+6)/6=3。5,平均值則爲3。5點)

龍舟前進10米→顧客需要充值20~100元網費→平均充值35元網費

龍舟前行20米→顧客需要充值40~200元網費→平均充值70元網費

龍舟前行30米→顧客需要充值50~300元網費→平均充值105元網費

總結:門檻低,小獎輕鬆拿,強調顧客參與度

2、龍舟划行獎!

每划行1000米顧客平均需要充值3500元網費

龍舟划行1000米→參與助力的顧客每人獲得糉子一個

龍舟划行3000米→參與助力的顧客每人獲得10元網費

前30名助力顧客還可獲得小禮品一份

龍舟划行5000米→抽取1名顧客贈送價值666元龍舟大獎;其中包括:500元網費、100元水吧抵用券、66元現金紅包/微信紅包

抽取10名顧客贈送價值168元大禮包;其中包括:50元的糉子禮盒、60元水吧抵用券、58元現金紅包/微信紅包

總結:整體營造活動氣氛,增加趣味性,讓顧客覺得好玩。

3、個人助力排名獎!

端午節(5月30號)晚9點龍舟停止前行,個人助力截止

個人助力排名第一名獎勵588元網費,第二名獎勵188元網費,第三名獎勵88元網費。

總結:獎勵豐富,刺激顧客攀比競爭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7

一、活動時間

20_年6月x日至6月x日

二、活動內容

1、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組織開展“糉葉飄香”包糉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依託“道德講堂”組織端午節民俗講座,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爲主要內容的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用心體會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愛國愛鄉情懷。

2、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端午節期間,積極組織學生志願者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村居清潔、節日慰問、助殘愛幼等志願服務,爲留守兒童、貧困生、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送去慰問金、糉子等,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3、開展校園灑掃活動。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大掃除,整理個人衛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4、製作節日小報。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與端午節活動的感悟製作成節日小報,並開展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三、活動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項目,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着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爲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爲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爲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活動目標可歸納爲:端午節習俗,獻祝福。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瞭解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人們爲什麼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鍊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行端午詩歌朗誦表演。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安排活動

活動時間:20_年6月_日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活動評委:各班選五名小評委

活動主持人:各班選一名小主持人 獎項設置:端午節糉子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五、實施的步驟

1、提出問題

(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關於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你知道哪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呢?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的興趣爲出發點,教師只是爲他們創設了問題的情境,爲學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趣、願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與展開

(1)組織調查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一個小組長,由組長組織調查瞭解有關部門端午節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文,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提問:調查過程中是通過什麼渠道調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麼感受和啓發?

(2)網上閱讀

爲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一些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3)協作交流

爲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提議學生相互協作,學會自己想學會的一些風俗習慣的做法。例如:編手鍊、包糉子、折葫蘆等。

3、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並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端午節詩歌的蒐集,鼓勵學生培養善於蒐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4、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後舉行“我的端午節最快樂”主題中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同時,教師適當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9

一、活動主題:

"糉葉飄香話端午"

二、活動背景:

目前,洋節日在中國倍受青睞和熱捧,而民族傳統節日因缺乏必要的認知和深入的瞭解,造成了不少人對中華悠久的傳統節日逐步的淡漠,或是把節日簡單的與食品畫上等號。端午節就是吃糉子,中秋節就是吃月餅……此次活動從挖掘中華傳統節日深刻的內涵入手,師生、家長共同參與,預期在參與中,深入的瞭解民族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喜愛。

三、活動目的:

1、通過參加本次活動,讓學生在多種活動形式中多角度多側面地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相關的故事傳說,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喜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感情。

2、指導學生圍繞端午節開展探索性活動,學習運用各種手段去收集、選擇、組合信息。培養學生有計劃地做事,能與他人互相協調合作的能力。

3、在親自參與端午民俗活動中掌握如做鴨蛋網或包糉子、做香囊等方面的技巧。

三、活動時間:

