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4W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

活動目標: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精選18篇)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判斷並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採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懂得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活動準備:

皮球、鐵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鐵、積木、卡片;幼兒用書第5頁《比輕重》。

活動過程:

1、猜一猜,誰輕誰重。

教師出示幾組物品,讓幼兒猜猜物品的輕重並用卡片記錄猜測的結果。

(裝有大小不同的積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個、鐵球一個、一個大棉花球、小磁鐵、2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掂一掂大小一樣的皮球和鐵球,你感覺有什麼不同?

幼:鐵球重,皮球輕。

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幼兒比較後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輕,小磁鐵重。

師: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鐵,又是怎樣的感覺?

3、比一比,誰輕誰重。

(1)幼兒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較不同物體的輕重並用卡片記錄比較的結果。

(2)與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師小結:

判斷物體的輕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運用。

爲幼兒提供兩個完全一樣的水杯,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1)先比較、判斷兩個水杯的重量。

師:請幼兒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覺怎麼樣?

幼:一樣重。

(2)分享交流

5、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戶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較輕重,到兒童樂園玩蹺蹺板,比較自己與同伴之間的輕重。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2

活動目標:

1.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瞭解數字在不同物品中表示的含義

2.能結合自己已有經驗,創造性的運用數字。

3.對數字感興趣,積極關注身邊事物。

活動準備:

生活中有數字的物品(衣服鞋子、時鐘、日曆、圖書、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的食品包裝袋等)

活動過程:

一、用特殊號碼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1.出示火警圖片,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一組什麼數字?你們知道它表示什麼意思嗎?打了119,誰會來呀?那讓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火警叔叔會來!

2.出示110、120數字,師:這些數字又表示什麼意思呢?看看撥打這個號誰又會出現?

師:原來這些數字有這麼大的本領呢!

二、尋找生活中的數字,探索各種數字的不同含義(播放ppt上的圖片)

1.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數字,今天就有許多數字來到我們身邊,(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尋找身邊的有數字的東西)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師:你是在什麼東西上發現了數字,它表示什麼意思?我們請個小朋友上來,把他的發現告訴大家?

衣服鞋子上的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大小)圖書上的數字表示什麼(頁碼)鐘面上的數字表示什麼意思(表示時間)尺子上的數字表示什麼意思(長度、寬度、高度等)

3.猜想老師提供的物品上面的數字有什麼意義。

4.出示生產日期師:你們想想看,這些數字通常在哪裏可以看到啊?那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有什麼作用?

三、玩遊戲抱抱團。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關於數字的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做抱抱團,小朋友們都很熟悉了吧,原來數字還能給我們的生活中帶來這麼多的快樂。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義。

2、根據“>”、“<”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這兩個符號開口的方向。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操作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看看那兒有什麼?

二、認識“>”。

1、感知數量的多和少(演示課件)

師:這兒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麼呢?(樹,山,河等)

師:瞧!美麗的景色把誰給吸引來啦?(蟬)

師:飛來了幾隻蟬?(3只)

師: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3)

師:看,又有誰飛來了?(邊說邊放課件)(蜻蜓)幾隻蜻蜓,(1只)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1)

師:3只蟬和一隻蜻蜓哪個多,哪個少?(3只蟬多,1只蜻蜓少)

2、認讀“>”,初步感知不等式

(1)認讀“>”

師:3只比一隻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們可以在3和1之間放上一個符號,這樣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我們學過“=”,看看這兒能放嗎?(不能)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就能幫助我們,它的名字叫大於號“>”(邊說邊放課件),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大於號(跟讀)。把它放數字的中間怎麼讀呢?先聽老師讀一遍:3大於1(3>1),一起讀。

(2)動作感知“>”

你們看,大於號長什麼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身體動作來學學它的樣子嗎?(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動作)

(3)書空“>”

小朋友們模仿“>”的樣子可真像,那“>”應該怎麼寫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大口向前還是向後呢?大嘴巴向前大於號(教師邊說邊帶領幼兒集體書寫“>”)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遊戲的愉悅。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

2、學具:看圖列算式卡、數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等

活動過程:

一、複習6以內數的組成

1、碰球遊戲

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遊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複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

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隻小貓啊?

