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精選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W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精神,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精選22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健康四川建設。

(二)發展目標。力爭通過5年努力,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積極爭取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探索開展省級試點,建成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的現代醫院,力爭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分別達到2、1.5左右,微創手術佔比分別達到30%、25%左右,四級手術佔比分別達到60%、40%左右,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縣醫院100%達到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力爭80%達到推薦標準;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均排名全國前列。

二、重點任務

(三)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1.全力打造國內一流高水平醫院。推進委省共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落實,加快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西南)醫療中心建設。依託中央在川和省內高水平醫院,爭創綜合類、高原病等國家醫學中心和傳染病、呼吸、創傷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老年疾病、口腔疾病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爭取更多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和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在川落地。〔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緊緊圍繞省域內羣衆急需、醫療資源短缺、異地就醫突出的專科醫療需求,依託現有醫療資源規劃建設省級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着力解決患者跨區域就醫問題。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大型公立醫院適度建設發展“一院多區”。建設省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和省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堅持網格化規範管理,發揮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作用,與其他傳染病等專科醫院、護理院、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共同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爲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集團內開展多層次醫療協作,構建責、權、利明晰的區域協同模式。城區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建設城市醫療集團率達100%。推進以全科醫生爲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按照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原則,積極發展以縣級醫院爲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對實現了“五統一”的醫共體實行“一個總額付費、結餘留用、超支不補”醫保支付管理改革。加強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做實公共衛生服務。加強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統籌管理和技術指導,提高縣域就診率。加快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支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加快鄉村衛生資源整合聚集和服務模式創新,依託中心鎮和特色鎮衛生院規劃建設400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使其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與縣級醫院形成協同發展格局。〔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公立醫院醫療能力建設。

5.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依託高水平綜合性醫療機構,爭創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加快推進“1+6”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設。建立省級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檢測與研究檢測平臺和實驗基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比例達100%。健全中醫藥全程介入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運行機制,爭創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發揮軍隊醫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國家生物安全防禦中的作用。持續加強院感防控,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應急廳、科技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動臨牀重點專科羣建設。加強腫瘤、呼吸、消化、心血管、婦產等臨牀重點專科建設,力爭建設國家、省、市(縣)臨牀重點專科70個、300個、500個。持續提升醫療質量,三級公立醫院50%出院患者、二級公立醫院70%出院患者按照臨牀路徑管理。加大對中醫醫院支持力度,遴選建設一批省級中醫優勢重點專科。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強相關學科建設。〔省衛生健康委、財政廳、教育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四川省“十四五”生命健康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生命健康領域天府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圍繞重大疾病防控、重點人羣健康保障、突發公共衛生應急等重點領域,加強應用基礎、臨牀轉化研究,推動原創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產出。推進新冠肺炎等傳染病防控科技攻關。推進公立醫院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推動四川省中醫藥研發風險分擔基金落地見效。建設省中醫藥轉化醫學中心,制定一批中醫特色診療方案,轉化形成一批中醫藥先進裝備、中藥新藥。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高羣衆就醫滿意度。

8.突出患者需求導向。傳承“大愛成就大醫”的醫者仁心,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爲羣衆提供安全可靠、費用合適、方便可及、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60%二級公立醫院和90%三級公立醫院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30%二級公立醫院和50%三級公立醫院提供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40%二級公立醫院和70%三級公立醫院推行診間(牀旁)結算。推行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同級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力爭建成300家以上互聯網醫院,推進“網上問診、電子處方、在線結算、送藥到家”閉環服務。實施“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行動,8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建成老年友善醫院。加強臨牀藥學服務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強化患者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創新醫療服務模式。鼓勵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爲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三級公立醫院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達20%。發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開展上門護理、居家護理等延續護理服務。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提供精準用藥服務。完善院前醫療急救網絡,有效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健全公共衛生醫師制度。推廣中醫綜合診療、多專業一體化診療、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試點。〔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強醫療信息化建設。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融合應用。力爭建立覆蓋所有縣(市、區)的“5G+醫療健康”遠程應用體系,60%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三星及以上智慧醫院、20%二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二星及以上智慧醫院。推動手術機器人等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推動公立醫院處方、藥品追溯、醫保結算、工傷醫療康復費用結算、醫療服務監管等信息互聯互通。〔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大數據中心、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厚植優秀特色文化。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引導醫務人員形成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視患者如親人”的醫者擔當,傳播正能量,努力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省衛生健康委、省委宣傳部、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

12.優化運營管理模式。整合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加強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健全運營數據的統計、分析、評價、監控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邁向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智能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提高效率、節約費用,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以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目標爲依據,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運用預算手段開展醫院內部各類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覈等管理活動,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強化預算約束,原則上預算一經批覆不得調整。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省衛生健康委、財政廳、審計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以規範經濟活動和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活動有序開展爲主線,以內部控制量化評價爲導向,以信息化爲支撐,健全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約機制,建立與本行業、本單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省衛生健康委、審計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開展科學績效評價。突出公益性導向,紮實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優化完善績效考覈指標體系,充分運用績效考覈結果。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覈辦法,以聘用合同爲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爲重點,將考覈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完善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覈制度,強化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共享,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省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激發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活力。

16.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合理確定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待遇。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以健全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爲重點,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爲核心,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省委編辦、省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覈兌現。在覈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公立醫院內部分配應兼顧不同科室之間的平衡,向關鍵緊缺崗位、高風險和高強度崗位,高層次人才、業務骨幹等傾斜。健全公立醫院負責人薪酬激勵機制,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薪酬水平應與其他負責人、本單位職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關係。鼓勵對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完善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省級中醫藥師承教育教學基地建設和省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高校附屬醫院制定符合醫學人才培養規律的教學建設規劃,着力推進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設置醫工、醫理、醫文交叉學科,加快培養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精神、急診、康復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堅持分層分類評價,進一步細化以品德能力業績貢獻爲導向的職稱評價標準,推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省衛生健康委、教育廳、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醫療機構充分參與、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調控醫療服務價格總體水平。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科學確立啓動條件、調價空間、調整方法,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啓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統一全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規範。建立醫療服務價格監測制度,定期監測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及改革運行情況等,作爲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的基礎。優化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准入制度,常態化開展新增醫療服務項目立項評審。

20.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力推進攀枝花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和瀘州、德陽、南充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國家試點,落實推廣DRG結合點數法付費改革工作,統籌推進全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建立適合我省實際的醫保支付體系。加強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管理,逐步實行統籌區域內醫保基金總額控制。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履行合同約定採購量,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探索將中醫優勢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範圍,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將符合基本醫療保障政策規定的中醫診療項目、中藥飲片和民族藥品納入門診統籌支付範圍,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

21.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通過改善值班條件、落實休假制度、假期子女託管、爭取人才公寓等方式,建立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和職工關愛幫扶機制。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加強醫院安全防範,強化安保隊伍建設,1000張及以上牀位大型公立醫院安防系統建設達標率達100%。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

(八)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2.全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包括醫院院級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對醫院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支持院長依法依規獨立負責行使職權。健全黨委會會議(或常委會會議)、院長辦公會議(或院務會議)等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等內容要求。明確黨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

23.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堅持政治強、促改革、懂業務、善管理、敢擔當、作風正的標準,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允許實行院長聘任制。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實施辦法。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嚴格執行醫療衛生人員定期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制度。完善以醫德、能力、業績爲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

24.持續加強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加強基礎工作,完善基本制度,提升基本能力,落實基本保障。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薪酬分配、職稱職級晉升、評先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問題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實施醫院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和高知識羣體發展黨員計劃,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和開展黨員志願服務等形式,引導黨員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25.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衛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教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認真落實醫院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其他成員“一崗雙責”。強化黨建工作保障,健全黨務工作機構,配強黨務工作力量,落實保障激勵措施,推動黨務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探索建立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評價考覈機制。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十)加大投入保障。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

(十一)強化科學評價。各地要分級分類制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不搞一刀切”。強化評價結果合理應用,與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公立醫院評先評優、重大項目安排等掛鉤。

(十二)廣泛宣傳引導。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社交平臺,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加強調研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先進典型,營造良好氛圍。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2

近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發佈《天津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實施方案》,其中明確,將通過打造一批醫療技術頂尖、醫療質量過硬、醫療服務高效、醫院管理精細、滿意度較高的公立醫院,推動天津市公立醫院整體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具體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和設置爲引領,以學科、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爲支撐,以醫療質量、醫療服務、醫學教育、臨牀科研、醫院管理提升爲重點,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指數爲標尺,促進我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再上新臺階。通過打造一批醫療技術頂尖、醫療質量過硬、醫療服務高效、醫院管理精細、滿意度較高的公立醫院,推動我市公立醫院整體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到20__年,初步構建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居民健康新需求相匹配,上下聯動、區域協同、醫防融合、中西醫並重、優質高效的公立醫院體系,爲落實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重點建設行動

(一)建設高水平公立醫院網絡

1.加快推進我市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促進區域醫療資源均衡佈局。在“十四五”時期,圍繞重大疾病、醫學前沿、平臺專科,推進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設國家中醫醫學中心,推進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以及委市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市級醫學中心、市級區域醫療中心以及委區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和管理工作。

2.加快提升區屬公立醫院服務能力。通過市衛生健康委與各區政府共建,促進涉農區綜合醫院能力建設,推動區屬中醫醫院提標擴能項目。開展中醫特色重點醫院、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等項目建設,促進中醫醫院特色發展,發揮中西醫協同引領作用。發揮公立醫院在醫療聯合體中的牽頭引領作用,推進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療集團建設。

3.實現城市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到20__年,我市基本形成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和市級醫學中心、市級區域醫療中心爲骨幹,高水平市級和區級醫院爲支點,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爲載體的高水平公立醫院網絡,在老年疾病、疑難疾病、重大疾病、重大疫情的醫療救治、多中心研究、大數據集成、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協同作用,帶動城市醫療服務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建設臨牀重點專(學)科羣

4.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診療需求爲導向,加快實施我市臨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重點打造國家級和市級、區級臨牀重點專科羣,加強核心專科、平臺專科、薄弱專科建設,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爲開展先進醫療技術、高難度手術和疑難複雜疾病、老年性疾病診療提供支撐。探索多學科交叉融合,培育一批在醫療技術、醫療質量、臨牀研究等方面具有一流水平的優勢專科,引領我市醫療水平快速發展。到20__年,建成一批國家級、市級和區級臨牀重點專科,區域專科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顯著提升。

5.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提升中醫內涵和療效。開展中醫優勢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促進中醫醫療資源共享,推動優質中醫醫療資源均衡佈局,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三)建設高質量人才隊伍

6.深化醫教協同,強化醫院教學和人才培養職能,對接醫療技術、臨牀科研、醫院運營等不同領域人才需求,加快公立醫院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

7.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的培養,支撐相應高水平臨牀專科能力建設。加強公共衛生與臨牀醫學複合型人才培養,支撐公立醫院實現醫防融合。

8.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建設,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

9.優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形成專科發展互相支撐、專業結構配比合理的人才隊伍。加強公立醫院行政管理人才培養,尤其要加強負責醫院運營、信息化建設、經濟管理等精細化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政治素質、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到20__年,基本建成支持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專業技術和醫院管理人才隊伍。

(四)建設“三位一體”智慧醫院

10.加快推進智慧服務。將信息化作爲全市醫院基本建設的優先領域,建設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信息系統。鼓勵我市有條件的公立醫院加快應用智能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和治療系統等智慧服務軟硬件,提高醫療服務的智慧化、個性化水平,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化、規範化水平,落實國家和行業信息化標準。全市二三級公立醫院智慧服務平均級別力爭達到2級和3級。

11. 加快醫院電子病歷建設。持續開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重點提升電子病歷系統實際應用和數據質量。將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納入我市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將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3級和4級,分別納入我市二級和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前置條款。三級公立醫院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應達到三級及水平。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應達到四級及以上水平。

12.加快實施智慧管理。全市二三級公立醫院智慧管理平均級別力爭達到1級和2級,能夠支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到20__年,我市建成一批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智慧醫院,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形成,醫療服務區域均衡性進一步增強。

三、能力提升行動

(一)實施醫療質量提升行動

13.進一步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加強全市各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與管理,進一步完善醫療質量控制指標體系,加強質量監測與管理,以落實十八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爲基礎,規範醫療行爲,保證質量安全。以年度“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爲指引,全面系統提升醫院整體質量管理水平。實施手術質量安全、病案內涵提升等相關專項行動。推進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病案首頁、醫學名詞、疾病診斷編碼、手術操作編碼實現“四統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加快公立醫院臨牀路徑管理制度建設,鼓勵醫院利用信息化技術擴大處方審覈和點評的範圍,合理診療和合理用藥指標不斷改善。全市公立醫院通過國家級、市(省)級臨牀實驗室室間質評的項目數和通過率持續提升,不斷推進檢驗結果互認和檢查資料共享。組織推動醫療機構認真開展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工作,落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主體責任。

(二)實施患者體驗提升行動

14.推動公立醫院“以疾病爲中心”向“以健康爲中心”的轉變,建立患者綜合服務中心(窗口),推進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預防、預約診療、門診、住院及出院後健康指導等一體化服務,形成公立醫院醫防融合服務新模式。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處(科)室建設。建立健全預約診療、遠程醫療、臨牀路徑管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多學科診療、日間醫療服務、合理用藥管理、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管理等醫療服務領域十項制度,醫療服務指標持續改善。建立針對疑難複雜疾病、重大突發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救治與管理制度,形成患者接診、治療、轉診、管理的科學流程。持續加強院前醫療救治能力建設,保持我市院前醫療救治的領先地位,強化院前院內信息聯通,確保無縫銜接。不斷加強胸痛、卒中、創傷、腹痛、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以及中毒檢測和救治等中心建設,構建快速、高效、廣覆蓋的急危重症醫療救治體系。以醫聯體爲載體、以信息化爲支撐,不斷增強醫療服務連續性,將患者安全管理融入醫院管理各個環節,實現持續改進。鼓勵公立醫院醫師加入家庭醫生隊伍,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平臺,作爲家庭醫生或組建團隊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或指導家庭醫生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作爲醫聯體成員單位的公立醫院,醫師參與或指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要實現醫聯體內所有家庭醫生團隊全覆蓋。做好醫患溝通,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

15.中醫醫院深入實施“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行動,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加強中藥藥事管理,規範中藥飲片的採購驗收,保證中藥飲片質量,促進合理使用中藥,提升患者就醫感受。

(三)實施醫院管理提升行動

16.提升醫院內部管理規範化水平。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凝練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醫院先進文化。明確公立醫院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落實各崗位工作要求和重點任務,形成分工明確、密切協作、高效運行的管理體系。

17.提升醫院管理精細化水平,建立基於數據循證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建設耗材和藥品入銷存、物價、特殊醫保提示、項目內涵、基本藥物提示等全鏈條信息管理體系,實現閉環管理。以大數據方法對醫院病種組合指數、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從定性到定量評價,提高效率、節約費用。

18.探索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建設後勤智能綜合管理平臺,全面提升後勤管理的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

19.提升醫院運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績效管理、內部審計機制,規範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優化醫院內部輔助性、支持性服務流程,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確保醫院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

20.加強醫院安防系統建設,提升醫院安全秩序管理法治化、專業化、規範化水平。

(四)實施臨牀科研提升行動

21.聚焦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罕見病、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有效解決醫學科學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強化科研攻關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重要支撐作用,堅持臨牀研究和臨牀診療協同,科研成果服務臨牀和疾病防控一線。完善醫學創新激勵機制和以應用爲導向的成果評價機制。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研究制定推進各項重點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各公立醫院要把握髮展契機,由醫院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結合醫院現狀加強統籌謀劃,明確階段目標,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爲廣大人民羣衆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二)建立評估機制。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統一部署,市衛生健康委將結合國家出臺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公立醫院績效考覈指標體系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指數組織開展年度評估,並對評估的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及時做好結果反饋,督促指導各公立醫院做好持續改進。

(三)同步推進改革。全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抓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要進一步通過深化改革破解體制機制問題。要大力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和醫聯體建設,解決分級診療體系和醫聯體建設面臨的體制機制問題。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發揮績效考覈與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的協同作用,形成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合力。

(四)做好總結宣傳。全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加強對工作成效的宣傳,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市衛生健康委將結合發展指數年度評估結果和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結果,對先進單位的典型經驗進行宣傳推廣,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全市公立醫院整體實現高質量發展。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3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辦祕〔20__〕12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__年,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診療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省域內就診(住院)率提高到94%以上,市域內就診(住院)率持續提升;醫院精細化管理更加高效,物耗成本降至50%以下;學科水平明顯提升,積極申請省級重點專科,建成5個以上省管市建重點專科;綜合能力顯著增強,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市級排名有所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擴容提標優質醫療資源。

1.打造市級高水平公立醫院。有序擴容市域優質醫療資源,以三級公立醫院爲重點,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疑難危重症診療能力達省內同類醫院水平,推動市中醫醫院安徽省中醫醫療中心建設,打造皖北中醫醫療新高地;在市人民醫院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基礎上,爭取再創建國家培訓基地1家,可持續發展能力達省內同類培訓基地水平。到20__年,跨省就醫人次佔比降低到4%左右。〔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列第一位的爲牽頭單位,下同〕

2.構建整合型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濉溪縣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濉溪縣南部次中心醫院、杜集區人民醫院新院區、烈山區人民醫院新院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醫共體牽頭醫院能力建設,濉溪縣中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標準,濉溪縣醫院爭創三級甲等醫院,縣域醫共體內建成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網格化佈局建設2家三級綜合醫院牽頭的緊密型城市醫聯體,落實“五包十統一”建設要求,分工負責網格內居民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支持市級高水平醫院擴容增效,適度發展多院區,實行管理一體化、行政扁平化、服務同質化,發生重大疫情時單個院區迅速轉換功能。持續推進“千醫下鄉”工作,市縣級醫院每年安排40名人員下沉衛生院幫扶,將城市三級公立醫院以慢病爲主的普通門診逐步下沉,對急性期治療後病情穩定的患者轉診到基層醫療機構,到20__年,三甲綜合醫院普通門診量減少30%以上。建設智聯網醫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互聯網醫院+醫聯體”,20__年智聯網醫院建設覆蓋各級公立醫院。〔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國資委)、各縣區政府〕

3.完善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強化公立醫院公共衛生職能,建成市傳染病醫院新院區,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傳染病獨立院區達到標準,市人民醫院、淮北礦工總醫院建設或完善傳染病獨立院區,濉溪縣依託縣醫院、縣中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院區2個,加強我市省級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建設,提升中醫藥應急和救治能力。到20__年,全市平戰結合和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進一步完善。(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濉溪縣政府)

4.加強專科醫院建設。鼓勵二級綜合醫院向專科醫院轉型,建成二級公立口腔專科醫院1家,推進市婦幼保健院規範化建設,打造具有“大專科小綜合”特色專科醫院,服務能力達到皖北同類醫院先進水平,到20__年達到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標準。加快市傳染病醫院新院區項目進度,爭取20__年10月份搬遷並投入使用。(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

5.建設特色鮮明的中醫醫院。依託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市中醫醫院中醫藥醫療保障能力,重點進行省級中醫醫療中心項目建設,縣中醫醫院達到三級中醫醫院標準,建成2—4個省級中醫優勢專科和特色專科。(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

6.減少跨省異地就醫。加強市內高水平醫院建設,針對省外就醫人次排名前列的病種,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的臨牀重點專科,強化醫保政策聯動,落實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之間、市內和省外之間的`差別化醫保報銷政策,嚴格轉診備案管理和專項考覈。〔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國資委)〕

(二)提高公立醫院技術水平。

7.加強臨牀專科建設。“十四五”期間,如獲得中央、省級財政支持,市級財政按不低於省級補助標準支持,各承建單位按不少於1:1比例配套項目資金。積極申請省級重點專科,建成省管市建重點專科5個以上、市級重點專科20個、市管縣建重點專科10個,濉溪縣建立獨立的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推進“全市院前醫療急救規範管理年”活動,打造城市15分鐘和農村30分鐘急救圈,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規範化建設胸痛中心、卒中和創傷中心,加強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國資委)、濉溪縣政府〕

8.創新醫學技術。積極爭取省、市級科研項目,到20__年,承擔的市級以上科研項目不少於100個,部分臨牀學科達到省內先進水平。拓展院企合作,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主要用於獎勵作出重要貢獻人員;支持臨牀單中心、多中心研究,支持公立醫院開展藥物臨牀試驗,承擔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鼓勵高水平醫院開展技術攻關,及時引進省內先進醫療技術,支持醫療新技術價格立項,促進醫療新技術與滬蘇浙等高對接。〔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外國專家局)、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市醫保局〕

9.優化醫療服務。推行預約診療服務,三級醫院門診號源網上開放比例穩定在80%以上。設置入院準備中心,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全面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臨牀藥師爲患者提供合理化用藥指導;加強責任制整體護理,逐步實現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比例達10%以上,三級醫院達20%以上。(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

10.加強信息化建設。到20__年,全市三甲醫院達到電子病歷應用分級評價5級以上,二級以上醫院達到4級以上;三級醫院院內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達到四級甲等以上,二級醫院達到四級乙等以上;三級醫院智慧醫院覆蓋率達50%。推進數據共享,“十四五”期間,實現本市公立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互認。推動市全民健康平臺與省平臺對接,推進公共衛生數據和醫療數據互聯互通,20__年,實現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調閱共享。建設市級電子健康卡卡管平臺,推進用卡環境改造,做好電子健康卡與安康碼互通互認。提升網絡安全保護,開展醫療機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備案定級、測評和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數據資源局(政務服務管理局)〕

