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方案

來源:瑞文範文網 8.34K

一、指導思想

國小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方案

目前的課堂教學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無效和低效問題,建立有效乃至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說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根據教研中心xx—xx學年國小數學教學工作意見,結合我校數學學科課堂教學與教研工作現狀,本學年我校將堅持“爲學生發展服務,爲教師成長服務”的指導思想,將數學教研工作的重點確定爲建立“高效課堂”。

本學年我校將克服以往貪多求全的不良傾向,精選教研的着眼點,探索有效的深層教研模式,不斷豐富教研內容,創新教研形式,增強教研實效,使教研活動成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的生長點,成爲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的新的支撐點,成爲營造學校特色的新的閃光點,探索出新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課堂教學的無效行爲,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發揮最大效益,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全面致力於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研究,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增強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通過開展有效性課堂教學系列研討活動,讓“規範課堂”成爲需要,讓“反思課堂”成爲習慣,讓“高效課堂”成爲素養。

2、通過多樣化的研修形式,進一步明確高效課堂的標準及特徵,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高效,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3、探討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

三、基本原則

1、實踐性:本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原則,將研究貫穿於教學始終,堅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昇華。

2、全員性:所有任課教師是實踐的主體,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教研。

3、互動性: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營造平等研討的平臺,構建互動的研究方式,在思維碰撞中形成共識。

4、反思性:採取教學隨筆、課後反思等形式,讓教師反思課堂教學行爲,引導教師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反思、總結,對教育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共享。

四、教研形式

以“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講課評課、研討反思、課例交流”等活動爲基本形式。

五、任務及要求

1、加強教學目標與備課研究

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把握好學段教學目標和各學段四大知識領域的具體教學目標。對每一個課時教案,能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優勢,利用教研組的集體備課、學科網站和其他的網絡資源,設計好每一個課時教案,充分預設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在教學中做好預設與生成的處理。要正確把握好情境創設、合作探索、自主練習三大板塊的聯繫和時間的分配。對創設的情境要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儘量縮短情境創設的時間。在合作探索環節,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接受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關係。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與“收”的時間,決不能因爲探索時間過長而影響自主練習的時間。要加強練習的設計,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課每課時自主練習的時間要儘量控制在10分鐘左右,使學生每節課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並做到堂堂清。

2、加強“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國小數學四課型課堂教學常用模式如下:

新授課: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數學模型——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練習課:創設情境(導入)——分層練習(基本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發展練習、應用練習)——矯正評價,總結歸納。

複習課: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憶梳理,形成網絡——練習矯正,形成技能——課堂總結,突出重點。

講評課:概述測試成績——錯因探究——自我矯正——反饋練習,拓展鞏固——講評小結

本學年將加強對上面提供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並在此基礎上,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如:“同研一節課”的磨課活動、“同課異構”的對比課活動、“區域聯誼”的學習研討活動、利用網絡資源,組織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等形式,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四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具體內容及安排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我們面臨着諸多的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是:在課時數量相對減少的情況下,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在課堂效率上做文章,克服以往課堂教學中耗能費時、效率不高的做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爲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本年度我們將從以下方面展開工作:

(一)進行全程教材疏通,提高教師對教材教法的掌握能力

1、培訓目標

(1)使教師對數學全程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特點及教學注意問題等有個大致的瞭解。以便能更好地把握編者的意圖,更好地使用教材。

(2)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督促教師鑽研教材,深入領會新的課程標準的精神,提高教師對新教材的駕馭能力,進而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使培訓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學術水平,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綜合素質有顯著提高。

(3)引導、激勵、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更新知識結構,探尋科學實效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課堂充滿靈性和快樂。

2、培訓內容

每學期初,由學科組長牽頭,利用學科組集體研討的時間,對全程教材進行疏通,各年級上冊安排在9月份,各年級下冊安排在xx年3月份。重點研討內容爲:本冊教材在整個國小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全程教材的教學內容、學習目標、教材重難點,以及對突破教材重難點的可行性教學策略(包括學生特點、各課型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以及情景窗如何呈現、合作探索如何展開、教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自主練習如何處理等內容。學科組教師同時要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我培訓,學科組長要針對教材中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分析研討,具體分工如下表:

人 員

內 容

扎西頓珠

統計與概率

索朗拉姆

空間與圖形

落桑雲丹

實踐與綜合應用

鄭秀真

數與代數

3、培訓安排

週三、五大課間進行。

(1)xx年10月份 本年級教材疏通

(2)xx年11月份 本年級教材限時出題比賽,全程教材疏通(一)

(3)xx年12月份 全程教材疏通(二)

(4)xx年4月份 全程教材疏通(三)

(5)xx年5月份 組織教師參加市教材教法考試

4、培訓措施

(1)設立學校培訓領導小組,對培訓內容、項目設置、培訓過程進行全程督導。

(2)參加培訓的教師要求記業務培訓記錄,達到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並在學科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集體研討學習,並認真做好詳細記錄。

(3)鼓勵教師加強自學,每月的教材教法培訓後,受訓教師都要做該年級2份測試題進行自我考察。最後受訓教師做兩份綜合模擬試題,成績記入教師培訓考覈中。

5、培訓評價

爲有效提高培訓的質量,對教師的培訓按照出勤情況、學習態度、達成檢測、地區教材教法考試四項進行量化,分值如下:

(1)出勤30分,每遲到一次扣1分,請假一次扣0.5分,早退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2分,得分≤20分,本次培訓按照“0”分記績。

(2)學習態度10分,主要是檢查教師的培訓記錄,按照記錄的詳實和認真程度分兩檔記分,分別是10分,9分。

(3)限時出題一項30分,按照出題質量、難易度等在本年級進行評比,分兩檔記分,分別是30分,28分。

(4)市教材教法考試一項30分 ,按照實際考試情況,按30分折算記績,列入教師教材教法培訓考覈中。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培訓,提高教師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水平

1、培訓目標

(1)讓教師充分掌握多媒體設備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夠熟練使用多媒體,不斷提高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水平。

(2)掌握課件製作的要求和方法,會製作數學教學課件。

(3)利用精美的課件和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與學趣味橫生,讓課堂精彩紛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和高效課堂教學的完美結合。

2、培訓內容

(1)學習多媒體的開關機等基本的操作技能,學習多媒體使用中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和基本的維修養護方法。

(2)學習如何從網上查找課件製作素材,學習進行課件製作的基本要求和知識。

(3)學習電腦常見問題處理和日常基本維護的方法

(6)學習如何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培訓實施

培訓時間:大課間時間。

培訓教師:多嘎, 格桑次仁

參加培訓的教師:全體教師

培訓地點:辦公室

4、培訓措施及要求

(1)爲保障培訓活動有序進行,每次活動均實行分管領導負責制,並實行點名制,情況記入此項教師培訓考覈中。

(2)參加培訓的教師要求記業務培訓記錄,達到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並在學科組長的帶領下,進行理論研討並認真做好詳細記錄。

(3)10上中旬組織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優質課展示,並評出1-2節校級優質課,成績記入教研組此項培訓考覈中並記入教師個人培訓考覈中。

5、評價標準

爲有效提高培訓的質量,對教師的培訓按照出勤情況、學習態度、多媒體優質課、優秀課件四項進行量化,分值如下:

(1)出勤30分,每請假一次扣0.5分,遲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2分,得分≤20分,本次培訓按照“0”分記績。

(2)學習態度10分,主要是檢查教師的培訓記錄,按照記錄的詳實和認真程度分兩檔記分,分別是10分,9分。

(3)多媒體優質課展示一項30分,按照實際比賽情況,按三檔記分即:30分、28分、25分列入教研組考覈中,並列入教師個人特色考覈中。

(4)教學課件評選一項30分 ,按照實際比賽情況,按三檔記分即:30分、28分、25分。

(三)抓好教法、學法應用的積累(收集)、應用(實踐)、總結(反思)三大環節,突出教法、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操作程序:

1、學期初至11月份,爲教法、學法積累收集階段。本階段在引導數學教師完成對教材的疏通任務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相關文獻資料,分年級、分學科,完成本學科教法、學法集錦,形成系統資料。

2、12月份至xx年5月份,爲教法、學法應用實踐收集階段。本階段主要是數學教師把積累的教法、學法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結合系列課達標活動,論證本學科教法學法體系。結合區域聯誼教研,組織一次“教法、學法研討”課堂觀摩。

3、xx年6、7月份爲總結反思階段。本階段着力於學科教師經驗的積累、案例的撰寫及實踐感悟等,推介先進做法,爲下一學期奠定基礎。

(四)抓好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結合集體教研、集體備課實現多媒體課件資源共享

操作程序:

1、學期初,學校制訂多媒體課件共享要求,分年級、分章節(課時)以年級組爲單位組織設計。

2、十月初分學科進行評比,相互借鑑學習後,完善本學科多媒體課件系統。

3、十一月至xx年7月爲運用修改階段,本階段要求授課教師在適用本年級多媒體課件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修訂。結合區域聯誼、公開課等形式不斷完善、推廣研究成果。

七、措施保障

1、明確要求、理清思路。學期初利用全體教職工會議,把相關要求佈置給大家,然後召開教研組長會議,佈置具體的相關內容。教研組長是第一責任人,負責“高效課堂”任務的組織、安排、實施等各個環節。

2、組織培訓、提高技能。教研組長結合本組具體情況,可以聘請學校相關人員到組內培訓,也可以利用組內人員實現自我培訓,培訓的目的就是全體成員共同提高。

3、計劃具體、責任到人。教研組長根據本學科教材特點、人員特長,做到計劃具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並有相關的督導措施,依據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4、尊重個體、集體捆綁。評價採用集體評價和個體比賽兩條途徑。本年度,教研組集體教研的主要任務是教法學法運用、多媒體課件系統的設計運用,最終的評價採用集體捆綁。在採用集體評價實現組內整體提高的基礎上,鼓勵教師個體發展。倡導教師在各種公開場合(公開課、區域聯誼等)運用課件系統,鼓勵教師每堂必用。

5、過程督導、嚴密組織。在實施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我們都將採用評比、抽查、檢查、比賽、評議等形式及時量化、彙總,在嚴密的組織下,提高教師“教法、學法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運用”技能,爲高效課堂奠定紮實的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