20_年5月4日——6月2日

四、活動對象:

四(1)班

五、活動安排:

A、第一階段:發動準備階段——瞭解端午

1、通過班隊活動,調查學生對端午節及其他民族傳統節日的瞭解情況。

(調查的目的是想了解孩子對端午等民族節日究竟瞭解多少內容,瞭解的程度有多深,以便活動時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我們講的正是孩子想要知道的。)

2、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本次活動的具體要求。

(1)蒐集一個和端午節有關的故事或民俗。

(故事,民俗是節日的載體,有了他們,節日表現的更爲豐富。節日的內涵更多的.是通過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認識、瞭解這些,是瞭解我們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絕好的切入口。對於學生來說,這些民俗的表現形式因在節日中常出現,更易接受。)

(2)瞭解或嘗試糉子、香囊、鴨蛋網、雄黃酒等和端午有關的物品的製作過程。

(參與的過程就是深入瞭解、體會的的過程,只有親身經歷,留有的印象會更深。)

3、召開家長會,宣傳此次活動,倡議和孩子共同參與,學生與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一道爲端午的到來做採購食材、包制糉子、採集艾枝等,共同瞭解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並增進對社會與家人的瞭解,增強與家人溝通。

(此次活動離不開家長的大力指導。節日外在表現形式更多的是體現在生活中,只有家長在生活中引導孩子觀察,甚至手把手的教給製作的技巧,纔會最大程度的達到最初設立的目的。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民族的節日。)

B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走進端午

1、指導蒐集整理資料內容(可選擇)蒐集渠道簡要介紹合作者習俗吃糉子插艾葉掛菖蒲賽龍舟掛香袋、鹹鴨蛋喝雄黃酒戴手鍊和五彩線吃五紅食物其他故事屈原故事許仙、白娘子故事其他(爲了讓孩子的調查不盲目,更有目的性和有效性,特設計此表。以期讓此表指導孩子如何去搜集資料,從哪些方面入手,如何選題,如何與他人合作……)

2、利用綜合實踐課學習製作"鴨蛋網"。

(曾要求孩子觀察或在家人指導包糉子,做香囊,但做了沒有,效果如何不得而知。端午佩戴鹹鴨蛋,是每個孩子都曾有過的經歷,而鴨蛋網,簡單易做,相信每個孩子都願意學。)

3、製作一期以"端午"爲主題的手抄小報,可選擇合作者。

(把所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彙總,幾個人合作編輯。人人都參與手抄報的製作,參與即是學習的過程。)

C第三階段:展示、彙報、評比階段

1、開展一次"端午"彙報班隊課。

(把前期蒐集資料、學習製作等過程進行一次彙總、小結,活動中既有故事演講,端午詩歌朗誦,也有端午知識搶答,還有鴨蛋網製作比賽……同時對此次活動進行點評,表揚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對不到之處提出改進建議。)

2、展示優秀手抄小報。

(在班級走廊處展示此次活動中優秀手抄小報,讓大家共同學習端午節相關知識。)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10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既能鍛鍊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藉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二、活動宗旨:

感受端午習俗,弘揚傳統文化,瞭解傳統節日的來歷和習俗。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2、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爲了紀念屈原,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3、端午節也不失爲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

三、活動時間:

20_年5月28日—6月7日

四、活動主題:

“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1、各中隊在6月2日舉行一次有關端午節的主題班會。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發展。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感受和了解,同時對屈原、秋瑾等愛國者和革命先輩進行紀念活動,弘揚學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之心。

端午節期間,鼓勵學生跟隨父母一起進行端午系列活動對傳統節日進行美好體驗,以此和諧親子關係,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

2、各中隊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黑板報,學校6月3日由少先大隊檢查。

3、各中隊出一期關於端午節的手抄報。6月3日交到少先隊大隊部。

4、少先隊廣播站在活動期間播出端午節知識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11

前 言

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隨着生活品質的提高,如何保護和重視傳統節日已成爲中國人的熱門話題,當端午與中秋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被國家列入法定節假日之後,發掘傳統節日的內涵,讓端午過得更有意義,也成爲公衆的關注點。