(三)增強公立醫院發展效能。

11.完善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體系。成立醫院運營管理委員會,將現代醫院管理理念融入醫院管理,常態化推進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年活動。規範政府採購管理,推進業務管理與經濟管理融合,強化成本管控與投入產出評價,看齊長三角地區同類醫院,平均住院日、百元資產醫療收入、病例組合指數(CMI)、萬元收入能耗等指標達到蘇浙同類醫院水平,物耗成本降至50%以下。〔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國資委)、市醫保局〕

12.健全內部控制機制。發揮總會計師在醫院經濟管理中作用,參與擬訂醫院中長期發展和年度運行規劃,監督經濟事項等執行,鼓勵有條件的醫院設立總會計師崗位。對經濟和業務活動的重點領域、重要事項和關鍵崗位定期開展風險評估與內控評價,強化內部決策、執行監督的制衡。〔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國資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3.落實績效考覈管理。全面啓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指導三級公立醫院參加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等次達到B等級以上,考覈結果作爲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覈撥、薪酬分配、院長年薪、評優評先等重要依據。到20__年,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覈排名中,市中醫醫院排名穩定在全省第一方陣,其他公立醫院在20__年基礎上每年提升2個位次以上。〔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國資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四)激發公立醫院發展活力。

14.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實行編制保障和社會化用人相結合的人員編制制度,將社會化用人員額納入崗位基數,實施週轉池編制使用評估,合理制定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並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實行崗位管理。合理配備護士,科學測算護理服務成本,合理確定護理服務價格,20__年底,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培養一批達到省內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遴選中青年骨幹外出深造,選拔培養3—5名德藝雙馨的“江淮名醫”。在省級部門指導下,自主開展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不再把論文、科研項目等作爲申報必要條件,突出業績評價、實際貢獻、科研誠信等。落實“兩個允許”,根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醫院獎勵性績效薪酬水平和主要負責人年薪水平,人員支出佔比達到40%以上。合理確定臨牀執業醫師、其他醫務人員、行政後勤人員薪酬水平,在覈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自主設立體現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注重向臨牀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幹、支援基層及做出突出貢獻等人員傾斜。20__年,公立醫院全面推開主要負責人年薪制。(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5.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市級醫院大力引進高層次臨牀專家團隊、博士,縣級醫院引進高水平碩士,鼓勵柔性長期引進省級以上學術帶頭人、中華醫學會專科常務委員、省級醫學會副主委以上人才,創新“星期六醫師”制度,柔性短期引進專家來淮坐診。強化政策保障,對引進的高層次醫學人才落實工資報酬、職稱晉升、安家落戶、子女入學等保障措施。各級醫院高層次人才引進,納入縣、區政府和市屬醫院考覈。力爭“十四五”期間,造就一批具有省內領先水平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督查考覈辦(市政府督查考覈辦)〕

16.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優化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程序,提高調整時效,開展價格專項調整和個別調整,緩解價格突出矛盾,逐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比價關係,加快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申報和新項目試行價格審覈,促進新技術臨牀應用。(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17.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開展按疾病診斷分組付費(DRG)試點,20__年完成試運行試點,20__年啓動實際付費,繼續推行精神病和安寧療護按牀日付費試點,總結經驗並推廣。落實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按人頭總額預付政策,探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緊密型城市醫聯體“打包”付費與DRG付費方式有效銜接,加強監督考覈,嚴禁挪用醫共體內醫保結餘資金。實施符合中醫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濉溪縣政府)

18.優化醫保管理改革。制定區域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付費標準,規範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全面執行國家、省藥品(耗材)集中採購中選結果,積極落實採購任務,推動集中採購擴面擴圍,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配套政策,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嚴厲打擊各類欺詐騙保行爲。(責任單位:市醫保局)

(五)創新公立醫院文化發展。

19.堅持患者需求導向。把“以患者爲中心”理念貫穿醫療服務各環節,實現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爲人民羣衆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20.建立關愛職工的長效機制。改善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條件,減輕工作負荷,落實帶薪休假等制度,鼓勵提供托幼等服務,設立青年學習基金,支持年輕醫務人員進修培訓。提升醫院安全秩序管理,嚴懲涉醫違法犯罪行爲。(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21.突出醫院文化特色。培育單位特色文化,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弘揚救死扶傷精神,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爲醫療機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六)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

22.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市衛生健康行業黨建工作委員會指導行業黨的建設。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23.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符合條件的醫院實行黨委書記、院長分設,配備紀委書記,堅持黨管幹部和黨管人才原則,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用辦法,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建立人才評價體系,積極推薦人選加入省公立醫院領導人員人才儲備庫。(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委組織部)

24.提升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提升黨支部戰鬥力,推進基層黨建“領航”計劃,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重大事項決策制度。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雙培養”機制,注重發展醫療專家、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醫務人員入黨。(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凝聚“三醫聯動”合力,高位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縣(區)要明確一位政府負責同志分管醫療、醫保、醫藥工作。各相關部門對確定的重點任務和配套措施,要定期研究推進。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納入對縣區政府目標管理考覈。〔責任單位:市醫改辦、市委督查考覈辦(市政府督查考覈辦)〕

(二)履行政府辦醫職能。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落實對專科醫院傾斜投入。參照滬蘇浙做法,逐步提高對公立醫院財政投入,財政補助佔比逐步達到滬蘇浙平均水平,公立醫院長期負債率逐步降至全國平均水平以下。〔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各縣區政府〕

(三)建立監測評價體系。各級公立醫院按季、按年開展自評,市、縣(區)按年對所屬公立醫院評價,公立醫院年度自評和縣區評價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考覈。鼓勵各醫院積極探索創新,及時總結經驗並複製推廣。〔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督查考覈辦(市政府督查考覈辦)、各縣區政府〕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4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力爭通過5年時間,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科學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推進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爲更好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雲南提供有力支撐。

二、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一)打造高水平醫院。以省域內死亡率高、外轉率高的疾病爲重點,加快建設國家心血管病、呼吸、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臨牀醫學中心(含中醫臨牀醫學中心);爭取國家創傷、神經等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打造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一批省級高水平醫院。加快推進州市臨牀醫學分中心、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臨牀重點專科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州、市擴容,補齊重點專業專科短板。加強與國家級高水平醫院(醫學院校)合作,提升重大疑難疾病診療救治能力,減少跨區域就醫。(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發揮州市級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由州、市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的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其他若干家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爲成員,按網格化佈局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集團內各醫院加強協作,形成特色鮮明、專業互補、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的發展格局,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推進以全科醫生爲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到20xx年,80%的州、市有不少於一所醫院達到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指南推薦標準,80%的州、市中醫醫院達到三級甲等醫院標準。(省衛生健康委,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全面推進以縣級醫院爲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強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統籌管理,發揮對基層醫務人員的技術支撐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支持邊境縣、市公立醫院適度提標擴容,加強邊境口岸城市公立醫院建設。提升省際邊界縣級公立醫院服務能力。到20xx年,95%以上的縣級公立醫院建成“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60%以上的縣域有一所縣級公立綜合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要求,50%以上的縣級中醫醫院達到《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試行)》要求,提高縣域和基層就診率。(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築牢平急結合公共衛生防護網。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完善公立醫院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機制,加強各級公立醫院與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健全分級、分層、分流、中西醫協同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設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擔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應急物資集中儲備任務。推進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設,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能力。各州、市和人口大縣完成傳染病醫院建設,其他縣、市、區綜合醫院完成相對獨立的傳染病區建設。支持部分邊境地區公立醫院儲備一定規模可迅速轉換的傳染病房、重症病房、醫療物資和人力資源。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一)加強臨牀專科建設。針對嚴重影響全省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提升各級公立醫院心腦血管、呼吸、腫瘤、消化、重症、急診、感染、精神、康復等核心專科能力,夯實麻醉、影像、病理和檢驗等支撐專科基礎。做優做強骨傷、肛腸、鍼灸等中醫傳統優勢專科。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強醫學相關學科建設。有計劃地加強臨牀重點專科分層分類建設,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提升,提高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高醫學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高水平臨牀醫療水平,加強醫學應用基礎研究和臨牀研究,開展羣醫學研究,鼓勵開展新技術、新產品、中醫先進設備、中藥新藥創制研究。強化科研攻關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支撐作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獎勵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探索開展公立醫院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健全職務發明制度。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省衛生健康委、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省藥監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不斷拓展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開展診間(牀旁)結算、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等服務。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建立多學科聯合診療和查房制度。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範圍,提高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實現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鼓勵開展延續護理服務。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引導優質藥學服務向基層延伸。完善院前急救網絡,探索院前急救機構與“五大中心”信息實時交換,提升急救效率與能力。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試點。(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確保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醫患個人信息依法合規使用。依託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加快推進全省公立醫院信息共享。推動遠程醫療全覆蓋,加快發展互聯網醫院。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推進統一的醫保藥品、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標準。推進醫療器械唯一標識應用。(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醫保局、省藥監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一)健全運營管理體系。全面落實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等法律法規,提升法治保障水平。整合業務系統和資源系統,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設置總會計師崗位。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網信辦、省財政廳、省醫保局、省藥監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科學制定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考覈等各環節,從數量、質量、實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約束,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和使用。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評價體系。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爲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資產控制、會計控制、政府採購控制、信息公開控制等,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績效評價機制。以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爲導向,堅持和強化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覈,持續優化績效考覈指標體系,從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維度進行綜合績效評價。引導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內部績效考覈辦法,以聘用合同爲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爲重點,將考覈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建立健全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覈制度,加強績效監測評價分析。(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全面貫徹落實《雲南省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三十條措施》。貫徹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推進公立醫院人員總量管理試點工作。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完善公開招聘政策,對急需緊缺專業或崗位在公開招聘中不設開考比例。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激勵人才脫穎而出。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編辦、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兩個允許”要求,貫徹《關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覈兌現。在覈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醫院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充分發揮保障和激勵作用。鼓勵探索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和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年薪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強化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加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臨牀技能中心建設。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合理設置評價標準,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淡化論文數量要求。分類修訂完善衛生專業高級職稱評審標準。穩慎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探索在崗位設置合理、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評審意願的三級公立醫院試點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啓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加快審覈新增和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完善中醫(民族醫)、互聯網等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到20xx年,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達到國家要求或評價水平。(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爲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探索按牀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推進縣域醫共體醫保資金打包付費改革,探索對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覈,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結餘資金作爲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成員單位醫療服務收入,主要用於績效分配、人才培養、專科建設等。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和動態調整按病種、按牀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健全公立醫院與醫保經辦機構協商談判制度,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逐步規範醫保支付審覈標準,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健全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等服務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一)強化患者需求導向。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爲人民羣衆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強患者隱私保護,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願者服務,建設老年友善醫院。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加強醫患溝通交流,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省衛生健康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紅十字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多角度講好醫院故事,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傳播大醫精誠、醫者仁心主旋律,提高職工價值認同感。塑造行業清風正氣,建設清廉醫院。(省衛生健康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健全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長效機制。爲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加強職業暴露防護設施建設和防護設備配置。落實學習、工作、休息和帶薪休假制度,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鼓勵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在思想引領、青年組織建設、職業技能培養、科研創新、婚戀交友等方面服務青年醫務人員成長。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強化醫院安全防範,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落實安全保衛責任制。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落實醫療責任險。(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團省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集體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健全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規則,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組織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經費保障等內容要求,明確黨委等院級黨組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的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把黨的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省委組織部、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強化領導班子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按要求完成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領導班子成員選配調整等工作,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設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政治吸納和政治把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醫德、能力、業績爲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全力提升公立醫院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健全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長效機制,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覈、薪酬分配、評獎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實施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推行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業務骨幹培養成管理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的“三培養”機制。(省委組織部、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組織部門要履行牽頭抓總責任,加強政策指導和工作協調。衛生健康、教育、國有資產監管等部門要具體負責。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省委組織部、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組織實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各地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壓實各方責任。各地、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合力,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邊境地區醫院等投入傾斜和保障政策。

(三)加強監測評價。建立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等有機結合。各地按照屬地原則對轄區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充分考慮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四)總結推廣經驗。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研指導,挖掘、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5

爲切實做好20xx年度區管公立衛生機構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20xx年度貴州省省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實施方案》及《20xx年度銅仁市市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實施方案》精神,以及《銅仁市萬山區年度綜合考覈實施辦法(試行)》《銅仁市萬山區年度考覈工作規定(試行)》的有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抓“四化”,充分發揮績效考覈“風向標”和“指揮棒”的引領作用,引導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激勵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爭先創優、增比進位,奮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爲人民提供更加優質、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

二、組織領導

在銅仁市萬山區考覈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成立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公立衛生機構考覈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區管公立衛生機構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的組織實施。公立衛生機構考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衛生健康局。

領導小組職責主要是在區考覈委統籌部署和區考覈辦具體安排,全面負責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區人民醫院、各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的組織實施,制定考覈方案、指標,開展季度監測評分、半年評價評分、年終考覈評分及提出考覈等次建議等。

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要指定專門部門和專職人員負責本單位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細化分解考覈指標,壓實考覈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配合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考覈辦做好考覈工作。

三、考覈對象

銅仁市萬山區人民醫院(銅仁市萬山區中醫院),各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考覈程序

考覈工作分確定指標、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和年終考覈四個階段進行。

(一)確定指標。參照《20xx年度貴州省省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指標》及《20xx年銅仁市市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指標》,結合銅仁市萬山區工作實際以及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職能職責,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和年度重點任務分解,分類制定可量化、差異化的`考覈指標。經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審覈同意,報區考覈辦彙總審覈,按程序報區考覈工作委員會同意後印發實施。

(二)季度監測。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動運用信息化手段,分別提取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第一、三季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指標推進情況,形成季度監測報告和得分,經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審覈同意後,報區考覈辦。

(三)半年評估。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對照考覈指標逐項開展自查,於7月10日前將自查工作報告報公立衛生機構考覈領導小組辦公室評價評分。評分結果經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審覈同意後,報區考覈辦。

(四)年終考覈。按照區考覈辦統一安排,由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人員,通過總結述職、民主測評、個別談話、現場覈實等方法,對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開展年終考覈,並結合季度監測情況、半年評估情況,開展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20xx年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並根據考覈得分及提出等次建議。

五、計分方式

促進高質量發展年度績效考覈滿分爲100分,由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和年終考覈得分和加減分項組成。

年度績效考覈得分=第一、三季度監測平均分×5%+半年評估得分×5%+年終考覈得分×90%+加減分。

六、等次建議

依據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年度考覈得分,分“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其中,考覈等次按以下得分段予以建議:等次“好”的考覈得分爲90分以上(含90分),等次“較好”考覈得分爲90分以下—80分(含80分),等次“一般”考覈得分爲80分以下—70分(含70分),等次“差”考覈得分爲70分以下。同時,政治素質考覈和黨建工作成效考覈均需達到“好”等次,方可建議評爲“好”等次(政治素質考覈和黨建工作成效考覈具體由區委組織部牽頭開展)。

考覈年度內,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含中辦、國辦)以及省委、省政府(含省委辦、省政府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國家、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表彰(有正式文號)的,以及區級及以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表揚(有表揚、肯定的相關表達)的,根據表彰層級分別給予加分。

考覈年度內,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含中辦、國辦)以及省委、省政府(含省委辦、省政府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國家、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通報批評(有正式文號)的;以及區級及以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籤批批評(有批評、責令整改等相關表達)的,根據通報批評層級分別扣分。

考覈年度內,發生院內聚集性疫情、重特大醫療事故、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重大輿情事件等任意一項情況的(有相關主管部門正式通報文件),直接建議評爲“差”等次。

七、結果運用

各被考覈對象年度績效考覈得分及等次建議,由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提出,送區考覈辦審覈,作爲年度綜合考覈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醫院黨政主要負責人年薪、醫院工資總量掛鉤,績效資金參照區直單位標準按原方式、原渠道解決;同時,作爲區衛生健康局對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評先評優、項目申報、資金分配等的重要參考依據。

吧、其他事項

(一)強化思想認識。推進區管公立衛生機構高質量發展,是滿足新時代人民羣衆健康需要的根本要求,是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保障。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推動公立衛生機構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着力在公立衛生機構內涵建設上下功夫,以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推動改革發展,全面推進區管公立衛生機構高質量、可持續和健康發展。

(二)強化信息支撐。區衛生健康局加強與市衛生健康局對接,積極配合建立適用於全區公立衛生機構績效考覈的信息系統,利用“互聯網+考覈”的方式,採集客觀考覈數據。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要加強以電子病歷爲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強臨牀數據標準化、規範化管理,保證考覈數據的客觀真實。

(三)強化經驗總結。公立衛生機構績效考覈辦要及時總結考覈經驗,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完善考覈指標體系;要堅持科學考覈,注重方式方法,力爭最大限度減少因考覈給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帶來的負擔。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6

爲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根據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青海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青政辦〔20xx〕90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藏)西醫並重,以建立健全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爲目標,統籌推進醫學、醫療、醫保、醫藥、醫院“五醫聯動”,強化公立醫院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幸福海南·健康貴德”建設,爲人民羣衆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突發疫情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健康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堅持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明確政府一名分管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醫保工作,統籌協調“五醫”聯動改革,制定細化工作方案,建立督查、指導、問責機制,確保有序推進、重點突破,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堅持分類指導。圍繞“十四五”時期健康貴德建設總體目標,從實際出發,在醫保支付、價格調整、人員薪酬、績效考評等方面實行差別化的改革政策,建立穩定高效的運行機制,加快公立醫院提檔升級。

堅持因地制宜。結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羣衆需求等,制定符合實際的方法舉措、實施路徑,提升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確保我縣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在遵循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縣確定的改革方向基礎上,創新縣級公立醫院內部管理自主權,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公立醫院活力,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總體目標。深入貫徹落實《青海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青政辦〔20xx〕90號)、《海南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南政辦〔20xx〕21號)精神,力爭通過5年時間,強化對公立醫院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將高端人才引進和薄弱、重點、特色專科建設作爲公立醫院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圍繞全縣衛生健康事業改革“十四五”發展目標,將績效考覈作爲高質量發展的“座標系”和“指揮棒”,使縣人民醫院治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逐步提高到60%,人員薪酬中固定部分佔比達到60%,人員經費支出佔業務支出的比例更加科學合理,收支結構不斷優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縣域就診率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的目標,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在發展方式上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狠抓內涵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圍繞“千縣工程”縣級公立醫院能力建設,以創建“三級乙等”醫院爲目標,在管理模式上從粗放的行政化管理向全方位的績效管理轉變,實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在資源配置上從注重物質要素向更加註重人才要素轉變,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待遇,調動人員積極性。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縣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

目標:紮實開展貴德縣人民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以省、縣醫聯體和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爲抓手,鞏固提升“十三五”時期建設的4個重點專科能力,全面完成“十四五”期間重點專科建設,20xx—20__年,完成急診科、血液透析室、普外科、感染性疾病科、兒科、中藏醫特色診療中心建設。同時,重點提升小科室手術能力、醫技科室檢查和診斷能力、中藏醫特色療法、推廣適宜的內鏡微創診療技術。依託省外對口援青、省內對口支援、省內專科聯盟建設等方式,輻射帶動全縣醫療服務能力整體提升,實現貴德縣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三級乙等標準。

建設任務:提升重點專科能力。鞏固提升“十三五”時期建設的重點專科能力,在夯實骨科、婦產科、腎內科、呼吸內科成熟技術的基礎上,加快開展高精尖診療技術、三四級手術等,實現“大多數疑難病能夠確診、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症能夠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目標。在院前急救、中藏醫特色診療、血液透析、中西醫結合肛腸治療、新生兒急救、麻醉復甦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總結出有特色、效果好、可推廣的`適宜診療經驗。建設急診急救“五大中心”。

以信息化建設爲載體,整合醫院及醫共體資源,建立縣域內快速、高效、廣覆蓋的急危重症醫療救治體系。20xx年,完成胸痛中心建設,在試運行的同時,一次性順利通過國家胸痛認證中心基層版認證;全面鋪開卒中和創傷中心建設,力爭20__年通過國家認證;20__年,完成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規範建設。通過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有效提高縣域內急危重患者救治能力和搶救成功率。

建設臨牀服務“五大中心”。依託“院府合作”緊密型醫聯體優勢資源,高效推動重症監護、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和麻醉疼痛診療臨牀服務“五大中心”建設。鼓勵重症醫學科圍繞神經、心腦血管、急救創傷、深靜脈置管術、臨時起搏器植入等深挖潛力,提高臨牀搶救成功率,爲全院各臨牀科室危重症患者的診療兜底。支持腫瘤防治臨牀服務,熟練掌握並開展癌前病變、胃癌根治術、結腸癌根治術等腫瘤患者化療新技術,普及腫瘤預防知識,努力降低死亡率。夯實“兩病”管理工作運行機制。以“海南州城鄉居民免費健康體檢”和“兩病醫療保障及閉環管理”工作爲平臺,加大慢病醫防融合力度。

完善重症醫學科、骨科、普外科等科室專科聯盟建設雙主任雙專家工作機制,提升重症醫學科等科室微創介入手術能力,力爭在20__年前逐步開展腔鏡下胃腸癌根治術、婦科腫瘤手術等微創手術。強化麻醉疼痛診療臨牀服務能力,力爭在20__年前啓動開展麻醉疼痛診療臨牀服務。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五大中心”。進一步加強檢驗科、影像科、超聲心電診斷中心、病理科和消毒供應室規範化建設。

圍繞臨牀檢驗、分子生物學、CT和磁共振、腹部彩超、病理學技術等專業,選派人員進行脫產培訓,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提升診斷和消毒保障能力。20__年,依託縣域內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平臺,集中資源,全力打造“基層衛生院檢查、縣醫院診斷、患者在基層自主取報告”智慧信息化建設。同時,在夯實基礎、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延伸服務半徑,並輻射到周邊區域,構建區域性的“五大中心”。

