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活動方案範文(通用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6W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

活動目標: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通用22篇)

1、能大膽的在竹筒上進行裝飾。

2、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顏料、筆、竹筒、範例。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空心樹,實心芽,千年不結子,年不開花。

師:今天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猜一個謎語,小朋友細細的聽好嘍!(幼兒自由猜)

2、出示舊竹子。

師:小朋友真棒。這麼快就猜出來了。老師這裏啊有一些竹子,你們覺得好看嗎?

“怎麼讓它變的好看呢?”(幼兒舉手回答問題)

師:小朋友想了這麼多辦法,老師覺的都很好,今天呢我們學習一種新的繪畫方法------竹筒畫,就是在竹筒上話畫畫。

3、出示範例。

師:瞧,好看嗎?你們知道老師用什麼辦法來裝飾的嗎?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竹筒(點、線、面)

------這幾個竹筒又是怎麼裝飾的呢?(風景、房子、春天)

------再來看看這個竹筒又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上下對稱)

------還有一個呢?我們看看(色塊)

(欣賞過程中,有區別的引導幼兒進行比較、觀察)

師總結:哦,原來我們可以用我們畫線描畫的方法用點線面來裝飾,還可以把我們自己喜歡的圖案、風景、關於春天的一些故事畫上去,也可以用對稱、大色塊的方法進行裝飾。

4、幼兒構思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師:如果你來裝飾的話,你打算怎麼裝飾呢?(個別幼兒進行簡單回答)

師:我知道每個小朋友都很想去嘗試了,但在小朋友裝飾前,老師有幾個要求:

竹筒畫和在紙上畫畫不同,把它豎起來畫,邊畫邊轉。

在裝飾時,要注意顏色的搭配。

安靜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畫畫,不要走來走去。

5、作品欣賞。

師:你覺得哪個竹筒裝飾的漂亮?爲什麼?

6、拓展活動

師:竹子不但可以用來畫畫,還有很多用處,你們知道嗎?我們可以用她來演奏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說出5—10件左右對稱的物體。

2.能夠用對印的方法表現2—3幅作品。

3.瞭解對稱圖形帶給人們的一般感受。

教學重、難點:

1.是否能說出對稱圖形帶給人們的一般感受.

2.是否能留心觀察對印作品產生的肌理效果。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顏料、調色盤、筆、抹布、水罐等工具材料。

(2)教師準備與學生一樣的材料及範畫。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活動一:

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製作過程圖,鼓勵學生在紙上試一試,之後,可以讓學生交流在詩作中遇到的困難,大家一起幫他出主意,主要談談,什麼情況下印的很清晰,什麼情況下不容易印清楚,同時教師可以舉例相關學生作品。

然後組織學生討論:那些物品適合用對印的方法來表現,除了書上的,你還能舉出那些?

活動二:

教師示範:調色,繪畫,對印。

學生在正式的作業紙上練習。(由學生對顏料及水分的控制能力有差異,氣候情況對作業效果的影響也很大,特別是晴朗的天氣,顏料乾得很快,動作稍稍慢一點就印不出來了,因此建議老師讓孩子使用水粉顏料,調色過程中儘量少加水,並且,可將作業紙裁得稍小一些。)

活動三:

學生作業展示,請學生談談在作業中發現的問題及自己是怎樣解決的。

收拾與整理

第二節

活動一:展示學生上節印製的作業,讓學生將作業拿得遠一點,“看一看,想一想,我印出來的東西象什麼?”然後進行添畫。構圖有缺陷的,用添畫來補救;形象不清楚的,用添畫使它具體;色彩不豐富的,用添畫來點綴。可以直接用筆畫上去,添畫的時候注意對稱。

活動二:

展示作品,欣賞學生及教材上的作品、圖片,讓學生談談感受,如:平衡、完美等等,學生所說的與對稱相關的都予以肯定。另外,在對印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偶然的、奇妙的效果,可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欣賞。

活動三:

有目的的創作一幅對印作品,再進行添畫。收拾與整理:

將工具洗乾淨,將桌子擦乾淨。

課後拓展:將作品製成卡片送給師長或朋友。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3

教學目標:

1、會運用各種線條有序的組合表現蝴蝶翅膀的深淺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學習用油畫棒、水彩筆、水粉的相近色、對比色的套色運用。

3、有仔細、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教學準備:

供欣賞的示範作品、勾線筆、水粉、油畫棒、紙、水,調色盤

教學過程:

