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8W

節日起源

清明節活動策劃方案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節日習俗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清明上河圖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爲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羣衆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來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爲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纔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裏的冥錢,種類很多。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清明與柳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爲期,戴柳爲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衆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爲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八篇清明節活動方案

篇一

各村(社區)、各辦(所)、駐鎮各單位:

一、活動背景

清明節,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宗親節日,又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是中華兒女共同認祖歸宗的重要節日。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民俗活動,爲廣大人民羣衆所普遍重視。而且它也是一條維繫海內外華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有利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二、活動目標

(一)、終極目標:倡導文明祭掃、樹立文明新風

(二)、直接目標:1、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2、通過開展活動,進一步提高村(社區)委員會和村民的關係、村民和村民之間的關係,提升村(社區)的凝聚力和村民對村(社區)的歸屬感。

三、具體活動步驟

(一)、宣傳階段

通過清明節前一段時間進行宣傳,讓村民能夠比較詳細的瞭解到我們清明節我鎮將會實施的活動,爲活動營造濃烈的氛圍。

(二)、實施階段

1、組織村支兩委成員、大學生志願者準備宣傳欄內的海報。海報的主要內容是清明節文明祭掃的相關事項,以及清明節期間社區將舉行的活動,還有由於燒香燭、紙錢、燃放鞭炮等而引發的事故案例,以警示人們。

2、聯繫志願者。工作人員向志願者介紹活動,在宣傳期間,志願者也在其生活圈內幫忙宣傳。志願者還要幫助村民解讀相關內容,協助村工作人員的工作。

3、製作宣傳單。宣傳單上的內容包括國家八部委發出的關於清明節的通知的相關內容,部分清明節知識,社會工作的理念及知識等。

(三)、總結階段

活動後,各村(社區)收集活動的圖片、影像資料形成總結,爲下次開展活動積累經驗。

篇二

一、活動背景

清明節作爲中華民族紀念祖先、拜謁先烈的傳統節日,幾千年來,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人們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爲已逝的親人、祖先和爲國犧牲的英烈等,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緬懷先烈、祭祖掃墓,作爲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也是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不少海外僑胞、華裔,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緬懷先烈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二、活動目的

社區通過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來組織相關人員來緬懷先烈。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爲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因此通過組織居民在清明節前後參加緬懷先烈的活動有着重大意義。通過開展緬懷先烈等活動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居民文明素質,爲鞏固福州全國文明城市成果,提升居民文明水平,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等各方面做出一定貢獻。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半天

四、活動地點

xx革命烈士陵園

五、活動參與人員

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居民、社區志願者等

六、活動要求

社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管領導,落實專人負責,確保組織力量到位。由於革命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聖,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參與人員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要穿着整潔,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着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注意保持陵園衛生,不能在陵園內發生亂吃零食,亂丟垃圾等行爲。

篇三

各鄉鎮,各管理處(管委會),縣委各部門、縣直各單位、各級文明單位:

爲充分發揮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載體作用,引導人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根據省市文明辦統一安排,現將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爲根本,充分領會“四個全面”重要內涵,以清明節爲契機,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突出立德樹人,充分挖掘運用重要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慎終追遠、緬懷先輩,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蹟,不斷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爲“構建全面戰略支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精神保障。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低碳祭掃、平安清明”文明祭掃活動。

發放《“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號召摒棄傳統的燃放鞭炮、焚燒冥幣等祭掃方式,開展文明祭掃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推行鮮花祭掃、網絡祭掃、家庭追思會等現代綠色祭掃方式,使“低碳祭掃、平安清明”成爲市民的自發追求和自覺行動。

責任單位:縣政府辦、縣民政局、縣文明辦、各鄉鎮(管理處、管委會)

(二)開展祭奠先賢先烈活動。

以“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優良傳統”爲主題,按照就近就便、形式多樣原則,組織廣大幹部羣衆和中國小生瞻仰革命先烈、祭掃烈士墓、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開展團隊活動,通過爲革命先烈掃墓,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弘揚孝道文化,倡導孝老敬老,使人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重溫中華傳統美德,引導人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

責任單位:縣直機關工委、縣教體局、縣城建局、縣文廣局、各級文明單位、各鄉鎮(管理處、管委會)

(三)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充分利用中國文明網等重點新聞網站搭建的“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組織網上祭奠英烈、網上獻花等活動,寄語留言,表達心聲,增強愛黨愛國意識,激發愛黨愛國情感,營造弘揚先進傳統文化、繼承優秀革命傳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不斷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責任單位:縣教體局、各級文明單位、各鄉鎮(管理處、管委會)

(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1、在全縣各中國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經典誦讀活動,通過學習經典、誦讀比賽、配樂朗誦、徵文演講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誦讀和感悟中接受中華經典的薰陶,引導未成年人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責任單位:縣教體局

2、各級文明單位,要結合實際,在清明節前後,廣泛開展清明詩文朗誦會、詩詞歌會、道德講堂等誦讀中華經典活動,在感悟經典、踐行經典中感念先烈、先賢、先人,慎終追遠,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