(二)夯實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

目標:持續完善縣域緊密型醫共體體制機制,促進縣域醫共體內資源協同利用,創新管理方式,加強能力建設,強化政策支持,加快實現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四個共同體”,完善分級診療,全面落實“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統一內部轉診流程,建立轉診檔案,形成“縣鄉一體、鄉村一體,以縣促鄉、以鄉帶村”模式。縣域內形成資源使用“一張網”、人員使用“一盤棋”、財務管理“一本賬”,實現醫療質量同質化。強化縣鄉臨牀業務同質化管理,開展成效評估和動態監測,實現診療服務有機結合、上下貫通。

建設任務:持續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以推動醫療資源整合共享爲核心,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爲重點,落實“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互認”的診療模式。加快形成“責權利”一體、“人財物”統一的合作模式,實現醫共體內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藥品目錄、耗材配送“六統一”,實現醫療質量和效率同質化,有力提升“緊密型”程度。

紮實推進醫共體內醫保總額付費,實現基本公共衛生經費打包付費改革,建立縣域內醫防融合機制,推進慢性病、傳染病、地方病防、治、管、教“四位一體”醫防融合服務模式,有效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慢性病防控管理能力,讓羣衆享受到“看得快、看病好”的福利。建設縣域內同質化管理“十大中心”。公衛管理中心。提高公衛12類項目服務能力,完善考覈、評價指標及體系,提高縣域內公衛項目服務質量,力爭在20__年前開展公衛經費打包付費工作。

明確醫共體職責分工,做實做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加強對公共衛生工作績效的動態監測和評價考覈,考覈結果納入醫共體建設工作考覈內容,與醫共體經費覈算、評先評優等掛鉤。

醫療質量管理中心。制定落實醫共體內統一的質控標準,強化指導、檢查和協調,採取“定期督導+日常檢查”模式,穩步提升分院醫療質量控制工作。護理質量管理中心。負責制定統一的護理質量和安全質控標準,重點深化拓展優質護理服務內涵,通過指導、整改,推動縣域護理工作高質量、同質化發展。

人事管理中心。負責各分院人才引進、人事調配、職稱評聘和考勤報備工作,以相關文件爲依據,穩步推進醫共體內人員自主流動,將工勤、管理崗位及無證專業技術人員從現有編制內逐步剝離(工勤、管理崗位實行退一減一),持續加強基層衛生院技術力量,爲衛生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員保障。

財務和績效覈算管理中心。以“統一管理、獨立覈算、強化內控、規範運行”爲原則,整合縣鄉資源,加強預算管理,細化預算支出,完善績效考覈機制及分配方案,實行績效工資激勵機制,實現醫共體內管理費用率降低到10%以下。

藥事管理中心。制定醫共體內藥事管理和藥學工作規章制度,實現“統一藥品目錄、統一採購渠道、統一支付藥款”,推行藥品入銷存、藥品價格、基本藥物提示等全鏈信息管理體系閉環管理,完善基本藥物使用率等各項藥事質控考覈指標,提升醫共體臨牀合理用藥水平。醫保基金管理中心。做好醫療保險工作質量控制,不定期對分院門診處方、住院病歷、合理收費、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的監督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推進落實分院醫保管理、醫保總額付費工作,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信息與安全管理中心。制定醫共體內信息化發展規劃、信息系統管理等制度,藉助縣域內信息共建共享機制,爭取在20__年前建設“高效互聯、集成共享、安全可靠、融合開放”的醫共體信息一體化平臺。

醫學裝備管理中心。負責縣域醫共體醫學裝備的供應計劃、採購管理、制度建立、設備論證等工作,指導分院建立設備考覈標準,協助採購並全程跟蹤督導。後勤管理中心。依託總院後勤服務社會化管理機制,制訂切實可行、安全規範、符合行業要求的醫共體後勤管理制度及安全應急預案並組織實施。定期召開醫共體後勤管理和安全管理委員會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研究制定改進方法和措施,及時解決各分院存在的問題,做到後勤管理與安全管理持續改進。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政府辦醫責任

1.落實財政投入政策。落實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保障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對口幫扶等經費,落實試點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

2.強化資源配置管理。依據公立醫院建設規劃和中長期事業發展規劃,建立資源分類配置標準,嚴禁公立醫院自行舉債建設和購置大型醫用設備。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衛生健康局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3.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科學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人事管理、科室設置、人才引進、在編制總量內(空編情況下)創新人員招聘等方面的自主權,對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實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科學、合理、有序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限。

4.深化薪酬分配製度。嚴格執行省州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兩個允許”要求,依照人社、財政部門現行政策科學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充分落實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醫院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和內部績效標準,充分發揮各項目的保障和激勵作用。建立健全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覈兌現。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建立健全負責人薪酬激勵約束機制。

5.健全人才培養評價制度。推進醫教研協同發展,完善規範化培訓機制,所有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牀醫師均接受規範化培訓,將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爲醫療衛生機構申報和聘用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必備條件。全面落實規範化培訓“兩個同等對待”,將醫務人員接受繼續醫學教育情況納入其年度績效考覈的必備內容。加快培養和引進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骨幹人才“傳幫帶”工作機制,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打造“名醫、名科、名院”,造就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和專業團隊。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精神、康復醫學等緊缺護理專業的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

6.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項目准入制度,加快申報審批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按相關政策規定及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現技術勞務價值。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將符合規定的服務價格項目及時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7.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爲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試點工作,探索門診按人頭付費,開展符合中藏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按病種、按牀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支持中藏醫藥發展,將臨牀使用廣泛、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基層中藏館內製劑按程序和條件逐步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三)提高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水平

8.加強運營管理。按照現代醫院管理模式,切實加強公立醫院建設與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財務、資產、後勤管理和業務科室運營指導。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設,定期召開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分析會,將人、財、物、技等核心資源和醫、教、研、防等核心業務與運營管理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運營管理制度體系,明確組織機構、職責權限、決策機制、業務規範、運營流程等內容,有效保障運營管理規範化及高效協同運作,提升運營效率和質量。

9.加強預算管理。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以公立醫院發展規劃各年度計劃目標爲依據,開展內部各類經濟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覈等管理活動,強化預算制約,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建立健全財務報告、第三方審計財務信息公開制度,對擬公開信息的內容、來源、標準等進行規範,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10.加強運營風險管控。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爲重點,完善公立醫院內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防範財務、業務、法律和廉政風險,避免發生違法違紀違規追求經濟利益的行爲,加強債務風險管理。推進後勤服務社會化,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逐年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公立醫院管理費用率降低到10%以內。

11.加強內部績效評價。縣級公立醫院分別按照《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評價標準》指標和《青海省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實施方案》,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工作,建立和優化內部綜合績效考覈指標體系,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將考覈結果作爲改善內部管理、財政投入、醫保支付、領導幹部任免、績效總量覈定、醫院等級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覈辦法,以聘用合同爲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爲重點,將考覈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完善縣域醫共體績效考覈制度,促進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四)強化公立醫院技術創新

12.推進醫學技術創新。嚴格按照高原疾病、地方病、傳染病等疾病臨牀診療方案、技術指標及標準要求實行。充分發揮江蘇對口支援幫扶機制,建立省級與縣級公立醫院技術推廣關係,推進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的建設。加強新技術、新業務、新方法項目的申報和技術推廣,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加大中藏醫藥及適宜技術在基層的應用力度,推進基層醫療機構中藏醫藥能力建設。

13.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落實臨牀總藥師和責任制整體護理制度,擴大醫療機構臨牀檢驗結果互認和影像共享範圍,推進醫聯體、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內醫療管理、醫療質量、醫療服務、合理用藥、優質護理、檢驗檢查服務的精細管理、精準醫療、精緻服務。大力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建設完善“120”急救網絡,建立縣域內快速、高效、廣覆蓋的急危重症醫療救治體系,加強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的信息互通、工作銜接。

15.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加強縣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推進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實現醫聯體、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內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公共衛生服務、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和績效評價、“兩病”閉環管理等信息系統融合,利用“互聯網+醫療服務”技術和“智聯網醫院”,實現州、縣、鄉三級醫療衛生機構遠程醫療全覆蓋,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貴德縣人民醫院實現電子病歷分級評價達到5級、智慧服務水平達到3級、智慧管理水平達到3級。

(五)強化公立醫院體系創新

16.健全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醫務、護理、藥品、院感、檢驗質量管理組織機制,嚴格落實18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規範執行技術操作規範和診療指南,強化公立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做實病歷首頁管理、電子病歷醫學名詞、疾病診斷編碼等方面規範書寫。加強臨牀路徑管理,加大處方審覈和點評力度,強化合理用藥考覈,落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落實患者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將社會辦醫統一納入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監管。

17.健全疫情救治體系。堅持平急結合,補齊重大疫情救治體系短板,建立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重點扶持貴德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提升縣級綜合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持續強化醫護人員醫療安全意識和院感防控能力,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18.建立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醫防協同機制,發揮醫聯體和縣域緊密型醫共體牽頭醫院臨牀技術優勢,全力實施城鄉居民健康體檢和“兩病”醫療保障及閉環管理工作,引導臨牀醫生參與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專科醫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形成全科與專科聯動、簽約醫生與團隊協同、醫防有機融合的服務工作機制。落實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責任,加強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公共衛生人員收入不低於所在醫療機構人員平均工資。

(六)強化公立醫院文化創新

19.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不斷改善醫療服務,鞏固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優化就診流程,合理佈局診區設施,推進日間手術、遠程醫療、多學科診療醫學模式、優質護理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逐步改善硬件設施設備條件,滿足區域居民診療需求。提升公立醫院科學管理水平,強化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體系建設,簡化就醫程序,打造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完善分時段預約診療、手機終端結算、先住院後結算、診間(牀旁)結算、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推進院內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醫療風險分擔機制有機結合的“三調解一保險”機制建設,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20.打造醫院特色文化。樹立正確的辦院理念,恪守服務宗旨,建立由院黨委統領的院科兩級醫院文化管理體系,強化辦院特色,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以院史館爲載體,凝練院訓、院史、院徽、院歌精華,賡續“敬院愛院”文化薪火相傳。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名醫名家和先進模範事蹟,構建具有醫院自身特色的價值理念。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認同感與自豪感。

21.推進醫院廉潔文化。鞏固深化學習教育成果,健全廉潔文化建設長效機制,以“患者至上、廉潔行醫”爲主題,以黨員領導幹部和醫務人員爲重點,以豐富多彩的宣教活動爲載體,以加強黨員幹部、醫務人員理想信念、職業道德觀念、廉潔自律教育爲切入點,以“1+N”教育宣傳爲主線,加強廉潔從醫教育,培養和錘鍊一支醫德好、醫術精、醫風正的高素質醫療隊伍,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22.關心關愛醫務人員。

按照縣委、縣政府整體部署,在醫院黨委領導下,充分發揮羣團組織橋樑紐帶作用,建立健全保護、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學習、工作、健康體檢和帶薪休假制度,健全完善職工大病保障、困難職工幫扶以及病患職工慰問等機制。

23.營造良好執業環境。加強平安醫院建設,強化安保隊伍建設,完善安檢設施,提高醫務人員職業安全感。加強醫務人員執業暴露防護設施和設備配置,做好執業暴露後的應急處理。始終保持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依法嚴懲各類傷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擾亂醫療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爲,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

(七)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24.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加強醫院領導班子建設,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支持院長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完善公立醫院黨委會議和院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將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下的紀檢機構,配強書記和工作人員,專司紀檢監督職責,健全工作機制。

25.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配齊配強黨建工作力量,健全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機制,建立公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和人才評價體系。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質量,持續開展示範黨支部創建工作,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完善黨員教育工作制度,創建學習型醫院,提高黨員幹部、黨員職工素質,達到學以致用。認真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不斷優化黨員隊伍建設,促進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26.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衛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四、組織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縣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納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覈,強化政府領導責任、投入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制定具體落實措施,確保改革有力有序推進,對政策執行不力的將進行約談和重點督促指導。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完善配套政策,推動工作落實。

(二)加強試點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單位要先行先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各單位要強化示範培育,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下放相應政策權限。縣直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協調聯動,及時組織開展調研指導,挖掘、總結、提煉和推廣典型經驗,推動改革試點工作早落地、見實效,逐步擴展到全縣範圍。

(三)強化督導評價。縣衛生健康局負責按照《青海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試行)》科學評價工作成效。縣醫改領導小組加強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建立臺賬,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督促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四)加強宣傳培訓。廣泛宣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爲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強化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解讀,提高各級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的政策水平及執行能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7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8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推動我市醫院高質量、特色化發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以社會需求爲導向、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能力提升爲重點,強化公立醫院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堅持政府主導,堅持醫院的公益性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通過升級改造硬件條件,引進培養高端人才,優化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特色服務技術水平,以專科建設和學科發展帶動醫院整體實力提升,增強醫院特色化發展輻射能力。

(二)建設目標。堅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按照“強專科大綜合”的發展思路,遴選具有發展潛力和特色技術的醫院實施特色化建設,力爭到20xx年,全市建成一批全國排名靠前、綜合實力強、專科特色鮮明、品牌效應凸顯的高水平、現代化醫院。新增2—3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8個專科進入全國前15名;集聚頂尖醫學人才擔當特色專科學科帶頭人,引進和培養10名以上國家級領軍人才,大力引進和培養國家級和省級高層次人才,至少6個特色優質專科學科帶頭人達到中華醫學會專委會常委及以上級別;力爭1家以上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達到7級,4家醫院達到6級(特色化發展方向具體名單附後)。

二、建設重點

綜合醫院在壯大整體實力、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特色化發展。市第一醫院、市中心醫院、市第三醫院、市第四醫院、市中醫醫院、市漢口醫院、市武昌醫院、市東湖醫院、市第六醫院、市第七醫院、市第八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等12家醫院在皮膚、心血管、燒傷、骨科、中醫藥、康復、腦血管病、醫養結合、老年醫學、肝病、肛腸、神經外科領域診療能力、慢病防控、臨牀研究以及轉化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能夠輻射帶動區域內整體醫學水平提升。

專科醫院立足原有專業特色,在強基創優上提檔升級、做實做強,實現精細化發展。武漢兒童醫院、市金銀潭醫院、市肺科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重點建設兒科、傳染病、肺結核、精神醫學、心外科,上述5家醫院要建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專科醫院,在各專業領域中凸顯品牌,躋身全國前列。

三、工作任務

(一)實施學科能力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名醫院、名專科、名醫師”工程,堅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的原則,深化績效管理,開展學科人才梯隊培養計劃、學科輻射帶動計劃、新技術應用以及推廣計劃,主持開展臨牀研究並制訂臨牀診療規範,實現學科技術進步、人才優化以及管理創新。加強特色專科重點學科建設,實施醫學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在既往專科(專病)診療中心基礎上,全市市、區級醫院再佈局新增5—6個專病診療中心。

(二)實施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支持專科特色化醫院引進高層次人才,賦予其人才舉薦權,醫院特色專科引進的學科帶頭人,經舉薦可直接入選“武漢英才”產業領軍人才,並按照我市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資金資助和相應人才政策支持。實施武漢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工程,優先支持專科特色化醫院領軍人才、中青年骨幹人才和優秀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三)實施人事薪酬改革行動。對特色專科開通進編綠色通道,簡化招聘流程。對特色專科發展亟需人才,可採取考覈、專家評價等方式進行專項招聘。積極爭取人社部門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特色專科醫院下放職稱評審權。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符合行業主管部門制定並經同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備案越級條件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越級晉升。落實“兩個允許”要求,科學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公立醫院的薪酬水平,在覈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結合實際自主確定分配模式,對特色優質專科學科帶頭人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分配形式。公立醫院內部分配應當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價值,可以針對特色專科合理確定薪酬項目和適度傾斜辦法,充分體現專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積極發揮薪酬制度保障功能和激勵作用。

(四)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支持醫院結合特色專科發展方向,建立醫院層面的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鼓勵醫院整合相關優勢資源,積極創建省級、市級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加快推動臨牀新技術研發和臨牀應用,打造臨牀醫學和轉化醫學研究的推廣平臺;鼓勵三級醫院設立研究型病房,研究型病房不納入醫療機構牀位數管理,病牀效益、週轉率、使用率等指標不納入考覈範籌,並由醫院結合自身實際給予一定經費支持。鼓勵醫院圍繞特色專科發展方向,與高校院所、企業聯合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協同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鼓勵醫院在特色專科發展方向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積極與全市特色領域醫藥企業開展臨牀試驗研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漢轉化和先進診療技術應用示範;建立市場化的.績效評估與收入分配激勵機制,通過競爭性課題、市場化服務收入等方式,拓展資金來源渠道。

(五)實施醫院管理能力提升行動。推動醫院質量管理和績效評價體系科學化,按照國家三級醫院評審標準,積極推動和建立科學、高效、優質的醫院評價和管理體系。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承擔重點建設任務的醫院要積極爭創國家、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示範醫院,每家醫院要形成1—2項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醫院管理新模式、新經驗;推動特色專科和多學科診療模式(MDT)和團隊建設。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嚴格落實全市衛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目標,凡納入特色專科建設範圍的醫院,要達到信息安全等級保護3級、互聯互通測評4級、電子病歷應用評價5級,逐步在醫療、管理和數據應用等方面實現智能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將推動市、區級醫院特色化發展作爲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統籌推進醫院特色化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各區要結合實際,比照制訂出臺本區特色化醫院發展目標,將醫院特色化發展納入本區“十四五”發展規劃,制定具體實施細則,落實各項投入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調動醫院特色化建設積極性。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時,要結合本方案,優先支持醫院特色化發展。市衛健委負責統籌協調全市醫院特色化發展工作。市委編辦負責配合做好公立醫院特色化發展機構名稱調整相關工作。市招才局負責完善醫院特色化發展人才引進有關扶持政策。市發改委負責優先開展公立醫院建設項目審批、備案或者覈准工作。市科技局、市科協負責按照職責分工對相關醫院科研重大項目給予指導。市公安局負責加強醫院安全防範,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市財政局負責按照規定做好公立醫院特色化發展的經費保障工作。市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醫院特色化發展用地保障工作,簡化審批手續。市人社局負責制定促進醫院特色化發展的人才引進、職稱評審、薪酬制度改革等具體措施。市醫保局負責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在保障參保人待遇的前提下,積極推動“三醫”聯動,助力醫院特色化發展。

(二)落實經費保障。20xx—20xx年,由市財政每年籌措1億元資金作爲醫院特色專科發展專項經費,並按照每年10%的比例遞增。新增的專項經費優先用於現有政策未覆蓋、經費未保障的項目。相關醫院需制訂醫院建設方案,明確建設總目標及分年度建設目標,制定任務清單等,分年度、分渠道編報年度預算。在資助總額度內,相關醫院的實際資助額度,由市衛健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等部門根據各醫院建設方案、具體預算和績效目標申報表進行審覈後,納入市衛健委年度部門預算。專項經費重點用於特色專科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和培養、教學科研平臺建設、信息化建設、高端醫療設備配置、小型修繕或者改造工程等。各醫院每年自主安排不低於年醫療收入的2%用於支持特色專科發展,其中,科研經費支出不低於醫院年支出總額的1%。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由市衛健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另行制定。

(三)強化醫院管理。各醫院要嚴格落實醫院特色化發展的主體責任,將特色化建設納入醫院“十四五”發展總體規劃統籌部署,成立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特色化發展領導小組,統籌調配全院人財物資源,分步驟、分年度組織實施,努力實現醫院特色化發展目標。武漢市區級醫院特色化發展方向(17家)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8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8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推動我市醫院高質量、特色化發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以社會需求爲導向、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能力提升爲重點,強化公立醫院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堅持政府主導,堅持醫院的公益性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通過升級改造硬件條件,引進培養高端人才,優化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特色服務技術水平,以專科建設和學科發展帶動醫院整體實力提升,增強醫院特色化發展輻射能力。

(二)建設目標。堅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按照“強專科大綜合”的發展思路,遴選具有發展潛力和特色技術的醫院實施特色化建設,力爭到20xx年,全市建成一批全國排名靠前、綜合實力強、專科特色鮮明、品牌效應凸顯的高水平、現代化醫院。新增2—3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8個專科進入全國前15名;集聚頂尖醫學人才擔當特色專科學科帶頭人,引進和培養10名以上國家級領軍人才,大力引進和培養國家級和省級高層次人才,至少6個特色優質專科學科帶頭人達到中華醫學會專委會常委及以上級別;力爭1家以上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達到7級,4家醫院達到6級(特色化發展方向具體名單附後)。

二、建設重點

綜合醫院在壯大整體實力、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特色化發展。市第一醫院、市中心醫院、市第三醫院、市第四醫院、市中醫醫院、市漢口醫院、市武昌醫院、市東湖醫院、市第六醫院、市第七醫院、市第八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等12家醫院在皮膚、心血管、燒傷、骨科、中醫藥、康復、腦血管病、醫養結合、老年醫學、肝病、肛腸、神經外科領域診療能力、慢病防控、臨牀研究以及轉化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能夠輻射帶動區域內整體醫學水平提升。

專科醫院立足原有專業特色,在強基創優上提檔升級、做實做強,實現精細化發展。武漢兒童醫院、市金銀潭醫院、市肺科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重點建設兒科、傳染病、肺結核、精神醫學、心外科,上述5家醫院要建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專科醫院,在各專業領域中凸顯品牌,躋身全國前列。