1、觀察瞭解線條畫的特點

(1)、找找線條排列有什麼規則?粗細線、排得密顏色深;

(2)、強調套色的運用。

2、幼兒作畫,講解要求

(1)、用粗細線、排列稀或密體現深或淺;

(2)、可以用圖形組合畫各種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體,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4)、耐心、仔細地作畫。

(5)、套色運用講解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現問提可請幼兒互相觀擦發現,同時鑑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3、展示幼兒作品

(1)、看一看、說一說作品美在什麼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4

活動目標:

1、對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房子、膠水、紅、黃、藍、綠4種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

(2)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

2、遊戲:找朋友。

(1)介紹遊戲規則。

(2)讓幼兒爲顏色寶寶找朋友。

3、幼兒操作活動:顏色匹配

(1)爲房子裝上相同的顏色的門和窗。

(2)幼兒活動講評。

4、爲教室外面的顏色寶寶找家,結束活動。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從上到下地觀察豬,瞭解豬的外形特徵。

2、瞭解豬與人們的關係,知道豬的用途。

活動準備

1、圖片:豬

2、幼兒用塗色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胖胖的小動物,你們猜它是誰呀?

(然後出示玩具豬)

教師:噢!是小豬,還是一隻胖乎乎的大肥豬。

二、引導幼兒觀察豬,並觀看老師的示範

1、瞭解、認識大肥豬的外形特徵。

(1)大肥豬是什麼樣子的?

(2)圓圓的頭上有什麼?是什麼形狀的?

(小小的圓圓的眼睛、象三角形一樣的耳朵、圓圓的翹翹的鼻子。)

(3)身體像什麼形狀?(橢圓形)

(4)身體的後面有什麼?下面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細細的尾巴,四條粗粗的短腿,腳上有尖尖的蹄子。)

2、討論怎樣來剪出大肥豬的身體各部分,知道用什麼圖形來表示豬的哪個部位,

並能夠正確的選擇圖形剪出圖形。

3、介紹一種新的塗色拓印的方法。

把白色的底版用回形針把剪好的大肥豬紙板固定住,

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蠟筆在底版上進行塗色,直至出現大肥豬的輪廓。

塗色的時候要細心,知道選擇什麼顏色的蠟筆進行塗色,

三、幼兒進行操作,啓發幼兒想象添畫充實畫面的背景。

1、在幼兒進行大肥豬的製作,教師交待制作要求:

底版和大肥豬紙板在塗色是不能移動,塗色是注意力度,以防底版畫破。

2、啓發幼兒,添加相應的事物。

你的大肥豬在什麼地方呢?

(如:農場裏的房子、田野裏的樹木和草地,豐富畫面的背景,使畫面更加充實。)

四、展覽幼兒作品

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豬住在什麼地方,在做什麼?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6

活動目標:1、瞭解情緒、情感變化,能運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心情。

2、會運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和安慰別人,表達自己的愛心。

活動準備:1、趣味練習:各種面部表情

2、彩色筆,畫心情的紙:生氣時的大腦內部

活動過程:1、讓幼兒觀察表情圖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傾聽幼兒的想法與感受。

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幫助幼兒擺脫不良情緒。

2、啓發幼兒想象

高興時,大腦會是什麼樣子呢?

生氣時,大腦會是什麼樣子呢?

3、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想象和心情用喜歡的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在繪畫過程中,不強調技能技巧的要求,

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情感。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橘皮、紙等材料製作花朵,發展剪、撕、貼等手工技能。

2、能發現不同花朵的特徵,發展比較性觀察的能力。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室提前擺放菊花、一串紅、雞冠花供幼兒欣賞。

2、橘皮、毛線、皺紋紙、卡紙,剪刀,膠棒,已經畫好枝葉的畫紙等。

3、教師事先做好的一幅花朵。

活動過程:

1、觀察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秋季開放的花。

(1)請幼兒仔細觀察活動室裏擺放的菊花、一串紅、雞冠花,說說它們的顏色與形狀有什麼不同之處。

(2)引導幼兒再次觀察並分辨三種花的主要特徵,正確說出三種花的名稱,像雞冠的是雞冠花,像糖葫蘆一串串紅紅的是一串紅,有很多花瓣並且花瓣卷卷的像人的捲髮的是菊花。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花的名稱,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2、引發幼兒製作花朵的興趣,瞭解做花的基本材料和方法。