在端午節當天,策劃舉辦"香囊製作大賽",同時定製5000個香囊在主城區各加油站、停車場等向私家車主進行派發。端午節制作、佩戴香囊有避瘟驅毒之義,且在世界上其他國家"豬流感"暴發的情況下,向私家車主贈送香囊也有特殊意義。

活動主題:

端午,我們一起做香囊。

在這一主題涵蓋下,本次活動包含兩方面內容:

1、香囊製作大賽。6月20日,在某廣場組織五個社區居民(60至100名)及自主報名的私家車聽衆進行香囊製作大賽。在大賽現場設置舞臺,進行時長爲一個小時的互動節目。

2、向私家車主派發香囊。20日端午節當天,在主城區各加油站、停車場、超市等地向私家車主免費派發香囊。

活動時間:

20__年6月初至6月下旬,活動籌備階段。

6月20日,活動高潮,同時舉行香囊製作大賽、向私家車主派發香囊兩項活動內容。

活動步驟和具體安排:

1、籌備期:

5月初,籌備香囊製作大賽所需物料,含布料、填充香料、包紮線材等;落實好20日廣場活動場地。

定製5000只向車主派送的香囊。

2、宣傳預熱期:

通過頻道宣傳帶,發動各社區居民和私家車聽衆報名參加香囊製作大賽。

同時,可以展開領取香囊的預報名。

3、廣場活動:

時間:6月20日上午內容:在廣場進行60至100名參與者的"香囊製作大賽"。在比賽進行過程當中,主持人與聽衆、現場觀衆進行互動遊戲。互動內容可結合商家要求進行。

邀請其他媒體(2家平面媒體、2家電視媒體)報道本次活動。

獎項暫定名爲:最佳美感獎、最佳創意獎、最佳製作獎、最佳形態獎、最佳色彩獎、最佳設計獎。

4、香囊派發:

6月20號端午節當日,將贊助企業的香囊送往各加油站及各停車場,現場發放給私家車主,並幫助懸掛於車內。預報名私家車主可以前往指定地點領取香囊。(地點待定)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12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活動。其主要內容有: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撞蛋、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飲用雄黃酒等。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參與端午節的一些慶祝活動。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爲此,我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對傳統節日感興趣,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2.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賽龍舟活動的氛圍,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3.知道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瞭解糉子是由糉葉、糯米等包成的。

二、活動方案設計

(一)環境創設

1.更新區角內容,創設與端午節有關的區域活動。

2.增加有關端午節氣氛的環境佈置。

3.創設主題爲《歡天喜地慶端午》的主題牆。

(二)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糉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陪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端午節活動。

(三)活動涉及領域

語言:兒歌《端午節》

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科學:《好吃的糉子》

美術:手工《端午香袋》

健康:競賽遊戲《賽龍舟》

(四)具體活動安排

1.6月14日 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2.6月15日 兒歌《端午到》

3.6月18日 手工《端午香袋》

4.6月19日 科學《好吃的糉子》

5.6月20日 競賽遊戲《賽龍舟》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13

活動目標

1.感受端節的文化氣氛,萌發愛國主義情感。

2.知道吃糉子、划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端午節大膽講述。

4.參與節日遊戲。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教師準備: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以及相關的民風民俗。

幼兒準備:吃過各種口味的糉子,見過不同形狀的糉子。

2.物質準備:糉子實物,《賽龍舟》視頻。

3.環境準備:在娃娃家和手工區投放收集到的艾葉及糉子、香包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糉子,知道端午節快到了。