三、工作任務

(一)實施學科能力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名醫院、名專科、名醫師”工程,堅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的原則,深化績效管理,開展學科人才梯隊培養計劃、學科輻射帶動計劃、新技術應用以及推廣計劃,主持開展臨牀研究並制訂臨牀診療規範,實現學科技術進步、人才優化以及管理創新。加強特色專科重點學科建設,實施醫學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在既往專科(專病)診療中心基礎上,全市市、區級醫院再佈局新增5—6個專病診療中心。

(二)實施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支持專科特色化醫院引進高層次人才,賦予其人才舉薦權,醫院特色專科引進的學科帶頭人,經舉薦可直接入選“武漢英才”產業領軍人才,並按照我市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資金資助和相應人才政策支持。實施武漢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工程,優先支持專科特色化醫院領軍人才、中青年骨幹人才和優秀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三)實施人事薪酬改革行動。對特色專科開通進編綠色通道,簡化招聘流程。對特色專科發展亟需人才,可採取考覈、專家評價等方式進行專項招聘。積極爭取人社部門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特色專科醫院下放職稱評審權。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符合行業主管部門制定並經同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備案越級條件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越級晉升。落實“兩個允許”要求,科學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公立醫院的薪酬水平,在覈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結合實際自主確定分配模式,對特色優質專科學科帶頭人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分配形式。公立醫院內部分配應當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價值,可以針對特色專科合理確定薪酬項目和適度傾斜辦法,充分體現專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積極發揮薪酬制度保障功能和激勵作用。

(四)實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支持醫院結合特色專科發展方向,建立醫院層面的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鼓勵醫院整合相關優勢資源,積極創建省級、市級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加快推動臨牀新技術研發和臨牀應用,打造臨牀醫學和轉化醫學研究的推廣平臺;鼓勵三級醫院設立研究型病房,研究型病房不納入醫療機構牀位數管理,病牀效益、週轉率、使用率等指標不納入考覈範籌,並由醫院結合自身實際給予一定經費支持。鼓勵醫院圍繞特色專科發展方向,與高校院所、企業聯合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協同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鼓勵醫院在特色專科發展方向承擔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積極與全市特色領域醫藥企業開展臨牀試驗研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漢轉化和先進診療技術應用示範;建立市場化的績效評估與收入分配激勵機制,通過競爭性課題、市場化服務收入等方式,拓展資金來源渠道。

(五)實施醫院管理能力提升行動。推動醫院質量管理和績效評價體系科學化,按照國家三級醫院評審標準,積極推動和建立科學、高效、優質的醫院評價和管理體系。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承擔重點建設任務的醫院要積極爭創國家、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示範醫院,每家醫院要形成1—2項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醫院管理新模式、新經驗;推動特色專科和多學科診療模式(MDT)和團隊建設。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嚴格落實全市衛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目標,凡納入特色專科建設範圍的醫院,要達到信息安全等級保護3級、互聯互通測評4級、電子病歷應用評價5級,逐步在醫療、管理和數據應用等方面實現智能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將推動市、區級醫院特色化發展作爲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統籌推進醫院特色化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各區要結合實際,比照制訂出臺本區特色化醫院發展目標,將醫院特色化發展納入本區“十四五”發展規劃,制定具體實施細則,落實各項投入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調動醫院特色化建設積極性。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時,要結合本方案,優先支持醫院特色化發展。市衛健委負責統籌協調全市醫院特色化發展工作。市委編辦負責配合做好公立醫院特色化發展機構名稱調整相關工作。市招才局負責完善醫院特色化發展人才引進有關扶持政策。市發改委負責優先開展公立醫院建設項目審批、備案或者覈准工作。市科技局、市科協負責按照職責分工對相關醫院科研重大項目給予指導。市公安局負責加強醫院安全防範,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市財政局負責按照規定做好公立醫院特色化發展的經費保障工作。市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醫院特色化發展用地保障工作,簡化審批手續。市人社局負責制定促進醫院特色化發展的人才引進、職稱評審、薪酬制度改革等具體措施。市醫保局負責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在保障參保人待遇的前提下,積極推動“三醫”聯動,助力醫院特色化發展。

(二)落實經費保障。20xx—20xx年,由市財政每年籌措1億元資金作爲醫院特色專科發展專項經費,並按照每年10%的比例遞增。新增的專項經費優先用於現有政策未覆蓋、經費未保障的項目。相關醫院需制訂醫院建設方案,明確建設總目標及分年度建設目標,制定任務清單等,分年度、分渠道編報年度預算。在資助總額度內,相關醫院的實際資助額度,由市衛健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等部門根據各醫院建設方案、具體預算和績效目標申報表進行審覈後,納入市衛健委年度部門預算。專項經費重點用於特色專科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和培養、教學科研平臺建設、信息化建設、高端醫療設備配置、小型修繕或者改造工程等。各醫院每年自主安排不低於年醫療收入的2%用於支持特色專科發展,其中,科研經費支出不低於醫院年支出總額的1%。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由市衛健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另行制定。

(三)強化醫院管理。各醫院要嚴格落實醫院特色化發展的主體責任,將特色化建設納入醫院“十四五”發展總體規劃統籌部署,成立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特色化發展領導小組,統籌調配全院人財物資源,分步驟、分年度組織實施,努力實現醫院特色化發展目標。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和《防止接觸菸草煙霧準則》以及衛生部《關於20xx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菸的決定》(衛婦社發[20xx]48號)文件精神爲指導,以“拒絕菸草從我做起引領健康人人有責”爲主題,醫療衛生機構率先垂範,有效控制和降低吸菸危害,促使菸草使用和接觸菸草煙霧持續下降,從而保護當代和後代免受菸草消費和接觸菸草煙霧對健康、社會、環境和經濟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二、工作目標

在全院範圍內全面開展無煙醫院創建活動,全院醫護人員對二手菸危害的知曉率達100%,100%人員掌握勸阻他人戒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對在院內吸菸的'人主動勸阻。全院各科室建設成爲無煙科室,全面完成無煙醫院的建設,營造一個文明、衛生、舒適、優美、安全的就醫環境。

三、範圍

全院所有科室、全院幹部職工、就診患者、住院病人、物業人員及陪護人員。

四、組織機構

1、醫院成立創建無煙醫院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院無煙醫院工作方案的制定、執行和監督檢查等。具體如下:

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院辦,黨辦、總務科、門辦、保衛科、醫務科、護理部協助辦公室開展工作,所有職能科室主任、臨牀醫技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爲辦公室成員。

各科室成立控煙領導小組,各科室主任和護士長任組長,科室人員爲成員,負責本科室無煙創建工作的具體執行。職能部門負責人督導對應聯點科室的控煙工作開展情況。

2、無煙醫院管理責任分工:

門診由門診辦公室牽頭負責;

臨牀醫技科室由醫務科、護理部牽頭負責;

臨牀醫技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爲本科室的第一責任人;

後勤部門(包括物業)由總務科牽頭負責;

保安由保衛科牽頭負責。

行政樓由院辦牽頭負責。

3、成立九個督查組。按照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責任分工,由院領導帶領相關部門每月一次對控煙工作進行督查,並做好督查記錄,牽頭科室將督查情況每月反饋至院辦。(督查分工見附件4,督查記錄表見附件5)。

4、成立技術培訓指導組。門辦爲責任科室,負責醫院無煙知識的定期培訓,確保勸煙知識和技能的全院普及。

5、成立宣傳組。黨辦爲責任科室,負責無煙醫院工作的各項宣傳活動的策劃和執行。

6、成立巡查組。由院辦牽頭、黨委辦、總務科、門辦和保衛科的負責人及科室成員組成,負責不定期對全院控煙工作進行巡查;各臨牀科室護士長爲創建督導員,負責本科室宣傳、培訓、巡查及定期總結。

醫院各臨牀醫技科室每日指定一名工作人員爲勸煙員,負責本科室責任區域的勸煙工作。各臨牀科室控煙責任區域包括病區兩頭區域及電梯、樓梯間(從本科室往下個科室的樓梯間)、廁所、開水間、庫房,各醫技科室控煙責任區域包括門前區域內所有過道。物業人員爲環境巡查員。

五、保障措施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各科室要充分認識控煙工作的重要性、艱鉅性和緊迫性,進行科學規劃,實行目標管理,切實抓緊抓好,形成長效工作機制。

(二)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各科室要廣泛動員,利用媒體宣傳、社區宣教等多種形式,開展菸草危害健康知識輿論宣傳和引導,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加強人員培訓。開展全員控煙知識與技能培訓。提高職工控煙知識水平,鼓勵和幫助職工戒菸。提高臨牀醫務人員提供戒菸服務的技能,主動提供戒菸服務;積極開展健教人員和醫務人員的.技能培訓。

(四)加強戒菸門診建設,爲戒菸者提供戒菸服務。

(五)開展巡查督導工作。建立監督管理機制,設立控煙監督員和巡查員隊伍,完善並落實監督巡查工作制度。在加強創建工作督導檢查的同時,邀請有關媒體、聘請社會監督員對各科室創建工作進行暗訪督查。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0

20xx年—20xx年是我院步入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科學合理安排發展五年規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結合我院實際,提出護理院五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的黨的“__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以病人爲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爲主題,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羣衆利益、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作爲主要內容,建立護理院規範管理和護理院績效評價的長效機制,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力爭五年內建成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環境美麗、設施完備、治理規範、技術精湛的一甲護理院,達到二級護理院水平。

二、發展目標

通過科學的管理實施,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與質量控制體系,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梯隊;充分發揮院內外專業人員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特色專科;重點培養40歲以下學科帶頭人;逐年引進新技術、新項目;爭取全面配置與現代化一級護理院相適應的醫療設備,促進臨牀各項工作的開展,使護理院整體業務水平上一個新臺階,並按要求達到二級護理院水平,逐漸形成具有一定規模,集醫療、護理、康復、養老爲一體,同時富有專科特色的現代化養老護理院。

三、科學管理

護理院的發展離不開管理,科學的管理就是生產力。在護理院的業務發展過程中,爲了安全、高效的提升我院的業務技術水平,一方面,建立與完善各種規章制度與技術操作規範,制定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嚴把質量關,無論從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還是各項技術操作規範都要嚴格要求,使業務發展在良性的軌道上穩步上升。另一方面,以人爲本的科學管理模式同樣重要,以優質、高效、低耗、便捷爲目標,努力提高護理院自身的技術水平,儘可能使患者少花錢而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護理方面,要加強科學化、規範化管理,建立健全與護理院功能、任務相適應的護理管理體系,實行護士長、護士二級管理方式,使護理工作能紮紮實實地落實到臨牀實際工作中。

四、人才培養

醫療市場的競爭,中心是人才的競爭,護理院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愛惜人才、重用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護理院的發展纔會有出路:

1、通過每年引進素質好的本科生、專科生或調入確有專長的實用型人才不斷充實我院的人才隊伍。

2、聘請院內外專家坐診、講學,指導臨牀及其他業務,儘快提升我院年輕隊伍的業務技術水平。

3、制定政策及獎勵機制鼓勵職工自學崗位成才。

4、選送思想品質好、業務基礎強、具有開拓精神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去市級三甲以上醫院相關科室進修學習。

5、注重業務學習,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定期進行“三基”知識考試,定期開展技術操作考覈、比賽等形式,逐步提高醫務人員的理論與實際水平。通過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各專業作風嚴謹、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學科帶頭人和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穩定的技術人才隊伍。

五、設備投入

現代化護理院的發展,除了人才培養與管理手段等重要內容以外,必要的、符合護理院發展的各項儀器設備購置與技術進步是相輔相成的。爲提高我院綜合競爭力,未來五年,護理院擬通過自身努力陸續添置複合搶救臺、心臟彩超、大型康復器材、高壓氧等必要的設備。

六、開設特色專科

我院爲護理院,特色專科建設是我院要加強的方向,爲了突出我院特色和實力,在未來五年要充分發揮現有技術水平和醫療資源,根據地方發病率的調查,在上級衛計委的指導下逐步建成:康復專科、老年病專科、臨終關懷專科、腫瘤專科等。並不斷加大投資,進一步完善特色專科建設,力爭使特色科室醫療水平和學術水平達到廈門市內乃至省內護理院先進水平。

七、現有科室建設

在特色及重點科室不斷髮展的同時,原有的科室要同樣穩步提高:全院各科要利用現有的儀器設備(如: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呼吸機、動態心電圖、監護設備等等)更好地爲病人服務,要極力體現“人性化爲病人服務”、“人性化爲臨牀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服務”。根據臨牀需求,適時開展一系列新的檢測技術項目,使之隨着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同步提高,更好地爲患者服務。

八、科研教學

1、提高以老年病、多發病、常見病、疑難病防治研究爲主攻方向的科研水平。

2、加強臨牀教學工作,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3、抓好繼續醫學教育,承擔繼續教育項目。

4、強化在職教育,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

九、基本建設和環境建設

未來五年,我院要爭取逐步完成門急診醫療區域、急診急救配套設施和院內規劃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做好院內綠化,開闢健身場地,美化環境。

十、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業務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院長任組長,各位院務會領導爲成員的規劃領導小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根據規劃進一步細化發展規劃的各項保障措施。

2、提高業務效益,夯實發展基礎

護理院要健康快速發展,必須要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只有提高業務效益才能夯實發展的基礎。所以,一是增加醫療服務項目,擴大服務範圍,提高設備利用率。二是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三是擬訂合理的分配計劃,向臨牀高風險關鍵崗位和技術骨幹傾斜。

3、更新發展觀念,加強護理院精神文明建設

新的發展需要新的觀念。在鞏固、充實、完善現有精神文明建設基礎上,着重做好:一是改進醫療服務,轉變服務觀念。在思想觀念上實現從“病人求醫”向“護理院離不開病人”的轉變,在服務方式上實現“單純治病”向“綜合治療病人”的轉變,在工作作風上實現“病人圍着護理院轉”向“護理院圍着病人轉”的服務過程轉變。二是着力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4、健全實施機制,確保規劃目標實現

健全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規劃編制的民主參與、專家諮詢、羣衆建議制度,要依據規劃,認真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強化保障機制,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持,保障各項計劃實施。完善評估機制,加強規劃實施過程中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監控、分析,組織開展規劃中期督辦評估、修訂工作,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確保目標實現。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1

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xx]13號),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爲目標,全市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力爭在“十四五”期間,積極申報建設市人民醫院三級醫院,創建一批在全省有影響力、具備較強輻射能力的臨牀優勢學科,加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方案和新策略的推廣應用;培養一批臨牀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聚才、留才、用才機制,完善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網絡。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組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建工作要求,全面履行黨建工作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二)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覈、薪酬分配、評先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醫療、教學、科研、管理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二、優化公立醫院資源配置

(三)科學擴容優質醫療資源。加強市直公立醫院建設,加大市人民醫院“三級”醫院創建力度,到20__年,力爭全市“三級”公立醫院達到1家左右。

(四)推進醫聯體建設提質提效。發揮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公立醫院在醫共體中的牽頭引領作用,進一步充實緊密型醫共體內涵,加強市直醫院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對口幫扶,提高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支持公立醫院以特色專科爲紐帶組建專科聯盟,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加強績效考覈和效益評價,引導醫聯體提供圍產期保健、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安寧期療護、健康促進等全方位健康服務。

(五)構建合理就醫和診療新格局。加強省級臨牀重點專科和薄弱科室建設,進一步提高市直公立醫院診療服務能力,減少羣衆跨市就醫。根據轄區外轉率高的病種,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性疾病、兒科等薄弱專科診療能力,逐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本市內解決,提高縣域就診率。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揮市直醫院醫務人員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技術支撐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

三、建設高水平公立醫院體系

(六)提高醫療發展水平。落實“323攻堅行動”專病防治中心,加快建設市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腦卒中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癌症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掛牌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中心(掛牌市人民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掛牌市康復醫院),同時組建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整體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

(七)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強公立醫院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設,提升傳染病防治和彈性擴容能力,加強培訓演練和物資貯備,進一步完善全市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強市人民醫院傳染病病區感染樓項目建設,提升城北衛生院醫學觀察中心能力,強化市人民醫院(鹽礦院區)定點醫院救治水平,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多院區發展,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加快建設院前急救體系,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四、加強臨牀特色專科建設

(八)加強特色專科建設。全市創建5個省縣級醫院臨牀重點專科、10個市級臨牀重點專科和一批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院級臨牀重點專科。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需求爲導向,重點發展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兒科、新生兒科、麻醉、影像、病理、檢驗等臨牀專科。提高醫院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升核心專科、夯實支撐專科、打造優勢專科;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和婦幼保健特色專科建設,支持市中醫醫院建設3個以上中醫特色專科。

(九)加強質控中心建設。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加快推進質控中心建設,強化質控協同,提高不同鄉鎮、不同級別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

五、提升臨牀科技水平

(十)實施臨牀科研提升行動。以臨牀需求爲導向,聚焦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罕見病、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加強人才培養、引進,提升臨牀科研能力,推廣臨牀新技術、新業務。持續推進影響羣衆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打造“防、篩、管、治、研”緊密結合的醫學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載體。

(十一)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大力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到20__年,全市公立醫院建設智慧醫院躍上新水平,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4級以上,公立醫院處方、藥品追溯、醫保結算、工傷醫療康復費用結算、醫療服務監管等信息互聯互通;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醫學影像資料等信息共享;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得到進一步落實。

六、創新公立醫院服務模式

(十二)改善羣衆就醫體驗。實施患者體驗提升行動,建立患者綜合服務中心(窗口),推進形成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預防、預約診療、門診和住院等一體化服務新模式。針對老年人以及兒童、殘障人士等羣體的現實需求,合理保留掛號、繳費、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等人工服務窗口。

(十三)創新診療服務模式。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創新急診急救服務模式,建立完善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教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提供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推進總藥師制度,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開展精準用藥服務。

(十四)建立健全醫防協同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制定並動態調整公立醫院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強化公立醫院與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

七、強化中醫藥守正創新

(十五)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以市中醫醫院爲龍頭、鄉鎮衛生院國醫堂爲基礎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市中醫醫院建立健全中西醫結合機制,實現中醫類臨牀科室設置全覆蓋,推進中藥房標準化建設。

(十六)構建中醫特色醫療服務模式。市中醫醫院深入實施“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行動,強化以中醫藥服務爲主的.辦院模式和服務功能。加強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等科室建設,推廣中醫臨牀優勢技術操作規範和優勢病種診療方案。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

(十七)創新中西醫結合“複合式”服務。“十四五”期間,加強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診療中心建設,形成並推廣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強化臨牀科室中醫醫師配備,鼓勵科室內、科室間、醫院間和醫聯體內部開展中西醫協作。將中西醫結合工作納入醫院評審和績效考覈。

八、提升運營管理質效

(十八)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幹部聘任、人員招聘和引進、內部績效考覈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鼓勵有條件的二級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充分發揮醫療質量、醫院感染防控、藥事管理等專業委員會和職能部門作用,推進核心業務工作與運營管理深度融合,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十九)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實施預算績效評價,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鉤;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爲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推廣後勤“一站式”服務,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財務科、醫政醫管科、中醫藥管理科)

(二十)全面開展績效考覈。加強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評價,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覈辦法,完善醫共體績效考覈制度,強化考覈結果應用,與公立醫院財政補助資金投入、醫保資金撥付、績效工資總量覈定、醫院等級評審、領導班子評價等掛鉤。

九、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二十一)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合理確定並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編制內外人員待遇。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落實崗位管理制度,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到20__年,我市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例力爭提高到45%左右;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在覈定的薪酬總量內,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

(二十二)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到20__年,力爭提高到35%以上。

(二十三)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對緊密型醫聯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覈,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改革,落實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相關政策和措施。

(二十四)完善醫學人才培養評價機制。深化醫教協同,加強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老年醫學、公共衛生、護理、助產、康復、中醫藥、麻醉、感染、重症、兒科以及護理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探索公共衛生與臨牀醫學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全面加強行政、財務、後勤、院感、質控等管理人才培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

十、加強公立醫院文化建設

(二十五)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院訓、願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

(二十六)構建人性化服務生態。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完善行風管理制度,爲人民羣衆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二十七)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完善患者投訴處理機制,暢通醫患溝通渠道,構建和諧診療和執業環境。建立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

十一、加強組織實施

(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20xx年開展試點,20__年全面推開,20__年實現預期目標。

(二十九)落實各方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城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完善相關政策,強化綜合監管,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十)加強考覈評估。衛生健康部門要牽頭抓總,建立工作臺賬,分級分類制定評價體系,強化考評結果運用。要加強政策解讀和培訓,動員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及時迴應羣衆關切,合理引導各方預期。要鼓勵各地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性改革模式,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帶動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2

爲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公立醫院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補齊短板弱項,提升運營效能,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__〕12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聚焦能力現代化、模式整合化、服務人文化、管理信息化,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公立醫院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

二、工作目標

到20__年,每千人口公立醫院(含中醫類醫院、婦幼保健院,下同)牀位數達到5.9張(含醫聯體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達3.6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3.8人,每千人口藥師數達到0.54人,確保到“十四五”末我市公立醫院發展指標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常見病、多發病市域內就診率達到90%,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三、統籌優化公立醫院資源佈局

(一)合理佈局醫療衛生資源。科學規劃市域公立醫院功能佈局,加大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形成特色鮮明、專業互補、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的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市第一醫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學科優勢、管理優勢的作用,打造市級臨牀重點專科。加強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市中醫院等3家醫院能力建設,切實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逐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市內解決。加強市直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加大與市疾控中心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統籌負責轄區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全生命週期醫療服務。