幼:6只

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麼樣用算式表示

(請3—4位幼兒)

二、引出新遊戲

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三、分組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

四、總結評價

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

1、感知數量的多和少(演示課件)

師:這兒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麼呢?(樹,山,河等)

師:瞧!美麗的景色把誰給吸引來啦?(蟬)

師:飛來了幾隻蟬?(3只)

師: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3)

師:看,又有誰飛來了?(邊說邊放課件)(蜻蜓)幾隻蜻蜓,(1只)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1)

師:3只蟬和一隻蜻蜓哪個多,哪個少?(3只蟬多,1只蜻蜓少)

2、認讀“>”,初步感知不等式

(1)認讀“>”

師:3只比一隻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們可以在3和1之間放上一個符號,這樣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我們學過“=”,看看這兒能放嗎?(不能)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就能幫助我們,它的名字叫大於號“>”(邊說邊放課件),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大於號(跟讀)。把它放數字的中間怎麼讀呢?先聽老師讀一遍:3大於1(3>1),一起讀。

(2)動作感知“>”

你們看,大於號長什麼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身體動作來學學它的樣子嗎?(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動作)

(3)書空“>”

小朋友們模仿“>”的樣子可真像,那“>”應該怎麼寫呢?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大口向前還是向後呢?大嘴巴向前大於號(教師邊說邊帶領幼兒集體書寫“>”)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2.初步瞭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3.體驗數學的奇妙有趣,喜歡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七種分法

難點是初步瞭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活動準備:

小路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至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以“碰球”的遊戲複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遊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的數字做朋友。”(兒歌: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二、幼兒操作:探索8的組成。

“森林樂園裏新修了一條馬路,小動物們準備在路的左右兩邊種上小樹,這樣馬路看起來就會更漂亮一些。那請你看一看小動物們可以怎麼種呢?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到紙上吧。”

1.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白板上呈現。

將幼兒記錄結果按有序排列與無序排列呈現,引導幼兒觀察兩張記錄結果,比較哪張更容易記住,爲什麼?

“請你們看一看並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一邊的數慢慢變大,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

小結:數字8一共有七種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1.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動物們一共要種的樹?(8棵)。

2.教師示範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並說說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馬路的左邊1棵,種在馬路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3.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的分解式,並帶幼兒說說: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

引導幼兒說8還可以分成7和1。

“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還是1和7,只是數與數的位置交換了一下,合起來的總數也沒有變,都是8。”

4.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

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找出了8的七種分法,還運用互換規律快速的找出8的3組對應組成。小朋友只要記住這些規律,以後學習數的組成就會更加簡便、快速。

四、結尾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觀光遊覽車,在剛種好小樹的馬路上看看美麗的森林樂園吧!(檢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係,學習列出算式。

2、複習5的組成,並知道4 1、3 2及前後位置互換都等於5。

3、進一步認識理解“ ”、 “=”號的含義。

4、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副,動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1—5數字,加、減、等號各一個。

3、學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複習5的組成

幼兒人手一份卡片,教師引導一起共同複習5的組成。

(二)學習5的加法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背景圖,以小動物一起玩遊戲的情節進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遊戲,後來跑來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動物?(5只)

2、師生一起共同遊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會跟着老師一起來玩遊戲。媽媽昨天買回4個蘋果,爸爸又帶回1個蘋果,那麼家裏一共就有5個蘋果了。”幼兒一邊聽老師講述,一邊擺卡片。

3、啓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遊戲中所講的事情,並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4 1=5 4表示什麼?(4表示媽媽買回的4個蘋果)

1表示什麼?(1表示爸爸帶回的1個蘋果)

表示什麼?(媽媽和爸爸的蘋果合起來)

(2)啓發幼兒再用一道算是表示這個遊戲。

1+4=5 (集體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較兩道算式,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4+1=5和1+4=5,位置換過來了,但是得數是一樣的。

(三)幼兒操作,並做記錄。

幼兒根據老師說的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並用作業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評價:

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遊戲成功的喜悅。再數一數,黑板上一共記錄了幾道算。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8

一、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和客體爲中心,能區分左右,並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2、嘗試用語言來表達左右及相對關係。

二、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數學》

三、活動流程

(一)以自己爲中心區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請幼兒圍成半圓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麼?兩隻手一起就可以搬東西、吃飯、穿衣等等,所以它們是一對好朋友。

