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精選2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2W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精選25篇)

1.引導幼兒創編出各種猴子爬樹的律動。

2.通過樂器與肢體感知數量的遞增與遞減。

3.體驗與同伴掛香蕉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五隻猴子圖卡、手搖鈴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寶寶和小動物們鋸完木頭,一起去洗澡。每個人都把自己洗的香噴噴的,洗完澡大家有又一起開心的玩起了遊戲。小動物們都和自己的好朋友開心的玩着,可是,寶寶一個人在旁邊傷心的哭了起來,因爲他找不到他自己的朋友。這時候小猴子開始爬樹逗寶寶開心。

二、歌曲律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猴怎麼爬樹的嗎?

引導幼兒創編多種爬樹動作。

三、感知數目遞增與遞減

1.播放CD大調部分,聽音樂配合數量出示猴子圖卡。

師:你們知道小猴最喜歡吃什麼嗎?

引導幼兒說出香蕉,教師出示香蕉提問。

師:香蕉是長在什麼地方的?

出示香蕉樹,把香蕉貼好。

師:哇!好多的香蕉啊!我們一起聽聽看,有多少隻猴子想過來吃香蕉呢?

2.聽音樂引導幼兒手指比出數量

3.肢體感應數目

大調部分用手拍,小調部分用腳踏。

四、手搖鈴

1.手搖鈴感知數目

唱歌部分請幼兒搖奏手搖鈴,數字部分請幼兒用手搖鈴敲出數目。

2.掛手搖鈴香蕉

唱歌部分搖奏手搖鈴,聽到數字時掛手搖鈴。

第一遍清唱,一名老師配合當樹,另外一名示範掛手搖鈴。

第二遍請五名幼兒上臺掛手搖鈴,教師當樹。

第三遍按照班級孩子的數量分組,分成六人一組,一人當樹,五人掛手搖鈴。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5

內容與要求:

1、感知秋天的季節特徵,觀察各種動植物的變化。

2、瞭解秋季人們如何收穫,樂意參加各種收穫活動,體驗豐收的喜悅。

活動名稱:樹葉

活動目標:1 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關注自然現象的興趣。

2嘗試使用音樂符號來替代他物並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紅色和黃色的小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交流秋天的祕密(關注:幼兒的想象力)

1教師:深秋到了,你們在路邊發現什麼多了?

2教師:樹葉寶寶都飄落了下來,你們覺得樹葉寶寶會飄到哪裏去了呢?

師總結:樹葉寶寶飄到了這麼多地方,他們感到非常的快樂。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小黃葉和小紅葉來做客,我們用歌聲來歡迎他們好嗎!

2小紅葉說我的顏色是紅紅的,我和mi寶寶是好朋友,小黃葉說我的顏色是黃黃的,我和sol寶寶是好朋友,請你仔細聽一聽鋼琴媽媽和誰做好朋友?如果你聽到的是mi寶寶請你站到小紅葉那邊去,如果你聽到的是sol寶寶請你站到小黃葉那邊去。

師生合唱歌曲《秋天》,最後彈到mi或sol音上,幼兒站到相對應的樹葉前。

3請你找一個樹葉寶寶做朋友,並向他們打個招呼。

第一遍:我們再聽聽看這是是誰的朋友來了.歌曲《秋天》,mi,mi,mi,這是誰的朋友啊(小紅葉),小紅葉和mi寶寶是好朋友,那讓我們手拉手圍個圓圈圈,一起數數有幾個好朋友。

第二遍:幼兒手拿樹葉邊飄邊唱歌曲,sol,sol,sol.......

教師總結:今天鋼琴媽媽找來的小黃葉和小紅葉是一樣的。

4教師:請你找一個跟自己不一樣顏色的樹葉寶寶,想想你要飄到哪裏去?

幼兒回答自己飄到了哪裏。

重複一遍

三送樹葉回家(關注:幼兒遊戲的規則意識)

教師:天已經很晚了,小黃葉和小紅葉該回家了,你們準備用什麼交通工具來送他們?

教師:我們請兩位司機來送他們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性質,初步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總結並歸納出與動作相一致的語言提示,並根據語言提示模仿學習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摘果子的樂趣。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摘果子》的音樂、PPT(果園豐收視頻)。

活動過程

(一)看果園豐收的視頻,引起活動興趣。

1.幼兒圍坐成半圓,教師播放果園豐收視頻。

(1)師: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果子都怎麼樣了啊?(播放PPT圖片)

(2)師:農民伯伯想請小朋友們去幫忙摘果子,你們願意嗎?

(二)學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1.學習拿籃子,找果樹的動作。

2.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1)提問:我們要去幫農民伯伯摘果子了,怎麼摘?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重點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師示範正確動作並總結。

(4)師幼共同練習摘果子的動作。

3.師幼聽音樂練習拿籃子、找果樹,摘果子的動作。

(三)學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1.學習轉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動作。

2.學習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師:我們摘了這麼多的果子,那我們把果子去送給農民伯伯吧。可以怎麼去?最後可以怎麼送?

3.師幼聽音樂練習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動作。

(四)幼兒學習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樂:聽音樂,完整做律動。

第一遍音樂完了後:這邊的果子摘完了,那邊還有很多果子,我們再到那邊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樂教師可帶領幼兒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2

【活動目標】

①區分歌曲中的“勤勞人”和“懶惰人”對“勤勞”和“懶惰”有一個初步概念。

②會唱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準確把握歌曲節奏。

③喜歡音樂活動,能夠融入到集體音樂表演活動中。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做個快樂的勤勞人。

【活動難點】準確把握歌曲節奏,唱準節奏。

【活動準備】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故事《勤勞人和懶惰人》。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根據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改編故事,勤勞人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懶惰的人因爲懶於動手,最後餓死的結局,引導幼兒做一個快樂的勤勞人,遠離懶惰的人。(可以對“勤勞人”和“懶惰人”進行討論,對“勤勞”和“懶惰”進一步認識)

二、教師彈唱歌曲,進入音樂教學

師:寶貝們老師不僅會講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故事,還會唱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歌呢!不信你們來聽聽,聽聽老師唱了些什麼!(初次試聽)

教師再次彈唱,幼兒帶着問題聽歌曲(第二次聽歌詞),導入的故事中的內容大多和歌詞內容相仿,幼兒應該可以很快說出歌詞大意

分句彈唱,熟記歌詞,學唱歌曲(這裏需要反覆幾次,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把握節奏)

三、表演唱

此環節爲遊戲環節,幼兒可進行分組唱或者歌詞接龍等方式在遊戲中熟練歌曲。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打擊樂活動中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2、結合動作總譜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3、初步嘗試使用不同樂器合作一致地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2、幼兒分三組,座位爲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小紅帽》進入活動,初步感知音樂。

2、結合圖譜,幼兒學習身體動作,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結構。

(1)教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是什麼音樂?聽到這首音樂,你心裏感覺怎麼樣?

張老師聽到這首音樂也感覺很快樂,我還把我的快樂畫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2)教師聽音樂結合圖譜,完整做身體動作。

教師:用圖畫的方式來表現音樂,這叫圖譜。你在圖譜中發現了什麼?

這些圖畫表示什麼意思?可以怎麼做動作?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幼兒集體看圖譜做身體動作,教師哼唱。

(4)幼兒集體隨音樂看圖譜做身體動作一遍。

(5)幼兒分三組隨音樂做身體動作。第一組跺腳,第二組拍手,第三組搖手、拍手。

(重點指導第三組幼兒學習最後兩樂句的搖手、拍手。)

3、出示樂器,學習樂器演奏,進一步感知表現音樂。

(1)出示樂器:響板、碰鈴、鈴鼓。知道其名稱和演奏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小樂器也想出來玩了。看看,這是誰?它可以怎麼演奏?