(二)推進醫聯體提標擴能。推進醫聯體規範發展,完善醫聯體運行管理機制,加強醫聯體指標監測,定期開展醫聯體績效考覈和效益評價,引導醫聯體爲網格內居民提供圍產期保健、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安寧療護等全方位健康服務。做實人財物統一管理,推動緊密型醫聯體實質性運作。支持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牽頭組建專科聯盟。推進以全科醫生爲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好居民健康“守門人”。積極探索市直醫院退休醫師到基層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小病在基層解決。

(三)建設市級臨牀重點專科。以滿足重大疾病臨牀需求爲導向,重點發展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兒科、新生兒科等臨牀專科,探索精神衛生等臨牀專科發展,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推進市級質控中心建設,加強質控管理。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開展中醫經典病房試點工作,打造中醫特色突出、臨牀療效顯著、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中醫科室。

(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依託市第二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探索“一院多區”發展模式,實行一體化運營、同質化管理,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細化重點區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管控措施,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

四、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

(一)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以腫瘤、疑難複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爲重點,推廣門診和住院多學科診療模式,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20__年1月底前,至少建設1個康復醫療中心。建立和完善基於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體系和院前院內信息共享網絡,提供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大力推進院前急救網絡建設,20__年1月底前完成市域內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推行日間手術,提升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鼓勵公立醫院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探索實行臨牀藥師院際會診制度。

(二)推進健康服務手段創新。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市第一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4級,市第二醫院、市中醫院達到3級,市婦幼保健院達到2級。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爲患者提供線上複診、用藥指導、隨訪和藥品配送等醫療服務。至少建成1個互聯網醫院並有效提供服務,實現遠程醫療網絡覆蓋。

(三)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強化中西醫協同,市第一醫院應設置中醫臨牀科室,設立中醫門診和中醫病牀,支持設立中醫病區和中醫綜合治療區,鼓勵和支持市第二醫院設置中醫臨牀科室。依託市中醫院,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和緊急醫學救援隊伍。

五、切實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

(一)推動醫院管理提質增效。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幹部聘任、人員招聘和人才引進、內部績效考覈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推進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建設,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鼓勵對黨委書記、院長、總會計師實行年薪制,年薪由市財政全額負擔。市第一醫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推動公立醫院聘請法律顧問,指導提升核心業務供給效率和法治保障水平。強化對公立醫院人力資源、設施設備、資產、預算、成本控制、風險防控等重點管理環節的監測評估。建立正向激勵和倒逼機制,對管理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醫院感染問題的,在醫院等級評審、醫改考覈中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理。

(二)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整合醫療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考覈等各環節,強化預算約束,加強資金預算執行監測分析,對績效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鉤。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爲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20__年底前,市第一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當年度全國中位值。

(三)加強醫院績效考覈評價。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全面組織開展二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持續強化公立醫院醫改考覈,依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優化指標體系。注重強化考覈結果應用,將考覈結果與公立醫院(醫聯體)財政補助資金投入、醫保資金撥付、績效工資總量覈定、醫院等級評審、領導班子評價等掛鉤。

六、協同提升公立醫院治理效能

(一)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進行調價評估,達到啓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20__年底前,市第一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達到當年度全國中位值。加快審覈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二)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對市第一醫院醫聯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覈,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爲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試點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工作。探索按牀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科學制定付費標準。完善日間手術醫保支付配套政策。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嚴格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結餘留用資金中60%至70%用於醫務人員薪酬發放,30%至40%用於醫療機構發展。

(三)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嚴格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人員使用控制數標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完善崗位管理制度,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公立醫院在保障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自主申報績效工資總量,逐步提高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固定薪酬佔比。適當提高低年資醫生薪酬水平,實行中西醫同機構、同學歷、同職稱、同待遇。20__年底前,市第一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重達到當年度全國中位值。

(四)完善醫學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健全公立醫院引才、育才機制,加快培養引進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打造一批市級傑出專業技術人才、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七、着力打造公立醫院服務品質

(一)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推進醫院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促進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

(二)改善羣衆就醫體驗。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互聯網複診、慢病長處方等服務,開展診間結算、牀旁結算等多元化服務。針對老年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羣體的現實需求,在推行非急診預約診療的基礎上,合理保留掛號、繳費、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等人工服務窗口。支持公立醫院開展特需服務,特需服務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

(三)糾正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建立完善行風管理制度,制定醫務人員廉潔從業相關管理規定。保持打擊回扣行爲高壓態勢,開展專項排查檢查,一經查實依法依規從嚴處理。完善回訪制度、暢通舉報途徑、加強線索查辦,持續整治術中加項、小病大治等行爲。深入開展醫保基金專項治理,打擊欺詐騙保犯罪行爲。

(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推進公立醫院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持續加強平安醫院建設。

八、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選優配強黨政領導班子。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實施醫院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二)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市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市衛生健康局具體負責,市國資運營中心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黨員成員實行“一崗雙責”。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黨組織全面覆蓋醫院各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績效考覈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九、組織實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密切配合省統一部署的試點工作,同時按照穩妥有序、點面結合的原則,制定年度推進計劃,20__年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達到“十四五”預期目標。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債券政策,重點支持醫療衛生領域公益性項目建設,確保公立醫院良性發展。

(三)加強督導考覈。根據國家制定的評價指標體系,按照屬地原則對市域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市衛生健康局要加強對改革推進情況的協調和督查,積極學習試點設區市先進經驗,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性改革,強化改革運行監測,適時通報改革進展。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3

爲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雲政辦發〔20__〕3號)精神,加快推動麗江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切實增強羣衆看病就醫獲得感,結合麗江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人民健康爲中心,以健康麗江建設爲主線,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爲抓手,以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爲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提質量。力爭用5年的時間,公立醫院發展實現“三個轉變,三個提高”,全市醫療衛生結構更加優化合理,服務更加優質高效,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明顯增強,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和分級診療格局基本形成,爲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麗江提供有力支撐。

二、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一)打造市級高水平醫院

加強與省內外高水平醫院合作,加快省級臨牀醫學分中心、省級臨牀重點專科、重大疫病防治基地等項目建設,重點提升市級醫院危急重症、疑難複雜病症診療救治和心血管病、呼吸等專科服務能力。支持市人民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向“一院多區”發展,新建市人民醫院榮華分院,建成市傳染病醫院、市中醫醫院。到20__年,力爭把市人民醫院建設成爲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市婦女兒童醫院、市第二人民院牽頭建設1-2個專科類區域醫療業務中心,建設2-3個省級臨牀醫學分中心,麗江市人民醫院達到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指南推薦標準,麗江市婦女兒童醫院達三級乙等標準。市級醫院每年至少新開展1-2項疑難重症診療技術,全市公立醫院住院量佔比達90%以上,基本實現“減少跨區域就醫”目標。(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縣級區域醫療中心

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基礎設施、臨牀重點專科、薄弱專科和第二階段提質達標。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健全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長效機制,加強縣域腫瘤、心腦血管等臨牀專科能力建設,補齊縣級綜合醫院口腔等薄弱專科短板。到20__年,力爭1-2所縣(區)級公立綜合醫院晉升爲三級醫院,3所縣級公立綜合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要求,1所縣級中醫醫院達到《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試行)》要求,建設臨牀服務“五大中心”,建強急診急救“五大中心”,所有縣級綜合醫院設置獨立的精神科、口腔科、康復科、眼科、老年病科、呼吸與重症科、公共衛生科,建有標準化PCR實驗室和標準化ICU,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業務實現深度融合,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疾病防控水平全面提升,縣域就診率保持在90%以上,基本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目標。(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設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

持續推進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加快基層慢病管理中心、心腦血管救治站、一級甲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爭取建成一批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次中心和綜合健康管理中心。到20__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病管理中心實現全覆蓋,5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心腦血管救治站,50%的鄉鎮衛生院達到雲南省甲級標準,不少於2個達國家推薦標準。基層急診搶救、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高危孕產婦初篩等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流動的分級診療秩序全面建立,基層診療量佔比達65%以上,基本實現“頭痛腦熱在鄉村解決”目標。(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建城市醫療集團

探索在麗江市主城區,由市人民醫院牽頭,其他若干家市級醫院、公共衛生機構等爲成員,按網格化佈局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健全醫療機構與公共衛生機構人員、信息、資源“三通”和監督管理互相制約的醫防協同服務機制,加快診斷治療新技術、新項目的臨牀運用和推廣,支持多學科聯合、多專業一體、中西醫臨牀協作等診療服務模式,形成錯位發展、專業互補、有序競爭的格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醫保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落實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組建醫共體內醫療質控、人力資源、運營管理、醫保管理、信息管理等“一體化管理中心”,實現縣鄉醫療衛生機構行政管理、人員、財務、物資後勤、業務、信息、藥械管理採購、績效考覈、醫保支付、公共衛生等“十統一”管理,構建管理共同體。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及醫共體牽頭醫院醫療資源,鼓勵設置獨立的遠程醫療、檢驗、心電、影像、病理、消毒供應等“醫療資源共享中心”,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實施“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構建服務共同體。協同推進醫共體基本醫療保障資金打包付費改革,強化績效考覈和結果運用,建立“總額控制、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構建責任和利益共同體。發揮醫共體牽頭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和技術支撐作用,推動醫務人員、醫療技術、藥品下沉基層,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發展共同體。(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築牢平急結合公共衛生防護網

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完善公立醫院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機制,加強各級公立醫院與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和“七項能力”建設。健全分級、分層、分流、中西醫協同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爭取省級支持,把市人民醫院改造升級爲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擔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應急物資集中儲備任務。高標準完成麗江市傳染病醫院、永勝縣傳染病分院、寧蒗縣人民醫院傳染病病區及華坪縣人民醫院傳染樓改擴建任務,完成公立醫院發熱門診、急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等業務用房改造任務,支持公立醫院儲備一定規模可迅速轉換的傳染病房、重症病房、醫療物資和人力資源。加強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肺病科、重症醫學科等薄弱科室建設,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能力。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一)加強臨牀專科建設

針對嚴重影響全市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重點提升各級公立醫院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創傷、重症、腫瘤、急診、精神、康復等核心專科能力,夯實麻醉、影像、病理和檢驗等支撐專科基礎,補齊口腔、康復、精神、眼科、老年病等薄弱專科,做優做強骨傷、肛腸、鍼灸、推拿、腎病、脾胃病、皮膚科等中醫傳統優勢專科。建設不少於7個(中醫2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至少25個(中醫10個)市縣級臨牀重點專科,每年遴選5個薄弱專科(含中醫)加強建設,有計劃地推進綜合醫院臨牀重點專科分層分類建設。聚焦“一老一小”健康需求、職業健康等領域,規劃設置兒童、老年病、婦產、康復等專科醫院,引入優質資源建設醫養、康養中心。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提升。(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醫學技術創新

通過“內培外引”、建立專家團隊工作站等方式,引入一批掌握高新技術的高素質醫藥衛生領域專家型人才,積極開展診斷治療新技術、新項目的臨牀運用和推廣,鼓勵開展醫學應用基礎研究、臨牀研究和羣醫學研究。加強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推進康復技術創新。支持中醫醫療機構針對重點人羣、慢性病患者制定並推廣中醫特色治療方案。爭取國家級、省級支持在我市佈局建設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中醫藥重點實驗室、民族醫藥研究機構等,支持公立中醫醫療機構開展院內製劑研發、中藥新藥研發和民族醫藥研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獎勵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探索開展公立醫院科技創新能力評價。落實職務發明制度。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新產品進入臨牀使用。(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

優化服務流程,利用手機APP、微信等新平臺,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達50%以上。開展診間(牀旁)結算、檢驗檢查結果查詢、推送、互認等便捷服務。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探索建立單病種多學科聯合診療和查房制度。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提高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實現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鼓勵開展社區延續護理、居家護理等服務。在公立醫院逐步推開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引導優質藥學服務向基層延伸。探索院前急救機構與“五大中心”信息實時交換,提升急救效率與能力。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試點。(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

推進智慧醫院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確保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醫患個人信息依法合規使用,三級甲等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分級達5級以上,其他三級醫院及二級甲等醫院達4級以上,其他二級醫院達3級以上,能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開展醫療質量控制、規範醫療行爲、評估合理用藥等。加快推進麗江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縣域醫共體信息平臺建設,加快發展互聯網醫院,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推動全市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電子健康檔案等醫療健康數據互通共享,逐步形成“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檢查檢驗結果區域互任”模式。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落實統一的醫保藥品、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標準。推進醫療器械唯一標識應用。(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醫保局、市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一)健全運營管理體系

全面落實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等法律法規,提升法治保障水平。整合業務系統和資源系統,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核心業務與運營深度融合,推進運營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醫共體總院設置總會計師崗位,進入領導班子。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網信辦、市財政局、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

科學制定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考覈等各環節,從數量、質量、實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約束,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和使用。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評價體系。每半年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爲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資產控制、會計控制、政府採購控制、信息公開控制等,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績效評價機制

堅持和強化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導向,由醫改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優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每年統一組織開展績效考覈評價。公立醫院重點考覈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考覈結果與財政補助、績效工資總(增)量、主要負責人薪酬、職務任免等掛鉤。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重點考覈有序就醫格局形成、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醫療衛生資源利用、醫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等,考覈結果與打包醫保資金、醫共體院長薪酬及職務任免等掛鉤。引導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及醫共體改革完善內部績效考覈辦法,以聘用合同爲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爲重點,將考覈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推動公立醫院以評促改、提質增效。(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全面貫徹落實《麗江市促進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發展三十一條措施》。貫徹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的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公立醫院人員總量管理試點工作。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完善公開招聘政策,對急需緊缺專業或崗位在公開招聘中不設開考比例。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激勵人才脫穎而出。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編辦、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改革薪酬分配製度

落實“兩個允許”要求,貫徹國家、省關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鼓勵探索借鑑“三明醫改”經驗,按照醫療服務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績效工資總量,從根本上杜絕“大檢查”、“大處方”行爲。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覈兌現。在覈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醫院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不同崗位、不同科室、不同風險承擔、不同工作強度、不同專業類別人員間薪酬要有差異,充分發揮保障和激勵作用。具備條件的地區鼓勵探索實行公立醫院、縣域醫共體總院主要負責人年薪制、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協議工資制或項目工資制、職工目標年薪制以及年薪計算工分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

強化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拓展“滬滇合作”、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麗江英才計劃等人才培養項目,依託專家團隊工作站,拓寬人才培養和引進渠道,實現博士生招聘或引進“零”的突破,每年至少招聘3名研究生、培養5名學科帶頭人及10名中青年優秀醫師。加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臨牀技能中心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加強與醫學高等院校合作,建強教學醫院,發展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開展名老中醫藥專家醫術經驗傳承工作,培養一批名老中醫藥學術繼承人。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合理設置評價標準,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淡化論文數量要求。(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

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啓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落實中醫(民族醫)、互聯網等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到20__年,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達到省級要求或評價水平。(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行以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爲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精神疾病等長期住院病例按牀日付費,探索按門診按人頭付費。推進縣域醫共體醫保資金打包付費改革,加快建立“總額付費、監督考覈、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約束激勵機制,結餘資金作爲醫共體成員單位醫療服務收入,主要用於績效分配、人才培養、專科建設等。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和動態調整按病種、按牀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健全公立醫院與醫保經辦機構協商談判制度,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逐步規範醫保支付審覈標準,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落實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探索符合中醫藥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等服務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根據考覈結果按規定比例及時撥付醫保結餘資金並主要用於人員績效,建立合理用藥、優先使用中選產品激勵機制。(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一)強化患者需求導向

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爲人民羣衆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加強患者隱私保護,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願者服務,建設老年友善醫院。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加強醫患溝通交流,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市紅十字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醫院文化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多角度講好醫院故事,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樹立先進典型,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傳播大醫精誠、醫者仁心主旋律,提高職工價值認同感。塑造行業清風正氣,建設清廉醫院。(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健全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長效機制

爲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加強職業暴露防護設施建設和防護設備配置。落實醫務人員學習、工作、休息和帶薪休假制度,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在思想引領、青年組織建設、職業技能培養、科研創新、婚戀交友等方面服務青年醫務人員成長。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強化醫院安全防範,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落實安全保衛責任制。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落實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市衛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健全黨務工作機構,配齊配強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健全完善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會議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規則,着力構建黨委等院級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切實發揮公立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集體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組織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經費保障等內容要求,明確黨委等院級黨組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的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發揮各級醫院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和公立醫院黨建聯席會議制度職能作用,完善相關制度,建立指導工作機制,把黨的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

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強化領導班子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推動落實公立醫院院長任期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按要求完成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書記和院長分設、領導班子成員選配調整等工作,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等院級黨組織副書記,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書記和院長由一人擔任的可設專職副書記。推進公立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領導班子與行政領導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設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政治吸納和政治把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醫德、能力、業績爲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全力提升公立醫院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健全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長效機制,切實發揮醫院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推行黨支部(黨小組)建在科室,實施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推行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業務骨幹培養成管理骨幹和學科帶頭人的“三培養”機制,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覈、薪酬分配、評獎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高質量做好黨員發展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黨建帶羣建。(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

組織部門要履行牽頭抓總責任,加強政策指導和工作協調。衛生健康、殘聯、民政、雲南省麗江監獄、雲南省第四強制隔離戒毒所等部門要加強對所辦醫院黨建工作的指導。公立醫院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等院級黨組織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市委組織部、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殘聯、市民政局、雲南省麗江監獄、雲南省第四強制隔離戒毒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組織實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

各地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壓實各方責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形成協同聯動的工作合力。各級各類公立醫院要大膽創新、積極作爲,加快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落實投入責任

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投入傾斜和保障政策。

(三)加強監測評價

按照屬地原則對轄區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對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定期通報。分級分類制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等有機結合。

(四)總結推廣經驗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培訓和調研指導,挖掘、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4

現將甘南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編制情況作以簡要說明。

一、起草的背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20xx年5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7月28日,任振鶴省長召集召開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隨後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我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方向、舉措。制定出臺我州《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是落實國家、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把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選擇。實施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必將對推動我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全面推進健康甘南建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產生重要現實意義。

二、起草的過程

州衛生健康委(州醫改辦)收到州政府批轉文件後,我們認真組織學習,研究借鑑近年來國家、省上出臺的相關文件精神,重點參照學習借鑑了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和相關文件精神,全面領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委書記俞成輝同志對醫改工作和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指示精神,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武同志調研州人民醫院時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州委常委、副州長馮小林同志及副州長王芳同志對醫改工作的相關要求。參考了四川省、陝西省和隴南市出臺的有關醫改的一些政策文件,結合我州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強化部門聯動、突出量力而行的原則,爲全面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進一步明確全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方向和舉措,健全完善統籌領導和日常監管工作機制,着力健全與羣衆健康需求相匹配的醫療服務體系,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讓人民羣衆享受到更加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將省上《實施意見》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細化和調整,起草了《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並徵求了州醫改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

三、我州《實施方案》細化內容情況

爲使我州《實施方案》既落實國家、省上要求又切合我州衛生健康工作實際,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了拓展和細化:

一是“總體目標”中增加了州人民醫院鞏固三級醫院創建成果的內容。

二是“重點任務”中對具體工作任務進行細化、補充和調整。其中:

加強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服務體系建設版塊,在積極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提質增效中增加了加強縣域內胸痛、創傷、卒中、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急救中心建設力度的內容。在加強高質量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中細化增加了充分發揮專科(技術)聯盟牽頭單位作用,科學配置醫療資源,落實質控工作督導,與牽頭醫院實現同質化服務。並增加了統籌負責居民預防、治療、康復、護理、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和全面推行公立中藏醫院改革,建立州縣兩級中藏醫醫院醫聯體的內容。在強化高質量縣域醫共體建設中增加了積極推進夏河縣國家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優先選擇碌曲縣開展試點的內容。在構建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中細化增加了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等內容。

加快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技術模式創新版塊,增加了推動落實甘南州中藏醫藥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啓動實施甘南州名中藏醫評選工作,協調推進中藏醫藥事業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全州每個縣市有1所二級甲等中藏醫院目標。在推進醫學技術創新中增加了建立多學科交叉的中藏西醫結合臨牀研究體系,制定一批中藏醫特色診療方案,轉化形成一批中藏醫新藥。在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中調整細化了進一步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服務,完善“互聯網+”醫療在線支付工作,改善結算模式,開展診間(牀旁)結算的內容。在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中修改爲加快甘南州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積極爭取“甘南州衛生健康系統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項目”和“甘南州人民醫院智慧醫院建設和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項目”實施,加快消除全州衛生健康系統信息堡壘和信息孤島現象。加強州縣遠程醫療服務,推動縣鄉兩級公立醫療機構遠程醫學信息平臺全覆蓋,並向村一級延伸。卓尼縣試點開展智慧遠程醫療,縣、鄉兩級推行5G+WeLink+遠程醫療,推進遠程窺鏡、遠程查房、遠程探視應用。

健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運營管理體系版塊,在加強醫院科學管理中調整爲推動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融合。在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中增加了三級醫院必須設立總會計師,主抓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細化了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中增加了定期編制內部控制和評價報告。在優化績效評價體系中增加了持續優化績效考覈指標體系,充分應用績效考覈結果與強化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共享,發揮技術輻射等內容。

加強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人力資源保障版塊,在改革薪酬分配製度中增加了健全公立醫院負責人薪酬激勵機制。在加大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增加了州級名中藏醫評選,加強中藏醫藥師承教育,推進省、州級名中藏醫學術經驗傳承和名中藏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在完善醫療衛生人才評價中調整爲堅持分層分類評價,進一步細化以品德能力、業績貢獻爲導向的職稱評價標準,並增加了按照省上試點要求的內容。