1.教師出示糉子引導幼兒回憶與糉子相關的已有經驗。

2.瞭解端午節的節日名稱。

二.聽故事《屈原的傳說》,瞭解端午節習俗的來歷。

1.播放《賽龍舟》視頻,瞭解龍舟與一般船樣式和划船方式的不同。

2.再次播放《賽龍舟》視頻,請幼兒模仿划船的動作,感受氛圍。

3.老師講故事將故事內容附在活動方案後面。

在古時候有一個楚國人講屈原,他呀很能幹,也很熱愛自己的國家,幫助楚王治理國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壞人不喜歡他,總是到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漸漸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讓屈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不准他回來,但屈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國家,每天睡不好覺,當屈原聽到楚國與秦國打仗後沒有了,便非常傷心,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他來到汨羅江邊,跳了下去。人們聽說了後就划着船去救他,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糉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要傷害屈原,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划船救屈原的活動變成了賽龍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葉包糉子。

三.嘗一嘗:糉子真好吃

1.引導幼兒觀察糉子的形狀。

2.引導幼兒說說糉子的味道。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但在孩子們對於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糉子”是可以吃的上面,而對“端午節”這個節日的名稱、來歷和相關的風俗都不瞭解,因此,要幫助幼兒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我準備結合3—4歲孩子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品嚐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體驗中瞭解端午習俗,同時滲透愛國主義的情感。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14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中、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語言)

2、童謠《拍手歌》(語言)

3、觀看賽龍舟(社會)

4、美麗的龍舟(藝術)

5、龍舟競賽(健康)

6、我愛吃糉子(科學)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糉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爲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糉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六、中、大班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屈原的故事(語言)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活動二:童謠《拍手歌》(語言)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麼活動?

(2)欣賞童謠《拍手歌》,理解主要內容。

★指導語:①在這首童謠裏,你聽到了什麼?②你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

2、學習童謠,瞭解拍手遊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遊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指導語:①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麼?爲什麼叫《拍手歌》?②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並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活動三:觀看賽龍舟(社會)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瞭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

活動建議:

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繫,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

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徵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

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四:美麗的龍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龍舟競賽(健康)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划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皮筋龍舟”若干。

活動過程:

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划船、打鼓、擦汗等)。

2、遊戲:《划龍舟》。

(1)討論兩兩合作划龍舟的方法。

★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

(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划龍舟。

(3)划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

3、聽音樂做全身放鬆動作。

活動六:我愛吃糉子(科學)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品嚐中發現糉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2、初步瞭解糉子的製作過程。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糉子,包糉子的材料(米、糉葉、棉線等)。

活動過程:

1、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糉子”,瞭解糉子種類的多樣。

★指導語:你帶來的是什麼糉子?它是什麼形狀、什麼口味的?

2、觀看包糉子,瞭解包糉子所需要的材料。

(1)討論、認識包糉子的材料。

★指導語:你知道包糉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並加以認識。)

(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糉子、煮糉子的過程。

3、品嚐糉子、交流糉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

活動七:端午節親子活動(綜合)

活動目標:

1、通過唱唱、跳跳、講講、嚐嚐等活動,進一步體驗教師、幼兒、家長共同過端午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帶、表演材料等。

2、邀請幼兒家長參加活動。

3、各種端午美食(糉子、綠豆糕、鴨蛋等)。

活動建議:

1、開展家長、幼兒互動式智力競賽,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指導語:端午節是哪一天?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爲什麼要過端午節?

2、幼兒節目表演。

3、家長、幼兒的親子游戲(如:包糉子比賽等)。

4、端午節美食自助餐活動。

七、端午節相關資料鏈接

1、知識資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艾節、夏節、龍日等。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其中,最爲人們所知曉的一段傳說,是爲了紀念20__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國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民間有賽龍舟、吃糉子、吃五黃(雄黃酒、黃魚、黃瓜、黃鱔、黃豆芽)、掛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佩香囊等習俗。在民俗文化領域,人們常把賽龍舟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二起。古時,五月五日又稱爲“惡月惡日”,吃五黃飲雄黃、掛五端於門庭、採雜藥做香囊等風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於驅邪避魔、驅毒避蟲。現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習俗漸已消失外,其餘的習俗已流傳鄰近諸國,如:賽龍舟等,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2、教學資料。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王后和姦臣們看見楚王這麼信任屈原,心裏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係。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後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着。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消息後,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後,爭着划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爲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糉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2022年端午節活動方案策劃 篇15

