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浪費方案(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33K

食品浪費方案 篇1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

食品浪費方案(精選3篇)

隨着經濟發展以及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受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消費等不良消費習慣影響,浪費現象日漸嚴重,造成的食品浪費問題愈發突出,人民羣衆對此反映強烈。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整治奢靡之風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各企業要充分認識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要求,堅持宣傳教育、建章立制、監督檢查並重,採取切實有力措施,抑制不合理需求,提倡科學健康消費意識,推動形成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重點,加強管理

加強企業食堂監管。企業食堂對大宗糧油採購實行訂單採購和公開招標。以質量安全爲核心,以強化管理、規範服務爲重點,積極推進主食廚房工程,開展放心糧油進企業活動,讓職工放心消費。

(一)切實加強用餐管理

1.引導節約文明餐飲消費。

(1)按照《省餐飲業服務規範》,根據我市餐飲業經營行爲規範和餐飲服務標準,督促企業食堂執行有關餐飲業標準,建立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舉報制度,引導企業食堂將餐飲節約落實到加工、經營、消費等環節,倡導文明節儉的消費方式。引導企業食堂提供符合膳食平衡要求的食品,積極推行標準餐、小份餐等。開展文明示範食堂文明餐桌評選活動,倡導文明節儉的消費意識。

(2)建立節儉消費提醒提示制度。在企業食堂顯著位置張貼或擺放節約食物、杜絕浪費的宣傳畫或提示牌,菜單上應準確標註菜量,套餐標準應註明建議消費人數。提供半分量或半份餐,推行自助餐或分餐制,引導職工按需點餐、理性消費、剩餐打包,取消各種有礙節儉的不合理規定。加強對企業食堂節約糧食反對食品浪費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3)鼓勵日常生活節約用餐,鼓勵職工家庭按實際需要採購食品,在外用餐餐前適量點餐,餐後主動打包,倡導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從簡用餐,提倡光盤行動和膳食平衡,培養良好的文明節儉的消費方式。

2.規範公務活動用餐管理

(1)認真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和《省貫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實施細則》,按照我市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實施細則,明確接待標準和報銷規範,進一步規範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管理。

(2)要按照公務活動用餐的有關規定合理編制經費預算,公務活動用餐費支出要在公開三公經費支出時單獨列出;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務卡管理有關規定;嚴禁在非稅收入中坐支公務活動用餐費用;實行一事一結,接待費報銷憑證應包括原始票據、派出單位公函和接待清單,單據不齊全或內容不一致的.,財務部門不得報銷。各企業要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將業務招待項目作爲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重要事項強化管理。

3.推進企業節儉用餐

加強企業食堂用餐精細化管理。制定食堂節約用餐管理規範,細化食堂食品採購、儲存、加工等環節制度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浪費。企業食堂應按照健康、從簡原則提供飲食,建立食堂用餐人員登記制度,實施動態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數採購、制餐、配餐,具備條件的企業應實行自助點餐計量收費。在企業食堂明顯位置應張貼文明用餐宣傳標語或宣傳畫、擺放提示牌,利用報紙、櫥窗、電子顯示屏等宣傳餐桌文明知識,提高用餐人員對餐桌文明的知曉率、支持率,引導節儉用餐。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安排專人負責企業食堂巡視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浪費行爲。推動企業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開展示範食堂評選活動。定時對各企業食堂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工作進行評估,發現存在嚴重浪費行爲要予以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

(二)推進食品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xx〕36號)文件精神,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各企業不得隨意處置餐廚廢棄物,要按規定交由具備條件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企業處置或就地資源化處理,鼓勵有條件的職工家庭對餐廚廢棄物進行堆肥等資源化利用。

三、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企業要高度重視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工作,強化組織保障。監事會工作處要負責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工作的統籌指導和協調推動,各相關處室要各司其職、積極配合、共同推進,確保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健全工作機制

各企業要結合實際制定本企業的具體工作方案,並抓好貫徹落實。各企業要切實建立健全推進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工作機制。重點完善公務活動用餐開支標準,研究建立本企業推進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相關機制。建立健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保障體系、激勵機制以及監管體系。

(三)開展宣傳教育

黨羣處和企業宣傳部門要加大反對食品浪費宣傳報道力度,宣傳先進典型,曝光浪費現象。充分利用內部刊物、站、微博、微信和宣傳欄等進行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宣傳,提高職工勤儉節約的意識和自覺性。

(四)強化監督檢查

監事會工作處要會同有關處室統籌部署反對食品浪費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好經驗好做法進行通報表揚並積極推廣。