請幼兒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們的身上找找,還有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左腳、右腳,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2、聽口令做動作

T:現在我們找到自己身上許多的好朋友,那麼老師來說口令,你們來做動作。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快地找到。

口令: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

跺跺你的右腳,跺跺你的左腳;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右耳,

用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手……

(二)以客體爲中心區別左右

1、好朋友面對面

教師請摸到頭的小朋友搬起小椅子坐到右邊這位小朋友的對面,成爲一對好朋友。(各一個摸)

2、區別客體的左右

(1)請幼兒舉起自己的右手

T:看看你的右手和好朋友的右手在同一邊嗎?爲什麼?(不是,相對坐的)

T:那麼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右手在同一邊呢?(站在同一個方向看)

(2)觀察自己和好朋友的右腳、右眼、右肩等。

3、做遊戲“用你的_手摸摸好朋友的___”

兩兩相對坐,根據教師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T: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能不能區分好左右。聽老師的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好朋友之間相互檢查是否做對動作。

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拍好朋友的右腿。

(三)看圖練習

坐回半圓,每人分發《小朋友的書?數學》,翻到第6頁“區分左右”,進行左右練習,進一步鞏固關於左右的方位。

T:小雞的左邊是誰?請你學學小豬的叫聲。

小雞的右邊又是誰?請你學學小鴨的叫聲。

小貓的左邊是誰?請你學學小兔是怎麼跳的。

小鴨的右邊是誰?請你學學小牛的叫聲。

T:考考你的好朋友,你還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幼兒相互提問:

小貓的右邊是誰?請你學學小狗的叫聲。

小兔的右邊是誰?請你做一個小貓的動作。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9

活動目的

1、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學習製作球體、圓柱體,建構球體、圓柱體組合物體。

3、通過摸、量、滾、做等活動,培養幼兒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4、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發展他們的創造性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收集各種球體、圓柱體包裝。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藥丸盒、易拉罐、麥乳精罐等。

4、準備一些掛曆紙、白板紙、橡皮泥、尺、膠帶、線、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球體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2.請幼兒玩球。幼兒按意願選球,通過摸、滾、踢、拍、託、擲等動作玩球。

3.請幼兒回答教師提問:玩的是什麼球?怎麼玩的?通過玩你發現了什麼?

4.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並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5.師生創編兒歌:小小球兒圓溜溜,哪邊看它都很圓;小小球體站不穩,哪邊挨地都能滾。

二、有趣的圓柱體

1.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並說說發現了什麼。

2.請幼兒滾一滾易拉罐、麥乳精罐等,說說它們是向什麼方向滾動的。

3.請幼兒將圓柱體積木、積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細的順序分別排一排,看看它們像什麼。

4.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着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三、球體、圓柱體的區別

1.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2.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3.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四、靈巧的小手

1.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裏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2.給幼兒提供白板紙、掛曆紙、橡皮泥等製作材料,讓他們進行手工製作。

對能力差的幼兒,只要求他們完成球體、圓柱體模型;對能力強的幼兒,則要求他們建構組合物體,如涼亭、攀登架、滾筒等;對能力一般的幼兒,要求他們完成簡易組合物體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劇小丑等。幼兒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教師對有困難的幼兒,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對大膽創新的幼兒,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併爲他們提供條件,使其完成作品。

3.作品展覽。讓幼兒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佳作,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五、商品展銷會

1.爲幼兒提供一定的活動場所。

2.引導幼兒將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廢舊物品先按球體、圓柱體兩大特徵進行分類;再按商品的種類(如食品、玩具、日用品),進行二次分類。

3.陳列貨架,佈置環境。幼兒按標記排放商品。

4.開展創造性遊戲:“商品展銷會”。要求幼兒在展銷過程中,說出各種商品的名稱、外形特徵。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0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於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活動目標:

1.通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生探索的興趣,發展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並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2.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並說說發現了什麼。

3.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着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4.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5.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6.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7.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裏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8.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認識分合符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2、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重點分析:

初步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

難點分析:

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係,發現數的多種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兩個、果盤兩個、雪花片、小木棒、小積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講解演示,學習2的分解和組合。

1、講解示範: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裏,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用數字表示算式並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合成號、11-部分數。老師在黑板上記錄分合式:

2   1 1

∧   ∨

1 1  2

讀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來是2。

2、自身體驗: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說: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說: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請幼兒自由嘗試:充分利用積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進行組成分解組成練習,教師巡迴指導,鼓勵他們發現數的組成方式。

4、用"拍手對歌"進行鞏固。

拍手對教師:小朋友,我問你,2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某老師,我告訴你,2可以分成1和1。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2

[說課內容]

量的守恆教育應在認識了相應的量的基礎上進行,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行動指南》中,大班數學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長度守恆、容量守恆的觀念”,其內容要求明確指出“提供長度的、容量的各種變式材料,讓幼兒觀察、判斷並驗證其長度是否相等或容積是否相等;在戶外活動時,引導他們對等長的距離進行判斷和驗證,在玩沙玩水活動中有意識地提供各種容器讓幼兒去思考容量守恆的問題。”大班量的守恆教學中,長度守恆是幼兒最先接觸的守恆問題,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正是有關長度守恆的大班數學活動:小兔子回家。

[活動目標的設立及其依據]

在新《綱要》的科學領域目標中明確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和遊戲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在不斷遇到各種新挑戰和不斷成功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了以下的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獲得長度守恆的感性經驗,在多種變式和干擾因素下做到不受外部因素的影響而認識到量的不變性。

2、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長度守恆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並學習應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設計構想]

新《綱要》科學領域目標的表述使我強烈地感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而數學學習更是應該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境來產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需要,並親自實踐,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長度守恆的內容如何能夠引起幼兒興趣並激發幼兒動手探究問題從而獲得感性認識呢?我設計了“小兔子回家”這樣一個遊戲活動。首先應用自制多媒體課件《小兔子歷險森林魔幻城堡》來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幼兒身臨其境,活躍思維;然後帶領幼兒置身遊戲場景,應用各種感官探究解決問題;最後組織幼兒表達交流探究過程與結果,建立長度守恆的感性認識。

在這個活動構思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魔幻城堡”的設計以及爲幼兒提供動手探究的材料準備,本活動的重點、難點就溶入其中。

教幼兒學習量的守恆有幾種方法:

1、可以運用各種量的多種變式,添入干擾因素,使幼兒做到不受外部因素變化的影響而認識到量的不變性。因此在遊戲中我應用了繩子長度變式、紙板長度變式、火柴棍長度變式。

2、用同等量的兩份物體作守恆判斷。如在第一關的難題中,先出現平行放置的兩根等長小棍,在幼兒比較確認它們是一樣長後再將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錯開,提出問題:“現在這兩根小棍是一樣長嗎?”

3、用數量表示量的守恆。如在最後一關思考哪條路更長更短的問題時,有的幼兒就會數數兩條路各是由幾條正方形的邊組成。

4、滲透整體與部分關係的思想。如在第三關的難題中,5個小正方形紙板的長度連起來是和一個長方形紙板的長度等量的。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3

一、分析教材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繫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

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鐘錶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東西之一。本節課要求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是幼兒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爲以後"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一般來說,兒童每天起牀、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二、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了解時鐘的功能、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難點: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關係並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點。

教學準備:

1、各種動物時鐘多個。

2.幼兒人手一隻操作的模型鍾。

三.教法與學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

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在活動中,讓幼兒主動操作活動鐘面,不僅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提升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展示多種動物玩具鐘的實物,讓幼兒在觀察中認識鐘面結構以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提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主要採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4

活動目標:

1、能通過動手操作驗證哪些物體能幫助毛線通過彎管。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觀察記錄的能力。

3、在猜想、操作驗證活動中體驗探索與分享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記錄表格、筆、彎管,一盒操作材料(螺絲帽、毛線、牙籤、吸管)。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活動:“今天老師帶來2樣好玩的東西,這個是彎彎的管子叫彎管。這是?”

2、猜測並驗證:

(1)猜測:“這根毛線想穿越彎管,覺得它能成功嗎?”(2個幼兒回答)

(2)驗證:“椅子下面有彎管、毛線,你們來試一試。”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4)提問:“毛線穿越彎管有沒有成功?”(2—3個幼兒回答)

3、介紹操作材料,出示統計表:

(1)“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它們能不能幫助毛線穿越彎管呢?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2)出示統計表:“覺得牙籤能幫助毛線穿越彎管的請舉手。”(教師統計)“這是什麼?”“螺絲帽可以幫助毛線嗎?”“吸管能嗎?”