(2)出示樂器卡,貼到圖譜相應的地方。

(3)教師哼唱,帶領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點指導鈴鼓組的幼兒學習搖奏和拍奏的方法,並弄清楚什麼地方搖奏,什麼地方拍奏。

(4)教師哼唱,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點指導樂曲最後一句三種樂器的齊奏部分。

(5)發放樂器,幼兒聽音樂演奏樂器第一遍,提醒幼兒注意樂器的使用規則。

(6)幼兒聽音樂看指揮演奏樂器第二遍,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

4、幼兒有序地收拾樂器,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換組,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音樂故事中,聽辨節奏的快慢與強弱,體驗用響板表現小螞蟻的快樂。

2、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螞蟻教具、響板、教學課件及音樂。

2、幼兒對小螞蟻的生活習性有初步的瞭解。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小螞蟻爬呀爬重點:有節奏的聽着音樂爬爬玩玩做遊戲——歌表演:螞蟻搬豆師:老師帶你們到森林裏去散散步,我們把自己變成可愛的小螞蟻好嗎?螞蟻的頭上有什麼的啊?(播放音樂)——出示小螞蟻,聽着音樂做律動小遊戲“小螞蟻爬呀爬”

師:你們看看,我的小螞蟻是怎麼和我做遊戲的?它在哪裏爬呀?

——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還想讓小螞蟻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

小結:我的小螞蟻是聽着音樂,一步一步往前爬的,不快也不慢,孩子們,跟上嘍。

2、拍拍玩玩:出門找食物重點:情景中用響板表現快和慢的節奏。

——聽螞蟻的腳步聲。幼兒聽聽說說,分辨聲音的強和弱。

出示兩種樂器:大鼓和響板。“聽聽這是誰的腳步聲。爲什麼?”

小結:原來響板的聲音和小螞蟻的腳步聲有點像,小小的,輕輕地,你們聽小螞蟻高高興興的出門找食物去了......

——幼兒拿起響板和教師一起聽着音樂演奏,快快的,歡樂的。

——故事繼續講述:幼兒在情景中聽辨上行和下行的音樂,並使用響板聽着音樂表現螞蟻快快慢慢的腳步聲。

——觀看媒體:小螞蟻發現什麼啦?幼兒使用響板表現螞蟻爬樹的腳步聲。

——小螞蟻你們找到豆豆了嗎?找到什麼豆豆呀?幼兒和老師一起聽着音樂把豆豆搬回家。用響板快慢交替的演奏表現故事情景。

——該遊戲可視情況反覆玩一次。教師注意提醒孩子“小螞蟻要慢慢走哦,聽着音樂一步一步走,別讓身上的豆子滾落下來哦”

3、音樂遊戲:搬起大飯糰——猜猜看看,小螞蟻發現了什麼?觀看媒體:局部——整體——結合媒體變化,教師用響板表現,小螞蟻叫夥伴搬飯糰,夥伴越來越多,腳步聲越來越響的故事情節。

——那麼大的一個飯糰我一個人搬不動怎麼辦呀?

——聽辨,聽聽我的朋友是不是來得越來越多了?

教師與幼兒一起把飯糰搬回家。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圖譜用打擊樂器爲樂器伴奏。

2.認識木魚,同時探索快速演奏鈴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時,注意傾聽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節奏和音量與同伴保持一致。

4.讓幼兒知道樂曲的名稱《小紅帽》,熟悉樂曲的旋律及樂詞內容。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樂曲《小紅帽》,能較爲熟悉地隨樂曲有節奏地說語音總譜。

2.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3.幼兒分三組,座位爲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教學重難點:

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教師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藉助語言總譜,爲樂曲匹配合適的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小紅帽圖片導入

師:小朋友都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小紅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的當,好不容易纔被獵人救回來。今天小紅帽又要去外婆家了,這次在森林裏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二、根據故事,出示節奏譜,學習節奏型。

1.完整的聽音樂想象故事情節。

播放歌曲《小紅帽》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後,想象故事是什麼樣的。

2.教師分段播放音樂,講述故事,並出示節奏譜。

播放第一節音樂後,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麼樣的?教師說出快樂的走走、跑跑。引出節奏型X一X一 X一。幼兒學習打出節奏。

播放第二段音樂後,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麼樣的?教師說出遇到大灰狼了,很緊張。引出節奏型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幼兒學習。

播放第三段音樂後,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大灰狼掉進陷阱裏了,小紅帽得救了。引出節奏型X一X一 X一 X一 X X X X X X X X ,幼兒學習。

3.聽音樂、看節奏譜,完整拍打節奏。

師:請小朋友們聽音樂,看節奏把小紅帽在森林裏發生的事情用小手拍出來吧!

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身體的其他什麼地方呢?現在我聽音樂,看節奏,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現音樂吧!

三、初步學習看圖譜和指揮,打擊樂曲。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爲樂曲配製樂器。

幼兒分別討論三小節用什麼樂器,可以說幾種配器方案。

2.教師選擇一種配器方案,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組做好,看指揮分樂器打擊來練習。

3.教師:小紅帽一個人在森林裏走走跑跑,我們可以用聲音比較輕的樂器來伴奏,小紅帽見到外婆,高興地笑起來,我們可以選擇聲音比較響亮的樂器來伴奏。

4.教師哼唱,幼兒嘗試打擊。

5.聽音樂,看指揮,一起合奏。

6.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四、情景講述,一起歡唱。

師:小紅帽把大灰狼送進了陷阱,她很高興。我們小朋友把她的故事打了出來,你們高興嗎?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秧歌步、秧歌十字步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以及它的種類、用途等知識

3、體驗舞蹈的樂趣,培養幼兒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舞蹈錄象、錄音資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綢帶等

3、十字步圖譜

活動過程:

幼兒在《縴夫的愛》的音樂中進入活動場地

一、觀看錄象,東北秧歌,引出課題

1、師提問:有誰能告訴我這個舞蹈的名稱?錄象中看到了什麼?(師小結:秧歌舞最早流行在東北,東北地區的人們在喜慶的日子裏,就會用扭秧歌的形式來慶祝,後來我們江南的人們把秧歌改變成地方秧歌,因此手裏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們用手絹花,叔叔們呢則用綢帶。)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細看,試着學一學。(試試手,腳的動作)

二、學習秧歌十字步

1、師: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圖示,爲幼兒講解圖示的看法,並讓幼兒試着看圖自己先走一走,老師指導理解圖譜意思)

2、老師示範秧歌步動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腳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腳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腳向後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腳向後交叉方向走。注意,準備的時候,雙腳站在小腳印上,走步時,可以根據圖譜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腳步和顏色的對應。

3、幼兒學習秧歌十字

師:小朋友們彆着急,我們隨着秧歌十字步圖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很快就能學會了!

幼兒人手一塊十字步圖譜,幼兒練習老師觀察輔導

4、鼓勵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練習秧歌十字步,老師個別輔導。

5、小朋友們快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道具,手巾花、綢帶

男小朋友拿綢帶,女小朋友拿手絹花,雙手自由舞動聽音樂練習。

三、嘗試聽音樂男女對舞,鼓勵幼兒創編造型。

四、小朋友們跳得真好,讓我們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導幼兒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體驗。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記憶力及音樂的表現力。

3、引導幼兒用優美的聲音唱歌,鼓勵幼兒爲第二段填編新詞。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律動:根據優美音樂,跟師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關動作。

2、發聲練習:

(1)師生問好。

引起興趣:小朋友閉上眼睛,數3下睜開,教師吹白色碎紙屑,問:“是誰從天空飛下來?”“小雪花是怎樣飛下來的?”(沙沙沙,輕輕飄下來。)

二、展開

(一)看圖片學第一段:

1、看圖片第一段語言節奏朗誦:“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來到小朋友中間,讓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詞:

(1)咱們一起問問“是誰,敲着窗戶沙沙沙?”“小雪花會怎樣回答?”

(2)“小雪花怎樣來的?”

(3)“小雪花要來告訴我們什麼?”(冬天來到了)

3、語言節奏朗誦:

(1)師問第一句,幼兒朗誦後三句。

(2)集體完整朗誦。

4、學唱歌曲:“今年小雪花還是唱着歌飄來的呢,你聽”!