(1)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花朵引起幼兒的興趣,並請幼兒觀察教師做好的花朵,說一說是用什麼材料做的,請幼兒猜想教師的製作方法。

(2)請幼兒說一說還可以用什麼材料製作花朵。

(3)教師出示各種材料(橘皮、皺紋紙、毛線、卡紙等),和幼兒共同討論這些材料可以做什麼,如何製作等。如皺紋紙可以做花的莖和葉子,可以用撕、剪、扭、畫等方法改變皺紋紙。毛線做成各種花朵,主要採用粘貼和纏繞等方法。

3、教師示範用橘皮製作菊花。

(1)將橘皮的蒂部作爲花心,用剪刀將橘子皮由外向蒂部剪成條狀,塗上膠水,貼到已畫好的枝葉上方。

(2)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剪刀。

(3)粘貼時要注意花瓣的錯落有致。

4、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操作材料,分組進行製作。

(1)橘皮製作菊花;

(2)毛線製作花朵;

(3)各種紙製作花朵。

5、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各種注意事項。

6、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欣賞。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畫表現自己在節日中看到的、接觸到的或感受最深的事和物

2、引導幼兒合理地佈置畫面,初步學習處理遠近的關係和畫法

3、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教師範例、幼兒繪畫用品

活動流程:導入活動——交代任務、幼兒作畫——相互講評

活動重難點:合理佈置畫面,處理好遠近的關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這幾天國慶節過得真快樂,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把快樂的國慶節中經歷的事情畫在紙上,讓大家知道你是怎麼過節的。

2、和好朋友講講你在節日裏做了些什麼事。(參加什麼活動?看到了什麼?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二、交代任務、幼兒作畫

1、把自己的事畫出來,畫得時候要注意畫面內容的安排,近處的東西畫大點,畫在下面;遠處的東西畫小點,畫在紙的上邊。

2、教師示範,幼兒觀察

3、幼兒安靜作畫,教師指導

4、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處理遠近關係

三、相互講評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請幼兒自我評價或相互評價。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會根據七星瓢蟲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畫,並會塗上恰當的顏色。

2、培養幼兒動手實踐能力和正確運用學具的能力,另外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3、喚發幼兒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樹立幼兒尊重自然,愛護昆蟲的思想感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一定的順序畫不同動態的七星瓢蟲。

難點:塗色。

活動準備

學具準備:七星瓢蟲背景圖、繪畫紙、畫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一)看背景圖,讓幼兒數一數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圓點,幾個大的,幾個小的,都長在哪裏。

(二)看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都是些什麼顏色。

二、畫結構

1、畫身子,畫一個大圓。

2、畫頭部,形成另一個小半圓;

3、畫觸角;

4、畫背部,也就是把大圓從脖子到尾部一分爲二畫一條直線;

5、分佈背部圓點,對稱的裝飾性強;

6、如果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過渡,深紅/大紅/橘色/桔黃色過渡。

三、分辨深淺色

(一)瓢蟲生活在葉子上,瓢蟲是小小的、紅色的,葉子是大大的、綠色的,很美麗,在圖畫上只有大紅和翠綠,顏色太少,怎樣使合併這兩種顏色。

(二)找出合適的紅色塗上。

(三)塗上恰當的綠色

四、觀察後修改

(一)注意瓢蟲造型,認真判別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後身體兩邊各三條腿,頭部和尾部沒有腿,提醒幼兒注意黑點的數量和對稱。

(二)引導幼兒按畫面已有的瓢蟲的大小、位置確定畫面安排。

(三)用黑色蠟筆畫好輪廓、塗好黑色後再去塗水粉色。

(四)先用紅色水粉色塗瓢蟲的翅膀,鼓勵幼兒選用各種紅色,並注意畫面上的深淺配合。

(五)最後用綠色水粉塗畫葉子。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0

活動目標:

1、會用深淺間隔的方法粘貼。

2、手工活動時能細心耐心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1、紙剪成的毛衣。

2、彩紙條。

3、環境佈置中有編結好的“毛衣”。

過程推薦:

1、師生共同佈置毛衣角並組織欣賞與討論:毛衣上的花紋漂亮嗎?是怎樣編織的呢?

2、設問:怎樣讓毛衣上花紋的顏色好看?是不是顏色越多越好?幼兒操作。

3、幼兒交流、切磋:看看誰的毛衣好看,說說是怎樣配色的。

4、幼兒再操作。互相協作,完成作品。

5、教師有意識地展示幾個幼兒的作品,羣衆觀察討論。

設問1:那裏的毛衣都能進商店嗎?爲什麼?