責任單位:各級文明單位

四、活動要求

1、各單位要把“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作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日程,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實施,把活動抓實抓好。

2、要積極倡導低碳環保的綠色祭祀理念,引導羣衆開展鮮花祭掃、植樹祭奠、網上祭奠、社區公祭等祭奠方式,樹立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風;

3、要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特別是報紙、電視和微 信、微博、手機報的作用,廣泛宣傳活動開展情況;充分利用鄉村學校少年宮和家長學校等各種教育陣地,通過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活動,在全縣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深入人心。

篇四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清明節掃墓活動,號召同學們時刻銘記烈士們爲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蹟,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精神;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活動地點:革命烈士墓

三、活動時間:4月2日早7:20在學校整隊集合

四、活動對象:學校全體師生

五、活動準備:校旗、大隊旗、中隊旗、花圈

六、活動程序:

五、活動前準備:

1.準備物品:校旗,少先隊大中隊旗,學生自制小白花;

2.進行安全教育。

六、活動過程:

1.在操場整隊,進行活動前安全及禮儀教育;排隊按順序步行到烈士墓前;

2.唱少年先鋒隊隊歌;

3.打掃烈士墓周圍衛生;

4.少先隊員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全體少先隊員敬禮;

5.向革命烈士默哀3分鐘;向革命烈士三鞠躬;。

6總輔導員講話;;

7.少先隊員代表爲革命烈士獻詩;

8.向烈士敬獻小白花,擦洗墓碑,記住1—2名烈士的英名。

9儀式結束,集合返回學校。

七、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1—6年級全體學生參加掃墓活動。

2、4月3日早7:20在學校操場整隊集合。

3、列隊集合注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後也要清點好人數。班主任和老師跟好隊伍。保證學生安全。

4、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活動紀律等教育工作。

5、各中隊在掃墓活動中要保持紀律性和嚴肅性,統一校服、紅領巾。每人戴一朵小白花,(各班級自己準備)在烈士墓前向烈士獻花。

6、掃墓期間,全體師生嚴肅認真,嚴禁講話,做其它事宜

7、各班安排一名旗手帶好本班的中隊旗,中隊長帶領本班同學敬獻小白花。

8、各班借本次活動開展“祭掃烈士墓”徵文活動,推選出優秀徵文發獎。並在學校少先大隊紅領巾廣播將對優秀徵文進行廣播。

9、鼓勵學生收集革命烈士事蹟

篇五

活動背景:4月5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爲繼承這一傳統文化習俗,更好地讓當代大學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我校學生會國旗護衛隊全體隊員於清明節去八一紀念館開展“學先烈,悼先烈”爲主題的清明掃墓活動。抓住清明時節的有利時機,發揮德育基地的作用,教育青年大學生緬懷革命英烈事蹟,發揚革命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活動主題:學先烈,悼先烈

活動地點:八一紀念館

活動時間:xx年4月5日

策劃參與單位:江西旅遊商貿國旗護衛隊

贊助單位:

八一紀念館簡介:略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讓同學們瞭解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蹟去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培養大學生愛國意識;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我們的學生從中受到濃郁的傳統節日文化氣息的薰陶,並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向革命烈士學習,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樹立服務意識;

活動流程:

1、3月19日召開一次關於八一紀念館的細節問題會議;

2、各個參與隊員到齊後,上午10點悼念活動準時開始;

3、在八一紀念館,由主持人介紹本次活動的各項注意事項;

5、到達偉人雕像前,隊員上前獻花圈,之後全體人員悼念;

6、聽取烈士事蹟;

7、全體默哀三分鐘;

8、參觀八一紀念館;

9、有秩序的退出紀念館;

10、活動結束後,舉辦一次簡單的總結與交流會。

注意事項:

1、進入紀念館時,請各隊員有秩序的進入,各小隊負責人負責整理隊伍,不允許有不和諧現象發生;

3、進入紀念館,切勿大聲喧譁,注意保持國旗護衛隊隊員形象;

4、參觀紀念館時,應嚴格遵守墓園管理規定,聽從紀念館管理人員安排;

5、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隊員們應舉止文明,穿着整齊;

6、不得在館內亂扔垃圾,破壞館內的花草樹木,應保持館內的衛生整潔。

7、來返路上注意安全。

活動負責人:國旗護衛隊負責人

活動經費:購買花圈

應急措施:1、如遇天氣下雨,時間經負責人協商可推遲。

2、活動前如有隊員因各種原因不能參加,應與負責人說明。

篇六

一、活動目的: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發揚革命先烈的優秀傳統,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二、活動時間:xx年3月28日—4月5日

三、活動地點:天子山賀龍公園

四、活動載體:實地掃墓、網絡宣揚

五、活動程序:

1、3月28日—4月1日,開闢“我國傳統節日”專題網頁。組織高年級學生在校園網站建立以“清明”爲主題的網頁。要求網頁設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