(1)看圖片欣賞範唱。“你聽到什麼?”“第一句是我們學過的什麼音,一音比一聲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們學過的什麼音,一音比一聲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兩遍。

(二)填編第二段:

1、填編歌詞:“冬天過去了,春天來到了,你聽,猜猜是誰‘滴滴滴滴答’?”“小雨滴會說些什麼?”“小雪花飄下來,那小雨滴呢?”(落下來)“小雨滴想告訴我們什麼?”(春天來到了)

2、朗誦歌詞:

(1)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填編不一樣的後半句。

(2)語言節奏朗誦。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來玩行不行?

(1)學着第一段試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兩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麼?”

2、“這首歌好不好聽?我們給它起個名字?”(雪花和雨滴)

3、加動作表演唱,教師稍加工,時動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4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聲音或動作來表達同一首歌曲中強弱的明顯變化。

2、體驗下雨天的氣氛。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VCD、有雨聲的VCD、紙張、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感受聲音的強弱變化:

①互相問好:對遠處的小朋友大聲地問好,再對近處的小朋友小聲問好,體驗和比較聲音的強弱。

②放錄音,讓幼兒聽聽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麼不同,感受聲音有大有小。

2、欣賞並學唱歌曲《大雨小雨》:

①傾聽歌曲,感受歌曲的強弱變化。

②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聲音大小的變化來體現大雨和小雨、隨聲音的大小變化做出相應動作,如強音時拍手,弱音時用食指與拇指輕碰來表達等。

3、活動延伸:幼兒唱熟後,引導幼兒採用相互對唱的形式進行、同時可用打擊樂器給予伴奏(用爲搖沙球表示大雨、輕輕碰擊小鈴表示小雨)。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5

活動目標:

1、能隨着音樂的節奏大膽地用身體表演,體驗活動的快樂。

2、對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

師:聽完音樂,小朋友想幹什麼?有沒有想跳舞的感覺?

2、和幼兒探討跳舞時我們的身體部位可以做那些動作

如:腳可以踢、踏、跳等,手可以擺、舉等

3、引導幼兒觀察、模仿各種跳舞的姿勢

4、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用身體大膽表演

(1)引導幼兒隨着音樂節奏用身體各部位做動作,如:頭部隨節奏上下左右搖擺,手臂模仿畫大小圓圈等

(2)引導幼兒利用身體各部位配合節奏發出不同的聲音,如:手、踏腳

(3)幼兒隨着音樂自由舞動身體,要求當音樂停止時立刻找一位幼兒合作,用身體的某一部位做一個動作,如:頭對頭,肩碰肩等

(4)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用身體大膽表演各種姿勢

5、播放柔和的音樂,帶領幼兒做舒展的四肢運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並喜歡向別人學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音樂素材、太陽牌,烏雲牌,雨滴牌。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

二、導入

1、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啊?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雲牌)大烏雲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麼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麼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麼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纔聽到了什麼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那雨滴是怎樣跳着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三、音樂表演

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着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9

一、課題:中班音樂:《春天沙沙》(幼教、中班下學期)

二、教材簡解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三、目標預設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情感啓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工具。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的內容。

2、能用自然聲音唱歌,學習用不同方式變化演唱。

3、嘗試將新編的詞替換到歌曲中,喜歡演唱歌曲。

四、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變化演唱。

難點:創編歌曲。

五、設計理念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歌曲的意境是春雨的美,因此通過演唱來感受這個意境,因爲對歌曲比較熟悉了,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仿編,從多個角度來感受春雨的美。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下雨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六、設計思路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爲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相互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變化呀?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它帶來了許多它的好夥伴,就連小雨也迫不及待的唱起了歌,你們聽……

第一環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討論"春天來了,身邊的變化"同時,爲下面創編歌曲做了鋪墊。幼兒觀看課件,體驗感受歌曲的活潑優美的情趣,把握歌曲的情感線路,使幼兒能進入春雨美的意境中來。

(二)欣賞歌曲

1、完整欣賞

師:剛纔你聽到誰在說話?它說些什麼?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春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第一段。

2、再次欣賞

師:下了春雨後,種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發芽就長大了,這時候種子心裏怎樣的?引導幼兒表現活潑優美的情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學唱歌曲

1、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第一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2、分組對唱歌曲(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春雨和種子)

問答式的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老師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孩子扮種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芽。" )

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儘可能多地爲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歌曲的節奏。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爲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迴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春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歌詞。同時,也爲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

(四)體驗感受

師:下雨了,除了種子,還有誰也會很開心呢?你猜它會怎麼說?引導幼兒嘗試進行仿編。

在進行仿編的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表演時的不同心情。

第四環節是體驗感受,通過用活潑優美的情趣演唱歌曲來感受春雨美的意境。活動的延伸是爲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春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爲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覆的練習機會。

附歌曲: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歌曲旋律特點,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劇韻味,並學唱歌曲。

2、學走小碎步,初步學會用動作,表情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

3、激發表現欲,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撿豆豆的意識和親身體驗。

2、紅豆豆、綠豆豆各54份,小竹籃或塑料籃54個,盒子6只,筷子54雙。

3、歌曲錄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遊戲:挾豆豆。

1、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豆寶寶,他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你們願意和他們一起玩嗎?(喂瓶娃娃吃豆子,挾豆子比賽)

2、遊戲:挾豆豆比賽。

(1)幼兒自由組合分成六組,每組幼兒將盒子裏的紅豆豆、綠豆豆,用筷子挾到籃子裏,誰盒子裏的豆豆先挾完,那一組就表示先贏。

(2)幼兒自由組合進行比賽。

咦,桌子上和地上怎麼有豆豆粒啦?豆豆掉下來應該怎麼辦啊?(撿到籃子裏)(這咦環節通過挾豆豆比賽,引出撿豆豆的動作,喂下面的環節打下良好的鋪墊)

二、欣賞表演,感受旋律

1、老師剛纔把小朋友們撿的豆豆的動作編排了一個歌表演,你們願意看一看,聽一聽嗎?

2、幼兒邊聽音樂邊看教師的歌表演。

3、這首歌曲好聽嗎?旋律聽上去怎樣?表演中,我在幹什麼?

(這一環節,幼兒在欣賞歌表演的同時,能有效的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提高幼兒的音樂聽覺能力)

三、欣賞並理解旋律,師生共演。

1、這首歌的音樂和我們平時聽到的音樂有什麼不同?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教師在表演的同時鼓勵幼兒模仿)你覺得哪個動作表演的十分有趣?(教師帶領幼兒根據歌曲的節奏練走小碎步)

2、師生隨音樂共同表演。(這一環節中,歌表演也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歌表演,提高音樂素質,並能從中體會到對生活的感受與理解,抒發情懷,愉悅身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4

活動目標:

1、能隨着音樂的節奏大膽地用身體表演,體驗活動的快樂。

2、對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

師:聽完音樂,小朋友想幹什麼?有沒有想跳舞的感覺?