4、幼兒操作實驗:

(1)提出要求:“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意見,到底誰能幫助毛線通過呢,等會兒就請小朋友試一試,並將你的發現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成功的打‘╱’失敗的打‘╳’”,每種東西都要實驗並及時的做記錄。“帶上彎管和毛線去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並指導。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及時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

5、統計實驗結果:“做完實驗每人都有自己的新發現,我們再來統計一下。”“覺得牙籤能幫助毛線穿越彎管的請舉手。”(依次)

(1)討論

(2)總結

6、延伸:“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幫助毛線穿越彎管,回家再找一找吧。”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5

設計意圖:

只有當數學回歸了幼兒的生活情境,纔給了幼兒將數學思維進行寬廣的遷移和應用的機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兒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體現數學的教育價值。《綱要》中關於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爲“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一表述也正說明新課程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已不再過度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更注重從生活中感受和體驗數學的實際意義,並嘗試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答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

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紋、地磚、欄杆;幼兒遊戲活動時按男女間隔排隊;律動、做操中動作的反覆等等。這些事物幼兒都很熟悉,因此我們把這些內容作爲本活動的素材,希望從中讓幼兒更生活化地感知規律,並且最終培養起幼兒的數學可以服務應用於生活的意識,如運用規律知識進行裝飾;創編遊戲、動作等等。

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序列,產生對規律活動的興趣。

2、能仔細觀察、主動探索,感知規律的主要特徵。

3、嘗試自創規律,發展幼兒的實際運用能力。

活動準備:

1、有色彩排列出規律的衣服。

2、可以串掛的小積木若干,穿掛用的繩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規律事物的課件(照片以幼兒身邊場景爲主)。

活動過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

1、欣賞衣服

引導幼兒觀察一些同伴的衣服,並發現衣服上的規律。

2、觀看課件,進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

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或什麼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規律嗎?這個規律是怎麼樣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種規律

1、幼兒自己運用一定的規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體交流自己運用的規律,並將其轉換成符號形式。

3、引導幼兒分析與提煉規律的主要特點。

(三)運用規律

1、排隊:我們小朋友可以排排隊,排出規律。

2、編動作:用動作表現規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範文三:學習9的組成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合,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並記錄結果。

2、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係。

3、會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學具:購物券、水果卡片,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複習8以內的加減師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學習9的組成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兔水果店開業了,這個水果店裏的水果都賣9元錢。小兔水果店還爲我們小朋友每人準備了8張購物券呢。

2、介紹購物券。

師:購物券上有什麼圖形?(圓形)一個圓形表示1元錢,兩個圓形表示2元錢。這張購物券是幾元錢?(5元)爲什麼?(因爲上面有5個圓)想一想,哪兩張小圓片合起來是9元錢,正好可以買一樣水果?等一會你能買幾樣水果?

3、分組進行活動。

(1)每組一個營業員(掛牌),其他幼兒去營業員那買水果,營業員一定要嚴格驗證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錢。

師:營業員一定要把好關,看看買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錢,不然會賠錢的。

顧客買了水果後,要將自己用的是哪兩張購物券、買的是什麼水果記錄到記錄卡上,記錄好後,再去買,看看誰買的多。

(2)幼兒把自己買的情況記錄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錢和8元錢買了桃子。

4、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卡,發現互換關係。

師:誰來告訴大家,用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種分法。

師:哦,原來9有這麼多的分法呢,讓我們一起來按順序說一說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幾種分法呀?(8種)6、操作活動。

師:剛纔我們玩了水果店遊戲,玩的時候我們小朋友了9的八種分法,小朋友真聰明。現在小兔的媽媽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個忙,小兔在幼兒園學了9的組合,可還是不會做,請我們小朋友做給他看,你們願意嗎?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做法。

(2)幼兒做,教師指導。

師:做完後請小朋友檢查,檢查對了再交給我,我送給小兔媽媽,讓她的孩子們看看。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6

內容:

購物遊戲。

活動目標:

1.10以內連加算式的去處方法。

2.聽懂遊戲規則,並按要求進行記錄。

3.願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 佈置超市的各種道具,帶標價的商品圖片若干,樣幣若干。

2. 記錄紙和筆,幼兒每人一份。

3. 請一配班老師協助。

4.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教師:瞧,超市裏有各種各樣的物品,你們想去購買嗎?那我們一起來玩超市購物的遊戲吧!