設問2:你的顧客喜歡哪件毛衣?爲什麼?(顏色搭配好)請幼兒把已經完成、正確的毛衣陳列在“櫥窗”裏。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1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l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冷色的色彩特點和所表達的感受。

應會:能運用冷色點染的方法畫一幅風景畫。

2.隱性內容與目標

瞭解冷色知識,體驗冷色帶來的感受,提高學生色彩審美感受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識,並能以冷色爲主運用點染的方法畫一幅風景畫。

難點:運用點染的方法畫一幅風景畫。

(三)學習材料

教師:色卡、冷色爲主的圖片、教學課件《生活中的冷色》、學生優秀作業、繪畫用具

學生:冷色爲主的圖片、繪畫用具。

教學活動

課前準備

佈置課前準備:收集表現水的圖片。

組織教學

欣賞書中圖片《水》。

組織研究活動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舉例說明對比關係。

欣賞冷色表現水的圖片,淡一談冷色給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動。

冷色給人的感受:清爽、寧靜、安詳、莊重、高雅、樸素

講授新課

演示運用冷色表現水波紋方法:

將冷色滴灑在盆水中,(不要攪勻)趁色彩沒有完全散開,將生宣紙覆蓋在水面上.浸透輕拿出即可呈現自然水紋。

藝術實踐

組織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準備好水盆、顏料、生宣紙

小組合作完成作業。

展示評價

l組織小組展示作業。

2組織評價作業。

給自己的畫起個名字,介紹自己的畫中最得意之處。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樓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圓等不同的形狀。

2、讓孩子學習如何觀察事物順序的方法。

3、激發幼兒對拼貼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不同形狀、大小和顏色的各種圖形的蠟光紙若干。膠水、白紙人手一份。各種不同樓房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樓房圖片引導幼兒由上下、左右、前後等方位去觀察樓房的形狀。

——有的房子是一排排的;矮矮的;房頂都是三角形的等特徵。

——有的房子前後、左右的高矮不同,房頂的形狀也不一樣。是高樓大廈等。

2、教師出示不同大小、形狀、顏色的圖形提問:誰能用這些圖形拼出你認爲最漂亮的房子。鼓勵幼兒大膽開展想象。

3、教師請幼兒上來拼貼,並說說自己拼了一間什麼房子。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教師巡視時及時表揚有進步和有創意的幼兒,並激發其他幼兒的積極性。

活動結束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進行綜合評價。讓幼兒把作品貼在後面的牆上,展示幼兒的作品並邀請家長一起來欣賞,相互交流。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3

活動目標:

1、對大自然的複製現象感興趣。

2、用拓印或模印的方法複製某一自然物。

活動準備:

黑色或棕色蠟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擁抱大樹

來到戶外,每個人尋找一棵自己喜歡的大樹,做上記號,並與之擁抱。

師:閉上眼睛,用手感覺樹皮的質地,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給樹幹畫素描

師:每個人喜歡的樹不同,摸上去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用什麼辦法能把大樹的樹幹樣子一摸一樣地記錄下來。

介紹拓印地方法:把紙蒙在樹皮上,一手緊按紙,一手用蠟筆在紙上摩擦,只要用力恰當,樹皮的樣子就會顯現出來。

幼兒各自拓印樹皮。引導幼兒設法用各自的方法畫上該樹木的記號。啓發幼兒將作品與原物進行對照,看看是否相象。

三、把大自然的禮物帶回家

師:我們把地上的樹皮,樹葉這些大自然的禮物帶回家,再用一些辦法把它們複製出來,好嗎?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4

活動目標:

1、體驗畢加索誇張、變形的藝術風格。

2、嘗試運用圖形、線條表現五官的變化。

3、在集體面前願意大膽講述。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裁成方形的彩色滌綸紙、畢加索美術作品若干(局部)、紅、黃、藍、綠水粉顏料(稀釋)、排筆、瓷磚、畫紙、電視機、實物投影儀。

經驗準備:幼兒玩過照鏡子和照哈哈鏡遊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可真漂亮,你們想看看自己嗎?老師帶來了一種有趣的“鏡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美不美?