2、和幼兒探討跳舞時我們的身體部位可以做那些動作

如:腳可以踢、踏、跳等,手可以擺、舉等

3、引導幼兒觀察、模仿各種跳舞的姿勢

4、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用身體大膽表演

(1)引導幼兒隨着音樂節奏用身體各部位做動作,如:頭部隨節奏上下左右搖擺,手臂模仿畫大小圓圈等

(2)引導幼兒利用身體各部位配合節奏發出不同的聲音,如:手、踏腳

(3)幼兒隨着音樂自由舞動身體,要求當音樂停止時立刻找一位幼兒合作,用身體的某一部位做一個動作,如:頭對頭,肩碰肩等

(4)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用身體大膽表演各種姿勢

5、播放柔和的音樂,帶領幼兒做舒展的四肢運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1

設計思路:

1、離園時旭旭常去廁所藉故到門口張望,被保育老師領回來。

2、我班幼兒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和音樂表現力,能夠通過音樂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所以此活動會讓象旭旭這樣的幼兒通過音樂感受離開親人的悲傷,從而自覺遵守規則,懂得不隨意離開成人,並獲得有益的音樂經驗。

活動目標:

1、能感受、表現歌曲的斷頓與連貫。感受、表現強與弱。學會運用“男聲”“女聲”、“齊唱”等演唱處理方式表現歌曲的形象和感情。

2、能運用有關聲音表情的知識、技能來表現同情與關懷、勇敢與熱情兩種不同的情緒。

3、學會使自己的心情、歌聲與大家相一致,共同體驗和表現歌曲的音樂形象。

4、懂得不隨意離開成人。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關於小花鴨圖片兩副。小兔、烏龜一隻;圓、三角形各一個。

2、活動前:續編故事,學習歌詞。

(1)出示池塘邊柳樹下小花鴨離開媽媽傷心的圖片,引導幼兒編出第一段歌詞。

(2)出示鴨媽媽與孩子擁抱的圖片:是誰幫助了它?假如你幫助了小鴨子,當你看到小鴨子和媽媽親切擁抱在一起時,你心理的感受怎麼樣?引導幼兒續編出第二段,第三段歌詞,並統一一種歌詞。

(3)以節奏歌的形式把歌詞念熟。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花鴨離開媽媽的圖片。

引導幼兒想象討論,假如自己是小花鴨,離開媽媽以後心情會怎麼樣?出示圖片2、假如又見到媽媽你會怎樣的心情。

2、學習按音樂的節奏朗誦歌詞。重點在一、三段中要求幼兒朗誦時儘量表現出兩種不同的形象。

提示:

(1)“離開媽媽時用什麼語氣朗誦?聲調應該怎樣?朗誦速度年應該是什麼樣子?用什麼樣的聲音好聽?你的表情會怎樣?”

(2)小朋友勇敢的救小鴨子你會用什麼聲音來說?表情什麼樣子?

(3)“鴨媽媽突然見到自己心愛的寶貝用什麼樣的語氣朗誦?聲調怎樣?用什麼樣的速度和聲音來說?表情怎麼樣?”

3、用兩種不同的情緒彈奏歌曲的曲調各一編,請幼兒指出每一遍各適合哪段歌詞內容的,並鼓勵幼兒說清楚選擇的理由。不告訴幼兒對否。

4、請幼兒集體先隨琴聲將歌詞填入曲調唱出。

5、處理歌曲:

(1)教師用慢的、連貫的和快的、斷頓的唱法分別示範第一段的第一句,請幼兒討論那種唱法更適合表現第一段歌詞的感情?邊出示小兔、烏龜表示快慢,出示圓、三角形表示連貫斷頓,請幼兒用圖片選擇唱法,理解第一段歌曲。第二、三段的作法類推。指導幼兒練習使用兩種唱法演唱各段。鼓勵幼兒邊唱邊體驗小花鴨的心情,力求追求更好的表現效果。

6、請個別幼兒輪流唱一、三段並說出處理的理由、老師接第二段。依次請男孩子和女孩子輪唱,或一個孩子更輕、更柔的唱第一段,集體勇敢、堅定、響亮、歡快的唱,感受第二、三段。不停的變換分組的方式輪流對唱表演使幼兒充分表現歌曲,感受樂曲的快樂。

活動建議:

活動在幼兒有一定的歌曲節奏、速度、音樂表現經驗基礎上進行,選擇短小有特點的小歌曲分別感受軟軟的連連的、慢慢的、快快的、跳跳的節奏及感受音樂的感情用動作、表情、及圖片等形式表現出來,以豐富幼兒的經驗。

活動延伸:

1、玩編一編畫一畫的續編遊戲,感受更多的互助與關愛。

2、請幼兒按照自己創編的歌詞,給幼兒演唱,鼓勵幼兒互相學習新歌詞、一起合作輪唱,感受合作及輪唱歌曲的魅力。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啓發幼兒,會主動地情緒高漲地創編《快樂糖舞》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一起跳舞的樂趣。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糖的道具、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入室:律動《小汽車》

小司機開車時要看清指揮開車或停車

二、練聲:歌曲《好吃的食物》

能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三、創編舞蹈《快樂糖舞》

(1)複習:《快樂糖舞》

(2)幼兒創編糖舞的新動作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在老師的啓發下並接圖片創編“自轉”、“四處遊動”等……動作。

(3)教師和幼兒們一起聽着音樂學習新的舞蹈。

(4)小朋友門聽着音樂自由的表現

(5)請個別跳的好的小朋友出來表演。

(6)將新的動作連起來,完整地練習一遍。

(7)讓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新的《快樂糖舞》。

四、音樂遊戲:《炒豆豆》

能按着音樂的快慢做出炒豆豆的動作。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3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2、通過圖畫來記憶歌詞,能夠邊唱邊跳隨音樂做動作。

3、引導幼兒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小紅帽》歌詞內容圖畫三張、歌曲《小紅帽》、視頻《小紅帽》的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播放小紅帽故事、引導幼兒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2、欣賞歌曲《小紅帽》

(1)教師逐一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的內容理解歌詞

(2)教師播放歌曲《小紅帽》、請幼兒欣賞

(3)教師有表情地用優美的聲音演唱、請幼兒感受歌曲甜美的意境。

(4)教師與幼兒共同朗誦歌詞。

(5)幼兒看教師的動作意識、輕聲的隨歌曲錄音演唱小紅帽。

3、小紅帽——引導幼兒隨歌曲進行舞蹈

第一句:齊步走

第二句:一隻叉腰、另一隻手跟隨音樂來回擺動

第三句:一隻手叉腰、另一隻手指着另一邊蹦一下

第四句:雙手捂着臉、雙腳小碎步

第五句:雙手叉腰左腳輕輕踏一下

第六句:雙手合在一起、放在臉的側眼睛輕輕閉上

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活動中,請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小紅帽》,引導幼兒在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表演小紅帽的故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使幼兒熟練掌握雙腳蹦跳步、單腳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簡稱“三個舞步”)。

2、培養幼兒創編舞蹈的興趣及自覺遵守遊戲規則的良好習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擬人化的跳跳糖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2、實物跳跳糖若干,玩具電話一部。

3、在活動室一端畫一張“巨人”張大的嘴巴。

4、已學過歌曲《跳跳糖》。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題。

師:你們吃過跳跳糖嗎?(吃過)誰來說說,你吃過以後感覺怎樣?(甜甜地、酸酸地、還會跳……)。還記得咱們學過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嗎?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

二、學跳三個舞步。

1、師:你們唱得都很好聽,那你們願意來學一學跳跳糖嗎?我們邊唱歌邊來學學跳跳糖是怎樣跳的。(隨音樂任意跳)

2、師:都跳得不錯,剛纔老師發現ХΧ小朋友是這麼跳的,(雙腳蹦跳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學跳)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雙腳蹦跳步,跳的時候要輕輕的,兩隻腳一起往上跳,腳尖先着地。(幼兒學跳),你們學的真快,咱們把這個舞步放進歌曲裏來跳跳,(邊哼邊跳兩遍)。

3、師:還有哪個小朋友跳得不一樣的,(幼兒上臺跳)噢,他是把一隻腳提起來跳的,也來幫它取個名字(幼兒自己起名)大家一起來學一下,(邊學便提要求:一隻腳提起,另一隻腳輕輕跳起,也是腳尖先着地)咱們也把它放進歌曲裏來跳跳吧!(邊哼邊跳兩遍)(可把雙腳蹦跳步與單腳蹦跳步和跳一遍)。

4、師:老師這裏也有個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跳得好看嗎?那我剛纔是怎樣跳的呢?(幼兒回答)(講解:前一步後一步再跳三下,動作要輕,慢慢得跳)放進歌曲裏來跳跳吧。(邊哼邊跳兩遍)。

5、師:如果把剛纔我們跳的三個步子都放在歌曲裏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讓老師來試一試,你們幫我拍手唱歌,請你們看看我是怎麼跳得?(提醒幼兒注意欣賞舞蹈,哪句跳什麼動作)我表演得好不好?(開頭部分可拍手,從雙腳蹦跳步到單腳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們想來試試嗎?(與幼兒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兒邊唱邊跳,步子要輕)