完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多方聯動機制版塊,在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調整爲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准入制度,加快審覈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支持臨牀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結合中藏醫診療特點,對中藏醫醫療服務項目單獨開展立項評審。在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細化調整爲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按病種、按牀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按照省級試點規劃,分步推進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探索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和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國家試點經驗。增加了將中藏醫優勢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範圍,實現中藏西醫同病同效同價等內容。

豐富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文化內涵建設版塊,在關心關愛醫務人員中增加了通過改善辦公條件、落實休假制度等方式和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參加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一線醫務人員在職稱評聘及國家級、省級、州級人才項目選拔中優先申報、優先參評、傾斜支持。以及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等內容。

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版塊,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化中補充了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經費保障等內容和要求。在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中充實了加強醫院班子建設,各公立醫院實行黨組織書記、院長分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實行院長聘任制,逐步去行政化。增加了嚴格執行醫療衛生人員定期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制度。在落實黨建工作責任中細化了建立健全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組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落實公立醫院黨建目標責任制和黨建工作質量評價考覈制度等內容。

三是“組織保障”中增加了加強組織領導的內容。在強化考覈評價中細化了分級分類制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不搞“一刀切”。強化評價結果合理應用,與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公立醫院評先評優、重大項目安排等掛鉤等內容。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5

爲切實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宜賓高質量建成區域醫療中心,更好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xx〕71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5年努力,培育一批就醫環境一流、醫療技術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務能力一流、羣衆滿意度高的知名醫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全市公立醫院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實現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一)打造市級“高峯”。到20xx年,市一醫院和市二醫院建成醫療、教學、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全省領先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市中醫醫院建成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市四醫院(市康復醫院)建成全省一流的.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在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覈中達到並保持A等,力爭病例組合指數(CMI)值達到1.5、微創手術佔比達到25%,四級手術佔比達到40%,降低重大疾病市外轉診率,逐步實現羣衆就醫“大病重病不出市”。

(二)做強縣級“高原”。到20xx年,縣(區)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全部創建爲三級醫院,全部達到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力爭培育6家縣級醫院創建爲三級甲等醫院,縣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達到B等以上,縣域內住院率達到90%以上,實現羣衆就醫“常見病多發病在縣(區)解決”,羣衆滿意度排名全省前列。

二、工作措施

(一)實施陣地提升行動,改善就醫體驗。

1.優化完善基礎設施。完成市級公立醫院新院區項目建設,科學規劃佈局醫院院區。市一醫院總院搬遷至西區院區,老城區院區建成老年康復院區,南岸院區建成婦產兒童院區,業務用房達到30萬平方米,規劃編制牀位2500張。市二醫院總院搬遷至臨港院區,老城區院區建成慢病及護理院區,南岸院區建成腫瘤院區,江北院區建成康養結合示範區,業務用房達到32萬平方米,規劃編制牀位2800張。市中醫醫院二期院區投入使用,業務用房達到7萬平方米左右,規劃編制牀位800張。市四醫院(市康復醫院)完成南溪院區搬遷,業務用房達到9萬平方米,規劃牀位1000張。縣級公立醫院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補齊老年、精神、傳染病院區建設等短板,優化流程佈局,改善就醫環境。

2.完善大型設備配置。按照突出高精尖優、補齊短板弱項原則,圍繞重點專科建設需求,升級市、縣(區)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逐步建立大型設備共用共享機制,提高使用效能。

3.實施智慧醫療建設。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市建設。統籌建設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縣域醫共體集成交換平臺爲核心的“健康宜賓·智慧醫療”集成信息系統,實現醫療、醫保、醫藥信息互聯互通。打造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建成電子病歷、智慧醫療、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醫院信息系統,全市三級醫院全部建成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

(二)實施專科建設行動,提高服務能力。

1.建設臨牀重點專科羣。以我市及周邊地區羣衆發病率排名靠前、死亡率和外轉率高的疾病爲重點,推動臨牀重點專科羣建設,力爭全市新建成2個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2個專業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5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30個市級臨牀重點專科,80個縣級臨牀重點專科。

2.提升醫學科教創新能力。持續深化與四川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合作,力爭引進院士工作站,高標準建設宜賓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及附屬醫院和市公共衛生臨牀中心,推進醫教研協同發展。

(三)實施人才引培行動,提升管理水平。

外引和內培結合,大力推動知名院長、名醫名家、高學歷人才聚集,實現全市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和院長掌握現代先進醫院管理知識、具備醫院精細化管理能力;國家級“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及省部級首席專家、領軍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天府名醫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稱號獲選者達80人,博士研究生學歷以上人才達100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達1000人。

(四)實施綜合聯動改革,激活發展動能。

1.加強黨的領導。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黨委會、院長辦公會等議事決策制度。明確黨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深化標杆黨支部創建活動,深入實施公立醫院黨建帶頭人、學術帶頭人“雙帶頭人”培育和黨務骨幹、業務骨幹“雙骨幹”培養。探索建立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考評機制,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和巡察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推動三醫聯動。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穩健可持續的基本醫保籌資運行機制,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辦法,健全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協商談判機制。深入推進藥械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全力落實國家和省級組織的藥械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工作,全市公立醫療機構藥械和檢查化驗收入佔比、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陽性率等主要指標更加優化,保持全省前列。健全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採取“小步快走”方式,按照“設置啓動條件、評估觸發實施、有升有降調價、醫保支付銜接、跟蹤監測考覈”的工作路徑,分批次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着重調增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檢驗等項目價格,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佔比。加快醫療服務新開展項目審覈,促進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

3.加強精細化管理。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學數據循證的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凝練支撐高質量醫療發展的醫院文化,建設全鏈條信息管理、監測評估系統。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績效管理、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制度,三級公立醫院設置總會計師崗位。規範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優化醫院輔助型服務流程,促進醫療資源有效使用。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衛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各縣(區)要堅持黨政主導,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細化任務清單,完善配套政策。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民政局要加強統籌指導,落實行業管理責任,市直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定期向市衛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彙報工作推進情況。各醫療機構要履行主體責任,制定年度任務清單,落實專班推進。

(二)落實投入責任。按規定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市、縣(區)財政要切實加大對公立醫院投入,年度預算安排資金用於專科能力提升、高層級人才引培。其中涉及中醫藥類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專科建設、人才引培等項目補助資金從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三)強化考覈評估。建立差異化、個性化的考覈評價體系,建立動態監測評價機制。市衛生健康工作領導小組分年度下達目標任務,市直相關部門建立動態監測評價機制,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公立醫院年度目標績效考覈的重要內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確保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6

爲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xx〕18號)要求,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強化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和公益屬性,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以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爲重點,加強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不斷向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目標邁進,推動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到20__年,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爲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陝西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打造醫學高峯高地。實施“秦躍計劃”,支持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積極落實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爭創呼吸、心血管、癌症、精神等專業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取創建1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選擇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作用、綜合優勢突出的高水平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提高各地醫療衛生服務綜合承載能力,更好滿足省域內羣衆醫療服務需求,減少患者的跨區域流動。(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織密城市醫療服務網絡。發揮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的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作用,與其他專科醫院、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共同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爲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推進以全科醫生爲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醫養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到20__年底前,各市(區)城區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參與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到20__年底前,城市醫療集團和網格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養結合服務覆蓋所有市(區)城區。(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築牢縣域醫療服務基礎。以縣域就診率90%以上、基層就診率65%以上爲目標,加快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推動基礎強、技術精、服務好的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到20__年,全省80%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院納入三級醫院管理。全面推進以縣級醫院爲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強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統籌管理。將部分業務能力強的中心衛生院打造成縣域內醫療副中心,逐步對建在鄉村醫生自己家中或租賃其他村民房屋的村衛生室進行公有化產權建設。到20xx年6月底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覆蓋50%縣區,到20__年底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網格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所有縣(市、區)。(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臨牀專科建設。針對嚴重影響全省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薄弱專科及短缺專業,提升重症、心腦血管、呼吸(含塵肺)、消化、兒科、麻醉、老年醫學科等臨牀專科能力,紮實推動省、市、縣臨牀重點專科項目建設,建成省重點專科聯盟。20xx年6月底前實現縣級綜合醫院胸痛、卒中、創傷中心全覆蓋。加強鍼灸、骨傷、肛腸、康復等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建設10個省級以上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50個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優勢(特色)專科。完善全省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強化醫療質量核心制度落實,有效提升診療規範化、標準化水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醫學技術模式創新。建設國家級和省級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圍繞重大疾病防控、重點人羣健康保障、突發公共衛生應急等重點領域,加強應用基礎、臨牀和轉化研究。聚焦城鄉居民多發病、常見病,以慢性病、地方病、塵肺病、青少年近視防控等爲重點開展科學研究和適宜技術推廣。強化國家中醫藥臨牀研究基地、重點中醫藥科研院所及各級中醫藥重點研究室等科研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開展中醫優勢病種臨牀療效提升、運動康復技術應用推廣和“秦藥”開發應用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對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省衛生健康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加快推廣多學科診療、日間手術、無痛診療、責任制整體護理和運動促進健康等模式,積極推動無陪護病房試點。完善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在全省分片區建設省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伍,提升急救效率與能力。推廣中醫綜合診療模式,建設10箇中西醫結合示範基地,推動腦梗死、慢性腎衰等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試點。強化醫療機構藥事服務管理,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推進公立醫院總藥師制度落實落細。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推動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爲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爲中心轉變。(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強化公共衛生職能。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建設省公共衛生中心(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5個省級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支持寶雞、銅川、渭南、榆林、商洛市新建5個市級傳染病專科醫院(或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4個市級傳染病醫院,保證每個市(區)都有1所達標的傳染病醫院。縣域內依託1家縣級醫院,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加強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設置,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保障羣衆就醫安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做實做細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全面提升公立醫院疫情監測預警和應對處置能力。(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強化人才和信息化支撐作用。實施衛生健康人才培育計劃,“十四五”期間,引進培養200名左右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中西醫人才,培養1000名左右學科帶頭人、3500名左右中青年技術骨幹、10000名左右基層實用緊缺人才。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推動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在遠程醫療等場景應用,構建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加強互聯網醫療服務規範管理,堅守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底線。依法開展對藥品網絡銷售環節的`監督檢查,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投入責任。

各級政府要落實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緊急救治、救災、援外、支農、支邊和城鄉醫院對口支援等公共服務經費。落實對中醫醫院(民族醫院)、傳染病院、婦產醫院、兒童醫院以及康復醫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縣級政府繼續按照編制數量將縣級綜合醫院人員基本工資70%以上和縣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基本工資100%納入財政預算。對承擔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醫院,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公立醫院新債源頭控制管理,健全完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項目及債務審批機制,杜絕違規舉債。審計機關依法對公立醫院管理使用財政資金等情況進行審計監督。(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合理制定並落實全省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出臺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的具體政策。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合同管理,激勵人才脫穎而出。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省委編辦、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定向招聘政策。繼續實行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政策。“十四五”期間,每年下達招聘計劃20__名,其中不少於30%用於鄉鎮衛生院;到20__年,爭取爲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招聘10000名醫學專業人才。(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改革薪酬分配製度。持續抓好“兩個允許”政策落實,合理確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水平,原則上控制在同級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平均水平的3倍以內。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60%以上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推動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和公立醫院投入政策,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公立醫院在覈定的薪酬總量內進行自主分配。允許醫院自主設立薪酬項目,鼓勵對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薪酬水平原則上不得超過本院職工平均薪酬水平的5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健全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進一步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着力推進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強化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康復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培育複合型護理人才。推動中醫藥師承教育規範化、終身化和制度化,建設3-5個省級名醫傳承中心,實施多層級師帶徒項目,促進中醫診療經驗與中藥傳統技藝傳承發展。完善醫務人員職稱評價標準,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突出實踐能力業績導向,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紮根防病治病一線。(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靈敏有度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對醫療機構相關指標進行綜合量化評估,對符合調價條件的及時穩妥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做好新增、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工作,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優化公立醫院收入結構,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和檢驗價格,提高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在醫療收入中的佔比。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積極穩妥開展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爲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適時總結西安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韓城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分值付費(DIP)試點工作經驗,並在全省範圍內逐步推廣。到20__年,按DRG或DIP付費的醫保基金佔全部符合條件的住院醫保基金支出的比例達到70%。探索對緊密型醫療聯合體總額付費政策,加強監督考覈,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引導醫療聯合體更加註重疾病預防、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充分發揮國家、省級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槓桿作用,激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完善醫保報銷政策,促進患者有序流動,加快形成分級診療格局。(省醫保局、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高醫院運營管理水平。

1.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提高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核心業務及人、財、物供給效率,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運營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中的量化治療、藥品和耗材使用標準,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提高效率、節約費用,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全省三級公立醫院於20xx年6月底前,二級公立醫院於20xx年底前,制定完成醫院加強運營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科學制定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運用預算手段開展醫院內部各類經濟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覈等管理活動,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公開醫院預決算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級公立醫院應設置總會計師崗位,其他有條件的醫院結合實際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建設。(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覆蓋醫院經濟和業務活動全範圍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突出規範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約機制,建立與本單位管理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的內部控制體系,規範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辦事、推進廉政建設、保障事業發展。加強成本關鍵環節管控,逐步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全面開展績效考覈,強化結果應用,將考覈結果作爲公立醫院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立項、財政投入、經費覈撥、績效工資總量覈定、醫保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同時與醫院評審評價、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及各項評優評先工作掛鉤。建立健全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考覈制度,加強績效監測評價分析。(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醫院文化建設。

1.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創建5個國家級、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辦好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建成陝西中醫藥博物館,打造陝西中醫藥文化品牌。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持續開展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評選表彰宣傳活動,增強醫務人員使命感、歸屬感和榮譽感。(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患者需求導向。以提升羣衆就醫體驗爲核心,着力解決羣衆看病“急難愁盼”問題。利用“互聯網+”實現精準預約解決患者掛號難、就診時間短的問題。建立“一站式”預約服務中心,緩解就診反覆排隊、等候時間長的問題。成立“服務中心”及時應答患者問題諮詢及意見反饋。合理增加車位,解決患者就醫“停車難”問題。鼓勵醫療機構引進第三方平臺投入鋪設取餐櫃,達到用梯高峯時段“錯峯分流”解決患者就醫“乘梯難”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促進患者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實行“一碼通用”解決就診卡卡內金額沉積問題。配備多種溫馨設施,優化羣衆就醫環境。優化老年人就醫流程,提供多項助老舉措,進一步便利老年人就醫。(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建立健全醫療安全管理相關體制機制,加強醫院安全防範,強化安保隊伍建設,完善必要安檢設施。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推動成立省級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司法廳、省公安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1.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進一步健全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建工作的內容和要求,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各環節。(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省委組織部、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覈、薪酬分配、評獎評優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黨員和業務骨幹“雙培養”機制。(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衛生健康、教育、國有資產監管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省委組織部、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織實施

(一)落實責任分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落實領導和保障責任。省醫改領導小組祕書處牽頭抓總,建立任務推進臺賬,定期通報督導工作進展。

(二)強化監測評價。建立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公立醫院績效考覈等有機結合。各地按照屬地原則對行政區域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

(三)總結推廣經驗。各地各部門要加強調研指導,充分挖掘、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做好宣傳引導,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7

爲切實做好20__年度區管公立衛生機構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__〕18號)《20__年度貴州省省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實施方案》及《20__年度銅仁市市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實施方案》精神,以及《銅仁市萬山區年度綜合考覈實施辦法(試行)》《銅仁市萬山區年度考覈工作規定(試行)》的有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抓“四化”,充分發揮績效考覈“風向標”和“指揮棒”的引領作用,引導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激勵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爭先創優、增比進位,奮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爲人民提供更加優質、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

二、組織領導

在銅仁市萬山區考覈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成立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公立衛生機構考覈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區管公立衛生機構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的組織實施。公立衛生機構考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衛生健康局。

領導小組職責主要是在區考覈委統籌部署和區考覈辦具體安排,全面負責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區人民醫院、各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的組織實施,制定考覈方案、指標,開展季度監測評分、半年評價評分、年終考覈評分及提出考覈等次建議等。

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要指定專門部門和專職人員負責本單位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工作,細化分解考覈指標,壓實考覈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配合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考覈辦做好考覈工作。

三、考覈對象

銅仁市萬山區人民醫院(銅仁市萬山區中醫院),各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考覈內容

詳見附件1、2。

五、考覈程序

考覈工作分確定指標、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和年終考覈四個階段進行。

(一)確定指標。參照《20__年度貴州省省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指標》及《20__年銅仁市市級公立醫院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指標》,結合銅仁市萬山區工作實際以及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職能職責,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和年度重點任務分解,分類制定可量化、差異化的考覈指標。經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審覈同意,報區考覈辦彙總審覈,按程序報區考覈工作委員會同意後印發實施。

(二)季度監測。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動運用信息化手段,分別提取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第一、三季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指標推進情況,形成季度監測報告和得分,經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審覈同意後,報區考覈辦。

(三)半年評估。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對照考覈指標逐項開展自查,於7月10日前將自查工作報告報公立衛生機構考覈領導小組辦公室評價評分。評分結果經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審覈同意後,報區考覈辦。

(四)年終考覈。按照區考覈辦統一安排,由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人員,通過總結述職、民主測評、個別談話、現場覈實等方法,對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開展年終考覈,並結合季度監測情況、半年評估情況,開展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20__年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並根據考覈得分及提出等次建議。

六、計分方式

促進高質量發展年度績效考覈滿分爲100分,由季度監測、半年評估和年終考覈得分和加減分項組成。

年度績效考覈得分=第一、三季度監測平均分×5%+半年評估得分×5%+年終考覈得分×90%+加減分。

七、等次建議

依據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年度考覈得分,分“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其中,考覈等次按以下得分段予以建議:等次“好”的考覈得分爲90分以上(含90分),等次“較好”考覈得分爲90分以下—80分(含80分),等次“一般”考覈得分爲80分以下—70分(含70分),等次“差”考覈得分爲70分以下。同時,政治素質考覈和黨建工作成效考覈均需達到“好”等次,方可建議評爲“好”等次(政治素質考覈和黨建工作成效考覈具體由區委組織部牽頭開展)。

考覈年度內,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含中辦、國辦)以及省委、省政府(含省委辦、省政府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國家、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表彰(有正式文號)的,以及區級及以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表揚(有表揚、肯定的相關表達)的,根據表彰層級分別給予加分。

考覈年度內,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含中辦、國辦)以及省委、省政府(含省委辦、省政府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國家、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通報批評(有正式文號)的;以及區級及以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籤批批評(有批評、責令整改等相關表達)的,根據通報批評層級分別扣分。

考覈年度內,發生院內聚集性疫情、重特大醫療事故、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重大輿情事件等任意一項情況的(有相關主管部門正式通報文件),直接建議評爲“差”等次。

八、結果運用

各被考覈對象年度績效考覈得分及等次建議,由區管公立衛生機構綜合考覈領導小組提出,送區考覈辦審覈,作爲年度綜合考覈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醫院黨政主要負責人年薪、醫院工資總量掛鉤,績效資金參照區直單位標準按原方式、原渠道解決;同時,作爲區衛生健康局對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評先評優、項目申報、資金分配等的`重要參考依據。

九、其他事項

(一)強化思想認識。推進區管公立衛生機構高質量發展,是滿足新時代人民羣衆健康需要的根本要求,是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保障。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推動公立衛生機構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着力在公立衛生機構內涵建設上下功夫,以促進高質量發展績效考覈推動改革發展,全面推進區管公立衛生機構高質量、可持續和健康發展。

(二)強化信息支撐。區衛生健康局加強與市衛生健康局對接,積極配合建立適用於全區公立衛生機構績效考覈的信息系統,利用“互聯網+考覈”的方式,採集客觀考覈數據。各區管公立衛生機構要加強以電子病歷爲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強臨牀數據標準化、規範化管理,保證考覈數據的客觀真實。

(三)強化經驗總結。公立衛生機構績效考覈辦要及時總結考覈經驗,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完善考覈指標體系;要堅持科學考覈,注重方式方法,力爭最大限度減少因考覈給區管公立衛生機構帶來的負擔。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8

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__〕18號)精神,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健康四川建設。

(二)發展目標。力爭通過5年努力,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積極爭取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探索開展省級試點,建成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的現代醫院,力爭病例組合指數(CMI)值分別達到2、1.5左右,微創手術佔比分別達到30%、25%左右,四級手術佔比分別達到60%、40%左右,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佔醫療收入比例;縣醫院100%達到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力爭80%達到推薦標準;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均排名全國前列。

二、重點任務

(三)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1.全力打造國內一流高水平醫院。推進委省共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落實,加快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西南)醫療中心建設。依託中央在川和省內高水平醫院,爭創綜合類、高原病等國家醫學中心和傳染病、呼吸、創傷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老年疾病、口腔疾病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建設,爭取更多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和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在川落地。〔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緊緊圍繞省域內羣衆急需、醫療資源短缺、異地就醫突出的專科醫療需求,依託現有醫療資源規劃建設省級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着力解決患者跨區域就醫問題。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大型公立醫院適度建設發展“一院多區”。建設省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和省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堅持網格化規範管理,發揮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作用,與其他傳染病等專科醫院、護理院、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共同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爲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集團內開展多層次醫療協作,構建責、權、利明晰的區域協同模式。城區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建設城市醫療集團率達100%。推進以全科醫生爲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按照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原則,積極發展以縣級醫院爲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對實現了“五統一”的醫共體實行“一個總額付費、結餘留用、超支不補”醫保支付管理改革。加強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做實公共衛生服務。加強縣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統籌管理和技術指導,提高縣域就診率。加快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支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加快鄉村衛生資源整合聚集和服務模式創新,依託中心鎮和特色鎮衛生院規劃建設400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使其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與縣級醫院形成協同發展格局。〔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公立醫院醫療能力建設。