幼兒運用滌綸紙觀察自己五官的變化。幼兒討論,教師總結。

二、欣賞畢加索作品,體驗誇張、變形的藝術風格。

師:我們的小臉變的真有趣,有一位畫家,叫畢加索,他也喜歡玩變臉遊戲,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變臉的。

出示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師:畫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成了什麼?(線條、色彩、圖形等)這些臉和我們平常的臉一樣嗎?幼兒講述,教師總結(真能幹,畫家用線條、圖形、和漂亮的顏色把臉上的五官進行了變化,這樣是作品看起來更有趣,是畫面更美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我們也來學學畢加索玩有趣的變臉遊戲好嗎?你想怎麼變臉?

幼兒自主講述,教師重點幫助幼兒瞭解可以運用線條、圖形來變臉。

四、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隨機指導。

(1)、畫出變形的臉,在上面運用線條、圖形和美麗的顏色畫出變化的眼睛、嘴巴、鼻子等。

(2)、能大膽換顏色,嘗試使用每一種顏色。

(3)、用完的排筆放在顏料盒子的旁邊,以免弄髒顏料。

幼兒作畫,教師隨機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誇張的變形,對於幼兒獨特的表現方法給予肯定,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學習模仿畫家的作品進行表現。

五、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欣賞評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請你介紹一下你的畫哪裏最美最特別!

2、互相欣賞,結束活動。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5

活動目標: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的興趣。

3.提高觀察智力、模仿智力、構思與想象智力。

活動準備:

1.電腦製成的動畫:螃蟹、金魚、蝴蝶的動態及留下的痕跡並配上兒歌。

2.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畫有北景的畫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每組一盒漿糊,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放電腦動畫,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有一些小動物要來和我們小朋友做朋友,你們開心嗎?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來的?

放電腦畫面:小金魚,尾巴頭,搖搖尾巴游呀遊;花蝴蝶,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2.引導幼兒用手描繪各種小動物留下的不同痕跡。

提問:來了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是怎麼來的?(請幼兒分別講述,並進行模仿各動物的動作)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指導語:還有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它們畫留下的痕跡,你們願意嗎?你想幫哪些小動物畫呢?等會兒小朋友自己去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後面畫下來。

4.欣賞作品,評價。

請幼兒說一說:你選了哪些小動物?哪個最快樂,是一折一折的,一彎彎的或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在跳舞的?

活動延伸:

1.你還想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會留下什麼樣的痕跡呢?請你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到書上去找找。

2.繼續培養幼兒的理解智力,發現慧力等。

幼兒園春季少兒美術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認識番禺土特產——蓮藕,通過觀察、討論,發現蓮藕內部紋路特徵。

2、能大膽地根據蓮藕的內部紋路特徵合理地組合、製作彩印畫,體驗創作的快樂。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蓮藕若干個,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顏料的抹布若干,盤子、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你知道蓮藕是番禺哪個地方的特產?”

師:“你們吃過蓮藕嗎?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認識蓮藕是萬頃沙的土特產。

2、出示準備好的蓮藕,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

師:“那蓮藕裏面是什麼樣的呢?”

引導幼兒大膽進行猜測,請幼兒說一說。

3、驗證猜測結果:教師現場切開蓮藕,請幼兒進行觀察、交流,發現蓮藕內部特徵。

4、製作彩印畫。

(1)引起幼兒對蓮藕內部紋路的興趣,加深印象。

師:“你看到的蓮藕切開後是什麼樣的,你喜歡裏面的花紋嗎?”

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

(2)出示印有蓮藕內部紋路的圖畫請幼兒觀察並猜測做畫方法,然後進行介紹。

(3)介紹活動材料和要求。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作畫步驟:選擇自己喜歡顏色,將蓮藕平的一面蘸上顏料,然後用力在紙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選擇進行組合,邊印邊進行構圖。

5、欣賞作品、交流作畫感受。

鼓勵幼兒間相互欣賞並大膽向同伴介紹。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6

知識和技能:

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風格的面具,瞭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藝術特點,學習表現特點突出的面具。

過程和方法:

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學習面具的特點,感受面具帶給我們的美感,培養學生髮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善於觀察、比較的習慣,以及對面具藝術的興趣和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多種風格的面具欣賞,瞭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藝術特點,學習表現面具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油水分離表現面具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魔術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魔術,想看嗎?

師:瞧,這是一張白紙,看,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你看到了什麼?

生:哇!好神奇啊!一個白色面具出現了。

師:想知道這個魔術的原理嗎?