2. 遊戲:“超市購物”,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 交代遊戲玩法。

教師:你們每個人有10元錢,只能選擇購買三樣物品,三樣物品的價格合起來不能超過10元。然後要把你選的三樣物品圖片貼在記錄紙上,並列出算式三種物品合起來是多少錢。

(2) 幼兒選購物品,教師巡視。

(3) 幼兒展示記錄結果,學習連加算式方法

① 教師:誰願意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記錄結果呢?請你指着記錄紙上的圖或算式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如,我買了三種物品,膠棒的價格是1元、水彩筆的價格是3元、皮球的價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師把幾位幼兒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並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邊記錄紙上相應的位置邊讀。)

② 教師:誰發現這些算式與我們之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麼不同呢?(多一個加號和一個數字。)這樣連續有兩個加號的算式,我們叫連加算式。請大家想一想,這樣的連加算式該怎麼計算呢?老師來告訴你們,連加算式要分兩步來計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結果就是10.我們怎麼知道這樣算是對的呢?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1下面排1個一元硬幣,3下面排3個一元硬幣,6下面排6個一元硬幣,大家一起數一數共有幾元錢?(教師引導幼兒從左到右依次點數硬幣。)10元,跟我們剛纔計算出來的結果一樣嗎?(一樣)所以連加算式要分兩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結果就是整個算式的答案了。

③ 教師:老師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對嗎?那現在請你用剛纔老師教你們的方法把答案算出來,然後再和同伴互相交換記錄紙,來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選了哪三樣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對嗎?如果不對,請悄悄的告訴他改正,好嗎?如果判斷不準的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哦!

3. 操作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鞏固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 交代題意。

(2)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 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7

數學活動:學習6的組成

目標:在觀察活動中尋找不同特徵學習6的組成,初步瞭解交換律。

準備:不同特點的積木共六塊、數字若干

過程:

1.尋找

通過觀察積木,尋找積木中的不同特點來學習6以內的組成

學習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看到的

2.講述

幼兒將自己發現的積木不同特點,用自己的理解方式進行講述。例如:六塊積木中有2塊是紅色的,4塊是黃色的,6分成2和4,2和4合起來是6。(幼兒講述,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總結和歸納)

3.操作

幼兒在練習紙上,對6的組成進行歸納、總結,填空

大班數學活動方案策劃 篇18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4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3、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知道一個整體數分解成兩個部分數後,一邊增多,另一邊減少的互補關係。

4、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4根蘿蔔圖片、一張記錄卡、小兔胸飾4個、寫有數字的樹葉若干、兩棵光禿禿的大樹背景(3號樹和4號樹)。

活動過程:

1、表演《合攏分開》。

2、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組成。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神祕的客人,你們猜猜是誰?(4個戴小兔胸飾的小朋友出場),我們數一數有幾隻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們都是好朋友”的遊戲,圍成圓圈,手拉手走,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幾和幾?4可以分成1和3……

3、幼兒操作:“分蘿蔔”,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小兔說:“我們今天不玩了,我們回家去把拔的蘿蔔分一分,”請全班的小朋友幫小兔分一分,把4根蘿蔔分給兔媽媽和兔寶寶,兔媽媽和兔寶寶都要有蘿蔔,可以怎樣分?分一次就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寫在記錄卡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4、鞏固遊戲:“拼貼五彩樹”。

小兔說:“在冬季裏我們收穫了蘿蔔,可是冬季裏許多大樹的樹葉紛紛揚揚的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很不好看,我們班的小朋友不但聰明,還很樂於幫助別人,對不對?我們來爲大樹貼上美麗的樹葉,讓它變成‘五彩樹’好嗎”?

請幼兒將帶有數字的樹葉粘貼到3,4號樹上,樹葉上的兩個數字合起來是幾,就粘貼在幾號樹上。

5、今天我們學了4的組成,我們舉起蘿蔔用《合攏分開》這首歌把4的組成唱出來好嗎?

附歌詞:合攏分開,合攏分開,學4的組成分解,4的組成,4的分解,就像合攏分開,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還可以分成2和2呀,它們合起來都是4。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