6、師:開動你的小腦筋,加上你的手的動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兒隨意加上手的動作)別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後會怎樣?(融化)請你來做做融化的動作,真象。現在,我們把這些動作都加上來表演,相信大家都會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兒找個空的地方表演,邊唱邊跳,注意自己的表情)。

三、遊戲。

1、(給幼兒一個驚喜)師:聽,什麼聲音?(電話響起,師接電話)你們知道嗎,剛纔“巨人”先生打來電話,他說用望遠鏡看到我們小朋友跳得很好看,想邀請我們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們願意嗎?那我們就來打扮一下,我呢,就打扮成跳跳糖姐姐,你們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掛好胸飾出發)。

2、師: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們準備好了嗎?(表演一遍)(對幼兒的舞步進行指導,表揚有節奏的幼兒)(根據時間長短,可分男女表演)

四、聽音樂,結束活動。

師:“巨人”說,你們表演的都很棒,大家都累了,我們一起來放鬆放鬆,回家休息休息吧。(聽着音樂做放鬆運動,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聆聽水的歌唱,並嘗試用水聲隨歌曲打擊相應節奏,感受水聲的美妙。

2、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體驗水的樂趣,併產生對水的喜愛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三杯水(各裝不同量的水)、調羹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歌曲《搖籃曲》,幼兒自由隨歌曲邊哼唱,邊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請幼兒觀察杯子裏的水量的區別,並告訴幼兒今天要和水娃娃做遊戲。

說明:第一步是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通過音樂遊戲,使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進入教學,並引起幼兒產生對水的興趣,這是探究和體驗的前奏。教師指導語言:小朋友看,你們面前放着什麼呀?(水)對啦!今天我們小朋友要和三個水娃娃一起做遊戲,你們發現它們長得有什麼不一樣?

二、嘗試運用水杯演奏樂曲:

1、幼兒自主探究:裝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發出不同高低的聲音。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水杯能演奏出音樂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聲的美妙。

說明:進入有目的的探究階段。這裏強調讓幼兒自主探索,通過用調羹敲打水杯,自己發現不同量的水杯所發出的聲音高低也不同,加上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使幼兒發現水也能唱歌。

教師指導語言:

(1)小朋友仔細聽聽看,每個杯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2)老師和你們一起先敲水最少的杯子,聽聽看聲音是怎麼樣的?水最多的呢?

三、嘗試用水聲爲樂曲配伴奏:

1、聽歌曲《搖籃曲》,嘗試打擊水杯爲樂曲配伴奏。

2、給水杯增加色彩,增添活動的趣味性。

說明:在給樂曲配伴奏的過程中,使幼兒進一步對水有了直接的體驗和感知,同時也更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慾望。同時再通過給水添加顏色這一環節,使幼兒更產生對水探索的興趣與喜愛。

教師指導語言:

(1)今天我們小朋友來做一回小指揮,讓水娃娃唱起好聽的歌曲吧!

(2)老師給你們的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和它們做遊戲好嗎?(分別給各個水杯加紅、黃、蘭顏色)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學着跳龍舞,能體驗集體跳舞的快樂,初步培養幼兒表現美的情趣。

2、培養個別幼兒對歌舞活動的興趣。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過程:

一、環境引出:

這幾天我們班多了一位好朋友,知道他是誰吧?(是龍)

以前你們在哪兒看到過這位朋友?(可隨意講講自己的見識)

你喜歡這位朋友嗎?今天我們來和小龍一起做遊戲,好嗎?

二、學跳龍舞:

中國人在喜慶的日子裏用跳龍舞來表達自己歡快的心情。最近我們奉賢的奉浦大橋通車時,我們奉賢人就表演了龍舞,今天我也想跳個龍舞慶祝一下。

1、示範跳龍舞:

請幾個事先排好的中等的幼兒表演。我的龍舞表演的好不好?我得感謝爲我伴奏的音樂家,你們覺得它好聽嗎?爲什麼?(知道音樂是歡快的,熱鬧的)。

那誰願意和我們一起遊戲呢?瞧我的龍身太短了,誰願意來讓我變得長一點。

2、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一起來學跳龍舞。

3、請全體幼兒一起參加。

4、遊戲中形成規則,小龍有時前進,有時後退,還要轉圈,隨着音樂變化。

5、分組練習:

哎呀,我的龍身太長了,快變成老龍做不動遊戲了。好,讓龍媽媽變個戲法生出許多的小龍來,變!

――幼兒分組找朋友成六條小龍,龍頭帶上頭飾。隨音樂遊戲,比比哪條小龍遊戲做的!

6、老師個別邀請幼兒成一組指導他們學跳龍舞。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情境中學唱歌曲《我不上你的當》,初步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結構,能夠完整演唱歌曲。

2、在循序漸進的遊戲情節中逐步理解、記憶歌詞,能跟隨音樂節奏用肢體動作表現歌詞。

3、體驗和同伴一起玩猜測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開門大吉”遊戲所需的圖片門兩個,根據歌詞繪畫的圖片四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整體感知樂曲旋律及歌詞。

1、教師跟隨音樂節奏進行故事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楊老師帶來一首歌曲,這首歌曲裏面藏着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2、教師邊清唱歌曲邊做相應的身體動作,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故事結構。

指導語:現在來聽我唱一唱這首歌!

3、教師再次演唱,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指導語:剛纔歌裏唱了什麼?聽聽看還有哪些我們剛纔沒有說過的歌詞?

4、教師帶領幼兒嘗試跟唱。

5、教師引導幼兒嘗試將手的部分動作變成腳步動作,隨樂演唱歌曲。

指導語: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起立,站在小椅子後面,每一張小椅子就是一個小蘑菇,這次我們要把小手走路的動作換成小腳來走。

二、教師逐步加入遊戲情節,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加入繞圓圈走的遊戲情節,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指導語:這一次我們要到大蘑菇園玩了,音樂一停,你們就要站在一個小椅子的後面。

2、加入大灰狼出現的遊戲情節,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指導語:現在是不是每個人都站在小椅子後面啊?準備好了嗎?如果大灰狼來了,我們要趕快回到家裏哦。小椅子就是我們的家。

3、替換“東東”的角色,引導幼兒根據聲音判斷角色,並作出相應遊戲反應。

指導語:這次東東會是誰呢?那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喂,你到底是誰呀?”

森林裏難道就這一種東東嗎?這次在玩的時候我們可要仔細聽嘍!

三、幼兒嘗試扮演角色,完整遊戲。

指導語:每次東東說的話一樣嗎?如果你們是藏在裏面的那個東東,你們會說什麼呢?

指導語:這次我要在你們中間選一個東東,你們可要豎起耳朵仔細的聽一聽嘍!聽聽這個東東說些什麼?”

四、引導幼兒進行反思性評價。

指導語:這次,我決定送給小兔子一個禮物,叫做開門大吉,這兩扇門裏藏着圖片,如果圖片的順序和歌詞的順序是一樣的,那麼就中獎了!怎麼檢驗呢?