紀檢監察處要對履職不力的企業進行督促和問責;對違反公務接待規定、用公款相互宴請等行爲,要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主要負責人或有關領導進行問責;組織對企業進行暗訪檢查,嚴肅查處公款浪費案件;建立食品浪費行爲舉報投訴制度。

統考處要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指導企業加強財務會計管理,對報銷用餐費用行爲進行規範。加強對公務用餐支出等三公經費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督,及時糾正違規支付行爲;要審計公務接待經費,加強公務活動用餐消費審計,並加強對機關工會等的審計。

食品浪費方案 篇2

農村羣體性聚餐現場製作條件差,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低,易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對人羣健康造成危害。區縣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農村羣體性聚餐管理工作,應制定有效管理辦法。堅持鄉鎮(街道)政府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工作原則,實行申報備案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管理制度。

一部門職責細化

鄉鎮(街道)政府。對轄區農村羣體性聚餐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負責開展轄區農村羣體性聚餐登記備案與管理工作(食品安全信息員每月月底彙總本村社羣體性聚餐信息,報鄉鎮(街道)食品安全監管站協管員;鄉鎮街協管員將本轄區羣體性聚餐的情況彙總,每季度末報區縣食藥監局和當地鄉鎮(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鄉鎮(街道)制定並督促落實轄區內羣體性聚餐各項管理制度,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農村羣體性聚餐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做好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切實解決工作經費,村級信息員開展農村羣體性聚餐的指導工作,應給予一定的工作補助。

區縣食藥監局。負責農村羣體性聚餐的指導服務工作,加強農村廚師的培訓和管理,督促廚師進行健康體檢,持有效的健康證上崗。協助做好農村羣體性聚餐食品安全事故調查取樣等工作。

區縣食安辦。負責組織農村羣體性食品安全事故調查工作。

區縣衛生局。負責農村羣體性聚餐食品安全事故病人的醫療救治工作。

二工作流程

(一)申報備案流程。

農村家庭宴席實行申報備案制度,凡舉辦10桌以上(含10桌)的家宴舉辦者或者廚師需提前48小時向村(社區)食品安全信息員申報,信息員將舉辦者姓名就餐地址廚師來源主要涼菜菜品進行登記造冊,並瞭解其加工製作衛生條件。接到20桌以上的就餐信息,信息員應在24小時內報告鄉鎮街協管員。接到100桌以上的.就餐信息,協管員應在24小時內報告區縣食藥監局。舉辦家宴的村民應與廚師籤訂餐飲安全合同書。

(二)指導服務家宴工作流程。

就餐人數在200人以下的,由所在村(社區)食品安全信息員進行書面指導或現場指導,填寫《農村家庭宴席製作指導意見書》,並與家宴舉辦者簽訂《農村家庭宴席製作食品安全管責任書》。

就餐人數在200人以上的,由鄉鎮街(景區)食品安全協管員進行現場指導,填寫《農村家庭宴席製作指導意見書》,並與家宴舉辦者簽訂《農村家庭宴席製作食品安全管責任書》。

就餐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由區縣食藥監局執法人員進行現場指導,鄉鎮街(景區)配合。

食品浪費方案 篇3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1、健全食物管理制度和中毒報告制度。加強檢驗、儲藏、加工、留樣等環節的管理。學校門前小賣部要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食品衛生以及相關《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辦法》的精神,加強食物採購管理,以便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2、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傳,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黑板報,宣傳畫和實物標本等各種形式,宣傳普及有關的衛生知識,提高食物從業人員和廣大師生員工的衛生管理水平,減少食物中毒發生。

二、發生食物中毒的處理

(一)通報。發現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通知醫務室做好搶救準備,同時報學校有關領導,事故嚴重的報醫院急救電話120,同時上報教育局。

(二)緊急處理

救護組組長:

組員:

主要職責有:

(1)立即組織護送中毒師生去醫院救治。

(2)配合醫院的救治工作,追蹤瞭解病情動態,隨時與領導小組保持聯繫。

(3)接待趕到醫院的家長,並說明基本情況,做好安撫工作,防止出現情緒過激情況。

(三)原因調查

組長:熱依木江

組員:古麗巴哈爾依馬木買買提及校醫米亞賽爾

主要職責:

(1)迅速趕往現場並做好現場保護,對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樣封存。

(2)協助公安、醫療鑑定、衛生防疫等部門對取樣食物進行技術鑑定。

(3)分析原因,根據現場調查和技術鑑定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事故原因,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4)根據事故的大小情況,形成綜合性材料及時報有關部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