2、4月2日,英雄圖片網絡展。蒐集革命先烈的圖片,分類展示於專題網頁。

3、4月3日下午第二節,英雄中隊網絡獻辭。各中隊開展主題中隊會,重點學習某一位英雄的光榮事蹟,以英雄的名字或精神爲自己中隊命名,成立英雄中隊,以詩歌等方式表達對英雄的敬仰之情。請中隊代表將給英雄的獻辭張貼於專題網頁。

4、4月4日,帶領學生至天子山賀龍公園掃墓

齊唱隊歌

少先隊員獻詞

向革命先驅陵墓敬獻花圈

個人向元帥獻花

5、4月5日,革命先驅精神網絡留言。倡議全體少先隊隊員及家長在我校“我國傳統節日”專題論壇上發表留言,以表達自己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篇七

一:活動名稱:清明節“參觀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和校園“網上祭奠”、活動

二:活動主題及目標

主題:“參觀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與“校園踏青”

目標:1。號召團員們時刻銘記烈士們爲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而不畏犧牲的英勇事蹟,倡導團員青年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精神;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朋友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3日7:40—16:00和20xx年4月3日19:30—21:00

四、活動地點

廣州烈士陵園和廣東白雲學院的儒學堂

五、活動對象

廣東白雲學院B11工商管理3班和學院董事長謝可滔先生

六、活動安排

1、4月5日7:30在學院正門集合,8:00準時出發

2、9:00到達烈士陵園,由主持人(人員待定)介紹廣州革命烈士陵園的相關情況及在此參觀的路線和在不同地點要舉行的活動。

3、9:10到達革命烈士悼念廣場,與其他掃墓團體對革命烈士敬獻花圈並全體默哀1分鐘。

4、9:30默哀之後,團體進入革命烈士陵園烈士墓區,由主持人介紹部分革命烈士(王盡美、鄧恩銘等)的英雄事蹟,在此期間同學們可以向革命烈士獻花,並在英雄亭下合影留念。

5、10:00參觀紀念館中的陳列;回顧歷史,瞭解革命英烈的事蹟,6、15:10在革命烈士悼念廣場集合返校。

7、回校後每人務必寫一份活動報告(心得),由記者部負責收稿,並予以評選優秀稿件向商院學報推薦。

8、19:30大家進入在儒學堂9、19:40由學生代表進行講述後開始同學們的“網上祭奠”演講活動進行開始

10、20:35歡迎學院董事長謝可滔先生進行最後的總結

七、活動紀律

1、言行舉止要符合一個文明大學生,優秀團員形象素質要求,時刻銘記“樹商院形象,展旅工商學子風采”

2、一切行動聽從指揮,不進入危險區域,未經允許不得單獨行動(特殊情況須向組織者報告)。

3、在演講堂上要認真聽和去感悟,一切都要肅靜。

八、活動準備事項

1、由校知行社負責和廣州市革命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協商,組織落實悼念流程的相關事宜。

2、每個活動成員必須自帶筆、記錄本。

3、話筒一支,團旗、學生會會旗各一幅。

4、宣傳工作由記者站和宣傳部負責(海報、展板、條幅等)。

5、活動過程中,午飯自備。

6、每人準備好“網上祭奠”的演講稿

九、經費預算

1、車費:500元

2、條幅、鮮花、花圈等悼念材料總費用(待定)

篇八

一、活動目的

清明節是中國人繼春節後重大的節日,我國祭拜祖先從古有之。國家實行清明長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義。學生通過紀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親人,祭祀華夏始祖,可以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民族凝聚力,增強學生熱愛環境、保護自然的意識,這也使文化習俗煥發新的時代文化精神。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教育學生“敬懷先人、孝敬長輩、禮貌待人”,渡過一個有意義、充實的清明節。

二、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1、文化探尋:蒐集資料,瞭解清明文化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作爲我國的法定傳統假日,有着其悠遠的文化內涵,通過資料的收集等,讓學生逐步瞭解清明的文化習俗,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具體內容如下:

1、清明節的由來

2、各地的清明節習俗

3、有關清明節的傳說、故事

4、瞭解清明期間的各種春遊活動

5、學生自己蒐集整理、調查分析資料,瞭解英雄先輩的光輝業跡,感受他們爲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尊嚴,不惜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6、各中隊利用週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網上學習有關清明節的相關知識和各種習俗,並且選取一位英雄人物(民族英雄、優秀民主人士、革命先烈、新中國以來的人民楷模等),展開調查,可以採用查閱書籍史料、網上瀏覽、觀看音像資料等方式,瞭解英雄的生平事蹟,剖析英雄(事例)所反映出的典型的民族精神,在班級裏開展“憶先列”故事會或詩歌賞析會。

7、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通過觀看影視片,瞭解英雄事蹟。

8、誦讀一篇介紹清明的詩篇或自己寫的有關清明的文章。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9、開展節前教育,要求隊員們在清明小長假的休息日中,以雛鷹假日小隊的形式開展清明節風俗體育活動,如:盪鞦韆、踏青、放風箏等活動。並要求學生在與長輩一起去掃墓的途中要文明祭掃,做文明的小公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