5.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依託高水平綜合性醫療機構,爭創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加快推進“1+6”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設。建立省級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檢測與研究檢測平臺和實驗基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比例達100%。健全中醫藥全程介入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運行機制,爭創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發揮軍隊醫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國家生物安全防禦中的作用。持續加強院感防控,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應急廳、科技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動臨牀重點專科羣建設。加強腫瘤、呼吸、消化、心血管、婦產等臨牀重點專科建設,力爭建設國家、省、市(縣)臨牀重點專科70個、300個、500個。持續提升醫療質量,三級公立醫院50%出院患者、二級公立醫院70%出院患者按照臨牀路徑管理。加大對中醫醫院支持力度,遴選建設一批省級中醫優勢重點專科。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強相關學科建設。〔省衛生健康委、財政廳、教育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四川省“十四五”生命健康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生命健康領域天府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圍繞重大疾病防控、重點人羣健康保障、突發公共衛生應急等重點領域,加強應用基礎、臨牀轉化研究,推動原創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產出。推進新冠肺炎等傳染病防控科技攻關。推進公立醫院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推動四川省中醫藥研發風險分擔基金落地見效。建設省中醫藥轉化醫學中心,制定一批中醫特色診療方案,轉化形成一批中醫藥先進裝備、中藥新藥。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高羣衆就醫滿意度。

8.突出患者需求導向。傳承“大愛成就大醫”的醫者仁心,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爲羣衆提供安全可靠、費用合適、方便可及、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60%二級公立醫院和90%三級公立醫院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30%二級公立醫院和50%三級公立醫院提供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40%二級公立醫院和70%三級公立醫院推行診間(牀旁)結算。推行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同級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力爭建成300家以上互聯網醫院,推進“網上問診、電子處方、在線結算、送藥到家”閉環服務。實施“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行動,8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建成老年友善醫院。加強臨牀藥學服務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強化患者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創新醫療服務模式。鼓勵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爲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三級公立醫院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的比例達20%。發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開展上門護理、居家護理等延續護理服務。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提供精準用藥服務。完善院前醫療急救網絡,有效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健全公共衛生醫師制度。推廣中醫綜合診療、多專業一體化診療、全鏈條服務模式,實施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試點。〔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強醫療信息化建設。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融合應用。力爭建立覆蓋所有縣(市、區)的“5G+醫療健康”遠程應用體系,60%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三星及以上智慧醫院、20%二級公立醫療機構建成二星及以上智慧醫院。推動手術機器人等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推動公立醫院處方、藥品追溯、醫保結算、工傷醫療康復費用結算、醫療服務監管等信息互聯互通。〔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大數據中心、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厚植優秀特色文化。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醫院院訓、願景、使命,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引導醫務人員形成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視患者如親人”的醫者擔當,傳播正能量,努力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省衛生健康委、省委宣傳部、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

12.優化運營管理模式。整合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加強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健全運營數據的統計、分析、評價、監控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邁向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智能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迴歸功能定位,提高效率、節約費用,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以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目標爲依據,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運用預算手段開展醫院內部各類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覈等管理活動,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強化預算約束,原則上預算一經批覆不得調整。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省衛生健康委、財政廳、審計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以規範經濟活動和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活動有序開展爲主線,以內部控制量化評價爲導向,以信息化爲支撐,健全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約機制,建立與本行業、本單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省衛生健康委、審計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開展科學績效評價。突出公益性導向,紮實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優化完善績效考覈指標體系,充分運用績效考覈結果。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覈辦法,以聘用合同爲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爲重點,將考覈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完善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覈制度,強化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共享,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省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激發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活力。

16.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合理確定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待遇。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置崗位,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以健全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爲重點,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爲核心,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省委編辦、省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覈兌現。在覈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公立醫院內部分配應兼顧不同科室之間的平衡,向關鍵緊缺崗位、高風險和高強度崗位,高層次人才、業務骨幹等傾斜。健全公立醫院負責人薪酬激勵機制,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薪酬水平應與其他負責人、本單位職工薪酬水平保持合理關係。鼓勵對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完善醫務人員培養評價制度。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省級中醫藥師承教育教學基地建設和省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高校附屬醫院制定符合醫學人才培養規律的教學建設規劃,着力推進醫學生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設置醫工、醫理、醫文交叉學科,加快培養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精神、急診、康復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堅持分層分類評價,進一步細化以品德能力業績貢獻爲導向的職稱評價標準,推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省衛生健康委、教育廳、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醫療機構充分參與、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調控醫療服務價格總體水平。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科學確立啓動條件、調價空間、調整方法,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啓動條件的要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支持公立醫院優化收入結構。逐步統一全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規範。建立醫療服務價格監測制度,定期監測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及改革運行情況等,作爲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的基礎。優化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准入制度,常態化開展新增醫療服務項目立項評審。〔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0.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力推進攀枝花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和瀘州、德陽、南充市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DIP)付費國家試點,落實推廣DRG結合點數法付費改革工作,統籌推進全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建立適合我省實際的醫保支付體系。加強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管理,逐步實行統籌區域內醫保基金總額控制。規範醫保協議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履行合同約定採購量,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探索將中醫優勢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範圍,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將符合基本醫療保障政策規定的中醫診療項目、中藥飲片和民族藥品納入門診統籌支付範圍,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1.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通過改善值班條件、落實休假制度、假期子女託管、爭取人才公寓等方式,建立關心關愛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和職工關愛幫扶機制。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加強醫院安全防範,強化安保隊伍建設,1000張及以上牀位大型公立醫院安防系統建設達標率達100%。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爲。〔省委組織部、省委政法委、省衛生健康委、司法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2.全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包括醫院院級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對醫院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支持院長依法依規獨立負責行使職權。健全黨委會會議(或常委會會議)、院長辦公會議(或院務會議)等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設置形式、地位作用、職責權限和黨務工作機構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等內容要求。明確黨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和現代醫院管理各環節。〔省委組織部、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堅持政治強、促改革、懂業務、善管理、敢擔當、作風正的標準,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允許實行院長聘任制。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實施辦法。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嚴格執行醫療衛生人員定期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制度。完善以醫德、能力、業績爲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省委組織部、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持續加強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加強基礎工作,完善基本制度,提升基本能力,落實基本保障。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業務發展、人才引進、薪酬分配、職稱職級晉升、評先評優、設備配置等重大問題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實施醫院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和高知識羣體發展黨員計劃,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和開展黨員志願服務等形式,引導黨員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省委組織部、省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5.全面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衛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教育、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認真落實醫院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其他成員“一崗雙責”。強化黨建工作保障,健全黨務工作機構,配強黨務工作力量,落實保障激勵措施,推動黨務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探索建立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評價考覈機制。全面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覈,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和巡視巡察工作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省委組織部、省衛生健康委、教育廳、省國資委、省中醫藥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十)加大投入保障。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

(十一)強化科學評價。各地要分級分類制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不搞一刀切”。強化評價結果合理應用,與公立醫院績效考覈、公立醫院評先評優、重大項目安排等掛鉤。

(十二)廣泛宣傳引導。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社交平臺,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加強調研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先進典型,營造良好氛圍。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19

爲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__〕18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__〕13號)等文件精神,切實推動我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高舉公立醫院公益性旗幟,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爲引領,以學科、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爲支撐,以醫療質量、醫療服務、醫學教育、臨牀科研、醫院管理提升爲重點,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指數爲標尺,促進全市公立醫院綜合能力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十四五”期間,深入推進“三明醫改”經驗在荊門落實落地,全面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全力打造“荊門模式”;創建一批全省乃至全國高水平的優勢學科,建成一個在全省有影響力的臨牀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培養引進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建成一批不同層次的高水平數智化公立醫院,形成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區域專科醫療中心、區域中醫藥健康服務中心爲骨幹,其他高水平市、縣級公立醫院爲支點的公立醫院網絡,推動全市公立醫院整體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爲建設健康荊門提供有力支撐。

“十四五”期間,市縣兩級公立醫院共謀劃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項目73個,其中市級42個、縣級打包項目31個,計劃總投資42.82億元。建立全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項目庫,分批分年度組織實施。

三、主要任務

(一)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1.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市級層面,堅持高水平綜合性或專科醫療服務定位,重點推進市傳染病醫院、市一醫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市二醫院精神衛生康復中心、市中醫醫院中醫保健康復大樓、市婦幼保健院婦兒健康大樓等擴容項目建設;力爭2—3年內,建成市傳染病醫院公共衛生臨牀中心、市一醫院綜合醫療中心、市二醫院專科專病特色醫療中心、市中醫醫院中醫醫療和康復中心、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中心等“五大中心”。縣級層面,重點推進京山市人民醫院整體遷建並新建傳染病大樓,以及沙洋縣人民醫院傳染病大樓、東寶區婦幼保健院大樓、掇刀人民醫院門診醫技綜合大樓等擴容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市縣共建”,幫助縣級醫院建設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症監護等臨牀服務“五大中心”;鞏固鍾祥市人民醫院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創建成果,推進京山市人民醫院和沙洋縣人民醫院創建三甲綜合醫院。

2.推進緊密型醫聯體(醫共體)提質增效。建立健全醫聯體(醫共體)綜合管理辦公室、資源調配部、質量控制部、公共衛生部、信息化建設部、財務部等“一辦多部”職能管理部門,在持續深化“人財物”緊密運行機制建設基礎上,圍繞急診急救、慢病管理,構建整合型一體化服務體系。在急診急救方面,以龍頭醫院爲主導,着力建設市縣兩級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五大中心”,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規範化救治單元(站),形成全鏈條無縫對接急診急救網。在慢病管理方面,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爲主導,以慢病管理及“323”攻堅行動爲載體,建立健全各類高質量慢病管理中心,由龍頭醫院統籌專科醫師、全科醫生、全科護士、公衛醫師、鄉村醫生等醫療人才資源,實行按病種分類簽約服務和管理,每個專科醫生包聯多家慢病管理中心、若干個村衛生室,建立“1 N X”的防、篩、管、治、研一體化服務體系。支持市中醫聯盟、市婦幼保健聯盟建設發展。

3.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構建以市傳染病醫院爲基地、公立醫院傳染病區爲樞紐、發熱門診爲網點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構建“市區一體、市縣協同、部門聯動”的緊急醫療救援體系,中心城區打造“10分鐘急救圈”,縣(市)打造“30分鐘急救圈”。依託市中醫醫院建設中醫疫病防治基地,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獨特作用。

(二)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4.建立健全財政保障長效機制。堅持公益性主導,加大財政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以及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和公共服務等投入保障。逐年提高財政對公立醫院人頭經費的補助標準。

5.深入推進人事編制制度改革。推行公立醫院人員總量管理、動態調整,在覈定的總量內,逐步將行政後勤人員佔比減少至15%—10%。允許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創新設立特設崗位,建立人員競爭上崗、擇優上崗、優勝劣汰、崗變薪變等機制。用足用好編制資源,按照“保基本醫療、保公共衛生、保學科引領”原則,通過省級考務平臺統一公開招聘,或通過專項招聘、人才引進等形式將引進培養的人才納入編制管理。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統籌編制內外人員待遇。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

6.深入推進績效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的“兩個允許”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佔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支持公立醫院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鼓勵對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改革完善公立醫院內部績效分配製度,建立以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P(病種分值)、CMI(病例組合指數)、RW(DRG與DIP權重)、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滿意度等爲關鍵指標的績效評價體系,建立落實工分制、信息化、公開化的績效考覈機制,全面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7.深入推進人才培養評價機制改革。編制、財政、人社、教育等部門積極支持高端醫學衛生人才引進,在其就醫、子女上學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在市衛健委設立醫學衛生人才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給予一定數量的引導資金支持,市直公立醫院引進培養碩士、博士等高層次領軍人才的費用從醫學衛生人才專項資金中列支。做好三級甲等醫院高級職稱自主評審工作,按國家、省統一部署適時擴面。完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評價標準,進一步改進評價方式,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落實服務基層制度,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向基層一線流動。

8.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啓動基本醫保DIP付費,確保20__年1月起正式運行,20__年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按DIP付費實現全覆蓋,按DIP付費的住院費用比例達到70%。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DIP付費方式,合理確定付費標準。完善居民醫保普通門診統籌運行機制,全面推行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進一步拉開市、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醫保支付比例差距,引導羣衆選擇性就醫。及時跟進落實國家、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

9.深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定期開展調價評估,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逐步提高醫療服務收入比重。加強醫療服務價格分類管理,對普遍開展的通用項目,管住管好價格基準;對技術難度大的複雜項目,尊重醫院和醫生的專業性意見建議。簡化新增價格項目申報流程,促進醫療技術創新發展和臨牀應用。

(三)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10.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立完善省衛生健康委、市人民政府“省市共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機制,3—5年內,建成以市一醫院爲主體的骨科、兒科、重症、呼吸專科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以市二醫院爲主體的腫瘤、精神、傳染病、心血管專科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11.打造專科專病協同錯位發展“荊門樣板”。市級層面,市一醫院、市二醫院重點發展急診急救、重症醫學、生殖醫學、腫瘤、精神等專科專病;市中醫醫院重點發展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市婦幼保健院重點發展婦幼保健、婦科、產科、兒科等專科專病;依託市級醫院建立全市專科專病標準化診療體系,“五化”(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微創機器人化、影像介入化、診斷分子化)引領學科建設,發展影像AI診斷、手術機器人、3D打印等專科專病核心技術,以專科專病建設帶動學科進步。縣級層面,通過市級醫院專科專病“品牌、技術、管理”平移,形成市、縣專科專病聯盟,推動同質化發展。到20__年,建成1個省級疑難危重症診療中心,再創建3—4個國家級重點專科、60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40個縣級醫院省級臨牀重點專科和100個基層特色專科。

12.打造多學科融合優勢學科集羣。按照“共建共享、效率優先”原則,依託市級三甲醫院構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腫瘤防治中心、精神康復中心、婦產生殖醫學中心、傳染病防治中心、心腦血管防治中心、運動損傷和康復醫學中心等多學科集羣,與其他市、縣級公立醫院建成專科協作關係,形成佈局合理、技術較高、特色鮮明的學科集羣發展新局面。支持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建成國家級胸痛中心示範單位、國家級卒中中心示範單位、國家級創傷救治中心。

13.打造一體化綜合診療服務品牌。堅持以病人爲中心,持續優化診療流程,打破學科、專業、學組之間的條塊分割,推廣MDT(多學科診療)、無痛診療、整體護理、快速康復、“一站式專病診療”“日間手術”“互動式”慢病管理等新型服務模式。建設以市級醫院爲引領、縣級醫院爲支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爲基礎的學科協同發展模式,縣級醫院聚焦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向上對接市級醫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向下輻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打造基層示範性健康管理中心、康復中心、護理中心,發展基層臨牀藥學服務,樹立基層中醫藥特色服務品牌,整體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級。

14.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服務標杆。支持市中醫醫院建成國家三甲示範中醫醫院和全省有影響力的中醫臨牀研究基地、“醫養結合”中醫藥保健服務中心。支持市縣級兩級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診科建設,推動提升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深度實施名師、名醫、知名中醫工作室“三名”工程,推進中醫藥服務傳承創新。大力推廣中西醫綜合、多專業一體化診療等模式,依託市中醫醫院、鍾祥市中醫院建設省級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研究中心。到20__年,市縣兩級中醫醫院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分別達到3個、30個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現零的突破,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科技成果均達到20項以上,培養或引進10名以上省級中醫名師、30名以上優秀中青年中醫學科帶頭人,建設30個以上知名中醫工作室,培養30名以上知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人。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面設置中醫科和中藥房,10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有規範化國醫堂,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80%的村衛生室能提供10種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

15.打造高質量發展人才梯隊。深入實施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萬名校友資智回荊、急需緊缺人才崗位特聘、招碩引博和大學生引進“五大工程”。堅持“醫教協同、外引內培並重”,建成3個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強化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教育,創新現代師承教育模式,加強多學科協同特色人才培養。以學科專業化佈局爲導向,構建“分類評價、多維考覈、分層支持、逐級提升”的人才隊伍建設體系。到20__年,力爭培養或引進緊缺急需領軍人才10名以上、高層次專業人才和學科帶頭人30人左右,培養科研骨幹35名以上、實用骨幹210名以上,每年引進博士碩士研究生50人左右,託舉有望衝擊國家級、省級人才項目的實用型、科研型和管理型人才。

16.打造臨牀科研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聚焦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科技前沿領域,集聚市級三甲醫院優勢資源,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強複合型創新團隊建設,用2-3年時間,建成在全省有影響力的臨牀科研與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打造集臨牀研究型診療平臺、產業導向型科技平臺、數據密集型支撐平臺爲一體的“宜荊荊”轉化醫學中心及研究院,搭建科研患者AI篩選系統、抗腫瘤藥物評價系統等信息系統,實現研究數據採集和稽查等全流程自動化。到20__年,力爭爭取國家級科研項目6個以上,省級科研項目立項50個以上,年均立項科研經費不低於400萬元,轉化科研成果10個以上。

17.打造“三位一體”數智融合現代醫院。大力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到20__年,所有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全部達到6級水平,二級公立醫院達到5級水平。做實預約掛號、掃碼就醫、報告查詢、健康教育、互聯網醫院等線上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打造掌上醫療健康服務圈,預約診療比例逐步達到年門診人次的70%以上。改造升級市縣兩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全市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引入5G技術開展全市醫療機構檢驗檢查互認、分級診療和遠程醫療服務。推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藉助智能化診療支持設備和技術提升服務效率。建立貫穿各診療環節的綜合運營管理系統以及醫療廢棄物管理系統、智能被服管理系統、智能設備監控系統、智能能源管控系統等醫院“智慧管家”。

(四)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18.改革完善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體系。建立整合型醫院運營管理監測決策支持系統,實現數字化驅動醫院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基於大數據、雲平臺,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不同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時間消耗標準、費用消耗標準、藥品消耗標準和耗材消耗標準等,對每醫生CMI、成本產出、時間消耗等指標進行監測評價和績效考覈。

19.加強全面預算和內部控制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實施預算績效評價,將評價結果、項目執行進度與預算安排掛鉤。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加強全流程成本控制,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着力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羣衆看病負擔。推廣後勤一站式服務,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全市三級公立醫院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全省中位值以下。

20.加強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評價。落實公立醫院內部人事管理、中層幹部聘任、人員招聘和引進、內部績效考覈與分配等經營管理自主權。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覈辦法,完善醫聯體績效考覈制度,強化考覈結果應用。

(五)塑造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21.推進優秀醫院文化塑造行動。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院訓、願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

22.推進偉大抗疫精神弘揚行動。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

23.推進清廉醫院和精神文明建設行動。推動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規則、清廉紀律、清廉文化融入醫院建設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牀診療技術規範,爲人民羣衆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24.推進關心關愛醫務人員行動。建立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長效機制,堅決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建立醫務人員職業榮譽制度,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25.推進和諧醫患關係建設行動。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完善患者投訴處理機制,暢通醫患溝通渠道,構建和諧診療和執業環境。

(六)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26.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制定完善公立醫院章程,以章程爲統領,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着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

27.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和院長,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制定實施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實施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四、組織實施及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衛生健康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組長,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荊門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研究重大政策、解決重大問題、部署重大工程。領導小組在市衛健委下設辦公室,市衛健委主要負責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在衛健系統層面成立荊門市醫院協會,爲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搭建交流平臺。

(二)凝聚建設合力。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職能,制定重點任務清單,明確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督促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各地、各相關部門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制定完善相應的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紮實組織實施。

(三)強化政策支撐。各相關部門結合職能職責,圍繞組織保障、財政保障、人事編制、績效薪酬、藥品供應、價格機制、醫保支付等重點領域,積極對接國家、省相關政策,研究制定促進荊門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系統、整體、協同推進改革任務落實。

(四)落實資金保障。建立由各級政府主導,財政部門統籌的資金籌措機制,落實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專項資金,加快項目預算執行進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專款專用。

(五)確保項目安全。各地、各單位依法依規建立責任明晰、安全可控、能力完備、協同高效的項目安全保障體系,將項目安全與項目建設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確保各建設項目管理規範、流程完善、萬無一失。

(六)嚴格績效考覈。建立準確反映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水平的統計和評價指標體系,對本實施方案執行情況進行常態化監測評估、跟蹤分析、動態調整。加強對重點任務完成情況、主要預期性指標完成情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情況等內容的動態考覈,定期通報進展。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20

一、主要目標

(一)持續強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註重人才技術要素,覆蓋全體居民、體系完整、功能互補、整體協同、高效智治、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建成。

(二)“醫學高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公立醫院績效考覈整體成績穩居浙江省前列。

(三)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加強,衛生健康數字化全面轉型升級,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四)人均健康期望壽命持續提高,爲我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堅強的健康保障。

二、六大重點工作

(一)推進醫療資源擴容提質。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到20__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牀位數達到6.6張,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4.4人。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佈局。到20__年各區(縣、市)轄區內至少有1家公立醫院達到三級綜合醫院水平,力爭5年內有1家市級綜合醫院進入全省前5名。持續推進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市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覆蓋所有區(縣、市),縣級優質醫療資源統籌覆蓋所有鄉鎮(街道)。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持續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持續增強“一老一小”健康服務能力。

(二)加快推進“醫學高峯”建設。依託市第一醫院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進重點學科建設,建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重點學科,構建市域有高峯、縣域有高地的'協調發展格局。加強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寧波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加強醫療服務模式,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持續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強化“互聯網+護理”服務,大力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加快醫學高端人才引育,實施醫療衛生高端團隊重大攻堅項目,實現我市高水平醫療服務重點突破。