五、完整遊戲。

指導語:你們還想再玩一次嗎?讓我們猜猜看這次又會是什麼東東來和我們做遊戲呢?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8

[教材簡解]

天氣,與每個人的生活休慼相關,也越來越多地影響着幼兒的生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提出了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的目標,而瞭解天氣的變化,正是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認識的重要內容之一。

陰晴雨雪、沙塵、霧霾……,幼兒每天都能體驗到天氣的變化,對天氣有着豐富的感性認識,卻缺少進一步的經驗提升,如何引導他們對熟悉的自然現象產生關注,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獲得經驗的提升、總結和初步的系統化,是設計這一活動的出發點。

進入中班下學期,幼兒的觀察、探究等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嘗試用語言、圖畫等表現事物的特徵,積累了簡單的記錄經驗。結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活動從認識形象的天氣符號入手,引導幼兒發現天氣的多變,從而引發關注,並通過合作配圖、交流討論,真切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並引發後續的關注。

[設計理念]

充分體現《綱要》和《指南》精神的科學教學活動是以幼兒爲主體的,它不僅僅關注科學知識的獲得,還更重視科學素養的養成、科學興趣的培養。“多變的天氣”這一教學活動,以“多變”爲主題,通過三個環節的不同設計,使幼兒主動發現天氣的多變,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引發對天氣的關注。環節一,利用天氣與符號間的多次轉換,形象地瞭解天氣的變化,並與環節三鏈接,體現“多變”的主題;環節二設置了有意義的情境,以配圖形式,將天氣與幼兒生活相聯繫,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現,知道在不同的天氣下需要做合適的事情。同時通過交流討論,分享同伴間不同的思考;環節三既是對前面經驗的鏈接,又爲後續關注提供鋪墊。

[目標預設]

1.認識晴、雨、雪、霧等天氣符號,發現天氣是多變的,引發對天氣的關注。

2.知道在不同天氣需要做合適的事情,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組操作板(含晴雨雪霧符號、√×?符號、圖片插槽設置等)每組8幅生活圖片(曬被子、放風箏、輪船、飛機、傘、墨鏡、帽子、口罩)[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引出天氣符號今天的天氣怎麼樣?(以晴天爲例,結合幼兒回答,ppt出示晴天圖片假如請你用一個符號來記錄晴天的話,你會怎麼記錄?

我們看看生活中是怎麼記錄的——出示晴天天氣符號(評析:從今天的天氣導入,自然引發幼兒的興趣,並且利用幼兒已有的記錄經驗,建立起天氣與天氣符號之間的聯繫,瞭解生活中可以用天氣符號來記錄天氣,從天氣轉換到符號)二、認識各種天氣符號,發現天氣是多變的1.認識各種天氣符號(1)認識雨天符號(如當天爲雨天,與步驟一中內容互換)出示雨天符號——看到這個符號,你知道表示什麼天氣嗎?

(評析:利用ppt鏈接,設計可隨機調換的符號,可結合當天的天氣與步驟一中的圖片內容靈活調換)(2)認識多種天氣符號出示多種天氣符號(晴、多雲、陰、雨、霧、雪、沙塵)除了晴天、雨天,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氣?從符號中你也能找到嗎?有沒有你看不懂的?(結合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天氣圖片)(評析:當幼兒對符號有了概念之後,又從符號轉換到天氣,從衆多的符號中找出相應的天氣,初步感受天氣的多樣)2.瞭解同種天氣不同程度的符號(1)出示三種雨天符號爲什麼同樣是雨天,要出現三種不同的符號?

(2)除了雨天,有沒有其它天氣也會用不同程度的符號表示?(結合幼兒回答,ppt展示雪、風等天氣不同程度符號,拓展經驗)例: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例:不同等級的風(評析:從單一的符號到三種不同程度的符號,是在上一環節基礎上的遞進,上一環節是不同天氣的變化,這一環節是相同天氣不同程度的變化,通過符號→天氣的轉換,再次感受天氣的多變。)3.小結原來,天氣的變化有這麼多,有晴天、陰天、雨天,還會颳風、下雨、下雪起沙塵,同一種天氣還會有很多不同的變化。

(評析:小結,將經驗進行適時的提升與總結)三、合作配對圖片,感受天氣與生活的關係1.爲四種典型的天氣進行生活圖片配對,知道不同天氣下做哪些合適的事情(1)討論配對方法,瞭解合作要求①Ppt展示8幅生活圖片:曬被子、放風箏、輪船、飛機、傘、墨鏡、帽子、口罩這些圖片表示生活中我們會做的事情,你看懂了嗎?

②出示操作板(以晴天爲例)怎樣才能從8幅圖中選出所有適合晴天的圖片?三個人一組,該如何合作?遇到有不同意見怎麼辦?

(師結合幼兒回答,梳理配對方法與合作要求,如:可以一張張圖一起看,也可以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起討論,一起看;合作時可以一起先看,再配對,再檢查,也可以有人負責配對,有人負責介紹;遇到有疑議的,可以討論或者放在操作板?區)(2)幼兒三人一組,合作配對圖片(評析:圖片配對,截取了幼兒生活中典型的情境,將天氣與生活的關係,巧妙的用遊戲配對的形式呈現,使幼兒在自我分析、配對的過程中獲得發現,而不是機械的學習。)2.交流討論,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1)分享合作經驗哪一組完成最快,你們是怎麼合作的?

(2)交流操作結果你們選了哪些適合X天的圖?怎麼選出來的,爲什麼這麼選,說說你們的想法?

結合幼兒回答,進行經驗拓展或提升①例:晴天除了曬被子,還可以曬什麼?爲什麼這些事情都適合在晴天做?

②例:霧天爲什麼乘船、做飛機都不適合在霧天進行?霧天爲什麼適合戴口罩?

(3)提出疑議問題,引發幼兒思考①例:雨傘爲什麼晴天、雨天、雪天都適合用傘?這8幅圖中還有沒有別的事情在不同天氣情況下都適合?

(評析:交流體現了幼兒思維過程的碰撞,因爲配對的結果不是的,所以通過交流可以瞭解到幼兒的不同想法,進行同伴間的經驗分享。這一過程是開放式的,對幼兒具有思考、分析、表述等方面的多重挑戰。)3.小結原來變化的天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根據不同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進行合理的安排,選擇做一些合適的事情。

(評析:適時小結,再次歸納提升。)四、介紹極端天氣,引發繼續瞭解的興趣1.介紹極端天氣出示極端天氣圖片或播放視頻剪輯——沙塵暴、颱風、乾旱、暴雨、暴雪、霧霾除了我們瞭解的天氣,還有很多極端天氣,你知道它們嗎?

2.引發繼續瞭解的興趣極端的天氣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災害,你知道會有些什麼災害嗎?

這麼多極端天氣是因爲什麼原因產生的?在極端天氣里人們又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來應對呢?

變化多端的天氣留給我們很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回家尋找答案,明天繼續交流。

(評析:從常見的天氣轉換到極端的天氣,這是“多變”的再次遞進,既鏈接前面的經驗認知,又爲後續的關注提供鋪墊。)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9

風景畫明信片

活動目標

1、在自己感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計風景畫明信片。

2、引導幼兒合理佈局畫面,表現出近處和遠處的景物。

3、大膽用色,色彩搭配和諧,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海邊的景色,街道景觀,坐纜車全景。

2、每人一張明信片大小的卡紙(明信片)

3、幼兒用油畫棒,教師範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課件:欣賞—美麗的風景

教師:我們欣賞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你們想把它留下來嗎?

用什麼方法呢?

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把這些美景畫下來,設計製作成風景畫明信片好嗎?

二、展開

1、學習設計、製作明信片。

(1)教師介紹明信片。

出示明信片

明信片有兩面,一面是寫郵政編碼、貼郵票、寫字的,另一面是要請小朋友畫風景的。

(2)你準備在明信片上畫寫什麼風景?(幼兒回答)

(3)引導幼兒思考,如何佈局畫面。

你準備怎樣來佈局整個畫面呢?(幼兒回答)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提出要求:畫前要先考慮好如何佈局整個畫面,近處的景物要畫得大些,

遠處的景物要畫得小些。例如:近處的山畫得大些、濃些,遠處的山畫得小些、淡些。

(2)幼兒作畫,教師就構圖、塗色等方面重點指導。音樂

(3)請幼兒在明信片貼郵票處下方寫上名字。

3、展示幼兒作品,進行欣賞評價。

(1)你覺得哪張明信片最美,爲什麼?