生:想

師:其實這個魔術非常簡單,那張紙並不是一張普通白紙,我先是用白色油畫棒把面具畫在白紙上,這點很難發現。然後用深色水粉塗在紙上,塗過油畫棒的地方塗不上顏色。這種畫法叫油水分離畫法。(油水分離畫法是利用油性顏料和水性顏料不相溶的特點作畫的。)

這節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面具一課。(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師:根據自己的理解,你知道什麼是面具嗎?

生:戴在臉上的裝飾。生:掛在臉上嚇人的臉譜。

師:那麼什麼是面具,請看大屏幕(出示圖片)

2、瞭解面具的來歷。(出示圖片)

師:面具歷史久遠,它來源於圖騰崇拜和宗教信仰,古代人們在祭祀和節日活動中戴着它表演,以表達驅鬼迎神的願望。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出示祭祀、表演的圖片)

3、師:我國是最早出現面具並使用面具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儺戲面具和藏戲面具。(出示圖片並講解)

4、師:咱們來欣賞一下外國的面具(出示圖片)

5、師:由於地域和風土人情的差異,古今中外面具的風格迥異,爭奇鬥豔。這充分體現出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出示圖片)

6、(出示圖片)

師:與真人相比面具的五官有什麼特點?

生:樣子嚇人。生:眼睛好大,嘴巴可怕。

7、師:現在我們來觀察藏戲面具、斯里蘭卡面具給你什麼感覺?

面部表情上有什麼相同之處?

在造型上有什麼不同?

(師:一個是…,師:一個是…師:…)

師:五官使用了什麼創作手法?(生:變形和誇張)

師:怎麼變形和誇張啊?

生:鼻子很大,像牛鼻子,眼睛很大很兇,眼珠子發紅,快要瞪出來了似的

生:眼睛很大,舌頭很長,恨不得把人給吃了,很恐怖

師:如果讓你來當小小設計師來設計面具,你將會如何設計使面具更加猙獰可怕呢?應怎樣運用好誇張和變形?

三、教師示範油水分離畫面具的方法:

1、用油畫棒單線起稿。(用油畫棒先畫臉型,然後拿油畫棒在臉型上用單線畫出誇張變形的五官,最後加一些裝飾花紋、圖案。)

2、在單線稿的基礎上,用油畫棒塗色。(塗色要厚)

問:同學們仔細觀察第二幅圖和第一幅圖有哪些不同?(大家觀察的真仔細,還有一個地方大家沒有看出來,牙齒也用白色的油畫棒塗實了。)

3、用水粉把畫面塗滿,即可出現油水分離現象。

這種方法你們學會了嗎?

四、佈置作業

現在我們展開豐富想象力運用變形和誇張手法,設計一副自己喜歡的特點突出的面具。

注意事項:

1、顏色鮮豔和水粉底色形成色差要大,有對比。

2、油畫棒塗色要厚。

大家可以參考屏幕上的圖片進行創作。試想一下如果用深色水粉塗上底色會是什麼樣子的。

五、評價作業。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油水分離畫法畫面具,這些作品充分體現了同學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相信在下節課的手工製作面具中同學們會有更大的收穫,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線描畫方式繪畫秋天的動物,再以油畫棒形式勾畫外輪廓並塗色。

2、能表現出動物的主要特徵,體驗在紙盤上作畫的樂趣。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紙盤範畫。

2、人手一個紙盤、勾線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啊?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農民們忙着收穫。小動物們也都很忙碌呢?你們知道它們都在忙什麼呢?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啊?它們都長什麼樣呢?

二、出示範例,教師講解。

師:小朋友看,這些小動物都是畫在哪裏的?是怎麼畫的呢?畫好以後還要怎麼樣?(先用勾線筆在紙盤上畫出自己喜愛的秋天的動物,然後再用油畫棒勾畫外輪廓塗色)

三、提出要求,幼兒作畫。

師:在紙盤上畫時要注意把小動物畫的大一些,把它們的樣子畫清楚。可以爲它們設計漂亮的服裝穿上。在用油畫棒添畫時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及塗色的均勻。(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四、展示作品,共同欣賞。

師:一起來欣賞今天的動物紙盤畫,你喜歡那個紙盤畫,爲什麼?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8

教學目的:

1、顯性內容與目標。

認識三原色

知道紅色的畫是以紅色爲主的畫面。認識不同的紅色,運用不同的紅色使畫面更有層次。

應會:能以紅色爲主畫一副畫。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養學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對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強對學生探究式學習及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學重點:

認識三原色、感受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種紅色在畫面上的運用。

教學難點:

能畫出有創意的繪畫作品,運用各種紅色使畫面更有層次、主體突出。

學習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筆、蠟筆、色彩紙、剪刀、膠水、紅色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我們的生活環境是色彩繽紛的,這中間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師就考考關於色彩方面的知識:在衆多的色彩中哪三種顏色是其他顏色無法調配出來的?(出示紅、黃、藍)。

3.之所以說它們奇妙是因爲它們是無法用其他顏色調和出來,而它們之間相互調和卻可以生出許許多多漂亮的顏色。我們把這三種顏色稱作原色。而任意兩種原色調在一起所產生的顏色稱爲間色,比如說和藍色調在一起可以產生綠色(出示綠色)那麼綠色就是間色的一種。

4.今天我們就以這四種顏色爲各排重新命名:紅隊、黃隊、藍隊、綠隊。每隊都有一隻氣球,哪一隊課堂聽講認真,善於思考,積極回答,在同樣的時間內作畫效率高,哪隊的氣球會升的,想不想比試一下?

二、新授:

紅色帶給人們的感受:

1.下面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在節日裏或喜慶的場面上哪種顏色用的最多嗎?(板書:紅色)

2.能說說你爲什麼選擇紅色嗎?紅色給人什麼樣的感受?

3.紅色是中國人的傳統喜慶顏色,它鮮豔、熱烈、代表紅紅火火,吉祥如意!在過年過節、重大活動慶祝以及婚禮上常用到它。(課件出示圖片)

4.你能說出幾種紅色?

出示色相環,介紹常見的幾種紅色:大紅、硃紅、橘紅、玫紅、紫紅。

5.說說彩筆中的紅色,跟同位說一說。

生活中的紅色:

這麼多的紅色都來源於生活,你能說說生活中的紅色嗎?

讓我們一起走進紅色的世界,來欣賞紅色帶給我們的獨特美感。這些圖片上的紅色給你什麼感覺?

3.生活中的紅色給你這麼多美的感受,下面讓我們學習紅色在繪畫作品中是如何表現的?

(1)欣賞作品(課件出示,感受紅色在繪畫作品中的美感,學生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塗抹色彩。)

畫家是如何以紅色爲主來作畫的。

欣賞後判斷這樣一個問題:紅色的畫就是用紅色來表現的畫。

紅色的畫就是以紅色爲主來表現的畫。(解決紅色畫的概念問題)

(2)欣賞色調不同的兩幅圖片(解決:學會運用不同的紅色使畫面層次更豐富。)

這兩幅作品都是用紅色表現的,比較一下哪幅更有層次感?爲什麼?

運用不同的紅色來表現畫面會顯得有層次更豐富。

欣賞小朋友的作品,說一說,他們的作品給你什麼啓發?你從他們的作品中學到了什麼?

四、學生實踐

剛纔欣賞了小朋友的畫,你們想不想把自己對紅色的感受也表現出來?

下面我們就以紅色爲主畫一幅畫。(板書課題)

要求:1.以紅色爲主畫一幅畫,大膽構思,盡情宣泄對紅色的感受。

2.想好要表現的內容後直接用深色彩筆勾邊起稿。

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

五、評價學生作業。

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六、拓展總結:

今天我們以紅色爲主表現了不同的事物,感受了紅色帶給我們的熱情和喜慶,其實我們身邊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紅色夥伴一直陪伴着每一位同學,是它讓你成爲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也是它見證着你從普通隊員到優秀隊員的成長。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誌。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每位少先隊員不僅要佩帶紅領巾,更要愛護它,而且要用自己的行爲保持紅領巾的榮譽,併爲紅領巾不斷增光添彩。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19

活動名稱:小雞

活動目標:

用兒歌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嘗試畫封閉的園,表現小雞在草地上的各種動態,體驗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草地背景圖,大大小小的圓。

2.作畫用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瞭解小雞的基本特徵。

(1)出示圓,這是什麼?

(2) 圓變小雞。

(3) 歌謠《小雞小雞嘰嘰嘰,圓圓腦袋圓圓身》,通過歌謠讓幼兒瞭解小雞的特徵。

(二)感受小雞的動態。

(1)帶領幼兒起立邊唱歌謠,邊做動作,感受小雞的不同形態。

(2)用大小不同的園在黑板上擺圖,大圓在下小圓在上,小雞在做什麼?小圓在下大圓在上,小雞在做什麼,小圓在前大圓在後,小雞又是什麼動作?