(三)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人事薪酬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兩個允許”要求。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抓實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四)優化內部運行機制。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優化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覈辦法,持續開展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年活動。發揮數字化支撐作用,大力推動衛生健康多跨場景應用建設,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醫學人工智能等新業態,探索建設城市級醫學人工智能平臺。

(五)完善醫防協同體系。強化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打造標準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突發公共衛生時間監測預警、疫情報告網絡體系,提升應急響應水平。加快防控救治能力體系建設。健全醫院感染防控體系,加快市縣兩級後備醫院、方艙醫院建設,規範基層醫療機構發熱診室哨點建設。加強全市化學災害醫學應急救援網絡和救援隊伍建設。

(六)提升公立醫院治理能力。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縱深推進清廉醫院健身,每年動態培養5家清廉醫院建設示範單位。關心關愛醫務人員,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完善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制度。

三、組織實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爲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統籌推進。

(二)加強投入保障。落實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做好綜合保障。

(三)建立評價體系。充分考慮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實際情況,科學晶振實施考覈評價。

(四)及時總結推廣。及時總結、提煉、推廣典型經驗,努力在“醫學高峯”建設、健康寧波建設、綜合醫改及探索老年友好、生育友好社會構建等方面先行先試。

四、解讀單位

牽頭解讀機構:寧波市衛生健康委,聯繫電話。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21

爲推動我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辦發〔20__〕5號)、《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十四五”規劃(20__-20__年)的通知》(渝府發〔20__〕6號),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中西醫並重,以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夯實基層醫療網底爲目標,強化體系、技術、模式和管理創新,推動全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目標。到20__年,全區公立醫院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體系完整、佈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注重人才技術要素。公立醫院醫療水平、服務能力及運營效率明顯提升,打造“區域特色醫學高地”,爲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突發公共衛生風險、推進健康中國南岸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1.支持在區市級醫院發展。支持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建設傳染病、心血管、呼吸等專科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支持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建設職業病防治專業國家醫學中心。支持武警重慶市總隊醫院建成“部隊、駐地雙一流醫院”。支持重慶市東南醫院建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醫學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

2.做強區級公立醫院。到20__年,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五院”)基本建成以老年醫學研究爲特色、老年醫學相關學科統籌發展爲主線的研究型、智慧型、友善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南岸區人民醫院建成“總體佈局合理、醫療技術優良、醫療服務滿意”的具有一定競爭力和特色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南岸區中醫院建成中醫特色突出、專科優勢明顯、病種療效顯著的現代化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和南岸區中醫醫聯體龍頭醫院。南岸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建成二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完善中西醫臨牀協作機制,打造成南岸區中西醫結合示範醫院。南岸區婦幼保健院建成保健與臨牀相結合,爲婦女兒童提供防治一體連續性醫療服務的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

3.築牢基層醫療網底。到20__年,銅元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醫聯品牌、醫防示範”的美麗社區醫院。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以口腔、康復等爲特色的優質服務示範社區醫院。南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以老年服務爲特色的社區醫院。長生橋鎮衛生院建成服務能力達到二級醫療機構水平的“區縣域醫療次中心”。迎龍鎮衛生院建成以中醫康復、醫養等爲特色的乙級鎮衛生院。峽口鎮衛生院建成以醫養結合、精品家醫爲特色的乙級鎮衛生院。雞冠石鎮衛生院建成運營效率良好的羣衆滿意鎮衛生院。廣陽鎮衛生院建成以精神、康養等爲特色的甲級鎮衛生院。優化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一體化”管理。

4.組建醫聯體整合優勢資源。依託在區市級醫院、高等院校資源優勢助力高質量發展體系。支持市五院與知名大學建立非直屬附屬醫院關係,建設區域老年醫學中心。以市五院爲核心醫院牽頭組建“1+3+N”網格化區域醫聯體,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服務,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市五院的龍頭作用,以“醫通、人通、財通”爲主線,推廣“市五院—銅元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共體試點經驗,全面推開區域醫共體“三通”建設。支持區中醫院牽頭組建中醫類區域醫共體。區精神衛生中心牽頭建立精神衛生區域專科聯盟,提升基層精神衛生防治能力。加強區內二、三級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對口幫扶,嚴格落實幫扶效果考覈。力爭轄區居民區域內住院量佔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總診療量的比例逐年提升,三級公立醫院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次數比逐年下降。

5.全面完善醫療服務體系。20__年區中醫院、區精神衛生中心完成遷建,20__年市五院新院區建成投用,20__年區婦幼保健院完成改擴建、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完成遷建,推動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啓動南坪鎮衛生院新建、塗山鎮衛生院新建、雞冠石鎮衛生院遷建前期工作。探索以共建、租賃、收購等方式整合現有醫療資源,推動“一街一中心、一鎮一衛生院”落地。依託市五院建設區域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咯血中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支持區人民醫院建設基層胸痛中心、宮頸病變診療中心。到20__年,全區每千人口公立醫院牀位達到4.69張,其中:每千人口中醫醫院牀位數0.5張、每千人口康復牀位數0.26張、每千人口精神科牀位數0.5張。

(二)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

6.加強臨牀重點專科建設。以滿足疾病臨牀需求爲導向,加強區級公立醫院專科能力建設,力爭新建成重慶市區域專病臨牀診療中心3個、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8個、重慶市臨牀重點專科10個、重慶市醫療特色專科8個,南岸區臨牀重點專科7個。到20__年,爭取市五院冠心病、放射、檢驗建成重慶市區域專病臨牀診療中心;市五院神經內科、心內科、普外科建成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市東南醫院兒科、急診、產科、骨科、神經內科建成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市五院老年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骨科、泌尿外科、肝膽外科建成重慶市臨牀重點專科或重慶市區域醫學重點學科;市東南醫院普外科、區人民醫院骨科(運動醫學)建成重慶市臨牀重點專科;市五院普外科(肛腸疾病)、心臟介入治療專科建成重慶市醫療特色專科;市東南醫院消化科、康復科、耳鼻喉科建成重慶市醫療特色專科;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婦產科、心內科、骨科及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口腔科建成南岸區臨牀重點專科。加強胃腸外科、生殖醫學、腫瘤等薄弱學科建設,鼓勵開展醫學美容、口腔正畸、心理諮詢等特色專科。甲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和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精神(心理)科門診達到100%。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高不同級別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三級公立醫院三、四級手術佔比逐年提升,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手術佔比達到32%,出院患者四級手術佔比達到22%。

7.着力打造中醫優勢專科。實施“中醫名院名科”建設,建成1個重慶市中醫重點專科、3個重慶市中醫特色專科、2個南岸區中醫重點專科。依託區中醫院打造區域高質量中醫診療中心,中醫骨傷科、康復科、國醫館打造成“龍頭”科室,骨傷科建成重慶市重點專科,內科(脾胃病科)建成南岸區重點專科。加強區中醫院康復(鍼灸)、治未病、中醫皮膚等學科建設,康復(鍼灸)科建設成重慶市特色專科。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峽口鎮衛生院鍼灸科建成重慶市特色專科。銅元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建成南岸區重點專科。到20__年,區中醫院門診中藥處方比例達到60%、門診中藥飲片處方比例達到30%;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中藥處方比例達到40%、門診中藥飲片處方比例達到20%。

8.逐步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加強醫療新技術臨牀應用研究,加大對基礎和臨牀研究的投入力度,醫院科研經費投入佔業務收入的比重不低於全區研發投入強度。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衛生技術人員人均科研經費投入不低於5000元。大力支持開展疑難重症等診療技術攻關,加強中醫實用經驗及方劑整理。實施10個重點科研項目,爭取5項進入市級科衛聯合立項。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主要用於對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健全職務發明制度。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醫療新技術進入臨牀使用。

9.加強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健全醫務人員培養引進和評價

制度。積極開展人才“線上+線下”培訓、上級醫院進修、基層醫療機構對口幫扶等行動,持續開展高層次人才交流培訓、專家學者定期授課等活動,着力建設一支高端強、中端足、基層穩的衛生健康隊伍。加大頂尖人才及團隊引進力度,力爭至少引進知名專家、博士等高層級人才30名。力爭培育國家級及市級中青年高端人才5名、區縣醫學頭雁人才20名、優秀基層衛生人才20名。做好中醫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覈,開展第三屆“南岸區名中醫”評選。持續開展“好醫生、好護士”評選,樹立學習榜樣。到20__年,區中醫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佔執業醫師總數比例達到60%;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和經過2年以上中醫藥知識和技能系統培訓的臨牀類別醫師佔執業醫師總數的比例達到60%,其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達到30%。加強全科、兒科、麻醉、重症醫學、精神衛生、急診、康復、公共衛生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完善臨牀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10.配置必要醫療設備。加強公立醫院基礎設備配置,在市級大型設備配置規劃內,支持市五院新配手術機器人、PET/CT、SPETCT/CT,適當增配MRI、DSA、CT、DR等大型醫療設備。支持區精神衛生中心新配16排螺旋CT等醫療設備,爲創建三級精神衛生中心打下基礎。支持區人民醫院增配1.5T磁共振提升影像醫學檢查能力。按照《發熱門診設置管理規範》,支持市五院、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配置發熱門診專用CT。按照二級及以上醫院至少配置2輛入網且配置達標的120救護車等要求,支持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區精神衛生中心、區婦幼保健院、長生橋鎮衛生院增加配置救護車。

11.加強傳染病救治和重大疫情防控。加強市五院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病區建設,發生重大疫情時發揮定點救治功能。到20__年,區人民醫院建成感染性疾病科。推廣中醫藥預防推薦方案,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獨特優勢。依託區中醫院“夏中和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打造高水平中醫疫病防治隊伍,推動區中醫院、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規範設置感染科和發熱門診。建立公立醫院公共衛生責任清單,持續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到20__年,公立醫療機構每100張牀位配備1名公共衛生醫師,三級綜合醫院應至少配備5名公共衛生醫師。

12.強化信息化推動作用。持續推進5G醫療專網示範建設,實現市區兩級多雲協同的“混合雲”服務體系。持續推進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20__年完成3所公立醫院“智慧醫院”示範創建。依託市五院醫學影像質控中心,完善區域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平臺功能與應用。到20__年,完成市五院、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推動基層醫療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推廣應用,20__年完成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改革,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

13.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和康復科,全區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不低於60%。支持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轉型爲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接續性醫療機構。提倡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簽約合作。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爲抓手,爲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養老服務。實施南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峽口鎮衛生院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推動南岸區中醫院中醫藥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

(三)不斷提高現代醫院管理水平

14.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醫院內部管理治理機制,以患者安全爲目標,以醫療服務品質爲核心,以《醫院章程》爲基本加強醫療機構全面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全面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強化醫療差錯、醫療風險環節管理。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手術患者併發症發生率不高於0.2%。提升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到20__年市五院達到6級、二級醫院達到4級。擴大處方審覈和點評範圍,不斷改善合理用藥指標,到20__年三級公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s)控制在38以下。推進公立醫院參與臨牀實驗室室間質評,到20__年通過國家室間質量評價的臨牀檢驗項目數達到250個,室間質評項目合格率達到98.5%。完善31個區級醫療專業質量控制中心管理規範。通過檢驗質控中心持續推進檢驗結果互認,通過影像質控中心完善線上檢查質量控制互認標準體系。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關心關愛醫務人員。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全面推行依法執業自查制度,防範法律風險。推行醫療責任險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完善投訴管理逐年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嚴格落實醫院警務室工作機制,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違法犯罪行爲,推進平安醫院建設。

15.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建立健全財務報告、第三方審計和信息公開機制,二級醫院逐步推進總會計師制度。對醫院CMI(病例組合指數)、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到20__年,市五院CMI值達到1.09。公立醫院制定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做到無預算不執行、有預算不超支,20__年區屬公立醫院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管理。強化成本覈算與控制,在市五院、區人民醫院等醫院逐步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覈算,加強成本消耗關鍵環節流程管理,市五院建設後勤“一站式”服務模式。探索推廣區屬公立醫院後勤服務集中招標採購。到20__年,區屬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的醫療支出(不含藥品收入)降到100元,萬元收入能耗支出降到85元,管理費用佔費用總額的比例降到9.5%。

16.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全面開展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覈,重點考覈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二、三級公立醫院分別在全市、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覈中的分值及名次逐年提升。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覈結果作爲財政投入、領導幹部任免、醫保總額測算、績效總量覈定的重要參考依據。改革公立醫療機構內部績效考覈辦法,以聘用合同爲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爲重點,將考覈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加強區域醫共體績效考覈,促進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17.持續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堅持以患者爲中心鞏固優化預約診療等12項醫改便民措施,持續改善醫療服務。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保持50%以上,門診患者預約後平均等待時間降到20分鐘以下。實現醫聯體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建設患者服務中心等集成式服務單元,開展診間(牀旁)結算。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人綜合服務門診。挖掘醫院文化底蘊,支持市五院建設院史館。到20__年,力爭市五院、區中醫院、區精神衛生中心建成市級“美麗醫院”,區婦幼保健院、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生橋鎮衛生院、迎龍鎮衛生院、廣陽鎮衛生院建成區級“美麗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達到90%,住院患者滿意度達到92.5%。

(四)深化公立醫院全面系統改革。

18.改革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動態核增機制。在市五院試點推進公立醫院人員編制總量備案管理,穩步擴大試點範圍至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等公立醫院。優化崗位聘用考覈機制,深入實施競聘上崗。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用好用活“週轉編制”、“備案編制”,穩妥推進“縣聘鄉用、鄉聘村用”改革,實現人員逐年到崗到位。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動態調整薪酬水平,人員支出佔費用總額的比例合理。建立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實行責薪相適、考覈兌現。在覈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公立醫院可採取多種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績效工資項目。探索年薪、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人員薪酬中穩定收入的比例合理。

19.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全面實施多學科診療模式,二級及以上醫院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在三級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推行日間手術,到20__年,市五院日間手術佔比提升到20%以上,公立醫院平均住院日下降到8天。做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強化基礎護理,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開展延續護理服務。推動二、三級醫院藥學人員佔衛技人員總數比例達到5%,在二級及以上有條件的醫院實施藥學門診、處方前置審覈、臨牀藥師駐科,開展藥物重整、治療藥物管理等藥學服務,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慢支炎、腦卒中、哮喘、肺氣腫、心肌梗塞、高血脂等10 種慢性病用藥爲基礎推進醫共體內上下級用藥銜接。完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中西醫會診制度,加強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牀協作應用。到20__年,三級醫院50%的出院患者、二級醫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臨牀路徑管理。

20.改革創新醫防融合機制。到20__年,全面完成公立醫院公共衛生專業科室標準化建設,促進區域醫院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健全完善醫共體二、三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通過“縣聘鄉用”方式,在屬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織下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照“兩員一機構兩聯盟”模式建立醫共體醫防融合體系,由區疾控中心向醫共體牽頭醫院派駐公共衛生專員和聯絡員。醫共體牽頭醫院負責醫共體內公共衛生管理、指導、監督、考覈工作。由區婦幼保健院牽頭組建區域婦幼健康聯盟,由區中醫院牽頭組建區域中醫藥服務聯盟。建立醫防管理、隊伍、服務、信息、績效“五融合”工作機制。

21.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和完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監測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費用、收入分配及改革運行情況等,全面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穩妥有序落實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到20__年,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佔醫療收入的比例提高到40%,患者次均費用年均增幅控制在5%以下。

22.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爲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國家試點,到20__年DRGs付費醫保基金佔全部符合條件的住院醫保基金支出的比例達到70%。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規範醫保協議管理,細化結算規則,探索按牀日、按人頭付費。落實區域醫共體總額付費政策。推動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實行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落實國家、重慶市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推動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付費,中醫與對應的西醫病種實現“同病同效同價”。

(五)加強黨對公立醫院全面領導。

23.加強黨建對醫院治理的引領。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院長分設,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把黨的領導全面融入醫院治理。醫院黨組織參與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比例達到100%。修訂完善醫院黨委會、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備案率達到100%。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幹部回訪等內容,作爲年度考覈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4.加強黨組織及幹部人才隊伍建設。以“一單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強化公立醫療機構黨組織建設。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廣黨支部、黨小組“五建”模式。設黨委的醫院臨牀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由業務骨幹擔當的比例達到85%以上,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及黨員業務骨幹“雙培養”機制。建立醫療機構黨組織聯繫服務專家制度,1名領導班子成員至少聯繫1名專家。將人才工作納入績效目標考覈。將醫療機構領導班子成員推動發展、加強管理、隊伍建設、統籌協調、團結協作等方面納入幹部回訪。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高質量發展工作責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區醫改領導小組負責全區統籌協調。區財政局落實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傳染病、精神病、婦幼保健等專科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和資金保障。區醫保局負責公立醫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政策配套。區委編辦、區人力社保局分別加強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崗位設置、人事薪酬等政策保障。區委組織部加強對公立醫院黨組織及幹部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指導。區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單位要加強協同配合,深化“放管服”調整完善相關政策,要強化保障、管理、監督責任。區內各公立醫院要落實主體責任,實行黨組織書記、院長負責制,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落實。

(二)加強監測評價和經驗總結。建立區級層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主要評價指標體系,由區醫改辦建立重點任務臺賬,督促指導工作推進,定期組織效果評價。區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單位要加強調研指導,及時挖掘、總結、提煉、宣傳、推廣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區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集錦 篇22

爲了更好發展我院,隨着現的醫療市場的競爭,使醫院逐步的走上臺階,爲了周邊百姓看病帶來優質的技術質量和更好的環境,明確醫院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特制定本規劃,作爲今後一段時期醫院發展的指導綱要: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以人爲本”,“以患者爲中心”,全面貫徹黨的衛生方針,以提高醫療質量和社會效益爲核心,以創建二級醫院爲重點,繼承和發展優良服務傳統、在擴大規模,加快硬件建設的同時,堅持走內涵發展的道路,站高起點,出新思路,幹大手筆,以改革求突破,以創新促發展,與時俱進,艱苦創業,勵精圖志,再鑄輝煌。

二、發展目標、規劃目標

(1)、院內機構功能:外科、五官科、內科、婦產科、疼痛科等科室,在高水平的專科醫療基礎上,提供綜合醫療服務,提供良好而完整的醫療模式回饋社會。引入全新醫療服務理念,服務於周邊地區的廣大羣衆。

(2)、醫療機構服務方式、時間、診療科目及牀位編制。

服務方式:患者來院就診或上門服務;

服務時間:全天24小時服務、節假日不休;

診療科目:內科、普通外科、骨科、婦科、五官科。

醫技輔助檢查:臨牀體液/血液、臨牀生化檢驗、超室診斷、電子腸鏡、電子胃鏡、彩色多普勒、眼科顯微鏡、鼻內窺鏡、CT、DR、心電診斷。

牀位設置:醫院設置牀位99張、優質病房1間2張牀,餘爲普通病房97張。

三、發展策略

(一)、以病人爲中心,以質量爲核心,構建和諧醫院,創建二級醫院。和諧產生最佳組合,產生最佳效益,未來一至五年醫院要以創建二級醫院爲重點,以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爲主線,大力實施和諧教育,構建和諧醫院,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醫院生態。

(二)、實行院長負責制。醫療業務服從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實行經營和醫療兩條線管理,醫院着爲獨立法人對經營結果負責。院長必須精通國內外醫療產業的運作模式,深諳國際經典醫院經營理論,具備卓越的領導策劃能力、市場運行能力及組織調控能力;具備敏銳的市場經濟嗅覺和前瞻性思維習慣;全面負責醫院的經營、管理、醫療、科研等方面工作,嚴格按照授權權限履行職責。

(三)、特色強院,打造優質品牌、牢固樹立“特色就是質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發展”的思想,堅持特色強院,立足於醫療體制的整體改革,着眼於醫院的長遠發展,追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形成個性鮮明的辦院風格。醫院將在鞏固原有特色專科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按照現代醫院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搞好特色重點專科建設工作。要將特色重點專科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列入醫院發展總體規劃,並在人力、物力、財力及制度上給予充分保證。促使醫院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創新發展,最終形成品牌優勢,於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醫療機構的人員配備:

(一)中高級人才:全國範圍內招聘,注重理論素養和實際臨牀操作水平,並來源於三級醫院。

(二)基本醫療人員:主要在當地和臨牀地區醫務人員及醫科大學應屆畢業生中招聘。

(三)引進高新醫療技術,積極開展各類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舉行會診。講座及手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解決各種疑難危重病人的就近診治。

醫療機構的設備及配置

(一)、基本設備:按國家制定的等級標準配備:十二道同步心電圖機,衛生部門要求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電動吸引器、自動洗胃機、婦科檢查牀,呼吸球囊、氣管插管、萬能手術牀、按手術要求必備的手術室器械、無影燈、沖洗車、顯微鏡、電冰箱、器械櫃、紫外線燈等。

(二)、開展的診療項目相應的設備:彩超機、半動生化分析儀、微波、B超、X線等。

(三)、病牀每牀單元設備:牀1張、牀墊2條、被子2條、褥子2條、被套2條、牀單2條、枕心2個、枕套4個、牀頭櫃1個、病員服2套。

五、醫療機構的通訊、供電、上下水道、消防設施情況:

1、醫療機構的通訊將採用中繼線方式,在電信部門輸中繼線接入及程控電話安裝事宜。

2、醫療機構供電將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用電規範》的有關規定進行設置與安裝,採用雙路電來保障醫院的正常醫療用電。

3、醫療機構上下水道符合《醫療機構建築要求》的規定,保證上下水道的暢通及消毒衛生要求。

4、醫療機構的消防設施將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有關要求,並通過消防管理機構的審覈批准,做到防患於未然。

熱門標籤