(教師將這一張明信片放入投影儀投放出來)

幼兒講解自己的看法,教師着重引導幼兒從構圖、塗色等方面來評價幼兒作品,

儘可能找到每一副作品的優點。

(評價4~5幅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互相評價)

三、結束

今天請你回去想想,你想把明信片送給誰?到時我們一起來寄。

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寫上字,讓幼兒寄給最喜愛的人或讓幼兒之間互相贈送、留念。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0

【活動目標】

1、瞭解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激發探究昆蟲奧祕的慾望。

2、發展細緻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昆蟲躲在哪裏》。

2、視頻:昆蟲的保護色。

3、白板課件。

重難點:知道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

【活動過程】

一、觀看有關昆蟲僞裝的課件,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你們見到過哪些昆蟲,它們都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神祕的昆蟲,他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呢?看你能不能一下子就把他們找出來?(播放課件)

二、引導幼兒瞭解保護色,開展討論,積累經驗。

1、引導幼兒瞭解什麼是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對昆蟲的作用。

(1)師:小朋友的眼睛真棒,把剛纔藏起來的小動物都找出來了,那麼小動物爲什麼要躲起來呢?(請幼兒個別回答)

(2)帶領幼兒討論:昆蟲爲什麼要有保護色?如果沒有保護色,它們將會怎樣?

(3)師進行小結:原來,剛剛的昆蟲利用了保護色來僞裝自己,目的就是爲了不被敵人發現,躲避危險。

(4)師:現在,我們知道了什麼是保護色,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驅除危險。那誰能來說一說你看到或聽過的這種類似的昆蟲呢?

(5)幼兒相互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知道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

2、播放課件,瞭解一些常見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

師:現在,我們來來揭開神祕昆蟲的面紗,看看他們躲在哪裏,它們的保護色是什麼樣子的?是如何保護自己的?

3、播放視頻,讓幼兒知道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辦法。

師:剛剛,我們只說到了保護色,現在,我們來看看昆蟲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4、教師進行相應的小結。

三、遊戲活動:昆蟲躲在哪裏。

1、師:我們剛纔學習了保護色,知道了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方法。現在,我們的昆蟲也要和我們一起來做遊戲了。看看誰能來找出它們?

2、教師邊出示白板課件,邊介紹遊戲規則:現在,我們來進行比賽吧。分成兩隊,一隊是蘋果隊,還有一隊菠蘿隊,找出一個獎勵一顆紅心,看哪組找出的小昆蟲多。

3、幼兒進行找昆蟲遊戲比賽,教師給獲勝隊相應的獎勵。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可滿足身體各方面不同的需要。

2、幫助幼兒克服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挑食、偏食等。

【活動準備】

自制圖片:肉類、蔬菜、水果、豆類、穀類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認識大家,我作一下自我介紹,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老師。

師:今天呀,張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食物王國旅遊一趟,小朋友們想去嗎?

幼:想。

一、師:好,讓我們開上自已的小汽車出發吧!

1、出示穀類食物圖片(大米、小米、玉米)等

師:滴滴……滴……滋滋,到站了,小朋友們看看我們去的第一站是那兒呢?

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些什麼食物呀?它們分別叫什麼呀?

幼:老師引導幼兒回答。(說出食物的名字)

師:對,小朋友們回答的很好,能說出它們的名字,那小朋友們知道我們是怎麼吃這些食物的嗎?它們可以做成什麼?

幼:引導幼兒回答這些問題。

嗯,我們平裏吃的大米、小米、玉米、等都是這些食物。

我們看到的這些食物呢,都是屬於穀類的,穀類食物裏含有很多的熱量,吃了可以使我們有很大的力氣。(做一個氣力的動作)

二、師:好,讓我們開上自已的小汽車出發吧!

1、出示水果食物圖片(蘋果、桔子、香蕉)等

師:滴滴……滴……滋滋,到站了,咦,這次我們去的是那兒呢?

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些什麼食物呀?它們分別叫什麼呀?

幼:老師引導幼兒回答。(說出食物的名字)

嗯,這些水果呢都是非常營養的,它們的身體裏住着很多的維生素和量元素,吃了,我們的小嘴特別甜,小朋友們都特別可愛,小臉就像一朵花兒一樣(做一個花的動作)。

三、師:好,讓我們開上自已的小汽車出發吧!

1、出示肉類食物圖片(雞腿、魚、肉)等

師:滴滴……滴……滋滋,到站了,咦,這次我們去的是那兒呢?

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些什麼食物呀?它們分別叫什麼呀?

幼:老師引導幼兒回答。(說出食物的名字)

吃了這些食物呀,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又健康,但也不能貪吃哦!

四、師:好,讓我們開上自已的小汽車出發吧!

1、出示蔬菜食物圖片(菠菜、胡蘿蔔、西紅柿)等

師:滴滴……滴……滋滋,到站了,咦,這次我們去的是那兒呢?

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些什麼食物呀?它們分別叫什麼呀?

幼:老師引導幼兒回答。(說出食物的名字)

蔬菜裏含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使我們不容易生病,而且對我們的眼睛有保護作用,可民使我們的眼睛很亮,而且看的遠,看得清楚。

五、師:好看看我們最後一站去的是那兒呢?讓我們開上自已的小汽車出發吧!

1、出示豆類食物圖片(紅豆、綠豆、黃豆)等

師:滴滴……滴……滋滋,到站了,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些什麼食物呀?它們分別叫什麼呀?

幼:老師引導幼兒回答。(說出食物的名字)

小朋友們喜不喜歡豆子呀?

幼:喜歡

師:我想小朋友們也定很喜歡,因爲有的小朋友皮膚又白又嫩,就像白雪公主一樣漂亮,這些豆類的身體裏含有植物蛋白,吃了他,讓我們長得健健康康的。

我們逛了一天,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今天去了幾個地方旅遊啊?

幼:5個

那小朋友們說一說我們分別是去的那地方呀?

幼:分別說出5個地方。

結束:現在小朋友們知道了這麼多食物的優點,是不是就不該挑食呀?各種食物都要吃呀?如果我們不吃其中的一個,我們的身體就會不高興了,會生病呀?那我們回到家裏一定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各種食物都要吃。

最後老師仰望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健康快樂,今天,小朋友們在食物王國裏旅遊了一回,是不是有點累了,我們開上我們的小汽車回家休息一會!滴滴……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2

活動準備:

卡通板、廢舊紙盤、色卡紙、雙面膠、彩泥、泡沫板、剪刀、錄音機、小魚的錄音、海洋垃圾的佈景等。

有益學習經驗:

1、親近大自然,愛護動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2、知道大海中常見的幾種魚類的名稱及其生活習性。

3、參與變廢爲寶的活動,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過程:

一、海底觀光:觀看錄象片----海底世界的美麗風光

提問:你在海底世界中看到了什麼呀?

小結:海底世界可真神奇,許許多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大海中。

二、觀看資料片:大海中的魚(片中向幼兒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海魚及其相關知識)。

提問:生活在海底世界中最龐大的一個家族是什麼家族?

你們認識哪些生活在海底的魚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開開眼界吧!(看_)

觀後提問:生活在海里的魚可真多呀,你記住了哪些,說說看吧?

小結:除了這些魚兒外,還有許許多多生物生活在大海里,看來海底世界真是個好大的家呀,可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近年來由於我們人類不注意保護這個家,致使海水遭受了嚴重的污染,給生活在海里的小生物帶來了災難呢!你們聽,這是誰在說話?

三、聽錄音:一條可憐的小魚在敘述親人、朋友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由於家園受到嚴重污染,他們已經無家可歸了,它在向小朋友請求幫助。

四、向幼兒展示“垃圾密佈”的海洋(用萬通板和廢舊物品、果殼、易拉罐等佈置而成的展板)。

小魚的家變成如今這個樣子,這是誰造成的呢?

今後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海洋呢?

現在,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小魚呢?

五、清理海洋垃圾,請小朋友用雙手清理垃圾,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

六、美工活動----變廢爲寶。幼兒運用多種美工材料動手製作,共同裝飾展板,佈置美麗的海底世界。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3

活動目標

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瞭解樹木與人類的關係。

瞭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在活動中激發幼兒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請幼兒蒐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關於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視頻短片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請幼兒觀看風沙的危害及林木資源缺乏的新聞片斷。

2.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

二、我知道的樹木

1.分組討論:你喜歡樹嗎?爲什麼喜歡樹?喜歡什麼樹?