提問引導幼兒講述小雞的動態。

(3)小結:小雞想要做各種動作,小雞站的時候,大圓哥哥在小圓弟弟的後面,小雞跳的時候,大圓哥哥在小圓弟弟的下面,小雞倒立的時候,大圓哥哥在小圓弟弟的上面。

(4)老師邊說,邊示範畫,並添畫嘴巴和爪子等。

(三)草地上的小雞。

(1)介紹幼兒的材料,指導幼兒在畫紙上畫大小不同的圓,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在中間。

(2)鼓勵幼兒根據剛纔自己的觀察繪畫出不同形態的小雞。

(3)鼓勵幼兒爲小雞添畫小草,小米和小蟲以豐富畫面。

(四)作品展示與評價。

請幼兒講述自己畫的小雞在幹什麼,鼓勵每位幼兒大膽講述。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20

活動目標:

1、通過汽車跳舞的遊戲,引導孩子大膽用車輪滾畫出有一定規則的線條,體驗車輪滾畫的樂趣。

2、繼續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愛的顏色作畫。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各種大小不同的汽車玩具若干輛,16開畫紙人手一張,各色顏色、調料盤、抹布、範例圖案、汽車背景圖一大幅。

活動過程:

1、預熱階段

(1)出示汽車、顏料,邊念兒歌邊演示汽車跳舞的遊戲。

(2)提問:汽車跳的什麼舞?怎樣跳的?用了哪些顏色?

2、圖形刺激

(1)出示汽車跳舞的不同圖案,供幼兒欣賞。

(2)討論想像、談談說說:我的汽車會跳什麼舞?

3、想像創作

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幼兒選擇喜愛的顏色作畫。

4、診斷作品

將幼兒作品展示到背景汽車圖上,介紹自己的汽車跳的什麼舞?師幼共同隨音樂做汽車跳舞的遊戲。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2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海綿印章印出小雞,並用棉籤添畫細節。

2.進一步感受墨色在宣紙上產生的特殊暈染效果。

3.知道工具材料用完後要放回原處,初步養成良好的作畫常規。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小雞。

2.宣紙,顏料(黃、褐色、綠),顏料盤,棉籤,海綿印章,抹布。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回憶、總結小雞的外形特點。

教師:小雞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它們喜歡吃什麼?幹什麼?

2.師幼共同討論小雞的畫法。

(1)討論小雞頭部的畫法。

教師:先用海綿寶寶蘸些顏色,然後把它印到宣紙上去。

(2)討論小雞其他部位的畫法。

(3)引導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教師:小雞喜歡在哪裏玩?它們喜歡幹什麼?(可添畫小草、小蟲等)

(4)教師逐一介紹作畫材料,指導幼兒將用過的工具材料放回原處。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提醒幼兒添畫細節和背景,也可在幼兒作品上適當添畫場景,讓畫面更豐富。

(2)提醒幼兒用完物品後放回原處,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

4.欣賞作品,教師評價、總結。

(1)教師:你畫的小雞在幹什麼?

美術活動方案範文 篇22

活動意圖:

國慶節馬上就要來臨了,幼兒對節日的到來非常的高興,但是幼兒對於國慶節的來意並不是很清楚。設計此活動是爲了讓幼兒瞭解國慶的來意從而激發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並且自己動手操作佈置活動室的環境體會節日的愉快氣氛。

一、活動名稱:“迎國慶,唱紅歌”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30日

三、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國慶節的氣氛、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2、讓幼兒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初步瞭解國慶節來歷

3、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瞭解和感情。

三、活動準備:

1、在教室內與幼兒一同佈置慶國慶的喜慶場面。

2、家長和幼兒一起學習紅歌《歌唱祖國》

3、準備幼兒的繪畫工具和材料。

4、給幼兒化好妝,提升節日氛圍。

5、小旗子幼兒人手兩隻。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園長媽媽致辭

(二)第二部分:唱響紅歌迎國慶

小小班組三個班家長、幼兒和教師一起合唱紅歌《歌唱祖國》,通過唱紅歌共同迎國慶。

(三)第三部分:百米畫卷迎國慶

1、小小班主題:我的中國心

2、幼兒及家長共同創作,並在紅心中籤名。

3、對小朋友的畫進行點評。並掛在圍牆上。

(四)活動結束

在這節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們通過唱紅歌及繪畫等,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節日,萌發了熱愛祖國的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