一、活動背景

通過對端午節人們做香袋、包糉子、賽龍舟、憶屈原等習俗的記敘,反映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文本內容淺顯,條理清晰,語言優美而富有變化,是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學習語言的好教材。但是現代文明孕育出來的孩子,對中華傳統節日的感受和記憶少之甚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也越來越淡漠。

二、活動目標

(一)設計思路

本次主題活動的設計思路是以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爲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爲基本形式,讓孩子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關於端午節習俗的研究課題,通過合作調查、採訪、訪問、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拉近學生與傳統節日文化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等特徵,加深學生對傳統節日氛圍的感受,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二)活動總目標

1、認知和技能:

(1)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來源、食俗、慶祝活動以及關於端午節的詩詞、歌謠等習俗有更全面的瞭解。

(2)通過活動,對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有進一步的瞭解。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小課題研究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尋求各種途徑處理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小組合作調查、採訪、彙報交流促進兒童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意識的生成以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2)通過課題研究,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活動時間:3課時

2、活動過程

(1)主題的產生

通過端午歌謠以及身邊人如何過端午的錄像,使學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鳴,激發學生想要進一步探究端午節的興趣,生成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關於端午節的研究”。

(2)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的內容並歸納指導

A、端午節的習俗:古時人們過端午有哪些習俗?現在過端午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爲什麼會這樣?

B、端午節的食俗:端午節食品的種類、所食東西與端午節的關係、端午節食品的材料、端午節食品的製作過程、端午節的食品是否受人歡迎?

可引申出:嘉興五芳齋糉子的相關研究。

C、端午節的詩詞、歌謠:歷朝歷代有哪些跟端午節有關的詩詞、歌謠;誰寫的?內容怎樣?表現出什麼?

D、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時間由來、它的意義、與之相關的傳說?

E、端午節的活動:端午節活動的種類、端午節活動的意義、具體的活動過程?

F、端午節的佩飾:有哪些佩飾、材料、有什麼作用、製作過程是怎樣的?

(3)建立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A、學生根據一定的要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

B、以小組爲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A、小組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

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並提建議

C、教師指導評價

D、小組修改、完善,確定課題研究方案

(5)教師強調實踐活動要注意的問題及事項。

A、要注意實踐活動的安全。

B、準備一些必要的設備。

C、採訪人員要注意預約時間,文明禮貌,設計好訪問提綱。

關於端午節的研究小隊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1、活動時間:課外6課時

2、活動方法:以小組爲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採訪有關人員,也可個人實踐。

3、活動過程

(1)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實踐活動

A、按預定的方案採訪有關人員,錄音、拍照、攝像。

事前準備:明確採訪目的,確定採訪內容,設計採訪提問,確定採訪記錄形式;電話聯繫,預約時間;分工準備設備,有需要的邀請輔導老師或家長隨去。

B、行動實施,進行調查、採訪,做好調查記錄,寫好研究日記、感悟等。

C、按預定的時間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等查找有關資料。

(2)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階段性的資料整理和交流

(3)實踐過程的指導

A、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動中運用觀察、調查、訪問等方法。

B、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感悟及及時記錄採訪內容。

C、指導學生遇到困難時將研究問題引向深入。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

1、活動時間:3課時

2、活動過程

(1)各小組組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彙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結論。

(2)指導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進行反思。

(3)完成結題報告,指導老師幫助修訂後定稿。

(4)討論課題展示內容、形式。

(5)分小組準備課題展示內容,做好展示時的人員分工。

第四階段課題成果展示階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