幼兒可以用搜集到的樹木圖片資料介紹自己喜歡的樹木。

運用多媒體課件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們認識瞭解常見樹木的名稱及種類,進一步激發幼兒瞭解樹木的慾望。

三、我喜歡樹木

1.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樹的作用及好處。(淨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降噪、防止火災……)

2.教師介紹植樹節的由來及意義,認識植樹節節徽。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四、我保護樹木

請幼兒把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創造性的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報等。

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觀察春天的樹木或參與到種植樹木的活動中,感受植樹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4

設計理念:《3--6》兒童發展指南》指出,教師要引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幼兒瞭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引導他們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於健康的食品。通過播放"多吃蔬菜身體好"故事視頻、蔬菜美食圖片展示,幼兒爲蔬菜塗上顏色培養孩子對蔬菜的喜愛。知道身體的生長髮育離不開吃蔬菜的多少,瞭解常見蔬菜的名稱、特徵和作用。

一、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認識常見的蔬菜,能說出蔬菜的名稱以及基本特徵。

2.能力目標:初步瞭解常見蔬菜的營養價值,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有益。

3.情感目標:初步養成喜歡吃蔬菜的良好習慣。

重點:瞭解多吃蔬菜的益處。

難點:養成喜歡吃蔬菜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多吃蔬菜身體好"故事視頻、蔬菜美食圖片、常見的蔬菜圖片與實物圖三、活動過程1.情景導入:以"多吃蔬菜身體好"故事視頻導入課題,並提問:小朋友們,剛纔視頻中你們看到什麼呀?他們在做什麼?它們可愛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認識常見蔬菜。(5分鐘)2.認識哪些蔬菜: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描述蔬菜的基本特徵,告訴幼兒這些蔬菜對身體的益處。(8分鐘)例如:(1)西紅柿是什麼顏色的,吃起來什麼味道的,它長得像什麼,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紅彤彤、酸酸甜甜、紅燈籠;含有很生素,防中暑,治牙齦出血,美容。可以做菜也可以當水果吃喲。

(2)黃瓜:翠綠、脆。涼拌青瓜可以減肥。有些人還用來敷面美容。

(3)胡蘿蔔:紅,可以預防近視,人吃了不會那麼快老喔。

(4)小白菜:可以幫助我們提供營養、強身健體。可以減肥,預防肥胖症。

(5)南瓜:幫助食物消化,預防便祕(6)苦瓜:清熱消暑、美容、苦瓜、雞蛋同食能保護牙齒治療胃氣痛、眼痛、感冒、傷寒和小兒腹瀉嘔吐等(7)蒜頭:蒜頭的味道雖然聞着有點辣,但是可以炒着吃、拌着吃,吃了它會把咱們身體裏的病菌全部殺死。增強抵抗力,少生病。

3.引入蔬菜美食:既然蔬菜那麼重要,孩子們吃過哪些蔬菜美食呢?

孩子各抒己見,老師適當引導。展示美食圖片。(3分鐘)4.展示蔬菜實物,讓幼兒根據老師的提示選出對應的實物。

5.給孩子發放蔬菜卡通圖片和模型,請幼兒爲手上蔬菜上顏色。培養對蔬菜的感情與喜愛。(4分鐘)【課後活動延伸】

安排區域活動:

方案一:帶領孩子觀看蔬菜園方案二:模擬蔬菜超市,自主選擇,進行營養搭配。引導幼兒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養成合理膳食的習慣,增強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5

一、活動前思考設計意圖:

童話故事一直以來很受我班孩子的喜歡,爲結合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我就選擇了童話故事《起牀啦》這一內容。故事中5只烏鴉住在樹梢上的鳥窩裏,5只小豬在樹下睡覺,烏鴉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叫小豬起牀,創設了一個內容豐富、有趣的童話故事情節,能很好的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整個活動將5以內的數量和故事情節有機結合,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數一數、說一說、演一演的不同途徑,發展幼兒的人之能力和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5的數量,正確講述象聲詞。

難點:樂意在集體面前表演故事,表達自己喜歡的情節和畫面。

二、過程實錄(一)活動目標1.通過觀看演示圖片,感知5的數量,正確講述象聲詞。

2.樂意在集體面前表演故事,表達自己喜歡的情節和畫面。

(二)活動準備:

1.大樹背景、操作圖片(5個鳥窩、5只烏鴉、5只小豬)。

2.大圖書一本、體操圈5個、5張小椅子。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教師:你們平時睡覺睡在哪裏的?你是怎麼睡覺的?每天早上是誰喊你起牀的?對你說了些什麼?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叫《起牀啦》。

評析:教師能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提問引入活動,爲幼兒創設了輕鬆愉悅的語言環境,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激情。

2.觀看演示圖片,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閱讀畫面內容。

教師:你看到了誰?(小豬)有幾隻小豬?(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教師:你還看見誰了?(烏鴉)有幾隻烏鴉?(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烏鴉住在哪裏?(鳥窩裏)樹梢上有幾隻鳥窩?(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兩節。

教師:5只小豬還在睡覺,我們請烏鴉把它叫醒吧。(操作圖片)教師:烏鴉是怎麼叫小豬起牀的?烏鴉用嘴啄小豬的屁股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引導幼兒說出象聲詞“篤”)教師:我們一起來學烏鴉啄小豬的屁股吧。

教師:小豬還沒有醒過來,烏鴉會對着它的大耳朵說一句什麼好聽的話?(幼兒想象後回答)教師:我們一起和烏鴉把小豬叫醒吧。(引導幼兒學說:起牀啦,起牀啦,太陽曬到屁股啦。)教師:骨碌、骨碌、骨碌、骨碌、骨碌,5只小豬翻個身,醒來了。(操作圖片)教師:小豬翻身起牀的時候發出了什麼聲音?(引導幼兒學說象聲詞“骨碌”,並與小豬的個數相匹配)教師:小豬醒過來了,會對烏鴉說什麼?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能充分挖掘教具的可操作性,通過清晰形象地演示教具,幫助幼兒正確感知5的數量,講述相關的象聲詞,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情節,解決了活動的重點。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感知有趣的故事情節。

教師:這真是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看着大圖書再來聽一遍吧。(教師一頁一頁地講述畫面,講到“5只__”、象聲詞和小動物的語言時,可放慢速度並鼓勵幼兒講述填空)評析:教師通過與幼兒一起閱讀大圖書,鼓勵幼兒完整地欣賞和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全部情節,爲下一環節的故事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故事表演《起牀啦》。

教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故事裏5只有趣的烏鴉和小豬呢?

(1)個別表演。

教師出示5個體操圈當鳥窩,請5名幼兒扮演烏鴉、5名幼兒扮演小豬,教師和其餘的幼兒講述故事。

(2)集體表演。

教師請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再次表演故事,並鼓勵烏鴉和小豬大聲地講述故事中的語言。

評析:教師根據小班幼兒愛遊戲的特點,採用分組扮演角色的方法,將幼兒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幼兒通過邊講述邊表演,既提高了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充分滿足了幼兒的自我表現慾望,使活動靜中有動,使幼兒在動中有發展,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教育理念。

三、活動後反思這是一個內容簡潔、情節有趣的童話故事,活動前我能仔細研究活動的重難點,並進行相關的準備:如形象鮮明、操作性強的活動圖片(5只烏鴉、5只小豬)、用於故事表演的道具(5個塑料圈作鳥窩用)。活動中我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利用圖片的活動性幫助幼兒正確地理解5的數量和相關的象聲詞“篤、骨碌”,並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思考和講述,同時運用角色體驗的方法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烏鴉或小豬,想象可能會說的話語和發生的故事,幫助幼兒很好地理解童話故事的內容,爲後面的表演活動做鋪墊,較好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達成了目標。整個活動讓幼兒處在猜一猜、說一說和演一演情景中,使活動做到動靜交替,充分符合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體現了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教育理念。

活動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問題:本次活動的側重點應該放在對故事的理解、講述還是表演上,才能更好地體現該故事的教育價值,使幼兒在認知、語言上有更多的收穫;作爲教師如何更好的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與幼兒進行“拋接球”遊戲,使教師的每一次迴應都能幫助幼兒構築相關的語言經驗,進行有效地反饋與積累,使師幼互動更具有效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